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五水共治2016年第16期(总第352期).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五水共治2016年第16期(总第352期)

五水共治2016年第16期(总第352期)
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简报

第 16 期(总第 352 期)
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6 年 3 月 31 日

全面清淤 全程监督 科学处置
——乐清市创新工作模式决胜河道清淤大会战

近年来,乐清市紧紧围绕“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 康的目标,按照“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的治水方针,坚持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清淤,自 2014 年 10 月
起,在全省率先打响河道清淤大会战,历经 5 个多月,共完成
河道清淤项目 441 个,开工长度 534 千米,清淤河段 708 条,
累计清淤泥 749 万方,河床垃圾 118 万方。
一、建立总督察长制,统一领导清污清淤工作。2014 年 8 月份,乐清市建立五水共治总督察长制,实行对全市治水的统 一领导、筹划、调度和监督,集相关人、财、物等权利为一体。 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五水共治总督察长,4 位市领导(两位 副市长、一位市人大副主任、一位市政协副主席)担任副总督
察长。总督察长和 4 位副总督察长组成“五人小组”,为总督察 室决策中心,对河道清污清淤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流程、监督管 理、项目验收、资金拨付、淤泥处置等重要工作进行研究作出 决策。
二、创新流程,确保项目按时竣工。一是精简工作流程, 压缩项目前期时间。2014 年 9 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对全市 河道断面监控点的淤积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并在北白象镇 东斜村开展清淤试点工作之后,明确工程量单价和淤泥消纳场 所选择标准,制订出台《乐清市“五水共治”河道清淤工作流 程》,工作流程精简到 5 项,包括项目申报和审批、施工管理、 完工验收、工程拨款和档案管理,无招投标和监理环节,项目 前期时间被压缩至半个月之内。二是盯紧“台班”数量,确保 项目按时完工。此次河道清淤工程大部分采用水力冲挖方式, 在清淤开工后,结合淤泥预估量和“台班”工作效率,要求每 个清淤项目必须投入足够数量的“台班”,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据统计,2014 年 12 月,全市投入 449 个“台班”,118 台 挖机同时进行作业。三是及时组织验收,确保资金拨付到位。 在满足“一清到底、河床干净”的要求后,在河道淤泥清理上 岸后 1 个月内且堆场表面无积水的情况下,由当地镇、街牵头
组织水利、财政、各级监委会、总督察室等组成 5 个验收小组 对项目进行全面现场检查、资料审查、办理结算。以实测堆场 内淤泥量确定最终工程量,将项目验收情况在村公示栏公示 7 天,对无异议的项目,财政资金全额拨款到位。截至目前,已 累计拨付资金 3.58 亿元。
三、村为主体,激发基层治水活力。一是自行选择施工方。 清淤项目以村为主体申报,经社区、镇街监委会、属地流域水 利所、镇街政府、市级监委会、分流域副总督察长和总督察长 等依次审批后,由所在地村委会自行选择施工方,项目由两个 及以上村组成的,由镇街、社区协调确定牵头村居后选择施工 方。二是全程参与清淤现场管理。村治河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加强项目现场管理,负责填写“河道清淤工程监管日志”,每日 记录工程进度、清淤范围、河床干净程度、弃土处置、工程安 全、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村级监管日志作为项目验收的必 备资料。三是检查评定清淤效果。河床干净程度由镇(街)牵 头,会同村级监督小组在分段清淤完工后,河道未蓄水状态下 对河床干净程度进行检查评定。评定分合格、基本合格、不合 格三个档次,对不合格的项目要求立即返工,最终达到“一清 到底,河床干净”的验收标准。
四、全程监督,保障过程公开透明。一是创建市、镇、村 三级监管网。成立市、镇(街道)和村三级监委会,监委会由 “两代表一委员”、纪检、审计、财政、水利等职能部门和协会 代表、新闻媒体记者共同组成,负责审核工作方案、清淤方量, 全方位监管清淤进度、质量及资金使用绩效。市级和镇级监委 会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汇报”制,确保监督全覆盖。二 是工程各环节全部公开。对清淤项目名称、进度、资金投入使 用情况等在乐清日报等主要媒体上分 5 期进行公示,畅通投诉 举报渠道,市民可通过电话、乐清政务微博、网络问效平台等 方式投诉举报和反映情况,各级监委会和总督察室对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置。三是发动村民全程监督。动员村干 部和村老协人员成立村清淤监督小组,根据工程量确定 3—7 人,
佩戴红袖章开展巡逻管理,清淤期间早中晚不少于 3 次进行巡 视监督,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上报责任部门。
五、科学处置,强化淤泥资源利用。一是科学检测,分类 处理。对淤泥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实 行分类处理。对无污染的淤泥作为围垦填方材料和铺田培土增 肥。全市共有 109 万方淤泥作为围垦填方材料,另培土增肥平
铺稻田 1860 亩共 30 万方。二是堆场编号,专人管理。对每处 堆场逐一编号,在地图上标明具体地理位置。在堆场周边设置 警戒线及警示标志,严禁在堆场内种植农作物,落实专人加强 堆场安全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堆场 875 处,总面积 8900 余亩。三是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淤泥处理严格按照“防止 二次污染,制成建筑材料”的要求,邀请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 研究所中宜生态研究院作淤泥改性固化试处理,处理后的淤泥 含水量少于 40%、承载力达 20t/平方米,并通过试烧制,处理 后淤泥可作为建材原料制砖、制陶粒等,试验获得成功。目前, 正策划引进社会资金扩大制砖规模,将 288 万吨淤泥在 3 年内 全部消纳完成。(乐清市治水办)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五水共治2016年第16期(总第352期)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五水共治2016年第16期(总第352期),五水共治2016年第16期(总第352期)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