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彰显“两个结合”的鲜明特色ppt精美党政风深入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专题党课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彰显“两个结合”的鲜明特色
2021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精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彰显出独特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目 录第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第二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第三 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第一章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政治创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近代政治道路的实践探索,植根于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党情与国情,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内在演进的必然选择。
第一,统一战线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面临着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即反帝反封建。然而,当时的革命力量——特别是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这一历史事实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想要赢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就必须积极利用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采取合作型的政党组织形态。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和革命形势,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和发展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以后,社会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纷纷建立自己的党派和组织,积极支持和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参与民主联合政府的活动,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孕育了组织基础。在陕北革命根据地采取“三三制”原则,“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积极探索。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宣布了中国共产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治理体系中构建新型政党关系的构想,“五一口号”迅速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与支持,促进了当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由“中间道路”向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转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公开地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
第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供制度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稳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虽受到一定阻碍和冲击,但仍克服了重重困难,并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首先,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参政党理论。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首次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1986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通知,又一次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198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参政党”概念,从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高度,对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多党合作中的地位给予明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其次,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八字方针”的基础上,加入“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将其拓展为十六字,“十六字方针”成为引领多党合作不断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为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最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中共中央相继出台文件,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党的政治地位,并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不断探索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历史自信。
第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维度,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提供动力与机制,为巩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为参政党履职尽责、树立政治形象提供了广阔舞台。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职责,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专业领域,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彰显特色优势、贡献智慧力量、发挥独特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
第二章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传承的“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思想,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有其独特的内在文化根基和时代价值,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民族性特征,体现着中国创造和中国智慧,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文化精髓的结合 和合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和谐共存、协调稳定,反对分裂和冲突,这既符合唯物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观点,也彰显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德莫大于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贵和尚中”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正是传承了这种“贵和尚中”的文化传统,以和合文化作根基,在尊重多样性、矛盾和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动态统一。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形成了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的和谐政党关系,既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共产党的政治领导、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的“和”,又有作为在法律面前平等独立的各政党互相监督的“不同”,这种“和而不同”的运行方式,既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一致性,又关注了各方面、各阶层群众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蕴涵着中华民族包容和合智慧的精髓,有利于集中意见建议,有利于在求同存异中兼容并蓄,有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促进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至今,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政治前提,以民主协商为行动策略,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出台前必事先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体现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理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提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人类美好生活目标而奋斗,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民本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战国时期,《孟子》一书就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中也提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早已深深植入到中国政治文化的骨髓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直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展现出“天下为公”思想的当代传承。
坚持“天下为公”不仅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也体现在政党制度的体制机制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传承、创新了传统民本思想,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升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拓宽了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保证了不同阶层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以及人民的参与、表达和监督等多项权利,它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人生价值与民族荣辱、国家兴衰相关联,形成了“参政为民”的良好局面。今天,“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价值共识已经在国家利益基础上实现了政治理想的融合共生。
第三章节必须坚持“两个结合”, 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历史与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模式。 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对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领导,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和呼声愿望。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担负起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以“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情怀,不断提高履职能力,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实施献计出力。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充分发挥界别特色和智力优势,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效能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不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还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汲取中华文明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突出优势。我们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彰显“两个结合”的鲜明特色
工图网提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彰显“两个结合”的鲜明特色ppt精美党政风深入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专题党课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党课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彰显“两个结合”的鲜明特色ppt精美党政风深入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专题党课 Array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2263094
- 软件 PowerPoint/WPS
- 格式 ppt,pptx
- 大小 54.8 M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