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PPT红色简约风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条例》专题党课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条例》专题党课课件 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宣讲人:通用名时间:2022.01.10
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前言
目录
第一部分深入理解《条例》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深入理解《条例》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将制定《条例》作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作出安排 从2020年列入中央党内法规制定计划,到2022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条例》起草历时两年,全面吸收融合2005年发布实施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内容,广泛征求吸纳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报请党中央审议批准。《条例》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坚强领导、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也是全国信访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条例》是新时代信访制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实现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深入理解《条例》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一)制定出台《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系统回答了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形势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信访工作规律性认识上升到了新高度,是指导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台一部信访工作党内法规,以创新理论的思想武器指导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进一步提升党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理解《条例》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二)制定出台《条例》是系统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的客观需要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将其作为密切党和政府同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不断加强、创新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要求“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强调“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等,信访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信访工作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台一部信访工作党内法规,系统总结我们党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的经验,实现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入法入规,使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中国共产党
深入理解《条例》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三)制定出台《条例》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全国信访形势呈现出一系列积极可喜的变化,信访总量和结构出现历史性转变。但信访矛盾风险依然多发易发,信访上行态势比较明显,重复信访占比较大,制约信访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台一部信访工作党内法规,系统总结固化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信访事项处理程序,加强信访工作监督,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信访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核心要义的首位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信访工作是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缺少一部对信访工作作出全面规定的基础主干法规。对此,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制定信访工作条例作为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的重要制度安排。制定出台《条例》,是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了新时代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四)制定出台《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新时代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深入理解《条例》制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共6章50条,分为总则、信访工作体制、信访事项的提出和受理、信访事项的办理、监督和追责以及附则。与国务院《信访条例》相比,主要有四方面创新: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将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写入法规,对新时代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格局作出全新界定,明确了党领导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二是实现对信访工作领域的全覆盖。三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制度改革成果进行系统整合提升,进一步优化信访事项处理程序。四是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信访工作监督体系。《条例》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总体要求,规定新时代信访工作发展总纲 《条例》第一章总则,着重明确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信访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工作要求,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总纲领和总要求。一是明确了立法目的。《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制定本条例。”《条例》开宗明义,将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写入法规,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纵观整个《条例》,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贯穿始终,在《条例》各章的相关条款中都有相关具体表述和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二是明确了适用范围 《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具体条文中对各级党委如何领导信访工作,各级机关、单位如何开展信访工作、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如何提出信访事项均作出明确规定,实现信访工作领域全覆盖。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第三条规定,“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三个重要”的定位,深刻揭示了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阐明了信访工作所承载的政治参与、权利保障、民主监督的重要功能,体现了信访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三是明确了信访工作的地位作用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四是明确了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条例》第四条规定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这是新时代党领导信访工作的思想旗帜。强调“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指明了新时代信访工作应当坚守的政治责任、价值追求和把握的科学思想方法。提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规范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职责使命,明确了信访工作的核心职责、根本宗旨、前提基础和目标要求。
五是明确了信访工作的主要原则 《条例》第五条明确了对信访工作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性和适用性的五项主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信访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也是信访工作政治性的鲜明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信访工作的价值追求,也是信访工作人民性的鲜明体现。“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信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六是明确了工作要求。《条例》第六条规定,“各级机关、单位应当畅通信访渠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信访事项,倾听人民群众建议、意见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既是党章对党的干部、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相关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对各级机关、单位开展信访工作的一贯要求。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二)构建工作体制,创新完善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 《条例》第二章信访工作体制,对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作出新的界定,即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党委统一领导是构建新时代信访工作体制和格局的根本保证;政府组织落实是牵头组织各方力量贯彻落实党委的部署要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是加强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重要抓手;信访部门推动发挥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督促检查、推动落实的作用;各方齐抓共管是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形成化解矛盾合力的必然要求。五个方面有机联系,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是党委统一领导 既体现在党中央对信访工作的宏观决策部署和微观监督实施,也体现在地方各级党委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贯彻落实和引领示范带动。在党中央层面,《条例》第八条从政治引领、工作遵循、组织保证等三个维度,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对信访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地方党委层面,《条例》第九条明确地方党委领导本地区信访工作的职责,并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应当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分析形势,部署任务,研究重大事项,解决突出问题。”作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构建地方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的工作制度,切实保障地方党委担负起领导本地区信访工作的职责。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从信访工作实践看,大多数信访问题发生在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领域,政府应该也能够调配行政资源和社会力量来预防和处理信访问题。如果政府组织落实的地位不单独明确,不利于压实政府责任,也会使党委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因无人组织落实而落空。因此,《条例》第十条强调了各级政府的组织落实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强调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本级党委关于信访工作的部署要求;强调各级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产生;强调各级政府应当统筹组织各方力量,及时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特别是要研究解决政策性、群体性信访突出问题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二是政府组织落实。这是由政府的性质、地位和主要职责决定的。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联席会议作为党领导信访工作的议事协调机制,肩负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职能作用。对此,《条例》要求健全完善各级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县级以上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全覆盖,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街道)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在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层面,《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明确了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职责、架构和运行机制。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负责全国信访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履行研究分析全国信访形势,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等七项职责。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全体会议或者工作会议。全体会议主要是分析研判信访形势、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由联席会议召集人主持,全体成员出席,形成会议纪要,印发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或地方执行。在地方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层面,《条例》第十三条规范了地方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设置和运行机制。要求除了“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本地区信访工作,协调处理发生在本地区的重要信访问题,指导下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还要参照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责进一步细化完善,充分发挥好加强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重要抓手作用。三是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
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推动党委和政府以及联席会议关于信访工作的安排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推动信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推动信访工作水平整体提升。《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是开展信访工作的专门机构。各级信访部门,无论是党委直属还是政府直属,或者是党委和政府双管,均代表党委和政府负责本级信访工作。《条例》明确信访部门通过受理、转送、交办、督办等方式推动有权处理机关、单位办理信访事项;通过协调解决、督促检查等方式推动重要信访问题解决、重要信访事项处理到位;通过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指导本级其他机关单位和下级的信访工作,推动贯彻落实信访工作安排部署和提升信访工作整体水平;等等。明确规定“三项建议”职责,突出了信访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和追究责任的建议”的职能作用,树立了信访工作权威。同时,信访部门作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除了履行以上七项职责,还承担着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应履行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推动落实职责。四是信访部门推动
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强调各级各部门在信访工作中均负有相应职责。《条例》第十五条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外的其他机关、单位应各负其责,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信访工作。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这些机关、单位要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访工作。一方面要预防信访问题发生,科学、民主、依法制定政策,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等;另一方面要及时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在法定时限内对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予以受理并履行告知义务,对已经受理的信访事项依据职权进行调查核实,依法按政策作出处理。《条例》规定了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组织,实践中,主要有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等,还有不少律师、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专业人士等力量参与到信访矛盾化解工作之中。《条例》同时明确了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方式。对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明确乡镇党委和政府、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以及村(社区)“两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协调处理化解发生在当地的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推动基层组织全面履行职责,发挥好引领发展、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作用。五是各方齐抓共管
工图网提供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PPT红色简约风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条例》专题党课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党课PPT素材,尽在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