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五四红色之旅歌曲比赛PPT五四红歌赛主题课件模板
红色之旅红色歌曲某某某单位
《东方红 》——传承 "爱国这首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
《春天的故事》 ——唱响“富强” 老人是邓小平,圈是指珠三角地带,那里被邓小平南巡后就开放了,指定为特区经济发展快,大概就是这些三中全会上所提出的我们国家必需改革开改了首先富起来的就是广东省深圳市,现在的深圳特区。并在三中全会上同时提出建立了经济市场主导地位。使得我们国家在这一上面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折点。
《春天的故事》这歌是歌颂邓小平同志的。歌颂他的贡献:在“文革” 结束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在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邓小平做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向“和谐”这首歌曲是1943年由曹火星创作的。1943年3月10日出版了蒋介石作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当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了这本书并在结尾说:“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九五〇年,毛泽东亲笔修改了歌名,在“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中国依然是存在的”。此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一直传唱至今,鼓舞、激励了数代中国人。这歌声曾激励无数军民为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斗,这歌声还将鼓舞亿万中国人民奔向社会主义的光辉前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沿着“贴标签、讲使命、做承诺、摆成绩”的思路,环环相扣,尤其通过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反复吟唱,使我党的宗旨、目标和历史功勋更加深入人心;它还贯穿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线,层层递进,通过对人民“过去当牛做马遭受的苦难”和“今天当家作主享受的幸福”进行了对比,并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进行了描绘使群众在今昔对比中真正感受到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使群众坚信,只有永远跟党走未来才能更美好。
《在太行山上》抗战老歌,桂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7月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唱出,迅速传遍大后方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太行山上》桂涛声,亲历太行热土“七七事变”爆发后,桂涛声以战动总会工作人员的名义去山西省陵川县牺盟会民众干部训练班。当时,八路军的3个师正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桂涛声到街头演说,一时间,陵川到处是控诉日本侵略者而义愤填膺的人群,到处是争相参加八路军的热血青年。陵川自卫队由300多人迅速扩编为1000多人,出现不少“母送儿,妻送郎”参军的感人场面。在随游击队转战陵川的过程中,桂涛声目睹了太行王莽岭的“千山万壑”后,又亲身感受到了抗日军民才是真正的“铜壁铁墙”,触景生情,酝酿半年的诗篇《在太行山上》从心底迸发了出来,他随手写在香烟包装纸上。5 月,桂涛声离开太行山,6 月返回武汉,即带着歌词去见冼星海。
《在太行山上》冼星海,救国之志撞击灵感冼星海当时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任音乐科主任,主持音乐抗战工作。1938 年 6 月的一天晚上桂声涛找到冼星海,请他为太行山区的战友们谱一只队歌。冼星海接过桂涛声写在烟盒上的歌词,仿佛看到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身影坐在钢琴前,冼星海反复琢磨、构思,连夜将歌词《在太行山上》谱写成一首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的二部合唱曲。
《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的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松花江上》张寒晖作著名抗战歌曲,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创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社会影响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悲壮,令人断肠。张学良将军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可以说,这首歌,对“西安事变”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这首歌曲的流传和对中国人民抗战,有着巨大的影响。
《十送红军》江西赣南民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一首送别红军歌,曲调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转优美。如泣如诉的《十送红军》,与苏区人民的泪水流在了一起;再现革命的历史画面。
《十送红军》凝练地写照了红军与苏区人民的鱼水深情,再现了子弟兵与苏区人民洒泪惜别的悲壮场景,揭开了红军被迫长征的序幕!
红色之旅红色歌曲某某某单位
工图网提供2022五四红色之旅歌曲比赛PPT五四红歌赛主题课件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2022五四红色之旅歌曲比赛PPT五四红歌赛主题课件模板 Array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2159352
- 软件 PowerPoint/WPS
- 格式 ppt,pptx
- 大小 39.0 M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