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word下载
XX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本市重大安全风险,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XX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把防范化解城市重大安全风险和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放在突出位置。安全生产治理能力、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明显提高,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总体保持下降态势,城市安全运行总体平稳、基本受控、趋势向好,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得到优化。通过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完善,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协调联动”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灾害风险监测、综合会商研判、预报预警等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搭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提升应急指挥能力,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应急管理合作机制。 2.灾害事故防范能效得到提升。推进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坚持实施政府挂牌督办隐患治理,坚持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坚持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截至2020年底,XX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3人/亿元,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强化以千里江堤、千里海塘、城镇排水、区域除涝等“四道防线”为骨架的防汛保安体系,城市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成效凸现。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创建381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成Ⅰ、Ⅱ、Ⅲ类等级应急避难场所117个,灾害防御和应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多元应急救援力量得到增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制改革与能力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建成消防站49个。截至2020年底,全市消防站总数达到174个。不断加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等基层消防救援力量,大力发展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社会组织。有序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突发事件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应急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以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安全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引领,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主题活动为契机,拓展安全宣传培训渠道。充分发挥安全协会、行业协会和保险机构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创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安全体验实训等安全科普活动。 (二)发展形势 XX作为超大城市具有复杂巨系统特征,人口、各类建筑、经济要素和重要基础设施高度密集,致灾因素呈现叠加,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形成灾害链。同时,传统风险、转型风险和新的风险复杂交织。一方面,城市老旧基础设施改造和新增扩能建设规模、体量巨大,城市生命体的脆弱性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传统经济加快转型,创新型经济超常规发展,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增加,安全管控更加艰巨。 1.自然灾害风险有增无减。XX遭遇自然灾害90%以上为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等其他自然灾害也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不容小觑的影响。近年来,海平面抬高、平均气温升高,致使台风频发、潮位趋高、强对流天气多发、暴雨强度加大,黄浦江沿线及东海沿线风险源密集,易造成大险大灾以及次生、衍生灾害。据气象预测,未来20年,强降水发生日数和强度都呈现增加趋势,中雨、大雨和暴雨日数将增多,海平面持续上升和上游泄洪压力对XX城市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构成更大挑战。 2.城市运行风险载体量大面广。XX现有老旧小区3500余个,24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6万幢,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超过1000幢,3万平米以上的城市综合体306个。伴随着“五个新城”建设的推进,城市综合体的数量快速增加,对超高、超大建筑亟需加强风险综合管控。截至2020年底,XX地铁运营里程729公里,单日最高客流曾达1329.35万人次;已从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期进入养护、维护期,拥有城市桥梁14274座(其中大桥11座),隧道16条,高速公路总长度845公里,城市快速路总长度207公里;此外,还存在复杂交错的城市生命线管网及体量庞大的地下空间。大量长期高负荷使用的城市建筑设施正陆续进入风险易发高发期,客观上形成安全风险累积。 3.风险行业分布形态多样。工贸化工、特种设备、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如,全市各类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约1.7万家,危险化学品总储量约3000万吨;在用电梯总数约27.5万台;汽车保有量已超400万辆,电动自行车超过1000万辆;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埋设了7大类23种管线约11.86万公里,2020年在建工地约8000个。 XX继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维护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在建设符合超大城市治理特点的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 一是应急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不足。各类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强,但在有效处理“防与救”“统与分”“上与下”等关系上,依然存在条块分割、重复投入多、资源整合难、信息沟通不畅、协调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在应急管理“全灾种、大应急”和强化多部门高效统筹协同机制上继续下功夫。 二是灾害事故风险综合防控能力不强。XX城市运行事故风险要素高度集聚,自然灾害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众多人口受灾、阻滞持续发展的威胁有增无减。同时,在城市安全风险统筹防控、复合灾害链研究、风险综合感知等方面能力不足,需要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上持续下功夫。 三是应急救援体系统筹建设实效不足。应急救援指挥“统筹协调、统一调度”的聚势效应仍显不足,应急预案衔接性与精准性、应急力量体系共建共享、应急指挥人员综合能力、应急信息传导响应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短板,亟需在应急综合救援体系实战化、精细化建设上持续下功夫。 四是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力度不够。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安全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社会多元主体有效融入不足,保险等市场化机制运用不够充分,应急资源综合配置的集约优势仍不明显,应急干部队伍结构和专业素质仍存在不足,在拓展超大城市风险数字化治理方面还较欠缺,需要在依托“一网统管”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上继续下功夫。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安全韧性适应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系统性防控守牢城市安全底线,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XX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和事故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树牢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响应处置,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坚持事前防范、事中救援、事后救助相结合,做到防灾、减灾、救灾相统一,提升救援综合保障能力。 ——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完善集中高效的统一领导,落实联防联动、群防群控机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鼓励社会参与应急治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城市运行安全综合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依法治理,科技赋能。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从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推进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综合防控。提升应急科技攻关和科技保障水平,推进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赋能。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XX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与城市定位相适应的优化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新局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更加牢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成效凸显,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显著增强。统一指挥、发挥专长、数字赋能、通力协作的应急救援机制更加成熟,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强化城市运行的功能韧性、过程韧性和系统韧性,保障XX始终位于全球最安全城市之列,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主要任务 (一)营造优化协同高效应急管理新局面 着力推进应急管理统筹协调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强化综合优势,做到机制与体制协调、事权与责任一致。 1.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全面落实城市运行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协调联动的工作体制;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立体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推进市、区、街镇、居村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机衔接和纵向贯通;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进一步明确突发事件应对议事协调机构的架构设置、职能关系。 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治、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应急救援综合协调的统筹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协调性,细化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完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测预警、指挥协调、处置联动、应急保障、灾后救助等工作机制,做到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军地协同、运转顺畅、处置高效。 创新赋能基层应急管理。结合基层治理现代化、街镇体制改革、网格化统筹管理、数字化转型等创新发展要求,在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强化队伍、减负增能等方面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推动常态化管理和非常态化应急的动态衔接,确保基层应急力量充足、保障到位、反应灵敏。 2.强化城市运行风险综合防控 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强化城市运行风险全面统筹治理。从保障城市生命体、有机体健康的角度,探索风险综合防控的制度变革,完善城市运行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牵引,统筹推动应急管理的职能整合优化、业务流程重塑、社会治理协同,统筹推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应急资源整合。围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前移风险管理端口,强化全环节排查风险、全周期安全监管和智能化综合指挥功能。 完善城市运行风险会商研判机制。结合城市运行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各环节实际需求,完善城市运行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完善涉灾部门、属地政府、专家团队等多方参与的监测预警、评估论证和联合会商工作机制。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风险综合研判,开展包括传统风险和新兴风险的重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机制研究。针对重大风险、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加强风险趋势综合分析研判与应对,动态掌握安全形势。 强化城市运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依法治理,督促各类单位健全风险防控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深入推行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风险申报、承诺、公示制度。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激发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完善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的激励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领域信用监管机制。 3.推进长三角应急管理协同发展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总体部署,协同建立长三角安全管控和重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体系。 强化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聚焦长三角安全发展,完善重点领域日常工作协同机制。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联合管控、防汛防台抗旱合作、重特大相关事故灾害信息共享等机制。针对洪涝、气象、地震等全域性灾害以及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和火灾事故,加强跨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全方位协同联动。推进预案体系协同,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省际、相邻地域有效衔接,增强区域风险协防联控和应急处置救援联动合力。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XX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word下载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1734074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37.31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35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