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富民之本,强县之源.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富民之本,强县之源

富民之本,强县之源
富民之本,强县之源——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调研报告在全省29个贫困县(市)中选择7个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湖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加快湖北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的重大举措。省委书记罗清泉在总结过去一年试点工作时指出:“试点工作时间不长,但成效明显,望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根据罗书记指示精神,最近,省委政研室与省扶贫办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7个试点县(市)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调研。时值初夏,群山披翠,调研组赴武陵、进秦巴、奔幕阜、穿越大别山,一月有余,行程万里。召开了十几场座谈会,听取了县市领导、县市直有关部门和乡镇、村书记的介绍,走访了几十个乡镇和村组、几十家企业、上百家农户,山区的贫困状况让我们感到沉重,但脱贫奔小康试点带给山区新的变化也让我们感到激动,山区的发展前景和干部群众新的精神面貌更让我们感到振奋,7个试点县(市)乡乡村村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恰似一幅“群山奔腾”的壮美画卷。一、喜看山乡新变化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建设,7个试点县(市)干部群众“居弱图强、后发奋进”的思想进一步牢固,发展产业、富县富民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乡风文明进一步推进。(一)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9年,7个试点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77.7亿元,比2008年增长14.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18.8%;财政总收入24.6亿元,增长1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6亿元,增长34.8%,增速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比如丹江口市,立足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特殊地位,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水都贯穿脱贫奔小康工作始终,大力发展清洁工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积极发展和培育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集群,引进农夫山泉、雨润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育丰华、博奥等农副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全市经济总量增加、增速加快,2009年县域经济排名跃居全省第32位,2008年前进12位。(二)特色产业不断壮大。2009年,7个试点县(市)的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388万亩,比上年增加35万亩,人平达1.8亩,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新格局。保康县充分发挥磷矿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矿化结合,大力发展核桃、烟叶、茶叶、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以磷化工为主体、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格局。五峰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业,跻身湖北省茶叶大县、湖北旅游强县、中国最具民族风情旅游大县和生态旅游大县。丹江口市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已发展水果(主要是柑橘)、畜牧、水产、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55万亩,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农民收入的50%来自优势农业产业。大悟县大力推进以板栗、茶叶、花生、药材和养殖小区为主的“四板块一小区”建设,板栗面积达到81万亩,茶叶15.3万亩,花生30万亩,药材5.6万亩,规模养殖小区70个,被列入国家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英山县大力发展茶叶、板栗、药材等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特别是茶叶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38.6%。通山县充分发挥旅游、矿产等资源优势,着重培育生态旅游、石材加工、新型能源等特色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鹤峰县重点打造茶叶、烟叶、蔬菜、林果、畜牧五大绿色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达到80多万亩,农民人平达4亩以上,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三)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09年,7个试点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62元,比2008年增长10.4%;减少贫困人口6万余人,下降8.7%。不少农户反映,“脱贫奔小康打开了思路,农民就业有了出路,产品有了销路,增收有了门路,大家走上了致富路。”英山县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个村发展1个特色产业、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人平拥有1亩高效经济林、户平拥有1亩茶,进一步夯实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该县柳湾镇河南畈村家家户户种茶、销茶,每户每年从茶叶中获利几万元,全村80%的农户依靠茶叶经营收入建起了楼房。村民夏清明形象地评价采摘茶叶带来的收益:“一早一桶油、一天一身绸、一月一头牛、一年一层楼”。鹤峰县森林覆盖率达82.9%,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过去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农民“守着青山没饭吃,抱着摇钱树没钱用”。去年以来,该县把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壮大板块基地,培强龙头企业,形成特色品牌,全县林业产值达到3.13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获得现金收入1100元,仅箬叶一项每年就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近亿元。(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09年,7个试点县(市)共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529.6平方公里,高产农田建设4.19万亩,低丘岗地改造17.89万亩,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18.6万亩,低效林改造项目8.2万亩,当年解决安全饮水人口32.5万人,新修通村水泥路1606公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五峰县狠抓交通、电力、通信建设,启动了陆渔一级路建设,融入宜昌1小时经济圈;启动220千伏电力通道建设项目和渔洋关110千伏变电站改造项目,通信(移动、联通)、广播电视实现了网络全覆盖。保康县全年启动实施高产农田改造、低丘岗地改造、土地开发、公路建设、危房改造、集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9个,完成投资15.9亿元。当地农民这样描述今日的新生活“修好了致富路,种上了高产田,住上了新房子,喝上了放心水,用上了便宜电,烧上了清洁气。”(五)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各试点县(市)大力实施村庄整治行动,广泛开展“美化、净化、亮化、硬化”工程,加快“一建三改”和农房改造,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2009年启动村庄整治519个村,改造农村危房18509户,新建沼气池3.76万口,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大悟县探索建立了“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机制,配备了卫生保洁员891人,垃圾转运员99人,垃圾清运机动车126台,新建垃圾池2300多个,新建区域垃圾填埋场20处,彻底解决了农村垃圾无人管的难题,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该县吕王镇刘院村,过去“房屋随意建,柴草门前堆。污水到处流,垃圾满天飞。”如今的刘院村,又是另一番景象:农民住进小洋楼,垃圾专门有人收。门前四季花盛开,后院池塘有鱼游。通山县以建设特色新村为抓手,围绕106国道、核电公路、通南公路、九宫山旅游干道等沿线村庄办示范,推进117个试点村的村庄整治和清洁家园工程,完成新建、改造村级公路1490公里,建沼气池8300口,1.5万户农民吃上了自来水,修建了115处休闲场所,建成了畈中、排楼、南林等一大批特色新村。(六)干部群众精神振奋。7个试点县(市)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的“双强工程”,深入推进以卫生村镇、文明村镇、绿化村镇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共建”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乡风文明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大悟县宣化店镇玄坛村连续5年举办了五届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艺术节,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的乡风。通山县在各村成立了移风易俗理事会、妇女禁赌会、文明新风促进会,开展了“文明湾”、“五好家庭”、“十星农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形成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新风尚。调研中我们尤其感到振奋的是山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五峰县委副书记向丽对我们说:“过去对山区脱贫没信心,工作也缺乏抓手,干部群众有点像霜打的茄子——没劲,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启动后,上级领导调研勤,各个部门支持多,阶段工作任务重,风声水起,一下子把一池静水搅活了,干部群众充满激情,现在是干部比工作、比业绩,群众比住房、比收入,乡村比发展、比进步,形成了干事创业、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一块景观石上刻有这样一首诗: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工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这是西泉村人民的心声,更是7个试点县(市)干部群众“奋发自强”精神的生动写照。二、探索脱贫新经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的主要作法和经验是,坚持一个基本方针——开发式扶贫;形成两个重要特色——整县推进、整体推进脱贫奔小康工作;实行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紧密结合;突出四大工作重点——制定规划、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五条重要措施——高位推进、对口帮扶、农民主体、整合资源、机制创新。脱贫奔小康试点的实践,探索了山区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谱写了我省扶贫开发史上的新篇章。(一)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决定,就是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谋划,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部署,放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位置来突破,并且从战略方法上把它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达到“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效果。一是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一同决策。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5月决定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这个试验区工作刚刚展开的时候,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就在思考,除了在平原湖区搞试验外,还应在山区搞一些试验,探索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道路。罗清泉书记和省委、省政府其他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征求各市州意见,决定在全省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中选择保康、五峰、丹江口、大悟、英山、通山、鹤峰7个县作为贫因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这个试点和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88个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形成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多类型试验,号称“湖山城乡”四大试验,这是湖北新农村建设的经典之作,也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全新探索。二是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一同规划。规划是最能体现也是最早体现“整体推进”这一特色的。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定规划。2009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指导意见》;随后省里出台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建设总体规划》两个纲领性文件全面部署试点县。(市)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民主文明等方面的工作。总体规划目标就是“两结合”目标,即努力把试点县(市)建设成为我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按照上述两个文件的要求,省里出台了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贫困县脱贫3个专项规划和8个部门支持规划,各试点县(市)与之配套地制定了一系列规划。规划目标层层分解,一直“落实”到乡、到村,有的县甚至规划到每个农户。我们在鹤峰县太平乡调查时发现,山区农户家家都有一本《脱贫奔小康农户规划卡》,时间从2008年至2013年,项目包括家庭年总收入、人均纯收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家居环境建设、素质提升6大类、39小项,规划得非常明确、具体。三是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一同推进。2009年初,省里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罗清泉任组长的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以来,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四次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现场会议。各试点县(市)、乡镇相应成立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每月一次通报会,每季一次现场会,半年一次总结会,县乡村三级干部全力以赴扑在脱贫奔小康的事业上,现在“脱奔”一词已成为试点县干部群众最流行的口头语。鹤峰县委副书记张涛说:“山区抓“脱奔”,就是建设新农村,我们现在是党政级级抓“脱奔”,干部人人抓“脱奔”,方方面面抓“脱奔”,一年到头抓“脱奔””。(二)富民与富县相结合。就是把扶贫开发和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抓,在过去“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更大规模、更大气魄、更大手笔地实施新的扶贫战略——“整县推进”。一是树立富民富县的“核心”思想。省委、省政府对脱贫奔小康试点的指导思想有明确定位,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富民富县为核心。二是确定富民富县的奋斗目标。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总体目标前面两条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具体目标包括“富县富民富集体”三大块:力争试点县(市)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县(市、区)平均水平,力争经过五年奋斗摘掉贫困县“帽子”;力争试点县(市)农民人均收入2009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8%,2012年到2013年达到9%;到2013年,力争贫困人口减少到乡村总人口的10%左右,6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鹤峰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规划目标是“5年内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农村贫困人口控制在10%以内,由9.6万人下降到1.8万人。”三是探索富民富县的发展路径。山区农民增收,一靠外出务工,二靠发展特色产业。试点县(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扶持农民发展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发展观光农业及特色旅游业,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山区财政要做大,还是要靠工业化”。试点县(市)坚持“一主三化”方针,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挥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经济、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些县限于山区交通、地理等客观条件制约,引进企业困难,市里帮助他们在大城市设立工业园区,这一做法被称为发展“飞地经济”。五峰县抢抓省、市直相关部门和兄弟县(市)帮扶机遇,在宜昌开发区建设五峰扶贫工业园,已有一家企业落户,又在枝江市工业园区内筹建对口帮扶五峰工业园。保康县在巩固本县四大工业园的基础上,又在襄樊市余家湖建立10平方公里的保康工业园,去年底有5家企业入园,计划通过五年努力,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产值200亿元、税收10亿元。省领导称赞他们是园区经济和飞地经济“内外发展、比翼双飞”。(三)开发山区资源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强县之源,可以说是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7个试点县(市)具有明显的山水资源、矿产资源、物种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山区资源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实质是走有山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扶贫开发也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条主道。一是把发展产业放在扶贫开发的首要位置。罗清泉书记在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坚持把发展产业摆在试点工作的首要位置。省委常委张昌尔同志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要求,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产业扶贫、产业强县的理念。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一年多来开了四次大会,有两次会议都是以发展产业为主题。二是发掘山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资源是优势,特色是竞争力。7个试点县(市)努力做到挖掘和利用资源、创造和放大特色。五峰县充分发掘资源优势,集中精力“两手抓”,一手抓采花毛尖的深度开发,着力做大做强采花茶叶产业;一手抓生态旅游开发,着力打造湖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柴埠溪峡谷景区正在全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英山县靠山吃山,做大做强茶产业。通山县资源优势大,特色产业多,县委书记曾国平把它概括为“五石四电三特两景”。五石:大理石、硅石、石灰石、钒石、白云石,每种石材都是一大产业;四电:核电、风电、小水电、抽水蓄电,5年后县税收将达到10个亿;三特:楠竹、油茶、巴茅草,以巴茅草为优质饲料的我省最大的万头现代奶牛牧场正在建设中;两景:九宫山和隐水洞,一山一水旅游生意火爆,带动“农家乐”休闲产业蓬勃发展。三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是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的一项战略重点,更是山区脱贫奔小康的一个着力点。7个试点县(市)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以茶叶、板栗、药材、柑橘为主的林特产品加工,以魔芋和食用菌等为主的特色蔬菜加工,以肉类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以及水产品加工。四是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号称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7个试点县(市)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的思路,集中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在茶叶、水果、特色蔬菜、水产品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上实现突破。做得很成功的有湖北采花茶叶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花”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四)改善民生与促进乡风文明相结合。扶贫开发,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扶贫开发的突破口,也是深得山区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把改善民生和促进乡风文明结合起来抓,基层干部称之为大山深处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场深刻革命不仅带来了新家园和新环境,也催生了新精神和新风尚。一是优先投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县(市)主要办了四件事:第一件事是修路,加大试点县(市)通高速公路或通山区一级公路建设力度,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修建通组路。第二件事是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以土地整理为平台,每年每县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第三件事是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把村庄规划、民房建造、“一建三改”、发展庭院经济工作一起推进。第四件事是加速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困难。这四件事办得扎扎实实,干部群众人人拥护。二是着力发展山区公共事业。试点县(市)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开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保康县全县纳入低保人数达到1.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1%,6个卫生院和50个卫生室得到改造,中小学校舍、乡镇文化站、村体育健身室和农村福利院得到全面修整,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当地农民有个对比说法:“过去是田种不起,书读不起,病看不起”;“现在是种田不交钱还补钱,读书不要钱还给钱,看病交了钱再返钱,老了儿女出钱保险公司也出钱,穷了民政给救济钱国家还发低保钱,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好挣钱”。三是加强乡风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试点县(市)普遍开展以创建卫生村镇、文明村镇、绿化村镇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创建”活动,普遍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十大遵纪守法光荣户、计划生育光荣户等创建活动,很多村里成立了腰鼓队、篮球队、舞狮玩龙队等群众文体活动组织,群众文化生活趋向活跃。很多村里成立了财经领导小组、清账理财小组、公益事业理事会、民事纠纷调委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丹江口、英山、五峰等市、县的试点乡村都建立了农民理事会,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到理事会上“理一理”,老百姓对此很高兴、很满意,他们说:“村庄理事会,有事便开会,举手是赞成,摆手是反对,没人捉你手,权利很实在。”(五)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这是扶贫开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则。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搞好资源整合、资金整合,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一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试点县(市)采取宣传开路、典型引路、以奖代补、先贷后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到建设中来,试点县(市)通过发动农民投入的资金占到投资总量的五分之三,尤其是在村庄整治、房屋改造等项目上,农民投入占到70%。一些地方探索了“请农民参与大事决策、请农民参与规划制定、请农民参与过程监督、请农民参与资金监管、请农民参与合格验收”等“五民参与法”,农民在当家做主中热情高涨、积极性迸发,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二是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力量的参与,是7个试点县(市)开放式开发扶贫的亮点之一。在外打拼多年、事业红火的大悟县芳畈镇滚河村村民余兵国,主动拿出350万元,支持本村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建设安全饮水设施,解决本村及周边村民2000人饮水问题,帮助全村60岁以上的男性农民、50岁以上的女性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大悟县许多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为了支持家乡脱贫奔小康工作,自发自愿成立老区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主动帮助村支部、村委会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捐资、捐物、帮学、扶智、引进项目等形式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目前全县已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146个,共联系在外乡亲2346人,募集资金3920万元,引进项目182个,成为脱贫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政策和项目有着十分重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省里出台支持试点县(市)的优惠政策有6大条,涉及到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低丘岗地改造、低效林改造、道路修建、龙头企业发展、农家乐等几十类,大小项目有上千个。重大项目包括小流域治理、高产农田整理、“双低”改造、现代农业等方面,其中通山县还有核电站建设、丹江口市还有南水北调工程这些国家级重点工程支撑。2009年7个试点县(市)建设项目272个,新建和续建的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18.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9.9亿元。2010年7个试点县(市)所报六类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49.2亿元。用基层干部的话说,是“条条政策都是真金白银,个个项目都能振奋人心”。四是搞好部门结对帮扶。部门“结对帮扶”是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的显著特色之一。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部门定点帮扶”、“企业定点帮扶”、“部队定点帮扶”等三个文件,前后三次动员组织117个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第一批安排的49个定点帮扶单位,在2009年为7个试点县(市)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1亿元。鹤峰县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30个省直单位、11个州直部门和93个县直单位与205个建制村全面对接,县直单位1321名机关党员干部每人帮扶1户农村贫困户。五是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整合资金是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经典作法”,在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试点县(市)整合资金的作法是,“集以中散钱办大事”为“总目的”,以“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为“主要原则”,以县(市)为“操作台”,以规划为“指挥棒”,以县(市)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为“协调部”,以政策资金、项目资金、金融资金、企业资金、民间资金五大资金为“整合体”,以发展迫切需要为“落脚点”。这一作法过去叫做“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试点县(市)的新说法,叫做“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闸阀管水、一个龙头放水”。鹤峰县太平乡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是整合资金“非常漂亮的一件作品”。该工程涉及到5个村3万亩农田,过去这片农田虽曾作过一些零星治理,但未解决根本问题,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太平山连山,种田只靠天,有河流不出,年年遭水淹。”鹤峰县抓住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的机遇,大做整合文章,合并隧洞凿通、河道治理、田间治理、土地治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项目,整合省、州两级国土、水利、财政、农业、交通等多个部门的10多项资金,总投资8000万元,现在初步呈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涝能排、旱能灌”的景象,整治完成后每年直接为群众增收1500万元以上。(六)创新发展方式与创新扶贫模式相结合。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本身就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最大的创新之举,其本质是扶贫方式的转变,即实现从单一的救济式扶贫向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双轮驱动”的转变,从单一的输血式扶贫向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双管齐下”的转变,从单一的专业式扶贫向专业式扶贫和开放式扶贫“大格局”的转变。试点中最大的政策就是允许先行先试,实质上就是鼓励改革创新。7个试点县(市)把创新发展方式、创新扶贫模式、创新工作方法等重大创新结合起来,把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创新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创新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等具体创新结合起来,开创出一个生动活泼的脱贫奔小康工作局面。一是创新山区发展方式。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在整个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找准自己位置,做到“五个发展”:突出自身特色,寻求错位发展;改变传统思维,追求创新发展;大胆引进培植,谋求借力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强化集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发展。二是创新扶贫模式。7个试点县(市)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六种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打工扶贫模式、企业联村模式、项目扶贫模式、小城镇带动模式、易地搬迁模式。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主要靠隐水洞开发带动农家乐餐饮业发展,去年农家乐餐馆、旅馆达到了33家,该村11组青年程思虎农家乐餐馆年收入达到100万元,纯收入40万元,成为产业扶贫的典范。大悟县三里城镇实施“公司联村开发”方式,引进各类公司32家,累计投资1亿多元,开发茶叶基地1万亩,建立了茶叶生态公园,走出了一条企业联村扶贫的新路子。三是创新工作方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中有很多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我们在和试点县(市)干部群众座谈讨论中,总结出“扶贫开发五大工作法”。高位推进制——此法包括“三制”、“三式”,“三制”是一把手负责制、常委联系制、专班负责制;三式是密集式调研、双月式大会、拉练式检查。省、市(州)、县(市)、乡(镇)、村,都是书记“挂帅”。省里罗清泉书记亲任领导小组组长,一年多时间,罗书记三到丹江口、大悟,两到通山、五峰,一到保康、英山、鹤峰。省长李鸿忠经常深入试点县调查研究。省委常委苏晓云、张昌尔、李宪生、苑世军、黄先耀、李春明、潘立刚等7位领导对口联系7个试点县(市),不定期深入联系点指导工作。分管试点工作的省领导张昌尔、刘友凡、罗辉、赵斌同志多次深入试点县(市)现场办公,解决试点工作的突出问题。领导小组每两个月开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每次会议都不是“坐着开”,而是“跑着开”,翻山越岭地跑,为的是看现场、看变化、看成效,包括看问题,让试点县(市)相互受启发。定点帮扶制——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下发文件,动员组织省直、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驻鄂部队等上百家单位定点帮扶试点县,帮扶对象明确,帮扶责任具体,考核标准细致。各市(州)、县(市)也同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上上下下齐努力,方方面面帮脱贫”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省、县对接制——一方面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已趋完善,项目和资金都是省、县直接对接,(州)市备案,另一方面,各级领导下基层频繁,很多实际问题在调查现场就拍板解决。示范化带动——试点示范是传统的工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省里办7个试点,市县乡层层都办有试点,结对帮扶单位家家都办有试点,重大项目实施也采用试点先行的办法,通过试点然后向整体推进。综合化服务——试点县(市)村村建立综合服务中心,把老百姓需要的各种行政和市场的服务送到村门口,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办好过去需要到乡里、县里去办的很多事情。这种服务形式特别方便老百姓,很多山区农民这样说:“过去办事要跑几十里,现在办事只走几十米;过去进城办事摸不着门,现在办事在家打个电话就来了人。”二、脱贫工作新启示脱贫奔小康试点是我省新农村建设“湖山城乡”四大试验中的重要一环,它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整县推进,整体推进,不但探索了山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而且探索了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的新战略、新思路。这种探索对于整体推进全省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的工作、对于开创我省扶贫开发新局面和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启示深刻。(一)开发式扶贫是脱贫奔小康的根本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等几个阶段,一条最根本的经验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只有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就是要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贫困问题,通过增强贫困地区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来解决贫困问题,通过增强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来解决贫困问题。我省开展的脱贫奔小康试点,整合各种资源,用足各项政策,统一规划,高位推进,整县实施,大力帮助试点地区培植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大力帮助试点地区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帮助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提高素质,创造就业和发展机会。这是我省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的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各个试点县(市)都将试点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狠抓产业发展,狠抓基础设施改善,狠抓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明显提速,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脱贫致富的进程大大缩短。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脱贫奔小康试点是我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的有益尝试,是我省在贫困落后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探索。继续抓好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好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山区的特色产业放在主要位置,把打破山区的交通“瓶颈”放在首要位置,把改善山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放在突出位置,把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二)发展特色产业是脱贫奔小康的根本出路。没有产业发展,脱贫奔小康就失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核心,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农民就会拥护。在贫困山区如何发展产业、富裕农民呢?关键是挖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7个山区县(市)试点证明,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路径,是一个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我省贫困地区一般具有山区、丘陵和库区等多样的独特地理形态,自然、生态、农业、人文、矿产等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扬长避短,挖掘特色、创造特色、放大特色,创造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实现错位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就各地而言,一要找准产业定位。要深入准确地认识自己的市情、县情,分析和把握自身优势,从而构筑有竞争力的产业,使之在全省、全国产业分工中有自己的位置。丹江口的水电工业和旅游业,保康的磷化工业,通山的石材加工业,五峰、英山的茶叶加工业,以及大悟的板栗、花生都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的还形成了产业集群,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这充分说明只要找准了产业方向,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形成后发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实践表明,特色产业的发展不能搞“一刀切”,应从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就山区而言,应该依托矿产资源和农特产品发展工业,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高效林业,依托山区独特小气候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山水林泉洞等自然生态以及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三要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品牌是特色产业发展的灵魂。“藏在深闺无人晓”,再好的产品没有被市场接受,经济优势都发挥不出来。要实施特色品牌带动战略,倾力打造具有本土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的特色品牌,带动特色产品“走出去”,通过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三)政府主导是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保障。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关键是发挥了政府主导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现在领导重视、高位推进上。省委、省政府把试点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各级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研。省、有关市州和试点县(市)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了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体现在规划先导上。试点县(市)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突出脱贫奔小康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高起点规划,做到既有总体规划,又有专项规划,还有省直部门支持方案,并把规划落实到产业、落实到项目上,通过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了规划的先导作用。三是体现在政策、资金的积极引导上。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强调在试点县(市)脱贫之后,继续享受国家和省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各项优惠政策。试点县(市)通过整合各类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按照规划进行集中投入,引导社会各类资金跟进。四是体现在对口帮扶上。每个试点县(市)都有省直部门、大型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驻鄂部队等对口帮扶试点建设,基本形成了大扶贫格局。(四)农民群众是脱贫奔小康的建设主体。开展脱贫奔小康工作,农民群众是主体。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脱贫奔小康任务是无法完成的。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关键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要求,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的经验作法表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靠政策激励。政策只有让农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各地在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过程中,出台一些让农民得实惠、收实效的政策。比如,出台“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开展“美化家园”村庄整治,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把荒山荒坡、农村水利设施等经营权让利拍卖给农民经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二靠项目拉动。各地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项目建设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群众,用项目吸引群众、凝聚群众。有了项目的拉动,群众参与建设家乡的积极性高涨。三靠党员带动。各地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充分发挥致富能人作用,组建党员致富户、群众致富户、贫困户“三户一组”帮带小组,引导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事实证明,只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就能充分激发出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五)整合资源是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措施。资金不足、力量分散一直是制约扶贫开发工作的“瓶颈”。脱贫奔小康试点探索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整合资源。只有整合资源特别是资金,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贫困县(市)各方面的资源很多,整合的空间很大,关键要以规划为引导来整合,发挥规划“指挥棒”作用;要以项目为载体来整合,发挥项目“吸铁石”作用。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办法,优化配置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建设资金,形成项目资金的整合聚集效应。除了整合政策资源、项目资源外,还要大力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通过为试点建设搭建融资平台,实现政府扶持与农民投资投劳的有机结合,实现政策引导与市场融资、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只有将分散的政策资源、项目资源、社会资源整合在一起,才能改过去“十个指头用力”为现在“一个拳头用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大大加快脱贫奔小康的进程。(六)改革创新是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靠的是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新农村,仍然要靠改革。一年多来,各试点县(市)针对脱贫奔小康试点中面临的普遍困难和突出问题,先行先试,在扶贫开发模式、资金投入机制、土地山林流转、引导农民参与等方面积极改革,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新路。在探索山区扶贫开发模式方面,大悟、英山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山区实际的脱贫奔小康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县为单位、实行整村推进与片区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在资金整合方面,各地借鉴仙洪试验区“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资金整合经验,进行大胆探索,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在创新土地山林流转机制方面,五峰、鹤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山林流转,为工业园区上规模、龙头企业建基地、“双带”能人兴产业搭建平台。在引导农民参与方面,丹江口探索了村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以政府项目投入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为辅,“户办工程”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可以说,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能够取得成效,除了上级一定的投入外,主要靠的是山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的是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富民之本,强县之源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富民之本,强县之源,富民之本,强县之源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556638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57.227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25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投诉
猜你喜欢

2021【典型经验】党旗引领农家富 甘肃省康乐县白王乡新庄村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富民侧记包含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包含

2023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ppt精美简洁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2020年书记讲党课理论文章课题宣讲提纲人民群众是党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包含

党建示范带助力富民兴村调研报告党建示范带助力富民兴村包含

江苏省委县委书记工作讲坛发言二期、三期、四期、五期、六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聚焦富民,大走访,推动改革落实,释放发展活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微信登录 QQ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