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准则和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实践样态。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的伟大实践,诠释了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的理论内涵,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样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我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时代发展趋势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高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人类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尤其是资本在全球的疯狂扩张与渗透更使现代化成为后发国家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实体性命运。但资本主义并非现代化的永恒状态或唯一模式,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资本逻辑统治下的现代化不仅是未来社会所要扬弃的对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超越的类型。面对本质上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福祉成为现代化实践是否具有真正生命力的重要问题。一、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递进发展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旗帜鲜明地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党,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实践斗争才有了主心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才获得了最根本的主体力量与价值旨归。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指向。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证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实现了历史创造主体与历史价值目标主体的高度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中国人民为主体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历史处境中历经艰难困苦的命运抗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对民族危亡的挽救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坚定选择;从改革开放致力于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始终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同时将人民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主体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样态。(一)人民作为革命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时出场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夙愿,如何实现现代化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幸福与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出场与西方现代化具有本质不同。西方现代化是本民族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因素自主发展的产物,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启直接根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殖民扩张,这种客观的历史境遇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亟须完成两大任务:其一,实现民族独立;其二,重构面向现代化的民族主体意识与认同。因为完整、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国家开展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而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认同的忧患意识是第三世界国家启动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力量,这是早期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不具备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有利因素。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进步人士先后从器物、制度、文化等层面寻求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但基本属于在近代社会特定阶层或者某一领域内对西方现代化的简单“模拟”或“复制”,并未从根本上找到真正可依赖的历史主体力量去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重建,这种“防卫性现代化”实践的失败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任务内在决定了,发动人民群众力量、进行全民族抗争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将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和基本问题相结合,找到了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人民”在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积极的、正向的价值本质,马克思更是赋予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以革命主体、历史主体的地位。因此根据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情况和特殊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国共产党将亿万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为成功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的革命力量。把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的科学判断,一方面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运动中紧紧依靠人民、在最大范围内充分调动各阶级的革命热情,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历史洪流,为夺取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终胜利奠定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能够使亿万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通过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来重构民族主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并最终取得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现了领导主体与革命主体的结合,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中国人民也通过革命的洗礼重构了民族主体意识,形成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全民族抗战中所积累的革命势能与重构的民族主体意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来源。(二)人民当家作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与保障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捍卫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它内在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逻辑同构性。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把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力量、捍卫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执政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探索的历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社会实际和基本国情出发,在坚守人民立场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我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具体有效的实践方案,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与落实,从而规避了西方政治制度中人民权力在事实与形式层面割裂的弊端。虽然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无法自动解决一个民族经济层面的现代化困境,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客观上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稳健进行。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和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的能动性相结合,最大化调动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有利于继续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性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新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为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并激发广大农民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党在1953年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1957年党中央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从本质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方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阶段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起较为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考虑到中国的经济成就几乎是在毫无外来援助和支持的情况下由中国人民独立取得的,因而这种经济成就格外引人注目”。至此,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实现了从“工业化”到“现代化”的丰富,在现代化模式上经历了“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鉴”的转变,克服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进而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弊端,为改革开放时期继续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融合丰富的物质生产和快速的经济发展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根本方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目标。如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层面长期不能实现稳定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那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只能限于抽象的理论假设,这会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影响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把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作为推动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生产力驱动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相结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鉴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的发展困境与经验教训,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否定方式做出科学回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至此,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逻辑,并在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逻辑来激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使社会主义这一为“现实的多数人”谋利益的“现实的运动”,从科学理论再次转变为具体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立场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区别开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有机融合的。邓小平从制度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科学研判,内在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心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围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主轴,以发展生产力为驱动,党中央详细制定了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方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呈现一幅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辩证运动、相辅相成的改革和发展图景。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新的“三步走”设想,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贯穿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四)实现人民幸福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频共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与权力意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切实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间关系的动态性变化,适时提出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当前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不仅肯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仍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战略布局上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科学部署。在物质文明方面,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全球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政治文明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能够实质性地参与治国理政,以生动具体的民主实践惠及全体人民;在精神文明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增强民族精神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力量;在社会文明方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人民的获得感更为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在生态文明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民生福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五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凸显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内在规定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度,为回答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创造财富与共同富裕、个体发展与社会秩序、物质生产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有机平衡提供崭新思路,也从多重维度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有力保障。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2218741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28.62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20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202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问题对照检查材料202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照九个是否检查对照检查材料2022党员干部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心得体会2021以人民为中心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2023党员干部应知应会2022邮政系统党员干部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2021年上半年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形势分析报告2022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名词2022年轻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状况分析报告2022党员干部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心得体会2022能力作风建设年党员干部能力不足清单2021党员干部意识形态专题培训202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02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心得2023党员干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检查材料2023党员干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