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静听凝思也有力量.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静听凝思也有力量

静听凝思也有力量
静听凝思也有力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身为知县时关于“听”的感怀。“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则是德国诗人歌德关于“思”的感慨。“言能听,道乃进。”只有注重并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才能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科学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于思,毁于随。”领导干部唯有深入思考、精于思考,考虑问题才会全面,处理事情才有办法,决策指挥才有章法,才能把汇集起来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释放出来。不论是静听还是凝思,都是一种能力、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可见,静听凝思也有力量,应当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静听中凝思、在凝思中静听,我们才能更好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找到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静听”——敬群众为师,聆民声蓄力量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深深扎根于人民,注意从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利益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地问一问,深入地看一看,耐心地听一听,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汇集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力量积蓄起来,自然就有破解难题的“锦囊妙计”。“先听”知水情。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种工作作风和学习方法,倾听是贯彻群众路线的起点,是形成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毛zd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都是从群众中来的。将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今天我们坚持这一根本方法,就是要在决策的制定、执行和修正之中,把静听做在先、民意知在前。制定政策要先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办哪一级的事必须充分征求哪一级的意见,不能自说自话、自拉自唱,不要等基层、群众有了意见再倒逼我们去听、去改。破解难题要先听,“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向群众多学一点,我们的办法就多一些,离难题的解决就更近一步。建设项目要先听,按客观规律办事,按群众意愿办事,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从一开始就要争取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其结果很可能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推动工作要先听,去年轮流召开的全省三级干部会,之所以激发了各市州激情,形成了“中气十足”的湖北气场,就在于事先充分调研沟通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办公直接解决基层提出的实际问题。化解矛盾要先听,做群众工作不是事后诸葛亮,也不是“一锤子”买卖,更不能简单地“打官腔”,施以长官意志,要把功夫做在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防患于未然。“兼听”辨真伪。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历史上,唐太宗兼听、善听创“贞观之治”流芳百世,楚霸王刚愎自用尝“别姬之悲”警戒世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浅显易懂,见诸行动则要有胸襟和气魄。“耳要聪”,既到好的地方去听,也到差的地方去听;既重视多数人,又关注少数人;既重视熟悉的人,也不忽略陌生人,只有这样,才能听到肺腑之言、金玉良言。“耳要顺”,责之深、爱之切,对待群众的批评,一听就“炸”,非常要不得。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宽阔的胸襟,“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不同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批评的声音,要洗耳恭听、倾耳细听,要有“被猛击一掌”的警醒和反思,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动力,听出鞭策和警戒。“耳要灵”,比较甄别假话与真话、虚话与实话、“地方话”与“普通话”、牢骚话与掏心窝的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汇聚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金点子。“真听”添底气。身入才可心入、深入方能真听。端着架子、摆着排场去体验基层,群众避之犹恐不及,哪里有真情实意对你说?隔着玻璃调研,看见的不一定真实;打招呼亮身份下去,听到的不乏“演戏”;在总结汇报里找经验,取到的未必是“真经”。眼下,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包括网络、报纸、电视等并不算少,但间接得来终觉浅。要想知道梨子甜不甜,就得亲口尝一尝。要做到真听真看,一方面要勤走基层、脚下有泥,真正掌握“带露水珠”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推门开窗、“迎”进意见,以务实作风让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只有如此俯下身子接地气,才能脚踏实地增底气。“听”是为了做、为了改,如果群众提的意见“泥牛入海”,抑或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再一次陷入形式主义,以后谁还来提意见?因此,既要真听更要真干,既要真查更要真改,把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决策和行动。“常听”久为功。听贵有恒,久久为功。有的干部“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需要时才到群众中去听一听、秀一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作秀,一看就知道。“听”好才能定好、说好、干好。“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领导干部只有多与群众亲近,多听听群众的俚语乡音,群众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群众说话,要在“常”字上见真功,常听常记、习以为常,时时听、处处听、事事听,困难的时候听、顺利的时候也听,有空的时候听、忙碌的时候也听。常听要固化为制,把“听取群众意见”建章立制,在时间、频率、内容等方面作出规定,成为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制度的约束力保障“听”的落实力。“凝思”——与群众为友,明智慧聚能量一人付出力量小,众人拾柴能量大。“静听”之后当“凝思”,就是通过“思”这样一个加工的环节,把“听”来的东西分门别类、去粗取精,通过“思”来明断曲直、辨伪存真,通过“思”来制订政策、完善举措。当然,一定要开动脑筋来“思”,善于结合来“思”,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来“思”,这样的“思”,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欢迎,才会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会聚集起上下各方的智慧和能量。常思考才能不迷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静听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基础,但并不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全部,更不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终点。经常到田间地头中去调查一下,到基层群众中去学习一下,到专家、技术人才中去请教一下,这样就会把问题想得更清楚、看得更透彻,就会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好思路、好方法,我们思考越深入,目标就越清晰,方法措施也就越得力,也就更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同样,调查是实干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研究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群众的意见要转化为科学的决策,必须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深入的思考分析,方能厘清核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予以解决。“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党员干部只有学会并养成“踱方步”的习惯,同时又敢于跳出琐碎事务“三省吾身”,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方向才会明确而不迷茫,脚步才会稳健而不轻飘,才能创造出让组织满意、群众信服的工作业绩。静思量才能明方向。社会转型期,改革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如何求得“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必须沉下心来,冷静思量,从而理清思绪、辨明方向。静思量,要求收集群众意见不能为听而听,不能只当听筒不当听诊器,仅仅满足于收集意见、上传下达,不查病因,不问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能听而不闻,左耳进右耳出,只把群众的呼声、群众的困难、群众的意见记在纸上,写在报告上,不放进心中;更不能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不分析,不鉴别,不去伪存真,在众声喧哗、多音齐鸣中偏离了立场、丢失了信仰。在听中凝思,善于理性思考,把静听转化为培养群众感情、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力求使共性的东西条理化、零散的东西系统化、粗浅的东西精深化、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找准人民的诉求,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到努力的方向。多思议才能聚能量。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 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强调凝思,并不是要闭门造车,拍脑门想问题、耍嘴皮干工作、办公室作决策。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找差距,谈认识,并在查摆问题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和预防方案。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表达的诉求纷繁复杂,多思多议正是一个拜各方为师的过程,既和领导议,又和同事议,既和专家议,又和群众议,以此博采众长,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汇聚方方面面的能量。“静听凝思”——以群众为本,汇聚无穷正能量静听在先,凝思在后;先听后思,美如节奏。静听凝思,既是工作思想和思路,又是工作手段和方法,既能增添执政能力和本领,又能汇聚群众支持、人民信任的无穷正能量。静听凝思,能增智慧。就是在推动主观世界的改造中,增长政治智慧和执政本领。古人强调为政者“内圣外王”,今天看来,改造主观世界为“内圣”之途,坚持实事求是乃“外王”之道。只有融入群众,以群众为镜,对缺点和错误多往深处照、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找出差距的要求才不会落空,修身正己的初衷才能达到,改造主观世界的动力才能增强。当前,各种门窗都打开、各种声音都进来,正是静听凝思的难得好机会,一方面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在这些声音当中找准自己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身心沉下去、把群众的话听进去,入耳入脑入心,汲取政治营养,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党中央曾把迁移北京喻为“进京赶考”,今天我们则要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中“赶考”,在建设“五个湖北”中“赶考”,在为民务实、清正廉洁中“赶考”,在基层群众的生动实践中锤炼品质、学习提高,补好坚定理想信念的课、补好增进群众感情的课、补好了解社情民意的课、补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争取“考”出好的成绩。静听凝思,可化隔膜。就是打掉无形之墙,理顺情绪,拉近距离。习总书记告诫全党,“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现在人们常提信任危机,其根源就在这座“无形的墙”,让人民群众失望、反感和痛恨的情绪不断积累,形成心理上的隔膜、隔阂。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几起群体性事件,往往都发端于一些微小的摩擦、意外,进而迅速发酵引起连锁反应,当有关方面反复沟通、澄清事实以后才回归平静。当前,黄金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历史矛盾与现实矛盾并存,民生矛盾和发展矛盾并存。面对复杂环境,面对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如何化解?老百姓说,“气要转才能化”,“转”才能“通”,“通”则不“痛”,与群众走得近、多沟通是顺气的好办法。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也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沟通的第一步是静听凝思,“凝”与“静”是一种境界,“思”与“听”是一种姿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与群众坐一条板凳拉家常,同一个锅里摸勺把,围一个饭桌用碗筷,才会被群众当成“自家人”,说实话、诉真情、道苦衷,才能达到理顺情绪、消除隔阂、产生共鸣、增强互信的效果。静听凝思,更添力量。就是团结动员群众,汇聚强大正能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静听凝思的方法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落脚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实现的路径是“动真心、用真情、下真功”,成就的是一种领导境界和领导艺术。听与思的过程,是组织动员群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作用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强大合力、一种良性互动、一种心心相印,进而“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听与思的过程,是形成科学决策的过程。在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上,决策之前多听一听群众的真知灼见,有百利而无一弊,出台的政策更容易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听与思的过程,是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民评民说是标准,对群众的评判多听多想、常听常想,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和作风,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才会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静听凝思也有力量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静听凝思也有力量,静听凝思也有力量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包含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包含

2021通用党课讲稿:最有力量是信仰包含

安徽省委宣传部长虞爱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凝聚共同奋斗力量包含

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 脚下有力量包含

党史学习教育:建党100周年专题党课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微信登录 QQ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