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计划总结】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情况汇报
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增强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态势。社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社区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加强城市基层管理,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社区建设总体情况 凉州区城区面积43平方公里,现有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居委会35个(其中包括武南镇5个、黄羊镇3个)。有社区居委会主任30人,副主任47人,委员172人,各类社区党组织139个,党员1200多名。 (一)选足配强领导班子,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12年8月全区第四次居委会换届选举完成,各社区选足配强领导班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总支、支部)工作职责、居委会工作职责、书记岗位职责、主任岗位职责、居委会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居委会民主听证会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居民代表会制度、居民事务代办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居民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 (二)社区办公场所得到改善。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自建、购置、划拨、借用等方式解决了社区办公用房,其中自建解决的有3个,购置的有20个,划拨的有4个,借用的有8个;其中社区办公用房在300平米以上的有5个,200平米以上的有6个,100平米以上的有14个,其余10个均小于100平米。 (三)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人员1075名,其中,公职人员91名,民选副主任47名,公益性岗位775名,进村进社服务人员29名,参战参试安置人员101名,聘用人员32名。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47名,31岁至40岁291名,41岁至50岁667名,51岁以上70名。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349名,高中及中专592名,大专及以上79名,本科及以上 55名。 (四)社区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近几年,通过争取项目建设,西大街、东大街和西关街三个街道均完成了“四站一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各街道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建成集民政、社会保障、综治、计生等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并整合各部门资源,配套建设文体活动、图书阅览室、爱心超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使社区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 (五)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在城区各社区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管辖地域为对象,以社区为网,居民小区为格,将小区、居民、单位等社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通过 “定格、定岗、定责”,公开服务承诺,全面承担网格内联系群众、掌握民情、解决矛盾等工作任务。同时各社区全面推行社区民情流水线工作方法,实现社区事项“一站式”办理,按照事项受理、限期办结、公示反馈、跟踪监督为居民办理日常事务。 (六)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效果显著。 近年来,我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日益丰富多彩,进一步充实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一是社区文明氛围日益增强。对居民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核心,开展“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和评比活动。对驻区单位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二是规范开展文体活动。以社区文化站为依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组建了秧歌队、舞蹈队等文体团体,并经常性开展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三是开展“六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法律、教育进社区活动,提高了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崇尚文明的社会风尚,有力的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二、社区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社会诉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心态日益复杂化,各类新型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看,我区城市社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社区行政化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是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健康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效力。而当前社区行政化现象普遍,社区居委会从事的工作超出其权限和职能。许多部门和街道习惯于把社区看作是自己的行政下属机构,一级一级往下“批发”工作任务,一些本不该由社区居委会办的事情也压到了社区,使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任务过重,出现“小马拉大车”疲于应付的现象,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 (二)社区经费有待提高。资金是社区管理的“血液”,如果供血不足,使得社区建设很难完成下去。《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工作的经费和来源,居委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按照这一要求,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和人头经费应当由财政解决。我区社区办公经费现行标准为2万/年,社区书记、主任、事业编制专干工资按参照公务员和事业干部标准执行,社区副主任按每月1000元标准执行。但随着社区作用的凸显和部门工作重心的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要完成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社区需增加投入。 (三)社区工作任务繁重。目前,社区除要处理社区大量日常事务外,还承担协助政府做好卫生城市达标、文明城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创建、外来人口调查、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住房保障申报、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禁毒、社会保障、共青团、妇联等各种工作任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需要承担17大类,70多小类行政性事务,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此外,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使社区工作职能本末倒置,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 (四)社区工作者素质偏低。目前,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公职人员、公益性岗位、进村进社人员构成。其中,每个社区平均公职人员只有5名左右,主要为书记(主任)、综合岗、劳动(医保)岗、综治禁毒、民政低保岗,这些人员多在服务窗口工作;民选社区副主任1至2名,多为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进村进社人员1至2名,服务期仅为2年;其余多数为公益性岗位的“40、50”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服务年限短,文化程度低,工作能力参次不齐,但承担着主要的大量的具体工作。社区工作者的主体文化程度、思想素质、工作水平和年龄差异等问题制约了其承担社区这些种类繁多的工作任务的能力,从而难以达到社会治理这项服务全体居民的工作要求,难以胜任主体角色。 (五)社区建设基础设施薄弱。一是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政策落实不到位。根据民政部、中组部等10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民发〔2005〕85号)和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省委办发〔2009〕85号)等文件精神,要“把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纳入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规划,统筹协调解决。已建社区未配置和租借办公用房或配置面积不足的,通过整合、调剂、改造、新建、扩建或置换等方式予以解决。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应当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由开发建设单位同步建设”。由于市区两级城建管理体制的问题,这一政策始终未得到落实。二是按照省民政厅和省发改委在标准化社区建设项目中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六)社区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区社区服务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社区层面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社区服务内容单一。各社区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还是停留在一些一般的服务项目上,停留在对弱势群体等少数服务对象上,而面向全体居民社会治理的需求,服务办法、服务项目不多。二是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三是社区服务主体单一。政府和社区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新型社区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引导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协会、志愿者队伍等各类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社会治理主体关系不协调。居民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三者分别从社区治理、自治治理和专业治理的角度,本应共同对社区进行治理。但由于社区多元主体都有着不同的利益,难以统一协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程度低。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主要靠行政化方法为主,对社区要求多要求高,但居民参与程度低,参与范围少,参与的深度不够,自主参与不够。一是在参与的居民结构上,大多是以老年人为主,而有技术有专业有能力的年轻人对社区的事情很少关心,即使关心并发现一些社区问题也只是发发牢骚并没有实际的参与行动。二是居民参与的深度不够。社区居民参与还大多只是停留在社区的卫生建设等事务或已经安排好的活动上,很少参与社区治理等关系社区全局的问题。三是在城市社区居民中,普遍缺少参与的愿望和动力。 三、意见和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使社区真正实现居民自治。首先,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变,为社区减负,使社区居委会真正实现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的回归,政府要自觉使职能相应地从管理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社区、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为社区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 (二)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创新社区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体现,转变政府的单向管理为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民主自治有机结合,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共治。一是要切实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巩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主体作用,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加强对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建立驻区单位社区建设责任评价机制,推动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按照“政府扶持、社会运营、专业发展、项目合作”的思路,积极探索“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推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三是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和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公益创投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并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社区开展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把社区建设纳入全区社会建设的整体布局,加强政策创制和政策指导,加大经费投入和人员保障,优先保障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善社区服务管理条件。要依法依章选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优化社区工作队伍人才结构。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四)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社区工作者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对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及社会治理等诸多工作都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社区工作者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工作方法陈旧等问题,定期组织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以及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理念教育,使其掌握工作方法和技能,推进社会治理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拓宽渠道,搞活用人机制,通过下派、转任、交流等多种渠道,不断调整充实街道社区干部队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计划总结】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情况汇报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计划总结】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情况汇报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804870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32.0 KB
- 比例 16:9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2021学党史工作情况汇报2021建党100周年成果情况汇报2021学党史成果情况汇报2021年学校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汇报2021建党100周年工作情况汇报2021学党史情况汇报2021党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022县人社局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2021社区党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汇报2021社区组织学习建党100年情况汇报2023党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情况汇报2023集团公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情况汇报202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情况汇报202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评情况汇报2023乡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改情况汇报2023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改情况汇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