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讲话专辑
本期资料: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讲话专辑◆.生态环境部部李干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生态环境部部李干杰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5◆.湖南省长许达哲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76◆.湖南省长许达哲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018年“夏季攻势”动员会上的讲话··90◆.王安德厅长在2018年全省环境保护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2◆.常务副市长谌宏军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25◆.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134◆.市长龚卿在2018年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42◆.周耀宜县长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54◆.舟曲县委副书记李世华在2018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159◆.王海涛同志在全州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72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努力营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良好舆论氛围——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 李干杰(2018年5月29日)同志们: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亲切关怀下,由党中央决定召开的,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理在会上讲话;韩正副总理作会议总结。会议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这次大会非常顺利、圆满成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现了四个“第一次”,形成了“一个标志性成果”。由党中央决定召开,是第一次;总书记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性文件,是第一次;会议名称改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也是第一次,过去是叫环境保护会议,或者叫环境保护大会,这次加了“生态”两个字,内涵有很大的扩展和丰富。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了“一个标志性成果”,也是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就是确立了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实践动力。这次大会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一次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的历史性盛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发令枪、动员令、集合号和冲锋号。今天是这次大会召开后的第十天,我们就组织召开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和要求,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进展,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八个观”:一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从世界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四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五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六是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七是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作践行者、推动者。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八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八个观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对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阐明了一贯的新闻立场、舆论思维和传播理念。一是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二是必须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三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宣传党的政策、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四是必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形成有利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良好舆论环境。五是必须遵循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六是必须勇于创新。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时、度、效着力,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快构架舆论引导新格局。对外要讲好中国故事。七是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的最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十分光荣、极端重要、专业很强的政治性工作,是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群众思想工作和社会动员工作。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融会贯通到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推动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深刻认识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当前,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已经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沿阵地。我们要坚持污染防治与宣传工作两手抓,宣传工作也是主战场、主阵地,宣传教育这支队伍也是主力军和冲锋队,一定要坚持两手发力、同步推进。宣传工作下足功夫做到位,就会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引导催化、调理疏通、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把经念歪了,有可能就会半途而废,就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起到负作用,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方面有很多的经验教训,这项工作如果不重视、不抓好,难免就会吃亏。一旦出了问题,影响损害是非常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工作就是生产力,宣传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生产力。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大局出发,把握方向定位、谋划顶层设计、作出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舆论保障。二是统筹好生态环境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要坚定不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既要正面宣传报道党中央、国务院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和工作成效,也要主动曝光损害群众健康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区和部门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尤其是要认识到,生态环境部门加大执法督察力度,主动曝光问题和有关责任人并督促问题整改、追究责任,会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不仅没有负面影响,而且集聚正能量,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全社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希望。过去,我们总是有点畏手畏脚,生怕一些问题和矛盾曝光出去之后,会影响我们的形象,影响我们工作的推进。实践证明,恰恰相反,我们主动曝光一些问题,包括对责任人的追究,起到的都是正面的作用,彰显了我们坚定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心,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公信力,使得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信心,也增进了对我们的信任。信心和信任非常重要。近期,我部接连公布一批查处企业环境违法的典型案件,中央纪委也通报曝光六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典型问题,老百姓和网友一片点赞,几乎没有拍砖的,为解决问题创造了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氛围。事实雄辩地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主动客观曝光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正面宣传。三是善于创新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无论是内宣还是外宣,都要敢创新、善创新、会创新。在对内宣传方面,部机关和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干部,既要学会与媒体直接打交道,敢于“面对面”;又要学会与网友间接沟通交流,勤于“键对键”。要注重主动宣传,讲好环保人环保事,赢得全社会的共鸣和支持,把日益增强的生态环境社会意识转化为人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愿和行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针对网络和社会舆情,反应要快、内容要实、方式要新,通过多种形式和平台,第一时间发声,还原真相、解疑释惑,把对事实的了解和自信转化为社会的认同和“他信”,避免舆情发酵。在对外宣传方面,要积极宣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和成就,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讲好中国环保故事和优秀人物,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巩固我国在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贡献者地位。二、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战线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核心,加大新闻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基本扭转了长期以来环境舆论的被动局面,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环境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全国各省级环保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新闻发言人名单电话面向社会公布。一些地方开设“环保曝光台”、组织媒体“伴随式”采访、环保厅长与网友“面对面”座谈并网络直播,还有一些地方通过培训、评选、考核等方式加强新闻发布工作。二是环境新媒体建设运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地市级及以上环保部门微博微信全部开通,422个单位的环保新媒体矩阵已经形成,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产生了很好很大的作用。有的省所有县级环保部门全部开通了两微,有的地方开展“环保微电影”等新媒体产品征集和展播。三是环境舆论引导工作有力有效。全国环保系统普遍加强环境舆论信息和舆情引导工作,组织开展“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舆情引导,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应热点问题,解疑释惑,通过新媒体矩阵在发布权威信息、解决环境问题、服务人民群众、树立环保部门形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六五环境日活动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在全国铺开,“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寻找最美环保志愿者”等典型宣传活动深入推进。一些地方开设“环保号”地铁、环保主题车站等环境教育阵地,举办“环境文化周”“环境文化节”等,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五是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格局不断拓展。全国环保系统与其他相关部门从上到下关于环保宣传工作的合作不断加深,通过联合印发文件、共同策划活动、协调组织动员等方式,共同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借此机会,我代表部党组和部领导班子,向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帮助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在充分肯定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领域的舆论形势错综复杂,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面临更大压力与挑战。一是生态环境舆情应对处置不当,可能引发社会风险甚至直接威胁政治安全。生态环境问题是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经常掺杂各种利益诉求,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各种情绪的宣泄口。舆情应对得当,可以化解危机;舆情应对不当,很可能激化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冲突的导火索。近年来,各地不时出现生态环境“邻避”事件,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处置不力,其中舆情应对不当是一个重要方面,加剧了公众与政府的对立,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威胁政权和制度安全。二是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加严,生态环境舆论斗争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会更加复杂尖锐。环境舆情背后往往反映利益相关方立场,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生态环境保护不时会遭遇误解甚至有意曲解。随着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加严、环保督察持续发力,生态环境守法新常态逐渐形成,但也有一些违法者出于维护自身非法利益的目的,对正常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进行阻扰和歪曲,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散布“环保搞垮经济”等错误言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舆论斗争也可能出现新的领域、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三是生态环境舆情热点呈现“跨界”趋势,舆论引导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从地域看,生态环境舆情敏感区域更加分散。尽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空气重污染形势显著改善,但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成渝地区等区域,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污染舆情热度相对高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生态环境舆情热点国际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从内容看,舆情焦点更加多样。PM2.5舆论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臭氧、水、土壤、沙尘、恶臭等污染问题,垃圾焚烧、洋垃圾、危险废物、农村环境以及灾害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等引发的舆情热点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从领域看,舆情热点从以往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进入更为广泛的社会舆情空间。人们对生态环境热点的讨论已与健康卫生、食品安全、自然灾害,与民生、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等众多领域议题交织叠加,并延伸至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多个层面,舆情燃点低、触点多。从参与主体看,舆情参与者已从少数相关人员发展为全民参与。如果说早期的生态环境议题“曲高和寡”,而今却是全民关注,公众对生态环境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科研工作者、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对话更加必要,做好生态环境科普和舆情引导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四是短期内生态环境质量难以根本改善,舆论引导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表面上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质量恶化表现出来,根子还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出了问题,具体讲,就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持续推进,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间,需要社会舆论持续引导、先进理念持久浸润、社会心理潜移默化,这两个转变都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既要有决心和信心,也要有耐心和恒心。既要加强宣传,让大家都认识到位、行动起来,不等不拖不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同时也要合理地引导预期,让广大老百姓认识到,问题的积累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解决它也绝非是一夜之间,要长期持续地做好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应,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具体来讲,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中央对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2017年5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些都对加强和改进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二是《环境保护法》对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规定之严前所未有。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环境保护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首次明确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新闻媒体,也是这部法律的特点和亮点。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成为法定刚性要求,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严格性。三是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信息、知识、文化的需求之强前所未有。近年来,这一需求日益旺盛,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提供更多的生态环境信息以及承载生态文化的信息、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多种形式高质量宣传产品。四是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机遇和舞台之大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实现全覆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深入实施,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些都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动素材和工作舞台。总的来讲,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宣传目标已经从过去的环境教育启蒙、增强环境意识,转变为替人民代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文化产品需要;宣传方式已经从过去灌输式、单一化,转变为互动式、多元化;宣传内容已经从早期的以环境科普为主,转变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生态环境科学普及、生态环境问题曝光、生态环境舆论引导等多重话题。同志们!面对成绩,我们要不骄傲、不懈怠、不停步,乘势而上、勇往直前;面对挑战,我们要不怕艰、不畏难、不退缩,舍我其谁、勇于担当,坚决打赢生态环境宣传攻坚战,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核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广泛深入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及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的进展和成效。一是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重大意义。这次大会确立了生态文明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鼓足了干劲。我们要向全社会大力宣传这次大会的重大现实意义、深远历史意义和鲜明世界意义,把“一个标志性成果”和四个“第一次”宣传好,也要大力宣传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二是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三期叠加”的重大战略判断。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作出了重大战略判断,即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要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客观认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转型过关、爬坡迈坎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艰巨性,同时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增强全社会的信心。三是大力宣传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即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我们要大力宣传五大体系构建过程和成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深度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和各环节,加快构建从天空到地面、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地域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式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大力宣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其次是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其中特别是要打好七大标志性战役,除了打赢蓝天保卫战,还包括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的重大战役,实现没有水分的目标任务,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自然美景,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最核心的具体工作,除了七大标志性战役,还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四个专项行动,包括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垃圾焚烧发电达标排放整治、针对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绿盾专项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舆论先行、舆论保障,把整个攻坚战,尤其是七大标志性战役,以及四个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宣传好。五是大力宣传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我们要大力宣传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实际举措和成效,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六是大力宣传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的期望和要求。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要求我们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我们要大力宣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嘱托,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强化生态环保铁军过硬的信念、政治、责任、能力和作风,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紧紧围绕上述核心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第一,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宣传是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心。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工作,强化导向,凝聚共识,放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主流声音。一是主动设置议题。生态环境新闻宣传要以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着力点,以解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为切入点,以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为落脚点,主动设置议题,综合运用新闻发布、媒体采访等形式,加强信息发布。新闻发布会是舆论引导的“重器”,要注重发布和传播效果,要把每一场发布会都办成充分策划、精心组织、有效评估,有很强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大型舆论传播活动。要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媒介素养和舆论传播引导专业化能力。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要加强伴随式采访报道,策划主题采访活动,深入报道工作进展,曝光违法典型,宣传治理成效,增强群众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二是保持传播热度。在受众方面,要适应受众个性化、分众化趋势,在内容、渠道、效果上增强针对性、精准度,提高参与度、传播力。在渠道方面,既要有传统媒体的有力报道,也要有自媒体的良好互动,始终把握议题主旨,有效引领舆论导向。在传播节奏方面,要保持主旋律不降调、主信号不中断,既有重点策划推动的“重磅”,也有持之以恒的“润物无声”,既有重槌响鼓之后的“余音绕梁”,也有涓涓细流之中的“泉水叮咚”。此外,在舆论监督方面尤其要注意,既要与媒体合作进行犀利的案件曝光,表达执法监管对违法“零容忍”的坚定立场,也要注重对问题整改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反馈,充分体现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实实在在成效。三是正确对待舆情。要加强生态环境舆情监测和研判,制定相关工作机制,明确处置程序和责任,快速报告、精准研判、及时发声,牢牢把握并赢得舆情应对主动权。特别是要重视网络舆情,要把网民的“表情包”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晴雨表”。对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处置,涉及本区域本领域的要深入调查、认真核实,反映属实的要依法查处、认真整改;不属实的,要将问题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实事求是地向网民和媒体反馈沟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有效的舆论应对,确保主旋律更高昂、好声音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大。第二,始终占领网络传播主阵地,打好生态环境舆论主动仗。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网络空间已成为生态环境舆论传播和引导的主阵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主流舆论信息的到达率、阅读率和点赞率,不断扩展网络传播阵地,增强网络传播战略主动。一是建好政务新媒体。政务新媒体是网络时代政府部门的“信息窗口”“形象窗口”,也是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生态环境舆论传播和引导的“标配”工具。地市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要明确政务新媒体的定位和功能,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一个主账号,发布权威信息,听取网民呼声,引导网络舆论,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生态环保政务新媒体要关注和响应网民意见,逐步丰富发布内容、创新产品形式。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多看多用政务新媒体,花一些时间学习了解,很多貌似复杂的“高科技”,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懂了就不怵,用了则不难。二是用好新媒体矩阵。要着力实现矩阵运行指令畅通、上下联动,重大信息传播要同频共振、整体发声。部里已经出台了新媒体矩阵管理办法,规定了哪些信息是必须转发的,提了要求就得落实,这是将来宣教系统工作考核很重要的内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新媒体内容发布机制建设,对要求转发的必须及时转发,对应当回应的必须及时回应。三是丰富新媒体产品。新媒体产品是生态环境宣传的实际载体和具体表达形式。丰富产品不是要盲目地增加内容和新媒体产品数量,而是要把政务信息资源用足用好,及时、充分、有效地把群众关心的和我们希望群众了解的信息传播出去。要提升传播生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多采用生动简洁的短视频、“表情包”“一张图”等方式表达生态环境专业内容。要多轮次地转发、摘发、编发重点生态环境信息,经常性地与网民、主流媒体、商业网站、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建立互动。四是敢于接招发声。面对“环保冲击经济”等错误思想和负面有害言论,不能视而不见、沉默不语,要像面对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一样,敢抓敢管,敢于接招,要立场坚定、理直气壮,严正批驳、坚决纠正,防止错误思想污染舆论空间和网络生态。对于舆论热点和突发舆情,要把握时、度、效,做好引导,防止产生次生负面舆情。要建立一支政治意识强、环境政策熟、网评业务精、响应速度快的生态环境网评员队伍,在重大舆论应对中发挥有力的正面引导作用。生态环境队伍每一位同志都应该是这支队伍中间的一员,大家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第三,全面增强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的本领,不断提高传播感染力影响力。总书记强调,我们能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能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故事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增进人民群众支持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感纽带,是传播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形式,是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在干好生态环境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创新表达方式,不断丰富生态文化作品,学会把铁的事实、好的道理通过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案例表达出来、传播开来。一是从大局着眼。要讲好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就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理直气壮地讲清楚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讲清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讲清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讲清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举措为世界提供了破解环境与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要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事业的艰苦创业故事、开拓创新故事、非凡成就故事,讲好故事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优秀的中国品格、中国文化、中国情怀。二是从细节入手。注重从微观层面讲生态环保故事,生态环境部从2017年开始推出一个宣传活动,叫做“一图一故事”,就是通过一张照片反映的一瞬间和短小精悍的500字说明反映生态环保工作和人物故事。这个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开展了“一图一故事”春节版、三八节版等等,现在已形成品牌效应,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感动了网友、激励了队伍,增强了凝聚力。要讲好生态环保故事,就是要从细节入手、从具体场景和事例入手,做到真实自然有情怀,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精彩纷呈、讲得娓娓动听、讲得直抵人心。三是用典型引路。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案例,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往往胜过一大堆刻板的说教。近年来开展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寻找最美基层环保人”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当前,要把“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中的典型发掘好、宣传好,生态环境宣传部门还要持续到基层接地气、深入一线找素材,发现和宣传更多的优秀典型,讲好我们这代人的生态环境故事,让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得到传递、使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得到传承。四是有新颖表达。要创新表达方式,把“陈情”“叙事”“说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故事感染力。要创新语言运用,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还有点“潮”。要表达出生态环境工作者和参与者的情怀,引发受众的共鸣,把“自己讲”发展为“大家讲”。要研究国际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让中国生态环境故事赢得全世界的倾听与传颂。要提高作为表达载体的环境宣传品的质量,打造导向正确、创意新颖、深受欢迎的优秀生态文化精品。第四,充分宣传发动全社会行动,壮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统一战线。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是开展社会动员、发动全社会行动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用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共同的生态环境价值观,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构建最广泛的命运共同体,动员组织起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共振共鸣、共识共进,把保护生态环境的人搞得多多的,把破坏生态环境的人搞得少少的,构建起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广泛统一战线。一是进一步强化对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宣传动员。我们的工作对象在哪里,我们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谁,我们的声音就要传递给谁。管理和服务对象,从履职角度来说,是最重要的传播受众。一方面,要把宣传教育融入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全过程,要事前、事后两头延伸,直接对象和相关对象横向扩展,通过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纠正不符合绿色发展的错误观念,遏制损害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把工作对象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工作力量,把“听我说”转变为“自己说”“帮我说”,用一部分群众去影响另一部分群众。二是进一步争取相关部门和组织的支持指导。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争取宣传、网信、文化、教育、卫生、住建、民政等部门,人大、政协相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相关指导和有力支持,形成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强大合力,把珍惜生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干部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及公众从生态环境保护的点滴入手,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弘扬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知行合一、共同参与,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是进一步加强同新闻媒体、互联网企业等合作。要立足于对新闻媒体的服务与合作,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受理采访需求,有效发挥新闻媒体“同盟军”作用,共同引导社会舆论。要注重提供高质量素材,便于各类媒体准确传达生态环境部门声音,实现预期舆论效果。要通过舆情分析会、传播研讨会、培训活动等方式,加强与新闻机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增进默契与协同,共同优化传播效果。要统筹舆论格局,善于运用媒体监督力量,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传导压力,增进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要求实现上下贯通、左右打通、落地见效。重视和运用互联网企业的传播优势和用户资源,提升舆论传播和引导的广泛性、针对性和精准化。四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好“六五环境日”等活动,唱响“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主题”,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完善环境日活动“主场”,彰显生态环境宣传、生态文化和公众参与的“主体”内容,使环境日活动不断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增强效果。抓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扩大公众参与渠道,争取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进“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要加强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公众参与环境质量监督的平台、生态环境科普和文化传播的阵地。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对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和生态环保志愿者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把他们的积极作用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推动各方落实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统一战线,最广泛地深化共识、统一思想意志和实践行动。要让广大群众坚定同一个信念:一个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的政党、一个把美丽中国写入宪法的国家,一定会不辱使命、兑现承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广大群众坚信同一个道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社会的主流、常态,而污染环境、黑色增长是社会的逆流、病态;让广大群众践行同一个共识: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唯有共治、才能共享,人人都应该做珍惜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者。以此凝聚全社会共同的强烈意志,汇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第五,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宣传工作,以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促进自然生态的天朗气清。就像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一样,我们必须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否则,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使命是履行不到位、履行不好的,也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强调要标本兼治、内外兼修,注重小节、以小促大,把我们的思想、能力、作风进一步迅速提高,这些要求要宣传出去。去年我们也从方方面面、各个角度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取得了进展和成效,这些进展也要宣传出去。一是把握好宣传重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解读党的政治建设有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深入报道部党组和驻部纪检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报道相关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等。二是组织好集中宣传。组织媒体就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进行公开报道。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做法。通过“生态环境部”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要求和重要工作进展。三是扎实做好日常宣传。部官网和“两微”发布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内容,打造“环保清风”宣传品牌。环境报开设专题栏目,开展“家风故事”征文、“落实第一责任”系列访谈、“党员干部谈纪律规矩”征文和有奖廉政漫画征集等活动。及时报道“党风廉政教育月”、全面从严治党“一图一故事”等宣传活动情况。每月曝光典型案件。在节假日临近时,发布“廉政提醒”信息。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水平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沿阵地与重要支撑,要提高政治站位,订立硬任务、硬措施,严明纪律,强化责任落实。宣传没跟上,出了问题,也要追责问责。要加强能力建设,把舆论引导贯穿生态环境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提高全系统舆论引导水平,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强化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宣传,对于新闻发布、舆论引导、新媒体等工作要靠前指挥、直接领导,至少每季度听取一次专题汇报,解决宣传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带头接受媒体采访,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关注生态环境舆情动态,重视环保宣传的内容和效果;推动宣传工作资源整合,确保生态环境宣传具体职责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要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强化宣传力量配备,选好配强专职干部队伍,把那些政治强、业务精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宣传部门的领导岗位。要强化宣传工作保障,为宣传工作人员了解决策背景、准确全面把握对外传播信息创造条件,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多举措增加宣传产品和服务。(二)落实相关责任一是落实生态环境系统业务部门主体责任。各业务部门既要会干、也要会说,把本部门本专业工作向公众进行必要和及时的宣介,争取公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和恰当的舆论传播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宣传工作离不开业务部门的支持配合,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宣传部门是化妆师,但不是整形师,更不是魔术师。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首先需要业务部门提供事实情况和专业内容,宣传部门根据受众特点和发布方式进行包装润色。对于突发舆情事件,宣传部门进行专业化研判,各个相关业务部门积极配合,确定应对措施和传播口径。二是落实各地环保部门的属地责任。对于涉及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政务舆情,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回应,属地涉事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各地在舆情应对中,要快速反应,主动回应,决不能让谣言跑在真相前面。同时要强调,在舆情处置上首先要有解决问题实实在在的措施和行动。只有真正把问题解决了,舆情才会消解。只有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宣传舆论工作才有公信力和生命力。三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职业责任。生态环境宣传人人有责,人人都是宣传员。对于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环保工作者来说,生态环境宣传不仅是义务,也是职业责任。要强化宣传意识,提高宣传能力,不仅对我们的工作对象,还要对我们身边的所有群众,做好生态环保宣传工作。工作队伍内部也要做好对内宣传教育,使每位环保工作者增强媒介素养,提高政策水平,自觉主动地向身边群众传播生态环保正能量。(三)打造专业队伍宣传部门是生态环境事业的“战略支援部队”,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保障。要加强全系统宣传资源和工作力量的统筹,加强宣传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建立政令畅通、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舆论传播和引导工作合力。一是做好舆论传播和引导的策划工作,做到“上兵伐谋”。要深入总结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规律,系统谋划生态环境舆论传播和引导的策略和方案。重大宣传任务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务求理想效果;重污染应急、环境突发事件等必须要有宣传工作应急预案。宣传效果不能“靠天吃饭”,要有“运筹帷幄”,做到前有策划、中有监控、后有评估。二是做好舆情搜集和监测工作,做到“耳聪目明”。要加强生态环境舆论的收集掌握,做好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预警,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基础性和日常性工作。把握环境舆情动态,不能麻痹不仁、鹅行鸭步,也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全面、准确的舆情参考。三是做好各种宣传动员方式的科学运用,做到“能征善战”。要在生态环境统一战线中发挥组织核心作用,成为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的桥梁和纽带。要善于综合运用传播策略和动员方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构建行之有效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体系。要打好主动仗,也要打好遭遇战,能够行动迅捷地把各种传播资源集中组织起来,有话说得出、说出传得开,能够形成压倒性、有震慑的主流舆论声势。四是做好传播内容生产、加工和储备工作,做到“弹足粮满”。要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生产加工高质量的宣传内容,包括口径、案例、故事、评论文章、环境科普知识等,建立“口径库”“案例库”并及时加以更新,确保足够的素材储备,做到用心“备料”、手中“有料”、善于“喂料”。五是做好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要针对不同情形,确定具体引导目标,制定并牵头实施不同的应对方案,有的必须单刀直入、针锋相对,有的则需因势利导、借力发力。要强化正面引导,消除误解和杂音,向老百姓传递客观、真实、正确的声音。六是打造生态环境宣传“尖兵”队伍,做到“决战决胜”。“尖兵”要有闻风而动的敏锐,也要有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打头阵、扫雷区的能力。宣传干部要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带头做到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要坚持发扬“严、真、细、实、快”作风,勤勉务实、奋发有为;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成为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生态环境宣传“尖兵”。同志们,攻坚战的号角已吹响,美丽中国的前景在召唤。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各项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团结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戮力同心、共襄大计,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开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2018年2月12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和2017年环保工作进展,谋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排部署2018年环保工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一、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世界意义。所作的报告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作出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重点部署,梳理了五年来取得的新成就,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从新成就看,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作为过去五年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个方面之一予以集中阐述;从新理念看,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从新要求看,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新目标看,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从新部署看,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项重点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也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中央擘画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蓝图,转化为路线图和施工图。(一)深刻把握新时代新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世界社会主义新境界,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雄才大略和政治智慧,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六个观”,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共赢全球观,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是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推动指导,在于亲力亲为、率先垂范所彰显出强大的感召力、标杆作用和榜样力量。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这个根本,始终向总书记看齐,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二)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党的十九大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简而言之,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生态环境质量是不是向好的方向转变。这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更严要求,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和更大机遇。生态环境问题根子在粗放型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环境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同时,高排放、高污染增长,不仅不是我们所要的发展,而且会反过来影响长远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环保部门必须有更大作为。近年来,我们所做的许多工作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是高度契合的。比如,推进环评制度改革,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硬约束,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开展中央环保督察,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大力整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有效解决“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为守法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逐步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绿色发展。开展这些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倒逼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必须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硬约束,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在面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影响经济发展的杂音时,要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生态环境保护影响的经济增长,是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增长,是那些对人民美好生活带来负效果的增长,是那些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黑色增长”。这样的增长绝不能要。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三)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新时代环保人的新使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生活富裕了,人民对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安全食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更加迫切。当前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较突出,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污染上山下乡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污染场地开发利用、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等环境风险也不容忽视。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社会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历史不断累积的过程和结果,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也需要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我们既要有打好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不等不拖,蹄疾步稳向前推进;也要有打好持久战的耐心和恒心,不急不躁,统筹处理好方方面面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发扬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四)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动力,持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这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提供了崭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7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推动建设职能配置科学、组织机构优化、运行顺畅高效的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改革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要坚持以解决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导向,以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责任和企业环保守法责任为主线,以整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为目标,既抓好中央已出台改革文件的贯彻落实,又谋划好新的改革举措。要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理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制度和管理流程,形成生态保护红线是空间管控基础、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准入把关、排污许可是企业运行守法依据、执法督察是监督兜底的环境管理基本框架,打出前后呼应、相互配合的“组合拳”。(五)深刻把握新时代新担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2017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对相关责任人实施严肃追责,处理省级干部3人,处理正厅级干部5人,行政撤职4人,还严肃处理几十名其他干部,给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对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历史性、标志性意义。在落实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责任方面,要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底线,明确相关部门责任清单,综合运用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手段,做到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在强化企业责任方面,要在推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同时,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在推动公众共同参与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打铁必须自身硬”。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越深入,复杂程度、困难程度越大,对干部队伍的要求越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需要环保系统进一步转变作风,在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上冲在前,做表率。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即审议通过八项规定实施细则。2017年12月1日,就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2018年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我们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四风”突出问题,坚决整治不思进取、不接地气、不抓落实、不敢担当的作风顽疾,加快形成“严真细实快”的干事创业氛围,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环保铁军,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政治保障。二、过去五年和2017年重点工作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执法督察尺度之严、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一是环境治理模式改进优化。在工作理念上,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正在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可持续发展逐步深入人心;在工作动力上,从以自上而下为主,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工作目标上,从以抓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工作任务上,坚决向污染宣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加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工作格局上,从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小环保”,向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大环保”转变;在工作对象上,从以监督企业为重点,向“督政”与“督企”并重转变;在工作手段上,从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主,向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三线一单”等制度一起抓转变;在工作保障上,着力强化环境法治、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基础能力和国际合作等保障,并取得显著进展。二是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累计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13.8万个村庄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自然保护区2750处,自然保护区陆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近14.9%。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34.8%,达到58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不断提升,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下降,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三是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数十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改革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以及环境保护督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方面改革举措出台,初步建立“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区域流域机构、国家公园体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改革试点,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四是环境法治保障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核安全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成制修订。2015年开始实施最严格的新环境保护法,按日连续处罚、停产限产、查封扣押、移送拘留成为遏制环境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首次实现中央环保督察31个省(区、市)全覆盖,直接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8万多个,达到了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效果。五是环境风险有效防控。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治理历史遗留铬渣670余万吨。聚焦垃圾焚烧、PX、涉核项目等重点领域,推进“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我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481起,处理群众举报17万件,有力维护环境安全和群众利益。六是核与辐射安全切实保障。推进核安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核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核安全文化水平持续提升。现有37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研究堆、24座核燃料循环设施保持良好安全运行记录,在建19台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受控,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降至每万枚1起左右,全国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本底涨落范围。七是环境基础支撑日益夯实。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并完成国家监测事权上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扩展到2050个,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完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战略环评。推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发布国家环保标准467项,现行有效标准达1843项。实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调查和监测。协调实现按环境要素设司。八是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批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发挥国合会中外高层交流平台的积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同,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为突破点,举全系统之力奋力推进各项工作。(一)五项重大任务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深化中央环保督察。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改革办、中央财办、中央编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监察部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完成第三、第四批对15个省份中央环保督察,向地方交办的7.2万件环境信访举报基本办结。在边督边改问责1.1万人的同时,组织协调第一批督察8省(区)问责情况统一对外公开,共问责1140人,其中正厅级干部24人,副厅级干部106人,形成强烈震慑效果。前三批督察22个省份整改方案所明确的1532项整改任务,已完成639项。我部针对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突出问题整改不到位等问题约谈30个市(县、区)政府、省直部门以及央企。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环保责任分工规定和省级环保督察方案,26个省份开展或正在开展省级环保督察。河北明确55个部门248项生态环保责任,湖北建立由书记和省长鉴证、地市主要领导签字背书的督察整改任务销账办结机制,湖南将党委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纳入环保工作责任体系,甘肃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限时整改。圆满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目标。联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能源局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将12个城市列入首批试点城市。持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全国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黄标车淘汰基本完成。会同科技部启动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特别是面对2017年1-2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PM2.5浓度大幅上升的不利局面,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能源局等部门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印发实施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从全国抽调环境执法骨干人员,对“2+26”城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和巡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理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6.2万家;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94万多户,削减散煤消耗约1000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5.6万多台,京津保廊上万平方公里区域基本实现散煤“清零”;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统一联防联控。提前供应国六车用汽柴油,天津、河北、山东环渤海港口煤炭集疏港全部由公路改为铁路。经过各方努力,随着《大气十条》实施四年多来各项措施陆续发挥效用,加之去年秋冬季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比较有利,2017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7%,重污染天数下降28.8%;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5%,重污染天数下降43.6%。群众在空气质量改善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部门制定并提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会同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修订印发进口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等文件。依法依规撤销或注销涉及960家企业的500万吨进口许可证。开展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各地对1057家违法企业实施处罚,占总数的59%,形成极大震慑。联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开展固体废物集散地专项整治行动,各省(区、市)关停取缔不合法的废塑料等再生利用企业8800余家。2017年上半年“量价齐升”不利局面全面扭转,实现限制类固体废物全年进口量同比下降11.8%。迅即开展“绿盾2017”专项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祁连山通报精神,联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中科院、海洋局等6部门迅即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各地已调查处理2.08万多个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关停取缔违法企业2460多家,强制拆除违法建筑设施590多万平方米,对1100多人进行追责问责。开展自然保护区定期遥感监测,累计督促地方查实处理问题2.56万多个,其中1.79万多个已完成整改。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大保护。联合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会同财政部安排30亿元用于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奖励。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排查出的490个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清理整治。启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与2013年相比,长江经济带9省2市I—III类水体比例提高9.1%、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6.2%。(二)深化和落实环保改革措施。推进环保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江苏、山东、湖北、青海、上海、福建、江西、天津、陕西等9省(市)实施方案新增备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设置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方案。赤水河、南四湖、东平湖、九龙江、赣江等流域机构试点有序展开。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出台《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和《固定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发布15个行业技术规范,建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完成火电、造纸等15个行业许可证核发,实现了固定污染源监管从管一般情形到管重污染天气等特殊时段企业排放行为,环境管理要求从针对企业细化到每个具体排污口、从以浓度为主向浓度和总量并重转变,推动了企业自行监测体系建设和达标排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河北、安徽等省大力推动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我部对人为干扰环境监测活动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完成2050个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事权上收,全面实施“采测”分离,实现监测数据全国互联共享。加强东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四川成为西部第一个环境监测能力达标省份,内蒙古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成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宁夏等15个省(区、市)划定方案已获国务院审批。推进环评改革。开展连云港等4个城市“三线一单”试点,印发《“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出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印发《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实行全国环评审批“四级联网”信息报送。此外,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2项部本级审批和3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的事项,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后取消,取消核安全技术审评费等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推动排污费改税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三)全面推进其他各项重点工作。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制定发布20项配套政策措施。截至2017年11月底,36个重点城市排查确认的黑臭水体中,74.3%完成整治任务。截至2017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中,97.7%完成保护区标志设置;全国2198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占总数的93%;完成2.8万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得到全面清理。组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固废法执法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实施。发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等技术规范和指南。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展开。联合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已搬迁关闭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再开发利用情况专项检查,部署应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106个产粮油大县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江苏、河南、湖南启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控企业5926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440余个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国务院批准新建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达463个。开展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调查评估。北京市延庆县等46个地区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浙江省安吉县等13个地区被命名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福建、江西、贵州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广东积极推进珠江三角洲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云南、广西、四川、山东、福建、吉林等6省(区)开展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西藏着力实施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有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宣贯实施核安全法,经国务院批复发布实施核安全“十三五”规划,健全监管制度体系。推动辐射监测网络建设,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构建东北边境地区核污染监测预警综合防控体系。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大力配合下,圆满完成第六次朝核试验应急。联合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开展“核电安全管理提升年”专项行动,完成放射源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完成铀矿冶企业汛期环境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环境执法重拳出击。持续开展环保法实施年活动,实现所有区、县均有适用配套办法案件的目标。全国实施行政处罚案件23.3万件,罚没款数额115.8亿元,比新环保法实施前的2014年增长265%,其中山东、河北、广东罚没款数额均超过10亿元。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察院出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完成钢铁等8个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查评估,检查企业1.2万余家次。全国278家已建生活垃圾焚烧厂679个监控点全部完成“装、树、联”。全国移动执法系统覆盖率达85%以上,18个省(区、市)的全部2028个执法机构与环境监管执法平台联网。江苏、天津滨海新区、新疆乌鲁木齐市等地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试点,重庆率先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和化解试点。我部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60余起。12369全国联网举报平台共接报处理群众举报近61.9万件。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实行按月例行新闻发布制度。针对环保督查影响经济发展等舆情热点,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对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源保护、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等,策划组织伴随式采访报道。全国地市级及以上环保部门全部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推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强化各项保障措施。中央财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资金规模达497亿元,同比增加2.1%。与河北省签订《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督查中心由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并更名为督察局,成立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机构。修订环保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联合证监会强化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发布160项国家环保标准,印发2项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6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部党组坚持第一时间传达中央重要会议、讲话、文件和批示精神,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大动员”“大培训”“大调研”“大讨论”“大宣传”活动。制定环境保护部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若干规定的意见。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推动各部门各单位“三会一课”规范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创新“一图一故事”宣传,营造学先进、当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制定环境保护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对4家直属单位开展巡视。与驻部纪检组联合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对发现问题建立台账、按月调度,确保整改到位。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制定《环境保护部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试行)》。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涉嫌严重违纪问题,坚决果断进行组织审查。给予4人开除党籍处分、4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党内警告处分,对10人进行诫勉谈话,对17人进行谈话提醒或批评教育。总的来看,2017年环保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为过去五年环保工作成就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任部领导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国环保系统狠抓落实的结果。这里,我代表部党组和部领导班子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代表、老领导们,以及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总结过去五年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有以下体会: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为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实践动力和根本保障。二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全面支撑。三是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在深化改革、规划计划、环评审批、监测预警、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中全面落实,形成了多手段统筹运用的工作合力和联动效应,有力提高了环境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四是严格执法督察问责,在持续深化中央环保督察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形成了以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模式为代表,以量化刚性问责为保障,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染防治攻坚新策略和打法,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有力推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积极主动、有力有效,为推进工作创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六是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身许国,面对异常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坚守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牺牲精神,履职尽责、迎难而上、不舍昼夜、全力拼搏,大力推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考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污染防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只能打好,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仍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短板,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需要我们继续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一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29%。部分区域流域水污染仍然较重,各地黑臭水体整治进展不均衡、污水收集能力存在明显短板。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凸显,污染地块再利用环境风险较大,垃圾处置能力和水平还需提高。二是环境压力居高不下。我国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布局不合理,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仍占60%,公路货运比例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尚未彻底脱钩,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世界前列。生态空间遭受持续挤压,部分地区生态质量和服务功能持续退化的局面仍未扭转。三是环境治理基础仍很薄弱。一些地方,特别是县区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包括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在内,对绿色发展认识不高、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环保守法意识不强,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但自觉主动参与的行动意愿仍不够。同时,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现在到了有条件不破坏、有能力修复的阶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难得机遇。一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尤其是率先垂范、亲力亲为,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和叮嘱讲到哪里,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政治保障。二是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造了很好条件。三是我国进入后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不再追求发展的速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不断发展与积累,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五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未来三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是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同时,也要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方面,打几场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歼灭战。具体而言,要努力实现三大目标、突出三大领域、强化三大基础。(一)实现三大目标,确保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到2020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水平大幅提升。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根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初步考虑是,到2020年,全国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降低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全国地表水I—III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红线占比控制在25%左右,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稳中有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在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和管理体制、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体系,显著增强综合管理、执法督察、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专业素质和保障支撑水平。(二)突出三大领域,全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确定具体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确保3年取得更大成效。从地域看,要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强化区域联防联控。从主要措施看,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狠抓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坚决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全面推进“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将所有固定污染源纳入环境监管,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面安装烟气在线监控,明确无证排污和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改正时限,逾期依法一律关停。在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全面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以居民家用散煤和中小型燃煤设施为重点,加快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重点区域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中小型煤气发生炉,重点区域的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散煤“清零”。加大气源电源保障力度,新增天然气优先用于煤改气。加大散煤治理财政补贴和价格支持力度。加大高排放、污染重的煤电机组淘汰力度,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实施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新建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提高铁路货运和沿海港口集装箱铁路集疏港比例。重点区域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建立“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对高排放车辆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控,严厉打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和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船舶,鼓励新能源运输车辆、船舶的推广使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标车(船)用燃料行为,彻底清除黑加油站点。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进一步完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推进区域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在采暖季节对重点行业企业实行差异化的错峰生产,切实减轻秋冬季污染负荷。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启动标准,压实应急减排清单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力争使重污染过程缩时削峰。同时,要开展道路、建筑工地、企业料场、露天矿山等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对秸秆禁烧监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二是着力开展清水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落实《水十条》,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实施,确保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日常管理,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整治水源保护区内违规项目和违法行为。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强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推进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江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生态保护。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和整治,将河湖及其生态缓冲带划为水环境优先保护区,依法落实管控措施。在重要排污口下游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加强陆海统筹,实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农村环境。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实现“十三五”期间新增完成13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开展纳污坑塘专项排查和整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疏堵结合,以堵促疏,促进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重点河湖加快淘汰投饵投肥等破坏生态环境的养殖方式。三是扎实推进净土行动。推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全面实施《土十条》,以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农用地以及拟开发为居住和商业等公共设施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重点地区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耕地风险排查整治;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建立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管机制,强化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加快建设全国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和准入管理。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调整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目录,尽早实现固体废物基本零进口,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和相关机构规范化运营水平,实施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和利用处置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实现所有城市和县城具备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快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处置,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三)强化三大基础,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成功。统筹当前和长远、坚持标本兼治,联合有关部门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效推进。一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大幅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物耗。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二是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在推动减排的同时,要努力为生态环境扩容。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生物遗传资源立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推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保障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三是构建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严格环境质量达标管理。将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推进,不断提高督察效能。加快推进排污许可制度,逐步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稳定增加环保投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进社会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开展大气、水和土壤等重大环境问题成因与治理科技攻关。加快人才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加强国际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四、2018年工作安排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持续推进散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争取再完成一批用户煤改气、煤改电。加快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面启动城市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开展煤气发生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减少公路运输,提高铁路货运比例。整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车用油品和尿素行为。抓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继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全面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全面排查整治。印发臭氧(O3)污染防治有关指导性文件。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进一步完善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稳步推进成渝、东北、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其他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着力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水平,指导相关重点区域和城市群开展应急预案修订,实施清单化管理,开展区域应急联动。(二)加快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任务,对水环境问题突出和《水十条》落实滞后地区开展专项督导。国控水质断面I—III类水质比例达到68.4%以上;劣Ⅴ类断面比例控制在7.3%以下;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继续下降。突出黑臭水体和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配合住建部门推动36个重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黑臭水体整治,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完成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他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清理整治工作。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向社会公开饮水安全状况信息。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治理。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督促相关地方依法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加大“老三湖”(太湖、滇池、巢湖)、“新三湖”(丹江口、洱海、白洋淀)等重点湖泊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及点源氮磷污染物排放控制。落实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奖励政策,协调推动密云水库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推进入海河流和重点河口海湾污染治理。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明确实施氮磷总量控制的行业及重点流域控制单元,严格控制氮磷新增排放。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立水环境管理档案,实现“一园一档”。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督导2.5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督促太湖流域苏、锡、常三市落实开放水域投饵养殖淘汰任务。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倒逼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三)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完善《土十条》实施情况评估考核机制。深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年底前完成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建成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基本管控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为目标,完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相关标准规范。强化土壤污染治理与管控。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配合推进农用地分类试点相关工作。加强固体废物及化学品污染防治。做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整改落实工作。推动各地优化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制定化学品环境管理战略,推动落实优先控制化学品风险管控措施。推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四)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所有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试运行。优先将生态保护红线比例高的县域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完成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调查与评估。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积极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启动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开展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五)依法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始终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开展核安全法实施年活动,制修订《核设施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标准。协调推进国家核安全相关政策落实,高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国内外涉核风险防范、朝核环境风险应对等机制。开展核安全“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推进各项规划重点任务落实。严格依法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强化核与辐射安全风险管控和化解,保持核电厂安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加强国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东北边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核与辐射安全技术研发基地建设,重点保障试验台架等能力建设项目落地。持续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程序制度。开展核安全文化评估和交流培训。加强国际合作,推广核电安全监管体系,支持核电走出去。(六)强化环境执法督察。深入推进环保督察。开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领域,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推进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化建设。全面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基本实现地市督察全覆盖。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及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7大专项行动,作为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继续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基层环境执法标准化建设,统一执法人员着装,提高执法机构硬件装备水平。推动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与应用,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现场执法检查数据联网。(七)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切实保障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采测”分离机制有效实施,并加快自动站建设,实行第三方运维、全国数据联网。加快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完善“2+26”城市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网和光化学监测网。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展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VOCs监测。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推进环境统计改革,保障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加快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发布汽车制造等12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完成石化等6个行业许可证核发。按照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排放一个行业的思路,开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钢铁、水泥等15个行业执法检查,对无证和不按证排污企业实施严厉处罚。落实好各项改革方案。全面推开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开展设置京津冀大气机构试点,提出推进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做好第二批、第三批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调整,强化进口废物监管,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深化排污权交易试点,发展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互认互用”评价结果机制。健全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发债企业等披露环境信息。推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编制。(八)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开展区域国土空间环境评价,率先在长江经济带以地市为单元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坚持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依法依规做好重大项目环评管理。出台《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散乱污”企业整治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强化企业集群综合整治。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完成钢铁、炼焦等重点行业环保标准评估,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开展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改革,倡导企业实行绿色采购,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发展壮大环境服务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发布公民环保行为准则,面向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组织开发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动员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九)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环境监测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以及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化学品环境管理等领域法律法规和重要规章制修订工作。落实资金能力保障。加大生态环保领域补短板投资力度,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项目储备库建设,配合财政部实行中央财政资金安排与预算执行、项目绩效“双挂钩”机制。组织开展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与实施研究,探索建立环境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加快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基础支撑。全面推进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推动全社会环保相关各行各业科技创新。完善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体系。继续推进环境与健康相关标准制定,开展热点环境问题的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完成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调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强化政府部门联动协调,全面落实普查办公条件和经费等有关要求。上半年完成清查建库和试点工作,明确普查调查对象和调查技术方案;下半年开展入户调查、数据填报、审核汇总和质量评估,形成普查数据库,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类污染源档案,年底完成普查入户调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探索创新组织形式,开展好“六五”环境日宣传。优化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形成全系统新闻发布合力。进一步推动深度报道和伴随式采访,组织实施“建设美丽中国”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稳步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以垃圾焚烧发电、PX、涉核项目和涉“散乱污”企业整治区域为重点,大力提升环境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能力。制定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强化预防和应急准备,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切实化解信访问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国合会高端咨询平台作用,开展政策研究、能力建设和对外宣传推介。加强国际交流与履约能力建设,推进南南环保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依法做好境外环保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监督管理与服务。(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动员”“大培训”“大调研”“大讨论”“大宣传”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加强思想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筑牢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服从核心、紧跟核心的思想根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业务培训,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活动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持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巡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违纪行为和腐败问题坚决做到“零容忍”。驻部纪检组紧紧围绕环保部门中心工作,在从严治部、从严管队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支持他们履行职责、做好工作。最后,我再强调三点。一是筹备召开好第八次全国环保大会。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将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要抓紧做好会议筹备工作,按程序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汇报,确保大会圆满胜利召开。二是全力做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部门机构改革有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积极向前推进。三是切实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各地要认真落实两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研究制定落实方案,构建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行政干预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我们将与质检总局签署落实《意见》的战略协议,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一系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开展监测质量专项检查。对涉及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地区、监测机构、企业和个人,绝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许达哲(根据录音整理2018年6月13日)同志们:刚才,家毫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大家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五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认真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要求,及时贯彻长江经济带座谈会精神,出台实施《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以“一湖四水”治理为主战场,以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载体,以环境治理战役及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等为抓手,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达88.3%;14个市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3.1%,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全省PM2.5和PM10年均浓度比2015年分别下降14.8%和10.8%,每年均完成年度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二是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全面深化。颁布《湘江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环境问题责任追究、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等方面出台系列办法措施,抓好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等改革试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三是环境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十二五”以来,完成废渣治理项目135个,总治理渣量2520万吨;2015年以来全省共立案查处8184起环境违法案件,妥善处置66起一般及以下环境相关突发事件,省本级环境信访受理率100%,案件办结率99.23%。四是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得到夯实。建立覆盖全省的环保责任体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成覆盖全流域的五级河长体系,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责任纳入绩效考核内容,环保执法机构纳入政府行政执法保障序列。实施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共设置省控及以上级别的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断面419个,大气自动监测站点183个和土壤环境监测点位2339个。这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取得的经验也需要认真总结。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必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把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湖南的具体工作之中。一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定信心决心。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生态环保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增强“四个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向中央方针政策看齐,就要体现在具体工作、实际行动之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我们更要有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中体现政治担当,把绿水青山保护好,把湖南好山好水好风光的优势体现和发掘出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湖南贡献。从生态资源看,我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水资源和生物物种丰富,在多个场合就提到湖南有范仲淹、黄永玉笔下的生态美景。目前,全省湿地保护总面积75.59万公顷、淡水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9.6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9个。这是我们推进绿色发展的优势所在。从发展平台看,拥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级平台,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系列试点平台,以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等70多个国家级、省级环保科研平台,这是我省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从工作基础看,这些年我们抓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抓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及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抓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抓环境治理战役及“夏季攻势”,既集中解决了一批矛盾突出、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又为下一步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说,湖南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有基础、有优势。我们一定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使命担当,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要切实武装头脑,做到学用结合。第一,要入脑入心。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第二,要学思贯通。对照生态文明思想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怎么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关键点,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深入思考怎么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深入思考怎么解决制约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这次我省党政代表团浙江之行,就学习了“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以及鲁家村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先进经验。第三,要知行合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在实际行动上见真章。我们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在行动上,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整治生态环境,以抓铁有痕的作风细化落实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责任落实。三要认清环保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从我省实际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依然突出”。一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我省是有色金属之乡、农业大省,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累积严重,重点采矿区、少数湖库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全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清洁能源比例不高。二是民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我省的1个月时间里,就收到了不少群众投诉电话,反映的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已整治的污染问题反弹,导致重复投诉。三是环境治理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全省环境监测网络还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不高,环境管理不够精细化;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力度不大,企业投入不够;城乡环保基础建设不平衡,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生活污水普遍直排。我们必须认识到,跨过这个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我们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和代价会更大。我们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强化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增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努力走好湖南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 生态文明思想是否真正在湖南落地生根,最主要的是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否牢固树立,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否形成,看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是否完成,看人民群众是否从中得到实惠,关键是看能否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低污染的绿色发展之路。(一)抓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农业投入结构优化调整,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监管,压实责任,严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大力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集中资源要素促进补链强链延链。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和“两型”工业企业,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引导洞庭湖周边地区培育发展符合生态绿色要求的工业企业,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二要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2020年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6%。加快实施“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工程,推进“气化湖南”工程和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减少原煤消耗,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785亿吨标准煤以内。三要调整运输结构。完善全省交通运输网络和枢纽节点,推进空港、陆港、水港和信息港建设,探索污染减排补贴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选择铁路、水路运输,到2020年,全省非公路货物周转量比例提高到35%左右,每年推广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不低于本地当年新增及更新汽车总量的2%。四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力争农作物化肥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恢复发展绿肥150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比例达到20%以上。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二)抓治建并举。严格执行“十个严禁”(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水直排;严禁非法采砂采石;严禁非法占用河湖水域;严禁非法侵占河湖岸线;严禁非法侵占湿地;严禁非法开发和使用污染地块;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非法作业;严禁违规堆放和露天焚烧垃圾;严禁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一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摸清污染源底数,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按照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聚焦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突出长株潭区域大气同治、洞庭湖水环境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属(土壤)治理三大重点,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以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二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编制我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从发展格局、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区域差异化的环境准入要求,建立覆盖14个市州的环境管控体系。积极开展造林绿化行动,稳定并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管理,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际重要湿地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结构性调整,探索建立统一高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加快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重点开展“一湖三山四水”等主体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三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省敏感区域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强县以上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到2020年,新建污水管网4972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5.4万立方米/日。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扩建一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统筹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到2020年,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的50%以上。大力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抓重点带动。以点带面,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一要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完成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向“一湖四水”延伸。深入推进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等重点区域污染集中整治,加大流域遗留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退矿复绿,有效管控流域污染地块风险,到2020年,湘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稳定在III类标准以内。二要着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乡生活污染治理、采砂秩序整顿等十大重点任务和大通湖、华容河等九大片区集中整治。到2020年,除总磷≤0.1mg/L外,洞庭湖湖体其他指标达到III类水质要求,南湖、芭蕉湖、东风湖、珊珀湖等内湖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三要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与治理。科学规划岸线保护开发,编制实施岳阳港总体规划,推动实现港口岸线合理利用。加大沿江码头整合力度,引导港口码头集约化发展。强化崩岸治理,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66.3公里崩岸河段河道险工险段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化工污染专项整治、固体废物排查整改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四要实施长株潭等地区大气同治工程。加强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大气联防联控,抓好污染减排、降尘控车、执法监管,突出特护期管控。到2020年,长株潭三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14%以上,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五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今年6月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49个入河排污口取缔任务,基本完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特别是要抓好上报生态环境部的163个问题整改。同时,推动县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加强良好湖库保护。六要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开展柴油货车及船舶超标排放专项治理,加快淘汰老旧车船,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建立完善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抓好重型柴油车污染管控。当前,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夏季攻势”。从目前情况看,有些任务进展较慢,有的牵头部门措施不实、监督不力、责任不明确。要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的标准要求来实施,定期通报,强化督查督办。既要表彰树立正面典型,也要在媒体曝光反面典型,严格进行考核问责。(四)抓城乡协调。坚持区域协同、城乡并重,从整体上谋划城乡生态布局、功能分区,加快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一要大力推进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加快制定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今年12月底前完成150个黑臭水体整治。完善区域纳污体系规划,强化源头治理,出台全省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奖补方案。加强已经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日常监管,实现长治久清。到2020年,全省地级城市建成区、县级城市建成区和乡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5%。二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整治农村生活污染,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村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力争2020年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5%的农户使用卫生厕所;大力整治农村空心房,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和“建新拆旧”政策;继续实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要强力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定农田污染控制标准,建立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控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农业环境监测预警网络。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建立规模养殖准入制度,科学划定禁养区,推进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抓好整县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规范河流、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养殖行为,全面禁止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要通过以上措施,努力把长江岸线变成美丽风景线、把洞庭湖区变成大美湖区、把“一湖四水”变成湖南的亮丽名片,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万里长江作出湖南贡献。 三、创新完善生态环保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要深入推进环境资源监管制度改革。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已经非常明确。我们要根据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精神,研究我省生态环境机构组建方案,统筹生态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监测评估、监督执法、督察问责等工作,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城市和农村,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要强化落实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一方面,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目前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对目前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和信访件组织开展“回头看”,认真查漏补缺,防止整改滑坡、污染反弹;对目前仍在持续推进的长期整改任务,进一步明确整改时间节点、阶段目标任务,定期调度、加强督办;对整改进度滞后的问题,实行按周调度,并适时启动问责调查。同时,针对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政策。另一方面,要强化省级环保督察。实施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省覆盖,分两批组织对14个市州和部分重点县市区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积极配合督察组工作,认真抓好反馈意见整改,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三要健全完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落实党委、政府责任。按照“党政同责”要求,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行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大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落实环保“三管三必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管发展的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的必须管环保,管行业的必须管环保。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履行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发改、经信、国土、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领域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落实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保护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环保黑名单管理等制度,倒逼企业落实污染防治责任。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环境问题调查问责制度,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我省实施细则,以及《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对损害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严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要建立环保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评价考核办法,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四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要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提升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要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推行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原则,落实企业污染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责任,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在不增加债务风险的前提下,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要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研究,实施长株潭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洞庭湖总磷污染成因解析、湘江流域土壤污染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等一批重大研究课题,提出有效治理对策,确保科学施策、精准施策。同志们,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思想认识,抓好责任落实,依法依规治理,敢于较真碰硬,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贡献。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许达哲(根据录音整理 2018年5月2日)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部署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018年夏季攻势”。刚才,邓立佳同志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018年夏季攻势”作了具体安排,长沙市、益阳市、郴州市和娄底市分别围绕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行动起来,进一步推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本地区、本部门落地生根,真正见到实效。过去一年,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狠抓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继续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狠抓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强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战役“夏季攻势”,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基础。4月25日,到湖南视察,考察了湖南长江沿岸和洞庭湖湿地保护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工作,确保一年见成效、三年明显见效。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最近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又提出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等“五个关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共赢全球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坚决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端正发展观念,既要抓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更要抓好长江大保护,决不能将环境保护错误地理解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避免担责处罚的“权宜之计”,真正做到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扛起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比如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要用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好、设计好,注重加强污水排放处理设施建设,决不能给将来造成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我们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抓好污染防治工作,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下大力气推动绿色发展,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在湘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时,详细询问了长江岸线湖南段的治理保护情况,叮嘱我们“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在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久久为功,稳扎稳打,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湖南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96%以上的面积都是长江经济带范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解决我省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必须做到“三个统筹”。第一,统筹保护与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不搞破坏性开发,注重源头防治,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第二,统筹推进治理。强化污染防治的顶层设计,坚持一二三产业污染防治共同发力,治水、治土、治气多管齐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流域上下游、左右岸齐抓共管,水资源、水生态、水域岸线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共同推进。第三,统筹整合力量。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生态环境委员会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各个部门都要行动起来,做到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根据中央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时间见到成效的要求,我省拟定了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三年攻坚目标的落实,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个堡垒接着一个堡垒攻克,一步一步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奠定我省永续发展之基,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湖南亮丽的名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重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环境问题,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与群众的热切期盼、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全省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仍有近10%共计41个省控监测断面未达到Ⅲ类标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凸显,环境风险隐患点多面广。特别是,中央领导对我省环境问题多次批示,有的问题还没有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我省的1个月时间里,就收到了6425个群众投诉电话,反映的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给我省的突出问题达76个,今年中办督查交办我省需整改的问题12个,国家审计署今年一季度指出我省49个问题,大多表现在排放不达标、垃圾不处理、扬尘不压制、水源不保护、项目不环评、审批不合法、发文不严肃、执法不严格、违规不追责、用权不监管等方面,主要根源还是在于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发展观、政绩观有偏差,只做显绩,不做潜绩。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突出问题导向,抓好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坚决打好今年的“夏季攻势”。要认真把握夏季攻势几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是5月17日前,抓紧解决好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的8个未完成整改问题;第二个是九月底,水环境治理要见效,比如要保持珊珀湖的水质稳定,摆脱Ⅴ类,稳定在Ⅳ类;第三个是年底,解决好中央环保督察细分的176个问题、中办督查交办12个问题以及国家审计署每个季度提出的问题,5月17日前解决一批,9月30日前解决一批,年底前完成一批。当前要在中央交办问题整改上下苦功、在解决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上出实效、在啃“硬骨头”上见真章,集中力量“歼灭”一批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一要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目前中央环保督察组共向我省交办的信访件4583件,已办结4568件;指出的突出问题76个,已整改到位52个,整体达到了进度要求。其中一些问题属于区域性、流域性和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整改投入大、难度大,一些问题是我们认识不到位、工作不落实,导致整改未按期完成。5月17日我省要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卷,完成60个突出问题整改,时间相当紧迫。要对照整改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分类抓好整改,对5月17日前必须完成的突出问题,要加强督办,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天、到人,确保限期整改到位;对达到办结销号标准的,要开展“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整改质量;对需要持续推进整改的,要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细化整改措施、加大整改力度。各市州长,要认真比对自己辖区内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暴露的短板,一个一个去督办,保持整治力度,把本地区该整改的问题落实到位,同时要注重从完善政策和制度层面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二要抓紧抓好中办督查和国家审计指出问题整改。近期,中办督查组向我省反馈了12个问题,主要是非法采砂、非法设置码头、网箱养鱼和矮围网围反弹、保护区内违法餐饮船舶及垃圾、东洞庭湖污染、内外湖排污口问题严重等。去年国家审计署指出的突出环境问题,目前还有22个没有整改到位,今年一季度又反馈了49个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明确、具体,已纳入今年“夏季攻势”的重点任务。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要对这些问题拉条挂账,列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逐个明确整改目标、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实行重点督导;各地要对照任务清单和要求,明确整改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坚持铁腕执法,切实将问题整改到位、落实到位;相关省直部门要加大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与地方共同抓好整改落实。特别是违法的沙石码头和排污口,要全部予以取缔,市州的同志要一个一个检查,一个一个整治,确保整改清理到位。三要认真抓好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集中力量解决长株潭大气污染治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畜禽养殖水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水处理、尾矿库污染、重金属污染、固废物治理、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营运等突出问题。这里,我点几个重点。一是抓好黑臭水体治理。今年,要确保完成地级城市建成区33个、县级城市建成区76个、建制镇41个黑臭水体整治的目标任务,长沙市建成区要消除黑臭水体现象。二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解决好水污染治理问题,首先要把水源地都保护好。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依法规范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坚决取缔县级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努力完成县级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322个环境问题整改,切实消除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隐患,保障城乡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三是抓好劣Ⅴ类和Ⅴ类地表水断面治理。全省419个省控地表水断面,共有41个断面水质劣于Ⅲ类,其中,益阳大通湖、衡阳雁栖湖、龙荫港红星村断面、怀化太平溪林化桥断面为劣Ⅴ类,这些断面都要重点整治。常德珊珀湖经过整治,已有改善,但要继续巩固提高断面水质。长沙市沩水胜利断面是去年国考断面中唯一的Ⅴ类水质,要加快整治力度,尽快提高到Ⅳ类。另外,内湖水质要实现监控治理全覆盖。四是整治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污染。全面规范河流、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的养殖行为,禁止天然水域投肥养殖。全面完成洞庭湖禁养区畜禽养殖场退出,力争9月30日前,完成适养区、限养区内1000家存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同时,要切实解决好已拆除的养殖场废弃物处理等问题。比如华容河边有一处生猪交易场拆除后,气味仍然很大,严重影响周边老百姓生活,要抓紧整治。五是加快土壤重金属整治。2010至2016年安排的833个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项目,目前还有222个未竣工验收,环保厅提出9月30日前必须完成164个项目建设并验收,目前看来有些项目难度还很大,要加大力度。土壤重金属整治不是一日之功,各地在申请项目和资金后,要及时做好实施计划,申请了就要做到,承诺了就要完成。要以湘江、资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整治为重点,加快实施62个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开展长株潭耕地修复治理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打好“净土保卫战”。要扎实开展尾矿库安全隐患整治,8月30日前完成全省132个尾矿库及其采选、冶炼企业环境污染整治任务。六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我们提出重度污染天数要下降30%,难度不小,各地各部门要依法关闭“小散乱污”企业,严格企业限期改造达标,坚决关停不达标企业,加强城市扬尘等污染管控,9月30日前,淘汰完成全省城区2582辆高排放公共交通车辆,完成7台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环保部门要加强监测,建立健全长株潭及岳阳、常德、益阳等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重点解决重度污染高发期的问题,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感受。七是抓好长江岸线环境治理。按照中央和国家统一部署,实行严格的岸线保护政策,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化工污染、固体废物排查整改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抓好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干流和主要支流两岸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置率达标建设,完成重点区域污染企业搬迁、关停任务,大幅提升长江干流水质。三、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实现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好工作落细、任务落实。一要强化责任落实。要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打赢碧水保卫战。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研究、狠抓落实;其他负责同志也要绷紧生态环境这根弦,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的部署要求,落实到分管领域、贯穿于分管工作当中。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加强统筹协调、统一指挥,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加强群众监督,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浓厚氛围。尤其是要强化企业责任,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能力。年底前关闭清水塘地区污染企业的生产,岳阳城区要加快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各地要抓好长江码头和洞庭湖区企业违规违法排污等问题。二要严格督察考核。实施省级环保督察市州全覆盖,完善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机制,重点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贯彻落实情况。省里将加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考核权重,考核结果纳入对市州政府及部门绩效考核内容,以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并作为评价和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约谈分管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对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环境事件多发,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这里要强调的是,要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76个问题的整改,比如益阳的废弃物处置、邵阳养殖污染和衡阳尾矿库污染治理等问题还没达到标准。大家要自我加压、严格标准,一项一项整改到位,省里也将根据整改成效,严格奖惩兑现。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把环保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增加预算投入,重点用于民生环保建设和重点污染治理。省级财政将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方式,支持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各地要整合污染防治类专项资金,坚持精算平衡,在政府债务限额内,尽力而为、统筹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力量一件一件地做,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同时,要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按“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落实企业治污责任,杜绝直排。四要夯实环保基础。目前,全省环保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能力还有待提升。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排放标准,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快完善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要提升环境综合执法能力,将环境执法机构纳入政府行政执法序列,加强协调、合力推进。要提升信息化能力,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大平台和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同志们,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交给我我们的政治责任。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为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作出新贡献。砥砺奋进 攻坚克难坚决完成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王安德厅长在2018年全省环境保护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经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环境保护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全省“两会”以及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一系列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7年全省环境保护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重点任务。今天上午,17市环保局交流了一年来的亮点工作和经验做法,谈了工作打算,讲得都很好,我听了很受启发、很受鼓舞。通过大家的发言,我越发感到,在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全省环保系统经受住了考验,逐步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这是环保工作能够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坚实基础。下午,我们收听收看了全国环保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要严格按照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刚才,各位厅领导围绕各自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对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了部署,我都同意,请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成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省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环境保护部的指导支持下,全省环保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克难攻坚,持续发力,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17年,全省环保系统经受住了严峻的现实考验,遭遇战、攻坚战、持久战连续作战,生产领域、生活领域、生态领域全线出击,党委政府、企业团体、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并肩作战,生态环保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在六个“前所未有”。(一)党政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省委常委会专题研讨环保工作6次,议题中有部署环保工作的省委常委会达16次,省政府常务会研究生态环保工作26次,省委、省政府发文近20件。召开了山东环保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层次最全的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动员大会,拉开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序幕。省环保厅先后两次在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发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调度生态环保工作,书记、省长对环保工作作出批示140多次,分管省长200多次,认识之高、决心之大、举措之准、要求之严前所未有。刘家义书记亲自到省环保厅调研指导,龚正省长亲自到环境保护部对接工作,李群常务副省长经常性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于国安副省长一分管环保工作就安排听取汇报。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重视程度都有了明显提升。(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攻坚方案确定的4大类28大项55小项任务总体完成。全省预计压减煤炭消费量2706万吨以上;在淘汰产能粗钢527万吨、生铁175万吨、电解铝322.5万吨基础上,济钢全线关停;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改造57万户、治理“散乱污”企业8.5万家、环境综合整治3112个村、淘汰燃煤小锅炉38953台,815台1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1111台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整治河湖违法建筑和违法活动54531处、纳污坑塘234个、入河排污(水)口8011个;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4.7万个;178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布设核实1.9万个土壤监测点位,注销进口危险废物45.2万吨,整治进口固体废物企业77家。(三)环保改革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办法》、《山东省环境保护约谈办法》等改革文件。修订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新增“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指标,将污染物生态补偿资金系数由40万元/(微克/立方米)提高到80万元/(微克/立方米)。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赋予济南、青岛、烟台三市与省级同等的环评审批权。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完成15个重点行业、2513份排污许可证发放。推进区域性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环境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第二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改革试点,对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四)督政督企标准之严前所未有。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整改企业10073家、立案处罚1471家,拘留76人、约谈1186人、问责1268人。开展首批省级环保督察,整改企业2383家、关停取缔966家、立案处罚642家,行政拘留62人、刑事拘留34人、约谈1623人、问责606人。召开公安环保联席会议218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764次。全省环保部门实施处罚环境违法案件44917件,罚款14.8亿元,在全国列第一位,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31件、查封扣押案件410件、限产停产整治案件722件,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1353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72件。全省公安机关办理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立案6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79人;办理治安案件1362起,行政拘留1384人。对小时值超标企业处罚2090家(次)。检查放射源单位942家、放射源8429枚,工业辐照加速器企业15家,排查发现问题4044个。制定《关于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工作的意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五)环境改善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五年持续改善。2017年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降低13.6%、11.7%、31.4%、2.6%,比2013年分别下降41.8%、33.8%、66.2%、22.9%;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8月至12月连续5个月,PM2.5平均浓度均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威海市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日用品”。水环境质量连续15年持续改善;8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中,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比例占55.4%,劣五类水质比例下降至2.4%。全省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区)9个、生态乡镇560个、生态村6个、生态工业园区7个;建成省级生态市1个、生态县(市、区)23个、生态镇592个、生态村58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改完成546个违法违规问题;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6起。(六)保障措施之硬前所未有。出台汽车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发布3项监测方法标准和1项监测技术规范。开展省级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完成省级和17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联合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环境应急实兵演练暨监察监测技术大比武。启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环境投诉热线,开发山东环境APP并给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安装。召开6次省政府新闻发布会、8次新闻通报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种资金支持生态环保工作。畅通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协调联系,强化督查督导。制定公布省环保厅新的“三定”方案。建成省级环境教育基地88家、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4家,获评国家级绿色社区19家、省级绿色社区111家。持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制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厅党员队伍学习教育的通知》等,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全省环保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解决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等,持之以恒整治“四风”。过去的一年,我们成绩前所未有,硕果累累;过去的一年,我们负重前行,克难攻坚;过去的一年,我们酸甜苦辣咸,五味尝遍。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心潮澎湃,责难、表扬、不解、疑惑,没有哪一个行业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没有哪一支队伍面对如此艰辛的历程。有的市,经常是国家强化督查组、巡查组、省级强化督查组、巡查组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组、省级环保督察组、“回头看”督导组等几支队伍在一个地方反复开展工作,环保队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有的同志唯一合格的身份就是一个优秀的环保人,因为他(她)没有时间尽一个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或者丈夫、妻子的责任;有的同志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挨了处分、受了批评,有的也有抱怨、有委屈,但依然兢兢业业工作在自己的岗位;有的同志甚至因工作劳累而失去生命。这一切无论何时何地都历历在目,必将载入山东环保的历史史册,这一切用实践证明,环保队伍是一支能打胜仗、敢打胜仗的队伍,是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百折不挠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在座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环保工作一线的同志们及家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俗话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和责任也是前所未有。当前我省环境污染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的特点没有变,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监管难的现状没有变,遭遇战、攻坚战、持久战并存的局面没有变。环境保护工作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很多环保问题细究下去都不是环保部门的职能,责任分工难、组织协调难、措施落实难更加突出;社会关注更高、期盼更高、标准更高,环境质量状况与群众想象和中央要求都有很大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不粉饰、不畏难,出实招、施硬招、破瓶颈,用环保人的智慧和汗水,在新的征程中逐步加以解决,留下新的前进的脚印。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统筹谋划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变革、新理念、新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都对生态环保工作作了一系列新部署,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环保事业提供了新的遵循和指南。为贯彻落实上级的新目标、新要求,力争少打“遭遇战”,多打“主动仗”,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各种减排措施为抓手,按照“13691”系统谋划,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充分展现绿色、生态、美丽山东新形象!在这里,结合最近的学习思考,我再次解读一下“13691”的设想,希望大家和全省环保系统的同志能认真理解并落实到行动中。这是我们解决当前面临问题的方向性策略,是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有效策略,是在工作中保持定力的关键。要自觉将日常工作融入到“13691”的框架中去,在“13691”策略的指导下,每年几个重点、几项措施的去抓去推进,连续几年的时间,一定能够达到要求。(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理念。“两山论”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环保系统要带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践行的重要生态观,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广泛凝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不断推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民群众拥有生态产品的获得感,从而实现全社会各方面由“要我治理污染”转变为“我要治理污染”,由“要我改善环境”转变为“我要改善环境”。(二)始终围绕所有污染源达标排放、辖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要求、生态红线得到保护与生态破坏得到修复三条主线,开展生态环保工作。这三条主线是生态环保工作的本源和基本点,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有何困难,无论闲暇繁忙,这都是我们工作的本源和基础。当前的生态环保工作矛盾交织、新老问题交织、职能职责交织、新老部署交织,很容易产生迷茫、失去方向、失去信心,必须正本清源,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挫折所左右,咬住基本主线不放松,坚定信心、坚定决心、坚定目标、保持定力,只要是符合三条主线的工作,不管是谁的职责,都要千方百计坚定不移向前推进。(三)落实六大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生态环保强大合力。现在,大家都知道环境保护不单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但离真正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落实各方责任,这是我们今后是否取得工作主动的关键。首先,企业要全面负起达标排放的主体责任,不能把责任外化给社会,外化给政府,外化给生态环境。二是在企业全面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区域环境质量仍然不能满足要求的,党委政府必须落实辖区内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采取一切措施,满足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要求,直至达到国家标准。三是各级职能部门必须落实“管行业就要管环保、管生产就要管环保、管业务就要管环保”一岗双责责任。四是环保部门要依法对生态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及时处理违法违规排污行为。五是联合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促进生态意识提高,凝聚全社会共识上积极推动。六是打造平台,吸引广大群众自觉参加生态环保工作,积极推动广大公众既做参与者,又做监督者,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合力。这六大责任如果不进一步明确、不进一步压实,环保工作永远也走不出被动的局面,而且会越来越被动。(四)实施九大措施,治标与治本统筹,努力实现生态环保走在前列的目标。九大措施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在污染源达标排放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主要谋划采取四大战略举措:一是实施所有污染源排污许可制。重点是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实现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排放一个行业。只要排污就必须取得排污许可证,实现持证排污、依证排污,落实排污者主体责任。二是制定实施“三线一单”,严控新增各类污染。在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要实行空间管控,实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管理,严控新增各类污染,严格禁止新的生态破坏。我们不能只忙于对老污染源开展行动而忽略了这件事情,否则将防不胜防、治不胜治。三是强化日常环境监察、定期环保督察和“双随机一公开”环保执法“三位一体”监督。结合环保垂管改革,实行片区驻点日常环境监察、两年一轮省级环保督察和省、市、县三级“双随机一公开”环保执法,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打造督政与督企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生态环保监督体系,落实“不负责就追责、不担当就挪位”的要求,形成强大震慑力。四是持续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环保部门与纪检、检察、公安机关联勤联动,充分发挥环保督察热线、信访举报、在线监控、12369环保热线、网上舆情的作用,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切实消除污染扰民现象,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同时倒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在实现辖区环境质量达到要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好转方面,主要采取五大措施:结合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和“多规合一”,通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与布局;通过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和清洁能源替代,优化能源结构与布局;通过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和“车、油、路、人”全方位管控,推进汽运向铁运转变,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与布局;通过散煤替代、“散乱污”整治等各行各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着重于治本,着重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重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我省生态环境保护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三、落实“13691”思路,2018年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13691”工作思路是近一个时期的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但每年有每年的工作重点,需要一年一年抓落实,才能实现。今年是落实的第一年,全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9%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三类)比例达到56.6%,劣于五类水体断面比例控制在7.2%;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超过85%;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低于每万枚1.5起;保持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完成国家下达的环保约束性指标。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工作。(一)从讲政治角度坚决整改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时,刘家义书记强调,对问题整改绝对不能讲价钱、打折扣,更不允许讨价还价,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我省的整改坚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依法依规、立行立改。立即停止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存在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要先停产再研究整改方案;确实为民生供热的违法违规项目,供热结束后坚决立即停产;不得以调整规划、补办手续等方式代替整改;对任何问题都绝不等待观望,绝不讲价钱打折扣。同时,不搞简单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杜绝关闭取缔先进产能,反而保留落后产能的现象。二是压实责任、确保实效。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坚持整改有目标、推进有措施、落实有责任、完成有时限、结果有核查,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验收一个,确保整改取得实效。确实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整改时限不得突破2020年,三年内必须有详细的可核查的分年度整改要求。三是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坚持问题导向,凡中央督察反馈点出的问题,立即在全行业、全系统开展全面排查,举一反三,并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彻底整改,建立完善长效机制。2月11日,我省将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视频会议,各市要按照会议部署安排,立行立改,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时限“见底清零”。(二)制定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进一步明确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是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着力点就是持续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举一反三整改工作,制定实施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分别明确今年和后2年应该解决的现存各类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系统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突出打赢蓝天保卫战。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要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确保取得更大成效。紧扣环境保护部要求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散乱污”综合整治,所有固定源持证排污,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推进清洁供暖,淘汰小锅炉,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清零,淘汰污染重的煤电机组,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建立“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严厉打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加快老旧汽车淘汰,彻底清除黑加油站等。强化预测预警,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满足国家目标要求。二是巩固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果。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加强江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生态保护,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整治农村环境。推进十大重点涉水行业专项治理、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周边地下水污染防控、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编制实施“水十条”二期行动计划,聚焦聚力,就优良水体和劣五类水体两项约束性指标,实施全链条水污染防治。继续开展“水十条”及我省《实施方案》年度考核评估,落实“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督办机制。三是加快治理土壤污染。扎实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工作。以化工、农药类污染地块为重点,以提升和改善受污染土壤环境质量、保障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加快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优先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农用地污染治理修复试点。要高度重视工业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严控污染场地流转和开发建设审批,加强场地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监管。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处置能力。夯实危险废物监管工作基础,解决一批突出的危废处置管理问题。四是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对不同性质的自然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分类制定整治措施,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主体,有序加快解决,督促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规范过程中,原则上不得缩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不得缩小保护区总面积,不得影响保护区的保护目标。要科学开展自然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的优化保护工作,各类自然保护区优化保护工作要尽量在2018年6月前完成,以便为生态红线优化工作奠定基础。五是环保督察问题举一反三整治。凡环保督察反馈点出的问题,涉及的全行业、全系统、全省各地都要开展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治。比如,垃圾渗滤液处理问题、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问题、污水处理规模不足问题、管网不配套问题,等等。(三)严控新增各类污染。目的是解决污染预防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境管控体系。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线”框住空间利用格局和开发强度,通过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一单”规范开发行为、将环保规范立在前面,严控新增各类污染。要通过编制实施“三线一单”,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环保要求,对于做什么不做什么、管控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个体系建成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监管生态红线区域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不达标地区的环境质量只能改善不能恶化,达标地区的环境质量维持基本稳定;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符合“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的要求;新建项目满足负面清单名录管理要求等。目前,环境保护部已经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各市要高度重视“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做好,逐步实现空间管控与项目环评管理相结合,为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项目环评审批提供硬约束,为其他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空间管控依据。在“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建成前,各市要严格实行区域新建项目排污总量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减量替代是原则,等量替代是例外,从源头上倒逼区域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和新的布局不合理现象。要务实推进环保行业扶贫,加快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生态环保工作,切实把这项政治任务完成好。(四)制定并实施环境治理体系改革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这是实现环保事业永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当前,要紧紧抓住三个环节:一是设立生态环保委员会。结合环保垂直管理改革,设立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委员会成员责任分工、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机制,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落实辖区内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各级职能部门落实“管行业就要管环保、管生产就要管环保、管业务就要管环保”责任;强化环保部门依法对生态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制定“三位一体”监督的实施办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不负责就追责、不担当就挪位”要求。二是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企业通过自我申报、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监测、自我公开、自我承诺,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切实落实企业治污的主体责任。按照环境保护部部署,今年还将发放石化等6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我省将发放4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同时对已发放排污许可证的15个行业进行专项执法。各市要抓实抓好,按时发放到位。各级环保执法、督察都要重点督导企业落实治污主体责任,监督其全面达标排放。通过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倒逼发展第三方治理、第三方管理、第三方监测市场,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要推行绿色金融体系、环境信用联合惩戒、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倒逼企业落实治污主体责任。三是打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平台。修订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标准,从学校、家庭、社区抓起,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体系,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渠道和平台,推动公众履行自身环保责任,既做参与者,又做监督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合力。(五)切实抓好垂管改革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一是按期完成垂管改革。这项工作谋划了一年多,现在到了正式实施的时候。要按照《山东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总体工作方案》要求,落实好干部管理、人员划转、资产划转、档案管理4个配套方案的要求,确保按时完成改革,实现人员、体制、责任的顺利过渡。各市要按照省垂改方案的要求,编制好各自的垂改方案,力争在强化职能、内设机构方面取得好的效果。这里我重申,监测问题、混编问题大家都不要担心,垂改是为了做好工作,不是削弱工作,不然经不起历史检验。二是扎实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这是国务院在生态环保工作方面作出的一次重大部署,是环境管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全省环保系统要充分认识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义,按照《山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确定的时序要求,切实做到人员、经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各项技术准备到位。要重点搞好现场调查和普查表的填报,确保按期全部完成普查表的填报与初审工作。要高度重视数据审核工作,坚持“逐级审查”的原则,做好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如果发现数据造假问题,一律严肃查处、严肃问责。(六)建立有效的基础工作机制。当前,环境监管的精准化、精细化、精益化管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导致行政效率低、效果差。一方面,各级环保部门疲于开展或配合大量检查、督查、督导,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力争多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正常渠道中发现的大量超标、信访、举报、舆情等环境问题,却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及时解决。有时省领导要个数都调度不上来,应急处置各类临时性工作的效率低下,甚至连起码的机制都没有。对此,今年要认真加快解决,一并实施。一是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环境质量排名机制。上半年要建立完善机制,下半年要落实到位。要实现全省环境质量由每月按市排名的同时,延伸到每月按县(市、区)排名,各市公布排名的同时,要延伸到县(市、区)、乡镇(街办)。要将责任下压一级,排名靠后的要有约谈、有说法。二是建立有效的监控数据及信访、举报、舆情反映问题的快速处置机制。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厅党组将制定完善交办、调度、处理、反馈、检查、考核、追责等一系列机制,真正有效发现问题,切实解决污染扰民等突出环境问题。三是建立有效的监测、监控数据统一分析机制。每个月的中旬,要把上个月的各类环境质量数据,由县到市到省层层上报并进行分析,切实为环境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四是健全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全省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全省网格化环境监管标准化管理办法,对全省各级网格实行规范化管理,明确各级网格员职责任务,编制各级网格污染源清单,将水、气、土、危险废物、违规项目等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网格监管内容,把功夫下在平常,防止一到关键时刻,问题、数据都调不上来。五是健全培训和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培训纲要》要求,在全省环保系统开展一次“大培训”,并持续开展环境监管技术大比武。建立评先树优、对标进位、容错纠错、失职追责四个机制,树立争当先进、比学赶超、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鲜明导向。六是建立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将大数据作为支撑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决策和精准发力的重要方式,科学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环境保护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实现“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提升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核与辐射、污染源、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等业务的科学管理水平。七是配合环境保护部做好“七项”专项行动。即重点区域和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和固体废物集散地以及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执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六大专项行动。如果将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环境违法行为和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分开,就是7大专项行动。要通过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倒逼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四、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环保队伍职业化水平全省环保系统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遗余力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确保适应工作需要。(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决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省环保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职工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凡是上级安排的环保工作,都要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第一时间制定措施、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确保山东环保工作的正确方向。特别是,在全省环保垂管体制改革之后,必须全面加强厅党组对全厅、全系统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方向、谋大局、定举措、促改革、抓落实,调动一切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二)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当前,全省环保系统在作风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对工作大而化之,不求甚解,表面上谈的头头是道,一具体就说不清楚;有的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心中没数,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只想干领导知道的事,不想干领导看不见的事;有的对上级的部署,揣着明白装糊涂,有选择的落实,想干的就千方百计干,不相干的就千方百计找理由不干;有的只注重自己的待遇,只关注别人干得怎么样,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没有要求;有的就知道抱怨,全身都是负能量,走到哪搅和到哪,等等。厅党组将结合垂管改革,研究出台强化环保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旗帜鲜明地纠正和扭转这些问题,建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对于那些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公道正派的干部,大力培养使用;对于那些跑官要官、跑门子找关系打招呼的人,以及存在上述问题表现的人,不但不予重用,反而要记录在案,严肃批评,切实激发干部职工的活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满足工作客观需要的环保队伍。(三)锲而不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我们现在责任越来越重、相对权力越来越大,被围猎的潜在隐患也就越来越多。我曾经不止一次在大会上给大家算过“退休20年200万左右退休工资”的经济账,就是希望大家能真正听进去、记下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慎微、慎独、慎初,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别人不知道的侥幸心理、只盯着别人不管自己的天真想法、毫无道理的从众心理,警惕各种风险诱惑,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不断强化规矩意识,在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环保系统要按规矩办事,不要总想着按惯例办事。当前,有的同志把“惯例”当成口头禅,凡事都习惯性的按惯例办,这就是纪律规矩意识缺失的表现。新时代、新气象,我们要切实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养成按规矩办事的习惯。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挺纪在前,突出教育预防,逢会必讲党风廉政,做到业务工作部署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延伸到哪里,不留死角、不留空档。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工作的各项规定,及时提醒,防止出现大的问题,这是对大家最大的爱护。同志们,美好蓝图激发斗志,光明前景鼓舞人心。全省环保系统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环境保护部各项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为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我代表厅党组,向全省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拜年!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环保工作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同志们拜年!祝同志们新春愉快、吉祥如意、阖家幸福!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常务副市长 谌宏军2018年7月31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百色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分析研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部署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等下,百色市委常委、靖西市委钟恒钦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受郝玉松市长委托,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一、坚决把党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暑落实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自党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去年,视察广西时对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对广西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要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面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当前,我们铝锰资源型工业占比高,排泥库、赤泥库、尾矿库多,环境污染隐患大,矿山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群众意见大,农业面源污染也日益突出。因此,对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不思进取,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共6大类8个问题44小项,本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也有13批次18件,说明我们在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与和中央、自治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对表对标党中央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全力以赴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关键、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遵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思想上还认识不到位,工作的主动性不足、创造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政治站位还不够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关系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透彻,还没有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政治敏感性不够。平时更多是把环境治理保护作为单纯的业务工作,甚至对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二是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存在畸重畸轻现象。没有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抓生态环境保护就制约经济发展,有的仍然受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旧观念影响。三是在工作状态上主动性不够。这几年,我们在环境保护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往往是在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甚至是发生重大事件后才开展工作,被动应对多,主动开展工作少。这些情况都表明我们的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一些趋势性、风险性生态环境问题危机意识不强。第二,要解决好工作力度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在实干、贵在抓落实。近年来,自治区、百色市和我们靖西市本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工作方案,但是往往落实政策不尽如人意,与预期相比仍有差距。一是工作有部署有方案,但执行效果不理想。有些工作仅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上,推进落实不到位。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缓慢,多次被通报等。二是工作要求不严,力量投入不足。有些工作标准低、要求松、推进慢、成效差。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时就明确要求整改的,我们也作了具体部署,但整改工作还是推进不力、进展滞后。比如,下雷河水质氨氮超标问题,目前没得到彻底整改。第三,要解决好责任落实的问题。近年来,建立了从自治区到市、县、乡的各级责任制,但推进存在落实责任层层递减现象。一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查出的很多问题就发生在身边,但我们的同志却看不到,或者假装看不见。比如群众反映从市区至渠洋湖路上扬尘大的问题。二是属地责任压实不够。中央对生态环保属地管理责任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落实属地责任弱化。这次排查发现“散乱污”企业多数分布在乡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些小企业就在公路两边,但却视而不见。三是监督管控力度不够。环保监管部门虽然检查多、督查多,但对于一些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执法不严,存在监管盲区,导致有些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比如,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群众举报的“位于同德伏马村坡社屯的伏马采石场,无证开采,乱砍伐公益林”的问题,监管部门迟迟没有发现,发现后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要解决责任落实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以促用,通过学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高度的生态自觉,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要下定决心,坚决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对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我们要结合靖西实际,抓好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市当前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工业企业排放、道路扬尘、柴油货车尾气、秸秆焚烧等。要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针对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突出问题,要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列入关停取缔的企业,要做到“两断三清”,也就是要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列入整合搬迁的,要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类的,要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通过分类施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推动铝锰等工业超低排放改造,最大限度减轻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影响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从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18个信访案件中,涉及水污染投诉有8件,主要是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污染。我们必须拿出硬措施,全力攻坚,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整改,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排查乡镇、村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污染源问题。在饮水安全问题上,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实施最严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全面整治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人民群众守护洁净水源。加强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封堵整治非法排污口。当前重点就是要加快推进铝工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容易出现反弹,要持续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采取设立河长、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整治。农村污染点多面广,污水处理是重点和难点。要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当前要重点推进近两年建设的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尽快运营,同时加快乡镇级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厕改工作,着力解决生活污水横流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完善养殖水域规划,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按要求划定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三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管控。我市属于工业聚集区,部分农业用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必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加快推进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各类食用农产品,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严格管控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加强排查整治,严格涉重金属行业准入。推进尾矿库综合整治,尽快消除危库和险库,加强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管控。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管控,加快建设危险废物、污泥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全面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及流向,开展相关行业联合执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弃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三、不折不扣,切实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是对我们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的政治检验,也是对我们抓工作落实的作风检验。在这个问题上,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不折不扣完成,决不能有任何含糊。一是要按期按质抓好环保存在问题整改。我市涉及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的问题共有6大类8个问题44小项,截止目前,我市除了下雷河未完成整改之外,其余问题均已整改完成。本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共13批次18件,有一些是重复件,实质上有11件。主要归纳为3类问题:一是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排泥库、赤泥库泄露影响周边村民、农田及庞凌河等问题;二是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广西华银矿业有限公司、靖西同德乡伏马采石场非法盗采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三是大气污染、水源地受污染以及噪音等问题,其中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和下雷河弄欣断面氨氮超标、念力村念洪屯要求集体搬迁和广西信发排泥库渗漏、赤泥库泄露污染农田,使青山石漠化等4件已受到自治区层面关注。针对以上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在边督边改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整改方案,逐项分解任务,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进度和要求,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完成一个验收一个、公开一个、销号一个,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二是全面清理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各乡镇各部门要举一反三、自我加压,对辖区进行一次地毯式再检查、再清理、再整治,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扎实开展污染源普查,组织开展好全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形成一份全市污染源名单、一幅污染源分布图、一套污染源数据库,为制定实施环保规划、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筑牢生态环境的安全防线,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完善考核督查。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及时公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公开传导压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涉事企业与金融贷款、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挂钩,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目标,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快环保机构改革,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政、投资等政策。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调查,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当前铝锰工业产品价格趋于稳定,铝锰产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也给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和投入污染治理有了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一企一策”要求,会同企业抓好污染防治,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乡镇、各部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思想,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打好污染环境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靖西市美山美水美景。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2018年04月26日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全面贯彻省市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部署全市环保工作。刚才,占良同志总结安排了工作,讲得很具体、很全面,我完全同意。随后又与地区和单位代表签订了2018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应该讲,今年环保工作的各项目标责任和重点任务已经非常明确了,请各地区、园区和部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2017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海生态环保工作,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出发,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在视察青海工作时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指出“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又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加快推进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强省转变。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政府决策部署,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载体,紧紧抓住“生态优先”和“发展率先”两个关键,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重以联动理念、法治思维、开放战略、科技支撑推进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取得成效最明显的时期。总体讲,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指标约束,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完善了生态环保领域强化绿色发展的制度约束和体制机制。二是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我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第三位,在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中位居“双第一”;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是2010年以来首次达到优良水质,湟水流域(西宁段)水质改善处于最明显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全面启动;全市63%的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同时湟源县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重金属污染防控和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不断强化,一些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功承办了2017中国生态环保大会暨第二届绿色发展论坛,搭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高层次平台。三是督察执法形成震慑。积极配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较好地完成了下沉我市期间各项任务,督察期间高标准对照、高质量落实了环保督察信访举报案件的办理,完成整改率95.6%。重点关注问题整改率88.63%,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我市支持配合开展环保督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些长期性、复杂性、矛盾性问题得到了解决,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有力促进了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四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启动了排污许可制改革试点,推动企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监管转变为主动遵法守法。全市排污权交易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步入常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领域不断拓展,积极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前期衔接工作,根据国家、省上要求有序推动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不断探索完善环境保护工作新机制、新思路、新理念,促进环境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总的来说,全市环保工作积极适应新常态,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推进有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也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做出努力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二、准确把握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衡量指标,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西宁这几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生态环保短板要求,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重点区域流域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约束日渐趋紧,要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突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立足生态这一个最大的资源,必须以“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为此,要注意把握三点:第一,要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方向。要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维度来把握、放在促进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高度来落实,找准契合点和平衡点,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绿色发展制度,狠抓绿色工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第二,要抓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要从“讲政治、讲责任、讲担当”的高度出发,把“生态似水、发展如舟”认识贯穿到工作决策全过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观,切实绷紧环保优先、绿色发展这根弦,努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要落实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要坚持问题目标导向,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开展“碧水蓝天”和“家园美化”行动,抓好大气污染防控,深化重点流域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土壤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监管和环境风险防控,实施源头减污,推进社会共治,做好污染减排的“减法”和环境容量的“加法”。落实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排污许可证核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改革举措,并在推进社会化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取得进展。三、扎扎实实做好2018年环境保护重点工作2018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对于今年的工作,占良同志在报告中已作了具体安排,我想关键是要按照“两会”总体部署,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实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实践载体和现实检验,紧盯目标、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强化落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既定任务。这里再强调几个重点:一是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16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已完成对全国31省份的全覆盖,受理13.5万件案件,办结率超过98%,问责人数超过1.7万。去年底,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向我省反馈意见,反馈问题中充分肯定西宁市成绩的同时,严肃指出了需整改的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问题对待,“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坚持标本兼治、铁腕整改、力求长效,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考核问责,切实做到一问题、一方案、一责任人、一抓到底,完成一个、验收一个、公开一个、销号一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取得实质成效。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整改,已经整改完成的要抓巩固提升,对长期整改的事项,要确定量化或定性指标,明确时限、责任到人,确保整改任务就早不就晚,确保不彻底整改解决不松手,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大执纪问责和立案查处力度,以及依规严肃问责。二是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督促企业依法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抓紧完成大气污染源调查和源清单编制,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要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落实好“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措施,强化网格化管理与深度治理;二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关键水质考核断面达标和全流域水质改善,统筹“水陆、城乡、干支流”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确保全市主要水体水质持续稳定向好;三是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铬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固废危废全过程监管、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同时,落实措施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工作,努力提升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整体水平。三是全力提升环境监管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环保监察监测机构改革,调整完善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环保垂改机遇,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能力上下功夫,通过改革切实增强环境监测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环境管理转型。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严防,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三线一单”,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等环节的全程管控措施,积极防范环境风险。要强化环境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机制,不断提升环境监管整体水平。四是全力推进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启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加大争取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整治、污染治理科研等领域国家、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力度,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切实发挥好工程项目在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中的作用。通过试点开展智慧化建筑工地等监测监控,督促建筑工地落实防尘措施、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提高大气污染精准治理能力。积极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搭建全市生态环保投诉举报平台,畅通投诉渠道,加大对突出环境问题及信访举报查处,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筹备2018年生态环保大会,进一步宣传扩大我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四、加强党风廉政和队伍建设,为推动环保工作提供动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安排的项目资金越来越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环保部门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如果不坚守好底线,就容易引发违纪违法问题。对此,要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毫不松懈地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加大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确保实现今年及“十三五”目标任务提供保证。同志们,改善环境质量、留住碧水蓝天,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努力工作,不断开创全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提高政治站位 狠抓工作落实坚决打好打赢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在2018年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卿(2018年4月18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总结2017年度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工作。刚才,曲道凯副市长通报了文山市2017年环保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我完全同意,请有关部门认真对照、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提高站位,坚定信念,充分认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对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部署。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绿色的GDP,有质量、有效益的GDP。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个方面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具体部署。十九大报告还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三大攻坚战摆在重要位置,明确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2018年4月1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工作由15个部门具体负责,包括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省、州、市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对云南提出的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目标,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对于文山市而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文山意义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州的要求部署上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以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以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倒逼,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环保执法力度,零容忍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稳步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移民工程等,切实开展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吃上更放心的食品。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直以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始终把生态保护责任落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及时解决生态环保工作中的问题,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暮底河等水库水质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德厚河流域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水结煤矿、大凹子煤矿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顺利完成,盛禾砒霜厂、星金铁矿磁选厂等7户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启动,历史遗留砷渣综合处置工程一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削减二氧化硫192吨、氮氧化物752吨、化学需氧量3543吨、氨氮417吨,环境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起,办结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147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圆满完成,创建州级生态行政村(社区)36个。通过大家的努力,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由于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各项工程施工同步进行、施工场地和工程运输车辆等引起的扬尘等对全市环境质量构成较大的威胁,同时,受周边采石场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煤烟、餐饮油烟等因素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压力剧增。二是水环境治理方面。因城区排污管网不完善,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浓度自2017年来一直存在严重偏低的问题,跟国家要求的进水口COD浓度数据差距较大,致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沓进度,盘龙河城区段不规范排污口设置较多,导致有机污染物超标较为严重。三是土壤环境治理方面。土壤环境背景值普遍偏高,部分区域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刚刚起步,土壤重金属毒性去除技术和政策支撑不足,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尚未有效形成。市境内还有近70万吨的历史遗留砷渣尚未处置,环境风险较大。四是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方面。全市环境监管执法仍然存在死角、盲区,打击力度仍然不够,环境执法偏松、偏软现象仍然存在,环境监察力量薄弱,难以承担执法和管理重任。两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还未完善,德厚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和历史遗留砷渣综合处置工程因受资金、技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进展缓慢,导致全市环境安全仍存在较大隐患。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深入推进2018年全市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美丽文山建设步伐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改善和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达到以下目标任务:一是文山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并且优良天数比例必须达到98.2%以上,城区空气质量达Ⅱ级标准。二是全面实施“河长制”,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三是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采样工作,德厚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和历史遗留砷渣综合处置工程取得明显进展。(一)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引领,毫不动摇、长期坚持。要牢牢把握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观、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绩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系统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和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的生命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法制观。要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和环保业务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环保法律法规,掌握省、州党委、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掌握市委、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做到不了解的尽快全面掌握、不熟悉的尽管学会运用、没做好的尽快整改落实。(二)笃定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州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关要求和部署,认真落实改革工作各项任务,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和办法;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力度,落实节能减排降耗综合措施;有序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协调做好文山至砚山天然气支线项目、城市燃气项目建设;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成品建筑,实施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创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完成2个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三)扎实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6月前要完成普查各项准备、8月完成普查队伍培训、11月完成全面入户调查、明年1月前完成普查数据审核、汇总、上报。市环保局要结合国家和省州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对标对表,主动与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尽快编制完成工作方案并明确任务目标、部门分工、时间节点,落实好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办公设备和普查经费,做好普查基本单位名录清查建库,指导做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及管理工作,确保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如期按质按量完成普查任务,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保障。(四)全面打好污染物防治攻坚战。一是抓好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清河行动,抓好盘龙河、顺甸河、小街河、他披河等重点河流流域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对流域周边工矿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开展整治;依法划定重点饮用水源地水域管理范围,设置沿河湖库缓坡带和隔离带,加快形成河湖库岸线生态圈;对暮底河水库上游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药、化肥、农膜对水质环境的影响,逐步搬迁上游离水库较近的五家寨、以勒冲、顺大寨、顺小寨、烂泥寨、打铁寨、戈革大寨、戈革小寨等自然村,减少人类活动对水源造成的污染,对布都河水库和小河尾水库上游也要考虑开展环保治理项目或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加大两个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工业园区水环境安全;稳步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移民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强化对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要下功夫尽快把历史遗留砷渣、重金属污染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在建的重点水利项目建成后达到饮用水功能要求。通过加强水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二是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对照《文山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文山市城区环境空气治理实施方案》《文山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分工狠抓落实,确保履责到位,特别对城区大气污染较重的市政工程、房地产、道路交通等项目要重点加强监管,必要时暂缓施工;加强工程运输车辆管理,城区入口、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施工运输车辆冲洗设施,商品混凝土和建筑原料运输车辆进入城区前要彻底清洗车轮、车体,未经清洗的车辆严禁驶入城区,施工现场驶出车辆必须冲洗干净方能上路;严格执行市区内运输物料、垃圾、渣土的车辆采用密闭车斗或篷布遮盖;加强城区施工场地管理,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负责,组织巡查队伍,对施工现场裸露地面采取覆盖防尘布(网)、不间断洒水等措施减少二次扬尘,对扬尘污染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立即责令停工整顿;增加城区环西路、环东路、开化中路等主干道及市政府、州水务局等重点区域的洒水频次;加快环西路、庄子田至红坎坡路域环境整治和市民公园、香山公园等项目,实施两山修复、高速公路面山绿化,构建城市生态廊道;加强马塘工业园区新开田片区、夹马石片区、建材工业等片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各项降尘措施落实到位;积极探索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联系机制,为文山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提供准确的预报;及时聘请第三方开展城市空气污染源解析,尽快查明文山城区大气污染主要产生源,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餐饮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对文山城区餐饮业的管理,在整个餐饮业实行禁煤政策,推广电、气等清洁燃源,主城区餐饮炉灶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三是抓好土壤污染防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决守住土地开发强度警戒线;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砷渣综合治理、德厚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工作,督促德厚水库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治理项目按期完成;加强化肥和农药减量控害,保护提升耕地质量,让人民群众吃上更放心的食品;深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组织力量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采样工作;认真开展重点行业疑似污染地块排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环保部门要会同规划、国土部门建立和完善污染地块信息沟通机制,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纳入用地管理;依据“十三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建立项目库,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完成产废单位和经营单位的系统申报工作及现场检查和考核工作。(五)强化项目管理。要以项目库建设为重点,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质量,做好水、土、气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储备,为最大限度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创造条件。要细化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按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序管理项目,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切实解决好项目资金执行慢的问题。要强化项目期中评估检查、期末绩效评价,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要积极推动市场化治污,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要推进“数字环保”项目启动,为推进污染防治和强化环境监管提供大数据支撑。(六)深入开展自然生态保护。要切实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汇报对接落实好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为在2020年底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管执法,严肃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配合做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核查整改,深入开展“绿盾行动”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督导检查,严格执行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七)加强重点领域环境监管。法律法规赋予环保部门的职责,最重要的就是对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我们必须在强化环境监管上狠下功夫。要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强化重点领域环境执法,加强重点企业环境监管,深入实施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认真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和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生态监察,严格涉危、涉化等环境风险源管控,强化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加大环境应急演练处置力度,积极妥善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按省的要求完成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要继续做好环境信访举报受理工作,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坚决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八)狠抓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和2017年省环保督察既肯定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又严肃指出了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性很强的整改意见,对我市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针对督察组指出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把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问题来抓,做到“四确保四不放过”,即确保整改措施落实、不落实到位不放过,确保反馈问题解决、不解决到位不放过,确保严肃追责问责、不追责问责到位不放过,确保长效机制建立、不建立到位不放过,推动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九)大力营造生态保护氛围。要积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积极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络渠道,主动解读重大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主动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充分利用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加强环境舆情的监测、收集、研判和处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环保正能量。围绕全州、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充分利用“6•5”世界环保日等重要节点,对环保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环保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环保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增强企业自律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努力促使每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和共享者。同志们,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苦仗,只能打好,没有退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全面落实环保职责,最大限度地凝聚工作合力,坚决打好、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壮乡苗岭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周耀宜县长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刚才,国泉同志对环保工作和迎接中央环保督察进行了安排部署,对近期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明确了重点。希望大家按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一、务必提高环保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抓发展习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打破了把保护和发展割裂的论断,提出了保护与发展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指明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习总书记讲的“绿水”、“青山”,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汉江、秦岭、巴山。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各级各部门的首要任务。各镇、各部门做出多大成绩群众不一定能看到,但破坏了生态环境,山秃了,水黑了,群众能直观感受到,保护好汉江水、保护好秦岭巴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总书记还讲:“决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始终把这一要求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遵循。比如,去年在招商工作中,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忍痛割爱,关闭了几家正常生产的企业,还放弃了当年引进就能投产的几个项目,这足以见证县委、县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决心。我们在抓发展、抓产业、抓项目建设时,务必牢固树立“抓环境保护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以打造生态高地为目标,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希望各镇、各部门真正高度重视,不得麻痹大意。要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切实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真正把绿色发展理念牢牢地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任务和责任明确到村组、到人头、到节点,引导企业家主动采取绿色生产方式,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二、务必坚持生态环保优先,正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们坚持“生态是立县之本、发展之基”的理念,遵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生态优先、循环发展,转变方式、提质增效”的原则,以汉江水质保护为核心,以生态创建为载体,以污染防治为抓手,严格环境执法监管,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以及生态城镇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在汉江水质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减排限排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还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但从当前的工作情况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热,企业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坚持走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之路,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进宜居、宜业、宜游“三宜”石泉的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但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甚至无视法律、法规,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风险。各镇、各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切实有效制止环境违法行为。二是上级热,下级冷。县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但是一些科级、股级、一般干部在思想上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过来,重视不够,环保意识不强,还没有把环境保护工作当作重点工作、底线工作,还存在认识模糊、抱侥幸心理的现象。各级各部门务必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切实担当起环保重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三是嘴上热,行动冷。提到环保工作,大家都能讲,但是仅做嘴上的巨人,在行动上却是矮子。在落实中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处罚不强、问责不严,导致监管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环境卫生、噪声污染等问题,这些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工作,直接涉及到群众的福祉,我们虽多次安排部署,多次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但屡禁不止,都没得到很好解决。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环保督察巡察为契机,重拳出击、猛药去疴,坚决消除这些顽疾。三、务必真抓实干做好自查整改,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已于11月28日进驻我省,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督查。各镇、各部门要按照督察要求,真抓实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把排查隐患、整改问题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抓好自查梳理的10个方面49条问题、市环保督察组指出的53个环保问题点位的整改。一要常态化排查问题。近期,各镇、各部门按照全县的统一安排,迅速开展了环境排查整治工作,对汉江水质保护、河道采砂及航运、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砖厂“冒黑烟”、农村面源污染、秸秆禁烧、噪声污染、镇村环境、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等领域进行了排查整改,取得了一定实效。实践证明,这种方式非常可行。各镇,各相关部门要把开展环保检查督察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经常抓、抓经常,长期抓、抓长期,切实形成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工作格局。二要落实好监管责任。环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好属地管理责任、主体监管责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站在对上级负责、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干部负责的立场,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三管三必须”的工作制度。各镇要进一步强化对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必须明确一名副镇长分管环保,务必在12月6日前将分工调整到位。县环保局要牵头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环保突出问题。要强化问题整改,建立完善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使整改有方向、有目标、有点位,要对整改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对重视不够、认识不深或拒不落实整改任务的单位,要及时通报批评,并由分管县长进行约谈。三要开展好问题整治。各镇、各部门要扎实细致开展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不能有任何懈怠,务必动真碰硬,落实好环保督察的各项要求。一是要落实省市转办问题。环保局牵头,纪委监察局、组织部等单位协调,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省环保厅交办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二是要快办巡视组交办件。由国泉同志负责牵头,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调动一切资源,及时快速处理各类交办件。收到交办件后必须第一时间处理,三天内拿出整改方案,五天内办结,每天上报整改进度。三是要做好衔接。沟通衔接是重要的工作方法。要及时与上级沟通衔接,及时掌握工作要求,高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部门间也要做好沟通衔接,灵通信息,做到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四是要完善各项资料。要注重各类软件资料的完善,由环保局负责,围绕环保法规政策宣传贯彻,收集完善各类配套文件,同时要把工作动态性资料整理归档,确保资料完善、齐全。环境保护是一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重点工作,我们必须以坚定的决心、高度的担当、扎实的作风、过硬的措施,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舟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在2018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中共舟曲县委副书记 李世华(2018年6月22日)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会前,主要领导对开好会议作了具体指示,充分肯定了全县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2018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与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2018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杨局长回顾总结了2017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环保重点工作,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讲四点意见。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六个观”,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共赢全球观,这“六个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多次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环境保护督察、严重破坏生态事件、农村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社会风险防范、禁止洋垃圾入境等众多领域和方面。这些重要批示指示,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务实举措和要求,充分凸显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结了过去五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部署。这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我们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的原则,稳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提出打造“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和构建“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实施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更是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务实举措。仅2017年,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整改领导小组办公会议32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作出85次批示,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清查整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管、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信访案件跟踪办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宏伟蓝图、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然绘就,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树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的生态文明观上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不断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舟曲的绿色崛起贡献力量。二、狠抓工作落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在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向省委省政府反馈意见后,根据省州统一部署,按照“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真负责”的要求,县委、县政府自觉把整改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对涉及我县的18个问题,建立领导小组统筹推动,组建整改办牵头抓总,建立整改台账明确任务,制定整改方案压实责任,以上率下联动整改,及时研究部署阶段性整改工作,强化督导检查。截至目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金钱沟煤矿、博峪蜂园子金矿2件信访投诉举报件整改工作基本完成,另外1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经州督导组审查和现场核查,销号5个。同时,注重加强对省级、州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同步整改工作。(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曝光后,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全县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百日自查整改工作方案》,集中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百日自查整改工作。并按照省上《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再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彻底、全面的排查,共梳理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4类30个,制定印发了《舟曲县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和任务清单,召开了整改动员会议,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工作。(三)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通过“减煤、抑尘、治源、禁燃、控车、问效”等综合措施,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全面完成省州下达的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综合指数均排名全省全州前列,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低于约束指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城区空气质量得到持续稳定改善,圆满完成了“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终期考核目标任务。全县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保持无黑臭水体。土壤污染防治稳步开展,全面梳理排查全县土壤污染状况,确定土壤重点监控企业,积极协助监测点位布设工作,加大土壤污染治理项目争取、前期工作力度,促进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四)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主动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区专项督查,深入推进环境保护责任规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信息公开等环境保护“五项措施”的落实,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全县县级干部、乡镇和部门负责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工作水平。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现移动执法系统覆盖所有环境监察人员,环境执法和环境应急能力明显增强。总之,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在日趋增大的压力下主动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环保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工作、履职尽责,推动全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县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体环保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准确研判形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分析、科学研判形势,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既有生态文明观和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宏伟蓝图做指引,又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的现实矛盾;既有发展改革带来的生态红利,也有环境保护短板尚未补齐的突出问题;既有推动环保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又有落在各级干部肩头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战略定力,讲究方式方法,准确研判形势,正视存在问题,把握难得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从根本保证看,党的十九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新理念、新要求。从政治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强调不能把生态环保仅仅作为经济问题,“生态文明,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更对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了实践路径、着力重点和奋斗目标,为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有利条件看,环保领域改革红利逐步显现。亲自主持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出台改革措施并督促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39次会议之中,21次讨论了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议题,研究了50项重大改革,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环保工作批示420余次,并先后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环境保护督察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对促进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央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行动、省级和州级环保督察倒逼干部的生态环保意识、能力、作风得到进一步提升。从不利因素看,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认识急需更进一步提高。我县地处长江中上游,保护好生态环境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充裕的水量和良好的水质是舟曲各族人民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是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发展基础。但是从我县实际情况来说,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尤其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采伐森林、资源粗放式开发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多重影响,导致林线后移,雪线上升,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面积萎缩,“一江两河”流量减少,草原沙化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历史遗留环境问题较多,能源结构单一,个别乡镇和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依然艰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巨大,环境风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任务依然繁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间愈加有限,部分流域区域水质改善任务艰巨,土壤污染治理基础薄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城区生活污水设施配套管网不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较低,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滞后。环境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环境执法监察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难以适应当前环境监管工作的现实需要。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强化担当,攻坚克难,全力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四、认真履职尽责,全面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环保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提升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整改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加强风险管控,狠抓责任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任务。按照省州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土壤污染详查与修复治理行动、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升行动、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开展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督查行动、专项整治“散乱污”企业行动、巩固提升“绿盾2017”专项行动、实施环境风险隐患防控行动、环保整改问题严查细访“回头看”行动等十大行动,按照任务清单,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狠抓落实,集中攻坚一批污染防治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要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全面落实“六张清单”措施,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组织领导、部门协作、调度预警、督导检查、宣传教育、责任追究六项机制,全面完成所有在用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清零”任务,确保取得明显成效,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全力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持续深化中央环保督察和省、州级环保督察整改成效。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州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具体要求,对中央环保督察18项问题和州级环保督察11项问题,以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后的问题,要逐一对照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进行查漏补缺,按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责任制、完善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保护力度等措施,严防问题反弹,巩固督察整改成效,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做好扎实充分的准备。三是全力保障生态系统安全。要严守以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并于年底前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格按照整改方案中的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对表对标加快阶段性整改任务的整改进度;加快推进矿山、水电企业和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恢复治理,确保按时序和阶段要求完成整改任务。四是不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电资源开发和公路建设中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的执法监察力度,铁腕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调处解决环境污染纠纷和环保投诉信访案件。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移动执法装备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持续推进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环境风险联动协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环境风险。五是稳步推进环保领域改革。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省上深化改革的有关要求,深入贯彻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方案,继续推进排污许可、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及环境质量信息公开、污染源监管等环保领域各项改革。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加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相关工作,加快白龙江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四通一平”工作。全力推进垂改工作,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省州做好全县的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工作,与全省一道完成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六是全面靠实环境保护责任。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为根本目标,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和《中共舟曲县委舟曲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大环保”意识,强化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职能,环境保护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的职责,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主动承担和落实各自的工作任务。同时,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范围内,对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要及时移交纪检部门进行问责,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七是全面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州县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强化内部管理,持续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盯“四风”问题十种新表现,深入推进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入开展“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带动全县环保系统干部队伍持续转变作风,确保中央和省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开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舟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海涛同志在全州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州委、州政府决定召开全州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同时总结我们去年的工作,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措施,进一步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建设美丽恩施。环境保护的问题,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有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要求。新华社发了一篇文章《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大家要认真看看。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697个字部署环保工作,去年**总理就说要向污染宣战,今年又用了697个字来讲环境保护的问题,用了很多严厉的词,比如说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对姑息重用者严问责。党和国家领导人用这种战争的语言来表示的,一个是环境保护,一个是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以我们大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要进一步提高。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李鸿忠书记有一系列的要求,包括对恩施的要求,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李鸿忠书记第一次来恩施就讲这个内容。王国生省长在全省第八次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九次会议上与各个地市州的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还专门签订了协议,天然同志和省长签的,所以今天天然同志跟大家签,就是把这种责任层层传导下去。州委也很重视环境保护,我们提出的"三州"战略,其一就是"生态立州",去年召开了州委六届七次全会,专门研究美丽恩施"五个专项"治理,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土更净、城乡更美。从目前来看,这些部署、要求都已经有了,我们今天开会不讲这些,这都是在座各位要学习掌握的基本要求。环保工作现在不仅关系发展,更关系民生。张宇同志、陈华同志还要具体部署,我就不细讲了。过去的一年,全州环保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要肯定大家的成绩,肯定大家的付出,恩施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很好的变化,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信心,但是我们更要看到,在环境保护上我们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遇到的困难越来越难,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感受到在恩施州还面临这么大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压力。这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但是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来看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根据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2015年2月份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通报》(鄂环函〔2015〕110号),PM10的浓度排名,2月份恩施州最低,102,我们和十堰117、武汉119、黄冈119,排在最后一个方阵,就是属于好的。如果按国家标准算增幅,13个市州,那几个直管市和神农架我们不算,13个市州,省厅是怎么排的,2013年2月,也就是我刚来恩施的那一个月,恩施州是71,在13个市州里面是最好的,不算神农架37,不能跟他们比,就按13个市州,我们是71,咸宁是70,黄石是78;2014年2月,我们是82,咸宁是68,黄石是79;2015年2月,我们是102,咸宁是123,黄石是137,后面他们两个已经不属于最低了,2014年我们3个市州都是最低,就是黄石、咸宁和恩施。关于增长幅度,2015年2月比2013年2月两年之内增长的幅度,我们是43.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环境的问题,包括我们经济发展的问题,大家一定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定不能只盯着这一个月这几天,我们要用历史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回头看三年,就知道我们怎么走过来的,也明白我们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发展速度是最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最多的,农民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是最快的,但在PM10这个问题上,增长的速率也是比较快的。全国国家考核的地市的平均增长幅度是40.06,恩施是43.7。第二个问题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昨天州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了州城空气质量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今年杨州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州人民承诺,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这里给大家通报一下,今天是3月31号,我们按3月29号算,我们州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过去3个月,我们有31天,污染的天气51天。如果说300天是优良天数目标,只能有65天污染,但是现在已经用了51天,剩下的仅有14天。怎么办?上求老天帮忙,下靠同志们努力,你们觉得这样指出来大家是不是意识到严重呢?是不是应该把这个环境问题抓得更具体?而且这不是环境问题的所有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州政府和省政府签订的《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恩施州),到2017年州城PM10的年平均浓度较2012年要下降5%。实际情况是,去年我们不仅没有下降,而且上升,目标要求下降,我们反而上升了8.2%。这些数据提醒我们,环境问题不再是"居安思危"了,环境保护的压力,环境保护的难度,就体现在我们身边。怎么办?我说三个字,开一个"方子"。第一个字是"真"。一是真正重视。对于环境保护,我们要真正重视起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重视起来。怎么衡量你重视起来了,我们举办了严明政治纪律和严守政治规矩的培训班,环保问题现在首先是政治问题,中央、省有部署,我们要认真落实,落实不好就是政治问题了。真正重视,首先要真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领导干部来说,真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人在其位,要谋其政",我们所做的工作到底谁来评价,到底给历史留下什么东西,这是真正的政绩观。我们到底当官为什么,到底当官干什么,那么到底当官把什么当做优先的顺序来考虑?古代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家是恩施州"关键的少数",在领导岗位上就算是"达者",我们不要大家兼济天下,就是各尽其责。如果在我们手里把恩施搞污染了,把恩施的环境生态都破坏了,我们图一时之快,行不行?该不该?好不好?都要扪心自问。我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所以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环境的问题我们要真心抓。我们看到垃圾看到污染,我们看到乱排乱放,要站出来管,不能无动于衷。"平生为官,以避事为耻",看到问题不说,该处理的事不管,这就是"耻"。如果我们都有这种政绩观,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比如我们春节抓了禁鞭的问题,法律有规定,不能当摆设,要坚决执行,不然怎么树立党和政府的权威、形象?禁鞭的问题很好管,你说哪里有污染,哪里有排放,你可能不知道,还情有可原,但是放鞭你不知道,那怎么可能?半夜三更炸得震天响,你都没听到?为什么我们能充耳不闻、淡定从容?如果我们都站出来发声,如果主管部门认真履职,这事情就制止了。再比如州城渣土车的沙土"飘飘洒洒",并且问题很突出,连州城的主干道航空大道都是毫无顾忌了,还有主城区街道的大小餐馆,在街上生煤炉子,又生不燃,搞得烟熏火燎。这都是污染源,事关老百姓的生活。昨天我们研究了要改厨房,不仅仅是大餐馆,沿街的小摊小贩也要改,政府给予补贴。大家不要以为环境污染就是大的工厂排放,改厨、改煤、整治黄标车、整治渣土车也很重要,抓了就行,抓了就管用。还比如清江保护,清江是我们的母亲河。省委第五督导组组长文成国同志,湖北长阳人,写了一首诗,题目是《清江·母亲》。他说,我的兄弟,我的姐妹,莫用脏水孝敬亲娘,请爱护我们的清江!关于清江保护,州人大还要进一步研究,去年参加人大常委会会议大家都很受教育,有的同志说看到清江的污染以后,几天都吃不下去饭,一坐到桌上就想到那么多污染的地方,非常痛心,非常不舒服,讲这个话的人就是真心,就是真情。但是现在有的人"记性好忘性大",很快就忘记了。所以我说第一个真字,就是真正重视,真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的政绩,不仅仅是修座路、修座桥、修个大工厂,还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追求。毕竟价值观是第一位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信仰什么、我们追求什么、我们为什么而奋斗,决定了我们奋斗的程度和力度。这个真,就是真正重视、真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二是真情对待。为什么是真情对待?因为很多环保问题都是群众生产、生活和身边的事儿,关心环保问题就是关心民生问题,关心环保问题就是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就是在为人民在服务,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儿。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叫GDP、pm2.5,但是老百姓知道水干不干净,空气好不好,路难不难走。真心为群众,让群众能够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变化、带来的好处,这是我们的责任。老百姓不仅要温饱也要环保,不仅要小康还要健康。为什么这么多游客到恩施来?就是冲着我们恩施的空气质量好,生态环境好。如果你真的变成高污染地区,别人就不来了。保护环境是保护我们发展的根基、发展的资本、发展的优势,这个和发展问题一点不矛盾,这是相辅相成的,要下决心,真重视,动真情。第二个字是"实"。一是目标要实。环境的问题、生态建设的问题,事关全局,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零零总总、包罗万象,首先目标要实,要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全州上下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围绕生态建设、美丽恩施、环境保护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务实的目标,不说大话、空话,大话、空话解决不了问题。比如我们昨天州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了《州城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就很好,目标很具体。比如说清江治理,比如说我们刚才所讲的扬尘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排放问题,就是要大家把目标搞具体,搞实在,今年干什么、明年干什么,一年一年抓下去。我多次说的有限目标,就是不要说大话,环境问题上更不能说大话。我跟张宇同志、陈华同志讲,你们要把空气质量认真抓一下,然后州环保局的制定了"十条"。我们刚才签订的责任书,责任书就是我们的目标,必须完成,要把目标搞有限、搞务实,没有哪个觉得你的目标小了,环境问题上不存在目标小,做好就行。二是措施要实。措施实要靠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体现。比如说,每个月定期研究会商空气质量问题,每个月必须会商一次,我跟张宇同志讲,每个月组织开会,相关部门全部参加,然后对过去的一个月进行评估。环保部现在就是约谈机制,我们先搞会商机制,会商机制把情况搞明,以后要逐步建立三个机制:会商机制、约谈问责机制、举报机制。环境问题涉及到老百姓,必须交给老百姓帮忙,交给老百姓监督,交给老百姓支持,举报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我们有举报电话"12369",如果一旦举报查实,一定要兑现,电话一旦举报要尽快兑现,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要通过这些制度和机制来体现措施,包括新的环保法,措施里面要特别重视抓节点,抓细小的事,抓杠杆。张宇同志抓空气质量,时间不长,干得很带劲,庞红艳同志主抓凤凰山和五峰山,也有很好的开端。凤凰山和五峰山是我们州城的山,我还是看得到很多垃圾。五峰山按照规划就是城市公园,25度以上的坡度,按国家的法律要求就是退耕还林,就不能种菜,但是有很多人种菜。所以我们要倡导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同时要转变观念。州城的五峰山不是某些人的菜园子,更不是养鸡场,也不是养猪场,而是一座我们州城环境空气的调节器,是大家的公园和花园。我们大家要为恩施做贡献,因为我们是恩施人,我们只有一个州城。北京城区不能种菜,武汉城区也不能种,我们市区不准种菜,不准养猪,不准养鸡,这是基本道理。三是作风要实。我们干部的作风要实,做实目标与措施,要靠干部的实作风来落实。道理大家都懂,我不说了。第三个字是"严"。一是执法要严。新的环保法颁布了,法无授权皆不为,法有授权皆要为。新的环保法被称为是史上最严厉的一个环保法。执法的问题和执纪的问题一样要有刚性,如果有法不严格执行,我们要追究执法人的责任。二是问责要严。环保问题问责一定要严格,因为这侵犯了公众利益,我们要给做环保工作的同志"撑腰",支持他们严格执法。不敢严格执法的同志,要调整工作岗位,不能担当还要问责。严格问责,必须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担当。三是奖惩、兑现要严。我们的责任书签了,就要执行,举报有奖,必须兑现。最近湘西自治州举办导游词评选活动,一等奖20万,重奖之下有勇夫。环保问题,侵害群众利益,一定要搞举报有奖,并且是重奖。去年我们治理清江,几名县市委书记坐船看清江,清江里面的网箱养鱼,久治不改,法律规定不允许,我们要按照《清江保护条例》认真整治。建立举报机制,谁举报属实就兑现。如果公布出去,群众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发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一个山、一个水、一个空气,这些都是环保的内容。最后再强调一下环保局应该干什么?一是给党委、政府当参谋和助手,是高参;二是认真抓好督查,是宪兵。当然还要亲力亲为。环保靠大家,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有职责。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少坐一天车就是减少排放,跟每个人相关。最后我要呼吁全州上下都要动员起来,行动起来,共同为美丽恩施建设,为我们恩施州生态文明的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讲话专辑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讲话专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讲话专辑,公文范例,领导述职报告,机关公文写作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563097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277.467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182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