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友同志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生态绿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申长友同志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生态绿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对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生态绿化工作进行广泛动员,全面部署,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绿化家园、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热潮,加快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步伐,为黄蓝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姜杰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继国家园林城市评选之后,发起的更高层次的创建活动,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方面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誉,申报城市必须是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两年以上的城市。到目前为止,住房城乡建设部尚未正式命名表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选择了苏州、深圳、重庆等10个市进行创建试点,2013年将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绿化工作,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城市生态环境、景观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今年我市在37个申报城市中以终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和东营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定,也是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奋斗目标的实际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第一,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近年来,尽管我们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广大市民也切身感受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但客观上讲,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提出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就是要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有机地融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形态、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加快生态绿化步伐,打造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这是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必然要求。生态是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基础和核心,市第五次党代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标准很高,要求很高,内涵十分丰富,但它必然是一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必然是一座既有繁荣发达的经济、又有一流生态环境的城市。我们就是要通过创建工作,大搞生态绿化,尽快把东营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三,这是增强环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本和生产力。当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吸引不来高端优质要素,就不会构筑起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也就不可能实现东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同样,没有高效生态产业,就没有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强大支撑。我们只有加强生态绿化、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容量,才能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人居环境,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技术,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东营跨越崛起。第四,这是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市民对居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更加关注城市的形象。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既是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志。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打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改善民生、造福群众的实际行动,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之,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树立的是形象,改善的是环境,促进的是发展,受益的是群众。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的工作姿态和进取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创建目标。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高标准推进生态绿化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这一大局,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科技领先、资源节约、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和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确保2015年以前,基本构建起森林环抱、湿地相间、水系环绕、绿荫棋布的生态系统,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清新的优美环境,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具体推进上,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从2012年到2013年为整体推进阶段,打好基础,快速起步,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其他各项指标接近国家考核标准,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第二阶段,2014年为全面达标阶段,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以上,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其他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考核标准;第三阶段,2015年为迎检验收阶段,加强管理,巩固提高,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必须从东营实际出发,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统筹推进、协调联动,注重把握关键、重点突破,着力打好四个攻坚战:(一)以“增绿”为目标,打好生态绿化攻坚战。生态绿化是重大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也是创城考核的硬性指标。目前,我市生态绿化水平与创城考核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既有绿化总量不足的问题,也有分布不均、精品不多、标准不高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在新起点高水平上推进生态绿化工作,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提升景观层次,建设林海绿洲。要突出增绿提效两大任务。增绿,就是增加绿化总量,这是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城市园林化、园区生态化、通道景观化、水系林带化的要求,通过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造绿、拆迁增绿等综合措施,让城市能“绿”的地方全部“绿”起来,大幅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提效,就是提升绿化效果。要把生态绿化与建设精品城市、改善群众生活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在增加绿量的基础上整体提升绿化品质,打造生态绿化精品工程。我市造林立地条件差,对绿化质量要求很高,必须立足实际,严格工程标准和苗木质量,加强养护管理,确保林木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0%以上。要坚持适地适树,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花草结合,实现植物物种多样性,营造自然优美的绿化景观。要着力实施四大绿化工程。一是实施生态林场建设工程,打造“城市绿肺”。这是提升造林绿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各级要切实摆上突出位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先近郊后纵深,先生态后产业”的要求,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大规模、集约化开发建设。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建设30处左右的生态林场,新增造林面积80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6个百分点。今年,重点抓好10大生态林场建设,各责任单位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抽调精兵强将,精心组织实施,统筹解决好林场建设用地、水利配套、管理机制等问题,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打造生态“绿肺”、天然氧吧,构筑绿色生态屏障。有条件的县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尝试,市里将全力支持。二是实施公园绿化工程,打造“城市绿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点在园林,亮点也要通过园林来营造。要加快建设改造一批综合性公园、专题公园、带状公园和社区游园,规划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大幅度增加公园绿地面积,确保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同时要抓好小区广场、城市雕塑、街头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位的休闲场所。今年,中心城重点改造提升明月湖、秋月湖、耿井等10处城市公园,加快推进石油大学荟萃园、供水公园改造建设,新建北一路街心公园、鸿港公园;河口区重点抓好鸣翠湖景观建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抓好千岛湖、悦来湖公园建设。三是实施道路绿化工程,打造“城市绿廊”。要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区道路绿化和街心绿地建设,对城市所有道路全部进行绿化美化,打造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确保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林荫道推广率达到90%以上。特别是对城市新建道路,必须坚持道路建设与绿化建设同步,确保条条达标,做到路通街绿。今年,中心城重点实施南二路、庐山路、济南路、胜利大街等23条道路的绿化改造提升,河口区重点实施海康路、阳河路等8条道路的绿化改造提升,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实施大渡河路、东六路等13条道路的绿化改造提升。同时,要继续抓好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两侧绿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绿色走廊。四是实施水系绿化工程,打造“城市绿带”。搞好水系绿化,是体现东营生态特色的重要因素。要按照全省水系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东营实际,加快推进水系绿化工程建设,提升水系生态保护功能,建设沿河绿色风景带。要重点抓好广利河绿化,加快推进支脉河、新广蒲河、武家大沟、溢洪河等中心城周边水系绿化,以及草桥沟、生态河、永新河、沾利河等市级重点河道绿化,完善提升生态功能,形成水绿共生的生态景观。在加快推进四大绿化工程的同时,还要搞好生产绿地、单位绿地、社区绿地等其他绿地建设,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绿化事业,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推进生态绿化工作。(二)以“活水”为目标,打好湿地水系建设攻坚战。特色就是竞争力,彰显城市特色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关键点。我市地处黄河入海口,中心城区湿地、水库星罗棋布,河流、水系纵横交错,水是东营城市最大的特色和魅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必须做足做好水的文章,以“活水”为目标,贯通城市湿地、水系、湖泊、水库,打造生态循环水系,充分彰显“大河大湖大海相连,绿洲湖泊鱼鸟共生”的城市特色风貌。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金湖银河生态工程。这是打造生态水系的龙头工程、标志性工程。各责任部门、县区要锁定目标,加快推进,确保2013年底前全面竣工,在城市北部和东部形成总面积47平方公里的生态系统。要高标准实施金湖工程,统筹抓好东湖、西湖和中央湖三大生态片区开发,配套完善服务设施,建设特色生态湖岛,打造集休闲、观光、居住于一体的高端主题社区。要加快推进银河工程,确保5月底前完成东三路河、七干河主体河道工程,利用自然地势落差引黄河水入城,实现城市水系小流量、不间断供水的目标。要协调推进生态工程,依托主体河道建设,规划布局一批湿地公园和生态林带,形成集旅游、游憩于一体的生态廊道。二是城区水库开发工程。我市城区拥有千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3座,其中广南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库区面积是杭州西湖的8倍。要把水库开发利用作为水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建成城市重要的景观和生态支撑。重点抓好总投资100亿元的天鹅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突出生态、旅游、城市三大主体功能,高标准规划建设乐水世界、飞鸟绿洲等27个重点项目,打造集岛屿度假、湖区观光、温泉休闲、水上运动于一体的国际湖岛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当前,要加快推进龙岛、莲花岛和坝体绿化工程,确保6月底前基本完成,国庆节前向游人全面开放。三是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城市中有湿地、湿地中有城市,是东营的一大特色。要充分利用这一独有的立地条件,突出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共融,加快实施百万亩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建设东八路等一批城市湿地公园,以水涵养湿地,依托湿地净化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彰显“东方湿地之城”特色。(三)以“治污”为目标,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东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尽管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产业结构偏重、结构层次偏低、污染排放量偏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我市在大气污染指数、污水处理率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确保各项环保指标全面达标,让东营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一是全面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要突出抓好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整治,强化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深化工业污染点源治理,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主城区地表水四类及以上水体比例达到100%。要加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抓好东城南、西城南等10座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提升河口经济开发区等7座污水处理厂,配套完善污水管网,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要积极推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要千方百计改善大气环境,突出抓好工业废气及异味治理,控制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污染,确保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要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加强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治理和查处,确保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标。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要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认真落实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工程,不断降低全社会的能耗水平。要积极发展节能型建筑,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确保节能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积极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重点抓好30个示范项目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积极推进土地、水、矿产、能源高效利用,搞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确保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以上,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低于25千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高于3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园区结构,在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清洁无害化。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完善提升石油化工、造纸等重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四)以“便民”为目标,打好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攻坚战。市政设施是城市的“筋骨”,体现城市的功能、形象和品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作为工作重点,加快配套完善。要把市政设施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切实加强城市供水、供暖、供气、通讯、交通等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要完善供水排水体系,重点实施市第二自来水厂二期工程和南郊水厂扩容工程;加快城区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建立雨水管网收集和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大力开展节约用水,积极推广中水回用、生产循环用水和节水生产、节水灌溉,提高再生水利用率。要加强供热设施改造,中心城重点实施东一路供热站建设和辽河路供热站搬迁,河口区启动建设集中供热中心;积极发展集中供热,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和范围,实现供热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科学设置公交线路、站点,建立多层次的公交系统,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要继续实施城市照明工程,加快推进城区沿水亮化和临街建筑亮化,增强夜间景观效果。加强防震救灾体系建设,结合城市公园建设,建设10处功能齐全的长期应急避难场所。要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扎实开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好城区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重点景区、商业区、农贸市场、社区等场所的环境突出问题,彻底消除卫生死角,改善城市面貌。切实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完成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覆盖面广、涉及范围大、关联度高的生态建设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没有全力攻坚的决心,创建工作就不可能扎实推进,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市里成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东城、西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河口区四个创城工作班子,由市领导分别牵头调度。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专人负责。要建立创城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各项工作任务逐一细化,群策群力,合力攻坚,确保创城工作收到预期效果。二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大投入是关键。市、区要统筹考虑,加大生态绿化投入,保证创建资金需要。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通过“用好财政资金、整合项目资金、打捆部门资金、吸纳社会资金”的方式,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各方面参与生态绿化、参与创城工作的积极性。三要强化科技支撑。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选种育苗、栽培管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科学研究,合理确定绿化建设方案和植物种植结构,提高生态绿化的科技含量。突出生态原则,做到乔、灌、草、花合理搭配,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注重运用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手段,丰富园林内涵。要优化植物种群,在积极推广本地物种的基础上,引进一批适应我市自然条件的树种,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四要强化督导落实。对创城方案中提出的年度指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分工,逐一细化分解,迅速抓好落实,确保完成任务。建立协调例会制度和进度通报制度,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提出建议和措施,促进创城工作全面落实。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慢、达不到预期进度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五要强化宣传动员。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把创城工作推向深入。新闻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宣传造林绿化的法规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支持绿化、参与绿化、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形成全民绿化、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同志们,加强生态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奋力攻坚,扎实工作,推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为尽快把东营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而努力奋斗。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申长友同志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生态绿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申长友同志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生态绿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申长友同志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生态绿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565413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35.801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10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