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劳务经济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劳务经济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劳务经济产业发展,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奎香、柳溪等乡镇、村组及农户,广泛开展随机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意见。现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就全县劳务经济产业发展作些粗浅的探索与思考。一、全县劳务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特别是本届县人民政府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用抓工业发展的理念谋划劳务经济发展,按照“发展完善中介结构,加强培训和信息服务,有效转移劳动力,培育壮大劳务经济产业”的战略发展新思路,举全县之力打造发展劳务经济产业。目前,全县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已经成为全县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之一。(一)劳务输出规模。全县劳务输出发展势头强劲,以每年10.08%的增幅连年递增,形成了年均超过10万人打工的劳务“大军”,呈现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的输出方向发展。**年,全县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3800多人,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3.3万人次,实现劳务净收入12.3亿元。(二)劳务输出人员构成和流入地域。在县内从事打工人员数量占全县总务工人数的20.6%,男性占86.5%,女性占13.5%;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年龄构成上看14―20岁以下的占20%,20―45岁的占70%,45岁以上的占10%;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及以下的占12.4%,初中占74.4%,高中及以上占13.2%;从流向地域看,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到**、昆明、贵州、四川、广西、广州、广东、安徽、上海、浙江、杭州等地。(三)劳务输出人员转移方式及行业情况。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全县劳务输出从自发无序的流动为主,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合理化的输出为辅。但通过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艰苦努力,全县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县人力资源办和中介机构等有组织的输出劳务人员比例在逐步增大。通过县、乡镇劳务输出服务部门、劳务经纪人、中介机构和职业学校、“老”民工带领等方式,有组织输出占输出总量的41.8%。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加工、批发零售、餐饮和社会服务四大行业中。外出劳动力主要以零配件组装工、矿工、建筑工、泥瓦工、焊工、缝纫工、搬运工、技术工、物流工、产品推销、保姆、服务员等职业为主。(四)呈现的新变化。一是“盲目劳务”向“定向劳务”转变。县、乡镇劳务部门多方协调、努力,在全国广泛收集劳务市场信息,及时锁定了一些大企业大集团、重要城市用工信息,并通过县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和农村经纪人、各乡镇、村、组信息员传递用工和就业信息,帮助农村适龄劳动力到企业、矿山、建设工地务工。并与用工企业和单位经常联系,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利用在外打工人员作为“信息员”,以“打工仔”引“打工仔”,让他们通过电话等传递方式,把其所在企业或周边厂家的用工信息反馈回家乡。二是过节、农忙不回家、部分常年不回家。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东南沿海曾经出现民工荒,特别是节假日,许多民工回家过节,城市出现佣工缺乏现象,部分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民看到商机,过节、农忙都不回家,除了省了来回路费外,期间的高工资足以请人干完家里的农活。(五)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农民工通过县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或者在企业里学到技术后,待遇逐年提高,加上企业对技术熟练工人的优厚条件,许多农民工选择在一个企业里长期工作,并逐步稳定下来。(六)回乡创业人员呈逐年增加趋势。打工的农民很难在城镇扎下根,大部分农民在外出打工积累一定经验和资金以后,开始向农村回流。这些外出打工者回流不是简单地回到农村耕地,而是将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农村,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农民奔小康和美丽乡村建设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据不完全统计,60%以上的农村地震灾后重建户居民靠外出务工赚钱,完成了建设任务,同时,由于奖免扶补创业贷款政策的深入实施,在县城、乡镇镇上做生意的有75%以上的是靠外出务工,最终走上了经商的道路。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提高难度很大。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整体素质依然较低,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抗衡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致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或低技能性、乃至危险苦力型的职业,既降低了劳务人员的经济收益,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自身发展。我县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培训农民工,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在某种意义上说培训仅是口号,真正操作起来很难。(二)劳务输出人员后顾之忧较多。如:子女上学不方便,承包地抛荒较多,老人抚养不周全等。(三)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堪忧。部分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工资、福利、医疗、保险等不能及时兑现;企业、矿山、工厂及个体私营业主坑骗农民工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三、几点建议(一)提高认识,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劳务转移输出本身所具有的投入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虽然劳务输出收入对当地税收没有直接影响,但大部分劳务收入返还家乡,缩小了贫困面,相应地也减少了地方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同时拉动了当地农村消费。劳务转移输出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全县各级各部门应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转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吸引外出劳务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实行产业、行业导向,规范和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经济实体,特别是鼓励返乡人员投资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二)加大投入,多渠道拓宽转移输出培训方式。我县农村劳务输出长期以苦力型劳务为主,这些年虽然技术性、智力型劳务输出有所增加,但是以“苦力”型为主的基本格局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缺乏有效的就业培训,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首先,要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对一些特别贫困的农民,从培训经费上给予扶持或补贴。其次,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培训机制,把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最后,要面向农民,开设各种培训期短、实用性强、收费低廉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民工夜校等,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提高劳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总体经济效益。(三)优化环境,积极鼓励外出民工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人员带回的资金投入的项目,给予从外引进资金的同样优惠待遇,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帮助他们返乡创业,为发展家乡的经济贡献力量。重点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打工潮”走向“创业潮”,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双赢”目标,助推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劳务经济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劳务经济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788916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20.1 KB
- 比例 16:9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