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党课讲稿 >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抓手。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立足基本国情,结合我国长期经济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若干重大关系。一、“见物”和“见人”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既要“见物”更要“见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保障了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也厚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继续处理好“见物”和“见人”的关系,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处理好“见物”和“见人”的关系,关键是促进物质日益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物质基础;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人民合法权益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最现实、最渴望、最迫切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发展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权利;为人民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畅通向上流动渠道;汲取一些国家和地区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只见物不见人”和道德失范、社会动荡的教训,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引领全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就注重改善民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要求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强调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的生产,要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辅相成,既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也构成互为动力的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才能提高收入水平、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这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民生改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只有民生改善才能可持续提升最终消费需求、支撑经济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关键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从经济结构、宏观政策框架、竞争政策等方面着手,强化发展的就业导向,增强就业的抗冲击能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富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全社会就业保持韧性的产业基础,要坚决遏制产业空心化,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宏观政策框架特别是货币政策框架,把充分就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尽量缓解供给约束堵点带来的通胀压力;竞争政策要强化公平竞争,加强反垄断,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空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要强化社会保障的普惠性、统筹性、兜底性和可持续性。普惠性重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性重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兜底性重在及时帮扶救助困难群体,可持续性重在防范“福利主义陷阱”、提升效率、加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稳妥有序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着力提供高质量的幼育、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供给。三、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体现。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是工业化的问题,而是工业化模式的弊端。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长,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是统一的,两者统一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统一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关键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科技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性变量,要向科技革命要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尽量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更有效治理已有环境污染。坚持长短结合,避免运动式减碳,构建全国统一、现货与期货联动的碳市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强全国统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保护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大国博弈的重要角力场,要积极引导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努力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四、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更为安全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大疫情相互叠加、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我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国内风险防控压力仍然较大。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我们既要有意识地提升发展质量、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又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有效化解各类风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环境。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关键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经济竞争力、控制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持续强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发展的自立性和安全性。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在粮食、能源、生态、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社会等重点领域,牢牢守住底线和红线。要丰富对外斗争工具箱和法律保障,增强反制裁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压实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确保风险处置资源充足、处置机制有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者辩证统一。既要避免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理解为市场万能,进而排斥政府的作用;也要避免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解为政府的无所不为,进而排斥市场的作用。既不能从范围或强度视角将两者关系简单理解为“大政府、小市场”“小政府、大市场”“强政府、弱市场”“弱政府、强市场”等互斥性组合;也不能不顾发展阶段、经济周期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机械地否认两者关系可能在量上的调整与变化。处理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关键是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价格机制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价格信号是政府实施有效宏观调控所依赖的基本信息。有序竞争秩序既是市场活力激发的基本前提,也是政府制度供给的重要目标,要畅通市场准入渠道,增强市场主体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加强反垄断和公平竞争,以公正及时有效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加强政策沟通,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亲清政商关系是政府和市场良性关系的集中体现,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体现在促进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健全任务目标明确、资源保障有力、责任链条明晰、全产业链协同、超大规模市场支撑等为基本内涵的新型举国体制。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基本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主要通过改革的办法,优化要素配置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好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需求侧管理,重在通过宏观政策保持总需求稳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壮大国内市场。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国民经济供需循环。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关系,关键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和注重需求侧管理的结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在继续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基础上,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聚焦数字化、绿色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转型升级方向,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建设不断适应最终消费需求的供给体系。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低碳产业;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和东北省份的区域协作,促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巩固和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头部企业引领、各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撑的格局,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需求侧管理,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维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5G等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和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减税降费降成本稳定制造业投资,统筹推进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和发展模式转型;大力发展新消费形态,推进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放心、安心的消费环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七、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关系,是中国和世界关系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两者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要素禀赋结构、经济体量、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演进,以更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不能相互否定,两者统一于促进实现高水平经济和科技自立自强。我国作为追赶型超大规模社会主义国家,国内大循环为主是发展条件、阶段和环境变化下的必然选择,其对超大规模市场的持续培育既可为安全参与国际大循环提供保障,又有利于扩大全球市场规模和机会、畅通国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则可通过扩大市场边界、强化竞争意识和能力、提供制度借鉴和接轨机会、促进科技扩散等渠道,赋能国内大循环,为其提供外需、竞争、改革和技术动力。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202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PPT大气精美风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增进民生福祉包含

2023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PPT精美党建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2023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PPT党政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党建课件(讲稿)包含

2023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PPT党政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党建课件(讲稿)包含

坚持新思想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