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9篇)(范文)
在学习贯彻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9篇)(范文)目录1.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 22.统筹推进两种状态的社会治理 33.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加速发展 54.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与安徽新作为 65.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 86.推深做实生态补偿机制 97.推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108.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129.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13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在考察安徽时指出:“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当前,全球疫情防控不容乐观,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发展任务异常艰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决策,这必然带来我国高端制造及其产业链布局的重大变革。安徽要抓住危中之机,努力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发力工业软件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但在高端数控机床、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高端医疗器械、动力装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许多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卡脖子”技术决定了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水平和质量。高端工业软件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近期,美国针对我国不断出台禁用高端工业软件措施,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体系迫在眉睫。安徽要发挥高端创新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运用好我省丰富的工业场景资源,制定工业软件总体规划,培育一批世界级工业软件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供应商和服务商。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工业互联网是寄生在互联网上的新型互联网络,在标识解析体系、云端服务体系、边缘计算体系等方面都有它的核心技术。谁掌握了工业互联网的最高技术,谁就有可能集成和控制全球的制造资源。美国正在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谋求其在制造领域的持久领袖地位。德国的工业4.0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工厂及其互联,以确保其制造强国地位。我国要走以工业互联网为纽带,以云端服务、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发展特色之路,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安徽要充分发挥在制造领域的优势,选择特色行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标准体系和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体系、制造模式创新体系、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等方面发力,尽快形成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产业体系。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2006年以来兴起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最主要成果是基于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这两大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关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仍处于新的攻坚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安徽要充分发挥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紧密结合典型应用场景,不断探索大数据资源应用的新模式、深度学习方法应用的新领域,同时还要深入研究碎片知识体系化、群体智能等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统筹推进两种状态的社会治理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讲话,对谋划“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社会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这一重要理论。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一般来说,社会治理,在体制机制方面,强调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通道。在重点重心方面,强调要以人为核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基层和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心,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方式方法方面,强调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秩序与活力的关系。在人才人心方面,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这四个方面的差异也是一般意义社会治理的主要特点。社会治理包括常态的社会治理和非常态的社会治理。常态的社会治理,是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非常态的社会治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前者属于一般意义的社会治理,后者则属于特定领域的社会治理,主要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领域。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应急管理又分为常规应急管理和非(超)常规应急管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用于应对那些发生概率很小的“黑天鹅事件”。常态社会治理和非常态社会治理具有相互转化性。应急管理的两种类型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因此,需要统筹做好常态社会治理和非常态社会治理两种状态的社会治理,尤其是高度重视和抓好风险管理,未雨绸缪、关口前移地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在应急管理方面,在继续深化常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改革创新的同时,按照扬优势、抓源头、强基层、补短板的思路,注意总结应对新冠疫情等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防止常规突发事件演变为非常规突发事件,做好两类应急管理的有序有效衔接,防止非常规应急管理“热启动”带来的巨大震荡,提高非常规应急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加速发展考察安徽期间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更高的使命定位,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1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安徽纳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这是安徽难得的政策红利。安徽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加速发展。近些年来,安徽产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呈现较大变化:一是工业在GDP中的占比呈现例U型变化,虽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强变弱,但仍是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于长三角其他省份,安徽是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的省份。二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平稳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制造业内部,随着制造业分工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全省制造业正在由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转移,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不断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工业园。2017年,安徽省R&D全时当量在沿江七省市中排名第三位,新产品销售值排名第四,发明专利排名第二。安徽省拥有一些明星科技企业和知名商标,有一批代表先进产业发展方向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不同城市形成不同优势的产业集群。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形成更紧密、更合理的产业链分工;发挥本地产业的竞争优势,承接苏浙沪高端要素的转移,特别是科技成果、高层次人才和资本;借助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拉动,促进要素更加自由顺畅流动。安徽要找准产业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领跑者、全国人工智能应用的先行者、传统产业更新换代的受益者。安徽要通过率先推进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培育发展关键电子元器件、智能家电、语音识别等新兴产业,发展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利用在制造业、技术研发、临近高端市场的优势,重点在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智能化工业软件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争重大突破,实现全国领先。同时,要注意保持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吸纳本省劳动力就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与安徽新作为考察安徽期间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的重要讲话,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安徽“十四五”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未来安徽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可概括为“三高”:一是高质量发展。实质上就是质量和效益替代规模和增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生态保护前提下,经济发展从“有没有”“有多少”转向“好不好”“优不优”。二是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安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和社保等痛点,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落实民生保障工作。三是高效率治理。一体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区域治理效能。“十四五”期间,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做到:一要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强与上海的交流与合作。以“蛙跳式合作”“新型飞地经济”等多种新型城市合作模式,全方位接轨上海。二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多管齐下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逐步破除行政壁垒,推进统一市场建设,促进劳动力、资本、土地、数据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三要聚焦重点产业,加速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安徽高校优势,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平台,借力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布局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产业导入实现高质量发展。四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整合政务服务事项,逐步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和行政许可事项的“零跑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五要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好安徽。以“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让城市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期许,让区域合作顺应广大人民的心声和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今年来安徽考察调研时,第一站就到了“千里淮河第一闸”阜阳王家坝,查看淮河汛情,慰问受灾群众。他强调,要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但也是欠发达的相对落后地带,频发水灾是主要因素之一。灾害类型有三:一是由于连日暴雨或长期阴雨,河流沟洫排泄不及而致;二是由于淮河发生洪流,下游排泄不畅,在中游形成倒灌之势;三是黄河发生洪流,在南岸决溢,泛滥于淮北。从淮河治理历程看,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明清时期,诸多治河、治淮措施是为确保漕运畅通。政府的决策行为使本自独流入海的淮河改道主要由长江入海,致使淮河流域十年九灾。元代治河方案是保北不保南,因为黄河北决会影响到会通河的正常运行。明人治河方案经历了初期“分流”、中期“北堤南分”及明末“束堤治河”的探索阶段。清代仍沿用“蓄清刷黄”和“分黄导淮”之策。但黄强淮弱,清代黄河对淮河的侵袭达到最严重的地步。洪泽湖的变化及淮河中下游水系的紊乱是导致淮北多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清以来不少治淮方略措施,或未被政府采纳,或因时局混乱,治淮工作收效甚微。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治淮方略主要以导淮为主,没能起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70多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防洪除涝标准低、防洪过度依赖行蓄洪区、老工程存在险情多、平原洼地排水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其一,确保淮河尾闾畅通。淮河本自独流入海,因黄河长期南泛和治理不当,致使其下游河床抬高,在中下游形成倒比降,这是多发涝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尽量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是淮河治理的关键。其二,在贯彻蓄泄兼筹方针的同时,不可忽视蓄的作用。扩大上游水库库容、建立中下游常年蓄水区是蓄存水源、改善生态的重要举措。其三,强化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职能,加强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协调。如此,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推深做实生态补偿机制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长三角地区是全国经济重要增长极,也承受着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高排放的困扰。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需要跨区域的共同配合,其中,生态补偿是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的根本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受偿地区由于加强生态保护而发生的直接成本,以及放弃发展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在总结新安江流域、太湖流域补偿机制试点经验基础上,依据达标受偿、污染损害赔偿的原则,以质量、数量双重指标完善细化跨界区域补偿标准。积极探索大气、土壤、湿地等领域的生态补偿工作。避免生态补偿过度依赖政府投入,发挥市场配置生态资源的作用,做到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创新生态补偿的方式方法。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以“上游主动保护下游,下游支持上游发展”为核心的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在太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流域开展污染赔偿机制试点。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浙江丽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通过对口支援、产业转移、园区合作、生态移民等方式实施横向生态补偿。提高补偿资金的使用绩效。要“用对资金”,应全部用于受偿地区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产业扶持和民生改善,不得挪作他用。要“用好资金”,实施项目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要“整合资金”,应该建立多点筹措机制,以中央和省、市级转移支付为主,县(区)奖励为辅,整合部门条块资金。要“考核资金”,制定完善的管理考核细则,定期评估资金使用绩效。推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考察安徽期间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要求,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长三角三省一市要提高站位,主动谋划,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是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借助国外的技术、资本和市场建立起了国际大循环。但是,浙江仍然保持由区际贸易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内源式开放发展模式,江苏则通过社办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而做大做强。从江浙两个开放大省来看,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今天,历史已走到一个大变局的临界点,国内大循环上升为主体,但在全球价值链的创新端、先进制造端,国际循环仍然保持着对国内循环的优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三省一市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大有可为。一要尽可能带动省界毗邻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立足专业化分工拉长产业链。在浙皖、苏皖毗邻区域,还有一批县市城市化率低于百分之五十,工业化还不够充分,加强一体化合作,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的空间可观。二要继续打造开放高地,架起沟通内外循环的桥梁。三省一市的自贸试验区要各扬所长,或带动新型国际贸易,或对接高端要素,或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链高端环节。三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为国内大循环注入驱动力。如浙江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不仅要依托本省的创新资源,更离不开上海、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支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结合安徽疫情防控经验,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整体谋划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的应急管理规划统筹推进,做好“十四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着力补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治理短板。系统重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是强化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结合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等项目建设,优化完善基层医疗救治设施布局。围绕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打造“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物资保障体系。二是强化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通过推进社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疾控机构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疾病防控队伍能力。三是强化指挥及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固化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决策、协调、指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地情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支撑能力。一是大力推进预案管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十四五”应急预案编制,着力实现“应急预案”到“应对预案”转变,从“应急响应”向“积极应对”转变。二是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着力加强公共卫生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物资保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要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应急文化体系建设。突出应急演练、管理培训和社会宣教“三位一体”的应急文化体系建设。四是大力推进法制保障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定修订工作,重点突出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传染病防治、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在内的公共卫生相关法规,护航“健康安徽”建设。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关头,在“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规划行将开启的关键时刻,在推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刻,在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深入安徽考察调研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具有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安徽把学习宣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8月22日,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强调“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8月24日至26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为期三天的集中学习研讨。9月2日上午,举办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9月22日至23日,召开安徽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的决定》。9月16日,省委宣讲团开始分赴各市和相关单位开展集中宣讲。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有力推动了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见效。深入学习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十八大以来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2014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要求。2016年4月,赴安徽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还多次就安徽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二是要与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全面理解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自身的地位、定位、方位,明晰自身的优势、职能、角色。三是要与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以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强劲动力。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9篇)(范文)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9篇)(范文),发言材料,公文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1573971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39.500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12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