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讲话发言36篇工作材料
目录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1 -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许达哲 - 57 -在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张敬华 - 72 -在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主持词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蓝绍敏 - 86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刚 - 94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遵义市委副书记 市长 魏树旺 - 118 -在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 卫岗 - 131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济源市委书记 张战伟 - 147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梧州市委书记、市长 李杰云 - 163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打好2018-2019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大会上的讲话中共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朱鹏 - 173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安康市政府副市长 何邦军 - 183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卫华 - 191 -在2018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平凉市政府副市长 宋全科 - 203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靖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谌宏军 - 220 -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六枝特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 方裕谦 - 230 -在江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南宁市江南区委书记 梁开景 - 244 -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辽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西安区委书记 徐 晖 - 254 -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 白涛 - 264 -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区委书记 韩显明 - 272 -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永靖县委书记 尹宝山 - 281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舟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在2018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中共舟曲县委副书记 李世华 - 290 -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共云城区委书记 徐树新 - 303 -在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翔 - 308 -在吴中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暨全区“263” 专项行动第四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中共吴中区委副书记、区长 陈嵘 - 324 -在北辰区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北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王宝雨 - 332 -在全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共商城县委副书记、县长 周哲 - 340 -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摘要)中共黄梅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艳舟 - 345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保山市委常委、腾冲市委书记 赵碧原 - 350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 鞠 振 - 363 -在2018年市环保委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 何树平 - 379 -在全州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稿)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阿英德 - 392 -在全县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会议上的讲话- 399 -中共石泉县委常委 副县长 耿国泉 - 399 -有关部门在龙口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米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 411 -有关部门在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动员大会 - 419 -有关单位在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交流发言 - 426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一、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同时,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记载,设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虞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我国不少朝代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重惩,比如,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2018年5月4日,我们召开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我在会上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供养大约全国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说基本国情,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分别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以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确保绿水青山常在、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出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制度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环境保护税开征、生态保护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进展顺利。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还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界定入罪标准,加大惩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特别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我们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国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省区市和宁夏等15个省区市的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划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有序退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空前。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国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我们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9.6%,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占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2017年,同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机构一道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反之就会成为别有用心的势力攻击我们的借口。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在生态保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在环境质量底线方面,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对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必须严肃问责。在资源利用上线方面,不仅要考虑人类和当代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比如,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我们已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要像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一样抓好落实。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要下大气力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释放出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环境友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强调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现在,我们就要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举措,打好这场攻坚战。第一,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第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重点是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又降低污染排放负荷。对重大经济政策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绿色生活方式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第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这些问题。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这既是国内民众的迫切期盼,也是我们就办好北京冬奥会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要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为主战场,以北京为重点,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要推进达标排放,降低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实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在全国推开“散乱污”企业治理,坚决关停取缔一批,整改提升一批,搬迁入园一批。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坚定不移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优化天然气来源布局,加强管网互联互通,保障气源供应。要提供补贴政策和价格支持,确保“煤改气”、“煤改电”后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要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暂停一部分污染重的煤电机组,加快升级改造。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要抓紧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推动货运经营整合升级、提质增效,加快规模化发展、连锁化经营。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在治水上有不少问题要解决,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迫切,就是要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这方面欠账太多。根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提供的情况,甚至一些直辖市、沿海发达省份、经济特区都有大量污水直排。要定个硬目标,全力攻克,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否则,一边治,一边排,效果就会事倍功半。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制定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幅减少进口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住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和处理处置。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问题,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其中,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协同发力。要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要推进城镇留白增绿,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第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严密防控垃圾焚烧、对二甲苯(PX)等重点领域生态环境风险,推进“邻避”问题防范化解,破解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着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确保万无一失。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对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举措要尽快到位、发挥作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要强化权威,加强力量配备,向纵深发展。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试点,积累经验。要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中央决定组建生态环境部。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是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九龙治水的状况,整合职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二是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要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贯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要履行好职责,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要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优化职能配置,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要健全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推进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整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大气环境管理职责;加快组建流域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增强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合力。要完善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按海域设置监管机构。第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要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要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要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要加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和治理、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等科技攻关,对臭氧、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新的污染物治理开展专项研究和前瞻研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科学决策、环境管理、精准治污、便民服务提供支撑。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谁的孩子谁抱,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工作。要抓紧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定期听取并审议同级政府工作情况报告。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有些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频发,被约谈、被曝光,当地党政负责人不但没受处罚,反倒升迁了、重用了,真是咄咄怪事!这种事情决不允许再发生!要狠抓一批反面典型,特别是要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不放,严肃查处,以正视听,以儆效尤。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得罪人的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 李干杰(2019年1月18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生态环境部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年度工作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总结2018年工作进展,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一、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生态环境部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4月2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思路,明确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七场标志性重大战役。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理在会上作报告,韩正副总理作会议总结。这次大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的历史性盛会,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和生态环境保护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会实现了“四个第一次”和取得了“一个标志性成果”。党中央决定召开,是第一次;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是第一次;经会议讨论,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性文件——《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第一次;会议名称改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第一次。取得“一个标志性成果”,就是大会确立了生态文明思想,这是大会最大的亮点,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全球观。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后,我们印发学习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方案,通过“三步走”动员部署、“三层级”学习培训、“三维度”宣传报道、“三结合”贯彻落实,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切实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31个省(区、市)均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制定发布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或行动方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加开第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以“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议题建言献策。最高法、最高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部、农业农村部等单位和部门出台相关意见,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党中央关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之中。(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018年7月,对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必须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2018年11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的通报。这是有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典型案件。其发生和演变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有关地区和领导干部“四个意识”不强,对政治纪律缺乏敬畏、政治规矩意识淡薄,讲政治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表面文章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2018年,我们研究制定重要指示批示办理和督查工作办法,部领导带队开展回访调研,推动重要批示要求落实到位。我们要以秦岭违建别墅事件为镜鉴,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对表,切实把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作为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的具体行动,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坚持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将加快绿色发展作为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上一些舆情不时炒作生态环境保护影响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坚决反对。在主观愿望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希望影响经济发展。发展和保护是一体的,离开保护的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发展的保护是“缘木求鱼”。保护也要依靠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环保也不例外。在客观条件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做到总体上不影响经济发展。当前环境保护该干的事、能干的事、易干的事还有很多,做好这些事情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另一方面又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就是在高质量发展经济;在散煤治理中实施“煤改电”和“煤改气”,也有效拉动了消费和投资,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推动解决了市场供求关系不健康问题,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在实际结果上,生态环境保护也没有影响经济发展。根据对有关数据和案例的深入分析,污染治理可能会对局部经济发展有一些影响,但是总体上对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对市场是促进,有利于供求关系的正常和健康,使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所增强。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几十年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老百姓渴望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渴望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渴望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渴望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自然美景,热切期盼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的4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断深化、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40年。正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面向新时代,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意见》要求,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幅提升治理能力。这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新起点,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全面完成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各项改革任务,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综合运用法治、经济、科技、市场手段和必要的行政办法,严格依法依规加大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力度,推动实现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的全方位,从天空到地面、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地域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五)坚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是和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大仗、硬仗和苦仗,必须要有一支作风过硬的铁军队伍。抓队伍作风建设,既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内在要求。一年来,党中央就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特别是集中整治“四风”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上周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要露头就打。此前,中央纪委办公厅专门印发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这些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当前,生态环境系统仍然还存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新表现,不思进取、不敢担当、不接地气、不抓落实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对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危害很大,是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大敌,是影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我们要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惩治、教育、制度并重,根治影响干部队伍的作风顽疾,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铸牢队伍保障和纪律保障。二、2018年工作进展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8%、10.2%、10.8%。其中,北京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1%,达到51微克/立方米。全国地表水优良(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17年的67.9%提高到71%,上升3.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从8.3%下降到6.7%,降低1.6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4项生态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中,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比例、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均达到了2020年目标,其他指标也超过了序时进度要求。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强化部署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良好出台污染防治攻坚战作战计划和方案。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国务院印发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同意,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攻坚战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已报经国务院审定。中办、国办印发《贯彻落实<意见>任务分工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办法。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推动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完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国务院印发重点任务细化分工方案。印发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方案。开展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向地方政府交办涉气环境问题2.3万个。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约8.1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0%。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由12个增加到35个,完成散煤治理480余万户。全面排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39个城市“煤改气”村庄22480个,燃气公司883家,现场查办供暖举报问题141件,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新一轮排查,长三角、汾渭平原全面启动排查并实施分类处置。煤炭等大宗物资运输加快向铁路转移,铁路货运量同比增加9.1%。全国全面供应国六车用汽柴油,实现“三油并轨”。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指导重点区域完善应急减排清单。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秸秆焚烧得到有效管控,火点数大幅下降。积极推进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在汾渭平原和雄安新区推广“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协同治理,做好从发电行业率先运行全国碳市场准备,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开展各类低碳试点示范。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1586个水源地6251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9%,搬迁治理3740家工业企业,关闭取缔1883个排污口和207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5.5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黑臭水体整治,36个重点城市1062个黑臭水体中,1009个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消除比例达95%。全国97.8%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已完成78%。编制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省“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强化太湖、滇池等重点湖库蓝藻水华防控工作。配合财政部等部门出台《中央财政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实施方案》,河北、北京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签署《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11个沿海省份编制实施省级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强化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推进海洋垃圾(微塑料)污染防治和专项监测,开展“湾长制”试点。完成2.5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荣获2018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出台《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并上报成果,共采集并分析测试70万份样品。26个省(区、市)建立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联合有关部门部署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污染耕地风险排查整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和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建成全国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持续推进6大土壤污染防治综合先行区建设和200多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制定《“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坚定不移推进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2263万吨,同比减少46.5%,其中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减少51.5%。推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存在问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部完成整改。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清废行动2018”挂牌督办的1308个突出问题中1304个完成整改,比例达99.7%。江苏、安徽、重庆、新疆等省(区、市)发布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能力建设文件,广东、广西建立跨省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格拆解处理审核,全年共有7456万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入正规企业规范处理。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初步划定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5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山西等16个省份基本形成划定方案。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一批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违法活动。国务院批准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联合中科院完成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云南颁布全国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命名表彰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扎实开展核安全法实施年活动,高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依法严格核设施安全监管,45台运行核电机组安全运行记录良好,11台在建核电机组质量受控,19座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安全运行。对AP1000、EPR项目开展全过程核安全监管,推动解决全球首堆工程关键问题,确保我国三代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积极推进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测。推动中低放废物处置场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湖南、贵州、青海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升级改造。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部署开展垃圾焚烧发电、PX项目自查,依法推进项目建设。推进全国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建设,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展沿江涉危涉重企业应急预案修编及备案。发布第一批《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开展全口径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已排查上报重点行业企业13897家。开展热点问题环境与健康调查,明确风险防控关键点。全国“12369”环保举报平台受理群众举报71万余件,基本做到按期办结。我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50起,有力维护了生态环境安全和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取得成功,达成一揽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彰显国际多边主义胜利和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稳步推进消耗臭氧层物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汞等国际公约履约工作。扎实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工作。启动“中法环境年”,推进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建设。成功举办国合会2018年年会。大力开展宣传和舆论引导。落实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对重点工作策划组织伴随式采访报道。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启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颁授“2016-201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首批124家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5218次,累计接待公众超过20万人。加强对全系统新媒体矩阵指导和规范管理。(二)强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改革。坚持提高政治站位、顾全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顺利完成生态环境部组建工作,整合7部门相关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加强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监测评估、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四个统一”,实现职能上的“五个打通”和“一个贯通”。加强内设机构设置,部机关内设机构由19个增至23个,增加近五分之一;行政编制由391人增至516人,增加近三分之一。加强业务支撑能力建设,将6个区域督察局写入“三定”规定,划入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七大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和农业农村部部分事业编制。正统筹设置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机构和组建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31个省(区、市)均挂牌成立生态环境厅(局)。配合中办、国办印发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文件,编制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拟整合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事项303项,其中新划入国土、水利、林业等部门执法事项46项。经中央批准,在全国推开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15项重点举措。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取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事项,简化35类项目的环评文件类别。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国家重大项目、地方重大项目、利用外资项目等三个台账,做好项目审批服务,完善绿色通道,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审批用时比法定时限压缩一半。全国完成21.6万个项目环评审批,总投资额超过26万亿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出台《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累计完成18个行业3.9万多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提前一年完成36个重点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证核发。加快推动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出台《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的意见》等文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印发《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定点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加大定点扶贫和行业扶贫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研究制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按程序已报送党中央,拟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分两批对河北等20个省(区)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公开通报103个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的典型案例,推动解决7万多个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回头看”期间,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其他重点领域,统筹安排专项督察。针对一些地区和企业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推动督察问责,促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就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等问题,公开约谈32个地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在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的同时,基本实现地市督察全覆盖。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工作。全国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8.6万件,罚款数额152.8亿元,同比增长32%,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前2014年的4.8倍。落实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以下简称“两法”)衔接制度,与公安部、最高检联合挂牌督办、现场督导大案要案。湖南、甘肃出台“两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持续组织开展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评选10个表现突出组织单位、90个表现突出集体、100个表现突出个人。山东、兵团等开展现场比武、实战演练活动,浙江、福建等省对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记功奖励。加快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圆满完成1881个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新建和改造工作,江西省水站建设进度全国第一。水质自动站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识成为地方水环境管理的亮丽风景线。顺利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状态转换。将空气质量排名范围扩至169个城市,定期发布空气质量及改善幅度相对较好和较差城市名单。开展2500个土壤背景点监测。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方案(试行)》。印发《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查处通报山西省临汾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案和多起喷淋人为干扰案例。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已报请国务院审议。加快“放管服”改革相关法律修改,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法完成修订并实施。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5项部门规章。会同司法部组织31个省(区、市)和国务院30多个部门完成1.1万余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定3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1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及配套的监测方法标准等144项标准,现行有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达1970项。29个省份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基础能力建设。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部系统254个在用生态环境信息系统接入生态环境云平台运行;将部属单位共40家门户网站接入网站群管理系统,实现集约化管理;推动实现远程办公,将部机关内网平台公文管理系统非涉密公文迁移到业务专网运行;除3项涉密或即将取消,我部31项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入户调查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三)强化管党治党,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不断强化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动员、大培训、大调研、大讨论、大宣传“五大活动”,形成“百名党员干部谈体会、百篇建议报告献良策、百件新闻报道展精品”丰硕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制度。部党组每半年听取“两委书记”述职。强化机构改革后的党组织建设,25个机关党支部完成新建和换届。开展“两优一先”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着力打造“一图一故事”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稳步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完善组织纪检部门动议干部信息沟通机制,在干部提拔任用、评奖评优等环节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作风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既用好老同志又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共调整部系统司局级干部180名,部机关处科级干部102名,部属单位党委书记、专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全部配齐。与人社部联合表彰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118个、先进工作者45名,第三次颁发长期从事环保工作纪念章。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印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办法。按月调度“回头看”整改情况,每逢节假日等重要节点进行教育提醒。及时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典型案例。组织集中整治4方面12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召开全系统专题警示教育大会。结合孟伟严重违纪案件,历时半年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开展“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中组部的指导下,部党组带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制定实施“八个强化、一个优化”的整改措施。部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干部深刻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的警示效果。制定我部巡视工作五年规划,明确全覆盖目标任务。出台《生态环境部党组巡视工作办法》,分两轮对12家部属单位党委(党组)开展巡视,坚持政治巡视和问题导向,督促被巡视单位强化巡视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深入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处理135人次,第二种形态处理23人,第三种形态处理2人,第四种形态处理1人。立案2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人、组织处理1人。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驻部纪检监察组忠诚、担当、有力履行监督责任,与部党组相互紧密支持配合,部党组与部纪检监察组建立“四项协调机制”,推动形成管党治党合力,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组织、作风和纪律保障。2018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主要归功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归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各地区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和参与贡献,也是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代表部党组和部领导班子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代表、老领导们,以及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三、全面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要准确把握,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客观分析经济社会形势变化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高工作的战略主动性。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多重挑战,具体体现在“六个性”。一是思想认识上的摇摆性。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出现了弱化,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劲头发生了松动,将经济下行压力简单归结于环境监管过严的模糊认识有所抬头,放松环境监管的风险有所增加。二是污染治理任务的艰巨性。随着环境治理措施深入推进,越来越要啃硬骨头,一些问题解决的难度在加大。特别是在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方面,部分地区仍对传统产业存在路径依赖,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运输结构调整任务艰巨,铁路货运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业投入结构调整还需完善切实有效的政策机制。生态环境风险依然较高,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案件仍高发频发。三是工作进展的不平衡性。从工作推进情况看,有些地方前期工作基础好、历史负担轻,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小,但有的地方、有的领域环境治理基础薄弱,工作难度较大。同时,城乡发展和环境治理不平衡,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人居环境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四是工作基础的不适应性。从工作能力上看,生态环境队伍薄弱,尤其是基层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从工作方式上看,重行政手段轻经济手段、重监管轻服务的问题依然存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从工作作风上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地区、领域和行业的“一刀切”行为影响恶劣。五是自然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还明显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去年秋冬季以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出现10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六是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受全球经济放缓和治理体系调整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动力开始显现不足。此外,一些国家质疑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政策等负面声音不绝于耳。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在“危”中寻“机”,分析并把握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谋划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敢于较真碰硬、说到做到的权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这为我们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和根本政治保障。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推进这些工作,将进一步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三是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中央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保障,2018年我部参与管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预算规模达551亿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些部署为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较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社会预期。四是体制机制改革红利惠及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生态环境机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省以下环保机构垂改等改革陆续到位,将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畅通监管体制机制,夯实基层监管执法能力,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其他多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将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总的来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善于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决当好保护生态环境的钢铁卫士,守护祖国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强化斗争精神,克服“四种消极情绪和心态”。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不断强化斗争意识、斗争精神、斗争魄力,充分注意、坚决克服“四种消极情绪和心态”。一是自满松懈的情绪和心态。坚决抵制“胜利就在眼前,成功就差一步”的骄傲自满心态,以及“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松懈倦怠情绪。要时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警醒,不松懈、不放松、不歇脚,只争朝夕、夙夜在公。二是畏难退缩的情绪和心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的明确要求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于国于民都有利、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生态环境部门履职尽责就是在用具体行动践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实践也充分证明,当前的工作方向路径和策略方法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客观规律和工作实际的。要保持信心不动摇,迎难而上,坚决纠正“遇到问题绕着走”等消极思想和行动。三是简单浮躁的情绪和心态。要保持理性、淡定、客观,力戒简单、浮躁、冒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能力导向,抓好阶段性重点任务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坚决反对脱离实际,“层层加码、级级提速”。坚决反对“一律关停”等简单粗暴处置方式。四是与己无关的情绪和心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是某些部门和单位的事情,是全系统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每个人的行动都影响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也与系统内每个人有关。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要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同向发力。同时,要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第二,保持战略定力,做到“五个坚定不移”。越是情况复杂,越是形势多变,越是滩多浪急,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越要坚定信念和信心,坚定不移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要牢记对我们的要求,牢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牢记我们的基本职责,坚守阵地、坚持不懈,把该办的事情办好、把该落实的任务落实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第三,坚持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落实“六个做到”。在推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今后仍要坚持和发扬。一是做到稳中求进。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也要有历史的耐心和恒心。二是做到统筹兼顾。既追求环境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争同时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做到综合施策。既发挥好行政、法治手段的约束作用,又发挥好经济、市场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保障作用。特别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规范自由裁量权,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对地方既要有督促和要求,又要有支持和帮扶。对企业既要做到严格监管,又要做到热情服务。像对待群众信访投诉一样,重视企业对环境监管的合理诉求,加强对企业治污的指导帮助,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四是做到两手发力。既抓宏观又抓微观。抓宏观方面要发挥好传统优势,强化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和统筹指导。同时抓好微观推动落实,通过督查和帮扶,把压力传导下去,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依靠地方落实好各项任务措施。五是做到点面结合。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六是做到求真务实。既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又攻坚克难把基础夯实。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如果不可兼得,那么宁要里子,不要面子。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零容忍”,坚持把数据和情况搞真实,扎扎实实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坚决杜绝“数字环保”“口号环保”“形象环保”,确保实现没有“水分”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确保攻坚战实效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四、2019年工作安排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生态环境机构运转的第一年。做好201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不能放宽放松,更不能走“回头路”,保持方向、决心和定力不动摇,聚焦打好标志性战役,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里,我再着重强调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一)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深入领会和贯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继续推进全国“三线一单”编制和落地并制定指导意见,深化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继续推动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举措。加大对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保扶贫长效机制。(二)加强重大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制定。要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迈向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等前瞻性研究,结合生态环境职责的“五个打通”,完善顶层设计,谋划好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化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和计划调度,加强典型区域、重点行业跟踪研究。加强绿色税收、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政策研究,加强生态补偿、行政村环境整治、城镇农村污水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重大政策和补短板关键问题对策研究。(三)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认真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重中之重,理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推动落实规划、环评等“五统一”要求。稳妥推进散煤治理,深入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业炉窑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等工作。全面统筹“油路车”,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积极推广新能源车,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做好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管理工作。(四)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要深入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攻坚战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千吨万人”(日供水千吨或服务万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工作。开展长江流域国控劣V类断面整治、三磷(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综合整治。规范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环境管理,配合推动长江岸线修复、非法码头整治、小水电清理整改等工作。重点推进未达治理目标的重点城市,以及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及指南。开展环渤海区域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等重点攻坚行动。完成2.5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五)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今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的第一年,要认真抓好落实。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认真做好农用地详查成果集成并向国务院报告详查结果,积极稳妥推进企业用地调查。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深入推进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和试点工作。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开展试点示范。继续做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削减进口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组织实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地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开展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严格淘汰或限制公约管控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要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制定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办法,开展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适时启动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工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工作,开展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督促落实好《“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组织研究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任务。深化和拓展低碳试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加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积极做好我领导人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继续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八)持续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要深入贯彻核安全法,加快完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协调推进落实国家核安全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深入细致做好核电厂、研究堆与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监管。规范与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推进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和核设施退役治理。(九)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要推动出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启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中央企业开展督察,力争四年内完成全覆盖及“回头看”。统筹安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严重违法行为、“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强化监督工作。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积极做好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领域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工作,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十)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要继续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落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修订我部审批环评建设项目目录,推动地方优化分级审批管理,落实取消环评资质法律要求。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部署开展“发一个行业、清一个行业”清理整顿,制定排污许可与环评、执法衔接工作方案。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和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推动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制定实施湾长制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入河、入海排污口管理改革指导意见。(十一)提高支撑保障能力。要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排污许可、生态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等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制修订危险废物鉴别、污染物排放等标准。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危险废物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推动加快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加快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数据全国联网共享,加强水质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比对测试,建立完善自动监测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推动建设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国家生态状况监测网。扎实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环境执法平台、“互联网+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联网运行。不断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环保新媒体矩阵建设。做好2019年联合国世界环境日主办国及相关活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全国低碳日”和“保护臭氧层日”等宣传活动。深入推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办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绿色之路分论坛,启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十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巩固“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成果,落实“八个强化、一个优化” (强化思想引领、强化基层党建、强化民主决策、强化监督制约、强化执纪问责、强化工作协同、强化以上率下,强化狠抓落实,优化选人用人)整改措施。加强政治和思想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为民情怀、事业情怀。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有效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贯方针。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党的好干部标准,着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旗帜鲜明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同志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和质量,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各项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许达哲(根据录音整理 2018年6月13日)同志们:刚才,家毫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大家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五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认真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要求,及时贯彻长江经济带座谈会精神,出台实施《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以“一湖四水”治理为主战场,以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载体,以环境治理战役及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等为抓手,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达88.3%;14个市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3.1%,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全省PM2.5和PM10年均浓度比2015年分别下降14.8%和10.8%,每年均完成年度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二是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全面深化。颁布《湘江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环境问题责任追究、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等方面出台系列办法措施,抓好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等改革试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三是环境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十二五”以来,完成废渣治理项目135个,总治理渣量2520万吨;2015年以来全省共立案查处8184起环境违法案件,妥善处置66起一般及以下环境相关突发事件,省本级环境信访受理率100%,案件办结率99.23%。四是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得到夯实。建立覆盖全省的环保责任体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成覆盖全流域的五级河长体系,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责任纳入绩效考核内容,环保执法机构纳入政府行政执法保障序列。实施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共设置省控及以上级别的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断面419个,大气自动监测站点183个和土壤环境监测点位2339个。这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取得的经验也需要认真总结。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必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把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湖南的具体工作之中。一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定信心决心。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生态环保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增强“四个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向中央方针政策看齐,就要体现在具体工作、实际行动之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我们更要有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中体现政治担当,把绿水青山保护好,把湖南好山好水好风光的优势体现和发掘出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湖南贡献。从生态资源看,我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水资源和生物物种丰富,在多个场合就提到湖南有范仲淹、黄永玉笔下的生态美景。目前,全省湿地保护总面积75.59万公顷、淡水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9.6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9个。这是我们推进绿色发展的优势所在。从发展平台看,拥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级平台,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系列试点平台,以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等70多个国家级、省级环保科研平台,这是我省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从工作基础看,这些年我们抓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抓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及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抓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抓环境治理战役及“夏季攻势”,既集中解决了一批矛盾突出、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又为下一步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说,湖南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有基础、有优势。我们一定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使命担当,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要切实武装头脑,做到学用结合。第一,要入脑入心。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第二,要学思贯通。对照生态文明思想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怎么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关键点,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深入思考怎么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深入思考怎么解决制约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这次我省党政代表团浙江之行,就学习了“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以及鲁家村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先进经验。第三,要知行合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在实际行动上见真章。我们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在行动上,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整治生态环境,以抓铁有痕的作风细化落实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责任落实。三要认清环保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从我省实际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依然突出”。一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我省是有色金属之乡、农业大省,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累积严重,重点采矿区、少数湖库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全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清洁能源比例不高。二是民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我省的1个月时间里,就收到了不少群众投诉电话,反映的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已整治的污染问题反弹,导致重复投诉。三是环境治理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全省环境监测网络还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不高,环境管理不够精细化;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力度不大,企业投入不够;城乡环保基础建设不平衡,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生活污水普遍直排。我们必须认识到,跨过这个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我们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和代价会更大。我们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强化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增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二、努力走好湖南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生态文明思想是否真正在湖南落地生根,最主要的是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否牢固树立,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否形成,看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是否完成,看人民群众是否从中得到实惠,关键是看能否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低污染的绿色发展之路。(一)抓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农业投入结构优化调整,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监管,压实责任,严防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大力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集中资源要素促进补链强链延链。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和“两型”工业企业,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引导洞庭湖周边地区培育发展符合生态绿色要求的工业企业,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二要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2020年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6%。加快实施“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工程,推进“气化湖南”工程和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减少原煤消耗,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785亿吨标准煤以内。三要调整运输结构。完善全省交通运输网络和枢纽节点,推进空港、陆港、水港和信息港建设,探索污染减排补贴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选择铁路、水路运输,到2020年,全省非公路货物周转量比例提高到35%左右,每年推广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不低于本地当年新增及更新汽车总量的2%。四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力争农作物化肥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恢复发展绿肥150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比例达到20%以上。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二)抓治建并举。严格执行“十个严禁”(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水直排;严禁非法采砂采石;严禁非法占用河湖水域;严禁非法侵占河湖岸线;严禁非法侵占湿地;严禁非法开发和使用污染地块;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非法作业;严禁违规堆放和露天焚烧垃圾;严禁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一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摸清污染源底数,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按照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聚焦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突出长株潭区域大气同治、洞庭湖水环境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属(土壤)治理三大重点,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以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二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编制我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从发展格局、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区域差异化的环境准入要求,建立覆盖14个市州的环境管控体系。积极开展造林绿化行动,稳定并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管理,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际重要湿地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结构性调整,探索建立统一高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加快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重点开展“一湖三山四水”等主体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三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省敏感区域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强县以上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到2020年,新建污水管网4972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5.4万立方米/日。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扩建一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统筹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到2020年,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的50%以上。大力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抓重点带动。以点带面,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一要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完成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向“一湖四水”延伸。深入推进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等重点区域污染集中整治,加大流域遗留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退矿复绿,有效管控流域污染地块风险,到2020年,湘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稳定在III类标准以内。二要着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乡生活污染治理、采砂秩序整顿等十大重点任务和大通湖、华容河等九大片区集中整治。到2020年,除总磷≤0.1mg/L外,洞庭湖湖体其他指标达到III类水质要求,南湖、芭蕉湖、东风湖、珊珀湖等内湖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三要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与治理。科学规划岸线保护开发,编制实施岳阳港总体规划,推动实现港口岸线合理利用。加大沿江码头整合力度,引导港口码头集约化发展。强化崩岸治理,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66.3公里崩岸河段河道险工险段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化工污染专项整治、固体废物排查整改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四要实施长株潭等地区大气同治工程。加强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大气联防联控,抓好污染减排、降尘控车、执法监管,突出特护期管控。到2020年,长株潭三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14%以上,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五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今年6月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49个入河排污口取缔任务,基本完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特别是要抓好上报生态环境部的163个问题整改。同时,推动县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加强良好湖库保护。六要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开展柴油货车及船舶超标排放专项治理,加快淘汰老旧车船,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建立完善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抓好重型柴油车污染管控。当前,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夏季攻势”。从目前情况看,有些任务进展较慢,有的牵头部门措施不实、监督不力、责任不明确。要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的标准要求来实施,定期通报,强化督查督办。既要表彰树立正面典型,也要在媒体曝光反面典型,严格进行考核问责。(四)抓城乡协调。坚持区域协同、城乡并重,从整体上谋划城乡生态布局、功能分区,加快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一要大力推进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加快制定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今年12月底前完成150个黑臭水体整治。完善区域纳污体系规划,强化源头治理,出台全省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奖补方案。加强已经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日常监管,实现长治久清。到2020年,全省地级城市建成区、县级城市建成区和乡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5%。二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整治农村生活污染,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村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力争2020年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5%的农户使用卫生厕所;大力整治农村空心房,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和“建新拆旧”政策;继续实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要强力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定农田污染控制标准,建立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控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农业环境监测预警网络。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建立规模养殖准入制度,科学划定禁养区,推进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抓好整县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规范河流、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养殖行为,全面禁止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要通过以上措施,努力把长江岸线变成美丽风景线、把洞庭湖区变成大美湖区、把“一湖四水”变成湖南的亮丽名片,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万里长江作出湖南贡献。三、创新完善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要深入推进环境资源监管制度改革。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已经非常明确。我们要根据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精神,研究我省生态环境机构组建方案,统筹生态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监测评估、监督执法、督察问责等工作,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城市和农村,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要强化落实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一方面,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目前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对目前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和信访件组织开展“回头看”,认真查漏补缺,防止整改滑坡、污染反弹;对目前仍在持续推进的长期整改任务,进一步明确整改时间节点、阶段目标任务,定期调度、加强督办;对整改进度滞后的问题,实行按周调度,并适时启动问责调查。同时,针对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政策。另一方面,要强化省级环保督察。实施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省覆盖,分两批组织对14个市州和部分重点县市区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积极配合督察组工作,认真抓好反馈意见整改,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三要健全完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落实党委、政府责任。按照“党政同责”要求,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行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大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落实环保“三管三必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管发展的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的必须管环保,管行业的必须管环保。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履行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发改、经信、国土、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领域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落实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保护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环保黑名单管理等制度,倒逼企业落实污染防治责任。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环境问题调查问责制度,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我省实施细则,以及《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对损害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严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要建立环保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评价考核办法,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四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要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提升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要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推行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原则,落实企业污染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责任,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在不增加债务风险的前提下,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要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研究,实施长株潭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洞庭湖总磷污染成因解析、湘江流域土壤污染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等一批重大研究课题,提出有效治理对策,确保科学施策、精准施策。同志们,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思想认识,抓好责任落实,依法依规治理,敢于较真碰硬,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贡献。在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张敬华(2018年2月2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三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的站位践行“两山”理论,以更大的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实的举措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之城、美丽幸福南京。等会儿,大家将观看环保专题片,有关单位将作交流发言,市委、市政府还要与各板块签订环保责任书,南京大学的张全兴院士专门出席会议并将讲话,会议结束时绍敏市长还要作总结讲话。这里,我先讲五点意见。一、要切实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扛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全局性的变化。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这些总体要求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总书记特别强调,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先要从“四个意识”的高度,把总书记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学习好领会好,切实把这一重大政治责任扛起来。一要深刻理解总书记抓生态的宽广视野,进一步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十九大确立了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书记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规律。对于我们南京这样一座城市来说,山水城林融为一体,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本底。如果我们不加以珍惜和保护,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也无法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交待,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深刻的教训。我们作为南京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把这个道理始终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二要深刻理解总书记抓环保的辩证思想,进一步强化践行“两山”理论的自觉。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辟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总书记强调,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我们如何理解和落实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就是要牢固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就是要坚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坚决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弯路。当前,南京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创新名城,如果我们的生态环境得不到明显改善,就很难吸引人来工作生活、来投资发展、来创新创业。从这一意义上说,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更是我们抓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抓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三要深刻理解总书记抓治污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强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担当。总书记对生态环保工作十分重视、态度十分坚决,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央组织开展了史上最严格的环保督察,严肃查处了多起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其中,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几十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责任,不要眼开眼闭,不要玩忽职守,不要欺上瞒下,出了问题,是要追责问责的”。总书记的话警示我们,在环保问题上,决不能有半点侥幸、松懈和马虎,决不能越雷池一步,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警醒,必须真正把责任扛起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要深刻理解总书记抓发展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导向。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要求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大的方面来看,绿色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日益成为检验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江苏发展来看,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六个高质量”要求,其中一条就是“生态环境高质量”。从南京实际来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生态环境是突出的短板。从百姓需求来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需要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更需要优质的生态产品。无论哪个方面,都要求我们必须更大力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旗帜鲜明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切实以环境质量的提升推动发展质量的提升,真正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和鲜明底色。二、要切实把南京生态环保面临的问题和短板搞清楚这些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要更多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对症下药,聚力攻坚突破。关于目前我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可以用“三个任务很重”来概括。第一,大气污染防治的任务很重。第二,水环境治理的任务很重。第三,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的任务很重。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还要从主观上找差距、找原因。一是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抓生态环保工作力度还不到位。部分同志一讲环保就是环保部门的事,一讲治水就是水务部门的事,没有真正形成共治合力。二是常抓不懈、一以贯之的担当意识有待加强。应该说,这些年来大家对生态环保的认识都在提高,但部分同志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持之以恒,特别是一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动摇。三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同志认为发达国家治理环境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在治理环境上松一点、慢一点不要紧,对解决环境问题缺少“拖不起、等不得”的紧迫感。四是迎难而上、动真碰硬的攻坚意识有待加强。面对生态环保的“硬骨头、硬任务、硬考核”,一些干部存在畏难情绪,见到问题和矛盾绕着走。不管是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还是工作推进层面的问题,我们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措施着力加以解决。三、要切实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要求把握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的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以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为抓手,以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倒逼,更大力度治气、治水、治土,更大力度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更大力度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坚实保障。在发展路径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片面追求数量增长向更加重视质量提升转变,把绿色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真正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决不允许给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估不合格的项目打黄灯、开绿灯,决不允许再走寅吃卯粮、得不偿失的发展路子。二是要从被动忙于末端治理向主动强化源头治理转变,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切实以结构调整的“伤筋动骨”实现生态环境的“脱胎换骨”。三是要从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特别是要强化系统思维,学习借鉴浙江的好经验,强化“共治”理念,既推动水、气、土共治,又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共治,把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统筹运用好,把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更好发挥好,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工作体系和机制。在目标任务上要做到“四个确保”。一要确保各项生态环保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目标,国家和省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我市也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其中,2018年,全市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要达到75%,PM2.5年均浓度要下降到40微克/立方米以下,省考断面优于III类水质比例要稳定在63.6%以上,劣Ⅴ类比例要控制在4.5%以下,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煤炭消费总量要削减250万吨以上,万元GDP能耗要下降4%,等等。这些都是硬指标,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二要确保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全面落实。今年,国家将采用机动式、点穴式的专项督察方式,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已经整改的要加强长效管理,确保不反弹;尚未整改到位的,要加快进度,尽快销号。对于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这次会上正式下发了整改方案,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刚性兑现。三要确保“263”专项行动计划全面到位。省里提出“263”专项行动要“四年任务三年完成”,这就意味着主要任务要在今年“大头朝下”。各级各部门要倒排任务和进度,尽量把工作往前赶,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四要确保长江南京沿线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设区市,境内有长江干流岸线197公里,占全省的28%。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作出“南京贡献”。四、要切实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工作落下去关于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工作,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相关工作计划和方案作了明确。总的是要全力以赴打好六场硬仗,挂牌督办十大项目。第一,要打好大气治理的硬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并提出了“四个明显”的目标要求,即: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具体到南京,我们要在“一减两治”上下更大功夫。一要把减煤作为重中之重。二要突出治理VOCs污染。三要强化尾气扬尘污染治理。第二,要打好水环境治理的硬仗。具体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保护好饮用水。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任务,加快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确保饮用水100%稳定达标。二要治理好污水。注重源头减量,全面整治工业点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大幅削减入水污染物总量。深化雨污分流,科学有序推进三年攻坚计划,做好已建成设施的“回头看”工作。加强末端治理,提升城乡污水处置标准和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达标后要尽可能通过生态处理再进入水系。三要巩固好清水。在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的基础上,持续做好河道清淤、引水补水、日常管护等工作,同步推进非建成区黑臭河道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提高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第三,要打好土壤固废治理的硬仗。土壤和固废污染更具潜伏性和隐蔽性,治理周期长、见效慢,在一定程度上比治气、治水的难度更大,必须加大力度统筹推进。一要治理脏土。尽快摸清土壤污染现状和底数,开展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有序实施重点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二要管住危废。加快构建满足全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危废处理利用系统,提高危废规范化管理和处置水平。三要垃圾分类。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总的要按照“三分法”实施垃圾分类,对单位生活垃圾实施强制分类,同时要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第四,要打好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的硬仗。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水体本身。综合治理入江支流,全面整治金川河、外秦淮河等流域范围内的劣Ⅴ类排口,杜绝污水直接下河。专项治理长江水域“三无”船舶,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型船舶,强化对危化品船舶的停泊监控和航行监管,严格防控船舶污染。加强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养护,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二是长江岸线。严格保护生态岸线资源,完善岸线利用准入机制,狠下决心解决岸线资源过度、无序、低效利用等问题,坚决将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率降到50%以下。大力清理长江岸线危化品码头和储罐,全面排查和整治船舶修造厂、养殖场、垃圾堆放场。强化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接收处置设施。三是沿江陆域。加强沿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抓紧实施沿江陆域生态修复,推进长江及其支流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构建沿江绿色生态屏障。有针对性地开展湿地修复和湿地保护,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和湿地保有量。第五,要打好系统治理的硬仗。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既要做好减法,大幅降低污染,也要做好加法,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一要保护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强化生态空间保护,确保完成今年35个生态红线区域环境问题整治任务,更多地为生态建设留白。二要优化产业结构。我市化工、钢铁、电力、水泥等产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调整也不会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一定要有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付出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要通过提高环保、技术、安全标准等手段,下定决心抓好企业的改造提升、关停并转,不断壮大“4+4+1”主导产业规模。要抓牢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江北新材料产业园转型升级步伐。三要推进生态建设。有序恢复矿山宕口等区域植被,提升林地、水源、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统筹抓好重点工业片区生态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精心规划设计树种,增强绿化面积,提升绿化档次,通过彩化为城乡建设增添更多色彩。四要用好经济手段。落实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和排污权价格政策,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进环保“费改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快建立“谁保护、谁受益”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机制。进一步放开环境污染治理市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第六,要打好执法监管的硬仗。坚持源头严防、事中严管、事后严惩,使环保法律法规成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一要多措并举监管。完善执法监管“双随机”制度,加快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建设,实现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施全覆盖。加强城市环境问题日常巡查督查,重点巡查城郊结合部和群众投诉比较多的区域,着力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二要从严从重处罚。针对污染设施不正常运转、私设排污口、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按照高线从重处罚。同时,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负责人的追责惩处力度,严惩背后的利益获得者和姑息纵容者,决不允许把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三要加强部门联动。重点是强化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和举报线索共享,完善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查办机制,对紧急和重大案件实行联合调查,坚决防止有案不移、以罚代刑。四要抓好垂直改革。按照省里统一部署,按期完成环保监测监察执法队伍的垂直改革,确保工作顺利交接、平稳过渡,杜绝工作漏洞和监管真空。在打好六个方面硬仗的同时,今年我们将挂牌督办十大项目。一是减煤减化。这项工作由市经信委牵头落实。二是大气治理。这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落实。三是污水管网建设。这项工作由市建委落实。四是水体治理。这项工作由市水务局牵头落实。五是交通污染治理。这项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六是绿地建设。这项工作由市绿化园林局牵头落实。七是农业污染治理。这项工作由市农委牵头落实。八是生活垃圾治理。这项工作由市城管局牵头负责。九是废弃矿山治理。这项工作由市国土局牵头落实。十是危化品安全管控。这项工作由市安监局牵头落实。五、要切实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好推进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系子孙后代,考验决心耐心,必须按照中央和省部署要求,高位组织,狠抓落实,强力推进,重点在“四个必须”上下功夫。第一,必须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是生态环保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提高认识,又增强能力,既做到“家底清、症结清”,又做到“责任清、路数清”,真正把环保之责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对各种项目、投资、建设等活动,要始终把生态挺在最前面,一定要算明白账、生态账、长远账。市委、市政府层面,我和绍敏市长是第一责任人,我们将带头抓好落实、每月专题调度,各板块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每周研究调度,下最大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第二,必须各尽其责一起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责任,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管发展必管环保、管业务必管治污,坚决克服“一讲环保就是环保部门的事”这一错误思想,做到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要最大限度动员全民参与,切实督促企业落实治污主体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绿色理念,形成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治污攻坚的强大合力。第三,必须创新手段系统抓。一方面,要强化项目支撑,围绕目标任务,排出一批近期推进和长远实施的重点项目,尤其要聚焦重点,按照可操作、实打实、能见效的原则,抓紧细化梳理一批结构调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对今年确定的市十大挂牌督办项目,要集中攻坚突破,确保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供给,以创新名城建设为契机,结合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加大生态环保领域科研攻关力度,紧紧依靠科技的力量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第四,必须督查问责从严抓。要始终把生态环保工作推进情况作为重点,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有效推动工作落实。要增加生态环保在各地各部门考评体系中的权重,注重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形成激励约束并举的考核机制。要强化问责追责,对工作落实不及时、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对在环保方面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要敢于亮剑、动真碰硬,拿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明确态度,达到问责一例、教育一批的警示效果。同志们,干部有担当,事业就有希望。今年以来,我们打赢了扫雪除冰攻坚战,靠的就是广大干部的勇于担当和全市上下的团结拼搏。我们要大力发扬这种实干精神和过硬作风,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对标生态环境高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务实成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主持词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蓝绍敏首先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讲话。...........请全体与会人员观看南京环境问题专题片。 ............... 接下来下面请有关单位作交流发言。 ..............下面请张敬华书记与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各区区委书记签订2018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今天的会议,是在省市“两会”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会议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问题点得足。敬华书记在讲话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专门指出了南京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刻揭示了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特殊形势和存在问题,并深入剖析了背后的原因。同时,会上播放的环保专题片,也不是过去常规的“谈成绩、报喜讯”宣传片,而是“讲问题、点不足”的警示片。应该说,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不怕揭短亮丑、直面短板不足的务实态度,表明了我们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大家都知道,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我们做一切工作都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讲它是世界观,就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并不是问题变多了,而是标准提升了、要求更高了。对此,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二是责任压得实。今天会上,敬华书记与各区区委书记、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签订了2018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应该说,这在江苏、在全国也是不多的。这也充分表明了一种态度,就是在我们南京,市委、市政府带头把环保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环保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并把压力真正传导到了各区主要负责同志身上,书记抓书记把工作传导下去。可以说,今天的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形成了“书记抓书记、一把手抓一把手”的责任传导机制,必将加快促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三是措施针对性强。敬华书记在讲话中,围绕存在问题,要求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三个转变”,在目标任务上做到“四个确保”,并强调要打好六个方面硬仗、挂牌督办十大重点项目。应该说,每条要求、每条措施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都让大家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去干?干成什么样?8家部门和单位的发言,讲得都很好,都围绕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要承担的责任,表明了态度、作出了承诺、展示了决心。张全兴院士的讲话,既肯定了我们南京的工作,也围绕科学防治提出了很好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今天的会议,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体现了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的统一,也体现了治标和治本的统一。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传达贯彻、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就打好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贯彻好敬华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再简要讲三点意见。一、目标要高点定位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在充分考虑实际与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把目标任务定高一点,体现的是一种对标找差、争先进位的工作追求,体现的是一种昂扬向上、奋发争先的精神状态。现在,全市2018年和今后三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都已确定,应该说都体现了高点定位这样一个要求,体现了我们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这些目标任务都是底线,都是必须要不折不扣确保完成的,这一点没有丝毫讨论的余地。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尽量把工作往前赶,为后面工作留下足够的空间;在一些方面还要有更高的标准,使我们的污染防治成果更加经得起检验、经得起评判,能够体现出省会城市的担当和作为。比如在治气上,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这应该是我们一个最基本的目标。从全国看江苏、从江苏看南京,其实是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在研究今年和今后三年全省大气治理工作的时候,明确希望南京和苏州能够在全省率先达标。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的压力更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很多,一定要把工作尽量往前赶,能早上的措施要早上,能早实现的进度要早实现,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今年目标定的是75%,比去年目标高了5个百分点,比实际完成高了2.7个百分点,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没有这样的高点目标也不行,确定的目标必须完成、没有退路。只有这样,2020年达到80%的目标才有可能。比如在治水上,我们现在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域消除劣Ⅴ类水体,这既是我们确定的目标,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面上提出的要求。无论全省各地进度如何,我们都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为扎实的举措,坚决在全省率先消除劣Ⅴ类水体,决不能把劣Ⅴ类水体带入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都要按照高点定位这样一个要求,切实强化目标意识、必成意识和率先意识,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动真碰硬的狠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撸起袖子的干劲,拿出一批新招好招,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真正做到以高效率的工作推动高起点的治理,以高标准的目标引领高质量的发展,以高含金量的成果保障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二、难题要全面破解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正视困难才能战胜困难。污染防治难在什么地方?从时间上看,环境突出问题是我们过去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现在要通过短短几年时间,使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按部就班推进是难以实现的。从实践上看,经过这几年的治理,目前常规性举措我们基本都已经用上了,停工停产等保障性、临时性措施只能短期使用、不可持续。现在,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阶段,采用常规的思路和办法很难实现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超常规的力度,尤其要更多地采取工作性、工程性措施,通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办法,着力解决深层次的、两难的、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好的问题,众志成城来实现目标。比如大气污染防治,就是要紧扣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问题来想办法。要下大力气减煤减化减铸造,坚决关停整治环保不达标企业,特别是要抓住一些大的片区、关键的大户企业,提升环保标准、推动转型升级、减少废气排放,努力把污染底数减下去。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发展的方向聚焦到“4+4+1”导向上来,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业坚决不要,带来环境污染的企业坚决不收。刚才,三家企业都做了很好的发言,今天来参加会议的也都是大企业,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在减煤减化减铸造以及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方面作出示范、作出“样板”。同时,我们还要制定有效措施,控制机动车过快增长,提高油品准入标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对船舶和非道路机械监管。要坚决落实扬尘管控举措,切实管住工地、道路和运输车辆。比如水环境治理,现在关键还是要在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水体整治提升、片区雨污分流等重点领域求突破,加快构建完整的污水闭环系统,做到哪个环节缺项就尽快突破哪个环节、哪个片区薄弱就聚力加强哪个片区。在水环境治理上,现在我们讲2020年全市域消除劣Ⅴ类水体,那底数到底有多少?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把措施落实下去?我们还要作专题研究。比如土壤污染防治,当前这个阶段,最迫切的也还是要把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清楚,把治理的方案想周全,扎扎实实推进重点区域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确保增量严格控制、存量逐步减少,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招招见效。三、治理要系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打独斗、单兵突进都不行,必须要用系统论的方法、系统化的思维来推进。去年,南京在水环境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但也要看到实际任务依然还是比较艰巨的。特别是过去,我们一些地方在黑臭河道整治上也有着失败的教训,有的河道刚整治一两年就全面返黑臭,说到底还是没有成系统、成片区地进行治理,没有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尽管很多同志对“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道理很清楚,但仍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往往还是没有把根子上的和水里的事情通盘解决好,有的还是只清了水里的淤,没有治岸上的污,或者“水中”和“岸上”工作进度不匹配,走的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老路,陷入了“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因此,无论是大气污染防治还是水污染防治,无论是土壤污染防治还是长江生态保护,我们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系统谋划、系统设计,同步推进、同步治理,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从源头上管控住污染,决不能折腾,也经不起再折腾。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始终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切实强化部门联动、整体作战,在全市范围内加快形成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凝聚工作合力,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按照敬华书记刚才的部署要求,做好今年、面向三年时间跨度,进一步倒排“时间表”、绘好“路线图”、制定“任务书”,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分解,紧扣时间节点、拧紧责任链条,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带头抓环境保护、带头抓污染防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不仅要全面打响这场战斗,而且要坚决打好、全力打赢这场战役,努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使我们的全面小康真正体现出“高水平”内涵,使“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更加名副其实!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刚(2018年9月21日)同志们:今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个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理在会上讲话,同时还有四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会议,规格之高、意义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全面系统总结了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在全党全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推进会的要求,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努力开创美丽六盘水建设新局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我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因粗放发展、破坏环境造成的生态危机。从森林植被看,建国以来我市森林资源经历过三次大劫难,一次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大炼钢铁、大办农村集体食堂等带来的乱砍滥伐,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机构瘫痪、管理松弛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一次是80年代初因产权不明晰而对集体山林的严重破坏。198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7.55%,远远低于建国以来全省最低水平12.6%。从空气质量看,市中心城区降尘最高值为1984年的13.31吨/平方公里/月;空气总悬浮微粒最高值为1987年的1622微克/立方,超过当时国家标准的4.4倍,1982年市中心城区酸雨率达55%。从水环境质量看,1990年出版的《六盘水市志·环境保护志》记载,全市6条主要河流,过去清澈见底,进入80年代后浑浊不堪,有的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水河,过去江河鱼蟹丰富,今天濒临灭绝。长期污染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最低时的2006年仅为29.41%。从物种数量看,老虎的活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质量和物种数量多少的标志,因为一只老虎至少需要30平方公里以上的森林作为活动空间,其中还要有大量的鹿、羊、野猪等动物作为它的食物。历史上,全市各地都有老虎出没。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编纂的《普安直隶厅志》记载,那一时期的盘州有虎豹、豺狼、熊罴等兽类;民国十年(1921年)编纂的《水城县志稿》记载,那一时期的水城“虎、彪、豹亦有之”,该书还记载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豺狼遍野,无论老幼凡褴褛者多被害”,史称“壬寅豺患”;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编纂的《郎岱县访稿》记载,当时的郎岱有虎、豹、豺、狼等兽类。但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市虎、豹、豺、狼、獐、狐等等都不再有踪迹,鸟类也仅剩60余种。“风吹砂尘跑、千里无飞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当时六盘水的真实写照。面对空前的环境保护压力,全市痛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好转。一是森林面积大幅提高。按照省里最新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56.09%,较1985年提高48.54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状况基本得到控制;去年全省考核中,我市“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排名全省第一。二是空气质量整体提升。2017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4个县市区AQ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94%。市中心城区大气降尘年均值为5.9吨/平方公里/月,低于国家6.2吨/平方公里/月的评价标准。九十年代中期后再未出现酸雨。三是水质全面改善。2017年,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保持100%;4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功能区要求。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将六盘水的“母亲河”——水城河,从多年的黑臭水体治理成清澈见底的景观河、生态河。四是物种数量持续增加。近些年,我们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建成野钟黑叶猴市级保护区、玉舍老林沟县级自然保护区。随着生态持续改善,全市已知植物2160种,其中珍稀植物77种;动物1063种,其中二级以上保护动物14种,鸟类增加到343种。五是治污控污有力有效。我们下决心关停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所有行业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市58家洗煤厂全部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利用,每年减少向河道排放煤泥90万吨。生产煤矿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矿井水100%处理排放。六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我们成立了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探索构建“1+14”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环保责任层层压实,监管能力持续提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一是环境治理成果还需巩固。煤、电、钢、材四大行业仍然是水和大气的主要污染源,2017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固废长期堆积,利用率低,增量不断,仅煤矸石一项还有约1.6亿吨待处理。二是森林质量还需提升。2014年以来植树造林365.93万亩,其中320.74万亩新造林,因没有达到3年成林年限或郁闭度未达到0.2,未能纳入森林覆盖率统计,这些新造林如果管护不好,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市内835万亩森林面积中特殊灌木林约487万亩,竹林约4万亩,乔木林约344万亩,乔木林仅占森林面积的41.2%。乔木林中天然林占74万亩、人工林占270万亩,天然林占比仅为乔木林总数的21.5%。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还需强化。动植物种类总量不多,面临本土物种濒危和外来物种入侵双重压力。目前已知濒危野生植物有兰科白芨、虾脊兰等52种;野生动物有大鲵等极度濒危物种,还有载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王锦蛇、玉斑锦蛇等易危级物种。水城角蟾、水城拟小鲵在全世界只有我市独有,水城角蟾栖息在石龙社区长度仅1公里的山沟内,现在纸红公路施工点距这种珍稀物种栖息地不到100米,水城角蟾生存环境堪忧。有害物种入侵也频繁发生,比如紫茎泽兰上世纪60年代由云南入侵我市,现在全市近60个乡镇都有分布。四是生态文化氛围还需加强。有的企业环保自觉性、主动性不足,管得紧一点就好一些,松一点就马上又反弹。群众对生态保护虽然有一定认识,但还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上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关于下一步的工作,王忠书记还要作部署、提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五点意见。一、全面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的要求,结合六盘水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围绕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加大扬尘污染整治力度。2017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挂末,中心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值均未达到要求,其中PM2.5是全省唯一一个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市州。面对这种形势,我们痛定思痛、知耻后勇,通过深入调研,今年4月启动市中心城区扬尘污染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再未出现一天污染天气。近期,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回头看”,发现一些建筑工地不同程度出现反弹,一些新开工项目没有严格执行管控措施。大气污染防治决不能搞“一阵风”,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市环保局要认真总结经验,建立完善长效管控机制,确保扬尘污染不反弹、不恶化,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每年冬季,市中心城区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空气流动性减弱,加之南北两侧受大山包围,大气污染物一旦产生,很难消散。据历年监测数据分析,冬季是大气重污染高发时期,2016年四季度污染天气占当年37.5%,2017年占到61.5%。我市居民一直有燃煤取暖的习惯,据市城管局初步统计,目前市中心城区冬季使用燃煤取暖的还有1.07万户。燃煤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散煤燃烧效率低、污染大,1吨煤炭散烧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15吨电煤,已经成为冬季大气重污染的主要成因。要深入推进以气代煤压减燃煤污染三年行动,抓紧完成城市限制燃煤区和禁止燃煤区划定,确保到2019年市中心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城市建成区及周边乡镇基本无企事业单位燃煤设施,居民炊事基本实现无煤化。同时,要大力推进集中供暖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冬天新增集中供暖面积180万平方米。要总结好中元节期间大气污染管控的成功经验,提高污染天气预判和应对处置能力,强化特殊时段大气污染管控,做到提前布置、提早介入、有效应对。二要围绕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滞后,尤其是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全市已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共25个,其中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18个。目前,县级污水处理厂仅2个正常运行,其余5个和80%以上的乡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因配套管网不完善导致处理水量不足,进水浓度偏低,运行不正常或难以运行。据调查,在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除钟山大道污水收集主管网正常运行管道能达94%以上外,人民路和凉都大道由于管道错接、雨污合流等问题,正常运行的主管网管道分别仅为80.3%和80.25%,加之正常运行的支线管网管道仅56.8%,导致污水量和污水浓度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为破解这一难题,去年以来,我们在多次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规划了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雨污系统改造升级提升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引清入河”工程、主管网修复工程、新建水钢污水处理厂、扩建九洞桥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提效达标工程。项目建成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污水可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虽然工程复杂、实施难度大,但这是市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全力加快推进,确保年内动工建设。与此同时,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正在抓紧编制,方案出台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和盘州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县城达85%、建制镇达50%。今年上半年,六枝河因六枝特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六枝河综合治理工程,导致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下游的上易黑监测断面水质降为劣V类,是全市17个省控以上监测断面唯一不达标的断面,直接影响我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达标率和优良率,在省第二轮环保督察中被点名。目前,污水处理厂已改造完毕,六枝特区要集中力量抓紧完成综合治理工程,最大限度降低对水质带来的影响。三要围绕受污染耕地和地块治理达到国家要求,加大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市整改的问题之一。土法炼锌是造成我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大规模土法炼锌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主要分布在钟山区和水城县。土法炼锌遗留大量铅锌废渣,据调查统计总量达547万吨。要加大铅锌等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治理力度,着力推进钟山区大湾镇冶炼厂和水城县比德镇中心村、化乐镇化乐村等铅锌废渣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确保到2020年钟山区、水城县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治理率达到90%以上,铅锌等历史遗留废渣堆存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同时,要加强未污染土壤的严格保护,尽快完成辖区内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和全口径清单建立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排污企业,决不能再欠新账。四要围绕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加大农村垃圾和污水整治力度。垃圾和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还有不少村寨污水横流、垃圾围村,问题十分突出。要全面推广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切实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转运能力、收集能力。提升垃圾处理效率,实现户分类是第一个重要环节,要研究普及简便易懂的分类方法,积极探索引导群众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有效激励,为农村生活垃圾的高效处理打下良好基础。结合我市山高坡陡、农民居住分散的实际,要采取垃圾就地预压缩等方式,提高垃圾转运效率。同时要积极探索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和分布式处理等有效办法,降低垃圾处理成本。要因地制宜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对靠近城镇的村庄,有条件的要以城带乡,将管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对居住分散的村庄,要建立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业污染大多呈点状分布,而且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治理技术和手段,但农业污染大多是面源污染,治理难度更大。要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统一。到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要达到95%以上。关于打好固废治理战役,在第二部分专门安排。这里,再强调一下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9月14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整改情况汇报,9月11日贻琴省长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9月19日,市委也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门部署。我们要把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认真落实省的会议精神,扎实抓好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当前,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国家环保督察办致函省两办通报的情况,钟山区150吨/天污泥处置项目进展滞后、威箐焦化厂未完全落实“关停企业或搬迁卫生防护距离内群众”整改要求。钟山区污泥处置项目已于8月12日进行调试,要加强项目运行管理,使项目发挥应有效益。对威箐焦化厂问题,盘州市和环保部门要依法依规督促企业抓紧拆除焦化生产线,并抓紧谋划启动异地建设。二是我市上报完成整改问题17个,省核查达到销号标准10个,不符合销号标准7个。对达到销号标准的问题,要再次进行核查,按照省整改销号办法,抓紧按程序申报销号;对达不到销号标准的问题,要严格对照省市整改方案,逐一落实整改措施,早日办结销号;对正在整改的其他问题,要逐一进行梳理,加强督查督办,严格按照时限抓紧整改。三是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案件,要全覆盖排查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现百分之百的回访复查,确保问题真正解决、群众满意。特别是水钢焦化厂冒黑烟、水城县玉舍镇黄泥坡组猪粪便直排入河等7个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省第二轮环保督察群众又重复投诉的案件,要严格按照整改方案抓好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另外,市级环境保护监督举报电话已于9月18日开通,各县市区要抓紧开通各自的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抓好问题整改,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四是对于中央第四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省交办我市的强化污染防治、强化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等5个方面问题,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对于省第二轮环保督察初步反馈我市的问题,主要是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改不彻底、考核体系有待健全、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等13个问题,各责任单位要立即制定整改措施,抓紧组织整改。五是要组建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后续整改工作专班,扎实做好迎检准备。二、全面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孙志刚书记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固体废物是我省最严重的污染物,也是可再生资源,用好了变废为宝,用不好遗患很大。”80年代我市每年产生的固废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至今我市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仍然全省最高。2017年产生工业固废2594万吨、利用率仅为66%,目前全市堆存量累计达2.2亿吨左右,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以煤矸石、粉煤灰数量最大,2017年产生量分别为713.9万吨和778.55万吨,利用率分别为62%和63.4%。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循环高效型产业方面,我们已经探索出一些综合利用路径,比如生产煤矸石空心砌块、加气砌块、自保温砌块、陶粒、粉煤灰轻质墙体材料等。下一步,要坚持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培育引进一批在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方面的优强企业,把固废利用做成产业,既减轻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又提高经济效益。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5%左右,其中煤矸石利用率达到80%、粉煤灰达到70%。今年8月,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与我市合作,在水城县杨梅乡启动“四废”造地试点,利用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微生物肥混合成土,开展大宗固废处置利用以及石漠化大规模治理研究,已完成造地1.2亩,正在进行试种对比和监测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复绿问题能够解决,正在试验经济作物和中药材种植。要科学组织试点,加强技术研究,认真总结成果,力争试点成功并进行推广。推进产业成链发展、集群发展,是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最近,市政府通过认真调研,准备在市这个层面重点打造纺织、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装备、现代物流、物联网等七大产业板块,形成上下游联动的全产业链条。在这些产业板块中,一些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是其他企业的原材料和动力源。如果把相关企业整合在一起,实现产出和原料的无缝对接,不仅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打造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比如,我们利用“三相一步法”技术生产硫酸锰,既可以消化电厂排出的废气二氧化硫,又能够降低硫酸锰的生产成本;利用电厂排放的蒸汽,抓住染整这个纺织产业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可以带动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等产业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七大产业板块,围绕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全产业链集群打造,全面梳理分析产业链条和主要废弃物,强化行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形成上下联动、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实现资源就地就近转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要通过优化路径,加大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传统工业企业的循环改造力度,优化从生产源头到生产终端的流程设计,发展循环高效型产业,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力求“吃干榨尽”。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大任务。2019年是创建目标年,现在距离申报验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距离创建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和问题。一是创建的工作合力不够,自2016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目前已近3年时间,一些领导干部创建意识有所松懈,一些单位建立的工作机制没有落实,一些驻市国有企业开展创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二是创建指标完成有差距。我市创循共涉及36项考核指标,其中有16项指标达到创建要求,17项指标达到年度要求,3项指标没有完成年度要求。三是支撑项目推进有差距。我市实施方案提出建设58个循环经济支撑项目,目前仅完工32个,15个项目还在建设中,11个项目还未启动建设,其中绿色矿山建设项目、城区再生资源规范回收站点建设项目、餐厨垃圾集中处置项目等建设缓慢,影响创建指标的完成。请市发改委和创循办抓紧研究提出具体方案,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创建攻坚,确保如期创建成功。三、全面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实施生态修复,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首要就是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抢抓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新一轮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提高森林覆盖率。目前,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已基本覆盖25度以上陡坡耕地,但仍有2647.4平方公里石漠化待治理,占国土面积的26.7%。如果让这些石漠化地区都披上“绿装”,将能有效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贻琴省长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争取将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石漠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和严重污染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我们要积极向上汇报对接,争取得到更多支持。盘州市、六枝特区、水城县作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中的项目县,近年来得到了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大家要再接再厉,编好项目、用好政策,争取更大支持。调减玉米种植,也是加快全省生态修复的重大战略部署。历史上,造成我省生态破坏和石漠化程度加剧,大概起于清代中晚期玉米种植的推广。玉米原产于美洲,十六世纪初传入我国,但直到十八世纪上半叶,玉米才大规模向一些海拔较高、不宜种植传统五谷的山地蔓延,并逐渐成为山地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的广泛种植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山坡上的石头很快暴露出来,江河湖泊也往往被流失的泥沙所淤塞。从当时的历史文献来看,北至陕西,南至广西,东至广东、浙江,西至四川,各地都为种植玉米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感到头痛,甚至称这种危害比战火还要严重。喀斯特地区,土壤形成速度非常慢,一般形成1厘米左右的土壤需要上万年时间。种植玉米将破坏斜坡地带植被,土壤很容易就被冲走,难以恢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省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请求国家每年从外省调入粮食,用于退耕还林还草,希望逐步把大面积毁林毁草开荒占用的大斜坡地退下来,恢复生态。1985年,国家给贵州调了2亿斤粮食搞退耕还林。每退一亩补粮食70斤,5元钱。第一年就退了几百万亩,但第二年又复耕,没有退成功。原因在于补助不够,退下来后农民没粮食吃。本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给贵州生态恢复带来曙光,“十五”时期全省退耕还林1533万亩,“十一五”退耕还林347万亩,山一年比一年绿,贵州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2017年森林覆盖达55.3%。对生态恢复进行人工干预,最关键的是要退耕还林,不要再在坡地上种玉米。目前全市还有56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其中25度以上已退耕的坡耕地仍有35万亩种植玉米,占比达63%。要进一步摸清坡地种植玉米土地的情况,提前谋划替代产业,做实前期工作,按照省里“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要求,利用秋冬种时机,把玉米退下来,把产业补上去。要开展好第三次国土调查,实事求是反映我市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成效,在基本农田划定上争取得到支持。生态修复不仅仅是把树种上,更重要的是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群落结构,延长生态链,形成完整生态圈,提升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界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产原料,还能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净化环境,还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每个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宝库”,未来人类面临的威胁,可能在一个不起眼的物种身上找到解决方案。目前,我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还没有真正起步,主要问题有:一是系统研究不够,底数不清。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主要依靠省林业部门组织和六盘水师范学院自行开展科考,受人力、物力和财力制约,只在玉舍森林公园、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和盘州市八大山等地开展科考,全市还没有完整的动植物系谱,9914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多少植物、动物都不清楚。二是濒危物种保护力度不够。除了刚才提到的水城角蟾栖息地面临破坏而外,还有水城拟小鲵等珍稀物种、大鲵等极度濒危物种和52种濒危植物的保护问题,我们还没有科学有效的措施。三是执法和宣传还不到位。在钟山区场坝进水钢的桥洞上面有个“神仙坡”,是市中心城区为数不多长期形成的中草药市场,据师院的同志讲,在那里不时可以见到列入保护的物种。有的药农不知道濒危物种保护,见到能够卖钱,就满山遍野掠夺式地挖采。甚至有不法分子四处打听受保护的动植物,伺机偷盗。下一步,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鼓励科研院所开展调查。要依托2个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为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生态支撑,为动物迁徙、植物传播提供条件。扎实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行动,实施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优先行动和优先项目计划,探索建立植物园,对濒危物种实行迁地保护。要抓好濒危物种保护宣传,在每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点时段,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一点,宣传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出现宣传过后争相掠夺濒危物种的情况。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形成震慑,让违法犯罪的人付出代价,让起了心的人断了念头。四、全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发展四型产业。贻琴省长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也强调,要“大力发展四型产业,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2017年,全市四型产业增加值完成51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5%,绿色经济正在加快发展。关于下一步我市四型产业的发展,前面已经讲了循环高效型产业的问题,这里,再强调一下其他三个方面。生态利用型产业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近年来,我们利用山地特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优势,推动旅游业从无到有、有中变优,持续实现“井喷”。下一步,要继续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把山地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提高“康养胜地·中国凉都”和“南国冰雪城”品牌影响力。加快完善生态旅游管理体制,推动景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和水平,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效益。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与平原地区相比,我市农业没有单产优势,但绿色生态优势明显。今年全市猕猴桃产销两旺,甚至远销加拿大、俄罗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我们要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山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路子,不断把猕猴桃、刺梨、软籽石榴、小黄姜、早春茶等产业做强做大,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品牌。农产品加工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要按照“引进一批、新建一批、壮大一批”的发展思路,加强农产品加工市场主体培育,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市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7%,土地资源尤显珍贵。全市仅有63个500亩以上坝区,这是我们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基础支撑和宝贵资源,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部署要求,一坝一策逐一分析、逐一研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和产销对接等工作,把500亩以上坝区打造成为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示范区。三是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公益林面积459万亩、商品林232万亩,林业总产值达224.13亿元、同比增长44.53%。要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林木种苗花卉等林产业,推进林产品精深加工,提升林业产业附加值。山桐子是我市本地生长的一种重要木本油料植物,号称“树上油库”,具有易栽种、产量高、含油高、油品好、材质好、易推广、不争地、保水土等多重优点,发展前景很好。要加强对山桐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研究,包括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技术研发、产品路线等,在掌握一手资料和核心技术的前提下,围绕市场需求,稳扎稳打,有序健康发展。另外,对大健康医药、饮用水等生态利用型产业,要大力引进企业参与,共同开发优质资源。低碳清洁型产业方面。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节能减排。要依靠产业转型、技术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既为环境减负又给生态增值。能源产业转型发展是实现低碳清洁发展的关键,在我市一次能源消费中,2017年煤炭消费占比达77.03%。要着力攻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提高煤炭集中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开展煤炭清洁加工、分级分质利用,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清洁转化。建筑材料产业作为我市传统支柱产业,也要按照低碳、清洁的要求加快改造提升,实现转型升级。要大力研发推广节能低碳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鼓励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和绿色装饰材料,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以上。要着力推进清洁生产,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改善生产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源头清洁、过程清洁、产品清洁。环境治理型产业方面。**总理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简单地做减法,更要做加法,这就是发展环境治理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特别是我市传统产业环境治理任务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大、前景广。要突出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按照污染者付费、治理者收益的原则,完善环保投入回报、补贴与风险补偿机制,通过以市场换项目、以市场换投资等方式,创新环境治理服务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节能环保服务领域,拓展合同能源管理、环保管家、第三方监测治理等服务市场,打造综合性环境服务主体,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积极探索在不过多增加财政负担、提高处理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将城乡垃圾、污水处理打包交由第三方运营。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方面,我市已经有2户企业建成投产,分别生产环保专用车辆和智能净水设备。要充分利用我市能矿装备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领域,加强节能环保装备、配套材料等研发、制造和产业化,培育和引进节能环保设施设备研发、制造等企业。五、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和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机制不健全、执行惩处不到位有关,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一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经省政府同意,我市已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973.15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9.9%。这是全市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要采取最严格措施进行管理,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要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完善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逐步建立“三线一单”管理机制,切实把“三线一单”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二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认真总结“水城河保护条例”立法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立法,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要强化环境执法,深入开展“六个一律”“六个严禁”专项执法行动和“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专项行动,坚决查处各类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三要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今年,水城县坪寨乡播落村被列为省发改委第二批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有近500亩造林面积可参与碳交易,交易收入将分配给116户贫困户,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1350元。目前,我们还向省发改委申报了8个第三批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接,争取申报成功。要继续探索单株碳汇交易、生态护林员等有效方式,提高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要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制度注重外部约束,文化发自内心认同。我们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六盘水元素的绿色文化,提高全民绿色意识,提升群众内心认同,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深入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寨、绿色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植树造林,引导群众“植绿”“增绿”“爱绿”“护绿”,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要大力提倡节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植树节、“贵州生态日”等重要时节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唱响“绿色发展、知行合一”主旋律。要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大力推广环保知识,既保证群众对生态环保的知情权,又引导群众客观理性支持符合环保要求的重点项目建设。今天参会的还有获得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表彰的杨林、阳家茂、张高峰3位同志,要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同志们,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美丽六盘水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我们要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多彩贵州作出六盘水贡献!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遵义市委副书记 市长 魏树旺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下面,我就当前的几项具体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高标准迎接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中央环保督察是亲自倡导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真正做到以整改为契机,解决好我们的环保遗留问题。去年,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进驻贵州,并下沉我市督察,反馈了涉及我市的31个问题,其中全省共性问题23个,我市的个性问题8个。一年多来,我们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动作为,照单整改,取得了积极成效,31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9个,占问题总数的93.5%。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认定的,还没有经过“回头看”的检验,全市上下决不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特别是今年7月和9月,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省委第七环保督察组先后对我市整改情况进行抽查,现场指出了我市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群众满意度不够高。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555件群众信访投诉案件,虽已全部办结,但通过电话回访,满意度只有64.3%左右。这是什么原因?是整改质量不高,还是宣传解释不到位?要逐一认真研判。整改就是针对问题,目的是要让群众满意,如果群众不满意,那就没有达到我们的目的。二是部分项目整改进度不够快。涉及我市的31个问题还有12个需要补充完善,主要还有13个县级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站未完成建设,11个空气自动站未建成。湘江河及部分支流管网仍有跑冒滴漏现象,土寨污水处理厂、虾子河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等整治工程还未建成。对这些项目,要加强调度,尽快完成整改。三是个别问题存在整改不彻底,有侥幸过关的思想。赤水市玫瑰小镇、湄潭县茶海之星酒店、汇川区娄山关风景名胜区等项目,虽然上报了整改完成,但规划修编还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批复,极有可能在“回头看”时被认定为提前销号、假装整改或表面整改。四是整改台账资料不规范。一些整改台账和建档资料,与现场实际不相吻合,各区域、各行业、各部门间的资料不衔接统一,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整改成果。 环保问题整改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既是向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对全市老百姓的承诺。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军令如山”的责任感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依法依规、严格标准、精准施策、动真碰硬抓好整改,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迎接“回头看”。 第一,要对标清单查漏补缺。中央环保督察组即将进驻我市开展“回头看”,这既是对我市整改工作的全面检查,也是阶段性验收。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对标清单、查漏补缺,确保问题整改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对还未完成整改的2个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倒排工期,持续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对已经完成整改的29个问题,要全面回访,全面核实,进一步巩固提升,坚决防止整改不彻底或出现反弹回潮。特别是针对群众满意度不高问题,市整改办要将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555个信访投诉案件,与问题整改回访核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听取投诉人及周边群众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要逐一核实,加大整改和解释力度,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成果,提升群众对整改工作的满意度。市整改办要对整改台账、整改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核查,严格审核把关,凡是不切实际的假资料,凡是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或与其他资料不相衔接的资料,一律退回相关责任单位重新完善,确保各项整改资料的真实性、逻辑性。 第二,要实事求是推进整改。中央环保督察是带电的高压线,来不得一丁点虚的,必须实事求是。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是不能糊弄的,之前,云南省上报完成率为86.5%,但“回头看”认定完成率只有52.9%。各级各部门务必头脑清醒,坚持以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整改要求为底线,该上的工程必须上,该搬的必须搬,该拆的必须拆,该完善的手续必须完善,决不能等着被问责,也不能眼看时限快到了,就做一些掩耳盗铃、欺上瞒下的事情,用一些表面文章、变通手法来糊弄“回头看”。要坚决避免以文件落实整改、以会议推进工作、以批示代替检查,确保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对在市级自查和“回头看”中揪出的假装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必须罪加一等、严惩不贷。 第三,要着眼长远健全机制。中央环保督察既在于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更在于防止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决不要以为中央环保督察只是“一阵风”,只是“一锤子买卖”,简单地认为“整改了就算完事了”,要坚持把中央环保督察作为重大机遇,更加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推动大生态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真正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醉美遵义新形象的发力点。要充分借鉴中央环保督察的好做法,建立完善环保监督监管、群防群治、追责问责等工作机制,推动全市环境保护法制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乘势而上开创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新局面 二、着力抓好“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攻坚行动,不断夯实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基础 “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攻坚行动,是我市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创新之举。两年多来,全市上下广泛发动、全面推进,广大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农业面源污染得以有效治理,环保监管网络逐步健全完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行之有效的,基层反映好、群众反响好。全市上下要按照“一年全面示范、三年彻底改善、五年巩固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总结推广攻坚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瞄准目标,强化措施,深入推进,确保把此项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第一,要全力治污。生活垃圾是我市最大的污染源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治理,垃圾围山、垃圾围路、垃圾围村、垃圾围坝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但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分类、转运、处置体系还不完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全市上下要深入开展垃圾污染防治行动,切实解决好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一要加快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布局一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断减少垃圾填埋,全面禁止垃圾露天焚烧。乡镇和中心村要规划选择适宜的垃圾处理设施,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处垃圾集中收集点,每个乡镇都要有垃圾中转站,对交通不便无法集中转运的乡镇,必须建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快形成“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池、镇有中转站、县有处置场”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确保2019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达90%以上。 二要加快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在集镇附近的村、主干道沿线村,全面普及“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置模式,确保2019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各村要配齐垃圾收运车辆和清扫工具。各镇要普及密闭式垃圾清运车辆,有条件的可配置压缩式运输车。居住分散、人口规模小、生活垃圾总量少的偏远村庄,要以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对垃圾进行规范化、无害化处理。 三要加快完善农村保洁制度。根据作业半径、劳动强度,合理配置农村保洁员,确保村村有一支稳定的保洁员队伍,负责村内垃圾收集、公共环境保洁、可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环保宣传监督等工作。要大力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通过村民自治、积分奖励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各县(市、区)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在村村之间举办公共环境卫生评比、现场观摩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促进农村地区环境持续改善。 第二,要全力治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遵义,山是城的骨,水是城的魂。抓好水污染防治,既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现实需要。全市上下要把治水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让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成为遵义的常态。 一要扎实抓好大江大河治理。我市有水流的河长共9148.5公里,河长大于10公里或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16条。各级各部门要深入推进“河长制”,对每一条河流定期进行体检,制定日常“保养”清单,真正把“一河一策”落到实处,使每一条河流都碧水长流、两岸常青。要集中力量保护好乌江、湄江、芙蓉江、湘江河、赤水河、桐梓河、洪渡河等大江大河,对沿岸绿化、生态修复、水体自净等进行系统治理,依法严厉打击砍伐护岸林木、开挖损伤河堤、偷排污染河流和炸鱼、电鱼、毒鱼等非法行为。湘江河污染问题是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市环保局和流域涉及区(县),要坚持把湘江河综合治理作为我市环保督察整改的样板工程,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加快土寨、虾子河等干支流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全面加大湘江河流域环保监管执法力度,确保湘江河水质稳定达标,不折不扣完成好湘江河污染问题整改任务。同时,要统筹抓好山塘、沟渠治理,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农田水利项目,通过清淤扩挖、修整护坡,让山塘之水“活”起来。 二要扎实抓好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和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及县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升级改造,确保今年底全面完成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大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沿路、沿河、沿饮用水源保护区、沿景区或集中居住1000人以上的乡镇集镇所在地,必须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力争年内实现乡镇集镇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要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原则上1000人以下500人以上的人口聚集地,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00人以下的人口聚居村落,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200人以下的聚居村落,要建设分散处理设施,确保到明年底,90%的行政村和80%的村民小组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要大力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污必有责,有责必负担”的意识。 三要扎实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村庄集中供水项目建设,通过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全力加快农村地区集中供水步伐,确保到2019年,全市村庄集中供水达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饮用水源台账档案,落实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坚决取缔和制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和违法建筑等行为,凡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取水点,必须立即停止取水并及时调整。 第三,要全力整治乡村环境。乡村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投入少、见效快,最容易提高群众认同感,提升群众满意度,提振群众精气神。各县(市、区)要有机地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新一轮“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生态村庄,实现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致富双促进,使每个村庄都成为遵义的靓丽风景线。要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户用卫生厕所新建或改造力度,全面普及户用卫生厕所和行政村公共卫生间。要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计划,加大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的资源化利用力度,广泛推广“畜—沼—粮(茶、菜、果)”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促进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循环农业发展。 三、持续抓好“月月造林·增绿添彩”行动计划,厚植全市绿色发展屏障 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造林绿化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千秋伟业。绿化是城市的天然屏障,俗话说,人美在一白遮百丑,城美在一绿成天然,城市绿化搞得好,则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的格局和品味。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须有我”的思想,弛而不息推进“月月造林·增绿添彩”行动计划,为醉美遵义增添更多绿色。 第一,要因地制宜造林绿化。各县(市、区)要围绕种哪里、种什么等问题,始终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群众意愿,切实统筹好土地资源和苗木供给,大力推进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不断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确保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要广泛发动群众多种经济林、经果林,探索种植竹子、蜜柚、花椒等“种植地域广、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树种,使其像茶叶一样,既能绿了千千岭,更能富了万万家。要在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沿线和精品旅游线、旅游景区景点,大力种植景观树和木本花卉,使其在绿化环境的同时,也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要在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脆弱地区,选择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苗木树种,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切实防沙固土。要大力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岸、湿地、植被,见缝插针地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魅力活力。 第二,要科学管护提高效益。树是有生命的,生长周期长,需要坚持不懈地精心抚育和管护,才能成林成材。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怎么养、怎么用等问题,切实提高管理养护水平,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尤其是林业部门,要引进高水平专家团队,进一步加大科技和技术指导力度,扎实抓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各地要坚决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思想,坚决防止搞天然大树移植“一夜成林、一夜成景”的形象工程,坚决防止搞破坏原始景观、人为造景的政绩工程。要坚持国土增绿、林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努力使林业成为全市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增长点。 第三,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造林绿化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推进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林业、园林、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要严格落实绿化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部门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广泛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在校学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努力营造人人爱绿、人人植绿、人人护绿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全民造林绿化新格局。 四、全面抓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大力营造全民环保浓厚氛围 生态创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遵义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建管并举、标本兼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们坚持“户为单元、村为基础、镇为重点、县级领导、市级统筹”,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已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国家生态县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生态乡镇38个,省级生态县7个、省级生态乡镇187个、省级生态村95个,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和指标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形成全民环保的强大合力。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绿色小镇、生态美丽乡村目标,充分借鉴“创文”成功经验,加快健全完善创建工作机制,精准对标国家创建考核标准,挂出作战图、列出时间表,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第三方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大力推进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环境“六大工程”建设。已经创建成功的地方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引领示范。还未创建的地方要主动作为,细化措施,争取早日创建成功。市环保局要结合各地实际,每年下达具体的创建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批示范创建。 第二,要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创建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我们决不能为了创建而创建,必须牢固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创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推动生态创建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有机结合,进一步夯实生态基础。各县(市、区)、乡镇、村要立足自身生态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培育发展“一长两短”产业,推动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要求,以“双千工程”“万企融合”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要扎实推进生态旅游业与生态农业、林业、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集道地药材、民族医疗、养老养生、智慧健康于一体的大健康服务业,推动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第三,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推进生态创建,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在创建中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和举措推进生态创建。要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和省规定动作落实,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各项工作,全面承接和落实好上级交办的各项改革任务。要着力推出一批自选动作,全面实施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监测等改革,切实有效解决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同志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遵义的最大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的重大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醉美遵义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 卫岗(2018年10月9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王俊强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抓好我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讲3点意见: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课题,是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生态文明思想上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狠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有效推动结构性减排,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全州总装机的83.3%,绿色生产体系加快构建,形成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天然林保护、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盈江国家湿地公园、瑞丽珍稀植物园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梁河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各类保护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21%。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完成人工造林99.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31.5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2.8万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84.2万亩,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连续19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8.8%。三是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环境质量监测和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污染减排、水土气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初见成效。中央、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瑞丽、芒市省级生态文明城市和1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审查,创建45个州级生态文明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划定工作圆满完成。实施土地整治6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94.2平方公里,生态修复35.1平方公里,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河长制全面建立,设置各级河长2445名,河湖库渠管理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四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镇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芒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瑞丽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芒市生态田园城市、瑞丽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改造、新建市政道路179公里,新建污水管网200公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一批美丽乡村。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6个。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7万户,拆除“两违”建筑面积101.5万平方米。全州乡村更加秀美,城市更加宜居。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对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州还有很大差距,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芒市大河风平断面枯水期为五类或劣五类水质,芒市城市空气质量有持续下降趋势。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压力较大,局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三是环境治理基础仍然薄弱,个别县市、个别单位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执行还不到位。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公众参与环保意识较弱,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较多。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始终把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当好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标兵。二、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环保基石今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针对重点领域,抓住薄弱环节,明确要求打好三大保卫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安排部署,坚持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结合德宏的实际,就是要着力打好打赢青山、绿水、蓝天、重要生态功能区、清洁家园五大保卫战,突出重点打好7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改善全州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基石。(一)打好以芒市大河为重点的三江四河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对照“水十条”要求,强化大盈江、瑞丽江、龙江、芒市大河、南宛河等重点河流和孔雀湖、龙江水库、麻栗坝水库、凯邦亚湖等重点湖泊保护,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从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控制污染物、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等八个方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把保护和修复芒市大河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开展芒市大河流域水体水质提升工作,修复水环境、水生态,按照《德宏州芒市大河风平断面水体达标方案》,严格执行已划定的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确保芒市大河风平断面水质得到持续改善。(二)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9月8日至11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第二轮督查对德宏州进行了督查,9月1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发布了题为《生态环境部通报水源地专项第二轮督查进展部分水源地环境整治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通报,通报中指出云南省、陕西省5个州市存在的8个问题,其中,指出德宏州梁河勐科河、盈江木乃河水源地4个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滞后,多数问题仅制定了整治方案,尚未开展实质性整改工作。虽然只是被通报2个水源地有问题,并不代表其它水源地就不存在问题。各县市要认真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对存在问题抓好整治落实。要落实好水源地保护管理职责,建立水源地保护齐抓共管机制,由环保部门牵头,组织水利、林业、农业、国土、公安、水源地所属乡镇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形成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排污、违法建设、违法养殖、非法采石、偷砍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构建政府统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农田封禁、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植物缓冲带等措施,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监管和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和动态跟踪,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饮用水安全。到2020年,乡镇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定,单一水源供水的城镇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三)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在全面排查黑臭水体的基础上,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整治黑臭水体,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加快推进城乡污水设施建设与改造。2018年,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到2020年,芒市城市建成区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梁河、盈江、陇川县城和瑞丽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芒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5%以上。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限期进行达标改造,坚决减少工业集聚区污染。(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要认真贯彻落实《德宏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以加强村庄规划管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到2020年,乡镇生活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村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基本完成农村地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基本遏制城镇垃圾、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向农村地区转移问题;全州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村庄、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乡镇镇区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消除旱厕,改造建设水冲式厕所,全州改造建设62573座以上无害化卫生户厕,实现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50%以上。着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禁止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和废弃农膜回收。严禁秸秆露天焚烧,推进综合利用。防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严格畜禽禁养区划定管理,从严控制网箱养殖,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通过全力整治“脏、乱、差”问题,让全州人民的共同家园更加清洁美丽。(五)打好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一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州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州级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网络和监管平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与评估考核。二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我州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限期进行整治修复。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重点领城、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继续加大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极小种群物种抢救保护,继续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四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化解保护地交叉重叠、多头管理问题,建立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依托各类保护地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巩固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对热带雨林等原始独特天然林实行重点保护。加强草地、湿地保护和恢复,实施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全州自然保护区范围界限核准和勘界立标,依法依规解决自然保护地内的矿业权和规划矿区合理退出问题。整合申报一批国家公园,基本建立自然保护地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五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精心规划设计,广泛开展沿路、沿河(湖)、沿集镇“三沿”造林绿化活动,结合全域旅游,在重点交通干线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林荫大道、鲜花大道和生态景观大道,在综合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打造一批绿色精品工程。结合水源地保护开展绿化,统筹实施流域森林保护与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镇面山林木覆盖,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全面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加强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保护,坚决制止开山毁林、填塘造地等行为,积极推进荒山荒坡造林和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优化林分结构,适地适树实施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国家储备林、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等项目,提高森林质量,展现植被立体分布特征和多样性特点。坚持人工造林与封育自然修复相结合,着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带动扩大营造林规模。(六)打好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攻坚战。一是深入推进固体废物大排查,重点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调查、评估重点工业行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转移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二是进一步加大“禁白限塑”工作力度,动员广大消费者自觉参与限塑工作,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鼓励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倡导生产者使用易于回收的农用地膜。三是加强医疗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监管。医疗废物处置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案件中重点需要整改的问题,州政府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协调推进,但因某些原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推进缓慢。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推进医废处置项目建设,确保在督察组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建设并安全有序运行。(七)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以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为抓手,统筹开展油、路、车治理和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实施清洁运输、清洁柴油车、清洁油品、清洁柴油机行动。严格落实治理超限超载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确保实现年底全面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车,鼓励淘汰老旧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建设“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完善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达标车辆、排放检验机构检测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尽快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标准并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非标车(船)用燃料行为,彻底清除黑加油站点。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打好7个标志性战役,必须坚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确定污染防治思路。各县市要针对各自重点,不同行业要针对各自难点,下大力气攻坚克难,确保靶向精准、措施精准,改善明显、效果持久。要准确把握重点污染原因,在污染治理中对症下药;要摸清各类排污口底细,建立排污口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修复和风险管控。必须集中优势兵力,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集中治理,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必须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人民战争,把建设“美丽德宏”化为各民族人民的统一意志和行动自觉。为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整治成果,集中攻克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州委、州政府决定先行启动实施“清洁家园百日行动”,在城市,重点整治市容乱象、环境卫生、城市河道、建筑工地、交通秩序,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在农村,重点整治村庄环境、集镇秩序、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村治污设施水平;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城乡“两违”治理,全面提升路域周边环境质量,整治旅游景区景点环境卫生。关于行动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实施步骤、责任分工,今天会上印发的《德宏州清洁家园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做了全面安排。请各级各部门会后认真对照实施方案安排的工作重点,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计划和目标,认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美丽德宏建设环保问题的核心是发展方式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总体取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加快构建“两型三化”现代产业新体系,逐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使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更具活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提高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州各级各部门既要提高政治站位,更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四个意识”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一是将空间管控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性措施,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约束空间利用格局和开发强度,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充分发挥环评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禁止开展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二是严格控制重点区域环境风险项目,严禁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新上化工、印染、养殖、探矿采矿等项目,杜绝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低端无效的产业项目,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重污染类项目落地。加快城市建成区、重点流域内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三是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决不允许有丝毫松懈,也决不允许搞变通搞选择,更不允许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行,新上项目要坚决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污染防治措施和技术标准上要达到行业一流。如果做不到,宁肯不上项日,也绝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四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要针对各县市发展实际和生态功能定位来科学设置指标及权重,在考核指标上避免搞大而全、搞一视同仁,要实施差异化考核,让绿色发展的“指挥棒”真正发挥作用。(二)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要把保护好绿水青山落实到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上,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提高污染排放标准。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抓住国家技术改造、深化“两化”融合等机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节能减排和发展要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让绿色成为全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色。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以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小的环境影响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着力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不断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水平。在能源、冶炼、建材、化工等行业,全面推动清洁生产改造。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绿色认证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动能。(三)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要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努力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一是加强能源节约利用,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水电,落实好可再生电力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着力解决弃水弃电问题,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实施工业节能增效,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到2020年全州建筑业低能耗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50%。二是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工业领域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到2020年,确保全州用水总量控制在21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65立方米以下。三是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及低效用地再开发,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四是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利用,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范围和强度,从严控制新建资源开发型项目,集约、高效、绿色开发矿产资源,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提高大宗、短缺、稀贵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一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五是引导公众绿色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鼓励居民节能,鼓励低碳出行,促进居民绿色消费,努力形成内需扩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德宏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层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责任,层层压紧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管理,牢固树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意识。强化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进行追责问责,着力解决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严、贯彻上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不力、工作推诿以及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及时制订环境保护工作有关责任规定,积极推动环境保护人大立法工作,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的环境保护标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把环评准入关,强化污染源头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风险防范工作。全面推行环境监察执法网格化管理,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加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确保全州环境安全;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全州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最严格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制度落到实处。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同志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打好“七大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建设美丽德宏,为把云南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作出新贡献!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济源市委书记 张战伟(2018年9月28日)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刚才,宏宇同志宣读了《关于对荣获决战100天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流动红旗单位进行表彰的通报》,环保局、住建局、沁园街道、济源钢铁公司分别代表行业部门、镇(街道)和企业作了典型发言,益民同志对我市决战100天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第四季度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今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作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就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了重要部署,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王国生书记围绕“让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看一看政治站位高不高、看一看政绩观偏不偏、看一看宗旨意识牢不牢、看一看工作作风实不实,对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关键是思想认识、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我们要站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在济源落地生根。(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污染逐步成为最大的污染源。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深受环境污染之害,上个世纪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1942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先后导致近千人死亡,75%以上市民患红眼病,海拔2000米高山上松树大片枯死。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大量废气积聚在城市上空,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当月近4000人在烟雾事件中丧生。1956年日本水俣含有甲基汞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海里,导致吃了受污染的鱼和贝类的人汞中毒,患者近千人。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起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值得自豪和骄傲,但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农产品、工业产品、服务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生态环境出现退化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尽快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准确把握,指明了实现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我们要认识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抓生态环境保护决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和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生态持续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新路子。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发展的做法。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优美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顺应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热切期待,创造性地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深刻体现。近年来,雾霾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成为民生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降低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环境突出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任由环境污染泛滥,作为领导干部,何谈造福一方?何谈为民服务?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们希望的。我们要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又富又美济源的必由之路,是展现城市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济源因济水发源而得名,因水而建、因水而兴,青山绿水自古就为文人雅士所称道。《诗经·国风》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据考证,河之洲就在坡头镇西滩岛。唐朝诗人李颀在《与诸公游济渎泛舟》诗文中讲,“济水出王屋,其源来无穷。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霜凝远村渚,月净蒹葭丛”。讲的是唐朝时,济水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墨客游人泛舟水上,桨声阵阵、琴声缭绕,远处青山绿水,近处白鹭飞翔,对岸白露凝霜,月下芦苇悠悠,一派天人和谐、人水共生的人间胜景。白居易讲:“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宋代文彦博写珍珠泉:“三环叠涌泛珠流,群水相从落济沟。一派山光倾翠岩,暮春逐景最堪酬”。明代李濂《游龙潭记》记述,“潭阔一顷馀,淳淳清澈,可鉴毛发”。清代诗人候立德写龙潭夜月:“最爱龙潭夜月秋,空明玉镜乍沉浮;嚣尘不觉随心远,清旷犹能与目谋”。王屋太行南麓,自然资源丰富,济水黄河之畔,生态环境优良,这是大自然、老祖宗赐给我们济源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发展的优势潜力所在。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好济源的绿水青山,既关乎当前,又关乎长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功泽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又富又美济源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决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污染防治力度显著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全省公布的绿色发展指数,我市位居全省第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污染排放较高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环境容量已经到了“天花板”,城市区域面积小,没有纵深,三面环山U型地形地貌,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环境保护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一点也不能马虎。今年6月以来,面对一度严峻的环保形势,我们开展决战100天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共同发力,全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PM10浓度从5月底的13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102微克/立方米,下降31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从5月底的8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60微克/立方米,下降22微克/立方米,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初步摆脱了被动局面。但是由于上半年底子较厚,尤其是随着冬季静稳气象条件和沙尘输入,空气自净能力差,天气条件有很大不确定性,所以无论是PM10、PM2.5指标,还是优良天数,要完成今年省委、省政府与我们签订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蟒河、济河断面水质时有超标,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周期长,一些村庄垃圾乱扔、污水横流,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我们千万不要过高估计取得的成绩,千万不要有松口气、缓一缓的思想,要充分认识我市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忧患,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水平,坚决杜绝环境污染恶化反弹现象发生。我们讲工业强市、旅游富民,需要良好的生态来支撑;我们讲要建设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美丽幸福济源,也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障。一个城市如果空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即使产业再优、配套能力再强,谁会愿意去投资、去发展、去工作、去生活、去旅游?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树立长远观、整体观、大局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对待家园一样对待我们的城市。城市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指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把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的基本依据,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子孙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济源城市发展的真正底色,为建设又富又美济源提供有力生态保障。二、扭住关键重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要求。大气污染治理方面,2018年PM2.5浓度控制在62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浓度控制在104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市优良天数达到210天以上。2019年PM2.5浓度要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浓度控制在101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到220天。2020年PM2.5浓度要控制在53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浓度控制在98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到234天。水污染防治方面,地表水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达到55%、60%、70%。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全面完成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治本和治标相结合,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持续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一)高标准推进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今后三年必须补上的突出短板,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打几场污染防治攻坚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打好结构调整优化、工业企业绿色升级、柴油货车治理、城乡扬尘全面清洁、环境质量监控全覆盖五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行动,开展工业炉窑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重点企业深度治理等专项行动,确保企业达标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燃煤散烧管控和散乱污整治,制定和实施重点涉气企业分类施策精准治污、企业空气质量排名、大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等制度。集中整治城市扬尘污染,按照“六个百分之百”的要求,采取最严厉的防控措施,把扬尘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以柴油货车治理为重点,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严禁“冒黑烟”等污染严重的施工机械进入工地施工。要强化联防联控,提升环境质量监测能力,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能力,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今年年底,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水体黑臭现象;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打好全域清洁河流攻坚战,加快盘溪河治理工程进度,提升苇泉河补水治理水平。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在全市逐步禁采地下水。深入推进济水源东源、西源综合治理,实施“护源”行动,做好显山露水文章,打造“看得见太行王屋青山秀水、听得见济水之源泉水叮咚”的美丽家园。要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落实“土十条”,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等方式,有效防范化解土壤环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加强未污染土壤的严格保护,决不能再欠新账。(二)高水平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产业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瞄准绿色化、智能化、中高端化方向,加快技术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推进超低排放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引导企业实施提标改造,帮助企业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水平。要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全面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推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切实把煤炭消费占比降下来,实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全面淘汰退出达不到标准的落后产能和不达标企业,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该关停关停,该治理治理,坚决关停用地、工商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可以达标改造的企业,一旦逾期依法一律关停。同时,不能“简单化、一刀切”,企业包括小微企业只要环保做得好,都支持发展。防止“散乱污”企业上山下乡,已取缔的严防死灰复燃。新引进的企业要严格环保准入,争取多引进那些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或“零排放”的企业。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对已经有技术、有市场、有基础的纳米杂化、水处理剂、富硒等产业,要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做强做优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打造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业产业基地,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生态绿色农产品品牌,切实提高绿色农业的产出效益。要深入挖掘我市生态旅游资源,用济源的青山秀水、田园风光吸引外地游客,以全域旅游引领带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高质量加强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坚持保护与防治并重,城市与乡村兼顾,协同发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灵、美丽、宜居、幸福家园。要坚持保护为先。按照国家和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高标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初步划定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为490.4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25.82%,已报省政府审批。生态保护红线一旦划定,就要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围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美丽河湖建设、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等重大生态工程。科学整合优化现有各类保护区,加强黄河湿地、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黄楝树原始森林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加快构建沿黄、沿太行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要坚持城乡统筹。抓住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大机遇,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坚持以水润城,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优化水环境、弘扬水文化,做好济源水文章。坚持以绿荫城,推进城市绿化,开工建设古轵公园、济渎植物园,加快龙潭植物园建设,实施中心城区55处空闲土地生态修复和绿化利用,全面提升公园绿地生态效能。加快实施道路交通、地下管廊改造,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暖等基础设施,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全国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市、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示范市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要注重基础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土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的部署要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为载体,动员全社会一起建设绿色家园,让绿色真正成为济源的底色。推进全域生态园林建设,通过土地流转等措施,因地制宜栽种五角枫、白皮松等不同树种,打造各具特色的园林,持续增加绿色力量,让城区居民开窗见绿。大力开展城郊造林绿化,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分类推进重点企业周边生态防护林、休闲景观林、城郊森林公园、济渎庙区域精品牡丹园,确保明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打造城郊绿化生态圈。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坚决落实主体责任,细化责任清单。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是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层层夯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其他党政领导同志和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环境保护职责,谁的孩子谁抱走,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定期听取并审议政府工作情况报告。市政协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研究,强化对相关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民主监督,让环保守法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二要增强工作本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合性、专业性强,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提升能力素质、练就过硬本领。要增强绿色发展本领,深刻贯彻新发展理念,善于学习研究政策,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思维,抓准发展和保护的结合点,把环境支撑发展、环保服务发展、以环境提高发展效益作为发展的突出任务,让绿色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推进工作,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升环境保护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增强依法治理能力,强化执法检查和法治宣传,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用法治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要增强应急处理本领,注重分析研判,做到及时处置、有效应对,防止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不让小风险发展成大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风险。要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尤其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三要广泛宣传动员。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厉行节约、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环境污染的负面典型,加强舆论监督。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奖励及处理反馈机制,鼓励人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凝聚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济源提供有力保障。四要严格考核奖惩。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程度等相关方面开展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由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公开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区域环评限批。制定量化问责办法,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党员干部,终身追责。对攻坚任务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要严肃问责。同志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愚公移山精神坚决打赢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又富又美济源、在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济源出重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梧州市委书记、市长 李杰云 同志们:刚才,桂寿书记作了系统全面的讲话,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也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站位不高,思想认识有差距。一些部门领导同志,政治站位不高,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理、得过且过。这几年,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往往是在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后才有真正行动。如河道非法采砂问题、宝石加工污染问题、居民区油烟问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都是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和媒体曝光之后,逼到被问责一刻,才动真格,下猛药。二是措施不硬,工作力度有差距。一些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重方案轻落实、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比较突出,工作慢吞吞,达不到上级要求,群众满意度低。如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工作,有关部门年年开会研究,年年制定方案,但年年收效甚微,年年形势严峻。又如,为推进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市里早已开列问题清单,明确整改任务和时限,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还认为整改时限还没到,可以再等一等、拖一拖,结果中央督察组一来,才去“亡羊补牢”,工作十分被动。三是作风不实,责任落实有差距。对污染防治问题,全市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作风不实、担当不够,工作不实、责任递减现象,有的甚至搞应付、搞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比如,一些工作,主要领导不重视、不过问,分管领导不研究,部门一问三不知。一些部署,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下去了,但部门之间还在推诿扯皮,有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还在扯谁牵头、谁执法的问题。一些重点区域监管不力,虽然检查多、督查多,但对一些违法行为,执法不严,存在监管盲区,导致有些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比如,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我市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危险化学品非法堆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但监管部门迟迟没发现,发现后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监管不到位。有的部门反映人手少、力量有限,但中央环保督察组只有3个组,每组两人,很快就查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梧州地方不大,只要我们深入下去就能发现问题,或者发现了但对问题却视而不见。从上述情况来看,能不能把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贯彻落实好,能不能扭转我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被动局面,最关键、最紧迫的就是要解决好干部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以促用,通过学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高度的生态自觉,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二、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标中央、自治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结合梧州实际,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一)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连续两年未能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空气质量目标任务。上半年,市区整体空气质量同比下滑严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排名从全区第7位下跌至第11位,引以为豪的“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成为过去,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下足功夫,标本兼治,全力推动全市空气质量回归高水平。一要抓好工业企业污染整治。目前,市层面已经出台了整治方案,部署了相关工作,但成效甚微。根据自治区通报,我市上报的“小散乱污”企业有530家,其中宝石加工点就有415家,其他行业排查出115家,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多措并举,通过整顿规范一批,搬迁整合一批,关停取缔一批,彻底、有效地整治“小散乱污”企业。比如,宝石加工入园问题,很多企业进园后又出来,进入了居民区。对此,各城区要主动扛起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明确城区房屋不允许出租给宝石加工户,城区政府和街道办要采取发放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加强源头管控,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二要抓好面源污染管控。重点做好控尘、控烧“双控”工作落实。近期,全市空气质量整体下降,其中龙圩区下降最为显著,主要原因是城市道路破损严重、积土严重,扬尘污染突出。同时,市区部分工地施工不规范,管理混乱,也是扬尘污染主要原因。对于扬尘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如苍海大道有几个路段扬尘污染很严重,我讲了很多次都没有抓好,路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一些硬举措,严格执法,对一些污染严重、屡教不改的企业和运输车辆等,要出重拳、落重罚。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找准问题、抓住重点,盯紧看牢施工工地、港口码头、物料堆场、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运输车辆等重点区域,切实把源头管住、管好,坚决遏制扬尘污染上升势头。三要抓好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使用,重点抓好“煤改气”、“油改气”工作,提高重点高耗能行业天然气应用率。要强化主要公路运输通道大宗货物运输监控和治理,优化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新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统筹开展油、路、车治理和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程,严控重型柴油货运车辆进城,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二)打好碧水保卫战。我市处在西江粤桂交界处,是广西水生态安全的重要关口,持续保持水质达标的压力很大,要从重点问题、重点领域着手,加快实现水污染治理全覆盖,努力保持“一江净水向东流”,确保流往广东的水是二类水质。一要抓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今年,我市要完成68个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截至目前仅完成30个整治任务,一半还不到,整治进度在全区靠后。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危机感,以最严的标准、最快的行动、铁一般的举措,加快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如期完成。市区饮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必须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尽早实现临港经济区、龙圩区供水调整,破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制约的难题。特别指出的是,对取水口上移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里成立了取水口上移工作领导小组,由桂寿书记和我共同担任组长,下一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有关单位对难以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解决。二要抓好重点部位水污染防治。重点抓好污水直排口、港口码头、农业污染源、违章建设、“散乱污”企业等一些困扰多年、久拖不决的水污染源头。比如,渝鑫稀贵金属有限公司重金属废水废渣问题,拖了多年没有彻底解决,目前仍有约3000立方米废液没有处置,部分储罐已出现腐蚀、外渗现象,一旦泄漏,可能引发跨省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万秀区和粤桂试验区必须高度重视,尽快组织对残留废液进行彻底处置,同时,环保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按照技术要求提出处置时限要求。另外,关于城市存在黑臭水体问题,是中央环保督察重点关注的对象,有关责任单位要落实后期跟踪处置措施,认真排查到位、整改到位,确保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消灭一起。三要抓好农村污水整治。根据自治区安排,今年我市要完成30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但目前只有藤县获得上级专项资金补助,其余的均要自行筹备,资金压力很大,各县(市、区)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可采取整合涉农资金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推进实施一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加快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不断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三)打好净土保卫战。我市农业种植面积广,同时也是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原因,农业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突出,要加强统筹力度,分类施策、精准治理,确保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一要加强农业用地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农用地分类划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草还林计划,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科学使用农药,加强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利用,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逐级安排资金来推动这些项目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的支持。目前,有上级资金支持的一些项目进度也很慢,如岑溪市受污染农田土壤治理与安全利用项目是2017年度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因工作进度慢,今年2月被自治区环保厅约谈。截至6月底,该项目还没有完成污染农田的调查工作,资金拨付率也只有10%,严重影响了我市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申请,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二要加强工矿用地污染整治。以有色金属矿区作为重点监管区域,大力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等环节监管,强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以化工、铅酸蓄电池、制革、医药、电镀、钛白粉、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等行业作为重点,加强排查整治,有序搬迁或改造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深入开展尾矿库安全环境隐患排查,加大对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老矿山治理,加快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三要加强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管控。近年来,外省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到我市的事件时有发生,虽然没有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但引起舆论关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督查反馈,我市还存在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去向不清、部分石材加工企业磨石粉浆随意堆放等突出问题,固体废物管控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绝不能让我市成为消纳外来废物的“垃圾场”。另一方面,要加强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管控,建立长效处置机制,尽快实现对储存、运输、处置等各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三、推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目前,我市生态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落后,要加快补齐这块短板,进一步促进生态经济提档升级。(一)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作战部署,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短板、还欠账、强弱项,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能力。加快推进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市华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今年我市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继续抓好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要推进县级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建设,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所有城镇均具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要抓好固体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等科学处置水平。(二)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对标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生态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型生态产业发展,推动再生资源、再生不锈钢、陶瓷建材、林产林化等传统资源型产业改造提升,推进陶瓷产业园等一批资源型园区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动工业主要工艺指标和生产设备效能达到国家标准。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工程,在城市改造中必须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广绿色建筑,建设城市绿带,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三)全力以赴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在边督边改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整改方案,逐项分解任务,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进度和要求,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完成一个、验收一个,公开一个、销号一个,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要举一反三、自我加压,对全市进行一次地毯式再检查、再清理、再整治,逐个逐项深入查摆,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做到每发现一个问题就完善一项制度,坚决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对中央环保督察组转给我市的群众信访举报案件,请各县(市、区)、各园区用1个月时间,对情况是否属实再进行梳理核查,8月底前上报环保部门。8月底以后,环保部门再进行督查,如发现与上报不一致的,必须严肃问责,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对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从严问责追责;对环境违法行为要严格执法,凡涉事企业要从重惩戒,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打好2018-2019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大会上的讲话中共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朱鹏(2018年10月30日)同志们:刚才,刘志宏书记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就加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势,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五项任务,明确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打好2018-2019年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再着重强调三点意见。一、认清严峻形势,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打好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也结合山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晋发[2018]23号)《山西省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晋政办发[2018]52号)。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重要位置,强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持续向好。今年1-9月份,我市达标天数124天,较去年同期增加4天,重污染天气11天,较去年同期减少3天。环境空气质量六项考核指标同比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污染防治工作依然十分严峻。从历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每年80%以上的重污染天气集中在秋冬季。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秋冬季,我市多项考核指标省内排名均靠后。当前,我市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为6.11,在汾渭平原11个城市排名第七;细颗粒物(PM2.5)年累计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排名第九(倒排第三),两项指标排名均在汾渭平原城市后列。同时,我们还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污染防治工作方面还存在诸多的挑战和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思想认识上,个别干部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深度、高度还存在差距,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推进,与中央、省、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能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认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产业结构仍然偏重,排放总量仍然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改善生态环境的压力巨大,扬尘污染、重污染天气、道路运输、散煤整治等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据预测,今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强化思想、提高站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采取超常规措施和过硬手段,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明确工作重点,持续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我市攻坚方案已经印发,方案提出了21个方面70项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分工,结合各自职责,把各项任务项目化、具体化,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要稳妥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散煤综合治理。一是实施清洁取暖工程。10月底前,全面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散煤6.81万户,做到中心城区(含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100%,各县(市、区)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以上,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力争达到30%左右。二是彻底淘汰燃煤锅炉。中心城区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锅炉(含煤粉锅炉),县城建成区进一步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分散燃煤炉、灶,改用清洁能源。三是强化“禁煤区”管控。结合加强“禁煤区”建设和空气质量改善要求,将城市近郊区逐步纳入“禁煤区”范围,“禁煤区”范围内除煤电、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企业外,禁止储存、销售、燃用煤炭。二要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的综合整治。一是纳入淘汰类的“散乱污”企业,必须按照“两断三清”的标准彻底取缔,建立台账并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防止反弹。二是加快问题整改。对已挂账、列入升级改造的8029家“散乱污”企业,坚持“先停后治”的原则,明确整改标准、完成期限和监管责任,挂牌挂账督办。停而不整、整治无望、污染严重的要坚决取缔,不能在限期内完成整改的坚决关闭淘汰。三是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继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拉网式排查,新发现的及时补入台账并立即取缔,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四是严格把握政策,严肃工作纪律。各级各部门在“散乱污”企业取缔整治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擅自解释政策,不得乱开口子或降低、改变标准。三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和综合整治。一是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严禁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增加产能项目。同时,全面清理产能过剩行业违规项目,支持鼓励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退出、转型发展。二是严格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电力(燃煤以外)、钢铁、焦化等国家排放标准中已规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现有企业,自10月1日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达到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同时在钢铁等非电行业开展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试点。三是严格落实工业无组织排放管控要求。对未按期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责令整改。重点行业企业无组织排放工艺环节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四是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时限完成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加快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对不按证排污的,依法实施停产整治,并处罚款,拒不改正的,依法实施按日计罚。四要全面落实秋冬季错峰生产(运输)要求。要按照企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对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分类管理,统一标准,严格管控。自10月1日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无法达到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电力(燃煤以外)、钢铁、石化等现有企业及在用锅炉,以及未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要求的工业企业,一律纳入错峰生产,实施停产整治。达到相应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且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要求的,由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根据当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保障民生的要求,在符合国家错峰生产规定的前提下,自行合理裁量确定采暖期错峰生产要求。对于彻底停产的企业,供电公司要做好限、断电措施。钢铁、焦化、有色、电力、化工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落实“一厂一策”的采暖期错峰运输实施方案。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各类企业要严格按照政府调度指令要求,实施停产或限产,重型运输车辆及渣土车要严格执行错峰运输要求,同时要通过厂区(工地)的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等方式,监督重点企业及渣土车错峰运输执行情况。五要全面强化扬尘污染管控。一是加强工地扬尘管控,切实落实“六个百分百”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确保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二是全面实施限停工措施。重污染天气预警和采暖季期间,停止各类土石方作业和房屋拆迁施工作业。在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的基础上,对于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在全面落实扬尘管控措施的前提下,由市政府统筹把握。三是加强道路扬尘管控。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组建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牵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配合的长效机制,对未采取有效封闭措施的散装物料运输车辆依法依规从严处罚。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用“全密闭、全定位、全监控”的新型环保渣土车,并符合尾气排放标准。四是提高城市道路机扫率,优化管理机制。要加大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等设施的投入,扩大城市道路机扫面积,对积尘污染严重的街道要进行彻底清洗。六要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一是继续推进老旧车淘汰。采取加强监管、市场驱动和经济激励等综合性措施,大力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和“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二是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监管力度。强化重型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污染治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利用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和便携式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等,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违法行为。三是加强油品监管。持续开展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车用油品行为专项行动。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严格查处销售劣质车用油品的加油站。四是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七要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要严防死守,全力削峰。重点把住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强化监测预警。依靠“一市一策”团队,完善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机制,统一应急预警标准,从严从高启动预警响应。二是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启动橙色以上预警时,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坐阵指挥,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督察落实部门工作任务,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指挥部集中办公,各司其职,严防死守,预警不解除,人员不离岗。三是应急减排措施必须到位。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级别,按部门、按行业、按区域进一步细化管控措施,明确不同预警级别情况下的限停产措施、污染物减排量和减排比例等,做到“一厂一策”,并向社会公开。四是科学评估,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和问责。对每次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都要严格进行科学评估,对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应急效果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从重处罚,情节恶劣的提升错峰生产级别,甚至停产整治。对应急响应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领导,从重从快进行问责。同时,要加强对燃放烟花爆竹的管控。9月22日,中心城区发生燃放烟花爆竹40余起,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指标急剧升高,造成的污染,至少需要一周的优良天数来补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宣传引导、执法监管,全力推进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务求攻坚行动取得实效目前,采暖季即将到来,大气污染防治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联动,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开发区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把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摆在重要位置。全面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各成员单位,要依据职责分工,制定符合实际、详尽具体的年度推进方案,严格措施,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二要强化考核问责。从11月起,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组办公室要逐日在媒体对各县(市、区)、开发区空气质量进行排名通报,每月对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倒数后三名的县(市、区)、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连续两个月空气质量排名进入后三名或进入全省后十名的启动问责。依据《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方案》,加大生态补偿金扣缴和奖励力度。每月对市直部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推进不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相关指标达不到考核要求的进行约谈,出现不降反升的启动问责。三要严格督查落实。冬防期间,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不定期强化督查。督查重点是清洁取暖(煤改气、煤改电)、“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燃煤锅炉取缔、扬尘污染治理、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对六个方面。对工作整体推进不力,存在问题较多,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报请市委、市政府予以通报,同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进行解剖式督查。四要加强宣传教育。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和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建立宣传引导协调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统筹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信息发布、宣传报道、舆情引导等工作,要积极宣传攻坚行动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及时曝光地方不作为、环境质量恶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进展缓慢、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等突出问题。对可能出现的环保领域热点事件,要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向群众讲明真相,及时处置突发舆情,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事件发酵。当预测将出现重污染天气时,要通过当地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主动向公众介绍重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污染成因,发布权威声音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满足公众知情权。要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打好攻坚战。同志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提振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安康市政府副市长 何邦军(2018年8月10日)市政府今天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秦岭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动员部署全市生态环境保护10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刚才,我们集体学习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重要论述和对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陈彪同志就开展10项专项整治行动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市水利局、市国土局和汉滨区、岚皋县、宁陕县分别就开展整治工作做了表态发言,我都同意,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个方面意见。 一、强化政治担当,深刻把握开展十项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 第一,十项专项整治行动是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和市委、市政府相关生态环保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必须高度重视。7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8月3日,又召开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近期,市委、市政府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连续召开了几个高规格会议,7月3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全市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安排;8月1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对秦岭生态环保整治进行了安排部署,讨论通过了《安康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8-2025)》;8月2日,市委常委会重点传达学习了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研究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8月5日,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秦岭生态环保问题整治动员部署大会,足见市委、市政府对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暴露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有很多短板、很多问题、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讲,怎样贯彻落实好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就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会议作出的决策部署和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切实增强搞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及时把相关会议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集中精力、挂图作战,“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就是要高度重视10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落实,传导压力,进一步细化单位分工、夯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全面完成专项整治任务。第二,十项专项整治行动是着力解决当前全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必须深刻把握。10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是市政府经过认真研判,客观分析,审慎研究制定的,着力解决当前全市生态环境存在的几方面突出问题。一是着力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上半年,榆林、铜川、安康3个市空气质量变差,我市中心城区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14.9%,连续6个月出现反弹,根源就在于施工扬尘、砖厂“冒黑烟”、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燃放、“散乱污”企业等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造成的。二是着力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今年生态环境部督查组反馈了我市中心城区集中式水源地29个问题、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督查组反馈了水源地1个问题、各县区自查了14个问题,共44个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加快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三是着力解决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特别是畜禽养殖户违法建设和违法排放问题,要再次进行摸底调查,合理划定禁养区,规范合法养殖。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降低氮、磷、氨的排放。四是着力解决矿山污染问题。对全市关闭采矿场、采石厂生态恢复情况、尾矿库的治理情况进行筛查,对违法违规生产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取缔,彻底消除环境污染隐患。五是着力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全面摸排固体废物堆存点位、危险废物及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置情况,依法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六是着力解决环境保护联合执法问题。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主体责任,整合执法资源,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增强环境执法合力,及时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第三,十项专项行动是我们接受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行动自觉和全面自检,必须严肃对待。截止今年7月7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完成了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等10省(区)的进驻督察,共问责了4305人,问责力度较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更大更广。预计9月或10月份,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就要进驻陕西。希望大家务必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之前,以10项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为契机,认真做好全面自查,建立问题台账、厘清问题清单,立行立改,逐一销号,把生态环境问题减到最少、把环境风险降到最低,努力争取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肯定和认可。 二、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十项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10项专项整治行动从今天开始至年底结束,考虑到冬防期大气污染易反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等因素,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烟花爆竹燃放专项整治行动的时间延长到明年3月31日。总体来讲,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时间较长,任务繁重,希望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一是整治行动要严。各专项整治行动的牵头单位要对行动方案中的任务严格把好关,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督查检查标准和验收标准,确保整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县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行动方案的要求,把措施分解到部门(科室)、把任务夯实到人头、把时间明确到节点,确保严格落实到位。二是整治行动要真。从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问题来看,很多省市都存在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这都是不真不实的表现,必然会被严肃追责问责,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各县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在落实整治任务过程中,必须要守住这个底线,真正把整治工作抓实,真正把问题整改到位,坚决不允许弄虚作假、阳奉阴违。要坚持原则、敢于较真,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求过硬的态度,促进整治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是整治行动要细。10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中有些工作已经初步完成整治,有些正在整治中,还有大部分没有开展。对已经完成整治的,要进行“回头看”,做好对标核查;对正在整治的,要做到整治项目全覆盖、整治台账有记录、整治流程合规范;对将要开展的整治工作,各县区、市级相关部门要仔细梳理,细化分工、细化措施,逐项逐条落实。同时,对整治方案中没有提到的生态环保问题,一经发现,也要立行立改。四是整治行动要实。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时间都比较长,容易出现疲劳厌战、压力衰减的现象。各牵头单位要一竿子插到底,要有不完成任务绝不收兵的韧劲,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把整治任务进行到底,该检查的时候就检查、该执法的时候就执法、该督办的时候要督办,全力推动各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各县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要狠抓落实,不仅要把今天安排的整治任务落实到思想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不能落而不实,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治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五是整治行动要快。近年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督察、检查可以说成倍增加,反馈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重复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确实是我们很多环境问题没有整改到位,另一方面还是我们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自查自改的不够快,中省反馈的问题整改进度不够理想,比如污水垃圾问题、矿山问题、违法企业拆迁问题等。所以,10项专项整治行动不仅要认真落实,还要提高整治效率,严禁久拖不决、整而未治、禁而不绝的问题发生,争取在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之前取得显著成效。 三、改进工作作风,夯实工作机制,不折不扣推动专项整治行动落地见效 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认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坚定“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捍卫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还是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有力举措。10项专项整治行动,是市政府就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要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坚决落实、整治到位。一要加强组织领导。10项专项整治行动既是工作任务,也是政治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负直接责任,要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安排部署到位、协调沟通到位、整治落实到位,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要做好“两个统筹”,市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要以10项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统筹协调其他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工作;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及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二要强化督查检查。各行动方案的牵头部门是10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督查的具体实施者,不仅要抓好牵头工作的落实,还要制定详细的督查检查计划,对承担工作任务的县区和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检查,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对工作进展缓慢的要及时督办通报,确保整治行动不断档、不延误,不欠账。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将专项整治行动列入全市重点督查督办内容,适时开展巡查检查;市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要充分运用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工作机制,加大对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力度。三要严格考核问责。市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要利用“12345”便民热线对10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民意调查和测评,测评结果报市考核办。市考核办要将10项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情况及民意测评结果作为对各县区、市级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市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将协调各级组织部门将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三项机制”奖惩激励的有效参考。市政府将对工作进展不力、落而不实、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县区、部门进行通报曝光,对相关责任人按程序移交市纪委监委予以责任追究。同志们,做好10项专项整治行动体现的是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检验的是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大力弘扬“安康创优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攻坚破难,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卫华(2018年8月6日)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主要是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部署,安排市级领导包抓环保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站位、奋力攻坚,不断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会儿,振东厅长、岳亮书记将作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中、省决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我们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先后实施了两轮渭河水污染防治行动和生态治理计划,启动了泾河综合治理工程,全流域治理,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相结合,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今年1-6月,渭河、泾河4个国考水质断面均达到Ⅲ类标准以上,渭河已经成为咸阳的景观河、生态河,咸阳渭河“一河两岸”成为都市会客厅。我们持续升级铁腕治霾措施,聚焦“煤尘车”重点污染源,坚决向“不落实这个最大问题”开刀,铁腕治霾的责任越来越严,管理的措施越来越细,督查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今年1-7月,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8.23%,优良天数同比增加7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7天,空气质量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加速累积。我们坚持多城同创,相继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95%,建成6个国家湿地公园,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45平方公里。我们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解决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和制度机制缺失问题,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条例》,率先在全省出台了《环境保护工作“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渭河非法采砂、旱腰带非法采石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全社会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真理力量,抓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越来越足、决心越来越大,路子也越走越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表现在:一是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在空气质量上。和自身纵向比,空气质量指标有改善,和关中其他地区横向比,空气质量指标依然排名末位,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为66天,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市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水质量虽然总体达标向好,但总磷超标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泾河桥国考断面水质不够稳定。二是环保设施建设欠账较大。农村天然气管网覆盖严重不足,镇村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严重缺乏,污水厂污泥规范化处理设施今年才起步,农村供暖基础设施欠账大。三是落实“最后一公里”没有完全打通。环保基层基础比较薄弱,生态环保工作制度还不健全、还不配套。工作标准低、执行能力差、工作敷衍以及协调配合不力的问题在一些部门、县市区和干部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四是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能源化工一支独大的产业结构、用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实现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当前,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经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咬紧牙关、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跨过生态环保这个关口。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学思践悟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出重拳、下猛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和修复并重,既治标、更治本,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实绿色保障。二、聚焦问题、突出重点,坚决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出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及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方案,省委、省政府也即将下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市级相关部门要抓紧谋划制定我市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文件,切实把今后三年的目标定得更准、措施定得更细、责任压得更实,全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要坚决打好青山保卫战。要深刻汲取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不到位的教训,对全域自然保护区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私采滥挖等行为,既排查漏洞、解决问题,又举一反三、健全机制,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在我市发生。要把旱腰带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继续加大常态化巡查监管力度,坚决杜绝非法采石死灰复燃,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严格落实《采石矿山生态治理修复三年规划》,自然恢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加大政府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力争到2020年完成初步治理恢复任务。要坚持“先搬后采、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持续加大煤矿采空区治理力度。要举一反三做好山体保护工作,对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以及法定保护区划定红线、严格管控,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坚决查处各类破坏山体生态的行为,着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大林业工程,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二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把蓝天保卫战作为环保头号工程,坚持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认真落实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任务,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措并举,管理减排抓精细、工程减排抓进度、结构减排抓减煤,推动大气质量持续好转。要以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燃煤削减任务为底线,持续加大燃煤削减力度,规上企业减煤任务要具体到企业、落实到每一个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要对燃煤锅炉、火电等行业领域实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坚决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要加大清洁取暖试点项目推进实施力度,加快农村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到2020年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要制定方案,明确时间节点,抓好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改造、搬迁和关停,落实错峰生产制度,对“散乱污”企业要拉网式排查、动态化管理,确保整治到位。要拓展范围、精细管理,提高城镇及周边区域机械化清扫和常态化保洁水平,大幅降低道路扬尘污染;要提高标准、严管重罚,严格落实建设工地“六个100%”措施,严控施工场地扬尘污染。要禁行、限行、绕行综合施策,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防控,加快推进老旧高排放机动车淘汰更新,推动城市公交、环卫、物流、出租车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替代,力争到2021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覆盖率分别达到85%、25%。要深入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完善企业排污信息公开和黑名单等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法治化水平。三要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严格贯彻落实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级细化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和责任清单,深入实施“一河一策”“一断面一对策”,推动“水十条”落到实处。要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红线管控,坚决杜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单一水源供水的县市区备用或应急水源建设,严格实行水质状况定期检测、评估、公开制度,确保饮水安全。要严格落实主要河流生态补偿制度,对河流县界断面水质实行月监测、月通报制度,确保流域水质安全。要严格岸线管理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要全面落实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突出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加强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力争2020年底前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解决“农村污水靠蒸发”的问题。要继续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加快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充分发挥湿地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四要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要按照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突出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2020年底前编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建立起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管机制。要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示范引领,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建设。要抓紧启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项目,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要全面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活动,完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转移等制度,健全全过程监管、信息化监管机制,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继续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强化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控制,还农民群众整洁清新的美丽田园。三、严格标准、快改真改,确保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高质量整改到位从8月20日开始,生态环保部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将陆续展开。从对江苏泰州市督察情况来看,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要求标准之高、查处问题之严、追责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我们必须抓住当前两周左右的有限时间,对2016年以来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线索和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提高标准、扎实整改,坚决杜绝“差不多”的“将就”做法以及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作风,确保线索核对无误、问题整改到位。一要夯实责任抓整改。刚才,希良同志就环保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分工包抓工作作了说明。每一位市级领导都要率先垂范、带头负起责任,主动深入包抓县市区,到生态环保工作最困难、存在问题最多的镇办去,现场督办落实,一线帮助解决问题,发挥表率作用,传导工作压力。各县市区、各部门一把手是本地本部门整改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抓具体、抓到位,问题逐个过,整改点位全面查,现场确认整改结果。要将反馈问题线索和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人员身上,做到责任清、任务明。要坚持“严管就是对干部最大的厚爱”,对整改推进不力、进展缓慢、不严不实的要坚决追责,真正取得“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的好效果。二要全面摸排抓整改。对2016年以来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线索和整改情况,要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一个都不能漏、一个都不能少,及时找出短板、堵塞漏洞,切实做到应查尽查、应改尽改。对群众举报反馈的所有信访案件和问题线索,要全面、逐个、逐项核实,确保核验全覆盖、无死角;对已经整改销号的要到现场进行高标准复查,确保真改、改到位;对尚未完成整改的要倒排时间、加快进度,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进度和整改成效,让群众及时了解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接受监督,真正以强有力的作风、细致到位的措施、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整改任务按期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同时,要坚持举一反三,绝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对类似问题要做到见微知著、由点及面,带动全市各类环保问题有效整改。三要提升标准抓整改。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汲取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教训,坚决向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生态环境部以及省环保厅的工作标准对标看齐,做到整改尺子不松、标准不降,既不能搞低标准整改,更不能搞自欺欺人的虚假整改、表面整改和敷衍整改。要逐条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问责不到位不放过、信息不公开不放过,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中央督察组“回头看”,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四、标本兼治、完善机制,全力开创生态环保工作新局面生态环境保护是攻坚战,是持久战。我们既要有一以贯之、持续加力的工作举措,更要有标本兼治、从根子上解决的自觉,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要加快完善责任体系。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切实用好“五项清单”这一硬招实招,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大环保工作格局。要着眼彻底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持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尽快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要强化督察考核和责任追究问责制度,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坚持不打招呼明查暗访、专项督查组常态化督查,督政督企并重,严格执法问责,对损害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严格、造成严重后果的,坚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真正让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二要加快构建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制度。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原则,加快编制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建立覆盖全市的环境管控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环保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市县两级财政对生态环保的投入逐年增长,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要发挥财税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方式,将市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分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挂钩。推进绿色金融,大力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对雾霾、臭氧等重点污染物形成机理的研究分析,为科学治霾提供技术支撑。三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把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作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切实解决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偏煤等结构性深层次问题。要认真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要综合发挥规划引导、财政激励、执法监管、标准约束的协调配合作用,出清落后产能,培育优质产能,带动产业升级。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环保产业,真正把生态环保产业培育成新的增长点。四要加快形成全民共治体系。要围绕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推动环保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三进”活动,组织评选“最美蓝天卫士”等环保模范典型,广泛宣传环保科普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凝聚全社会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共识与行动。要用好媒体监督作用,常态化报道不文明的行为、违法违规的企业以及“脏乱差”问题。要畅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加大群众举报环境问题的奖励力度,让人人都成为环保的监督者、参与者、贡献者,激发调动全社会参与环保的热情和力量,打一场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每一项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咸阳追赶超越贡献新的更大力量。在2018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平凉市政府副市长 宋全科同志们:这次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议、环保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全市环保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刚才,双鹤局长作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了环保目标责任书,随后,吴常委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先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肯定成绩,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17年,可以说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想认识最深、工作力度最大、治污举措最实、执法监管最严的一年,也是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全市上下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完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综合整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认识到实践,从监管执法到环保设施建设,从基层基础工作到环境质量改善,都发生了新的转折和变化。一是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牢固树立,能够从强化“四个意识”、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高度,统筹谋划,全盘考量,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境安全的底线意识、“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失职追责的警醒意识明显增强。市委、市政府先后12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环保工作,15次召开动员会、调度会、推进会、约谈会推进环保重点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对环保工作作出批示,并就重点工作落实、突出环境问题解决,深入现场,研究措施,帮助解决困难,督促工作落实,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二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力整改。全市各级各部门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方案,坚持综合施策,突出标本兼治,强化督导检查,以鲜明的态度即知即改,以果断的措施立行立改,以严格的标准验收整改,对省上《整改方案》中确定的11项重点整改任务和涉及我市的25个具体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调度、销号,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1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了年度任务,25个具体问题有21项完成了整改任务,4个完成年度整改计划,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市的132件信访投诉问题已办结130件。通过整改,不仅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各级各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20.6亿元,创环保投入历史之最。先后实施了平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期和华亭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华能平凉发电公司4号、6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崆峒区养子寨、景家庄和华亭县养马寺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居民搬迁,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环保工程,基本建成了平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启动了平凉中心城区和庄浪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完成了249台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和平凉新世纪供热公司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为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环保工作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大气十条”、“水十条”行动计划,落实关键防治措施,全面完成了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顺利完成“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任务,与2016年相比列入国家和省上考核的平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增加了6%,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分别下降了8.8%和26.8%,分别比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低4微克和11微克,其他六县城区均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空气环境质量考核目标。泾河平镇桥、长庆桥2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汭河、达溪河保持在Ⅲ类水质,葫芦河水质较上年有所改善。去年9月份,我市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是国家层面对我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的结果,是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全市环保系统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进入新时代。从中央战略布局来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提出一系列新变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举措,确定了攻坚目标、时间节点和政策举措。今后3年要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从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来看,年初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甘肃、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崛起的主攻方向,从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整改生态环境问题,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从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来看,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底线性任务,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建立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确定了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途径。从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现状来看,当前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尽管我们近几年下了很大的力气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仍然在还旧账、补短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很大。泾河地表水个别断面不能稳定达标,葫芦河水质目前还没有达到功能区标准,被省上多次给予“红色预警”;城市建成区及周边燃煤锅炉综合治理、煤质管控、扬尘及餐饮油烟治理还存在死角和空白,个别县区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浓度逼近考核目标;一些区域和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依然突出。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市的第一要务,而发展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又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一些区域和行业环境保护职责履行不够到位,污染防治措施落得不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推动绿色发展崛起,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共进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三是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难度加大。一些问题整改成效不够明显,甚至还会出现反弹,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个别区域和行业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还没完全落实到位,特别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列入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督办的泾河、葫芦河流域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年度整改还有欠帐,跨年度整改需要更大的精力和投入。今年,中央将开展第一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省上也将对市州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时间紧迫、刻不容缓。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把握历史机遇,增强使命担当,自觉扛起政治责任,确保中央、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聚焦短板差距,精准施策发力,坚决落实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要求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这里,我重点强调七个方面。(一)深入开展十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十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市的行动方案(草案)已在会上印发,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市委、市政府将印发执行。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尽快行动起来,紧扣时间节点、拧紧责任链条,全面推动落实。十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根本在源头治理,要强力推进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治理,加快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燃煤锅炉“清零”整治,推进城乡冬季清洁供暖,强化煤质管控,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关键在常态监管,环保、住建、工信、水务等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强监管,严格落实日常巡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信访举报查处等工作制度,切实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环保制度落实情况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查处环境违法问题;核心在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明确十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分工、考核办法,实行挂图作战。市督查考核局、环保局要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定期开展专项督查,通报进展情况,强化监督问责、敢于较真碰硬,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举措,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今年省上将对全省86个县区空气环境质量定期通报评比排位,对倒数10位的县区预警约谈,同时按季度下达了平凉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控制指标,崆峒区和各县要重点围绕PM10、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项考核指标,坚持“六张清单”管理,抓好“冬病夏治”和“冬防”工作,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既要坚决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又要完成季度控制目标。要以“减煤”“抑尘”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冬季清洁供暖和城中村、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及城市建成区5-10公里范围内居民改灶、改炕、改暖“三改”步伐,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各县(区)都要出台优质煤、洁净煤财政补贴办法,支持扩大优质煤、洁净煤配送覆盖范围。水污染防治方面,要加快实施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已经下达投资计划的崆峒区、泾川县要在10月底前完成项目工程,庄浪、静宁两县要配合市环保局积极衔接争取国省资金,力争上半年开工。要以“河长制”为抓手,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泾河水质稳定达标,葫芦河水质明显改善,力争达标。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专项排查整治,落实“划、立、治”整治措施,促使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规范化。平凉工业园区和华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要力争3月底实现规范、正常、稳定运行,静宁工业园区6月底建成并与国家和省上联网,列入年度计划的5个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和34个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4月底前全面开工,10月底前投入运行。4个县级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要完成前期工作,具备条件的力争年内开工。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国土、环保、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泾川、华亭2县要加快实施土壤治理修复试点项目,赶上年度要求。(三)持续有效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去年底“回头看”工作基础上,近期组织专门力量,对照市级整改方案确定的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措施清单,对本县区、本部门各项整改任务和具体问题开展拉网式、全覆盖再次“回头看”,看整改成效是否巩固、列入年度计划的所有问题是否整改到位、整改措施是否全面落实、上报的总结报告和验收销号与实际完成情况是否一致。对已经整改到位销号验收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巩固措施,对整改有欠账、有漏项的问题要立行立改、迅速弥补,省、市整改方案确定的跨年度整改任务和问题都要制定年度整改计划,立即启动整改工作,特别是对省市确定需要跨年度整改的泾河、葫芦河流域尚未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城市污水管网滞后、矿产资源违规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的3个问题和自然保护区整改欠账问题,各县(区)和市住建、国土、环保、水务等部门要分辖区、分系统制定整改计划,提出推进措施,落实财力和人力,不拖时间、不漏措施、强力整改。要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信访投诉、举报查处整改工作,尤其要对带*号和不属实以及反复投诉的事项,要认真复查,不得出现定性不准、虚报瞒报的问题。以踏踏实实的整改成效和实事求是的整改态度,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上专项督察。(四)下大气力解决环保基础设施欠帐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市环保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抓环保首先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环境承载力要靠环保工程支撑的理念,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作为拓展绿色发展道路,争取更多更大项目落地的基础性、长远性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与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出台重大政策、布局重点产业、实施重点项目同时谋划推进,同步建设投运。要集中财力、整合项目、克服困难、加快进度,实施平凉中心城区热电联产二期集中供热工程续建项目、灵台县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清零”、工业企业废气达标治理、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城市中水回用、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流域生态恢复修复等十大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行动,用环保基础设施支撑污染治理十大攻坚行动,拓展环境容量,改善环境质量。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盯住十大工程不放松,卡紧时间节点不推后,倒排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按期推进、如期建成。(五)加快构建环境风险防控和执法监管体系。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相互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环境风险排查整治与应急机制,将环境风险纳入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环境管理体系,把企业自查、监管部门检查、政府督查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金属、核与辐射、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切实排查和整治重点环境问题,扎实推进重点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攻坚行动,确保不发生因环境风险隐患形成的重大环境事故。3个省级工业园区所在县(区)上半年要建成县级监管的污染源企业监控平台,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和4个配套法规,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公安刑事司法联动衔接,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偷排偷放、伪造监测数据、私自停运环保治污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促进排污单位遵法守法。(六)进一步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改革是推进环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破解环保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要持续深化建设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分类审批和区域化、差别化建设项目环保准入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准入后的监管上,做到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要大力支持省市列重大项目落地,承担项目工程的部门和单位要督促项目业主按照项目环评并联审批的要求,提前开展环评文本的编制工作;市县环保部门要继续对省市县列重大项目环评按月调度,优化服务,简化流程,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项目不因环评审批拖延开工时间。要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环保、统计、发改、工信、水务等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指导县区和行业对行政区内产生的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污染物总量进行摸底调查,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提供坚实的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要按照省上方案要求,平稳推进省以下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改革。(七)巩固提升和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成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成功创建命名,为我市争取国家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项目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我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实事求是讲,我们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按照国家环保部关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要持续深化创建,实行动态监督管理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夯实基础、弥补短板、精准施策、创新机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巩固、提升和发展工作。要巩固已完成的建设指标和成效,提升欠稳定较薄弱指标建设水平,发挥创建品牌效应,谋划重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县(区)创建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单位等生态文明基层创建,确保这一国家级荣誉“拿稳、用好、增效”。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前景,全面开展县区、市域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环保、发改、国土、林业、水务、农牧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指导,县(区)党委政府要通盘考虑本辖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布局,深入论证,认真审核,确保生态红线划得准、管长久,确保生态产品供给和区域长远发展。三、夯实监管责任,强化落实措施,加快形成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机制一要全面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环保工作涉及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城乡建设、国土空间布局,面广量大、涉及部门多,需要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责任。中央和省上环保督察十分关注部门环保责任履行情况,追责问效的力度前所未有。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平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所属部门以及人大、政协、法检院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具体内容,也是失职追责的重要依据。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把履行环保工作责任摆在重要位置,与县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和部门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做到谋划到位、指导到位、检查考核到位。今年将由市督查考核局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等部门,对平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督查,促使各级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坚决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督查办法。最近,市政府印发了《平凉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督查办法》,市政府成立了1个综合督查组和9个专项督查组,采取会议督查、现场督查、明察暗访、跟踪督办、社会监督等方式,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实行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部门负责人参与开展督查,这一制度安排体现了市政府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也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督查内容紧扣三大污染防治关键,督查形式力促“一岗双责”责任落实,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督查内容,全面认真细致地落实本辖区、本系统承担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各有关参与督查的部门,要主动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衔接,及时启动,按期开展督查工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号督办、销号落实,留痕管理。推行信息公开工作,倒逼责任单位和企业增强治理污染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督查取得推动工作、整改问题、促进防治、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三要切实保障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这方面的投入必须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优先保障。市级和各县(区)要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新形势,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特别在今年国家取消排污费、开征环保税后,各县(区)要完善政府环保投资预算编制,持续加大财政对环保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配套的投入不低于环保税开征前的水平,并有所增长。各县(区)和发改、财政、环保等部门要抓住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机遇,利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品牌优势,统筹谋划一批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治污减排项目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争取力度,及时上报、跟进衔接,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投资,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拓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四要努力形成推进绿色崛起、加强环境保护的考核问责机制。去年市委、市政府在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管理绩效考核中,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两项考核内容的分值权重分别提高到30‰和40‰,在10项主要考核指标中,把主要污染排放控制目标考核权重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设置在同等权重;在18项重点考核指标中,把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与重大项目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置在同等权重,同时环境保护约束性目标作为“一票否决”项目,体现了绿色发展导向和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这次会上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按照既确定责任目标,又绘制工作蓝图的思路,县区适当增加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考核分值,并将考核指标和内容项目化,同时对市政府各部门环保目标责任书,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也提出了具体考核项目。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市环保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在落实半年考核和全年考核的基础上,注重抓好日常考核调度,及时督查督办、提醒预警,确保责任书所列任务全面完成。同志们,党的十九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久发展的千年大计”,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做好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快补齐生态短板,为全面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作出应有贡献!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靖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谌宏军(2018年7月3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百色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分析研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部署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等下,百色市委常委、靖西市委钟恒钦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受郝玉松市长委托,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一、坚决把党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暑落实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自党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去年,视察广西时对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对广西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要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面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当前,我们铝锰资源型工业占比高,排泥库、赤泥库、尾矿库多,环境污染隐患大,矿山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群众意见大,农业面源污染也日益突出。因此,对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不思进取,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共6大类8个问题44小项,本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也有13批次18件,说明我们在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与和中央、自治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对表对标党中央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全力以赴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关键、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遵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思想上还认识不到位,工作的主动性不足、创造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政治站位还不够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关系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透彻,还没有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政治敏感性不够。平时更多是把环境治理保护作为单纯的业务工作,甚至对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二是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存在畸重畸轻现象。没有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抓生态环境保护就制约经济发展,有的仍然受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旧观念影响。三是在工作状态上主动性不够。这几年,我们在环境保护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往往是在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甚至是发生重大事件后才开展工作,被动应对多,主动开展工作少。这些情况都表明我们的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一些趋势性、风险性生态环境问题危机意识不强。第二,要解决好工作力度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在实干、贵在抓落实。近年来,自治区、百色市和我们靖西市本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工作方案,但是往往落实政策不尽如人意,与预期相比仍有差距。一是工作有部署有方案,但执行效果不理想。有些工作仅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上,推进落实不到位。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缓慢,多次被通报等。二是工作要求不严,力量投入不足。有些工作标准低、要求松、推进慢、成效差。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时就明确要求整改的,我们也作了具体部署,但整改工作还是推进不力、进展滞后。比如,下雷河水质氨氮超标问题,目前没得到彻底整改。第三,要解决好责任落实的问题。近年来,建立了从自治区到市、县、乡的各级责任制,但推进存在落实责任层层递减现象。一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查出的很多问题就发生在身边,但我们的同志却看不到,或者假装看不见。比如群众反映从市区至渠洋湖路上扬尘大的问题。二是属地责任压实不够。中央对生态环保属地管理责任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落实属地责任弱化。这次排查发现 “散乱污”企业多数分布在乡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些小企业就在公路两边,但却视而不见。三是监督管控力度不够。环保监管部门虽然检查多、督查多,但对于一些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执法不严,存在监管盲区,导致有些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比如,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群众举报的“位于同德伏马村坡社屯的伏马采石场,无证开采,乱砍伐公益林”的问题,监管部门迟迟没有发现,发现后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要解决责任落实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以促用,通过学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高度的生态自觉,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要下定决心,坚决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对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我们要结合靖西实际,抓好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市当前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工业企业排放、道路扬尘、柴油货车尾气、秸秆焚烧等。要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针对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突出问题,要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列入关停取缔的企业,要做到“两断三清”,也就是要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列入整合搬迁的,要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类的,要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通过分类施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推动铝锰等工业超低排放改造,最大限度减轻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影响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从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18个信访案件中,涉及水污染投诉有8件,主要是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污染。我们必须拿出硬措施,全力攻坚,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整改,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排查乡镇、村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污染源问题。在饮水安全问题上,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实施最严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全面整治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人民群众守护洁净水源。加强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封堵整治非法排污口。当前重点就是要加快推进铝工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容易出现反弹,要持续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采取设立河长、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整治。农村污染点多面广,污水处理是重点和难点。要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当前要重点推进近两年建设的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尽快运营,同时加快乡镇级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厕改工作,着力解决生活污水横流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完善养殖水域规划,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按要求划定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三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管控。我市属于工业聚集区,部分农业用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必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加快推进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各类食用农产品,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严格管控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加强排查整治,严格涉重金属行业准入。推进尾矿库综合整治,尽快消除危库和险库,加强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管控。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管控,加快建设危险废物、污泥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全面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及流向,开展相关行业联合执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弃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三、不折不扣,切实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是对我们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的政治检验,也是对我们抓工作落实的作风检验。在这个问题上,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不折不扣完成,决不能有任何含糊。一是要按期按质抓好环保存在问题整改。我市涉及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的问题共有6大类8个问题44小项,截止目前,我市除了下雷河未完成整改之外,其余问题均已整改完成。本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共13批次18件,有一些是重复件,实质上有11件。主要归纳为3类问题:一是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排泥库、赤泥库泄露影响周边村民、农田及庞凌河等问题;二是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广西华银矿业有限公司、靖西同德乡伏马采石场非法盗采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三是大气污染、水源地受污染以及噪音等问题,其中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和下雷河弄欣断面氨氮超标、念力村念洪屯要求集体搬迁和广西信发排泥库渗漏、赤泥库泄露污染农田,使青山石漠化等4件已受到自治区层面关注。针对以上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在边督边改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整改方案,逐项分解任务,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进度和要求,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完成一个验收一个、公开一个、销号一个,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二是全面清理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各乡镇各部门要举一反三、自我加压,对辖区进行一次地毯式再检查、再清理、再整治,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扎实开展污染源普查,组织开展好全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形成一份全市污染源名单、一幅污染源分布图、一套污染源数据库,为制定实施环保规划、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筑牢生态环境的安全防线,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完善考核督查。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及时公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公开传导压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涉事企业与金融贷款、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挂钩,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目标,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快环保机构改革,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政、投资等政策。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调查,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当前铝锰工业产品价格趋于稳定,铝锰产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也给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和投入污染治理有了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一企一策”要求,会同企业抓好污染防治,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乡镇、各部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思想,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打好污染环境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靖西市美山美水美景。 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六枝特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 方裕谦(2018年9月29日)同志们:今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和**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分别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7月30日、9月21日省、市相继召开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国家生态试验区(贵州)建设推进会、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系统解读了生态文明思想,分析了当前全省全市生态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安排和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特别是讲话精神,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领会把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着眼跨过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开创百姓福、生态美画廊六枝新局面。六枝特区是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三线建设”城市,煤炭产业一直是我区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产业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占据全区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据《郎岱县访稿》记载,1936年以前就有采煤、用煤的记述。自1958年全国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始,六枝也同期采取了边勘探、边设计、边基建、边生产的“四边”措施进行了“三线建设”。从此,六枝就开始了大搞煤炭资源开发和煤炭工业发展,到1955年合作化时期,全区就挖采300多个小煤窑,到处私挖滥采;同时,逐步配套建设炼焦、炼钢、炼铁企业。在给特区经济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由于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长期“酸雨”连绵。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抓污染治理,抓生态保护,先后关闭了凉水井洗煤厂、地宗洗煤厂等一批重点企业,取缔了土法炼焦、小炼铁等污染严重的行业,淘汰了生产工艺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水泥、小机焦等企业。2006年,完成一矿一污水处理站建设;2014年,关闭了六枝工矿(集团)有限公司煤矸石发电厂。并相继建设投运了六枝特区垃圾填埋场、六枝特区污水处理厂、六枝特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郎岱镇、木岗镇、岩脚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017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6.9%。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工作,仅2017年,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5.22万亩,恢复植被造林0.1924万亩,石漠化治理2.7万亩,全区森林面积达141.7万亩。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全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截至2017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4.5%,比1995年的13.74%提升了40.76个百分点;特区中心城区总悬浮微粒(PM10)40微克/立方、PM2.5为27微克/立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乡镇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国控三岔河龙场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市控六枝河三丈水、滴水滩断面、北盘江光照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标准。先后荣获了“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中国生态魅力城市”“创新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不足和差距。一是森林覆盖质量还需提升。2017年我区的森林覆盖率为54.5%,低于全市56.09%的平均水平。二是空气质量还需优化。2018年1-8月,城区空气质量虽然总体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轻度污染天气时有发生。三是水污染防治欠账多。部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地表水水质污染特别是六枝河水质问题尤为突出,已被省环保督察列入督办整改内容,若六枝河水质再继续恶化下去,可能被列为黑臭水体,作为国家环保督察挂牌督办事项。四是环境治理不彻底。辖区内小、散、乱的企业较多,环境管理水平差,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进展缓慢,废旧矿山矿坑水治理不到位;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案件和反馈存在问题整改进展不理想;百姓关心的热点、敏感问题举报投诉不断,相关案件办理质量有待提升,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和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针对我区生态环境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及特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枝拒绝污染”的新发展理念,严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稍后,昌显书记还要作部署、提要求,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区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一要强化城区扬尘管控,确保城区空气质量稳定提升。虽然我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市四个县区中属于较好等次,但与全省县级城市比较,差距较大,2018年1-8月,全省88个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每月排名中,我区最好的名次是5月份(排名第7),最差的是8月份(排名77),其它月份基本处于中上游水平;8月份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除中元节(七月半)烧纸钱因素影响外,建筑工地、道路交通、饮食油烟等扬尘均有影响,特别是建筑工地扬尘贡献率高,如矿业路延南伸段施工工地,环境管理不到位,无防尘防治措施,晴天一路灰,雨天满地泥。我们要紧紧盯住城区空气质量稳定提升目标,积极开展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砂石矿山、工业企业等扬尘专项整治,加强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管理,杜绝黄标车、老旧车及“冒黑烟”车辆上路。加强餐饮油烟管控治理,有效巩固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取得的成果。不断完善城区禁燃区划定,到2019年城区及周边乡镇基本无企事业单位燃煤设施,居民炊事基本实现无煤化。不断完善应急管控措施,提升高污染天气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管控,持之以恒,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扬尘污染整治到位,切实提升城区空气质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二要强化水污染治理,确保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六枝河上易黑断面水质2018年一季度为劣Ⅴ类、二季度为Ⅳ类,未达到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多次被上级点名批评,通过加快推进六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六枝河周边企业管控,开展六枝河清理等综合整治,三季度六枝河水质达到Ⅲ类,有了一定好转。但要彻底改善六枝河水质,我们还任重道远,城区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特别是老城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只有排水沟,无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一些建筑工地环保意识淡薄,开挖基坑产生的泥浆水不经处理直排六枝河,严重影响六枝河水质,如:老公安局锦城华庭建筑工地存在将泥浆水不经处理直排六枝河现象。对这些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我们要坚决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要加快推进六枝特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和六枝特区屠宰场易地搬迁工作,推进六枝河整治,规范入河排口,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减少沿河两岸居民生活垃圾、污水直排六枝河;要加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已动工的龙河、落别、牂牁、关寨、牛场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加快进度,尽快投入使用。已列入计划的中寨、月亮河、新场、梭戛、大用、新窑、新华等乡镇污水处理工程,要加快开展好前期工作,已建成运行的木岗、郎岱、岩脚污水处理厂,要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升污水收集量和进水浓度,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要按照“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要求,加强对煤炭、屠宰等行业废水排放的整治和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完成达标整治任务,确保全面达标排放。各乡(镇、社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重点流域河长制各项工作要求,抓好境内7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的实施,扎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三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保障土壤环境安全。通过前期排查,我区暂时未发现污染地块,但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污染物不断增加,通过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技术手段检验监测,不排除有污染地块的产生。我们要建立受污染地块管理体系,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建立调查评估制度,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年底前要制定《六枝特区土壤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技术支撑和处置救援能力建设。加强矸石山、尾矿库环境整治,全区18处矸石山、尾矿库的治理工作要按期完成。四要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不断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目前,我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是华润电力(六枝)有限公司产生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2018年1-8月粉煤灰产生量为61.92万吨、综合利用量为53.07万吨,利用率为85.7%,脱硫石膏产生量为37.06万吨,综合利用量为22.16万吨,利用率为59.79%。从产生和消耗比例来看,综合利用率比较低,日积月累起来,库存量较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从区内综合利用来看,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2018年1-7月,利用粉煤灰0.51万吨,利用脱硫石膏7.38万吨,大多数废物都是通过联系外销,甚至贴本进行处理,我们要积极探索、发展、引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循环高效型产业项目,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确保到2020年,辖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5%的目标要求。同时,要加大医疗垃圾、废机油等危险废物的监管,确保收集、转运、处置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要求。五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污染问题。按照特区人民政府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到2020年,全区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90%以上。目前,我区已建成乡镇垃圾转运站9个,正在建设的有5个,2018年1月份,六枝特区龙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接管我区城乡环卫工作以来,累计投入3800万元,采购各型环卫作业车辆110辆,垃圾转运箱2300余个,垃圾收运覆盖全区1063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占全区30户以上自然村寨数的55.7%。但从调研、检查的情况来看,垃圾收集、清运环节没有跟上,存在收运脱节和乱丢乱倒垃圾的现象。我们要加强宣传、强化管理,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规范收集、转运、处理体系,提升垃圾收集处理效率;同时,要加大投入,实现全区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另外,在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我区将大用耳红垃圾堆放点堆积了十多年的垃圾转运到老黑山垃圾填埋场,大大占据了堆放空间,据目前垃圾产生处理量与剩余空间预测评估,大约只能容纳2年左右的垃圾处理量。因此,我们要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度,务必于2019年底建成投用,要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贯彻实施《贵州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増长行动方案》,确保到2020年,全区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达到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要达到95%以上。六要全力推进中央、省委环保督察整改。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25件信访案件中,我区还有1件没有完成后续整改(即老黑山垃圾填埋场搬迁安置),反馈存在的16个问题还有6个没有完成。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把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对照整改方案及整改清单,按照“六个一”的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按时限完成整改销号。对已上报完成整改销号的事项,要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彻底或反弹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重新进行整改,全面做好迎接国家环保督察“回头看”准备。同时,要加大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督查力度,对整改工作推进不力、整改工作滞后,在整改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搞选择性办理、象征性执行,弄虚作假的单位、部门和个人,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八个一律”要求,一律从严从速追责问责,用问责的手段倒逼问题的整改落实。二、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一要全面实施生态修复。首先要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全省生态环保大会要求“要争取将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石漠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和严重污染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六枝特区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有495.43平方公里(74.3145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7.53%,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以来,共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207.33平方公里(31.1万亩),占25度以上的土地面积41.84%,还有288.1平方公里需要实施退耕还林;我区作为《岩溶地区石漢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中的项目县,全区石漠化面积共1146.12平方公里(2004年统计数据,其中石漠化面积777.10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369.02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1799.48平方公里)的63.7%,2008年开始石漠化治理工作,到2016年,共完成了136.5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道路依旧漫长,我们要不折不扣坚决完成好石漠化治理项目的实施,在大力调整种植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山地经济、绿色经济、林业经济,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二要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在生物的保护上,解放前境内野生动物有虎、豹等大体野生动物,由于环境和人为捕杀等因素导致灭绝,我们现在这一代人也没有听说过辖区内还存在大体野生动物。前几年在新广场,还存在野生兰草交易市场,附近村民一到周六、周日就把挖来的野生兰草背到新广场进行售卖,经过近几年的宣传和打击,这种行为已大大减少,还有一些村民捕捉野生斑鸠、画眉、黄豆鸟、蛇等进行贩卖,虽然大多数都不是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名单内的物种,但都是违反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行为,对这一类行为,我们要加强打击力度,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三、大力发展山地特色产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去产能、补短板,增强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型农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第七批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围绕“三线三区三带”规划布局,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商品蔬菜、中药材等种植基地;在特色经果、核桃、刺梨等产业林下发展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林下经济;2017年,已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42家,无公害产地面积达65.4万亩,获得无公害农(畜)产品认证8个,启动产品认证申报12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8家,调减玉米种植17.51万亩。我们还要进一步实施茶叶提质、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肉牛生猪家禽养殖及特色养殖等项目,进一步构建脱贫基础框架,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以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201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清洁生产,实现煤电坑口转化,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型服务业。推进注册登记改革,完成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建设任务,充分利用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提升网络零售能力。四、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继续下大力气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坚持保护优先。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负面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制度。六枝特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28.47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9.36%,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水源涵养区,在今后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开发利用等工作上,要严格遵守生态红线规定,把握环境质量底线,守住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二是要突出问题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三是要突出改革创新。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服务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开展环境治理,以市场换项目,以市场换投资,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在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既减轻财政负担,又提升处理质量和效率,形成互利共赢局面。四是要注重依法监管。要强化环境执法,深入开展“六个一律”“六个严禁”专项执法行动和“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专项行动,坚决查处各类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五是要推进全民共治。政府、企业、公众要各尽其责、共同发力,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植树造林,引导群众“植绿”“増绿”“爱绿”“护绿”,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同时,要大力倡导节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贵州生态日”等重要时节,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同志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特别是六枝特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更高、更严,我们要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为打造生态六枝、亮丽六枝、画廊六枝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江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南宁市江南区委书记 梁开景(2018年9月7日) 今天我们召开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既是城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建设“宜居江南”“生态江南”,全面推进新时代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这次会议,是6月28日城区召开南宁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江南区布置会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推进会后的又一次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会,充分表明了城区党委、政府一以贯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坚定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刚才,会议书面传达了全国、全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荣春副区长对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以更高的站位、更清醒的认识主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近年来,城区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宜居江南”“生态江南”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3年-2017年,辖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69.5%提升至89.9%。2017年,辖区内邕江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河南水厂取水口、三津水厂取水口)水质达标率为100%,辖区内左江、邕江2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年均值达到或优于三类比例为100%。二是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强工业技改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扶持电子信息和铝精深加工等龙头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搬迁关停能耗高、污染大的工业企业,城区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持续深化“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创卫等工作,一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得到解决。2016年以来,辖区未发生较大级以上环境安全事件,环境风险基本可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形势仍然严峻。空气质量方面,1-8月,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7%,在南宁9个城区、开发区中排名倒数第二,同比下降1.3%。年初南宁市下达城区污染天数指标不能超过35天,截至目前已出现20天,也就是说到年底四个月的时间污染天数必须控制在15天以内,而秋冬季是污染天气频发期,形势十分严峻。再加上一些建筑工地、消纳场等施工单位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积极性不高,存在抵触、畏难情绪,部分建筑工地“停而不治”,伺机复工,临时洒水、遮盖等应付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水质方面,部分流域水环境质量出现波动,饮用水水源地排查发现问题尚未完全整改,部分区域特别是老旧小区未匹配污水收集设施,未实现雨污分流,个别企业偷排直排现象时有发生,黑臭水体出现反弹,辖区流域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有加剧的趋势。农村雨污管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不到位,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作用发挥不出来。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存在二次污染隐患。以畜禽养殖污染为主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个别畜禽养殖点没有污染防治设施,生产污水直排周边,农药、化肥等的过度使用和农膜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三是公众参与不够。一些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人人痛恨污染,但人人制造污染”还比较普遍,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自觉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主观方面的。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有的同志盲目乐观,认为城区生态环境基础还是很好的,经过近年来的产业转型升级,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已经基本淘汰和搬迁了,主观上存在松懈麻痹思想,认为发展经济存在一些小污染是正常的,扬尘被风一吹就没了,污水下场雨就净了。有的干部对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责任红线认识不足,认为城区还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压力大,精力顾及不过来,有时还把环境保护工作看作是发展的“包袱”,认为环保方面卡得太严,导致一些产值大的项目没法引进,一些重大项目推进慢,影响了发展。二是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一些部门和干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要求不够到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力,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时,浮于表面,作风不严不实。一些部门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平时不过问,发现不了问题,问题往往是在上级督查、检查或抽查得以发现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干部没有认真履职、不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敢面对问题。一些部门对违反环保法律的行为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能真正站在生态建设的大局上“动真格、唱黑脸”,甚至以罚代管。个别职能部门遇事推诿扯皮,认为污染防治是环保部门的事,甚至认为是政府的事,对城区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一推了之,甚至屡推不动。三是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城区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生态红线区域管控机制、信息强制性披露、应急预案、严管重罚等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整改到位。今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生态文明思想。自治区和南宁市分别于7月24日、8月23日召开全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了有关工作。城区提出的建设“六个江南”的目标,其中建设“宜居江南”和“生态江南”是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内容,是建设“活力江南”“文化江南”“开放江南”“幸福江南”的重要保障。近两年来,我们也都切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的危机意识、“资源环境约束只会越来越紧”的忧患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只会越来越重”的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等不起、坐不住、拖不得的紧迫感,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推动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二、以更实的举措、更果断的行动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键环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是一个攻坚战,也是一个持久战,既要立足当前抓管控,又要着眼长远抓治本。我们要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果断的行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制定规划、布局产业、审批项目等方面要坚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林地、耕地、草地长效管护机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和破坏行为,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扎实推进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乡村建设活动,引导群众增强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二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全力以赴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当前,要提前谋划今年“冬防”工作,加强洒水保湿力度,严管工地、消纳场以及货场、停车场,强化应急管控,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加快推进乐贤路建设、南扶二级路路面提升改造工程,重点管控好执法卡点,加强巡查,各部门密切协作,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用好、用准、用足相关措施手段,先治标再治本,标本兼治,全力控制扬尘污染,确保完成指标任务。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要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彻底消灭黑臭水体,确保辖区内江河湖库水质达标。对水污染治理问题,要重点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今后,所有新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必须同步建设到位,现有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也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建和完善,使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要紧盯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养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特别是要加快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要树立底线思维,深入排查危化品行业风险隐患,从源头减少风险源,切实防控环境风险。目前,沙井街道流动加油车非法经营现象依然存在,相关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集中力量进行打击,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消除这个大隐患。三要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针对城乡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清洁保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死角,巩固提升创卫成果。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强化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整治村容镇貌。要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设管护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四要着力健全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仅靠精神驱动和物质支撑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刚性制度和法治保障。要全面强化环境准入制度,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对污染环境行为坚决按照上限处理,让损害破坏环境者依法付出代价。要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宣传力度,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及时调查和处理环保信访案件,使广大群众成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监督者。三、以更强的保障、更有力的领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项任务指出,“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我们要强化保障,落实责任,共管共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一要强化领导责任。环境安全是地方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是领导工作不可突破的红线。中央明确,环保工作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各镇(街道)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地、本系统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发展是政绩、环保也是政绩”的理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各镇(街道)至少每季度要研究一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辖区内不发生较大级以上环境安全事件。要细化、量化分解各项环境指标,明确谁来负责,负什么责,明确工作任务是什么,项目有哪些,什么时间节点完成。各责任领导和负责同志要履职尽责,该完成的工作要主动做好,该提交城区党委、政府层面研究解决的要及时提交。凡是城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协调确定的事项,各级各部门必须无条件服从,雷厉风行抓好落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二要形成工作合力。环境保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全城区上下一定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保护环境,环保部门首当其冲。要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全面推进环保队伍的能力建设,教育引导广大环保干部切实履行职责,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其它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全力落实各自领域的环保工作任务,把治理任务精确到“点”,扩展到“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对接”的网格化监管体系。要督促相关企业切实担负起环保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确保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要作好表率,养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引导干部群众在绿色出行、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方面身体力行,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让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参与环保。三要严格督查考核。要通过严肃的督查考核,倒逼环保责任全面落实。区委督察组、区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城区“两重两问”办等督查部门要紧盯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常态化开展整改情况督查,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近期,生态环境部的“三定方案”印发,新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综合司,新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的职能,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一项常规性的督察制度予以确立。自治区也建立了环保督察制度,并且今年要完成第一轮督察,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思想不松、力度不减,加快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的全面整改,把工作做实、做好,严防环境问题反弹。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考验能力,也考验定力;污染防治既是重要政治任务,也关系民心向背,没有条件可讲,没有余地可退。希望大家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履职尽责,用责任和担当保护好城区的绿水青山,为建成“六个江南”,打造更具活力与实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辽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西安区委书记 徐 晖(2018年10月24日)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提高站位,始终保持以铁的决心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和自觉今年5月,党中央史无前例地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其规格、规模及其影响力堪称历史之最。在会上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9月,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并在松原市视察时重点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再次申明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推动东北振兴重大意义,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推动环境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省委、市委先后组织召开了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从省、市会议精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省委、市委坚决贯彻中央会议精神、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意志。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西安落实落地。这些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质量改善,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广大群众能切身感到水更清了、绿更多了、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进实施。坚决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克服人员少、职能不全困难,抽调专门人员组建区环保办,专门协调解决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印发《西安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配套建立了责任体系、指标体系和督考体系。区委、区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区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环保议题13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大会4次,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了实处。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责任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质量工作指导意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暂行)》,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清洁空气行动、清洁水体行动等制度性文件45个。并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纳入全区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度绩效考核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全区保护环境体系架构越来越完备、相关制度越来越严密。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全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18个行政村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全区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燃煤小锅炉清理整治,淘汰38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连续两年启动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严防严控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组织体系,确定区级河长5名,镇(社区)级河长13名,村级河长23名,组建了83人的专业巡河保洁队伍,增设5名区级督察河长,定期开展督察巡河,切实做到了“空间覆盖无空白、责任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深入开展清河行动,累计清除村内、河道沉积垃圾、畜禽粪便等沉积垃圾280余处,清理河道133.6公里,清除垃圾5300余吨。建立河道保洁保障机制,全区5条河流实施专业保洁。通过争取上级政策资金谋划实施了投资5000余万元的3个重点项目,2个项目已完成,1个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开展畜禽直排专项整治。全面落实禁养区政策,禁养区内两家养殖户全部关停。制定出台畜禽整治奖补政策,新建堆肥间、储粪池、购置吸粪车,有效解决了畜禽粪便还田处理问题。四是压紧压实责任,全力推进问题整改。2017年以来,全区坚持把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作为中心工作,强化政治自觉,落实政治要求,扛起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全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去年以来,中央及省督察组、辽河流域专项督察组、水源地检查以及市级领导包保案件共向我区反馈环保整改问题68个(其中:中央督察20个、中央反馈13个、辽河流域3个、省环保督察17个、水源地7个、市级领导包保8个),整改完成43个,整改完成率达到63%。进一步健全完善公众环保监督举报反馈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一批“各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环境保护督察多次转办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可以说经过几年来锲而不舍的探索与实践,我区生态环境呈现出趋稳向好的态势。这些难能可贵的成绩,倾注了大家的艰辛与努力,凝结了全区人民的心血与付出,非常值得肯定,更应倍加珍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仍然很大,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通过中央、省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来看,更是不容我们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在环境质量方面,省里已经把东辽河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成立专门推进组织。省委书记、省长、副省长、包保省委领导多次到辽源进行现场办公,充分说明东辽河污染治理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抓得好不好,已经不仅是西安区的事,是辽源的事,更是全省的事。特别是仙人河黑臭水体治理推动缓慢,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这方面问题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不能给党中央和省委、市委一个满意答复,这不单单是工作失职问题,将是政治站位、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觉悟问题,后果将是非常严重。在生态保护方面,蚕食林地、毁林毁湿等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时有发生。采沉区地上地下情况复杂,尚有部分居民和企业没有搬迁,恢复治理的难度极大。在问题整改方面,中央及省督察组、辽河流域专项督察组、水源地检查以及市级领导包保案件仍然还有25件没有整改完成,个别单位新发展理念尚未真正确立,环保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生态环保和发展的关系还没有处理好;部分企事业单位环保意识淡薄,顶风作案现象仍然存在,河道保洁、畜禽粪便直排、水源地保护、侵占林地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辽矿集团煤矸石侵占集体土地问题仍然整改缓慢,仍然需要持续推进整改。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盯目标、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精准施策,始终保持以铁的措施抓环境污染防治的力度和韧劲当前,我们正处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历史关头,正如所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集中优势兵力,做到决心下足、措施到位、整治达标,确保环保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做好落后产能淘汰、燃煤锅炉整治、城市扬尘管控、重要节点禁烧等工作。当前正处于秸秆禁烧关键期,从前阶段禁烧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我们的包保措施、巡查措施、执法措施和宣传措施落得都很实,效果很明显,大家的辛苦区委、区政府是看在眼里的,但绝不能小进即满、麻痹大意。一方面,要再接再厉紧盯不放,努力做到“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片黑”,最大限度减少秸秆火点数量,力争实现“零火点”。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解决好秸秆出口问题,强化政府激励机制,重点采取粉碎还田、打包离田、集中堆放利用等举措,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加强与国能电厂、食用菌企业的合作,变秸秆为燃料、饲料和基料,建立秸秆综合开发、高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二要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力推进东辽河水域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村屯环境卫生和流域岸线环境、水源地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遏制污染的发生,确保辖区内水体环境逐年改善,努力实现“一年变净、二年水清、三年成景”的目标。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仙人河黑臭水体治理,突出抓好养殖场直排、河道垃圾清理、河岸退线等重点工作,综合运用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和治理措施,加快健全长效维护管理机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环境问题。盯准中央和省、市政策导向,围绕前期谋划的15个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有效整合各类涉农涉水资金,尽早发挥治理效用。三要坚决打赢黑土地保卫战。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专项行动,倡导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最大限度降低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翻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持续改善耕地质量。加快推进退耕还林进程,积极推进裸露山体治理,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统筹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尽快完善收集、转运、处理等相关措施。四要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战。抓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细化落实举措,强化督促检查,重点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突出问题。实施生活垃圾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城乡一体化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体系全覆盖。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解决农村粪污直排污染问题。实施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完善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庭院绿化为重点的村屯美化绿化工程,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农村。三、持续发力,始终保持以铁的手腕抓环境问题整改的强度和魄力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是当前最为紧迫的政治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各级各部门要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全力冲刺、合力攻坚,以最坚决的态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以最严格的要求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以最有力的举措确保标本兼治到位,努力使督察整改的过程成为提升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要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层层抓好落实。在区级层面,我和力忠同志要带头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区级领导要落实好包保责任,切实担负起问题整改、工作推进、档案审核、跟踪问效之责。会后,环保办要第一时间将整理好的档案报送包案领导,经包案领导审核把关签字后存档上报。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一把手,也要主动担起生态环保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抓好分管领域的整改落实工作,要全力支持环保办工作,做到调阅材料第一时间反馈、工作进度第一时间上报。事涉环保办借调人员的部门,要使借调人员与原单位脱岗脱钩,确保全身心投入环保工作。要举一反三。各单位既要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也要对督察以外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既要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又要对比兄弟县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自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切实提升群众对生态环保工作的满意度。要分类施策。对中央及省督察组、辽河流域专项督察组、水源地检查以及市级领导包保案件尚未完成的25个问题,要逐项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尽快完成;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要认真对照《整改方案》中的整改措施,逐条梳理,巩固成果,严防反弹;对属于未到整改时限的问题,要逐项检查是否按时间节点时序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对需长期坚持整改的问题要制定计划,常抓不懈,抓出成效。要强化督导。两办督查室、区环保办要加强对整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对工作推进缓慢的部门和责任人要及时通报;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纪委监委要将生态环保领域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对不作为、乱作为,导致问题整改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予以问责,以严格的问责倒逼工作落实。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近期就将在我省全面展开,我们马上就要面临“大考”,整改落实情况将接受“全面检阅”,而且吉林作为今年最后一批“回头看”地区,其标准和要求一定会更加严格。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决不能拖后腿,关键时期,就看哪些部门给全区争光添彩、哪些部门给全区添堵抹黑。会后,各相关单位要对照整改措施和工作要求,对本单位牵头整改的问题开展逐条逐项的全面梳理,查缺补漏,及时补充支撑材料,完善档案管理,做到一问题一档案、一措施一情况,整改情况与整改措施要高度吻合、一一对应,支撑材料要详实、可靠、完整,更新完善后的档案要存档备查。同志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决策部署,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打好污染环境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西安的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气常新,为决胜全面小康、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 白涛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我就2018年全区生态环保工作推进情况及下阶段重点工作安排作三个方面简要汇报。一、2018年全区生态环保工作推进情况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视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成都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战略部署,全面推动上级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在金牛落地落实,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一)聚焦“三大战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 ”为重点,积极开展清理整治“ 散乱污”企业、烧烤店“炭改电”、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淘汰、城市扬尘综合治理、淘汰黄标车、臭氧污染综合防治、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等精准治理工作。积极与国家、省、市协调沟通协调,重新优化布局我区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目前,已将位于梁家巷国控子站搬迁至龙泉驿区,新增的黄忠金博路子站已于6月1日正式启用,青少年宫子站已调整至沙河源街道凤凰东路处。同时,在全区重点区域建成12个PM10、PM2.5标准空气监测小型站及21个空气质量微站,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为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提供可靠依据。开展全覆盖多轮次的暗访,全面排查梳理问题点位,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街道进行整改。开展重污染天气期间涉气企业专项检查和夜查执法。完成“春节前后企业环保执法情况检查”、“2018 年重点涉气工业企业网格化管控”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确保各项涉气环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印发《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总河长领导下的“两级党政、三级管理”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管理体系,把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水环境治理相关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全面纳入各级河长职责。设专人、定专岗,强化排污巡查,定期对河道两侧排污口进行检查,发现违法排污行为,立即进行查处。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定期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巡查,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制定印发《成都市金牛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完成金牛区政府与成都市环境保护局的《金牛区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签订。组织辖内企业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采集培训,为下一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做好基础。完成区政府与我区9家土壤市控重点监管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二)聚焦“环保督察”,深入推进问题整改。一是深入推进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截至目前,我区受理的221件央督交办问题中,已按期完成整改214件,剩余7件正在按时间节点推进。受理的80件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持续开展环境问题自查自纠。深入开展环保督察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央督、省督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群众长期、反复投诉而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土壤突出污染问题开展自查,通过实施全面清理、专项整改、重点督察,切实解决一批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三是全力迎接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按照《金牛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开展“回头看”,对正在推进的整改任务,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全过程督导,确保及时高效完成。(三)聚焦“环境监管”,从严环境审批执法。一是严把环境准入关口。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保护红线、企业排污许可、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环境信用管控等环境准入制度为手段,多措并举主动服务优化经济发展,严把准入关口,从源头上控制各项污染物排放。上半年,共办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24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15件,发放排污许可证11个;二是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强化全区相关执法部门协调联动,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排污行为。上半年全区共执行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13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收缴罚款23.943万元,催收排污费226余万元。三是持续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效。今年以来,区级相关部门、各街道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区环督办组织专项督察小组开展全覆盖、多轮次暗访督察,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和“效果回潮”。二、正视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来之不易。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环保考核压力巨大。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大气环境质量纳入经济指标每月进行通报。上半年,我区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天数为101天,未实现“双过半”目标(今年目标任务为239天);PM10同比下降1.85%,PM2.5同比下降5.7%,大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22个区(市)县中排名第21位。目前来看,完成大气环境年度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环境风险隐患突出。我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道路桥梁较多、车辆通行密集,环境安全风险压力较大,加之周边人员活动频繁,安全防护难度较高,饮用水源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危险废物处置运输风险较高,垃圾中转站、压缩站、公厕等设施落地“邻避效应”较为突出。三是环保治理存在反弹。执法检查力度不够,在建工地打围不彻底、裸土未全覆盖、喷淋防尘系统未开启等情况比较突出;背街小巷污水乱倒、垃圾乱丢、车辆乱停、摊位乱摆等“八乱”问题时有发生。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一)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1. 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金牛区大气雾霾治理方案》、《实施“成都治霾十条”推进铁腕治霾金牛区工作方案》,瞄准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四大污染源”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加快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开展印刷、喷涂等重点行业监测,摸清底数,严格管控,减少臭氧前体物排放,降低臭氧浓度;同时街道、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做到不留死角,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夜间管控力度,严管重处违法排污行为。从严管控施工工地扬尘,推进绿色施工;从严管控道路扬尘,加强道路硬化和道路清扫降尘力度;从严管控工业扬尘,强化工业企业燃料、原料、产品堆场管理;从严管控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污染,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监管。严查重型柴油车污染,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同时加大定点场检、路检频次和力度,对超标车辆实施处罚;同时对全区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备案,减少尾气排放。落实市、区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要求,加大督查巡检力度,压紧压实各街道、各部门生态环境责任,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问题整改不力的街道和单位进行严肃问责。2. 打赢碧水保卫战。贯彻落实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决策部署,按照我区2018年水污染防治方案推进工作。以锦江、沱江流域水生态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黑臭水体治理。新建8个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立完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取缔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工业企业,严把新进项目审查、审批关,加大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好各类断面监测工作,实时掌握水质情况。3. 打赢净土保卫战。加快成立金牛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金牛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以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建设、综合整治工作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加快完成全区土壤网格化监测点位布局,确定重点污染源监测点位,着手分析全区土壤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二)重点抓好“三大任务”。1. 紧盯央督、省督问题整改及“回头看”。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于2018年5月28日到6月9日对成都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也将于今年9月进驻四川。按照《金牛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梳理央督反馈意见中的重点环境问题,实行领导干部挂牌督办和包案整改,严肃追责问责。以“环保后督察”为抓手,相关单位安排专人对央督、省督交办案件及环境突出问题线索开展常态化督察,以实地暗访、现场督导为主要方式,确保央督交办案件落实到位,整治成果不反弹,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 强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我区生态区创建规划按照专家和相关领导提出的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报请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然后报请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后颁布实施。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对各单位职能职责、建设指标、重点工程进行全面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进度要求。定期对各单位指标任务进行跟踪督导,梳理重点难点工作,对症下药。力争在2020年各项指标达标并申请生态环境部对我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考核验收。3. 全面铺开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根据国家、省、市污染源普查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阶段任务,逐步开展媒体宣传、清查建库、交叉审查等工作。根据普查方案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清查、核查和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普查系统,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同时,持续建立市政入河排污口名录、生活源锅炉清单,逐级开展清查工作。深入开展全区清查建库阶段质量核查工作,为全面调查阶段打好基础;同时做好污普现场调查、监测、质量审核、报告编制等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我区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三)强化工作“三大保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对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带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指派精干力量,组成专项队伍,确保环保工作无缝对接、高效运转。二要突出整体联动。各街道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全力配合,突出联防联控治理,要畅通沟通渠道,对完成难度较大的目标任务要高度重视、认真研判,进一步完善举措,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实效,确保不留死角,不出纰漏,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三要严格环境执法。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全力推进各类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严查违法排污行为,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依法实施顶格处罚。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区委书记 韩显明(2018年8月15日,根据录音整理)今天,我们召开全区首次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既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全面推进新时代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态度坚决抓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进新时代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刚才,我们书面传达了全国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曹民同志对全区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部门和个别街道也进行了发言,讲的都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前所未有”:一是各级重视程度前所未有。5月18日至19日,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是建国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环保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由党中央决定召开,第一次由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性文件,第一次将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更名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六项重要原则,并提出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五大任务,科学确定了到2035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基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为我们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召开了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依法治理力度前所未有。按照中央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指示要求,全国人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完善,新修订的《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相继颁布施行。国务院连续出台“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依法治理环境问题的力度明显加大。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立法工作也提出了新精神、新要求,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构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三是督察问责强度前所未有。从2015年开始,中央专门成立环保督察组,对各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对号整改和严肃问责。2016年12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甘肃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环保督察工作,并向我省反馈了督察意见,其中涉及我区共6个具体问题,交办我区信访举报案件136个,截至目前,涉及我区的6个具体问题通过22项措施已全部整改完成,交办我区的136件信访案件也已全部办结。2018年7月31日,甘肃省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开展了为期15天的环保督察工作,截至目前,已交办我区信访案件15批99件。接下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也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督察工作。从目前来看,环保督察制度已全面形成,今后的督察力度只会越来越大、频次只会越来越高,追责问责也会越来越严格,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政治大局、民生关切、经济发展、社会关注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严格按照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自觉对标看齐,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促进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近年来,我区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全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治理任务仍然艰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截至8月13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21天,同比减少了14天,城关区优良天数135天,同比减少了16天。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瓶颈期,大气污染颗粒物PM10、PM2.5治理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监测数据来看,氮氧化物、臭氧、有机性挥发物污染浓度呈持续上升态势,沙尘天气也呈现出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1-7月城区共出现沙尘天气12次,影响天数39天,同比增加18天。同时,燃煤小火炉改造任务艰巨,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全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远低于其他县区。水污染防治方面,受城市基础建设滞后、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水全收集工程不完善、污水处理厂收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黑臭水体污染问题仍然存在,污水直排和雨污混流现象时有发生。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由于工作刚刚起步,尚处在调查摸底阶段,具体工作措施不完善,亟待提高。二是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近年来,全区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有所提升,但生态系统依然脆弱。比如南北两山水利设施落后,土地贫瘠,造林难度大,林木生长速度慢,生物群落结构简单,树种结构单一;比如城区可绿化土地资源短缺;再比如青白石地区削山造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特别是碧桂园、银河国际、杉杉奥特莱斯等项目缺乏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影响周边环境,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单位要引起重视,主动担当作为,及时向上沟通解决。三是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部分涉农街道无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还存在垃圾随意堆积、污水随意排放现象;农村煤改气、煤改电、煤改新能源进展缓慢,燃煤烧炭比重较大,清洁能源普率及较低。特别是青白石地区管理弱化,环境卫生常年“脏乱差”,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四是思想认识亟需进一步提高。个别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未有效解决,存在重局部、轻整体,重经济、轻环境的现象;个别干部“治污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还树的不够牢,有盲目乐观和消极厌战情绪,工作中还存在麻痹松懈的现象。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创新方法、积极应对。三、紧盯关键环节,切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城关作为全省、全市对外形象的“窗口”和“名片”,在一定程度上,我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反映着全市乃至全省的整体水平。全区上下一定要认清形势,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制定规划、布局产业、审批项目等方面坚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要突出抓好南北两山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绿化,着力打造大兰山特色生态经济区,高标准实施南山花海、千亩红叶、南河道景观带等一批精品绿化工程。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林地、草地长效管护机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和破坏行为,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努力使城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二要坚决打好三大环保战役。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努力从“人努力、天帮忙”的困境中走出来,实施精准治污,提升治污成效,围绕扬尘、机动车、燃煤、工业、农村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综合治理,提前谋划今年“冬防”工作,巩固提升“兰州蓝”成果,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要全面落实河长制,巩固河洪道治理成果,彻底消灭黑臭水体,加强水环境监管力度,确保辖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年度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底数,分类分级加强排污企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活动监管,切断土壤污染源头。同时,要继续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特别是要加强青白石等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治理,进一步补齐碧桂园、银河国际等已建成项目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不足,建设美丽乡村,留下田园风光。三要尽快形成环保工作合力。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兰州市城关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要求,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区环保局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部门间协作配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公安、法院和检察院要进一步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其他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执法行动,预防、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环境安全,逐步形成由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四要全力完成环保督查整改。紧盯中央环保督查组和甘肃省环保督查组反馈意见中涉及我区的具体问题和信访举报案件,切实做好问题整改和案件查办工作,并以此为依托,举一反三,开展查漏补缺,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中央和甘肃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要严厉查处整改工作走过场、图形式,推诿扯皮等问题,坚决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现象发生,全力做好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准备工作。 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切实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进步。一要靠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靠实党政一把手的领导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坚持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管部门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全力落实各自领域的环保工作任务,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同时,要督促相关企业切实担负起环保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确保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二要严格考核评价。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年度目标考核中的权重,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各街道、相关部门年底班子考核和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取消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考核不合格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班子成员评优评先资格,确保各项环境保护举措落到实处。三要严肃追责问责。要实施最严格的问责制度,区纪委监委、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不重视、不关心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对履职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问题整改不力或因失职渎职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迁就。同志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区上下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这场硬仗,努力为全区人民群众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城关而不懈奋斗! 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永靖县委书记 尹宝山(2018年8月6日)在县委全委会后,我们紧接着召开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大家一定要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勇于担当、奋发进取,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这项事关永靖长远发展的工作抓紧抓好。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精髓要义集中体现在“八个观”上,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学深悟透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要树牢“四个意识”,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营造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环境。 一要领会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生态率先”的工作共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坚持治本与溯源结合,预防与惩治并举,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央、省、州和社会各方面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我们在生态环境修复、污染防治能力提升、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少、任务十分繁重,环保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态兴则文明兴”,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全国、全省、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生态优先的要求贯彻到民生工作中,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推动全县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二要领会好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我们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教训,本着建设绿色矿山、整改环保隐患、提升矿产管理水平的目标,与甘肃建投集团和甘肃古典集团合作,对全县34家各类矿山企业进行整合,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许多群众、甚至个别领导干部的头脑中都存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冲突的想法,解决这样的认识问题,根本是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也绝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足”。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强调生态保护,也决不能成为不抓发展的借口,而是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要领会好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我县工业企业数量多,而且大多数是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的碳化硅、铁合金等“两高”企业,在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我们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为契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两高”企业进行了重拳整治,目前已全部自行关停。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补给区,虽然当下我们采取的一些生态环保整治措施,可能会产生一些阵痛、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大家要把站位站得高一点、眼光放得远一些。一定要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就是积蓄发展优势的过程。所以,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一定要常做并且要做实。 第二,结合县情实际,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此来促进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要全面落实《永靖县污染防治攻坚方案》。这次会议给大家印发了污染防治攻坚《方案》,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有效抓手,也是落实国家和省、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方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对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污染防治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乡镇、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强化政治担当,对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重要环节要亲自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联动作战,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完成污染防治攻坚各项任务。 二要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今天,省第五环保督察组已进驻我州开展省级环保督察,明天召开督察工作动员会,省级环保督察与中央环保督察相辅相成,是对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更是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的再督促、再检查。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县的18项具体问题,已整改完成15项,剩余3项未到整改时限的问题正在有序推进。祁连山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把整改当回事、没有整改彻底造成的,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绝对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政治任务。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早准备、早行动,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对整改任务落实情况逐项进行“回头看”,查找薄弱环节,把问题盯住不放、彻底整改到位,确保不留死角。有一条原则,就是老问题一定要整改到位,新问题绝对不能出现,这是一条底线。 三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要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强化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4大污染源治理,推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坚决关停用地、工商手续不全,难以通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提前着手冬季污染防治,加快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及关停淘汰工作,全县尚未完成治理任务的39台燃煤小锅炉要全部纳入淘汰治理计划,对天然气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小型燃煤锅炉要全部进行天然气改造,对偏远地区的燃煤锅炉必须要全部安装除尘设施;实施县城、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居民取暖土炕、土灶煤改气或清洁煤代替工程,今年要完成4000户小煤炉、土炕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循环农业,推广揉丝打包技术,杜绝秋后秸秆焚烧现象的出现。 要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湖长制”责任,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河流保护长效机制,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坚决查处非法采砂、乱排乱放、侵占河道等违法行为。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盐锅峡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古城新区污水处理厂力争8月底要完成在线环境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确保城区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达标排放。同时,要加大地表水型、水源地的清理整治,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行动,杜绝新增黑臭水体,减少污水对环境的破坏。 要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健全完善城乡垃圾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着力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加快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和“粮改饲”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让群众明白全域无垃圾不光是政府的事,也是群众的应尽之责、分内之事,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良好的精神风貌,引导他们把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作为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保卫一方净土、共建美丽家园。 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按照中央、省州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要尽快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在全县生态空间范围内,划定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要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中央和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通报、公告机制,从严落实定期调度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发现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止整改工作出现反弹和弱化。建立自然保护区动态监测和监督执法长效机制,全面排查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强化开发利用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整治修复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和流域综合治理,推动建立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制定《永靖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规定,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第三,靠实工作责任,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想打赢这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战斗精神,要建立起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系统治理的工作格局,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 一要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始终坚持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特别是乡镇、部门“一把手”要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教训,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环境保护工作上心上手、严督实导、狠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综合决策,切实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加强沟通衔接和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二要严格督查考核问责。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科学全面的考评。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问责机制,对领导干部要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环境保护责任执行不到位和损害生态环境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从严问责、终身追责。 三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永靖。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舟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在2018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中共舟曲县委副书记 李世华(2018年6月22日) 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会前,主要领导对开好会议作了具体指示,充分肯定了全县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2018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与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2018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杨局长回顾总结了2017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环保重点工作,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讲四点意见。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六个观”,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共赢全球观,这“六个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多次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环境保护督察、严重破坏生态事件、农村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社会风险防范、禁止洋垃圾入境等众多领域和方面。这些重要批示指示,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务实举措和要求,充分凸显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结了过去五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部署。这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我们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的原则,稳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提出打造“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和构建“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实施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更是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务实举措。仅2017年,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整改领导小组办公会议32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作出85次批示,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清查整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管、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信访案件跟踪办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宏伟蓝图、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然绘就,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树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的生态文明观上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不断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舟曲的绿色崛起贡献力量。二、狠抓工作落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在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向省委省政府反馈意见后,根据省州统一部署,按照“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真负责”的要求,县委、县政府自觉把整改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对涉及我县的18个问题,建立领导小组统筹推动,组建整改办牵头抓总,建立整改台账明确任务,制定整改方案压实责任,以上率下联动整改,及时研究部署阶段性整改工作,强化督导检查。截至目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金钱沟煤矿、博峪蜂园子金矿2件信访投诉举报件整改工作基本完成,另外1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并经州督导组审查和现场核查,销号5个。同时,注重加强对省级、州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同步整改工作。(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曝光后,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全县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百日自查整改工作方案》,集中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百日自查整改工作。并按照省上《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再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彻底、全面的排查,共梳理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4类30个,制定印发了《舟曲县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和任务清单,召开了整改动员会议,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工作。(三)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通过“减煤、抑尘、治源、禁燃、控车、问效”等综合措施,2014—2017年连续四年全面完成省州下达的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综合指数均排名全省全州前列,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低于约束指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城区空气质量得到持续稳定改善,圆满完成了“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终期考核目标任务。全县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保持无黑臭水体。土壤污染防治稳步开展,全面梳理排查全县土壤污染状况,确定土壤重点监控企业,积极协助监测点位布设工作,加大土壤污染治理项目争取、前期工作力度,促进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四)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主动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区专项督查,深入推进环境保护责任规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信息公开等环境保护“五项措施”的落实,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全县县级干部、乡镇和部门负责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工作水平。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现移动执法系统覆盖所有环境监察人员,环境执法和环境应急能力明显增强。总之,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在日趋增大的压力下主动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环保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工作、履职尽责,推动全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县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体环保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准确研判形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分析、科学研判形势,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既有生态文明观和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宏伟蓝图做指引,又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的现实矛盾;既有发展改革带来的生态红利,也有环境保护短板尚未补齐的突出问题;既有推动环保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又有落在各级干部肩头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战略定力,讲究方式方法,准确研判形势,正视存在问题,把握难得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从根本保证看,党的十九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新理念、新要求。从政治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强调不能把生态环保仅仅作为经济问题,“生态文明,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更对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了实践路径、着力重点和奋斗目标,为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有利条件看,环保领域改革红利逐步显现。亲自主持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出台改革措施并督促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39次会议之中,21次讨论了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议题,研究了50项重大改革,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环保工作批示420余次,并先后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环境保护督察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对促进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央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行动、省级和州级环保督察倒逼干部的生态环保意识、能力、作风得到进一步提升。从不利因素看,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认识急需更进一步提高。我县地处长江中上游,保护好生态环境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充裕的水量和良好的水质是舟曲各族人民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是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发展基础。但是从我县实际情况来说,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尤其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采伐森林、资源粗放式开发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多重影响,导致林线后移,雪线上升,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面积萎缩,“一江两河”流量减少,草原沙化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历史遗留环境问题较多,能源结构单一,个别乡镇和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依然艰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巨大,环境风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任务依然繁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间愈加有限,部分流域区域水质改善任务艰巨,土壤污染治理基础薄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城区生活污水设施配套管网不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较低,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滞后。环境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环境执法监察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难以适应当前环境监管工作的现实需要。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强化担当,攻坚克难,全力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四、认真履职尽责,全面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环保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提升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整改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加强风险管控,狠抓责任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任务。按照省州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土壤污染详查与修复治理行动、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升行动、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开展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督查行动、专项整治“散乱污”企业行动、巩固提升“绿盾2017”专项行动、实施环境风险隐患防控行动、环保整改问题严查细访“回头看”行动等十大行动,按照任务清单,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狠抓落实,集中攻坚一批污染防治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要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全面落实“六张清单”措施,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组织领导、部门协作、调度预警、督导检查、宣传教育、责任追究六项机制,全面完成所有在用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清零”任务,确保取得明显成效,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全力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持续深化中央环保督察和省、州级环保督察整改成效。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州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具体要求,对中央环保督察18项问题和州级环保督察11项问题,以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后的问题,要逐一对照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进行查漏补缺,按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责任制、完善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保护力度等措施,严防问题反弹,巩固督察整改成效,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做好扎实充分的准备。三是全力保障生态系统安全。要严守以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并于年底前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格按照整改方案中的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对表对标加快阶段性整改任务的整改进度;加快推进矿山、水电企业和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恢复治理,确保按时序和阶段要求完成整改任务。四是不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电资源开发和公路建设中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的执法监察力度,铁腕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调处解决环境污染纠纷和环保投诉信访案件。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移动执法装备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持续推进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环境风险联动协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环境风险。五是稳步推进环保领域改革。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省上深化改革的有关要求,深入贯彻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方案,继续推进排污许可、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及环境质量信息公开、污染源监管等环保领域各项改革。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加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相关工作,加快白龙江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四通一平”工作。全力推进垂改工作,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省州做好全县的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工作,与全省一道完成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六是全面靠实环境保护责任。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为根本目标,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和《中共舟曲县委舟曲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大环保”意识,强化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职能,环境保护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的职责,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主动承担和落实各自的工作任务。同时,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范围内,对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要及时移交纪检部门进行问责,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七是全面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州县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强化内部管理,持续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盯“四风”问题十种新表现,深入推进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入开展“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带动全县环保系统干部队伍持续转变作风,确保中央和省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开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舟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共云城区委书记 徐树新(2018年7月5日)同志们:今天我们专门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刚才,洁洲区长已经传达了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的有关精神,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结合云城的实际,强调三方面的意见。第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同志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深入推进粤北生态发展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三农”思想、强军思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之后,在全国性会议上全面阐述、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我们要深刻理解其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牢牢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把握好“根本大计”的战略定位,“三期叠加”的战略判断,“六大原则”的指导思想,“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完善“五个体系”的建设路径,突出“党政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人责任等内容,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并结合我们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定位,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筑牢生态屏障,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二,进一步采取措施,突出问题整改落实(一)打好碧水攻坚战。一要进一步落实河(湖)长制,切实抓好新兴江、南山河、小河河流域水质治理工作,确保到2020年各项水污染治理指标达到省要求。二要继续加强沿河周边畜禽养殖场整治。确保禁养区内全面禁止养殖;限养区、适养区内养殖场上足环保设施,才能营运生产,杜绝直排、乱排现象。三要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安塘街、前锋镇、南盛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对已投入使用的河口街、腰古镇污水管网实行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四要加大力度落实河道污染源摸查工作,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打击偷排废渣、废水行为。(二)打好蓝天保卫战。截止昨天(7月4日),我区PM2.5浓度年度均值为35.5(去年同期为38),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1.4%(去年同期为90.8%),但近期各地户外焚烧现象不断增多,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一要突出抓好源头治理、重点行业整治和专项治理,确保到2020年底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以上。二要继续巩固拓展“两禁”成果,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对禁止户外焚烧秸秆及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要常抓不懈,做到常态化执行。三要继续打击违法违规石材企业偷产、复产行为,尤其对中心城区非法石材加工企业要加强巡查,确保关停企业不复产、复工。(三)打好净土防御战。一方面,加强落实农村垃圾清运工作,按实际情况科学研究农村垃圾清运和垃圾收集点设点问题,还乡村一片净土。另一方面,对国道、省道、县道、村道公路两旁的石材废渣、建筑淤泥等偷倒乱倒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目前,我区南盛朝阳水库尾与云安茶洞交界路段两旁的石材废渣、城北石板坑入云安高村路段两旁的建筑淤泥偷倒乱倒现象尤为严重,我们要采取超常规措施,除了加强巡查执法外,要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通过有奖举报等办法进行群防群治;同时要与云安区做好沟通协调,合力打击偷倒乱倒违法行为。(四)严厉打击固体废物污染行为。贯彻落实6月15日全省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抓紧固废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及配套政策完善,特别是加快绿研等石材废渣处理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尤其要提高石材废渣综合利用率;强化属地责任,全力做好固废处理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固废的案件发生。(五)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不折不扣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实好。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对上级交办的案件要及时办,坚决办,确保案件按时按质结案,确保不出问题。同时,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切实提高我区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第三,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收到成效近段时间以来,我省相继曝光一些地区的严重环保问题,如,清远“假装治污”、肇庆跨省非法转移固体废弃物、汕头练江治污光说不练,等等。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意识,加强党的领导,全力推进环境保护。一是强化党委统揽。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统筹各方力量,主动跟踪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二是强化“一把手”责任。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政治责任,区直各相关部门要按“一岗双责”要求直接抓、具体管,区人大、区政协要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建言献策。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加大纪检监督和曝光问责力度,严查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严查污染防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出硬招、打重拳、动真格,全力解决突出环保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云城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翔 (2018年8月1日)同志们:今天召开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推进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的站位践行“两山”理论,以更大的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实的举措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首先,我就省会议精神作一简要传达。2月23日,我省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推进会,部署今年重点任务。娄勤俭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坚决向污染宣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仍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在新的一年里,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目标导向,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更大力度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奠定坚实基础。吴政隆省长在讲话中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贯彻新时代新思想的政治要求,是贯彻落实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任务,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要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目标,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以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为保障,从源头上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打好治气、治水、治土、环境监察执法四场硬仗。要切实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落实责任保障、抓好科技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制度保障,以环境质量改善的过硬成果交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合格答卷。副省长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省环保工作及“263”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果,指出了三个方面的差距,对落实年度目标任务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了16项挂牌督办重点项目,逐一明确牵头部门、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部署上来。一会,亚平同志还要就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作重要讲话,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第一,充分肯定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效。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部署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屏障更加巩固。主要体现在 “五个明显提升”:一是环境整体质量明显提升。2017年,市区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基准数下降38.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44天;“水十条”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74%,无劣V类断面。二是治污减排成效明显提升。组织实施3000多项重点治污工程,整治燃煤锅炉近4000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22万余辆,危废安全处置利用能力增长了40%。2017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32.8%、22.4%、33%和34.6%,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在全省大气、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考核中,我市成绩均为优秀。三是环境监管执法效力明显提升。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606件、罚款金额4.1亿元;立案侦办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5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58人,均创历史之最。四是制度改革频度明显提升。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补偿条例,先后颁布实施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湿地保护条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规,制定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保信用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批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五是生态创建力度明显提升。2013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地级国家生态市,2015年成为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全覆盖地级市,2016年苏州、昆山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7年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首批美丽山水城市。2016年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紧抓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契机,紧盯关键短板,启动实施了我市“263”专项行动。去年一年,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抓推进,千方百计抓落实,形成了整体联动氛围,媒体曝光成效明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特别是针对“散乱污”企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已清理5446家、整治提升5966家,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总的看,通过真刀真枪、动真碰硬,确实解决了一大批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做成了很多长期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第二,清醒认识全市生态环保面临的问题和短板尽管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特别是要更多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对症下药,聚力攻坚。关于我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差距明显”。一是对照改善环境质量的硬要求差距明显。去年一年仍有近1/3的天数空气质量不达标,臭氧浓度持续 上升,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比超过50%。今年空气质量状况开局不利,全市PM2.5指标同比增加22.6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达到6天。好水成色不高,无I类断面,II类断面仅占24%。今年以来,省考以上断面达标形势全面吃紧,全市已经有8个断面(其中国考断面3个)水质超标,其中昆山赵屯、振东渡口两个断面水质降为劣V类,7个断面(其中国考断面3个)达标不稳定,个别指标达到三年以来的最高值。全市150个市控断面水质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有10个断面为劣V类。太湖湖体氮磷污染仍然较重,蓝藻爆发的温床还在,太湖治理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对照任务落实的严要求差距明显。总体进展还不平衡,部门之间、市区之间,重视程度、推进力度、行动成效仍有不少差距。去年电力行业减煤占51%,非电行业减煤占49%,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要加大。减化基础还不牢固,关停不彻底,与“两断三清”要求有差距。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仍然脆弱,一些地区河道返臭现象还比较突出,污水管网存在重建设、轻运行、轻管理现象。危废和污泥安全处置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危废处置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工业污泥没有及时得到规范化有效处置,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存有较大缺口,临时堆放点普遍超负荷运营,进一步加剧了垃圾围城的紧张局面;垃圾分类处置进展不快,垃圾减量效果不明显。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升至全国第五,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量达到8.17万吨,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0%以上,亟待研究出台更大力度治理机动车污染的政策措施。部分地区对整治“散乱污”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摸排不彻底,排查、整治标准不高、源头防控机制和整改推进机制还不健全。三是对照科学管理的高要求差距明显。我们的环境管理方式仍然较为粗放,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大气臭氧、水体氮磷等污染机理和成因还要深入研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才刚刚开始,环保大数据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还要付出更大努力。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还要从主观上找差距、找原因。一是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意识还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共治合力。二是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意识还不强,特别是一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思想上容易出现动摇。三是只争朝夕、马上就办的意识还不强,认为在治理环境上松一点、慢一点不要紧,对解决环境问题缺少“拖不起、等不得”的紧迫感。四是攻坚克难、动真碰硬的意识还不强,面对“硬骨头、硬任务”,存在畏难情绪,见到问题和矛盾绕着走。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清醒认识当前全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第三,一着不让完成年度目标和重点挂牌督办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地要紧紧围绕年度目标责任书,把工作往前赶、朝前排,争取主动,力争尽早出成效。在目标任务上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目标必须完成。关于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目标,国家和省都有明确要求,责任书上也作了具体明确,这是“硬杠杠”,是必须达到的最低限,也是省里考核的主要依据,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二是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必须落实。3月份国家将采用机动式、点穴式的专项督察方式,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于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整改方案,迅速行动、刚性兑现。三是“263”专项行动任务必须到位。省里提出“263”专项行动要“四年任务三年完成”,这就意味着今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各地各部门要倒排任务和进度,抓早抓细抓实,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加以推进。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里围绕年度治气、治水、治土和“263”专项行动计划,梳理了15个重点项目,清单上墙,挂牌督办。第一项,煤炭消费总量较2016年减少428万吨。由市发改委牵头落实。去年虽然全市超额完成了“减煤”任务,但实施过程中“前松后紧”、 “重电轻产”,临时措施多,基础不牢固。我们深刻体会到减煤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否则减煤只能是表面现象,极有可能反弹。要综合应用“产业减煤、节能减煤、电力减煤”等措施多管齐下,4月上旬,市发改委要根据省年度减煤工作方案,牵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总体要求,落实具体举措。要以长江大保护和太湖水污染治理为突破口,重点推进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去产能”工作,加大非电行业减煤力度,完成省下达的非电行业用煤削减总量。第二项,关停取缔落后化工企业(化工监测点)152家,太湖一级保护区化工生产企业全部关停并转37家,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达到62%。由市经信委牵头落实。经过几轮专项整治,全市化工污染得到一定程度改观,但仍有8个化工园区、数量全省最多,化工企业超过1000家,项目低端、工艺落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要严格按照“两断三清”的要求,深化全市化工行业优化提升整治“四个一批”专项行动,4月上旬,市经信委要根据省减化工作要求,牵头制定年度减化工作计划,推动“减化”工作由“数量管控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实行“一企一策”,高标准完成压减化工企业、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要加快推进环境敏感区域内化工企业迁出,完善现有8家化工园区、2个化工集中点环保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卫生防护距离。第三项,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进一步对14个县级以上水源地进行排查,消除隐患,完成张家港一干河新港桥应急水源地、太仓长江浪港水源地、吴江太湖庙港水源地、苏州太湖镇湖(上山)水源地、苏州太湖寺前水源地、苏州金墅港水源地等6个饮用水源地存在的10项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落实。这是国家下达的年度治理“硬任务”,也是省政府确定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各地要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面细致地再开展一次排查,彻底查清、动态更新水源地清单和问题清单,并按照“一源一策”要求,4月上旬,拿出问题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11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第四项,集中整治城镇黑臭水体69条,新增污水管网长度281公里以上,推进初期雨水收集治理。由市水利局牵头落实。河道黑臭已经成为制约苏州城镇人居环境提升的突出“短板”,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要严格落实好“河长制”要求,以“不反弹”为标准,岸水统筹,建管并重,坚决防止“反复治、治反复”的现象。要按照“全收集、全处理”要求,在全面普查管网现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雨污分流,着力强化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升管网设施功能。要,积极推进吴江、吴中、高新区开展初期雨水收集治理试点,逐级消纳净化雨水,逐步提高地表径流污染防控水平。4月上旬,市水利局要向社会公布整治水体的名称以及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期限。第五项,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不低于74%,无劣Ⅴ类断面。加大蓝藻打捞力度,力争太湖蓝藻“日生日清”,实现“三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确保城区主要河湖不出现大面积蓝藻)。由市太湖办、水利局牵头落实。持续推进太湖治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苏州发展全局。要扎实推进以“控磷降氮”为主攻方向的新一轮太湖治理,一湖(河)一策推动阳澄湖、望虞河、淀山湖等小流域综合整治,从源头上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对断面达标整治工作,各地要坚持“保成绩、攻难题”双管齐下,已达标的要严防水质反弹;对超标的或水质不稳定的,特别是赵屯、振东渡口等劣V类断面,要深挖根本性原因,协同发力,尽快实现稳定达标。对市控断面要全面排查摸底,对劣V类断面要在4月底前拿出整治方案。4月上旬,市太湖办要根据省下达的年度治太责任书,提出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方案,对蓝藻水华和水质异常情况及时预警,督促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市水利局要加强湖泛巡查,落实应急清淤措施,完善蓝藻“巡查-打捞-运输-处置”体系;沿湖地区要进一步提升蓝藻打捞能力,加大打捞力度,确保太湖安全度夏。第六项,基本拆除太湖围网养殖4.5万亩。由省太湖渔管办、吴江区、吴中区、高新区牵头落实。省太湖渔管办要积极与省海洋渔业局对接,主动配合制定具体的清拆工作方案。4月上旬,省太湖渔管办要根据省方案要求,将任务分解到沿湖地区,落实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扎实稳妥推进清拆工作。吴江、吴中和高新区要严格落实责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补偿”的原则,大力组织推进网围养殖面积压缩,做好渔民补偿安置工作,确保按要求整治到位。第七项,淘汰或实施清洁能源替代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123台、整治率提高到40%以上。完成VOCs治理工程969项,VOCs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16%以上,重点工业行业VOCs排放量较2015年减少20%以上。由市环保局、经信委牵头落实。目前我市仍有300多台10-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废气排放和燃煤消耗较大。市环保局要继续扩大燃煤锅炉整治范围,4月上旬,出台年度计划,排出的具体项目表,督促各地尽早实施。VOCS是地面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全市涉及VOCS排放重点企业超过1万家。要继续组织实施一批VOCS治理重点工程,推动化工、等行业提标改造,推进工业涂装、餐饮油烟、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治理,大力推行家具制造、包装印刷清洁原料替代,大幅削减VOCS排放总量。第八项,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基本实现电动、氢能公交车“全覆盖”。由市经信委、交通局牵头落实。北京、广东等地控制机动车污染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先从公交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南京市已推广了2/3,减排效果十分明显。我市公交车保有量达到487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仅有40%,电动公交车占比仅有12.5%,与南京相比差距明显。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舍得投入。4月上旬,市经信委要根据省新能源汽车推广要求制定年度计划,市交通局要拿出年度公交车替换和新增实施计划,并及时分解到各地,确保完成年度推广任务,基本实现电动、氢能公交“全覆盖”。第九项,新增垃圾分类小区200个、单位1000家,加快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由市市容市政局牵头落实。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置,事关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认真落实《苏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新增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现市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60%。4月上旬,市容市政局要根据省垃圾治理任务要求,出台我市年度垃圾治理计划,把能力建设项目和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单位分解到各地。要继续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处置“6+2”工程建设,加快七子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提标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第十项,新增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能力7.7万吨/年以上,危险废物贮存量同比削减40%,新增工业污泥处置能力30万吨/年以后上。由市环保局牵头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是亲自关心的一件大事,各地必须全力以赴抓好。要尽快提升危险废物焚烧、填埋处置能力,确保年内新增焚烧处置能力7.7万吨/年以上,基本解决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问题。4月上旬,市环保局要出台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巩固规范化整治成果,进一步提高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年内全市产废企业(国控,省控)危废规范化管理达标率不低于90%。要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泥环境监管,4月底前,排出工业污泥重点监管企业、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清单,加快提高工业污泥处置能力,杜绝发生工业污泥违法违规运输和处置现象。对年产危险废物500吨以上且当年未落实处置去向,以及累计贮存2000吨以上的化工企业,要限期整改,未按要求整改的,必须依法关停取缔,确保实现“减存量、控风险”目标。第十一项,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到75%,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6%,化肥使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3%,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由市农委牵头落实。农业面源污染是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4月上旬,市农委要拉出年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清单,督促各地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动畜禽污染防治重点从关停转向治理,积极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场建设。要巩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关停成果,全面建立太湖一级保护区及禁养区内已关停养殖场户的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养殖反弹和出现新的违法养殖。要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确保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第十二项,优化提升长江沿岸危化品码头。由市交通局牵头落实。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我市长江沿岸危化品码头清理整治工作已经完成。市交通局要在认真总结清理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4月上旬,出台长江沿岸危化品码头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完善日常巡查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清理整治成果。第十三项,根据国家和省要求,实施机动车国六标准。完成省下达的老旧车淘汰任务,进一步加快淘汰老旧车,更大力度治理机动车污染。由市公安局、环保局牵头落实。由于技术水平和车辆劣化等因素的影响,老旧机动车虽占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并不高,但它对污染的贡献率却很大。因此,加快淘汰老旧车是削减在用车排放污染物存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4月上旬,市公安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老旧车淘汰和机动车污染治理方案,加大对路面超标车辆的处罚力度,完成年度老旧车淘汰任务,加速淘汰老旧车。市环保局要加快推进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完善监测网络,新建固定式遥测设备9套,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施全方位监管。第十四项,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筑中的比例,实现工地喷淋、洒水抑尘设施“全覆盖”。提升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城市裸地和物料堆场全部遮盖。由市住建局牵头落实。我市建筑工地点多面广量大,是扬尘的主要源头,扬尘已成为老百姓反映空气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市住建局要借鉴南京“智慧工地”建设的经验,4月上旬,出台年度扬尘治理计划,制定更高要求的整治标准,强化工地扬尘常态化执法检查和第三方暗查暗访,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将降尘纳入各地大气考核,倒逼企业落实抑尘措施,推动扬尘防控的制度化、标准化和长效化。第十五项,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完成200座在营加油站油罐防渗池建设或双层罐更新改造任务。由市商务局、环保局牵头落实。我市进展严重滞后,仅完成改造任务的12.5%,被省环保督察组列为重点整治问题之一。4月上旬,市商务局要拿出改造计划,明确时间表,督促各地合理稳步推进整改,对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域,以及地下油罐使用年限较长、罐体老旧的要尽快改造完成。对未按时完成改造的,市环保局要严格处罚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针对油罐改造前期手续复杂等问题,市商务局要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在符合法律要求框架内,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上述15个重点项目是今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细化分解指标和任务,明确进度安排和时间节点,以严实作风抓好组织实施。要层层级级建立“全覆盖”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采取明查暗访和专项督查的办法加以推进,更加精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监察部门要研究制订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环保问责追责工作机制,确保失职问责严厉精准,尽职免责规范有据,对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部门监管责任缺失、懒政怠政甚至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必须公开通报,严肃问责。同志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乎高质量发展大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掀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高潮,以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务实成果,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苏州作出更大贡献!在吴中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暨全区“263” 专项行动第四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中共吴中区委副书记、区长 陈嵘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吴中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暨全区“263”专项行动第四次工作例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分析上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63”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举措,不断提升全区生态环境水平。刚才,区“263”办通报了上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63”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区环保局通报了近年来全区环保领域典型涉刑案件处理情况;开发区、甪直镇、区经信局、住建局等4家单位就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相互学习借鉴。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和任务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63”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加快建设,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全面落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减煤”超额完成,关停淘汰低效产能企业54家,完成“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757个。二是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太湖“五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太湖水质持续向好。生活垃圾分类、畜禽养殖治理工作扎实推进,禁养区污染治理率达到98%。大力度开展大气治理,重点工程完成比例达到63.5%。三是生态保护机制更趋完善。出台《吴中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在全市首创“263”资金季报制度,落实生态补偿资金1.2亿元。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亮剑”专项行动,5件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各地、各相关部门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大家向为全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63”专项行动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我再讲三个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党的十九大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中央作出了新的更大力度的部署。今年年初,省委娄勤俭书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作出专门批示,并多次就我省曝光的环境污染问题作出批示,亲赴现场进行调研,持续加大生态环保工作督查力度。今年3月19日,省委常委、市委周乃翔书记专题督查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时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6月25日,全国首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在苏州发布。可以预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将再抬高、任务将再加压、进度将再加快、力度将再加码。吴中是生态大区,同时也是全市生态环境最为敏感、环境保护压力最大的一个区。近年来,我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但从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上半年省、市、区暗访曝光、信访投诉情况来看,我区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生态短板:既有工业污染问题,也有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问题;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区域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如何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黄金平衡点,变“红灯”为“绿灯”,变“两难”为“双赢”,是对吴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考验。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扎扎实实做好环保工作,切实把“生态环境高质量”的任务要求变成美好现实。二、聚焦工作重点、强化系统推进,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切实抓好“5+1”问题整改(5是指中央环保督察问题、省环保督察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问题、太湖水环境通报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1是指“263”电视曝光和群众投诉问题),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63”专项行动年度目标。一要持续攻坚大气污染防治。要以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持续精准发力,系统推动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共同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大幅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上,加快推进年度重点治理工程进度。及早排定2019年重点项目,提前组织治理。在“两区”外的重点区域,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加大力度开展扬尘整治。要对标南京等先进地区治尘标准,认清差距、找准不足,加强源头控制,细化提升扬尘治理标准的方法和手段,重点做好工地、码头堆场、混凝土企业等扬尘治理,加强道路机扫频次,采取洒水喷雾等降尘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扬尘污染。开展锅炉及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燃生物质锅炉监管力度,加快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进度。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加快淘汰中小型煤气发生炉,重点区域取缔燃煤热风炉,基本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针对我区机动车数量多,重点路段拥堵严重的现状,积极研究对策,排堵疏畅,减少尾气对大气的影响。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船舶,逐步实现电动、氢能公交车“全覆盖”。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加快制定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强化管控方案,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措施清单,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式管理,做到涉气污染源全覆盖。制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切实保障展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今年10月至明年4月,国家将开展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长三角作为重点督查区域,生态环境部将采用“1+6”方案体系,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强化专项督查,并将进行量化问责。各地、各部门务必要对上级通报的涉气问题整改情况及时调度,加快进度,及早完成,同时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主动发现短板,主动解决问题,力争做到督查期间不被问责。二要持续攻坚水污染防治。要紧紧围绕保饮水、治污水、守清水这个核心,强化“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工作落实,瞄准关键,系统推进,打好四场硬仗:要打好水源地环境隐患整治硬仗。按照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问题清单,关闭取缔寺前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和庭私房菜馆,并落实长效管理,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10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寺前水源地、渔洋山水源地临水源地区域环太湖大道安全防护栏和导流渠等防护设施的安装,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要打好黑臭水体治理硬仗。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与消除劣V类水体工作,已整治完成的要加强监控巡查,落实引流活水、长效保洁责任,防止反弹;未整治完成的56条重点黑臭水体和问题河道要加快整治进度,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确保年内全区基本消除城镇黑臭水体。要打好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硬仗。要把水质改善的重心放到控源截污、总量削减、生态修复等治本之策上来,坚持上下游、各支流同步治理,对1~6月未达年度目标的木光河善人桥国考断面、胥江航管站国考断面要加快整治力度,尽早实现稳定达标。同时,要确保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标。已达标断面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深挖问题、持续整治,切实做到长期稳定达标。要打好太湖综合治理硬仗。围绕控磷降氮,突出抓好化工、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污染减排,加强沿湖河口总磷浓度的监测,巩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成效,基本清拆完成太湖围网养殖,大力推行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切实削减污染物入湖总量。扎实做好太湖安全度夏工作,坚决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确保城区主要河湖不出现大面积蓝藻)。三要持续攻坚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大力度统筹推进。要科学系统治土。年底前要完成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工业用地调查,建立污染地块和优先管控清单,做到发现一块、管控一块。以耕地和工业污染场地为重点,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并加强过程监管,防止二次污染。要管住固废和污泥。对各地开展非法倾倒、填埋固废和污泥开展专项督查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要加快提升危险废物和工业污泥处理处置能力,确保年内新增1.79万吨废液处置能力和5万吨污泥处置能力。要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狠抓生活垃圾前端分类试点和后端处置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对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实施强制分类,年内居民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要达到60%。要稳步推进七子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提标改造项目,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三、凝聚整治合力、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对照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和各牵头部门制定的年度计划,污染防治攻坚战和“263”专项行动完成情况距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距离年底还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毫不松懈、攻坚克难,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要认真对标找差,严格压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对整改任务、问题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要突出高标准、严要求,对承诺的整改问题、整改目标、整改措施,一一落实到位;同时要坚持举一反三,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污染企业要全面体检、从严查处、系统整改,对区域性、结构性、行业性问题环境问题要由点带面、倒排进度、集中整治。二要突出问题导向,凝聚整治合力。要建立严格的整改督办制度,能立即整改的要立知立改,需要有个过程的,要全过程跟踪,杜绝出现反复。区“263”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合力,真正成为 “联合参谋部、前线指挥部、督查监察部、宣传发动部”。各板块对专项任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善于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对策措施。三要加强曝光力度,严肃考核问责。区“263”办要持续开展暗访曝光,实事求是反映各板块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制定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办法,对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度等方面开展考核。对党政领导干部失职失责行为,要及时向纪检机关移送问题线索,严格问责。同志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社会高度关注,群众热切期盼。我们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实现 “优生态、惠民生、兴产城、善治理”工作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北辰区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北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王宝雨(2018年11月8日)同志们:刚才,庞镭同志传达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第一次会议精神,区环保局振海局长通报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市级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汇报了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及办公室工作规则,学春同志对我区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安排部署,请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学春同志还传达了韩正副总理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会议上的讲话和市指挥部下发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一是保秋冬季大气质量,二是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能够温暖过冬。从我区今年以来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看,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忧参半,喜的是一批中央督查和群众投诉反映的环保问题得到解决,大气指标持续向好,我们的大气质量已经到了全市第二梯队,这是通过大家的努力取得的效果,忧的是有些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应该快速推进的工程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还要下大气力,有力有效加以解决。特别是进入秋冬季节后,提升环境质量指数面临不小的压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生态环保这根弦。下面,受卫华书记委托,我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再讲三点意见:一、提升政治站位,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第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任务。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站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亲自推动,身体力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7月23日,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鸿忠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筑牢“四个意识”,换脑筋、换理念、换思维,算长远账、政治账、民心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0月24日,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上,国清市长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习总书记和鸿忠书记、国清市长的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完成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目标任务。第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展可以从若干个维度去解读,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照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多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狠抓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散乱污”企业治理、“煤改电”工程、黑臭水体治理、重点地块土壤修复、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与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相比,与这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和任务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差距,污染防治、改善环境的任务还很繁重,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区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第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建设新北辰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宜居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国清市长说过营商环境有四个维度,一是办事方便,政府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搞好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方便;二是心里踏实,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对政府和市场主体是双向约束的,首先要约束我们自己;三是营商成本,包括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等,该降的降下去,该提的一定要提上去,不按法律法规办事,一定要更高的惩罚;四是生态宜居,过去是人跟着产业走,现在是产业跟着人走,过去发展产业,物流成本、运输半径等因素非常重要,现在很多新兴产业,数据就是生产资料,不存在物流成本,人居环境就是最具竞争力的因素,哪里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去,技术、资金、项目就往哪里聚集。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定了“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新北辰”的美好愿景,我们一定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建设美丽北辰的自觉行动,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二、秉持问题导向,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无不胜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各单位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解决影响绿色发展的问题。一是敢于直面问题。2017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信访转办件和巡查发现的问题共有1400余件,说明我区的问题很多。我们不但要一件一件抓落实,更要善于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各类环境问题。为此,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坚持用过筛子、拉网子、铺毯子等笨方法开展全面细致的排查,尤其是对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存在环境隐患的重点镇街园区、重点企业和城乡结合部、临区搭界处,更要纵到底横到边强化排查,不留下任何死角和盲区,使污染企业无所遁形。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结合交办的问题举一反三。二是强势推动整改。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的整改,整改是见成效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抓住问题不放松,分门别类建立台账、督促落实。工作台账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人,一盯到底、落地见效。对能够一次完成整改的企业,要监督企业立行立改,加大检查力度,绝不允许姑息纵容;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一律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绝不允许在没有管束的放大;对整改无望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取缔。北辰区现在几大污染防治重点:散乱污、水源地污染、刘家码头、雨污分流,这几个问题中,刘家码头我们已经整改完毕了,引滦水源地治理我们完成了占压的清理,雨污分流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还有一些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散乱污治理该关闭的要关闭、该提升的要提升,目前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整改任务,接下来要再接再厉。同时强化执法监督,绝不允许死灰复燃,对违法排污等恶意环境违法行为,要强化司法联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保持严打重罚的高压态势。三是务求确实效益。环境问题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按照常规的思路、办法和手段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有硬手段、硬办法、硬措施,后续管理必须加强。要时刻紧绷环境保护这根弦,探索建立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常抓、常管、严抓、严管,不断清理“死灰复燃”、异地“复燃”、跨界偷产等环境问题滋生的土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三、加强组织领导,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勇往直前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我区已经成立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由卫华书记任总指挥长,我任常务副总指挥长。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部门和属地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导,狠抓整改,既要当好指挥员,也要当好战斗员,鸿忠书记几次强调“战区制、主官上”,一把手主抓是责任、是使命、毫不含糊,抓一把手是手段、是措施、必须坚持;要坚持抓早抓细,做到人员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要加强环境教育宣传培训,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特别是要加大违法企业负面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目前我区违章建筑有十几万平方米,而且不是一片两片,下一步,我们要坚决推进打黑和拆违,绝不手软,将安全、环保、稳定的隐患一起解决。二是强化监管执法。近年来,国家和我市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订,界定了违法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了企业违法成本,我们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精准打击。要严格落实停产限产、查封扣押、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执法措施,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同时,为防止企业和监管部门“猫捉老鼠”,要实行昼夜结合、晴雨结合、工作日和节假日结合,开展全天候联合执法检查,不给违法违规行为留空当。三是强化考核问责。指挥部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组织专项检查、突击检查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严格督促整改。要强化考核问责,健全对镇街开发区和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约谈、督办制度,将督办和整改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检查、明察暗访、媒体和群众监督投诉举报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经核实要依法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治理任务落到实处。同志们,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全区上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立即行动起来,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精心谋划,严密组织,协调一致,重拳出击,全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 在全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共商城县委副书记、县长 周哲(2018年8月6日,根据录音整理)刚才,我们共同收听收看了全省、全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电视电话会。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全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就下步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之严、目标之高、责任之大前所未有。下面,就贯彻落实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精神,抓好我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我再强调几点: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讲政治、顾大局是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2015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可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了何等突出、何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列为了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自觉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产能迅速扩张,产品极大丰富,经济发展到了相当高的规模和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逐步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环境污染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就商城而言,这些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2017年度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66位,较2016年度提高了3个位次,产业集聚区位居全省第95位,较2016年度提升了37个位次。但是我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管控距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刚才尚市长在讲话中点到的问题也多次涉及到商城。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阳光、空气和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是最基本的民生,所以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政府的四大职能,党的十八大以后,为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又将环保保护增加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环境保护也成为了政府的职责所在。所以,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履行好政府的职责,深入一线抓好落实,坚决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二要正确看待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形势。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的走生态立县、科学发展之路,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全县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截至8月2日,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98天,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省第一,PM10和PM2.5平均浓度均为全市最低。但是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不容忽视,尚市长在通报问题中多次点到商城,主要集中在水污染方面,其中灌河断面元月份至三月份持续超标,经过3月8日以来连续三次的观摩推进,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灌河断面水质有所好转,但是七月份水质又下滑到V类,可见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昨天下午我又专门召开了灌河马罡断面水质超标情况专题工作会,就水质超标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进驻河南期间,我县一畜禽养殖场被重复举报多次,直接增加了我县信访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当前,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水污染治理工程进度缓慢、灌河沿岸乡镇对污水治理未采取有效的应急管控措施、河长制落实不到位、巡河巡查力度不够、排污口未得到有效整治,新的排污口设置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等等。刚才,黄强副省长在会上明确要求,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要每周听取环境污染防治情况,省政府将每月听取全省环境污染防治情况,而且要求每个乡镇(处)都要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站,两周内以县为单位将环境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报至省政府。可见当前环境保护的要求之高,标准之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当前的环保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三要精准施策,有效防治。要根据省市的要求,抓紧制定商城县环境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和时间节点,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提交县政府研究后按时上报。要搞好污染源排查。要摸清大气、水、土壤、农村面源污染等的污染源,针对现有的存量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抓好整改落实。要坚持标本兼治,分类施策。坚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推进灌河沿线乡镇(处)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同时,要搞好生态补水,以解燃眉之急。要加大县城规划区、上石桥镇区与产业集聚区的截污纳管工作;加强城区烧烤油烟、汽车尾气、扬尘污染、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大气污染治理。要加大宣传引导,坚持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惩处落后、严管重罚,强化宣传教育,树立舆论导向,营造浓厚氛围,同时大力宣传推广“两长两员”、“网格员”等好的经验做法,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四要加强领导,合力攻坚,决战决胜。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我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的组织领导,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县委、县政府比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做法,成立了商城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制定了《商城县转换机制提质增效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确定了13项专项战役,明确了各专项战役指挥长、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大家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我将每周听取全县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每月召开一次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指挥长调度会议,安排部署全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要认真筹备好周列会和指挥长调度会议。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全力支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认真履职尽责,落实“一岗双责”,持续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环境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的各项任务。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摘要)中共黄梅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艳舟(2018月14日)一、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意义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落实省市关于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要求,一批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我县经济尚不发达,环保基础设施比较滞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些突出环境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等等。尤其是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前谋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予以解决。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一方面,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将抓好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是提升我县环保工作成效的重要机遇。这次省督察组对我县进行环境保护督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全面“把脉会诊”,也是对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发展理念一次严格的“健康体检”。各乡镇各部门要本着“虚心接受、认真反思、严格对照、努力改正”的态度,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督察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举一反三,对症下药,切实做到边整改、边提高。二、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要大力开展长江大保护。要强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意识,沿江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对照任务清单要求,分领域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治理目标、进度安排,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中体现黄梅担当、展现黄梅作为。二要加快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雷霆行动”。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当前进度相对滞后的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要拿出具体措施,加大督办力度,确保取得实际成效;要进一步抓好违法排污企业整治、秸秆禁烧、矿山地质恢复和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对于精准灭荒、码头岸线整治、“厕所革命”等已经完成或者推进较快的工作,要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工作成果。另一方面,要锲而不舍抓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要巩固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果。对交办的信访件和已完成整改的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夯实基础,巩固提升,防止问题反弹。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全面实现整改的既定目标。要全面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督察组交办信的访件和发现的问题要照单全收,从严从实从快整改,严格按时序进度和质量标准实现整改目标。所有上报完成的整改任务一定要做到真整改、实整改,坚决防止表面整改、敷行整改,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 得到群众认可。三要提升“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质效。 “厕所革命”方面,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形成数量充足、管理有效、卫生环保、文明使用的城乡公共卫生设施体系。精准灭荒方面,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构建结构稳定、林相优良、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创新资金投入渠道,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强化运营监管服务,形成设施完善、管网配套、运行稳定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重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稳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四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细化年度工作目标、路线图和重点任务。继续开展秸秆露天禁烧、“小散乱污”企业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一点一策”落实应急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减轻重污染天气影响。大力实施碧水工程。严格执行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坚决落实《水十条》。加强区域流域工业水污染防治,加强中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大力实施净土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黄梅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实施“土十条”,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重点区域排查布点和重点行业企业调查范围核准工作。五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高举“绿色指挥棒”,守好“绿色责任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严格项目准入控制,采取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搬迁一批、提升一批的措施,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转变;坚持分类施策,有进有退,清理“僵尸企业”,加快“腾笼换鸟”。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培育公民绿色文明意识,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厉行节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三、加强组织领导,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一要强化工作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环保责任清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大格局。党政主职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抓发展的意识,重大部署亲自研究,关键任务亲自领衔,突出问题亲自过问,重点工作亲自督查。二要强化齐抓共管。生态环境环保工作,是政治任务,也是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必须对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齐抓共管。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三要强化督查考核。严格执行《黄梅县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实施办法》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全面推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县“两办”要成立督查专班,继续采取定期不定期、集中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督查督办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定期通报情况,督促整改落实。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保山市委常委、腾冲市委书记 赵碧原(2018年11月14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 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保山生态环 境保护大会精神,分析研究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 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工 作,积极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生态文明思想影响深远,必须深刻领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 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 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和推动我 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 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深悟透生态 文明思想,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树牢“四个意识”, 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 力营造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环境。一要领会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全市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生态优先”工作 共识,坚持治本与溯源结合,预防与惩治并举,统筹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了河道清淤、城市面山复 绿、河道非法采沙整治、毒鱼电鱼整治等工作,全市生态环境保 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 会的快速发展,中央、省、保山和社会各方面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我们在生态环境修复、污染防 治能力提升、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少、任务十分繁 重,环保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态兴则文明兴”,各乡 镇、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全国、全省、保山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生态优 先的要求贯彻到民生工作中,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推动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向好 - 17 - 发展。二要领会好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 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认知,不仅高度 概括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互为作用、互为支撑的关系 逻辑,也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许多群众、甚至个别领导干部的头脑中都存在“生态建设” 与“经济发展”是冲突的想法,解决这样的认识问题,根本是要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科学自然观,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 济发展,也绝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 足”。同时,更要认识到,我们强调生态保护,也决不能成为不 抓发展的借口,而是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走绿色发展、可持续 发展的路子,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三要领会好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有 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思路,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 重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工业为例,市委既强调“工 业强市”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晨光生 物、魅力汉道等一批工业企业,同时又有甄别的进行招商,高污 - 18 - 染的坚决不要,拒绝了许多企业、也淘汰退出了银山化肥、亦标 水泥等落后产能、以及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近期我们也在开展 违法违章建筑和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整治行动,也收到过一些 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的群众信访诉求反映。这些现象从短期内 看,通过采取一些生态环保整治措施,可能会产生一些阵痛、对 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大家要把站位站得高 一点、眼光放得远一些。一定要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就是积蓄发展优势的过程。所以,当前和长 远的关系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 老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一定要常做并且要做实。二、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必须提高认识从面上看腾冲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较高的森林覆盖 率,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就没有问题。2016 年 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反馈督察意见和今年 6 月中央 环境保护督察组到云南开展“回头看”期间收到的投诉都有涉及 腾冲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全省的共性问题,腾冲同样存在, 各种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腾冲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部分干部存在盲目 优势意识。对于局部区域、部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重视不够, 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缺乏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存 - 19 - 在“重经济、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问题。二是保持“山青水 秀”任务艰巨。部分区域长期私挖乱采导致植被破坏,采矿采石 采砂企业不落实环保措施,肆意开采、随意弃土弃渣,引发水土 流失,导致一些地方山体创面不断增大。采矿选矿企业不落实环 保措施,违规超标排放,畜禽养殖、农家乐等沿河、沿湖生产经 营违规直接排放污染水体等现象突出,一些河流长年水体浑浊。 部分饮用水源存在隐患,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措施 不到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生活污染、农田面源污染以及畜 禽养殖排泄物污染风险;多数农村人饮工程未配套消毒净化设 备,全市 1079 件农村人饮工程仅安装 15 套水处理设备、38 套 简易消毒设备,饮用水取水点多为地表水,水质不达标。三是提 升农村人居环境任务艰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较低,生活垃 圾收集后“没有去处”是当前垃圾治理的最大问题,大部分乡镇生 活垃圾处理仍然依靠老式的垃圾焚烧炉,设施滞后,烟气排放二 次污染严重,无法满足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少部分乡镇甚至 还依靠简单的堆放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村庄生活垃圾处理大 多靠露天焚烧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国家示范县的要求差距 较大,设施实际覆盖率不高,且受限于管网覆盖等原因,污水处 理率仅为 20%左右。厕所革命任务艰巨,目前达到无害化卫生厕 所标准的户厕 2.62 万户,仅占全市农户的 17.23%。村庄规划覆 - 20 - 盖率低、实用性不强,部分乡镇规划管控不严格,未批先建、少 批多建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拓展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任务艰巨。城 市污水处理率偏低,老城区部分老旧小区管网建设不完善,部分 污水无法接入排污主干管,同时因受地形限制,城市建成区南片 区部分污水无法接入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基 础差,全市现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6 处,体积达 48000 多立方米, 目前尚未完成销号整治;垃圾填埋场已达设计使用年限,可用库 容逐步减少,通过加高等措施预计可使用至 2020 年,亟待建设 新的垃圾处理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未启动,垃圾有效利用率低。 城市风貌管控任务艰巨,私搭乱建现象仍然存在。城市废旧物品 收购市场规范整治工作进展缓慢,废旧物品市场脏乱差现象突出。这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给我们带来最直接、最容 易感受的是生活环境质量下降,间接的、不容易被感受的后果是 生态功能的慢慢退化,生态平衡被逐步打破,自然环境无法正常 运转。对于腾冲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破坏了生态环境就等于破坏 了腾冲发展的优势,阻断了腾冲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资 源链接,“生态立市”战略也将无从谈起,“六大战略”的统筹发展 也难以为继。当前,腾冲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时期,保护好生态环境对腾 冲的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腾冲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根本的保障。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发展改善环境,环境促进发展。一个地方的环境越美,形象越好, 就越能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就越能集聚人气,吸引财富, 创造商机,从而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生态环境保护不好, 经济就不可以持续,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就会有失公平,民生等 社会建设也难以为继。过去那种不惜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的 要素驱动、外延扩张式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难以为继,倒 逼我们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内涵 式发展之路。所以,必须下大气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努力把环境做优、做美,对外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抢得发展 的先机,以生态环境助推经济转型,不断提升腾冲经济社会转型 跨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腾冲发展全域旅 游最基础的资源。良好的生态是腾冲旅游最好最亮的名片,也是 腾冲最大最强的竞争优势,更是腾冲旅游持续发展的根基。腾冲 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组合度高、特色鲜明,但无论是火山、 热海、和顺古镇、北海湿地等核心景区,还是银杏村、云峰山、 樱花谷、柱状节理、大树杜鹃、天台山、宝峰山等乡村旅游景区,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亮点,那就是生态。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 才能开发出生态、养生、宜居旅游项目,才能顺利推出户外运动、 健康休闲、科考探险等系列旅游产品,从而打造云南旅游的新亮点。三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腾冲发展大健康产业最好的优势。腾 冲适宜的自然气候和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造就了丰富的中草药 和温泉资源,2015 年至 2017 年开展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腾 冲鉴定出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 812 种。当前,市委、市政府顺 势而为,提出了以“大健康”统领一二三产业,全力建设全国最优 质的中草药种养植(殖)道地产区,全国一流的健康运动中心, 切实将腾冲打造成一个世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健康生活目的 地。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好我们的绿 水青山,才能夯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才能形成腾冲发展大 健康产业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三、生态环境保护使命任务艰巨,必须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 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省份”的新时代命题,保山市委市政府在全市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把保山建设成为云南最美州 市”的目标,并要求保山要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就腾 冲而言,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我们有基础、有优势, 必须按照“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要求, 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绿色 发展等方面走在全省、保山前列,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现在,中央、省、市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作战图已经绘制完成,我们既要抓 好面上的防治工作,又要结合腾冲实际,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 抓重点任务、重点环节上。一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抓好城 市扬尘和油烟管控,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工业污染 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到 2019 年底,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及 集群综合整治。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清洁运输、 清洁柴油车、清洁油品、清洁柴油机行动,全力推进淘汰黄标车 工作,确保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淘汰所有黄标车(1230 辆)。 二要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要认真组织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环境综合整治,对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淡水养殖进行清理, 对有可能影响的排污单位进行取缔,通过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整 治,重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 100%。要突出打击各类 保护区、重要城镇、城市面山、水源保护区、重要交通沿线可视 范围等环境敏感区域采砂采石违法违规行为。要持续整治企业违 法排污行为,建立环保监管视频网络系统,在所有企业排污口和 可能污染河道关键位置、主要河流支流交汇口、乡镇行政界河流 断面设立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在市政府和环保局、水务局、政务 中心分别设立监控屏幕,接受社会的实时监督。要加强城乡污水 治理,结合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老城区雨污管网,推进腾冲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5%以上。同时,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 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三要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规划新建城市生活垃 圾处理厂,并在城区及周边乡镇建设垃圾转运站,并完善收集转 运设施,通过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实现密封化收运,并建立完善 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打好固体废 物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全市固体废物大排查,严厉打击危险废 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格保护未污染或 轻微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重度污 染耕地。到 2020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80%左右,污 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 90%。(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目前,《腾冲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市规划》已制定并通过人大决议,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 作有序推进。省环保厅已将腾冲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向生态环境部推荐,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新路子,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产业 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绿色经济试验 示范和绿色创建,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 - 25 - 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才能推动绿色发展、绿色 生产、绿色生活,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 值”。要严把招商引资环保关,努力引进一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的项目,绝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绝不在接受 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深化电力 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城乡“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加快 农村“以电代柴”“以气代柴”,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 用。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 用量,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要大力推进生 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的编制工作,建立各环境管控单元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让“三 线一单”成为推动腾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硬约束。(三)全力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 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个社会 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一是要在规划 中保护生态。在项目安置、城市建设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生态 环境保护,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 线;二是要在建设中体现生态。加快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增值,着 力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美丽乡村;全力打造 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融合的美丽宜居乡村片区;三是要在治理中恢复生态。要全面推行“河长 制”“湖长制”,对污水“追根溯源”,守护好河流;要全力抓好施 工工地扬尘等整治,全面推行“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深入开 展森林腾冲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守卫好蓝天;要深入开 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大力开展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庄 “七改三清”整治,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治理乡村脏乱差, 打造美丽乡村,守望好乡村;四是要在城市中构建生态。在城市 发展中,要积极倡导简约适度,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生 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转变,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层次和水平。(四)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要加快构建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为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基础、强 化支撑。要严格落实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积极配合做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管制度改革,健全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整合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实行统一监测评估, 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产 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健全完善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撬动更多社 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推动建立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 制,多举措、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治理投融资难题。要 强化舆论引导,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 识,使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良好风尚。(五)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想打赢 这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战斗精神,要建立起党 委领导、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系统治理的工作格局, 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一要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始终坚持 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 要求,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特别是乡镇、部 门“一把手”要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教训,认真 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环境保护工作上心上手、严督实导、 狠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统筹考虑、综合决策,切实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 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加强沟通衔接和协调配 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二要严格督查考核问 责。要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绿色发展指标 - 28 - 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对环境保护工 作作出科学全面的考评。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问责机制,对 领导干部要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环境保护责任执行不到位和损 害生态环境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从严问责、终身追责。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各乡镇、各部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思 想,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腾冲的绿水青山。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共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 鞠 振(2018年12月6日)同志们:继国家、省、运城市生态环保大会之后,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保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举措、攻坚克难,全面吹响新时代“生态立市”的嘹亮号角,让河津早日重现清风明月、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繁星闪烁的美好景象。我想这个景象不仅仅是在座各位的期盼,更是河津四十万儿女的期盼。我们提出要打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三张牌,那么今天这个会就是全面启动“生态立市”的誓师动员会。就“生态立市”这个问题,我讲四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明晰发展大势,切实增强打好“生态立市”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深入思考生态文明建设对河津长远发展的意义,不断凸显生态环保工作的力度和分量。5月份,我们在举行的“不忘初心、紧跟核心,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系列活动中,我们就把环保誓师大会作为十大活动之一;6月份,我们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市委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验交流会的主题;而且今年,我们还启动了全域生态规划编制,制定出台《河津市环境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同时开展企业环保提标改造、打击违法百日行动、铁腕治污等专项行动,拉开了“生态立市”的序幕。今天我们这个会,标志着“生态立市”这个战略、这个理念这个思路,将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把生态立市的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当中,还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引和统领全市各项工作。大家要着重从四个层面深化认识:(一)从讲政治的高度看,打好“生态立市”牌是大势所趋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将“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5月份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从“千年大计”上升为“根本大计”。从这里能看出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7月31日和10月30日,山西省和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相继召开,骆惠宁书记和刘志宏书记分别作重要讲话,在省市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市会议重要精神,把打好“生态立市”牌作为检验树牢“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勇立生态文明建设潮头。(二)从谋长远的广度看,打好“生态立市”牌是发展所需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是说不违背农时去耕作,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非常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捕鱼,鱼鳖水产就会吃不完。砍伐林木的时候按照季节来砍伐,木材也会取之不竭。就是说绝对不能够急功近利,绝对不能够涸泽而渔。 这些很朴素、很浅显的自然道理,讲明了发展与保护自然的辩证关系。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粗放发展,我市的生态越来越脆弱,环境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一定程度上已经反过来制约着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我在各种会上多次讲过,环保不是发展的包袱。我们要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严守生态保护的红线、环境质量的底线、资源利用的上限,加快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力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让那种吃祖宗饭、毁生态貌、断子孙路、富个别人的事情彻底绝迹,让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当时、泽被后人。(三)从重现实的维度看,打好“生态立市”牌是问题所迫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前,河津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矛盾突出、挑战重重,压力巨大、形势严峻。比如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发展偏粗放、三产偏工业、能源偏煤炭、运输偏公路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环境风险隐患突出,每年产生固废770余万吨,危废5万吨,矸石、炉渣等历史存量也非常巨大,这都是现实情况;再有少数企业认识不够、思想麻痹,顶风违法、我行我素,偷排乱放行为屡禁不止;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识不到位,对“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在环保整治当中送人情,碍于情面不好管,大家都觉得河津这地方太小,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在环保问题上送情面,碍于情面没法管,或者是网开一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搞清楚,这种思想是拿着全市老百姓的健康在送人情,是拿着后代子孙的饭碗在挣面子,这是一种犯罪啊!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市反馈的14个问题,仍有11个未整改完成;省委、省政府督察组向我市反馈的33个问题,还有27个在整改当中;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西开展“回头看”,截至目前我市已收到“回头看”信访案件11起;特别是8月20日至12月2日,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组对我市8轮督查期间,发现突出环境问题78个,基本占到运城的15%,六分之一左右;前4轮督查中运城还有70个问题未按照要求时限完成整改,河津有35个,占比达到一半。特别是1-10月份,我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168天,全年优良天数230天的任务已经不可能完成;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为7.92,同比上升9.4%;PM2.5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0.4%;PM10浓度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7%,空气质量在运城市排名倒数第二,其实跟倒数第一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市委认为,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要改的关键期了,而且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来解决这些顽瘴痼疾的时候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下大力气解决,那么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严重。前段时间新绛县高义钢铁违法倾倒废渣事件,共追责了27名干部,3名移交司法。再有12月3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又通报了韩城市一些焦化企业敷衍治理、环境问题突出的典型案例,这个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清楚我们加强生态治理不是为了迎接环保督察的检查,我们是为了老百姓,为了河津的天更蓝、水更绿,这个思想观念一定要转化过来。(四)从强担当的角度看,打好“生态立市”牌是民生所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前段时间,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有几个企业家都谈到了生态问题,我们的企业在粗放型的发展过程中,确确实实给河津的生态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和问题,现在看到这样的生态环境很心痛,很心酸,很自责。我觉得企业家能有这种认识,这是非常好的,这说明你对历史是负责任的,你对河津是负责任的,你对人民是负责任的。所以说我们必须全力打好“生态立市”牌,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当务之急,把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绝不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二、强化战略思维,明确思路目标,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河津特色的生态立市之路打好“生态立市”牌,必须要有清晰可行的战略目标作导向,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抓下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结合省市目标任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5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290天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全面消除汾河劣五类断面水质,饮用水源地100%达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到本世纪中叶,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全面实现。要实现这样的宏伟蓝图,必须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融合、高标准保障、全域化治理”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转型示范区和生态高地,全面建设龙门儿女向往、惠及子孙后代的美丽新河津。三、聚焦突出问题,强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生态立市”的各项任务习总书记指出,“不狠抓落实,蓝图再好也是镜花水月”。我们要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攻坚战”的战略部署,结合河津实际,以最有力的举措打好“十大战役”,即企业提标改造、散乱污企业整治、固废危废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水系保护修复、扬尘雾霾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乡垃圾治理、城乡清洁供暖、全域造林绿化“十大战役”,对这十个方面,我们必须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打好这“十大战役”,我们要做好四方面的文章。一要做好“产业”文章,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我市一二三产的比重很不合理,3.8:61.7:34.5,且二产明显偏重,特别是二产当中焦化、钢铁等这些高耗能产业占80%以上,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标准煤增长5.1%,基本是靠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支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上限。对此,我们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彻底改变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努力走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要培育壮大新动能。前三季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低于9.7%的目标任务6.9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乏力。对此,我们要按照新动能经济发展规划,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超前谋划布局,下大力气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等行业上招引更多企业和资金,培育若干适合河津产业特点的新兴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中国北方资源型城市新动能经济实验区。要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今年我市共取缔“散乱污”企业285家,停产整治648家。在企业环保提标改造方面,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进展依然缓慢。京津冀地区已于去年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并着手开始在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启动执行超低排放改造;周边的临汾、长治、韩城等地于去年完成了特别排放限值改造,新绛县也将于年底前全面完成,而我市焦化行业目前没有一家完成,开工率不足30%,年底前也才有3家能够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化工、水泥等行业完成率不足70%。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要持续加大焦化、钢铁、电力等行业提标改造力度,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清洁化改造,从根本上把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今天这个会议,为什么要通知企业家也来参会?因为保护这一方水土,不光是市委、市政府的责任,更是包括企业家在内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客观讲,河津的生态毁坏,企业负有很大的责任,所以在生态重建过程中,各企业一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环保提标改造上,要投资金、下功夫,拿出硬办法,积极争创生态园林型企业,以实际行动为河津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以前我们是粗放式的,以前我们是向环境要效益的,现在我们要拿出效益来补偿环境,以前的债是必须要还的,你欠的情也是必须要还的。全市企业家都要有这种意识,在生态立市的过程当中,每个企业都要真正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我市赖以发展的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各类工业废弃物,处理不好是污染源,利用好了就是资源和财源。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煤炭消费比重,重点推进焦化企业整合入园进区,这项工作要不折不扣往前推进。焦化产业是我们河津的支柱性产业,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这个支柱还要进一步支撑下去,我们要考虑焦化行业可持续的问题,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这次焦化产业整合,就是按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往前推进,在这个过程当中,咱们的焦化行业和企业可能会面临一种阵痛,但是阵痛过后会长久的舒服,如果不经历这次阵痛,那么我们可能就会长期的痛苦,所以长痛不如短痛,要本着对河津今后发展负责的态度,下大力气整合好,不能在我们手里把产能流失了。要引导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分工协作,鼓励企业多元错位发展,形成横向关联度高、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群。需要强调的是,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运城市要对企业的占用土地贡献率进行考核,对占用土地很大,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很小的企业坚决取缔,大家要提前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做好“山水”文章,倾力修复史上最美古耿龙门。山是生态之基,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河津坐拥“一山两河三峪”,具有很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清代河津人张汾宿撰写了一副长联,把河津概括得非常到位,上联是“莫谓人弗杰:周卜子,汉马迁,隋传仲淹,明表敬轩,那几家硕士高贤,洵足接千秋道统”,下联是“漫言地不灵:东虎冈,西龙门,南来飞凤,北迎卧麟,这一带山清水秀,亦堪壮三晋观瞻”,可见河津一直以来都是人人向往的山水之城、风水宝地。我们的遮马峪、瓜峪30年前可以捕鱼捞虾,水质甘甜,可以直接饮用。然而现在呢?因为我们煤矿的开采,山体的破坏,水位下降,经常出现断流,水质也没有了以前的清澈甘甜。仅仅就这么30年,我们的环境就发生这样的变化。吕梁山长期被炸山取石、乱采滥挖,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水质严重污染,老百姓虽有水而不得亲近,我想所有的河津人都感到痛心。心痛之后是我们的责任啊,要把这种责任担当起来,我们不能只是心痛之后就坐视不理了,我们这届市委、市政府担当不担当、作为不作为,就看我们对生态治理的坚决态度和实际行动了。对此,我们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修复,多做治山理水、养山护水、显山露水的事,倾尽全力恢复古耿龙门的绿水青山。要狠抓生态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坚决查处红线内生态破坏行为,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充分借鉴生态保护修复的“徐州经验”、“西山探索”,集中力量抓好荒山秃岭、采煤沉陷区、渣山、荒沟的生态治理,通过“以地养绿”、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新路径,尽快恢复生态原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要破解治污难题。我市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能力只有4万吨,汾河、遮马峪河水质达标率仅有17%,特别是汾河水质始终徘徊在劣五类与五类之间。对此,我们要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保护水源地,认真落实河长制,大幅度削减入水污染物总量,加强开发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管网,开展黑臭水体歼灭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重点乡镇基本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要推进全域绿化。目前全市还有近14万亩的造林空间,要尽快制定灭荒时间表,对企业、通道、村庄、四荒四边等(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村边、路边、水边和田边),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当前要重点推进出省口、出市口、出乡镇口、出村口的景观打造。特别是全市各个企业厂区和厂区周边的造林绿化任务,企业必须责无旁贷担负起来。会后,林业部门要拿出方案来,对企业、机关、乡镇、村庄等绿化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特别是对企业及周边的绿化要下任务、下指标,环保局、经信局、工商质监局配合,这个必须强制推动。三要做好“城市”文章,奋力开启生态新城千年之变。城市之美,在于雕饰,更在于天然。目前,我市建成区面积24.48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8.39万平方米,绿地率3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3平方米,不及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标准(60平方米)的1/4,而且绿化的档次和水平较低。市内唯一的水系,就是莲池公园105亩的水域,与境内丰沛的水资源极不匹配。对此,我们要强化“一座城市就是一座公园”的理念,把城市建设在公园中,把山水融入城市里,呈现“山映古耿、水润龙门”的美好画卷。要拓展蓝绿空间。坚持“内疏外扩、全面提质”的思路,统筹做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两篇文章,我们要打造文化古城、宜居老城、生态新城三座城,那么新城就要围绕“生态”来打造,全方位开展单位、街道、庭院绿化,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小游园、停车场,让大树进城,让绿荫遍地。同时,要全力打造城市水系,为什么我们讲要实现“千年之变”?河津虽然坐拥两河,但数千年来河流从未穿城而过,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许多专家都建议引水入城,满足我们多年来的愿望。我们要坚持城乡建设规划和水系打造的有机统一,加快汾河湿地公园建设,涵养小流域生态系统,条件成熟时开展引河入城工程,形成湖泊、河流、湿地等多样化水体串通,给城市戴上一条有灵气的“水项链”,让河津因水而活、因水而美。住建部门要拿出符合河津实际的引水入城规划,这个事情我们要坚持做下去,哪怕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一点一点把水引进城市,一点一点让我们的城市灵性逐渐闪动,这是久久为功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要控制城市污染。城市有三个主要污染源,一个是取暖燃煤污染,一个是道路和工地扬尘污染,一个是汽车尾气排放。对此,要进一步加大“煤改气”“煤改电”力度,加快划定“禁煤区”,落实好气源、电力供应和补助政策,确保2020年10月底前,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100%;要加快108、209国道改线进度,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等“六个百分百”,控制烟花爆竹燃放,从根本上治理城市扬尘和噪音污染;汽车尾气排放方面,我市共有货车10845辆,相当一部分是拉煤的重柴油车,要加快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严格重柴油车和散装物料车限行管控措施,坚决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切实治理好移动污染源。同时,我市拥堵现象非常突出,公共交通十分滞后,目前仅有9条线路、98辆公交车,线网密度和覆盖面很低,满足不了群众出行需求,乘坐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我们要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首先从我们公职人员做起,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停车位留给人民群众,这也是我们公务员做好人民公仆的一个体现。所以说,我们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网,减少私家车尾气排放。要推进“五城同创”。我们要举全市之力,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创建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五城同创”的测评体系非常全面、非常细致,有很多都是生态环保的硬指标,是很好的工作抓手,只要我们对这些指标实现清单式管理,一项一项攻坚完成,城市形象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四要做好“乡村”文章,竭力留住鸟语花香田园乡愁。乡村振兴,环保先行。当前,农村人居环境依然是我们工作的短板,治理设施比较落后,生活污水巷道乱流、垃圾围村现象普遍,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比如固镇村宋金瓷窑发掘不到两年时间,相关开发工作还没开启,瓷窑周边就已经垃圾遍地。但这事能怪老百姓吗?主要还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引导规划,垃圾收集处理能力严重滞后。我们要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今年,我们制定了《河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计划实施方案》和《2018年河津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要按照“点上求突破,面上重提升,源头抓治理,机制保长效”的工作思路,围绕12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16个美丽乡村,结合“一企帮一村”活动,积极推进污水治理、改厕、特色风貌整治等重点任务,把可看可学的成效尽快打造出来,示范带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特别是54个村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群众非常关注,必须加快推进,确保早日开工。要全面消除面源污染。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严格控制有毒有害化学药品和肥料的使用,集中整治农业固废乱堆乱放,切实保障土壤环境安全。要学习借鉴安吉余村等地做法和经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处置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要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深化“七道七治”农村环境集中整治,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公司承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加快完善违章建筑拆除、道路整治养护等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好“有人管、有钱管、长期管、能管好”的问题。持续深化“五改”“四好”活动,以“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为突破,引导广大村民逐步养成自觉爱护家园、自发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四、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发展合力,同心共建“生态立市”美丽家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我们要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确保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早日实现。一要压实环保责任。全市上下要树立“大环保”理念,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处级领导要带头抓好分管领域生态环保工作;各乡镇(街道)主干作为本辖区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强力推进;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发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会后,围绕“十大战役”,各部门专门研究一下,然后“两办”牵头,环委会成员单位结合这次会议精神,围绕“十大战役”,研究制定出台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不是要虚的,是要实的,方案要有目标、有数字、有举措、有机制,要有时间表、要有路线图,要以“十大战役”打响、打好、打赢生态立市攻坚战。二要严格督查问责。以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为契机,对涉及我市的具体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彻底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确保全部按时销号。充分发挥“两办”督查室、“两代表一委员”等监督作用,狠抓一批破坏环境的反面典型,严肃问责环保领域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三要打造环保铁军。近期,我们将进行党政机构改革,新组建生态环保部门,就是要整合职能,统一监管,彻底改变“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相互掣肘”的现状。我们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四要凝聚社会合力。要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微信等载体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畅通公众互动渠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在2018年市环保委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 何树平(2018年9月3日) 同志们:今天的环委会开得很有效果,相信大家对相关工作情况、要求、进度、责任都更加清楚了。刚才,我们听取了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驻市督察情况,市上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围绕央督整改牵头任务、央督信访交办件办理和本次省督“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的情况也作了汇报,国贵和明全同志针对存在问题也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同,请大家务必按照要求,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坚决有力的举措、过细过硬的工作,全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全力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面,我就生态环保工作强调三点意见,并借今天的机会,就当前几项工作讲点具体意见:第一,保持清醒头脑,务必增强抓好环保突出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筑得牢不牢、政治站位高不高的“试金石”。中央环保督察对发现和移交的问题,不是简单地责成整改那么简单,而是要求各地就存在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进度和整改实效,全覆盖开展整改落实“回头看”,而且对整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落实、不到位的予以严厉问责追责,充分表明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中央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今年5月,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对河北等10省(区)实施了“回头看”,对广东省清远市澜水河“假装治污”“表面治污”问题,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弄虚作假、伪造文件问题,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躲避督察、掩盖真相问题等50多起典型案例进行全国通报,约谈干部2819人,最多的河南省被问责1015人。可见,中央督察组对“回头看”是动真格的,“回头看”发现问题远比督察时发现问题性质更严重、处罚更严格、问责更严厉。所以,请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把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这一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应该说,从前段时间的工作来看,在全市上下的辛苦努力下,我们的环境问题整改和环境质量改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省督察“回头看”也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总体的肯定。但与此同时,省督察“回头看”和西督局跟踪督导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包括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较差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点位整改不彻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环境隐患风险突出,等等。剖析这些问题,固然有一些客观的因素,但不可回避的是,很多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我们一些区县和部门在整改上抓得不紧、措施不够有力、工作不够深入细致、监管执法没有完全做到动真逗硬,折射出我们有的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责任层层压紧压实还不够。现在央督“回头看”已近在咫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请各区县、各部门务必高度警醒,抓紧抓住有限的时间,坚决按照省委彭清华书记“以最坚决的态度狠抓整改落实”的要求,把抓好整改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以对中央、对省委省政府、对全市发展、对干部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利用良好的施工天气条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只争朝夕,抢时间、抢进度、抢工期,力促一些重点工程和整改问题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涉及水环境治理的项目,要加强与公司的沟通交流,全力支持配合,加快PPP项目建设。第二,盯牢突出问题,强有力地推进整改攻坚刚才,大家对抓好下步整改工作都讲了一些好的意见、建议。我认为,当前要集中抓好三个层面问题的整改。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此次督察指出我市部分区县砖瓦行业、沙石料场整改标准不高,区县部门、乡镇一级环保责任落实不够,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工程滞后且“重建轻管”等突出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对整个整改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各区县要对照刚才向军同志通报的问题类别,逐一对照自查,在措施上查漏补缺,落实好14个污染防控技术导则,不断提升治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水平,确保达到整改规范。除了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西南督察局督察发现的问题外,相关部门和区县要进一步认真梳理,把看得见、抓得着的问题整改好,把效率提高起来,速度提升起来,优势力量组织起来,倒排时间进度,保质保量提前完成整改。二是要加力提速抓整改。目前,全市还有114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事项、29件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18个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未完成整改,其中到年底前应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事项51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14件、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8项。对照这些年内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消除黑臭水体等问题整改上还很滞后,请相关责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提速整改,确保按时对账销号。三是要举一反三全面彻底抓整改。对已上报完成整改的问题,必须逐项复验复核,定期“回头看”,确保不反弹回潮;对点位整改不彻底和“重建轻管”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后续措施跟进力度,如住建局要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六必须六不准”、经信委要落实散乱污企业“两断三清”刚性措施、水务局要全面加强市区两级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标准化管理,确保不降标走样。要举一反三、点面结合,围绕“八大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环境保护秋季攻势、冬季攻势,特别是要针对秋冬季节的雾霾治理难题,过细抓好秸秆禁烧、工地扬尘管控、道路降尘、餐饮油烟治理等专项行动,确保大气质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以问题整改的实际成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实际成效迎接央督“回头看”。第三,严格碰硬奖惩,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抓好环保问题整改,既是整治任务,又是刚性要求。必须严明纪律,严格逗硬法纪约束、严格碰硬考核奖惩,持续加大督政、督企力度,始终以铁腕铁律推动问题整改。一是要强化考核问效。市环委会办公室要坚持周调度、月排名、季盘点;市目督办对没有如期完成督察整改任务的,全年环保工作一票否决;组织部门对排名末位的区县、部门负责人要进行组织处理。各区县要压实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的环保责任,对整改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坚决处理、决不姑息。二是要强化执纪问责。在给李刚书记报告开这个会的时候,书记专门强调:“做好督察问题整改是政治责任。完成不好,市委将严肃追责”。这就是市委、政府的明确态度。对本次“回头看”移交的问题和线索,各单位要严肃对待、一查到底,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从严查处“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行为,切实把“板子”打到每一个责任人身上。我想强调的是:处理干部绝不是我们的目的,主要是督促大家把工作干好,把环保政治责任履行好。环保方面的困难问题再多,只要大家重视,一把手真正把责任担起来,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下到基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抓去突破,我想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大的问题也能解决。三是要强化环保执法。坚持严管重罚、顶格处理,各行业牵头部门在会后要制定各行业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在9月掀起新一轮环保执法风暴,对打擦边球、偷排漏排的企业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该移交司法机关的决不手软。同时,监管执法既要强化法律法规震慑,又要防止简单地搞“一刀切”,不顾实际情况地对企业实施关闭或停产停业;要努力把监管执法工作做深入、做细致,因地制宜指导帮助企业采取整改措施,既整改好环保存在问题,又努力维护好企业生产稳定。第四,统筹兼顾,同步抓好相关工作推进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2/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即将进入四季度的冲刺阶段。当前,各项工作的任务都很繁重,很多工作比如脱贫攻坚、“三创联动”等,都将迎来上级的检查验收,各区县、各部门要在抓好环保问题整改的同时,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推进,抓紧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这里,我就六个方面的工作作一强调:一是要力促工业投资持续回升。抓好工业投资,对于稳定工业当期增长、增强持续发展后劲至关重要。1-7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了64.2亿元,同比增长14.4%,连续2个月保持了正增长势头。但必须看到,这种正增长是建立在去年负增长的“低基数”基础上的,与全年140亿元的目标任务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区县之间完成工业投资的差异很大,四区两县和高新区中,只有1个区县达到了进度要求,有2个区县同比出现较大降幅;工业技改投资没有一个区县达到进度要求。自贡的工业投资历来是一个短板,而且确定的140亿投资目标也不大,作为老工业城市,我们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要推动工业的转型突破,要在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逐步缩小与周边城市和先进市州的差距,不把工业投资抓起来是不行的。具体到工作上,要加大力度抓好工业项目推进,对40个重点工业项目,逐一对照“作战图”查漏补缺,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加快项目进度,促进粤创微电子产业园、四川金牛智能机械公司智能立体泊车设备生产线、航空发动机动力涡轮部件生产线及3D打印技术制造中心等一批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形成新的增量;推动中建材年产5000万平方米太阳能新材料、威特阀门迁建等项目尽快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尽早实现投资入统。要狠抓招商项目落地建设,紧盯去年签约的82个工业项目和今年新签约的工业项目,列出项目落地重点清单,有针对性地加强与业主的跟踪对接,力促有条件的签约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建设。要支持帮助现有企业新上项目,目前,全市有一批企业都有扩张的愿望,除了硬合、晨光等骨干企业外,还有一批中小企业都有意扩大规模,各区县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好融资、用地、招工等实际问题,宣传好、落实好、兑现好现有企业新上项目享受招商引资优惠等政策,帮助企业坚定投资信心。对长征、东碳、明君汽车等停产半停产企业,要积极帮助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资产、延续产业。要抓好食品加工园、井盐、泵阀、智慧照明等特色园区的规划建设,特别是食品工业园,要力促一批项目在10月份入驻。同时,要抓好对企业的服务,定期收集企业的投诉,落实好减税降费、无还本续贷、企业培育等政策,帮助解决好天然气短缺、招工难、市场开拓等实际问题,促进企业生产平稳和工业稳定增长。二是要再接再厉抓好招商突破。1-8月全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到位市外项目资金达到89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9%,其中到位省外项目资金590亿元,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成功举办了灯饰照明产业投资对接会、西南(自贡)无水港投资推介会等投资促进活动。下一步,要再接再厉,打好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收官战,确保全年引进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要精心准备重大招商活动,近期,省上将举办西博会,10月份彭清华书记将带队到长三角、珠三角开展招商活动,市上也准备在香港举办投资推介会,请各区县、高新区和相关部门抓紧梳理、准备项目,做好重点客商、知名企业邀请对接工作,务求活动取得实效,力争签约落地一批大项目。要开展落地产业项目拉练活动,各区县和相关部门都要拿出一批招商落地项目进行拉练,集中展示招商成果,检验招商实绩。三是要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今年是我们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前段时间,中央第四巡视组巡视四川和省政府第一次大督查,指出一些地方“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不到位”,还存在因病返贫等问题;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就对标打表做好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发出了通知,对抓好脱贫质量巩固提升、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开展贫困县委书记和县长遍访贫困村工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扣提高脱贫质量这一核心,把脱贫攻坚这一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扛牢抓实。要对标对表开展查漏补缺和“回头看”“回头帮”,虽然从1-8月的情况看,今年全市34个村、3.6万人的减贫任务已全部提前达标,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各区县要严格对照精准要求、“高质量脱贫”工作标准和“一低五有”“一超六有”验收标准,逐村逐户开展对标对表,查找和弥补薄弱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对已脱贫对象,开展好“回头看”“回头帮”,特别是对因病和丧失劳动力等重点对象,认真检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防止返贫现象。要抓好重点工程和项目推进,特别是今年荣县新增的674户异地扶贫搬迁任务,目前开工率还只有62%,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11月底前并力争提前完成全部搬迁入驻。要深入开展区县书记、县长遍访贫困村工作,虽然我市没有贫困县,但工作上也要按照省上的要求,由区县书记、区县长带头,对辖区内贫困村进行逐一走访,在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决不留一处空白点、一处死角。要加大宣传力度,每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都要成立至少一个政策宣讲小分队,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政策宣传到 户,让贫困群众知政策、懂政策、享受政策。要做好迎接省督导检查准备工作,预计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省上将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第二轮全覆盖督导,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全覆盖督导作为验收考核前的一次“预演”,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对今年计划脱贫退出的34个村、3.6万人做到村村走遍、户户见面,把问题解决在省上考核验收之前,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四是要突出抓好“三创联动”十大硬件工程。上周,我们现场察看了一些工程项目的推进情况,总的感到工程的推进与预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项目硬件基础差、配套不达标、功能不完善的问题还非常突出,一些工程项目的推进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三创联动”既是创建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改善民生、优化美化城市环境和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组织领导上加强起来,切实履行好创建主体责任,不等不靠,加力加劲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要把十大硬件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精心制定好每一项工程的实施方案,每一项工程的推进,都要有领导牵头、有工作力量、有建设标准、有工作“作战图”、有工作机制,确保每一项工程有人管、每一项任务有人负责。要多渠道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十大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量巨大,初步测算达32.3亿元,这些资金要靠我们打开思路,多渠道加以筹措。要强化市场融资的意识,对农贸市场改造、停车场等有条件市场化融资的工程,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在公共厕所建改、城市社区基础建设、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治理等方面,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支持;市、区县财政也要给予必要的投入,各区县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相应的创建专项资金,市财政要通过奖补等方式,给予区县创建工作以支持。要在弥补硬件短板的同时,针对城市管理不到位、脏乱差等问题,依托城管数字化平台,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建筑工地乱象等十大综合治理行动,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意见大、社会评议差、影响范围广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真正把创建工作办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五是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今年1-7月,我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2起、死亡36人,同比分别上升63.6%和71.4%,特别火灾方面,发生了一次性造成4人死亡,终结了我市连续34个月未发生较大事故的间隔周期,形势不容乐观,必须高度重视,抓好防范工作,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多发的状况。要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带队,深入煤矿和非煤矿山、危化品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拉网式的安全大检查,分行业和领域建立隐患清单,落实隐患整治责任和整治要求,强化隐患整治督查和重点隐患挂牌督办,切实把事故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强化一岗双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严重违法企业、重大隐患企业、屡教不改企业依法采取处罚和关停等措施,切实防患于未然。要继续抓好安全度汛,虽然汛期已近尾声,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要强化信息互联互通、汛情预警报送,做好极端气候的预警预报工作,保持临战状态作好应急救援准备,确保顺利度汛。要抓好重点节假日安全生产工作,针对中秋、国庆大节人流、物流、车流密集的特点,扎实做好交通运输、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娱乐场所、购物商场、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隐患排查,制定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对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六是要切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目前,我市信访维稳主要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涉军维稳问题、房地产遗留问题、重复上访问题。针对涉军信访的共性和个性化问题,各区县要深入研究,拿出具体的措施办法,做好基础工作。比如,针对极端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法群体性聚集引发的寻衅滋事、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要坚持从严从重打击。针对房地产领域手续不规范、产权办不下来等遗留问题,要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研究、妥善处理。针对典型上访户,要主动做好思想工作、依法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力促化解重复信访难题。总之,当前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求又很高,大家都很辛苦、压力也很大。但是,希望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切实担责、统筹兼顾、攻坚克难,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发扬拼搏实干精神,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圆满完成好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在全州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稿)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阿英德(2018年3月8日)同志们:今天召开2018年全州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全面客观总结2017年全州环保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安排2018年重点任务。刚才,李顺同志的工作报告讲得很全面,我都同意。州政府、州环保局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及各地区环保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会后,请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抓好落实,全力推动我州环境保护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一、齐抓共管、狠抓落实,顺利完成2017年环保工作——政治责任更加坚定。始终把生态保护责任落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及时解决生态环保工作中的问题。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生态环保工作,助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保督察顺利开展。实行32名副厅级以上领导联点督办制,地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跟踪、亲自督办,高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交办、督办群众信访举报案件106件,办结率100%。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充分发挥州委11名环保督查专员和各地环保稽查员作用。——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全州重点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州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集中治理、固渣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县级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启动,各地区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工作全面完成,并依法有序实施。——督办考核问责力度全面强化。制定海西州环境保护委员会督办、催办、预警制度。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党政领导干部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一票否决”制。严肃追责生态环保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州纪委启动整改督导问责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不力,严肃追究生态环保责任。——制度体系日趋完备。先后研究出台《海西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海西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海西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初步搭建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出台《海西州新环保十三条措施》。总的来说,通过大家的努力,全州环境保护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敢于迎难而上、动真硬,较好的完成了2017年工作任务。在此,我谨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全州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及为环境保护做出努力的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敬意!二、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今后工作方向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加快推进“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全省环保工作会议前夕,王国生书记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新要求: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环保部门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四个扎扎实实”特别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落地生根。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王建军省长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深入谋划实施“五四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就要求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新起点新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公共生态产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海西承担着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生态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增大,环境对区域发展的约束力越来越强,加之受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污染防治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全州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势头,迎难而上,共创辉煌。三、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确保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要准确把握并积极适应这些新形势新变化,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全州环境保护工作再强调几点。(一)提高政治站位,吃透政策精神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成效的关键之年。我们的相关部门、地区、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吃透中央、省州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入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环保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生态环保工作提升到“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得牢不牢的政治高度来看待,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细抓好,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补短板,堵漏洞,提质量,全力以赴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化解本地区环境风险隐患。(二)抓好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和网格化管理。落实好扬尘、煤烟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污染防控措施,加大园区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整治力度。严格总量控制,全力推动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全州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以防为主,坚持自然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注重源头保护、一体化管护治理,加快推进我州山水林田湖项目实施。主动承担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责任,全面落实环境质量总量双管控措施,着力抓好生态环境网络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同联动,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全力保障核与辐射安全。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全面深化环保改革,强化新环保十三条落地见效严格按照省改革部署,全面抓好我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承担环保垂改任务的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接、主动作为、细化任务、合理推进,尽快出台各配套子方案,加快报批工作进度,统筹做好人、财、物、编制划转工作。同时,着力推进我州新环保十三条措施落地生根,新环保十三条措施是结合我州实际现状,深刻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相关部门要勇担重任、紧密配合,尽快修改完善《海西州党政主要领导分片包干督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海西州生态环保“黑名单”惩戒办法》、《海西州环境保护举报线索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充分利用直升机、无人机开展空中立体巡查,培养业务熟练的巡查人员,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为牵引推进环境管理转型,强化新环保十三条措施落地见效。(四)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继续发挥“环保四员”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两代表一委员”环保直通车强化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十加百”亲近网络行动。运维打造好微博、微信官方公众号,让更多社会公众了解关心支持环境保护。(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围绕监管执法、项目管理、环评审批这三个重点领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随着环保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管执法的任务将更加繁重,环保系统的监察执法人员,既要做到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零容忍”,又要严格规范和约束环境执法行为。要时刻紧盯项目管理这个薄弱环节,从项目申报、方案审批、招投标、资金支付、合同签订和项目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实施监督,加强集体领导、集体决策、科学决策,严禁以各种理由规避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紧盯行政审批这个关口,严把技术评估,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信息公开,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省、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突出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全州环保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同志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自觉肩负起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久久为功,实现海西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在全县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会议上的讲话中共石泉县委常委 副县长 耿国泉(2018年6月29日)前不久,中省市相继召开了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会议,县上部分企业也参加了中省的视频会议,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再次给大家戴上“紧箍咒”、打好“预防针”。刚才,县环保局德胜同志传达学习了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省、市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会议精神,经贸、住建、国土、农林部门以及海西融泉、嘉晟农业、建安工程、县污水处理厂的负责同志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几位的表态发言站位高、目标清、措施准,希望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落地见效。下面,我就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讲三点意见。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发展阶段和人民期待,提出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前不久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所以,企业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一定要有这种责任感,一定要提高认识,自觉践行生态环保要求。(一)自觉加强学习。首先,学会议和文件精神。要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会议、文件搜集整理出来,认认真真地学。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学深悟透,直至触及灵魂。其次,学法律法规。要认真学习《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中省市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条例和规定,彻底解决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问题,真正做到知法、懂法、敬法、守法,依法治企、免受法治。最后,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所在,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不行的。纵观历史、横观世界,没有一家知名企业是不重视环保、不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这就是企业家的视野和胸怀。我希望石泉的企业家也要高瞻远瞩,把眼界打开,把企业做大做强。(二)自觉加快整改。第一,改生产工艺设备。各企业要顺应时代趋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抓紧淘汰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设备,认真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绿色生产,坚决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第二,改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6月14日,陈国强副省长在全省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视频会议上特别强调:“这个会是一个打招呼会”。一方面是出于对企业的关爱和提醒,另一方面就是下最后通牒了。今年6月份至明年4月份,生态环保部将派出1.8万人对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进行驻地检查,平均每个县区就有20人。同时,7月份中央第二批环保督察“回头看”也将进驻陕西,肯定要下沉到安康,到了安康必然也会到石泉。各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会后迅速开展自查,把存在的环境问题抓紧整改到位,特别是中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一定要有个交代,坚决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的现象,不要等人家发现了才觉醒,到那个时候,企业可能面临被处罚关停,企业相关负责人也会被追责,轻者会倾家荡产、重者甚至是牢狱之灾的风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查处的案例比比皆是。第三,改企业发展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的企业要把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要让绿色环保的文化理念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员工都能积极为企业的环保工作出点子、做贡献。(三)自觉扛起责任。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说一千道一万,根本还在于企业自身。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思维决定行为,我们的企业老板们一定要站在全县大局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想问题、干事情。要时刻绷紧环保这根玄,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贯穿于产品销售的全过程,拿出敢担当、敢作为的精神,重视环保,关心环保,支持环保,落实环保。二是责任上尽心履职。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时刻把环保责任刻在脑里、扛在肩上、握在手中,涉及环保的工作,一定要亲自安排、亲自协调、亲自过问、亲自督办、亲眼见证。关系企业未来的环保问题,要敢于腾笼换鸟、浴火重生。三是行动上真抓实干。很多企业文件也学了,会上也表态了,但就是“左耳进右耳出”,落而不实,很多环保问题屡禁不止、屡查不改。今天的会也算提前打了招呼,没有下不为例。各企业要立即行动起来,逐一检查一遍各自的环保设施,把检查发现的环保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建立整改清单,逐项整改销号,不要等到“东窗事发”,后悔莫及。二、进一步加强监管,以各级各部门履职担当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今年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县级各部门要强化对企业的监管,要做“黑脸包公”,主动作为有为、敢于动真碰硬。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各镇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形势,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扶企发展的前置条件,严格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认真履行生态环保责任。二要明确责任分工。针对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各镇要坚决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行业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生态环保监管责任。县经贸局要督促全县工业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县国土局要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县住建局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县农林科技局要督促畜禽养殖等农业项目实施主体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县水利局要督促水利项目施工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县招商局要督促招商项目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县交通局要督促交通运输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县环保局要把总关,严把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关口;其他县直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督促各自领域内监管的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三要加大检查力度。县级有关部门要强化对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的检查,加大检查频次。在听取汇报时,要听取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的情况;在现场核查时,要检查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和生态修复情况;在调查研究时,要向企业周边的群众了解情况,听听群众的心声和反映。对企业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不实、不力、不为的,要采取过硬措施、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置;对各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或造成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关责任人,将移交纪委监委严肃追究责任。三、进一步强化执法,以严格依法行政倒逼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不能让法律成了“纸老虎”和“稻草人”,要让生态环保的各项法律规定成为悬挂在每一个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一是对违法行为,铁腕执法。各职能部门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企业有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或者接到群众举报的,一经核实,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铁腕执法,该处罚的处罚,该扣押的扣押,该关停的关停,该移交司法机关的要坚决予以移交。二是围绕突出问题,集中执法。突出环境问题中省市高度关注,舆论媒体高度关注,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也是我们整治的重点,执法的重点。前几天,在市委验收组对我县中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验收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一些问题整改后出现了反弹,群众信访投诉反映的问题也出现了反弹。各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对去年整改到位的突出问题杀个“回马枪”,看看企业是不是真整改,是否建立了长效机制,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省环保督查“回头望”。三是建立健全机制,联合执法。环保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要彻底解决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显得尤为必要。职能部门之间要开展联合执法,必要的时候也要衔接公检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017年1月,原环保部、公安部、最高检联合印发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县上也相应建立了环境保护部门与司法机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联动机制,我们不能让这些机制成为摆设,要主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倒逼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同志们,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生态环保主体责任能不能落实,根本在企业,关键在监管。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过硬的措施,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共同落实好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打好石泉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石泉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丽。有关部门在龙口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铁腕执法,力争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市环保局局长 王信毅2018年,我市环保工作仍将是狠抓整改、全面规范的关键时期,市环保局将坚决以新的理念指导环境保护工作、坚决以新的目标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坚决以新的力度加强环境监察执法“三个坚决”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开创我市环保工作新局面。2018年,我市环境质量目标是力争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控断面稳定达标,劣五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固体废物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市环保局将坚持“一个目标、一视同仁、一抓到底”的执法原则,聚焦行业问题,深入细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在线监测和群青行业专项整治,巩固提升燃煤小锅炉“清零”和铸造行业整治成果。以环保专项行动为载体,不断强化与属地、部门间联勤联动的成效;以强化网格化环境监管作用发挥为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深入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应急演练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快速处置突发环境问题的水平。借力中央环保督察后续整改和即将开展的省环保督察,市环保局将把铁腕执法作为常态来抓,充实执法力量,创新环境执法模式,实施异地执法,完善警告约谈制度,持续强化企业监管,重点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突出污染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深挖背后线索,坚决斩断利益链条市公安局政委 李卫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市公安局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勤联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始终保持对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为实现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生态龙口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强化专项治理,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市公安局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坚决依法依规顶格处理,决不手软。建立举报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对于部门移交、群众举报的涉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快速反应、一查到底,深挖背后线索,坚决斩断利益链条。紧盯突出问题,扩展打击领域,与环保等行政执法部门配合联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采取错时检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开展联合巡查和抽查,深入摸排各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线索,集中查办一批违法犯罪案件,实现精确打击、严密防控。特别是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组织精干力量,快侦快破,从严、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形成对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强大震慑,进一步提升打击效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水土气同治,提升西城环境质量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 王立新作为全市工业制造和临港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责无旁贷。下一步,开发区将以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成效为抓手,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持续推进大气、水、土污染防治,推动辖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政策引导,在产业发展导向上,重点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全力推进雅居乐环保科技项目落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严禁新上污染企业,从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源头扎紧笼子,控制污染增量。加大重点企业监管力度,对群众多次反映问题查证属实,排放不达标或超标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该停的停、该关的关,绝不姑息。加强沟通对接,争取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多方支持和帮助,对辖区内的北河、恒河、河口于家河、八里沙河沿河两岸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超标排污行为立即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力争河道排水水质有较大改观。每周一巡查,再掀环境整治新热潮芦头镇党委书记 吕维森芦头镇作为全市造纸、石材、土小行业整治工作重镇,将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坚持标本兼治,聚焦重点难点,卡实责任、乘势而上,为建设生态龙口贡献力量。芦头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主任,相关班子成员、工作片长任成员的镇综合整治办公室,全面负责辖区内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迅速在全镇掀起环境再整治的新热潮。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继续实施全面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整治,将各项工作向下延伸,实现环境综合整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镇、村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上下联动协同作战。针对土小企业分散隐藏的特点,卡实村级责任,由网格管理员负责巡查监督,定期上报巡查信息;镇里每周全面巡查一次,对石材、铸造、小散乱污、畜禽养殖等行业,不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坚决防止死灰复燃。扭住重点集中发力。对群众反映的,部分铸造、石材企业“为了达标而整改”,整改成果运用不到位问题,以及不予整改仍在违规生产的石材企业,坚持“做思想工作”和“依法查处”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卡实工作片和村级责任,动员企业主动整改、停产;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对拒不整改、停产的依法查处。米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根据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分解,住建系统主要承担餐饮业露天油烟治理,工地扬尘治理,主城区污水治理,城乡卫生环境治理、城乡违建监管等,现在我就做好相关工作做如下表态:一、继续加大对夜市烧烤的管控力度。夜市烧烤所产生的油烟对空气的污染大,群众反映强烈,因此我局安排市政所进一步强化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联合创建办对城区的烧烤摊点进行集中整治,对违规的流动摊贩进行管理和暂扣和处罚。(二)是督促餐饮经营者使用天然气等新型环保型炉具,及时进行烟道改造工作。(三)是要求经营者对烟道、炉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四)是加大工作力度,对违规进行露天烧烤的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罚。二、重点监督治理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作为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的主要职能机构,在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在建工地存在防尘设备不足,渣土不能及时清运,施工道路有积尘、防尘网破损等问题,所以我们主要进行以下措施进行整改,力求达到实效。(一)对主城区的各在建项目和征迁工地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对于其他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围挡、喷淋、覆盖、车辆冲洗等防尘抑尘措施。(二)对存在扬尘隐患的建筑砌筑、建筑外墙保温等项目施工加强管控力度。(三)对未按要求全面落实措施的项目、企业,一律实行停工整改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四)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将施工单位计入“黑名单”,扣除该企业信用分,联合环保局、公安局等部门进行查处,确保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三、加快河西污水管网建设,深入推动主城区、重点乡镇污水治理。米脂县河西区污水配套管网工程,管线总长11.74km,项目于2017年11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6.8km。由于该项目涉及范围大,施工环境差,地下管线多而杂,不可预见因素多,所以施工过程中协调工作量大,设计修改多,因此我们将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力争按计划完工。为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快推动污水处理厂设备升级改造。(二)组织技术人员对城区河道沿岸排污口进行摸查,特别是在污水管网建设中确保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统一通过车辆运输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三)加快推动老城区,北门川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四)指导石沟、龙镇、桃镇三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四、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一)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县206行政村,82贫困村的的环境整治任务,建立乡镇垃圾填埋场23个,拥有环卫队员190人。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努力让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覆盖所有自然村,让垃圾屋和环卫队员达到自然村全覆盖。(二)以“厕所革命”为引领,持续开展厕所清洁革命。坚持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村集体负主责的原则。在尊重群众居住习惯和厕所布局意愿的情况下,住建部门将建立乡村户协作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改厕工作,确保如期完成。(三)以城区卫生环境整治为重点,主城区由环卫所负责大街小巷清扫和垃圾清运工作。对城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进入垃圾处理厂,目前处理率达到了100%。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城乡结合部,垃圾死角进行集中清理,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五、进一步加强对违章违建的监管处罚。随着城市规划区域的扩大,城乡结合部违章建筑层出不穷,这给我们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监管。(一)城建监察大队对规划区域进行全天候巡察,对于发现的在建违建进行及时制止。(二)对巡察中摸排到的违章建筑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处罚,规定期限内进行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自行整改,如果当事人不按照要求整改,执法人员将依法进行拆除。(三)住建局将要求城建监察大队将继续加大巡查力度,建立健全违法建筑预防、监管和拆除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执法和服务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确保能够全面完成住建系统环境治理任务,为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有关单位在全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市环保局 陈昌笋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环保部门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全市环保系统将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的主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陈书记、张市长讲话精神,纵深推进“五水共治”,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重点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把“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时代要求贯穿环保工作始终,切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扬台州环保人“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坚守”的优良特质,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努力争当践行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标兵。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我们将严格按照陈书记、张市长的工作部署,以最强的力度、最快的速度推动各项责任落实。要重心下移,开展地毯式排查,切实摸清底数,制定方案,突出重点,分级推进,按照先省级市级后县级镇级工业园区的次序,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9个工业园区“零直排区”建设,2020年底前全市镇级以上工业园区30%以上建成“零直排区”,2022年底前全市镇级以上工业园区80%以上建成“零直排区”,并力争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自觉做好模范表率。三是强化纪律推动。严明的工作纪律是抓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将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时的标准,强化纪律刚性,提高执纪效率,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高效推动各项责任及时落到实处。加大问责力度,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或个人,绝不姑息,严惩不贷,着力营造高效务实的干事氛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体现台州环保人应有的历史担当。市建设局(规划局) 王加潮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住建局表态如下:一、围绕中心抓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就是工作的集结号、冲锋号。我们将第一时间抽调精干力量,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力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二、主动担当抓落实。大力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主动作为,推动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摸清底细、逐项整治,不达目的不收兵。积极牵头,会同兄弟单位针对生活小区、沿街建筑等关键点位、交叉点位,系统谋划、协调推进,确保“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锁定目标抓落实。制定《台州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三年内,完成新建、扩建21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增处理能力64万吨每天,2020年再启动建设9座污水处理设施,新增处理能力20万吨每天,总处理能力200万吨每天。提标改造15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和台州准四类标准。完成新建、改造污水主干管网1000公里以上,新建14座配套污水泵站,实现成环联网、稳定输送,推动污水处理“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高标准”。我们一定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打好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在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中再立新功、再作贡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朱立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的重要举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陈书记、张市长的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攻坚克难,坚决做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相关工作。现表态如下:一是“重”整改。全面开展管网入户排查,厘清管网底账,查清排水设施现状,建立整治项目清单,实行挂牌销号整改;紧盯问题,倒排时间,逐户验收,实现雨污彻底分流,预处理设施设置合理,污水应收尽收,排水许可证应领尽领。二是“严”执法。抓好源头管控,继续加大违法排水行为查处力度,实行从重从严处罚;坚决整治六小行业、建筑工地等各种污染环境乱象;打好“三改一拆”组合拳,巩固涉河违法建筑整治成果。三是“强”指导。我们将配足配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力量,组建技术服务组,全力做好其他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制订实施方案,细化建设标准,完善考核验收体系,加强全过程指导和监督。四是“抓”长效。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日常管养和责任追究;建立管网移交和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网巡查、清淤、检测、维护等长效管控机制,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坚决完成目标任务,不打胜仗决不收兵。有关部门在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多措并举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整改任务省林业厅党组书记 崔建海围绕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省林业厅积极与有关市县和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健全工作机制,整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截至目前,2018年需要整改落实的25个具体问题中,有9个全部完成整改,16个基本完成整改;2019—2020年整改的7个问题,准备工作有序展开,整个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严抓严管,坚决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到目前,全省林业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已拆除风电机组95台、关停251台,拆除光伏板115.5万块、养殖场所805处,退出探矿权9宗、采矿权2宗,林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违法违规建设的风电、光伏项目已全部拆除。善做善成,及时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各级筹集建设资金15亿元,在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后的区域,栽植各类树木10.8万株,生态修复土地639.4万平方米。补齐短板,全面加强保护区建设管理。组织21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指导22处自然保护区完成了确权勘界,督导13处自然保护区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下一步,以严和实的作风进一步细化整改工作措施,以自然保护区管理为重点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全面组织实施生态修复,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坚持三个导向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东营市委书记 李宽端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督察意见后,东营市对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整改任务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坚持目标导向,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在全省率先建立环保督察专员制度,成立5个督导组加强督促检查,分路明察暗访,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整改成效。截至目前,我市承担的26个整改问题全部达到序时进度,其中已完成的11项正在按程序销号。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严格环境准入并实施产能总量控制,持续开展化工产业“四评级一评价”,在前两轮评级评价退出290家化工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再退出20%以上。淘汰燃煤小锅炉1881台,对36台燃煤电厂机组和142台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大对自然保护区侵占问题的整改力度,注销保护区内106宗海域使用权,5家企业侵占保护区部分已全部退出并恢复生态,涉及胜利油田生产设施的陆域部分已整改完成。坚持法治导向,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强力推进刑责治污,立侦环境污染刑事案件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行政拘留6人。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36名责任人依纪依规提出了责任追究建议。下一步,突出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加大环保督察执法力度。把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进行到底打好“四个保卫战”荣成市委书记 江山荣成市把环保督察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立说立行抓整改。紧跟“绿盾行动”,狠抓大天鹅和成山头自然保护区整改,两个月时间投入3亿元,整改98处问题;认真做好上级反馈案件办理工作,49项交办件全部清零,追责处理20多人。把环保督察作为有利的转型机遇,举一反三抓整改。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定位,立足实际、自我加压,排查出鱼粉、石材、海产品晒场等14个重点领域,按照环保督察标准进行整治。目前已整改“散乱污”企业376家,淘汰燃煤锅炉448台,取缔海产品晒场600多家、畜禽养殖场1382家。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抓整改。投入7.9亿元,实施城区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完成83个城市老旧小区环境改造,改造农村厕所11.6万户;投入4.7亿元修复城市生态湿地,建设樱花湖体育公园和滨海公园。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去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下一步,坚持反馈问题坚决改、自查问题主动改,把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进行到底。总的定位是,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目标,按照全省全国领先标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清水、净土和生态修复“四个保卫战”,使荣成既有好空气,又有好风气,最终聚人气,努力争当全省县域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坚决贯彻落实整改要求平稳度过调整阵痛期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士平去年以来,魏桥创业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市提出的整改要求,关停违规产能、压减煤炭消费、实施错峰生产、应对金融风险,集团平稳度过调整阵痛期,实现了绿色高质量发展。2017年以来,按期关停电解铝产能269.2万吨,超额关停1.2万吨,占全国实际关停电解铝产能的50%。配套停运发电机组563.5万千瓦,停运5台8×60万千瓦级上大压小热电机组工程,3台停止扫尾。自去年8月至今年4月,煤炭消耗比同期减少1665万吨。坚持标本兼治,搞好资源综合利用。2017年投资1亿多元实施电解铝超低排放改造,排放值远远优于《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加大赤泥综合利用研发力度,首次将拜耳法赤泥用于高速公路建设,每公里可消纳赤泥20万—30万吨。加快“公改铁”进程,计划2020年底前建设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等4条专用线。强化社会担当,保持企业稳健运行。对因电解铝关停涉及的21365名员工,全部在集团内部进行妥善安置。仅人员安置一项,每月支出1亿多元。下一步,将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环保治理水平,争做绿色环保标杆;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决在“蓝天保卫战”中尽职尽责。坚决与粗放发展方式一刀两断重整旗鼓再出发信发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学信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信发集团坚决与过去粗放发展方式一刀两断,不折不扣抓好问题整改,重整旗鼓再出发,坚决打好新旧动能转换的生死战。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信发集团的相关问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坚决关停违规项目,去年7月28日关停53.05万吨电解铝违规产能,同时停运与之配套的82.5万千瓦燃煤机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先后关停11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去年8月底前关停列入淘汰计划的4台15.5万千瓦煤电机组。坚决落实错峰生产,对达标排放的氧化铝、电解铝和碳素,分别限产30%、30%和50%,严格具体到每个下属企业、车间和生产线,确保落实到位。坚决实现超低排放。投入100多亿元升级改造燃煤电厂,目前所有运行的煤电机组均实现超低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比天然气还低2/3。坚决做好循环水治理,针对电厂循环水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目前正将6台66万千瓦水冷机组改造为间接空冷机组,从而实现水资源循环节约利用。坚决杜绝扬尘污染,去年以来建成投用9条铁路煤炭专用线,创新设计火车智能自动卸煤系统,全程无扬尘产生。下一步,要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魄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压减过剩产能,加大创新力度,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有关单位在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交流发言南京市环保局发言材料对标生态环境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南京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更是时代赋予环保人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环保部门作为这场攻坚战的先锋队、污染防治的主力军,重任在肩、责无旁贷。2018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责任担当,对标补差、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确保实现“一个目标”,用好“两个抓手”,打好“四场硬仗”。实现“一个目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更优良,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5%;水环境质量再提升,确保省考断面优III类比例稳定达到63.6%,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生态环境更安全,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件。用好“两个抓手”:一是用好环保督察整改抓手。履行牵头职责,完善整改机制,细化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对已完成的“节制闸、七桥瓮、夹江饮用水源地”等“3+1”整改事项,实施再巩固、再提升,确保不反弹波动。对仍在整改的“入江河道消除劣V类”的整改任务,提速加力,力争提前完成。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再次开展“回头看”,加强跟踪监督,落实整改承诺,杜绝反复回潮,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举一反三,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环境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用好“263”专项行动抓手。切实发挥牵头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完善调度、督办、通报、考核等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省定“四年任务三年完成”要求,大力实施减煤、减化,更加有力推进“两减”;坚持问题导向,治污攻坚,更加精准实施“六治”,加强严管重罚,推进科技治污,更加有效推动“三提升”。紧盯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督查通报,加强曝光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确保年度任务目标按期保质全面完成。打好“四场硬仗”:一是再出发、再加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控雾霾、治臭氧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两钢四化”等重点企业工业废气深度治理;深化石化、家具、船舶等行业的VOCs整治;严格落实“五达标、一公示”要求,推广智慧工地等精细化控尘模式;以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开展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污染专项治理;继续实施冬春季节大气污染管控措施,提前预警、及时应对,最大限度实现“削峰降值减污”,让南京的蓝天一年更比一年多。二是更常态、更见效,打好治水歼灭战。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整治,完成电镀、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畜禽养殖等行业企业的达标整治;落实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全面提升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平;重点整治外秦淮河、金川河、北十里长沟等主要入江支流;严控太湖流域总磷、总氮排放量,确保太湖流域重点断面达到省考要求,让南京的河道一年更比一年清。三是强基础、提水平,打好保土持久战。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加快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决不让污染地块未经修复流入市场。严格危险废物安全监管,提高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环境隐患风险,确保危废处置无闪失,让南京的保土能力水平一年更比一年强。四是严执法、零容忍,打好执法围剿战。稳步推进环保监测监察机构垂直改革工作,整合市区两级环保执法力量,增强基层环保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用好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涉刑移送等刚性手段,强化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密切联动,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打重罚、决不姑息,让南京的环境秩序一年更比一年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乎发展大计,惠及百姓群众。我们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硬措施,加快补齐南京的生态环境“短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市经信委发言材料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强化市区联动、突出压力传导,实施挂图作战、层层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推进“三减”(减煤、减化、减铸造)工作开展。在减煤工作方面,通过制定和落实22家重点用煤企业减煤方案,全力推进13个重大减煤项目,强化对耗煤企业的工作指导和现场督查等各项举措落实,实现全市煤炭消费同比下降5.4%。在减化工作方面,通过出台和实施《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关停化工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比上年提高10%。在减铸造工作方面,全年完成铸造企业整治任务,其中关停(淘汰)铸造企业比原计划多30家,完善手续37家。2017年,我委牵头的相关工作虽然全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减煤虽然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在苏南城市中排名前列,但离市定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新的一年里,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施重点突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2018年全市减煤、减化和减铸造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市经信委将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克难攻坚的责任感,从以下三个方面,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到位。一是要围绕目标抓落实。目标就是方向,就是旗帜。我们将强化目标任务考核,继续通过实施细化任务、挂图作战,加大对各区、开发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考核,定期通报月度进程,通过压力传导、横向比较,形成“对标找差距、对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要突出短板抓落实。减煤是当前重点薄弱环节,减煤工作是2018年重点攻坚战。我们将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办法,找准突破方向和着力点,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通过建立煤耗与污染物排放挂钩机制、强化高耗电行业用电管理、不断提高煤质质量、加快减煤项目建设等多种有效方式、手段,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等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实现减煤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要强化措施抓落实。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抓紧抓实作风建设,强化钉钉子精神,坚持团结拼搏、勇于担当、奋勇争先的工作作风,做到咬定目标不动摇、不达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力实现各项工作推进的崭新局面。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最新要求部署,抓落实,求实效,出实绩,以实际行动为大气污染防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市水务局发言材料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2017年底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这一目标,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全力开展黑臭河道整治,着力推进污水管网体系建设,努力完善排水分级管养体制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年来,共整治黑臭河道150条,整治排口1938个,完成河道清淤304公里465万方,新增引水设施52处,平均每天引补水约280万方,建成区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同步推动省、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南京市排水条例》,修订了《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排水设施管养体系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镇(街)、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为科学治水、制度治水、依法治水提供了制度支撑。2016年被省住建厅考核为优秀;2017年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住建部、环保部挂牌督办的16条河道,群众满意率平均在90%以上,检测数据稳定达标。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年,也是我市实施水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水环境提升任务重,压力大。新的一年里,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与相关部门、各区委区政府协同作战,重点在“六个着力”上下功夫:一是着力在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上下功夫。在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基础上,扩大战果,巩固成效,深入推进全市域小微黑臭水体整治和农村污染水体整治,继续实施大众河等8个黑臭水体、110个农村黑臭池塘的整治工程,做到治理无盲区、零遗漏、全覆盖。二是着力在水环境提升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南京市水环境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启动建成区消除劣Ⅴ类水体行动,实施重要景观水体水环境再提升工程。今年,将实施51条河道和9个重要水体水环境提升工程,确保玄武湖、月牙湖、莫愁湖和秦淮新河水质今年年底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三是着力在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主城污水厂互联互通工程,全面完成城北、江心洲2座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推进八卦洲、城南等6座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实施丰子河路、板桥中部等18座污水提升泵站及城北、城东等5个污水系统管网建设,加快400个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四是着力在完善污水收集体系上下功夫。结合排水设施分级管养体制调整,对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排查、清理疏浚,开展污水收集管网的“回头看”,确保雨污混接错接现象得到全面整改、破损渗漏现象得到及时修复。加快推进城南—江心洲污水处理系统连通建设,实现污水管网系统连通成网,排水畅通,污水应收尽收。五是着力在引流补水上下功夫。按照《主城水系连通及生态补水规划方案》要求,分片分区域细化实施引流补水工程,重点加大外秦淮河常态化引补水力度,实施武定门象房村净水站、河西北部地区引调水大循环、城南水厂原取水口引水改造等工程,努力构建高效的生态补水体系。六是着力在河道长效管理上下功夫。结合新的《南京市排水条例》实施,加大宣传执法力度,加大排水许可办理力度,加强排水监管,全面清理整顿排水户错漏接、直排、偷排、超标准排放等违法排放行为;同时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管养的意见》,加强河道管养体系建设,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落实河道管理“四清四净”(即:安全隐患清楚、排污口清楚、卫生状况清楚、违法违章清楚;河岸洁净、河面洁净、河底洁净、河水洁净)的要求,全面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做好水环境提升工作是全市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水务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迅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作风、更强的举措,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决完成水环境治理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做出更大的努力。江北新区发言材料2018年,是江北新区完成管理体制调整优化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夯实发展基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年。新区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坚持科学谋划、对标找差、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以“263”专项行动与绿色评价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向新材料科技园转型,坚决打好绿色转型发展五大攻坚战。一、综合施策,打好水环境改善攻坚战。一是加强工业污水整治。全面提升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水平,着力推进企业污水预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废水特征污染物名录库,实施化工港口码头水污染综合整治。二是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全面完成企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改造,实现化工园区雨水排口在线监控全覆盖。三是加大河道整治力度。严格执行“河长制”要求,实施“一河一策”综合整治,完善内河在线监控预警体系建设。二、突出重点,打好空气质量提升决胜战。一是削减煤炭消耗总量。重点推进实施扬巴天然气电厂改造、化工园电厂1#2#机“抽改背”、安迪苏余热发电等项目,加快推进热源点整合,确保化工园区煤炭消耗总量削减任务。二是突出抓好VOCs治理。实施化工园区第三轮VOCs检漏修复,深入推进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实现化工园区VOCs在线监控全覆盖。三是着力解决异味扰民。完善化工园区大气预警体系建设,完成企业废气排放特征因子库建设,根据建库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异味整治,提升整治成效。三、摸清底数,打好土壤污染防治突破战。一是开展场地污染调查。有序开展化工企业地块排查,做好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场地风险评估和在产企业潜在污染地块基础调查工作。二是完成农用地详查。开展化工园区周边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加快构建农用地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库。三是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加快工业固废处理场所选址建设,推进新奥二期、天宇二期危废处置项目建设运行。四、严守红线,打好自然生态系统守卫战。一是落实生态红线管控。编制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完成红线区域内违法违规设施清理。二是推进长江生态安全带建设。落实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推进化工园周边泗柳河—滁河沿线生态公益林建设。三是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巩固化工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成果,向环保部申请纳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核查体系,推动江北新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铁腕执法,打好突出环境隐患歼灭战。一是设置高标准入门槛。完善总体规划环评和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按照“三线一单”要求确立并严守环境准入门槛,全面完成化工企业“四个一批”清理整治。二是加强环境监督执法。完善环保联合执法和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实施企业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三是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完成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实现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安全达标建设全覆盖。江北新区发展的新征程已然开启,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开创化工园区绿色转型发展新局面,推动江北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贡献力量。 江宁区发言材料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江宁区把水环境保护作为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增进群众生态福祉的抓手性工程,狠抓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建成区黑臭河道全面消除,近600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子汇洲水源保护地相关码头按期关停,秦淮河核心段生态景观带建成开放,国家和省市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区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创成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江宁提出的“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此次大会精神,对标先进,创新举措,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全力打赢水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一、坚持系统谋划,下活全面治水“一盘棋”。按照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系统化推进治水。一是强化治水的力量统筹。将水污染防治纳入综合绩效考评体系,突出治水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建立“区—园街—社区”三级责任体系,并动员高校、企业以及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形成共治共享局面。二是强化治水的环节统筹。实施“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引水补源、拆除违建、评优激励”相衔接的“五步工作法”,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构建治水工作闭环系统。三是强化治水的区域统筹。从河网水系和流域角度出发治水,联动上下游、统筹干支流、抓牢点和面,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区水环境显著净化美化。二、强化精准出招,打好因水施策“组合拳”。紧扣“水清、岸绿、景美、路畅、群众满意”目标,对标杭州萧山等地生态标杆,多管齐下狠抓水环境污染防治。一河一档,配上精确识别“身份证”。建立以水体基本信息为主的“基础档案”,以水污染成因为主的“问题档案”,以水污染整治施工为主的“过程档案”,确保水污染防治“全程留痕、回溯管理”。一河一策,绘就精准治理“路线图”。为每一片污染水体整治配置“一张整治进度表、一套资金保障方案、一支技术支持团队”,以项目化推进的工作方法,完成全年89条河道劣五类水体消除工程,以及28.2平方公里、113个片区雨污分流工程。一河一长,选配精细管养“责任人”。优化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水厂、泵站、管网常态化、长效化管护,进一步压紧压实河长和断面长责任。一河一景,打造精美别致“风景线”。坚持水体治理与环境塑造并举,做好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结合文章,既实现水质达标,又做靓临水环境,为群众提供可休憩的亲水空间。三、突出源头治理,构筑绿色发展“净化器”。一是持续深化城市绿色转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老工业地块“腾笼换鸟”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地上”与“地下”、“里子”与“面子”相结合,强化海绵城市建设,抓好环保执法集成改革,由内而外提升城市气质。二是持续推动乡村绿色振兴,以“生态优、村庄美”为导向,办好乡村垃圾分类、水系疏浚、管网覆盖等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关键小事”,把十九大提出的“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目标在江宁变为现实。三是持续提升干群绿色发展自觉,从严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引导市民树立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干群生态文明素养,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江宁扎下深根,以过硬的绿色发展成效,为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做出江宁贡献。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言材料市委、市政府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倍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作为南京的钢铁企业,我们将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守中国宝武“以驱动绿色钢铁产业生态圈发展,成为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司典范”的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全面动员起来,全员行动起来,为南京的天蓝、地绿、水清作出梅钢应有的贡献。一、强力“控煤”,不折不扣完成控煤减焦任务201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梅钢加大力度、克服困难,在运行成本上升近4亿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控煤任务。2018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要求,确保完成煤炭消耗量削减年度任务,以讲政治、负责任的态度细化限煤举措,通过改变烧结机燃料结构,停用烧结无烟煤;通过高炉上料系统改造,增加高炉兰炭喷吹量;通过调整原燃料采购策略,按照“提质减量”思路,最大限度增加优质原煤和优质外购焦采购量,减少原煤使用量,压减焦炉生产负荷,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控煤目标。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中国宝武低碳冶炼技术在梅钢的探索与实践,构筑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集约生产体系。二、强力“减排”,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近几年来,梅钢公司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方面,坚持大力度投入、推进全方位提升,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2年降低51%。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将坚持持续用力,投入23亿元,推进49个环保项目,重点实施4号、5号烧结脱硝、皮带通廊与料场全部封闭、中水深度处理等项目,全面提升企业环境保护本质化水平。到2019年6月份,计划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7年再下降46%。切实加强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对接,扎实推进企业转型,进一步落实产能削减、节能控煤、环保减排、产品结构升级、总图布局优化等措施,加快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实质性启动。三、强力“压责”,切实负起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以“占据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习惯”为主题,在全公司上下,启动实施全知晓、全覆盖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大力推进“优先级”管理,把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部署件件落到实处。我们一定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重托,认真贯彻大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力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落实,切实担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为了城市更美好、市民更健康,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懈追求,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公司发言材料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南京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动员令,江北新区也明确了转型升级的方向目标。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扬子石化作为驻宁中央企业,将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自觉当好主力军、领跑者,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确保不超用煤指标。我们将对照全年用煤指标,着力抓好煤炭资源供应优化,想方设法多采购热值高、品质好的煤炭,提高单位煤炭的发热量,减少煤炭消耗量;在着力加强热电比优化、满足内部蒸汽消耗的同时,增加倒电量,降低锅炉负荷;着力推进区域蒸汽供应优化,多接入外部蒸汽,减少自发蒸汽,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落实,确保全年不超用煤指标。二、大力推进用能优化。我们将从管理、技术改进和投资三个方面,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用能优化措施,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深入查找高于同等规模装置能耗的原因,加大技术攻关和考核力度,倒逼技术改进;全面加强精细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和气候变化,及时抓好机泵风机、加热炉、精馏塔等操作优化,大力消除现场蒸汽跑冒滴漏,提升经济运行水平;全面推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三剂”应用,提高用能水平。三、积极推动结构调整。我们将重点从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实施调整,在原料结构上,多采购、多加工低硫原油、石脑油等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产生;在产品结构上,按期完成国Ⅵ油品质量升级,多生产塑料等清洁优质产品;在产业结构上,积极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四、加快实施治理项目。我们将扎实抓好环境风险识别和分级管控,坚持举一反三,切实抓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坚决杜绝环保事件发生。采取倒排进度的办法,确保年内完成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按期满足新排放标准要求;与此同时,抓好储罐区和码头VOCs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加快绿色供汽中心项目建设,确保2020年前淘汰五台落后的210蒸吨锅炉。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我们将切实加强对减煤降耗形势任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企业全员绿色发展意识和行动自觉;完善企业、居民沟通对话常态化机制,持续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主动接受监督,增进理解互信;建立健全环保节能管理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和考核体系,落实“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方案,推动25亿元投入、37个项目计划的实施,打牢可持续发展基础。南京是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满足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美丽环境的需求,是包括扬子石化在内的所有企业、所有社会团体的应尽责任和担当。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将“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清洁生产理念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争做行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为南京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生活更美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华能电力股份公司南京电厂发言材料华能南京电厂建设和运营两台320MW机组,1994年投运至今服役24年来,始终秉承履行国企责任、服务国家社会理念,践行华能“三色”公司企业宗旨,积极推进一系列重大节能改造,为南京市烟气污染物减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污染防治任重道远,华能南京电厂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政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多管齐下,从减煤控煤、优化能源结构、控制排放、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落实措施,打好污染物防治攻坚战,确保完成2018年煤炭消耗总量控制任务。一是全力做好减煤工作。电厂将认真遵照《南京市压减煤炭消费总量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南京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根据省经信委下达电量计划及预排的机组运行方式,加强与省经信委、省电力公司、省交易中心保持沟通协调,安排好两台机组经济合理的运行方式,优化采购煤种,最大限度地降低原煤消耗量。二是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抓牢华能在长江经济带投资布局优化调整机遇,全力以赴推进“煤改气”转型发展和“大机组”技术研究工作。以华能南京大型高效燃机项目为主攻目标,落实好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力争取得“煤改气”燃机项目的突破。利用与中燃公司明确合作框架的有利条件,以目前高新区供热资源为基础继续推动分布式项目。积极参与市县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将高新区分布式能源项目纳入江北新区热电规划,同时发挥华能作为大型专业性能源公司优势,参与江浦星甸环保产业园二期垃圾发电工程。三是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完成全厂废水系统整治、改造工作,组织脱硫废水预处理的完善化改造,推进脱硫废水作为冲渣水补充水源循环利用,结合前沿技术进行零排放处理。建立全厂中水系统管网,作为全厂煤场冲洗水、绞龙冲地水、锅炉区域冲洗。加强烟气、脱硫废水水质、厂界噪声及颗粒物监测,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最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两台320MW机组烟气排放总量进一步减排20%以上。四是加大设备治理投入力度。2018年本部机组C修,重点进行2号炉低低温换热模块改造、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改造,更换低低温省煤器换热模块和空预器受热面组件,降低机组能耗。组织除渣设备改造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改造实现投用,并根据环保部门要求将目前贮灰场逐步弃用。积极跟踪环保治理最新技术,及时加大投入应用,争做清洁生产排头兵。充分利用已建成的高新区第二条供热管线工程项目,全力推进高新区供热市场的开发,通过增加机组的供热量,争取供热调增利用小时,更好地降低机组的能耗水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决打好污染物防治的攻坚战。清洁生活、小康生活是我们的共同梦想,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是我们作为央企的责任,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全力做好控煤减排工作,为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环保工作讲话发言36篇工作材料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环保工作讲话发言36篇,工作材料,工作材料,公文范例,领导述职报告,机关公文写作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530583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392.174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448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