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粮食“十连增”的高起点上,围绕如何判断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实施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如何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到底怎么看?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在经历了连续5年徘徊下滑后,止跌回升,先是用5年时间恢复性增产,然后又持续5年时间不短刷新纪录,连续突破11000亿斤、12000亿斤关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粮食连年增产,社会各界在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质疑的声音。对此现象怎么看?  首先,国家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是粮食连年丰收的最好佐证。目前,我国政府、企业各类粮食库存消费比高达30%以上,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测定的17%-18%的安全线。尽管受周期性、季节性因素影响,这些年猪肉、鸡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价格都出现过大的波动,但粮食价格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可以说,如果粮食供应出了问题,市场紧缺的信号会第一时间被放大,就不会出现“世界粮食危机四伏,我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  其次,我国粮食“十连增”和“净进口”同时出现,主要与国内外粮食价差较大直接相关。最近几年,我国农业正进入生产成本快速上涨期,加之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的作用下,粮食价格总体呈温和上涨趋势。而同期国际粮价高位回落,国际进口价格优势显现。据资料分析,2010-2013年国际大米、小麦、玉米到岸税后价比国内平均每斤低0.1-0.3元,内外价差刺激了进口量的快速增加。同时,对于大豆等市场开放程度高、国际价格传导强、比较优势差的品种,成为粮食进口增加的主要推动力,占我国粮食进口量的大头。2013年我国共进口大豆6338万吨,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的80%以上。而小麦、大米、玉米等三大主粮品种,进口量均不到国内产量的3%。  第四,面积和单产同步提高,是推动粮食连年丰收的内在因素和决定力量。这些年粮食连年丰收,面积稳中有增是重要基础,单产快速提高是关键。从面积来看,2003-2013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增加1.88亿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接近1/3。面积增加主要来自于复种指数提高和种植结构调整,10年间复种指数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2亿亩耕地。同时,调减棉花、糖料等经济作物,增加粮食面积2000多万亩。从单产来看,10年间,粮食平均亩产提高69.7公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2/3。单产的提高,一方面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另一方面归功于高产作物替代低产作物种植。10年来,大豆、杂粮杂豆面积分别减少3610万亩、4000多万亩,而玉米、水稻面积分别扩大18082万亩和5711万亩,由于玉米、水稻单产远高于杂粮、大豆,对粮食单产提高的贡献率在60%以上,相当于提高单产40多公斤。  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怎么看?  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确保粮食有效供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多。  从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看,农村资源条件、农民种粮热情、农业政策走向成为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一,日益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据有关方面分析,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接近“三个极限”,即化肥农药施用水平接近极限、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接近极限、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接近极限。一定程度上讲,通过资源透支实现的粮食增产,掩盖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的现实。从耕地资源看,利用强度过高,质量持续下降。目前我国耕地复种指数达138%,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由于耕地利用强度大,土壤养分失衡、耕层变薄、地力下降。耕地“占优补劣”问题也很突出,被占的多是优质耕地,而补回来的却是“生土地”,在粮食产能上存在很大差距。从水资源看,水体过度开采,总量严重不足。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占用水总量的65%左右,而粮食产量的80%来自灌溉耕地,每年用水缺口3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生产500亿斤左右的粮食。由于水资源过度开采,许多地方河流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粮食发展的首要因素。从气候条件看,极端事件频发,威胁日益加重。据联合国灾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数据,2001-2010年各国报告的自然灾害数量比前10年增加26%,其中极端天气增加228%、洪涝灾害增加71%。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异常发生的状况,每年损失粮食产量800亿斤左右。  第二,令人担忧的粮食生产热情。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是谋生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多元化,农民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从土地获取的收益比重不断下降。出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近些年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在“弱化”、对土地的情结在“淡化”、对种粮的热情在“退化”,谁来种地、种不种粮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一是难以阻挡的青壮劳力外流。据测算,2004-2012年,我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月均工资收入由780元增加到2290元,年均提高14.4%;而同期三种粮食的亩均现金收益由374元增加到655元,年均只提高7.2%。因此,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再返乡种田的很少,农业兼业化、妇女化、老龄化和低文化特征明显,种粮正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二是难以遏制的土地流转非粮化。与其他行业相比,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种植不如养殖、种粮不如种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黄淮海一些地方,每亩土地流转费用高达1000元左右,如果仅种植粮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纯收入也就是流转费用的水平,种粮相当于白种。一些逐渐发展壮大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选择了“哪个赚钱种哪个,哪个赚钱来得快种哪个”,种粮成为“农时季节搭配、作物品种调剂”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导致种粮面积下滑。三是难以摆脱的产粮大县困境。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工业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关系,已成为产粮大县的艰难选择。资料显示,黑龙江70个产粮大县中有43个财政收入不足亿元,21个没有摘掉贫困县的帽子,60多个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政府运转。由于“种粮生产不了税收”,产粮大县往往陷入“越抓农业越穷、越穷越无力抓农业”的尴尬。四是难以持久的粮价上涨。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加速接轨,目前国内粮价已全面高于国际粮价,比配额内进口完税价格还要高。将来一旦高于配额外进口完税价格(“天花板”价格),现行粮价调控政策将陷于“两难”,如果继续提高收购价,进口量势必增加;不提高收购价,又跟不上生产成本的上升,影响农民种粮收益。“粮价泡沫”的提法,不是空穴来风,需要提早研究对策。  第三,充满期待的宏观政策走向。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新一届政府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而对于农业本身,往往是改革的先行区和重点区。目前来看,有两点是比较明确的。一是整合、优化使用存量支农资金。近年来,在“三农”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涉农资金多头下达、零敲碎打、平均用力等问题比较突出,加快涉农资金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是当务之急。对此,政府承诺下决心较大幅度减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并对已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理合并,以有效应对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二是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下放。去年中央财政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嫩江两大平原为突破口,将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等三大类77项资金全部整合。省里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国务院各部门的政策、规划,确定具体项目、时间、地点、次序,统筹安排、调剂使用。这意味着,资金整合打破了现行制度的约束,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对于种植业领域来讲,如何提高良种补贴、高产创建、标准园创建、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防控等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  从粮食生产的内在要求看,明确目标定位、坚守发展底线、统筹两个市场成为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正面的现实问题。  第一,要不要继续增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生产足够多的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其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粮食连年丰收后,面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经济成本越来越高、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的压力,粮食道路该如何走、目标该如何定,越来越成为政府关注、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一是粮食自给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在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上,我国首次提出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如果按照目前我国“粮食”统计口径测算,由于近些年大豆进口量迅猛增加,2013年已超过6300万吨,粮食自给率降至90%以下。但如果按照粮农组织的“谷物”口径测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平均自给率超过100%,近几年由于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增加较多,自给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95%以上。因此把大豆纳入粮食统计,不仅与粮农组织的安全线不好比较,而且容易夸大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为科学指导国内粮食生产,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避免引发国内外舆论震荡,一些学者和部门建议将我国的粮食安全限定在谷物安全。国家发改委也提出,将“粮食自给率95%以上”调整为“谷物自给率95%以上”。这样更符合国际的通行做法,也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是我国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守的底线。二是粮食总产是不是越多越好?过去我们讲“以粮为纲”,现在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始终将粮食生产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应看到,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以增加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的高投入、高产出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效率低下等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古语讲,御马不能“穷其马力”,治国不能“穷其民力”,农耕不能“穷其地力”。如果过分追求产量目标,势必会造成资源掠夺性开发,投入产出效益下降。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保护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持续增产的年份是不是越长越好?粮食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受宏观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决定了产量波动应该是一种常态。从全世界看,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阿根廷),只有美国1975-1979年、印度1966-1970年出现过“五连增”。我国作为人口数量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的大国,粮食连年丰收,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奇迹。专家分析,只要年际间粮食产量波动不超过1%,按目前产量11792亿斤计算,即不超过120亿斤,就算是基本稳定。综合考虑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今后一段时期,粮食生产将进入平稳发展、年际间波动调整阶段。  第二,要不要坚守发展底线?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粮食等农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据测算,到2020年,每年粮食需求增量超过200亿斤,食用植物油超过50万吨,肉类超过80万吨。从我国的资源禀赋看,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做到“三个坚守”。一是必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粮食产量需要足够的耕地作保障,有了耕地粮食播种面积才有基础。耕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力保“18亿亩耕地红线”。二是必须坚守粮食播种面积底线。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为14400亿斤,要满足国内需求,提高单产是重要途径。但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如果按单产年均提高1%测算,至少需要14亿亩谷物播种面积,加上豆类、薯类等作物,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16.5亿亩以上,才能牢牢掌握粮食生产的主动权。三是必须坚守粮食产量安全线。在目前我国粮食“进口主要在大豆、主体在三大谷物”的格局下,确立11000亿斤的产量目标,是最起码、也是必须要坚守的粮食产量安全线。从另一个侧面讲,新中国成立以来,年际间粮食产量减少最多的是2000年,在遭遇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减产924亿斤。按目前12038亿斤的产量水平,即便是遇到2000年那样的特大灾害,粮食产量也不应该降到11000亿斤以下。  第三,要不要适当增加进口?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由于消费量刚性增长,农产品供求总体上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一方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粮食消费需求,适当增加进口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受制于资源禀赋先天不足,通过进口补充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大豆为例,2013年进口量6300多万吨,按当年国内单产水平测算,相当于新增了5亿亩播种面积,接近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因此,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适当增加进口调剂余缺不失为一条可取之道。另一方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不是需不需要进口,而是怎样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世界上诸如日本、韩国等缺粮的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海外屯田”的战略布局。日本在境外开发的农田高达1.8亿亩,是其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而我国目前合作开发的耕地面积不到1000万亩。目前非洲有80多亿亩、拉美有60多亿亩、东南亚有6亿亩耕地尚待开发,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也有大量闲置耕地,粮食生产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大力推进农业“走出去”前景广阔。因此,要用全球视野来审视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筑好自身安全的“篱笆”,把主要的粮食供给问题解决在国门之内;又要学会“借鸡生蛋”,积极拓展海外生产基地,作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不足的有益补充。  三、进一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怎么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更高的起点上,如何实现粮食持续健康发展,既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又要正视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以创新的精神、改革的勇气,将粮食生产的新思路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新举措。  第一,在发展思路上,要着眼于处理好“四个关系”,做到“四个更加注重”。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一要着眼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注重行政推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二要着眼于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注重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三要着眼于处理好小规模与大生产的关系,在注重小农户个体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四要着眼于处理好过程管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在注重生产指导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  第二,在目标定位上,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抓“三保”。首先是保口粮,即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自给率确保100%左右。其次是保重点,即玉米需求增加显著型品种自给率确保90%以上。还要保底线,即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品种自给率至少保持在15%以上。专家分析,未来我国大豆进口将小幅增长并可能稳定在7000万吨左右。按此估计,我国大豆自给率可能进一步下降到15%左右,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第三,在政策设计上,要立足于早争主动,“做大做强做长”寻突破。经过近1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继续争取财政增量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及早谋划、创新思路,寻找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一是从单个成熟项目看,比较迫切的是内部整合。要着眼于项目做大做强,对于技术已经成熟、有明确指向的,可以向优势区域适度集中。比如高产创建,要将星罗棋布的万亩示范片进一步向产粮大市、大县集中,将整市整县整建制推进作为建设重点。二是从规范项目实施看,比较有用的是建章立制。对于实施多年的项目,应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办法,将项目申报、操作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明确化、指标化、系统化、常态化。三是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比较现实的是打造平台。结合种植业生产和现有项目,可考虑集中打造三大平台,即“粮棉油糖高产高效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化提质增效示范区”和“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应用区”,集中打造一批综合实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示范带动显著的高产高效示范区。  第四,在生产布局上,要分区推进抓重点,打造粮食生产国家队和新的增长极。结合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科学划分粮食不同功能区,着力打造新一轮的粮食生产国家队和增长极。一是始终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重点是抓好13个粮食主产省。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引导金融、保险、税收、信贷更好地服务主产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优势产业带。水稻重点抓好东北优质粳稻产区和南方双季稻产区,小麦重点抓好黄淮海优势产区,尤其是北纬33度中低产麦区,玉米重点抓好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形成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产能稳固的优势粮食产业带。抓好非主产区的优势产区。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立足资源条件,加强规划布局,改善生产条件,建设一批优势产区,增加区域内供给,稳定自给率。二是把主产县市打造成粮食增产的主力军。重点是抓好产量过100亿斤的33个大市和产量过10亿斤的414个大县。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立足资源条件,划定一批粮食主产县市和乡镇,使之成为区域平衡的“生力军”。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补力度,产粮越多、支持越大,充分调动主产县市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三是高度重视和适度开发粮食战略后备区。加强粮食后备产区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长远大计。在具体工作中,可统筹利用旱作节水、覆膜种植等项目资金,着手开展“三北”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将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第五,在能力建设上,要打基础强科技育主体,多措并举挖潜力。我国粮食“十连增”,面积增加对增产的贡献已经挖掘得很充分,在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不可行、也走不通的情况下,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强化新型主体培育,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一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挖潜力。要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建设等项目,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耕地质量和生态条件,加快建设灌排自如、节水高效、农机作业方便、土壤肥沃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农田防灾减灾和技术承载能力。二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挖潜力。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的界限,建立由政府牵头、涉农部门参与,中央与地方纵向协作、部门间横向衔接、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的格局,力争在良种培育、农机装备、资源高效利用、有害生物防控等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有新的突破,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率先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关键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三是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挖潜力。在稳定传统种粮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租赁式、股份式、季节性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扶持培育一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粮合作社和育秧、植保、农机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  第六,在保障措施上,要强根基建队伍抓业务,强化手段提水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地位,推动各种资源向粮食生产汇聚、各类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形成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一是壮大“两支骨干力量”。这些年发展粮食生产,在坚持行政推动的基础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培育和壮大了农技推广、科研专家两支骨干力量。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和壮大两支力量,在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切实发挥好决策参谋和服务指导作用。二是建设“三大信息系统”。信息化是粮食生产的倍增器。要以信息化为引领,着力打造农情信息系统、病虫监测预警系统和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三大信息系统,规范信息采集、审核、报送标准和程序,建立数据统计和信息发布平台,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做到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科学救灾,构建农业灾害防御的长效机制。三是打好“四套组合拳”。唱好粮食生产“四季歌”,离不开“四套组合拳”。突出抓好主要作物。也就是抓好小麦、水稻两大口粮品种,以及需求量大、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必须抓好的粮食作物品种。突出抓好关键环节。春季重点抓好田间管理和春播面积落实,“三夏”重点抓好夏收粮油后期管理、跨区机收和夏播面积落实,“三秋”重点抓好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和秋冬种工作,做到环环紧扣、一招不让。突出抓好重点地区。主要是抓好东北地区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力争面积稳中有增;抓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力争“两熟”创高产;抓好南方水稻“单改双”和稻稻油生产,力争早稻、油菜面积双增加;抓好西北地区“夏改秋”和西南地区间套种,力争产量稳中有增。突出抓好重大技术。重点抓好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精量播种,小麦浇越冬水、“一喷三防”,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玉米“坐水种”、地膜覆盖、密植高产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的推广落实,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关于加强对一把手管理监督的几点思考包含

关于学好《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几点思考包含

关于加强对一把手管理监督的几点思考包含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包含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县粮食安全保障的实施意见包含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微信登录 QQ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