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常委会各位组成人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安排,为全面了解掌握20**年以来我市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作开展情况,3月20日至4月9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率领下,调研组先后到**县、**县、**县、**县、**县、**各族自治县、**县等县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增收项目,到村屯、农户与农民、村干部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促农增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城、**、**、**县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和三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20**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行动迅速,把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工作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位,认真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促农增收的决定》和《关于加快促农增收的实施意见》,明确促农增收的具体措施,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09元,增长**.3%,增速在全区排名第9位,连续3年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72元,占纯收入比重56.8%,比上年增加7.5%,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是在种植业方面,去年全市粮食总产达117.3亿斤,比上年增长1.4%,创近年来最高水平;糖料蔗产量554.42万吨,同比增长34.8%;水果总产量80.8万吨,同比增长8.25%;蔬菜总产量344.66万吨,同比增长8.8%;桑蚕总产量18.7万担,同比增长28.3%;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木薯等其他产业也有一定幅度增长。20**年水果、蔬菜和蚕茧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分别为320元、21元和95元。粮食和糖料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366元和399元。林业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2520元。二是在养殖业方面,去年全市肉类总产量3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和**.9%。(二)就业创业有新突破,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20**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15元,占纯收入比重31.7%,比上年增加467元,同比增长20.8%,成为去年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一是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力度得到加大,取得良好的成效。全年投入培训资金2.75亿元,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水库移民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贫困家庭子女学历教育培训等,仅人劳部门统计,20**年全市职业技能培训达53958人,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人数3186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15人,实现就业31189人。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20**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570**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如**县近两年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推进“内引外联”的劳务对接机制的建设,共招收1092名初中、高中毕业生到县职业中学进行免费学历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产业扶贫、转移就业培训640期7.39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5000人(次),劳务收入4.65亿元。(三)政策支持保护力度加大,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20**年全市农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600元,占纯收入比重11.1%,比上年增加115元,同比增长34.5%。一是我市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补贴政策。种粮、良种、农资、农机具、能繁母猪、造林、森林生态效益及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补助等有关农民生产补贴收入有所增加。全年用于各项涉农补贴、补助8.92亿元。二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中央规定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月均补助水平由74元提高到84元,陆地边境0-3公里范围内行政村农民生活补助水平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6元。三是落实农村教育惠民政策。全市累计支出营养膳食补助资金4.5亿元,惠及学生85万人次;支出学生资助资金3.4亿元,惠及学生56万人次。(四)产权制度逐渐建立完善,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所增加。20**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22元,占纯收入比重不足1%,同比增长15.8%。一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年全市经过查缺补漏整改后确权发证面积3369.96万亩,确权发证率96.31%,确权到户面积3**1.47万亩,确权到户率89.91%。进一步扩大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全年新增贷款2.6亿元。二是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取得新进展。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初步展开。在**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20**年全市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1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3**万亩的9.9%,涉及农户6.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2%。(五)环境条件不断优化,农民增收后劲增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总投资40亿元的**灌区项目进展顺利,编制完成《广西桂西北治旱**灌区工程规划报告》;投资2.3亿元的澄碧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新增**、**两县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了15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8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及**2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全年水利水电投资16亿元。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实施“百村通畅工程”,开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82个1786公里,已完工项目201个1046公里;新增180个建制村通水泥路,全市建制村通达率100%、通畅率71.7%。二是社会化服务和科技兴农能力不断增强。采取“以奖代补”、“购买服务”、“费用补贴”等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技术与服务全程社会化试点示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和气象服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产业扶贫初见成效,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拓宽。“十二五”以来,全市先后共投入1.9亿元专项财政产业扶贫资金,发展种植5.1万亩,低产改造10.6万亩。如**县几代领导长抓不懈发展沙糖桔,使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二、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农民收入增幅与奔小康目标差距大。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点和难点。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路径,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提升农民生活水准和幸福指数是时代赋予各级地方政府的历史责任。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已达到5409元,增长**.3%,但与全国全区相比,差距还有3487元和**82元,按目前这样的增幅率,到2020年仅仅为12960元,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0元相差3740元,难以实现与全国同步奔小康目标。(二)促农增收缺乏效益较好、规模较大的产业支撑。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目前全市自治区级以上的龙头企业仅有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在全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中,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仅有1家。当前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形不成规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有限,有的地方出现一届领导力推一种产业,片面追求“短、平、快”,缺乏发展产业的联贯性现象。二是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养业,增收渠道单一。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短,深加工能力弱,加工附加值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非农产业增收渠道不宽。三是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居高不下,保持高位运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四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洪涝、干旱、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和动物疫情频发,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发展带来较大危害。农产品价格大涨大跌,波动剧烈,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三)工资性收入与全国全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年全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广西占39.9%,而**仅仅为31.7%,劳动力转移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仍然很低,工资性收入还有增长空间。我们贫困地区部分劳动力还缺乏一技之长,干体力活的多,做技术工的少,收入较低,当前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非常重要。而目前各行各业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使用效果都不很理想,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与市场脱节。目前,我市的职教中心(机构)普遍没能适时灵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而最需要培训青壮年劳力因外出务工得不到相应的技能提高培训,使得转移出来的农民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广大农村劳动力输出以后,培训的对象都是没有基础而且劳力缺乏的留守老人,培训的效果极不明显。(四)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落后。一是水利设施条件落后。全市超过二分之一的耕地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一半以上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等突出问题。我市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因水利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种植出来的水果、经济作物产量不高,品质不好。同时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我市截止20**年底仍有69.3万农村人口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平均每年要解决25万以上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任务仍然艰巨。二是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全市国土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山区占95.4%,全市岩溶土地面积129.7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5.8%,石漠化土地面积71.54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2.4%,在石漠化土地中,重度石漠化土地44.5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面积62%。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结构明显不合理,农、林、牧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存在大量的陡坡耕种玉米、甘蔗等作物,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三是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石漠化造成水土流失面积54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4%。四是农业生产要素不集聚,农民增收难。首先是基层一线农技人员总量少,队伍不稳定,知识结构不合理,新技术推广效果不明显。其次是广大农村市场信息不灵,渠道不畅通,农业经济信息农民知知甚少。再次是农民农业贷款难、筹资难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五)扶贫工作脱贫任务艰巨且存在死角。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010年末全市贫困人口为169.5万人,占全市农村户籍人口的48.6%,经过努力,全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69.5万人减少到20**年的102.44万人,比2010年底减少67.1万人,减幅39.59%,年均减贫**.2%;贫困发生率(即贫困人口占农村户籍人口的比例)从2010年的48.95%下降到20**年底的25.6%,但贫困人口绝对数和贫困发生率仍列居全区首位。到20**年底,全市仍有178个行政村未通四级以上道路,里程达1260公里;2392个20户以上自然屯未通屯级路,占总数的22.6%;69.3万人未解决饮水安全或饮水困难;100多个自然屯未用上电,全市贫困现象依然严重。扶贫工作存在死角,一些贫困村存在一无产业扶持,二无外出务工技能,留守农村的大多数是年龄大、素质低的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成本高、难度大,已脱贫的群众也极易因灾、病、市场风险等因素返贫。三、意见和建议(一)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促农增收工作的艰巨性,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2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409元,与全国、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仍有不小差距,按年增幅**%速度,到2020年仅仅为12960元,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近4000元,按自治区最新核定,截止20**年底我市尚有102.4万人贫困人口。促农增收工作任重道远,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片区规划和加快编制《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机遇,进一步重视农民收入倍增工作,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抓实抓好,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状况、农民素质能力、增收渠道等情况,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区别施助。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797943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24.9 KB
- 比例 16:9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