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党史+乡村振兴专题党课
同志们:在党的百岁生日之际,我们来到XX村和大家共聚一堂,我感到有一种特殊的意义。这种特殊的意义在于,XX村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红色老苏区,村里的乡亲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鬼子,村子遭到过日寇的凶残报复。敌人越痛恨,越能说明我们反抗的英勇。可以说,我们民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里有一个体现。我们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来到XX村,是对我们党的非凡奋斗历程的一个回顾。这种特殊的意义还在于,XX村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发展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可圈可点、卓有成效,有的工作还被中央媒体报道。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元年,我们来到这里,也是和大家一起对美好的明天进行一个展望。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市级领导干部要上一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今天,我结合自身前段时间的学习,和大家做个交流。考虑到时间有限,而且各级党组织都对学习教育做出了系统的安排,这里我就不全面展开讲了,仅以中央要求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主线,并且结合咱们村子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理解。一要在学史明理上学深悟透为什么要学史明理?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要求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我们进行政治学习,只有真正学懂了、弄通了,才能做到真信、真的身体力行。在红军时期,张学良多次对蒋介石说:“共产党您‘剿’不完”原因是什么呢?张学良说:“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国民党虽然一直高唱信仰三民主义,“那三民主义,真正的三民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可以说多数人不知道。背总理遗嘱,就在那儿背,他的真正彻底的意思在什么地方?谁也没有深刻地研究。”就像“中国的老太婆子,整天嘟嘟囔囔‘阿弥陀佛’,你问她‘阿弥陀佛’什么意思,她不知道。”同志们,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党员,只有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领悟透,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希望我们在座的党员干部都能加强学习,真正掌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传家宝”,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囫囵吞枣,不要当整天阿弥陀佛的“老太婆”。同时还要把党的理论和主张向广大群众宣传好,充分地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要通过学习党史明哪些理?总书记强调,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我们要通过学习历史,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在工作中看得清、方向明,掌握正确的方法,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比如,为什么中央特别重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为什么意义重大?因为从历史上看,我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都是从农村开始的,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决策。我们党在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中国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党的领导人看不到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也不敢领导广大的农民进行革命,使革命受到了挫折。随后**主席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代表了正确的方向。继后开展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也叫农民革命战争。古田会议后,以**主席为书记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考虑到中国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明确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初步形成。此后,我党在此思想的的指导下,取得了革命的全国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国消灭了延续几千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我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开始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促进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且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历史的高度、全局的高度看待“三农”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夺取实现乡村振兴新的更大的胜利。二要在学史增信中坚定信仰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总书记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学史增信的“信”,一是指信仰信念,二是指我们在为信仰信念奋斗时,所必须坚定的自信。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必胜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低潮和挫折。在大浪淘沙之中,只有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被历史赋予重任,迎来最后的胜利。我们海南革命“23年红旗不倒”离不开坚定的信念,1932年7月国民党反对派对琼崖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琼崖红军独立师解体,各级党组织和政权均遭到严重破坏,并且与上级党组织、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冯白居带领琼崖党政机关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共100多人转战母瑞山,琼崖革命进入了空前艰苦的时期。这时,部分同志心情沉重,信心不强。冯白驹便鼓励大家说:“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这100多名同志在8个多月的艰难岁月里,没有一个人逃跑,没有一个人叛变,始终紧握着革命红旗,一直坚持到最后成功突围。我们要怎样做到学史增信,就是要在遇到困难时,多和党史中这种极为艰难的时刻比一比。我相信只要一对比,我们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不算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了,我们就能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总书记今年在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时说,“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也正是这个意思。我们说要坚定信仰信念,那么靠什么来坚定信仰信念呢?靠的是我们自身的底气。我们的底气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于三个伟大飞跃,这也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因为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是被一个个胜利证明过的。第一大飞跃,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是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为什么要纪念抗美援朝?全面的分析不在这里讲了,这里只给大家列举两段话。第一段话是日本京都大学一位教授说的,他说:“1949年,你们的主席**主席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周围的日本人没有一个相信。看看你们那部糟糕透顶的历史,几千个、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长驱直入你们的首都,你们就割地赔款,现在**主席一句话就站起来了?谁相信啊?但是1950年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了一跳,你们竟敢对美国出兵,你们不但出兵,而且竟然把美国从北面压到南面去了,我这才觉得中国人真的跟过去不一样了”。第二段话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的,他说:“朝鲜战争后作为亚洲人的我,在英国时腰杆才直了些,朝鲜战争前我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兵朝鲜并接连获胜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从此我也开始认真地学习汉语”。第二大飞跃,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落后于同时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490美元,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减贫人口是7.7亿,占全世界减贫的70%。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一万美元。对于海南来说,全省GDP自建省之初的77.13亿到2020年5532.39亿翻了70多倍,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自贸试验区再到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每一步都书写了改革、发展的辉煌篇章。第三大飞跃,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两个飞跃,我们的表述是实现了。第三个飞跃是迎来了,就是说还没实现,我们正在为之努力奋斗。这里也不给大家展开讲了,仅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如果说站起来体现在民族独立、国家安全方面,富起来体现在物质、经济方面,那么强起来则更体现在精神方面。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政协联组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平视世界”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气质,这种自信的底气在于祖国的强大。前不久,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时杨洁篪的一句:“美国人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在网上引起了两幅图片对比的刷屏,一副是120年前签订《辛丑条约》的照片,一副是本次中美对话的照片。为什么“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句话在国内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仅是政府层面的宣传,在民间层面甚至有人将这句话印在了T恤、手提袋等日常用品上,原因就在于国人的扬眉吐气。杨洁篪说这句话时并没有底稿,而是在美国开场白后的临场的、随机的发言,当面对超级大国无理指责时立即进行反击,这就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而这种谈判桌上的底气,从来都是来自于谈判桌外的实力。三要在学史崇德做出表率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百年辉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和拥戴核心。红军长征不仅面临外部的危险,也面临着内部的危机,其中张国焘分裂中央就是最为严峻的一次。1935年6月,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后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中央红军只有不到3万人,而四方面军有8万人左右,这一力量对比助长了张国焘的野心。8月,党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开会,决定部队分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甘南。然而,率领左路军的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拒绝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方针,并企图危害党中央。此时,叶剑英及时带着张国焘发出的“密电”,冒着极大危险,跑到党中央驻地报告了**主席,使党中央能够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迅速脱离险境。对此,**主席一直念念不忘,赞扬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学史崇德,就是要学习在大事上“不糊涂”的优秀品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坚守。1944年,**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从理论上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明确向全党提出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在党的七大上,**主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服务依然是各级人民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在党的八大上强调:“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从带领全村人民集体奔小康的华西带头人吴仁宝,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从司法改革燃灯者邹碧华,到扑下身子苦干实干,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的廖俊波;从秉持航空报国志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罗阳,到放弃百万年薪,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韦慧晓;从绿了荒山而白了头发,老骥伏枥仍意气风发的杨善洲,到一辈子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的老英雄张富清……无数共产党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党的宗旨。我们要通过学习“四史”,更加深入了解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历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党史+乡村振兴专题党课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党史 乡村振兴 专题 党课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1732682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1.14M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14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