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XX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XX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XX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乡村振兴、扶贫开发工作讲话调研汇编目 录XX 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3X 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6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 11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7身到心到担责任 用情用力抓扶贫 26对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一些思考 35清镇市凤山村“三改三变”走发展新路 40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43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52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56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材料 60在全市全市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行动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65聚焦基层党建短板 推动乡村振兴 73牢牢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 79李强在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88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100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4广西罗城贫困村调查 109强化资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推动现代化大农业跨越发展 120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123全市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讲话 127XXX 同志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 137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45深入贯彻“三农”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5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81推进南京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186奋力打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关键一战 188在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204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31在全县农村工作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 253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53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69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 275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280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基本保障和实现路径 284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293乡村振兴,要抓好“五个着力” 296X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工作汇报 299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310以幸福美丽新村助推新型城镇化 326探索乡村复兴的江苏路径 342在全市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351在全市脱贫攻坚专题会上的讲话 365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74在全县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384咬定目标不放松 奋力实现新突破 393在全县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96在全县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406在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脱贫攻坚 415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415在全县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41盘锦市大洼区新兴镇 2017 年上半年生态宜居型特色乡镇创建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452XX 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 督执纪问责XX 县纪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脱贫攻坚工 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开展扶贫领域监督 执纪问责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盯当前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精准定位、精准监督、精准执 纪”,切实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为全县打 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一、精准定位,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大局XX 县纪委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找准定位、迅速 行动, 扎实推进执纪审查工作。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认真 学习《精准脱贫工作手册》、《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培训 手册》、《扶贫纪检监察工作实施方案》、《顺平县关于迅速开 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检查督导实施方案》,从推动脱贫 攻坚业务知识学习掌握、开展督导检查助推政策落实、发现 问题倒逼追究问责几个方面形成助力脱贫攻坚的闭合工作 链条。坚决落实王岐山同志“走出办公室,深入县乡检查抽 查”的工作要求,自觉扛起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责任, 真正做到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在哪里,监督执纪问责跟进到哪里。由 5 名县纪委常委带队,抽调教育、卫生等单位人员,组成 20 个小组,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共督导检查全县十个 乡镇、237 个村,1528 户,其中拟定贫困户 520 户,占全县 全部拟定户 2999 户的 17.3%;提交申请未被初选户 634 户, 占全部提交申请未被初选户 3656 户的 17.3%;发现问题线索 31 件。二、精准监督,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重拳出击XX 县纪委把挤占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吃拿卡要 等违规违纪问题作为整治重点,在破解如何有效地解决扶贫 领域“最后一公里”的监督难题上出实招、求实效。利用来 电、来信、来访、网络举报“四位一体”举报平台、组织纪 检干部深入镇村巡回下访、发放扶贫领域监督执纪“明白 卡”,多平台收集问题线索;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县、 镇、村“三级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全面起底排查扶贫项 目、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 县纪委受理、督办群众举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 62 件,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自查线索 586 条,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自查线索 37 条。紧盯重要会议精神传达贯彻、数据清洗核查、 驻村工作队到岗履责、帮扶台账建立完善等关键人群和关键 节点,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经常性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共 开展明察暗访、监督检查 5 批次,涉及全县 10 个镇、237 个行政村,共约谈驻村工作队干部 21 人,对 13 个驻村工作队通报批评,提出整改意见、建议 45 条。 三、精准执纪,在严肃问责中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 XX 县纪委坚持对涉及精准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从快从严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实,紧扣“六 项纪律”,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扶贫领域倾 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集体约谈 扶贫领域主要负责人和反映问题线索比较集中的乡镇 “一 把手”和纪委书记,进行早招呼、早提醒,坚决堵住有可能 导致扶贫资金在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出现的问题 和漏洞。惩治问责从快从严。充分运用问责利器,对扶贫领 域问题线索坚持从快处置、从严问责,严肃查处贪污挪用、 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问题。截至目前,XX 县共 结案 6 件,了结 2 件,正在办理 19 件,纪律处分 14 人。对 所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通过报刊、网站、微信平台等 途径集中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向社会 传递刹风肃纪的坚强决心。其中,XXX 齐永喜侵占村集体征 地补偿款及扶贫资金案被中纪委通报,XXX 刘俊彦骗取养猪 扶贫款案、XX 村超范围发放扶贫资金案被省纪委通报,营造 了震慑、知止的氛围。X 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17 年 3 月)今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元年,AA 镇 BB 村被县统筹 办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为此,我镇积极响应,主动 作为,积极配合县统筹办及有关部门,按照“村容村貌整洁、 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生活文明幸福”的美丽乡村 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 农民生活得到新提高,乡风民俗展示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 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 积极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浪潮中去。经过近半年的实施,村 容村貌发生了质的变化,老百姓对这一惠民举措赞不绝口, 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下面,我就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些经验与 看法和各位领导进行交流探讨、互相学习,不妥之处请批评 指正。一、强领导,重机制,突出“活”字营造建设氛围我镇 BB 村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后,镇党委、政 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了专 门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我亲自担任组长,镇包片领导担任副组长,片长、包村干部及各村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了镇、村、 组、户四级网络构架,确保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起初, 由于工作刚铺开,群众对此项工作还有顾虑,总担心政府是 在搞面子工程,对村子起不到什么实质效果。但通过镇领导 先后几次到村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党员群众代表会,结合 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广大党员群众讲 清了有关政策,讲明了工作思路,描绘了今年将打造出的效 果后,村民的思想才真正得到统一。同时,我们还大力向村 内走出去的党员干部、能人富人宣传政策,打消群众的疑虑。 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思想高度统一,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建设的氛围十分浓厚。二、广动员,明责任,围绕“干”字开展环卫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关键。长期以来,受传 统生活习惯的影响,村民的卫生意识十分淡薄。一些民居, 院落坍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村子周边,规划无序,乱 搭乱建,杂序无章。为此,我镇专门指派一名副镇长、一名 包村干部驻村指导,我和镇党委书记每两天轮流检查一次工 作卫生清理情况。同时,我们将镇环卫所的推土机、挖沟机、 垃圾车全部派到村中进行垃圾清运。群众看到镇党委、政府 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度,村内男女老少、外出务工的群众争先 投工投劳,纷纷加入到清洁家园的大会战中,共同清理沟渠 杂物,互相帮忙铺院垒墙。集中利用了一个月时间将村内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无人问津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使村容村貌 焕然一新。下一步,我们将着手探索制定村级环境卫生管理 长效机制,一方面聘请环卫保洁工人,实行合同制,一年一 签,工资按时兑现,具体交由所在村管理,政府和村内老党 员、离退休在家人员实施监督;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评 比制度,包村干部不定期的对卫生环境进行督查,镇领导每 个月到村考核一次,确保卫生状况不反弹、常态化。三、筹资金,配设施,强化“新”字提升标准建设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时,我们认真征求了群众最关心、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梳理,并多次向县委温书 记做了汇报。最后,我们按照“县财政投资一点、镇上补贴 一点、村级能人富人帮扶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建设理念, 千方百计拓宽美丽乡村建设的融资渠道。在具体工作中,我 们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实施原 则,立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村庄 绿化目标,扎实开展村庄的“穿衣戴帽”活动。通过几个月 的精心打造,1.42 公里的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工程、占地 亩 的主题文化活动广场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道路两边、广场 周边栽植了常绿树种、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广场内配置了绿 色停车场、花池、健身场地等;更换了村级水源地实现了村 民安全饮水;对村庄有安全隐患的旧窑洞进行加固修缮;对 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的各类圈舍、废弃厕所进行拆除整治。通过这些举措及大地改善了村居环境,满足了群众日益丰富的 文化休闲生活需要,村民基本过上了“活动有广场、吃水有 保障、串门不怕黑”的日子,实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 活。村民无不感慨地说,我们实现了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好 日子,这是这辈子也不敢梦、也不敢想的事情。下一步,我 们将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争一年有变化,两年上台 阶,三年创示范。四、解民意,惠民生,立足“实”字凝聚党心民心建设美丽乡村,目的还是为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生产性收入。为此,我们在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家塔村离城近、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 围绕村民群众“腰包鼓起来”的目标,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 到村投资兴业,以此带动全镇农村改变观念,发家致富。目 前,依托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闲置土地、良好的村民素质, 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关怀下,积极争取 CC 酒 业公司落户 BB 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樟子松育苗基地 1 处, 返乡村民投资兴建养殖场 2 处,依靠传统种植,全力将 BB 村打造成近郊小杂粮种植基地。产业富民的举措吸引了大量 外出务工农民返村创业,回流的村民逐年增加。这些为民举 措每年可为村民平均增加 2000 多元的收入,也进一步增强 了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镇范围 内予以推广,遵循“基础好、标准高、惠民生”的原则,每年打造一至两个样板村,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 DDD 沿线的 村子进行包装、提升,将这项得民心、惠民生的工程常抓不 懈,典型推广。建设美丽乡村并不是单纯的村庄整治和环境改善,其核 心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功能提升,进而形成以 点带面,镇域环境全面改善的生动局面。我们在倾力打造 BB 村为样板村的同时,也在积极总结探索工作得失,力求为来 年的打造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办法。下一步,我们将在美丽乡 村创建活动中始终注重把单项工作与整体工作整合开展,把 近期目标与远景战略统筹安排,把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并重 推进;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推动产业多 元化发展;注重村级事务管理便捷化,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 致富信息共享丰富化,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美丽和谐 家庭”行动计划,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走向纵深,深得民 心。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委员会 2017 年 12 月 4 日今年来,巉口镇党委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 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 合,在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非公企业 党建工作,使企业力量融入到脱贫攻坚的行列,积极探索了 “党建+”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 斗堡垒作用,为加快建成小康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党建+商会建设,创新“四项举措”搭平台。一是 在区工商联巉口分会(巉口民间商会)了成立巉口民间商会 党支部。在成立商会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商会党支部,为 商会成员搭建了合作发展共赢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 凝聚力,为全镇脱贫攻坚增添一支战斗队伍。二是大力发展 光彩事业。2017 年商会共捐资 9.65 万元,用于捐资助学、 优抚等。其中,2017 年 8 月 29 日,由镇党委、镇政府主办、 工商联承办的“圆梦贫困学子·助力精准脱贫”助学活动上, 各会员共同捐资助学考入二本以上学生 81 名,发放现金 1000元;2017 年 9 月 8 日,欢送应征青年入伍仪式并为 12 名并发放锦旗 12 面。三是加强民间商会协作抱团取暖。通过的 商会党支部建立,解决了“多、小、散、杂”的单一企业组建党组织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加强了对商 会党建工作指导,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 用。四是加强商会之间的日常交流。定期组织商会成员开展 协商商会企业用工情况,组织输转贫困农户就近就业。二是党建+主体责任,强化“四个抓手”夯基础。牢固 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强化“四个抓手”,夯 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一是抓学习教育常态化。以深 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研究制 定了“三个一”(即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一学习,党委中心组 每半月一学习、农村党员每月一学习)的长效制度。截止目 前,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 20 次,带动各村党支部集中学习 120 次、讲党课 54 次,通过学习强化了抓脱贫的思想认 识。二是抓责任落实具体化。实行书记负责制,层层签订《责 任书》,建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 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四张清单”制度。党委会议每月调度 一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实行 党政班子成员联系贫困村,干部帮扶贫困户制度,强化了抓 脱贫的行动自觉。三是抓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定下发《关于 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意 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月报制度,为每名党委委员确 定了党建工作联系点,采取会前审核、会中指导、会后落实 的方式,全程参与村级“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有效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四是抓基础保障标准化。按照“新建一批、 改扩建一批、划转调剂一批”的原则,通过帮扶单位捐助、 盘活现有资产、政府筹措补助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 375 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 6 处,打造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示范点 2 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2 个。二、党建+基础建设,狠抓“四个一千”补短板。基础 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镇党委通过狠抓 “四个一千”(即完成 1000 人以上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1000 人以上非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1000 户以上农村供水入户工 程、1000 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着力补齐水、电、路、 房等基础短板和欠账。一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投资 1.36亿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19 个,其中集中安置点 5个,插花安置 14 个。搬迁农户 496 户 2066 人。围绕“推进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假日休闲经济,加 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总体思路,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 业培育方案,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的目标。二是狠抓危旧房改造。总投资 1906 万元,实施危 房改造 865 户,其中 C 级危房 115 户,D 级危房 750 户。三 是狠抓农村供水入户工程。总投资 430.8 万元,实施引洮工程供水入户 1077 户。四是狠抓道路建设。投资 1000 万元,砂化硬化道路 40 多公里,彻底解决甘林岔、花林等 5 个撤 并村未通水泥路和部分村社之间的“断头路”问题,其中,甘肃中东建设工程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帮扶巉口镇三 十里铺村,为三十里村甘林岔社砂化道路 6 公里。三、党建+产业培育,落实“四项措施”促增收。坚持 把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根本任务,落实 “四个一”措施,实现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 一是每户有一项主导产业。按照“稳洋芋、压玉米、扩牧草、 增蔬菜”的思路,鼓励各支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 户”的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镇共建立商品薯生产基 地 3000 亩,种薯繁育基地 2000 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 7 万亩;种植优质牧草 1 万亩,带动养殖牛羊达到 2000 只(100头);推广高原夏菜 5000 亩。二是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三 会一课”等活动开展,通过观看电教片、邀请技术人员专题 培训等形式,切实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镇共举办各类 培训班 320 场次,培训人员 6300 多人。三是每户有一个输 转劳动力。按照外出务工与就近输转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劳 务输转基地。同时,依托巉口民间商会党支部,按照各企业 实际生产需要,提供用工计划,各支部对富余劳动力统一组 织培训,签订务工协议。组织输转劳动力 7600 多人(次),其中就近输转 2500 多人(次)。四是每户有一个对接新型经 营主体。深化“双培双带”和“三链”建设,通过对接龙头 企业、外引示范带动、内育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13 家、成立农机化服务队 4 个,吸收贫困户 1500多户,在具备条件的 2 个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构建了“党 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形 成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带富群众的发展新格局。四、党建+制度建设,建立“四项机制”抓落实。健全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评机制,倒逼干部在 脱贫攻坚一线大有作为。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全 镇脱贫攻坚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 11 个专责工作组,进 一步靠实了脱贫攻坚责任。二是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制 定了《巉口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工作通报制度》,按照“一 月一通报一督办一反馈”的机制,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 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根据进展情况分领域、形式、范围进行 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健全监督检查制度。深度融合“三 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和省委“三纠三促”专项行 动,实行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每周一督查、镇党委会议每半 月天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和一月一问责的制度,有力的促进了 全镇干部作风的转变。目前,共约谈提醒 105 人(次),集体约谈村党支部书记书记 3 次,通报批评 27 人(次),有力 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四是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将精准扶 贫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并将脱贫攻坚考核结果、工 作成效与干部推荐任用及评先选优挂钩,对在脱贫攻坚工作 中埋头苦干、做出突出成绩的,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工作不力的严格问责,必要时给予组织处理,充分发挥好考核 “指挥棒”作用。尽管我们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 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区委的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与当前 脱贫攻坚的形势任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是村党 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商会产业还不够强,党员带富 帮富的主动性还不强,抓党建促脱贫的措施办法还不多,等 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紧盯抓好党建这个最大政绩,脱贫攻坚这个最 大任务,进一步完善举措,狠抓落实,切实把抓党建促脱贫 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实,努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 组织保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 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 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 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 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 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 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 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 方向。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了 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 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物质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登上 1.2 万亿斤台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 入超过 1.2 万元,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业农村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现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采取超常规振 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制度设计、政策创新上想办 法、求突破。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 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 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 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 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 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上优先位置。 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就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 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 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 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 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 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将很快超过 l 万美元、城市人口比重将很快超过 60%、农 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 不会改变,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我国已到 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眼于确保如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 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好这一战略,必须科学制定规划, 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 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 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 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 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 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 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 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 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 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 裕。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 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 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新时期增进农业农村动能,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还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 战略性制度安排,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 今后要抓落实、抓深化。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 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 变,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这是重大决策,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 75 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是一个政策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战略构想高度契合,既稳定了农 民预期,又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了空间。2016 年底中 央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 意见》,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 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 变”的辩证统一,回应了社会关切,满足了土地流转需要。 要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 “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 经营权活起来。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又一项农村改革中的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 益,壮大集体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稳步推 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 署.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 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推广成功的 经验做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 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结 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方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少对市场 的直接干预,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 和农产品贸易调控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 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 步”的短腿。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 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 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到 2020 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 2035 年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迈入世界农业现代化强国行列。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解决好十几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 事,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实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保护耕地,大规模开展高标 准农田建设,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 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 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要加快构建现代农 业产业体系,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 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 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 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 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农 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 险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 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 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 业转型升级。三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粮经饲统 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质量兴农,推进农业标准化 生产、全程化监管,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把增加绿色优质农 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 业结构调整,当前要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 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保护资源 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要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强化湿地保护 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草原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加 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四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转方 式、调结构、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力量,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 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推进土地入股、土 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升农业适 度规模经营水平。我国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普通 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 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规模经营、 现代生产,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 性服务,完善农资购买、机种机收、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 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公 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服务共同发展的新机制。五、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 会治理,实现农村长治久安。治结合”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思路创新。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 式,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 理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 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 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 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 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 尚。二要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 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强化党的“三农”政策宣传和 专业知识等培训,提升指导服务“三农”的本领。各级领导 干部要深入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县乡党委政府要把 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要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 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 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 部的力度。“三农”工作队伍要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深厚感情, 传承“三农”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优良传统。身到心到担责任 用情用力抓扶贫——**同志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履职情况报告省委、**市委发出脱贫攻坚行动令,指出“贫困不除、 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 同时,省委组织部明确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十项行动计 划。特别是省委孙志刚书记针对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听汇报、 多次研究,体现了浓厚的为民情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 为**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我深刻意识到, 抓扶贫就是抓发展,脱贫攻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亲力 亲为抓调研、谋思路、定决策、战贫困,确保“高一格”扶 贫、“快一步”致富、“早一点”现代化。目前,我市党建和 脱贫攻坚同频共振的“新格局”基本形成,22 个低收入困难村(含 5 个特别困难村)的低收入困难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整体越过 4300 元,达到 4566.28 元,4269 户 9856 人国标贫困 户没有出现返贫现象,“两率一度”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不 断增强。我主要开展了七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抓统筹,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第一责任”扛在 肩上。《**市特别困难村扶贫解困定点包干工作方案》下达 后,我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第一时间组建了脱贫攻坚工 作指挥部,县乡两级领导均下沉一级担任联系乡镇、村脱贫 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作为联系乡 镇的组长和联系特别困难村的指挥长,我坚持以大扶贫统揽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坚持用主要精力抓脱贫攻坚。2017 年以来,我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深改领导小组会、 大扶贫专题会等各类会议 40 多次,指导起草了《**市“先 锋党建”实施方案》《**市大扶贫战略行动结对帮扶实施方 案》《**市“五个促进”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实施方案》《**市 2017 年全面深化党建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市极贫村党建 引领扶贫工作方案》等文件,部署实施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行动、脱贫攻坚大比武、大扶贫攻坚项目观摩、脱贫攻坚秋 季攻势行动。11 月份,我在省委组织部印发的抓党建促脱贫 攻坚相关文件上作批示,并在市委常委会上专题听取了全市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第二,抓思想,坚持把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建成 脱贫宣传的“主阵地”。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原则, 着力优化“8+X”功能布局。先后整合资金 1400 万元完成**镇小沟村、**乡油菜村等 45 个农村基层组织阵地提质升级,并按照“六有标准”在全市 181 个行政村和 38 个社区都 挂牌设立了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结合推进“两学 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一村三校”和新时代农民讲习 所平台,深入学习贯彻扶贫开发重大战略思 想,让全市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进一 步得到增强。今年 10 月份以来,我带头垂范,全市累计开展讲习 381 次、参与讲习的党员干部群众达 3 万余人(次)。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班 28 期,培训干部 5072 人次,培训村(居)干部 1966 人次,着力提高干部的抓脱贫攻坚的本领。其中举办“走出去”培训班 5 期, 培训党员干部 306 人;举办“请进来”专题培训班 9 期(次), 培训党员干部 1341 人。第三,抓组织,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干部群众的“连 心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有实力和 有能力办事的问题,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整顿后进村党组织。对筛查出的 12个后进村党组织,按照“逐一建立整改台帐、一村一策抓整 顿”的思路,采取“5 个 100%”(100%选派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组,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 100%入组到户走访,帮村单 位领导 100%到村工作,联系市领导 100%到村开展实地调研,党 建工作督导组 100%与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开展谈心 谈话活动)措施,由市级领导及市委组织部部务会班子成员 结对联系、市直单位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乡镇党委书记包保 晋级,逐步补齐了基层短板,实现了“四优一增强”的目标。二是探索建立“联乡联镇或划片联村”功能型党组织。对乡镇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相关的村设置联村党组织, 下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统筹整合片区人力资 源、产业资源、环境资源,整体规划、连片发展,确保资金、 项目精准投放。目前,已在 6 个乡镇建立 13 个联村党组织。 同时,按照“强镇带弱镇”的发展思路,在**镇、**镇、** 乡探索建立联乡党委,着力解决从零散的单打独斗到集中规 划、抱团发展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布局,重点组织 化、规模化连片发展“果、药、茶、绿化苗木”等四大类品种。三是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运用“三变”改革机 制,通过村集体电商引领、三资转股、帮扶带动,帮助各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比如:**镇小沟村以“三变促双富” 思路发展金丝黄菊、食用玫瑰、辣椒种植;**乡油菜村以“双聚双促”思路引导群众发展水果玉米种植和肉牛养殖,**乡**村组建生姜种植合作社并开办村级水厂,均实现集体经济 2 万元以上的经营性收入,帮助低收入困难户每年增收 5000元以上。目前,全市 181 个均已达到 20 万元以上,每个村每年已实现经营性收入 2 万元以上。第四,抓队伍,坚持把基层干部作为党建扶贫的“先锋 队”。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考察识别、选拔 任用干部的主战场,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行动优势。一是着力发挥乡镇领导班子“桥头堡”作用。加强乡镇班子年轻化建设,择优选拔了 13 名“四类人员”进 入乡镇领导班子,配强配齐抓党建工作的副书记、纪委书记 和组织委员,引导乡镇领导班子把主要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 上来。选派 26 名优秀年轻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委员,下派市委组织部 24 名年轻干部到农村党建示范点担任第一书记, 全方位强化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领导力量。二是着力发挥村党 组织书记“火车头”作用。注重乡村党组织队伍的“选、管、 用”。“选”方面,市委下抓一层,做到逐村分析研判、人选把关、纪律宣传、组织保障“四个到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 记。按照市委常委会每半年、乡镇每季度专题研究深度贫困 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确保选派精干力量配强村党组织队伍。目前,正在探索实施村级“七大员”力量 整合机制、优秀村干部就地提拔任职机制、非领导职务干部 下任村级职务机制。通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评估, 高标准选优配强极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继续留任使用**乡** 村党支部书记,调整撤换了**镇银桥村、**镇小沟村、犁倭 镇翁林村、**乡油菜村 4 个极贫村党支部书记。调整时主要 是以下派干部担任的方式为主,择优选派乡镇新提拔的党员 副主任科员或党员骨干担任。被调整的现任支部书记调整为 本村支部副书记协助开展工作或交流到其他村担任支部书 记。“管”方面,按照《**市加强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 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实行乡级、村级班子运行考察机 制。按照“三本三规一档”(党组织生活记录本规范“三会一 课”、村〈居〉‘两委’印章使用登记薄规范印章管理、村〈居〉 干部轮流坐班服务日志规范坐班服务,建立村干部档案室)规范 村“两委”运行、考核和管理约束。创新“两官”(检察官、 村官)座谈,教育引导村干部廉洁干事。“用”方面,结合脱 贫攻坚重点任务,制定服务清单,围绕“民生十困”,立足 实现“六个确保”,解决脱贫攻坚中的实际问题。目前,我 市乡村党员干部共走访排查群众 5.8 万余人次,识别低收入困难户 1 万户,帮扶困难户 1400 余人,落实脱贫攻坚扶贫项目 195 个,实现就业创业扶贫 10618 人。三是着力发挥驻 村干部“特种队”作用。实施同步小康驻村“双十”行动, 52 个驻村工作组 239 名驻村干部帮助低收入困难户解决具体问题 336 个,培养青年入党积极分子 145 名,上报各类项目报告书 243 个,协调项目及资金 1.3 亿元。第五,抓人才,坚持把乡土人才作为创业增收的“领头 雁”。一是注重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挖掘和培育农村乡土能人 3100 人。实施“五培双带”计划发展乡土能人党员 17 名, 引导党员能人在发展示范项目、发挥带动作用、帮促困难群 众方面作出承诺,亮出承诺,践行承诺,助推基层精准扶贫。 分批组织党员能人到山东寿光、重庆、六盘水等地区考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开阔推动脱贫攻坚的眼界。二是注重发挥外脑人才作用。借助全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 组建农业特色专家服务团,与深度贫困村建立联系机制,开 展农业专家“集中会诊”活动。积极与贵州省农工院、贵州 省旅游学校等职教城院校开展校地合作,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请进来”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在全市 181 个行政村组建“乡亲志愿服务团”,成员达 776 名。其中,**乡油菜村乡亲志愿服务团成员崔珂积极带动 4 户低收入困难群众发展了水果玉米种植 20 亩。第六,抓三变,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强村富民的“新动 力”。一是学三变,改思路。通过市委常委会、市委中心组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认真学习城乡“三变”的理论、政策和 实践案例,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工作方向。同时,安排市 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率全市各部门和乡(镇、社区)主要负 责人到安顺塘约村考察学习;邀请省委改革办领导、塘约村 总支书记左文学以及全国“三农”问题专家、江苏省政府研 究室顾问卢水生教授等“三变”改革领域的专家为全市各单位、各乡镇社区分管领导、具体经办人员和 181 个村支部书 记专题授课。我们组织开展全市“三变”改革现场观摩会, 努力营造必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比如:6 月 7 日,组织各乡(镇、社区)党委书记、示范村支书(主任)实地观摩**镇**村推进“三变”改革的具体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 领导批示肯定。二是谋三变,强组织。8 月 25 日,通过对党建促脱贫攻坚开展专题调研,明确全市所有村按照“组织建 在产业链、人才汇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 业链”的思路实施“党建+三变改革”,把党总支建在产业上、 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上、把党小组建在基地上,着力解决村 集体经济无造血功能、村基层党建“形式化”“空洞化”等问题。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比如: **镇**村积极探索“三改三变”模式走新发展路。创新构建起 “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村委会+组委会+村民”和“合作 社+合作分社+社员”“三轨”并行的组织模式,提升了“两委”、 合作社的工作效能和农民组织化面向市场的能力,变传统农 民为新型农民;运用“区块链”技术,整合**十约、**打分 制度,建立起群众自治“三维评价”机制,打造共商共建共 治共享的会思考的现代村庄,变传统自治为现代乡村治理; 通过“三变”运作,促进土地资源整合、资金分类整合、人 力分工整合、产业基地整合,激活各生产要素的效能,实现 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该村实现了从上访村到和谐村、贫 穷村到“小康”村、后进村到“厚劲”村的蜕变,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过去的不足 6500 元到 2016 年的超过 1.3万元,村集体经济从过去的“空壳村”到积累达 24.2 万余 元。比如:**镇小沟村通过“三变”促“双富”,大力实施 “支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收益”的发展思路,促进村集体与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融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 聚力、号召力、战斗力,逐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 用三变,推发展。近期,我市正在筹建城乡“三变”改革服 务中心,积极探索城乡“三变”新模式,推进农村“三变”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发展。在重点打造的**乡**村、** 镇**村等 42 个“党建+三变”改革示范点,成功组建职业股份联合社 26 家、土地股份联合社 42 家、资源股份联合社 36家、红色股份联合社 5 家、旅游股份联合社 12 家、劳动力股份联合社 42 家和城乡居民共建共享联合社 4 家。比如: 通过对**乡**村实地调研,针对村民传统靠种植玉米等作物 增收难度较大的状况,鼓励**村村民联合成立了“姜大师农 民专业合作社”,51 户农户(其中低收入户 32 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参与分红,发展生姜种植 625 亩,每亩土地由合作社支付农户土地入股保底分红 500 元,劳务分红(田间 管理费用等)800 元,生姜销售利润由合作社和农户对半分 红;同时,邀请**市 14 家大型超市及农产品批发商与**村 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机制和提供种植和储存技术支持,带动**村“小黄姜”闯出了“大市场”。比如:**镇永乐村通过“党总支+村委会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鼓励农户用资 金、土地、劳动力入股公司,建设鸡辣椒加工作坊、停车场 等项目,村集体、农户、公司按比例分红。目前,全市村集体以资源性资产入股 54817.8 亩,经营性资产入股 20059 万元,资源折价入股 1486 万元;财政资金投入示范村用于“三变”改革 4774 万元,其中量化到村集体的有 3017.4 万元, 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27396 万元;51590 名农民变为股东,其 中低收入困难户 3208 人。第七,抓监督,坚持用好用活考核“指挥棒”。制定贫 困乡镇、贫困村和定点帮扶单位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实 行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双管齐下”。2017 年以来,督促全 市参与结对帮扶的 87 个部门和 2886 名干部职工对全市10528 户低收入困难户进行遍访回访工作。同时,建立工作 纪实、召回撤换等制度,做到严管与关爱相结合。在选派的 驻村干部中,根据履职情况,调整召回、充实驻村队员 15 名。严肃查处扶贫领域、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 方面,从源头上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完善扶贫领域监督工 作机制。另一方面,从惩治上加大执纪问责,对违规违纪的 严查严处。2017 年以来,扶贫领域、民生领域发现问题** 个,立案**件,结案**件,党政纪处分**件**人,移送司法 机关**件**人,问责**件**人,涉及资金**万元。对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一些思考去年以来,我县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实 践证明,其成效是明显的,得到组织的肯定,群众的欢迎, 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良好氛 围,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 献。但从具体实施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 进一步改进完善。一、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四个 “差”字。1、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形成共识,有 的领导认为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组织部门的事。有的 县机关部门推诿人员派不出,或者派几个不得力干部凑个 数。个别乡镇在工作安排上将农村工作指导员完全等同于驻 村干部,弱化了指导员的指导作用。有的村把指导员当作上 级下来的“钦差大臣”,造成很大压力,有的村看作上级下 来“项目总管”,认为有钱有物有项目就行,来不来人没关 系。有一些指导员把下派农村当作是“镀金”“度假”或“受 罪”,工作不深入、被动,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指导员的 作用。2、工作开展上存在差距。乡镇、派出部门之间在工作的重 视程度、有关政策的落实、管理措施的制定和人力、物力、 财力的投入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3、管理机制上存在差异。虽然县里出台了管理办法,但是 还缺乏考核挂钩的硬性规定,执行起来比较宽松。考勤和请 销假制度有的流于形式,工作监督管理和信息传送各地参差 不异。4、完成任务上存在差别。尽管指导员六个方面工作职责十 分明确,但未能很好地结合“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当地实际, 有的指导员在具体工作中摸不准门路,干没方向,干没力度; 有的“越位”,发号施令;有的“缺位”,不闻不问;有的年 轻缺乏工作经验,进入角色慢,工作能力不强,完成工作任 务不及时。二、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体会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认识问题。从我县各地实践来看,要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真正落 到实处、发挥作用,统一认识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关键,健 全制度是保障,单位支持是后盾,指导员自身努力是根本。 各地各部门要在今年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切实解决存在的问 题。三、进一步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建议1、统一思想,进一步加深对实施农村指导员制度的认识。 全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按照树立和落实统筹城乡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党委和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提 高机关效能,加强基层政权、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促 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效途径。各单 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都要经常深入农村看望指导员,了解 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充分发挥他们在服务“三农”中的 作用,要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和项目经费,支持指导员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要及时听取指导员的意见和建议,参加相关 会议,促进乡镇村工作的衔接和全局工作的落实。2、明确任务,履行工作职责。农村工作指导员要按照“村 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 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的六个职责,进一步细化、 量化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 发展重点。二是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进一步协调好村两委 班子,提高村党员干部队伍、村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要在了解掌握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村务、财务问题的基 础上,帮助村里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四是要按 照“平安玉环”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五是要在了解掌握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帮助村进一步丰 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要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 目的,帮助村进一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七是积极做好上情 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当好上级党委、政府的情报员。3、完善制度,健全指导员奋发有为的管理机制。要进一步 健全学习培训和考勤考核制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确 保指导员的人员、精力、工作“三到位”,并对表现突出的 进行表彰和奖励。要健全例会交流制度,形成指导员的互学 互帮机制。要建立巡视督查制度,开展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 访。还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对工作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 度、工作难以胜任的指导员,要由派出单位召回重派。4、强化锻炼,进一步提高指导员队伍的基层执政素质。各 指导员要把下派到村工作作为自己增长才干的良好机会,强 化锻炼,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安心工作,提高自己,完善 自己,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业务素质。还 要把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想农 民所想,急农民所急,针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为农民群 众的良好服务,树立威信,不辱使命,并走出自主创新的路 子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形象,廉 洁自律,为党争光添彩。5、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晋级农村工作指导员。其乡 镇、县派出单位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更加重视和支持指导员, 真正把优秀人员选出来、派下去。强化用人导向,对出色完 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要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 晋级,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清镇市凤山村“三改三变”走发展新路近年来,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针对“人心不齐、产业不兴、乡村不美”等问题, 抢抓全省新一轮农村改革机遇,创新推进“三改三变”机制,基本构建起“支部引领、 群众发力、抱团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格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3年的不足 6500 元到 2016 年的超过 13000 元,并实现从“上访村”到“和谐村”的转 变。一、改思想认识,变传统农民为新型经营主体。为破除村民长期以来形成的 “等、靠、要”消极思想,凤山村积极推进党支部组织引领,村委会和村合作社具 体实施的“双轨”并行机制,筑牢发展的基层堡垒,对村民进行教育培训和组织引 领。一是建强党组织,解决村民思想认识问题。按照“组织建在产业链、人才汇 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思路,凤山村成立了党总支, 下设凤山村党支部、山野鲜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和凤山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党 支部,形成了“镇党委—联村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组织架 构,加强对全村各领域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坚持落实村两委周例会、村民 会议、入户走访等制度,先后组织召开 230 余次大、小群众会议,入户走访全村 395 户村民,对部分思想顽固的村民,入户多达 13 次。通过长期向村民宣传 讲解党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邀请技术员到田间地块现场培训蔬菜、猕猴桃种 植管理技术,组织村民学习六盘水“三变”“塘约经验”等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组织 村民代表到塘约实地考察学习、交流考察心得等,激发了村民“想发展、盼发展、 愿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开始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二是村社一体,解 决村民参与发展问题。凤山村成立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设六个分 社分属六个村民小组组委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展产业,形成“合作社+合作分 社+社员”组织摸式,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与村委会成员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即 村委会主任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组委会主任兼任合作分社理事长。合作社成立后, 由村支两委成员、村民组长、党员带头,组织发动村民用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 目前,全村 395 户农户确权的 4300 多亩土地,按照良田 400 元/亩股,土 300元/亩股的标准,已有 392 户 4200 多亩入股合作社。“双轨”并行后,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由村两委制定,劳务用工派遣和生产管理由合作社具体负责,农民不再 是“单兵作战”,而是抱团发展。二、改发展思路,变传统农业为生态农业。为改变村民长期以来的传统种植 习惯,凤山村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注重市场销售环节,力推乡村产业真正产生 效益。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在对本村荒山、荒地、山塘等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清理 排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区位、资源等优势,制定“山上种水果、田园种蔬菜、 林下养土鸡”的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着力发展精品水果、优质蔬菜、特色养殖三 大产业。同时,抢抓贵阳旅游环线、农村“组组通”公路经凤山机遇,在旅游环线 和“组组通”公路两侧布局精品水果种植区和采摘体验区,同步启动村庄规划整治 行动,推动旅游资源集聚凤山村,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 效益奠定基础。目前,已整合 1130 亩土地发展蔬菜种植,3100 余亩土地发展 猕猴桃、汶川李子等精品水果种植,发展林下养土鸡 5000 余只。二是做强产业 支撑。通过“外引”“内吸”,开展“引才入凤”“引金入凤”,助推凤山经济发展。一方 面,立足蔬菜基地建设、猕猴桃产业发展以及林下养鸡,加强与省农科院、市农 业局等单位联系,聘请 2 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负责为凤山村相关种养业项目提 供技术指导,开展猕猴桃、蔬菜种植、管理等多场适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积 极鼓励返乡人员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目前,已引回外出务工人员 30 人,带回项目资金 50 万元支持发展猕猴桃产业。此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 300 余万元,修建排洪大沟、机耕道、村组路等基础设施。三是打通市场销路。成立 山野鲜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联系市场,销售本村农产品,目前已在花溪石板 建有批发点。依托卫城镇电商孵化服务中心、“区块链”技术助推农村“三变”平台, 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建立合作社抓生产、公司抓销售、村两委抓服务 的运行机制和 8:1:1 的收益分配机制,即合作社 80%、村集体 10%、公司 10%, 保障村民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发展新格局。三、改村规民约,变传统管理为村民自治。为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凤山村重新订立规矩。 一是制定“凤山十约”。立足管用实用,凤山村在广泛征求意见、组织村民讨论、 召开群众大会表决的基础上,废除过去内容繁杂、不便执行的《村规民约》,重 新讨论制定了涵盖环境卫生、婚丧嫁娶、诚信守法、忠义孝道等为主要内容的“凤 山十约”,即服从政令和村组干部工作安排;执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事宜;参加、 配合、保护公共设施建设;守信用、讲诚信;赡养老人、管教未成年子女;不违 规违法乱建房屋;不违规上访、闹访、缠访及非法堵工堵路;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滥办婚、丧、嫁、娶以外酒席;不乱放牲畜破坏农作物。凤山村全体党员、村 民严格遵守以上十条约定。如有违反,实行一人违反、整户受罚,列入非诚信农 户黑名单,3 个月内,除死亡火化、因病就诊、突发事故等特殊情况的相关证明 外,村两委不为其办理其他事务;3 个月后违反者申请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方可解除“黑名单”,并作书面检讨,如不申请解除则加倍处罚。 二是建立打分制度。为配合“凤山十约”,建立打分制度,实行加减积分管理评价 机制,并将积分评价与对应权利挂钩。村民、党员、村干部及合作社理事基本分 均为 100 分,加减分可以相互抵消。村民切实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党员切实履 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100 分基数不变;村民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及推动项目 实施,被各级党委表彰一次加 1 分;对不履行义务、不配合工作、唱“反调”的党员或村民,发现一次减 1 分。获得加分的村民,享有优先申请入党、成为本村合 作社理事会成员、晋升日劳动工资等权利,反之将不得享受相应权利。党员积分 与评先选优、参选总支委员以上职务相结合;村干部及合作社理事每人每月基本 分 10 分,全年 120 分,通过村委会、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会“三级考评”,低于 70 分者,实行自动淘汰制,不再担任村干部或合作社理事会相关职务。三 是完善监督机制。凤山村与贵州远东公司合作,结合“凤山十约”和打分制度,运 用区块链、身份链技术对村民守约情况等进行科学考核和动态管理,试点建设会 思考的智慧乡村。积分情况通过系统进行管理,可分权限通过“你我”APP 查询, 并自动将村民的诚信值、积分考评结果与村两委、农商行等链接,与村民到村委 办事、到银行贷款等活动挂钩。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目前凤山村矛盾纠纷少 了、群众意见少了,村风民俗净化了、村民发展劲头足了,并连续多年保持村民 零上访记录和诚信村荣誉。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大战略。把握这个战略, 必须回答好这样五个问题: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为什么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能不能实现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振 兴什么?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初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 乡村发展规律的把握,三农思想的结晶,现代化强国 大战略的布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基于这样的认 识,交流三点思考。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 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 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站在时代的新高度,对这段话至少应当从以下五个角度 来把握: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来把握。报告在第四部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新征程”集中部署了七个重大战略,强调“坚定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 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 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提出来的,且排在第四位。 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还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就表明,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同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把握。对 三农工作特别重视,先后作出来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反复教 导我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 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 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 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 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 正是关于三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结晶。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比起来把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 会基于当时我国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的 科学判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提 出二十字总要求,但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远。如果说,前 二十字为的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话;那么, 后二十字要的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说明,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从重要文字表述的新变化中来把握。报告里面关于乡村 振兴战略的这段话,有多处新的提法。比如,新农村建设的 总要求,五句话就有四句不同,“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 兴旺”、“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管理民主”升级 为“治理有效”、“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而且顺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还比如,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 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新的表述、新的概念,反映出乡村振 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紧密联系本地三农工作实践来把握。中江县石垭子村曾 经是王东明书记联系的贫困村,2016 年已经建成省级“四 好村”。王东明书记到该村调研时指出,石垭子的喜人变化 是四川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他说,这几年我省认真贯彻落 实中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出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四个好”目标,这 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 风文明、生活富裕”总要求是一致的。这说明,乡村振兴需 要各地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各美其美。总起来看,乡村振兴,布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 是“强、美、富”,方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途径是城乡融 合发展,载体是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在兴产业、兴环境、兴 文化、兴社区上下功夫,实现农村产业的大升级、生态环境 的大保护、农耕文明的大发扬、农村社会的大进步,让农业 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留住绿水青山、 记住乡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农业 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传承辉煌农耕文明的迫切需要, 是亿万农民的美好期待,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 遵循。乡村能不能实现振兴?提到乡村振兴,自然不能回避目前农村面临的困难、问 题,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土地撂荒,等等。妇女 4700 万和留守老人 5000 万;过去 25 年来,超过三 分之二的农村小学已经关闭。有专家认为,城市有“城市病”, 乡村也有“乡村病”,“农村衰落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此, 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乡村能不能振兴?对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一度,网络流 行的“回乡记”“下乡记”认为,乡村已经凋敝,没有光明, 看不到希望,似乎只有死路一条。另一端,有人则认为,未 来 30 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村长将比市长自豪。有学者 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当转变观念,不是去救活乡村,而是反过来,人类的未来要靠乡村去拯救。未来乡村是故园还 是家园?当然需要实践来回答。这里,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 来看一看。从现象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曾经普遍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四难”, 正在成为历史;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以收入为例,全省已由 3.33:1 缩小到了 2.53:1,城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特色在凸显,就是在贫困地区,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同样各美其美。中农办来川调研后,对我们 乡村建设的理念、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报告中写到:隐 隐感到这或许就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返璞 归真”,可能就是今后新村建设的一个“理想模样”。从规律上看:发达国家的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大体 到城市化 50%左右的时候,一般都要经历由衰落到复兴的过 程。与此相应,都进行过乡村保护、乡村更新、乡村营造。产业,还是民居、文化,美不胜收,以至于有人说“英国的 灵魂在乡村”。德国的乡村也非常美,被称为“童话世界”, 它的基础设施、垃圾污水治理尤其引人注目。我们的邻国日 本,其乡村亦不逊色,它的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1995 年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把镜头收回来,我们看到,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 57%,城乡关系正在变化,农业农村正在走 向现代化。从价值上看:为什么城市化没有消灭乡村,乡村反而在 城市化进到一定阶段以后复兴发展起来呢?这取决于乡村 存在的独特价值。比如,乡村生产,农业直接或间接同动植 物、微生物打交道,多样性、鲜活性、微妙性、随机性,其 乐无穷。乡村生活,宁静,诗意,浪漫,就是人们说的田园 牧歌。乡村生态,以自然为底色,贴近自然,友好自然,融 入自然,天人合一。乡村文化,淳朴,互助,和谐,浓浓的 乡愁。因此人们说,城与乡承载着同等重要的价值,交相辉 映,相得益彰。当然,这些价值要在城市化进入相当水平且 “城市病”充分暴露之后,才能逐步展现。从新趋势看:透过现象,把握发展规律,剖析内在价值, 乡村变化趋势日益明朗。我们推测、遐想,未来乡村不是地 狱,也不是天堂。断言乡村没未来,缺乏依据;说未来 30 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言之过早。依稀可见的是,未来的乡 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乐园。那里有:新村民,除了传统意义的农民,还将有由城里 来创业的、养老的、度假的;新业态,包括休闲农业、观光 农业、体验农业、民宿经济;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小歌式的,人们衣食无忧之后就会梦想回归乡野。基本结论:跳出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思维,从生态文 明和文化多样性角度,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的乡村 是希望的田野,将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家园、市民休 闲养老的理想桃花源,人们将在那里诗意地栖居。换句话说, 乡村是可以振兴、能够振兴的,乡村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怎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明确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 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 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 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 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汪洋副总理参加四川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按照“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要求, 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产权制度、组织 制度等保障体系。四川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 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等 方面积极探索,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全国提供了 有益经验。希望四川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率先探索, 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王东明书记在石垭子村调研时强 调,要把“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不断抓下去。方向已经明确,这里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角度,提八条建议:理念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 气”的“四个好”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一致的。 应以此为基础,研究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 的要求,更加强调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社会进 步,结合实际深化和丰富每一个理念的内涵,建立一套涵盖 农村五大建设的标准体系,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标准 化、规范化。坚持实施“五大行动”。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 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的重要抓手,关键在落实。应把分类指导与分层指导结合起 来,贫困地区继续集中脱贫攻坚,确保如期脱贫,同时规划 好脱贫之后的巩固、提升、振兴;普通地区在产业提升和环 境整治上下大功夫,整体提升建设发展水平;条件好的地区 在彰显特色上做文章,更加注重文化传承,着力打造精品, 争创全国一流。推广“小组微生”模式。“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 微田园指向、生态化建设”是源于成都的创新,经总结提炼, 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模式。2014 年,中农办 曾把这一做法印发全国。这种模式既适宜于平原,也适宜于丘陵和山区;既适宜于新建聚居点,也适宜于改造旧村落,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使之与旧村改造行动结合起来,作为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典型模式推广,防止一些地方借口乡村 振兴搞大拆大建。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应该是以农民为主 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有机结合,展的有效载体,应当积极试点探索。我省已成功争取到 1 个财政部的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省上也正式启动了 3 个试点, 明年可支持部分市州开展市级试点。这些年建成的一批新农 村综合体,比较接近田园综合体,可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进 行改造提升。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关键在念 好“尊重、引导、激励、支持、组织、维护”“十二字诀”, 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四好村”创建作为我省的首创, 正是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的综合抓手,不能有半点动摇。 应强调重在创建,着力解决好为谁建、建什么、怎么建、谁 来建的问题。去年以来,各地都有一些探索,应尽快总结实 践中的创新,在全省范围实实在在抓几件事,把创建活动引 向深入。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振兴乡村必须解决好人、地、 钱的问题,这是老大难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只在农村内 部打转转,路子越走越窄,会走入死胡同;不少地方的“城 乡统筹”,最终还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违背了初衷。 希望和出路在城乡融合,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和 政策体系。应把人才作为突破口和牛鼻子,实施人才强村战 略,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 建设家乡。加快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我省乡村治理积累了不少经 验,但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仍不适应乡村振兴的 需要,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关键。报告 强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为也需要基层探索。应组织专门力量,在全省不同类型的地区 研究剖析一批典型案例,从中总结比较成熟的经验,在适宜 的区域推广。遵循乡村演进发展规律。这些年,我们审视新农村建设 历程,环顾省外、国外的情况,从乡村与城市、新村与产业、 村庄与自然、村庄与村庄、村庄与历史文化等多种关系中, 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了互动、融合、和谐、差异、 传承和自治等带规律性的东西。这些思考逐步得到了认可, 还需进一步到实践中去验证和深化。当前应重点研究乡村振 兴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找到城乡融合的肌理,促进城乡融 合发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 项重大决策,是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 我区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加快推进和谐秀美乡 村建设,深化和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理念、内容与水平, 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 数。在亲身感受到新农村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 丰硕成果和乡村秀美、生态宜居的同时,也看到了部分乡村 存在资源优势不足、规划建设滞后,其生产生活环境、基础 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脏、乱、差、弱” 等现实问题。一、原因分析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 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主体作用亟待发挥。2.农村规划建设普遍滞后,建房秩序有待规范。3.建设资金仍有缺口。建设资金几乎靠各级财政单一 投入。4.产业建设有待挖掘。依托产业优势不足,发展特色 产业不够。5.建设标准不高,建设内涵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有待 健全。二、几点建议1.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解决资金缺口。一是注重 财政引领。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 入。提高以奖代补额度。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 结对帮促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作。三是整合项目资源。对国 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环境整治、 “一事一议”、“一大四小”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 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四是开展市场运 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 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 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和捐 赠,支持家乡建设。2.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最大受益者是农民。一是要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确保工作 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要建立农民作用发挥机制,通过拓 展渠道和搭建平台,全力做好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 引导工作,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把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真正变成农民自己的事。二是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自愿、 自主、自律、自管的原则,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选好村民 理事会当家人。以农民所愿、所想、所盼为第一出发点,充 分体现农民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农民共建家 园的热情。3.切实加强规划的引导和支撑作用。要把规划摆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和 谐秀美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 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 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 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 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 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从 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危房改造、道路通 达、饮水安全、环境整治、垃圾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入 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水平。四是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展镇村联动建 设,把童家示范镇周边村庄统一规划到月湖新城建设布局当 中,可借鉴城中村改造的模式,提高村庄建设水平。4.注重和谐秀美乡村的内涵建设。推进和谐秀美乡村 建设,不只是改善村容村貌,而是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着力构建风格各异、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和谐秀美乡村建 设新模式,形成“一村一景”、“一点一色”的多“彩”布局。二 是要挖掘文化底蕴。注重对历史遗迹、风土人情、自然景观、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的挖掘,丰富秀美乡村建设文化内涵。 三是要坚持保护优先。要尊重村庄原有风格,不大拆大建,尽可能保持村庄原有特色。四是要注重新农村的内涵建设。要整合农林水、环保、医疗、教育、卫生等各种优质资源, 逐步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进而实现社 会保障标准城乡一体化。并建立健全和谐秀美乡村的长效管 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对服务点(服务站)发展模式和性质进行制度设 计,明确其功能和定位,明确政府、金融机构、合作商户等各方责任, 明确发展方向。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对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扶持政策实行顶 层设计,加强政府对服务点(服务站)的支持力度,同时建议由人民 银行、财政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实行农村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和贷 款贴息、建立涉农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给予综合服务站定期性补贴等。从 2011 年开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 务环境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支农、惠农、便农、强农”为工作核 心,人民银行梧州市中支积极组织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努力打通 农村支付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改善辖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 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 道”。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建议。梧州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得到改善(一)金融服务触角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村村通。 2011 年以来,梧州辖区金融机构通过选择供销社“新农村现代流通 网络服务工程”农村连锁经营点、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资助 扶持建立的连锁经营的农家店、交易量较大的村屯农资店、小商店和 卫生所等作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在服务点 布放 POS 机,办理小额取现、查询、现金汇款、转账汇款、话费充值 等业务,实现了人民银行提出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全国农村乡 镇、行政村基本覆盖的工作要求。(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村级金融服务发生“蝶变”。2016 年为打通农村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目前行政村金融服 务站现有的设备人员和掌握本村农户档案等独特资源优势,把农村人 寿保险业务办理下沉到村,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开办农村小额保险 系列业务和学生保险业务,创新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站保险功能。农 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涵盖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征信、金融消费者权益 保护和保险功能。截至 2017 年 5 月底,梧州辖区共成立了 91 个多功 能的农村金融服务站。(三)构建形成多层次的农村支付服务网络。在梧州市“引银入 梧”招商政策的指引下,先后有三家村镇银行、三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分支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和一家政策性银行分支行扎根梧州 农村地区,依托大小额支付系统、金融机构行内综合业务系统、农信 银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等提供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初 步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支付服务网络。(四)大力推广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助推城乡金融服务均衡发 展。利用“互联网+金融”广覆盖、低成本的优势,积极推广手机银 行和网上银行业务,积极拓展农村线上支付结算通道,用户数量和交 易量保持快速增长。农民在身边就能够享受到和城里基本一样的金融 服务,大力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弥补了农村金融基础设 施的不完善,实现了城乡金融服务均衡发展。(五)农村电商有机融合,助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16 年, 人行梧州市中支引导金融机构将农村电商与助农取款服务点或金融 综合服务站联动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商品和资金加速流转,推动农 村支付环境建设和传统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邮储银行与邮政公 司共同推进“助农服务点+村邮乐购/农邮通”一体化建设,实现线上 下单、线下配送协同作业;农业银行将县域批发商与乡村助农服务站 点均接入“E 农管家”金融电商平台,实现商品信息和交易结算有效包装公司,帮助服务站点实现当地特色农产品(000061,股吧)网上销 售。(六)建机制,促进农村支付可持续性发展。2016 年,按照“市 场主导为主、行政扶持为辅”的原则,人行梧州市中支推进梧州市政 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梧州市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从政府层面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作出了总体要 求和部署,建立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农村支付 环境建设从规模扩张阶段向提质增量阶段的转换,是保障农村支付可 持续性发展的又一重大突破。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配套,建立适度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加强政策 引导。对服务点(服务站)发展模式和性质进行制度设计,明确其功 能和定位,明确政府、金融机构、合作商户等各方责任,明确发展方 向。二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对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扶持政策实 行顶层设计,加强政府对服务点(服务站)的支持力度,同时建议由 人民银行、财政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实行农村金融服务税收优惠 和贷款贴息、建立涉农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给予综合服务站定期性补 贴等。(二)不断丰富服务点(服务站)功能,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建议在服务点(服务站)建设初期,开展助农支付结算、金融业务咨 询和宣传培训、收集信贷和保险等金融需求信息、协助农户征信建设 等风险较低、流程简单的业务。在服务点(服务站)运作稳定、工作 人员金融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成熟的条件下,建议在小额限度内独立 开展以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的信贷、保险、融资等委托服 务,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协助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调查、投资咨询、 市场营销等业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采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 广泛深入地开展金融服务政策宣传,加大电子支付业务的宣传力度, 力争做到“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文章、电台有声音、网络有视频”, 让农民感受到足不出户就能办理金融业务的便捷、高效,培养商户和 农民的合作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质量。二是针对处于偏远地区,家庭 人员结构以青年人外出务工、中老年人留守为主,文化程度偏低的农 户,建议金融机构积极依靠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 深入村镇开展金融业务知识宣传,通过现场演示、手把手传授的方式 进行培训,既让服务站的操作人员能掌握支付服务类、贷款类、现金 服务类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类知识和操作,使农户充分了解非现金支付 方式的高效与便捷。(四)防范农村支付服务风险。要加强对助农取款点的现场核查 和交易监测管理,督促涉农金融机构完善农村支付风险防范预案和处 置机制,对代理助农取款的商户有违规行为的要坚决清退处理,防止 打着人民银行或是金融机构的旗号招摇撞骗,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现 象。对农民开展风险教育,警惕互联网金融风险向农村蔓延。(五)提高农村支付设施有效使用率。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依 托金融综合服务站拓展特色金融服务,将金融综合服务站与发展农村 电商、建设三农金融服务室相结合,促进农村地区的商品和资金加速 流转,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和传统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六)对三农金融服务室与助农取款点(农村金融综合站)进行 整合。2017 年广西区政府出台了《广西农村金融进村专项活动两年 实施方案》,要求将政府的三农金融服务室与助农取款(支付)服务 点有机结合,打造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围绕“坚持严格管理与关爱激励并重,切实发挥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排头兵作用”这一主题 作发言,不妥之处,请指正。000 共有贫困人口 11 万,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 21%,是 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 们以 116 名驻村第一书记为主抓手,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发 挥骨干作用,认真践行“123”工作机制,第一书记帮支部、 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让 493 名驻村干部在脱贫战线上 凝心聚力、闪光发热,让脱贫各项措施步步走实、件件落地, 让脱贫真正成为当前最大的富民工程、满意工程。鼓舞干劲,让第一书记“精气神”不断高涨。我们高度重视对第一书记的关怀和激励,始终为他们抓好脱贫工作撑 腰打气、增强信心。省级领导鼓舞士气,省委领导和省级联 点县市领导,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多次深入扶贫一线给第一书记教办法、出点子、鼓干劲,脱贫攻坚队伍抓脱贫促脱 贫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倍增。000 部长作为 0000 的联点领导, 一个县一个县的走,一个乡一个乡的看,一个村一个村的跑, 与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一道谋规划、促发展。第一书记以部长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榜样,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主战 场。省委组织部倾心指导,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沉下身子,深入村社,在查找问题上下功夫,在精准施策上作指导,在 推进工作上想办法,让抓党建促脱贫真正见成效。制定出台《关爱激励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十条措施》,下拨党费 96 万元,专门用于第一书记关怀,使他们安心上心用心扎根基层。 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上级组织的真心实意。州委州政府解决 难事,以落实“一职九联”工作机制为抓手,33 名州级党员 领导干部挂帅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多次带领扶贫、组织等部门单位相关负责人,在贫困村召开现场推进会,解决一系列 “老大难”问题。187 名县级干部结对联点乡镇和贫困村, “手把手”指导帮助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州县 主要负责人与第一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 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并为他们鼓足干劲、振奋精神。严字当头,让第一书记“紧箍咒”越扎越紧。我们坚持 第一书记从严考勤、从严考责、从严考绩,力促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到扶贫攻坚当中。一方面严格管理考核,落实第一书记考勤考绩、办公坐班制度,实行年承诺季报告、定期通 报、诫勉谈话和召回制度,加大日常督促检查、明察暗访力 度,坚决杜绝“挂名不到位”“走读”和两头“挂空”等现 象发生。截至目前,共召回不合格第一书记 11 名,驻村干部 15 名,诫勉谈话 8 名,州县层面督查 23 次,问责 14 人。 严格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考核,采取季度考、年中考、年末考的办法,进行不间断、全方位、立体式考核。并把考核结 果作为干部选任、评定职称、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2016 年度,全州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群众满意度测评达 95%以上。 另一方面争做行家里手,通过在州县委党校建立第一书记 “加油站”和“书记课堂”,在“玉树先锋”开发精准扶贫知识自学“充电宝”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先学一步、学深学 透、学用结合,使他们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骨干和能手。截 至目前,全州举办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培训班 42 期,共 1600 人次参加,培训面达 100%。真抓实干,让第一书记“扶真贫”扶出实效。第一书记 立足我州“十个一批”,紧扣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加快脱贫。做项目扶贫的带头人,利用选派单位的优势,结合贫困村特点,制定脱贫攻坚项目“规划图”,带头从项目、资金等方 面积极协调、大力支持。如,省发改委、省卫计委、省农牧厅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实施贫困村道路、人饮和美丽乡村等 建设。做推动发展的引路人,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优势,引导 和推动传统工艺发展,做大做强民族服饰、安冲藏刀、囊谦黑陶等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如,00 市 00 乡 00 村利用精湛的藏刀加工技艺,投入扶贫资金 400万元,进行集中加工销售,效益良好。做新型产业的开路人,着力打造有资源、有优势、有特色、有潜力的扶贫产业,通 过创办特色养殖产业、开发乡村旅游等,让农牧民在家门口 创业就业。如,00 市 00 乡 00 村通过创办藏香猪养殖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做传经送宝的授业人,积极向群众传授致富技能,拓宽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如,州总 工会、州交警支队分别为 00 县 00 乡 00 村和 00 乡 00 村主动联系驾校,承担所需费用,为 50 个村民解决了驾驶证, 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技能。做改善民生的贴心人,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医、学等具体实在事情,满 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双帮”工作中,全州 12167名党员干部与 35748 户贫困户结对认亲,落实帮扶资金 1288万元,协调项目资金 5680 万元,实现结对扶贫全覆盖,在 予之以惠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党建工作的指导员,以培 养贫困村党支部带头人为重点,把群众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两年来,共帮助培养致富带头人 276 名;积极指导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州年收入 5 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实体已有 54 个;并协助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8 个,现已全部实现晋位升级。正风树标,让第一书记“认同感”全面提升。我们认真 落实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各项关爱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工作干劲,形成良好氛围。政治上高度关心,明确提出选拔重用脱贫一线干部的导向,自 2016 年以来,从扶贫一线共提任干部 163 名,其中第一书记 32 名,驻村干部 131 名,提拔到县级岗位上的 15 名,科级岗位上的 148 名,占选派干部总数的 27%。同时,将省发改委选派到 00 县 00 乡 00 村的第一书记 00 等 30 名优秀的驻村干部在“00 先锋”等专栏上进行宣传报到,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中石油 00 分公司选派到 00 县 00 乡 00 村的驻村党员干部才仁吉藏,积极帮助村党支部落实旅游开发等一系列扶贫项 目,因表现突出,被推选为十九大代表。工作中重点关注, 注重从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识别干部,把扶贫一线打造成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主战场,把具有培养潜力的干部选 派到扶贫一线,跟踪关注、动态管理,建立优秀后备干部库。 目前,全州已列入县级干部后备库的驻村干部有 25 名,列入科级干部后备库的有 320 名。生活上细致关爱,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人文关怀,投入 1300 万元落实了第一 书记和驻村干部的体检保险、乡镇岗位补贴,以及驻村期间 的生活办公用品和日常工作经费,并为他们修建了厕所等生 活所需设施。在五一、七一等重要节点,对第一书记和驻村 干部进行走访慰问。虽然,我们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委、 省政府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 以认真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直面存在问题,精准对 标施策,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如期完成 00 脱贫 攻坚重任。在全市全市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行动部署 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今天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精准扶贫 系列指示精神,动员部署全市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行动。等下, 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客观分析扶贫工作形势,保持定力、乘势而上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其摆在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 绩,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及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总体来看是:成绩不少、压力不小。1、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但脱贫任务还比较繁重。2001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项目扶贫和定点扶贫,加快贫困地区 脱贫步伐,贫困人口累计减少 36.5 万人,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按照人均年纯收入 2300 元新标准计算,我市仍有 35.2 万贫困人口。现在距我市 2017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不到 3年时间,平均每年要脱贫 10 多万人,任务十分艰巨。各级 各部门要保持定力、持续发力,以超常举措推进扶贫开发, 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公共服务还比较滞后。“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改造村组 公路 710 公里,实施水利工程 1424 处,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 45 个,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但对照湘西考察时提出的“要有基本公共保障”等要求, 我们工作依然滞后。全市 412 个贫困村,大多还存在就学难、 就医难、安居难、用电贵、路不通、饮水不安全等问题,如 全市还有 8.7 万困难学生需要进行生活补贴。这些都是精准 扶贫躲不过、避不开的难题,必须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久 久为功。3、产业发展不断进步,但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各地把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中之重,依托贫困地区优质 资源,大力培育特色种养、特色旅游、特色加工等特色产业, 很多地方成功甩掉贫困帽子。如高山有机茶和铁山库区红薯 产业,纳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产业,覆盖 48 个贫困村 2435户贫困户,人平增收 1200 元以上。但我们也要看到,产业 扶贫犹如登山,越往后越难。特别是我市贫困村产业发展基 础弱,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没有形成真正的主打扶贫 产业,脱贫致富任重道远。4、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但收入水平还相对偏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各地严格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强化项目资金扶持,贫困群众口袋 鼓了、生活好了,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但还有部分群 众因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缺少技能等原因,生活十分艰辛。 高寒山区 8 万多人,部分群众年缺粮 6 个月以上,人平年收入不足 1500 元。我们要想尽办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决不让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落伍。5、扶贫机制不断健全,但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各地按照中央“精准扶贫”要求,转变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 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机制。特别 是领导联点帮扶、干部驻村帮扶、企业结对帮扶、志愿者自 发帮扶等措施力度大、效果好。但我们也要看到,少数同志 对扶贫工作认识不统一,存在被动应付、疲劳厌战、消极对 待等现象,扶贫决心不大、措施不力、效果不佳。这些错误 思想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效果,必须纠偏调向、端正认识, 确保扶贫开发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二、科学把握扶贫工作重点,精准扶贫、精准施策 实施三年精准扶贫攻坚,关键要按照“四个一 批”、书记“五个突出”、省长“四个精准”的工作要求,牢 牢抓住扶贫开发难点与重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 一个地解决好突出问题。1、要把产业发展问题解决好。产业问题是贫困地区其他问题的总症结、总根源,必须下决心抓实抓好。要抓特色 产业培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实 施“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宜 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尽快建立扶贫主 打产业。要抓产业项目落地。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统筹,尽 可能安排一些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项目与打基础、管长远 的项目。到村项目要符合地方实际、发展需要与群众意愿, 成长性要好、带动性要强;到户项目要符合农户自身条件和 经济实力,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要抓产业帮扶转型。产业 扶贫方式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重点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给钱给物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入股合作, 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关联体。 要确保贫困群众收入、贫困村集体收入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 水平。2、要把帮扶就业问题解决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要加强技能培训。全 面整合人社、扶贫、移民、工会等培训资源,加大种养业、 加工业、服务业等技能培训力度,尤其要推行订单、定向、 储备和创业培训,力争 2016 年实现新增“两后生”培训全 覆盖。要拓宽就业渠道。人社部门和各类劳动服务公司要加 强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推动农村劳动 力转移就业向贫困地区倾斜,构建技能培训、外出务工、返 乡创业良性互动的劳务输转新格局。要搭建就业平台。通过 加快“135”工程、工业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 镇化进程,搭建更多就业平台,吸纳贫困农民就近就业,真 正让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弃农不弃业。3、要把危房改造问题解决好。安居才能乐业。目前,我市一些贫困户仍居住在 D 级危房里,有的甚至居无定所, 危改问题重任在肩、迫在眉睫。要发挥部门单位联动作用。 坚持政府牵头,农委、住建、扶贫、国土、规划等部门参与, 摸清底子,挂号销号,尽快消除农村深度贫困户 D 级危房。 要发挥政策导向杠杆作用。充分利用市政府规范农村村民建 房新政策,严格按照“两鼓励、两禁止”要求,引导贫困户 合理选择建房方式,有效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应、撬动效应。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扶持贫困户建房原则上以自筹为 主,不能大包大揽。要拓宽专项补助、社会帮扶、群众自筹 等筹资渠道,不能因建房加剧贫困度。要尊重群众意愿,充 分考虑生产生活要求,不仅要让其有房住,更要让其住得称 心、舒适。4、要把教育扶贫问题解决好。扶贫先扶智。最大的贫困不是经济贫困,而是知识贫困、智慧贫困。阻止贫困代际 传递,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 作。要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贫困地 区幼儿园和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让贫困孩子“有地方 上学”。要提高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加快实施“雨露计划” 和“一加一”项目,健全勤工俭学、扶贫助学等机制,落实 助学贷款政策,让贫困孩子“上得起学”。要加大贫困地区 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保障教师待遇,留住优 秀教师,让贫困孩子“上得好学”。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就业能力和致富技能,让贫困孩子学有所 长、学有所用。5、要把搬迁安置问题解决好。对“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贫困地区,有针对性地实施搬迁安置,既能成功 脱贫,又能长效长久。当前,我市平江县东部山区、我市县 铁山库区等地贫困村,就地扶贫即使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也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搬迁安置是最好出路。要抓好统筹推进。 将搬迁安置与新型城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范农村 村民建房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搬迁方案,兑现安置政策,充分调动困难群众搬迁安置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要抓好用地 协调。积极探索贫困户搬迁安置用地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 兑换、闲置农林场转让等方式,解决项目用地问题。特别是 土地开发整理、河道整理等项目新增土地,要优先保证易地 扶贫搬迁项目。要抓好后续管理。高度重视搬迁群众生产生 活,加大搬迁后贫困群众就业、就学、社保、生产等跟踪服 务力度,确保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6、要把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好。农村扶贫要达到“走得出去”、“引得进来”的双重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所在。 要严格按照省里精准扶贫要求,加快实施水、电、路、气、 房、环境“六到农家”。农田水利方面:要突出贫困村中低 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山塘水库清淤扩容、病险水 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强化水利保障;电 力电讯方面:要突出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三网融 合工程等项目建设,消除贫困地区用电与通讯盲区。道路交 通方面:要突出乡村通畅工程、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等项目建 设,畅通农村道路节点中的盲肠路、半截路。生态环境方面: 要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积极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 等清洁能源,持续开展造林绿化,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确保 到 2017 年,贫困村电网改造、交通通畅、互联网覆盖、安 全饮水等比率达到 100%。7、要把政策兜底问题解决好。政策兜底是扶贫工作最后一道保障防线,必须切实用好用足用到位。对丧失劳动能 力的贫困户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真正保基本、托住底。要严格落实社保政策。坚决兑现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基本 社会保障等政策,该提标的要提标,该扩面的要扩面。对符 合条件的贫困户要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实现 农村扶贫标准与低保标准“两线合一”。要加大临时救助力 度。对因灾、因病、因残、父母或子女死亡丧失劳动力、政 府认定的其他困难群众等五类特殊贫困户,严格按相关政策 给予临时救助,真正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鼓励发 展慈善事业。全力支持公益性民间组织发展,倡导开展群众 间经常性互助互济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齐奔 全面小康。三、全面强化扶贫工作举措,合力攻坚、决战决胜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阶段, 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打一 场扶贫开发攻坚战、决胜战。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亲自部署、协调与调度,抓好 工作落实。各县市区要担当主体责任,抓好责任分解、项目 建设、资金使用、人力调配等工作,一项一项压茬推进。各 部门要立足职能抓扶贫,各负其责,联动协作,形成整体合 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贫困村支部书记,强化 经费保障,确保有能人干事、有条件办事。2、进一步突出科学统筹。要统筹项目。科学捆绑发改、财政、水利、交通、卫生、电力、移民、农业等部门项目, 引导投向贫困地区,收拢五指、集中力量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要统筹资金。重点整合民政、人社、教育、 卫生等部门资金,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更多地往贫困地 区投放,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要统筹平台。 积极推进“精准扶贫+”,科学对接商务、供销流通平台,远 程教育平台,人社、农业、教育的职业培训平台,构建“一 平台、两系统”,提升扶贫效率。3、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通报情况,发现问题严格整改。特别是要 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发放情况督查,确保专款专用、封闭 运行。要完善扶贫考核评价体系,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有进有出、有激励有约束。要落实三年攻坚方案“精准 考评”办法,提高考核权重,强化结果运用,奖优罚劣,特 别是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好的要坚决问责。4、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扶贫开发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要广泛调动各方力量投身扶贫事业。重点引导企业参与扶 贫,吸引金融资金支持扶贫,开展志愿者行动自觉扶贫,形 成互助互济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扶贫宣传报道,坚持典型引 路,倡导自力更生,激发调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向贫困宣 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志们,扶贫开发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全市 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精准 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 基础!聚焦基层党建短板 推动乡村振兴编者按: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很长 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干部培训教育的主阵地,中 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 校院广大干部学员中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深 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 丰富内涵,教育和引导干部学员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九大 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 和各项任务上来。学员们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贯彻十九 大精神的心得体会、思想认识,谋划工作新思路、新举措。 人民网福建频道为此推出他们的系列文章,推动学习贯彻十 九大精神更好地落实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 是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的治本之策,给亿万农民提振了信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内容。 振兴乡村首先要补齐农村党建“短板”,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实现农村提速发展。 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这不仅事关基层政权的稳定与否,也直接影响农村自治、法治和德治建设进程。 当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 层延伸,关键是突出问题导向,抓薄弱补短板,推动基层党建 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同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 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推动农村建设再上新 台阶提供重要引擎。一、当前基层农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短板”与不足1、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偏弱。“上面千条线,下面 一根针”,党的中心工作要落实到基层农村,关键在支部。在 部分农村,村支部班子在力量配备上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 班子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结构不平衡,加上事多 人少、待遇不高等,直接影响整体战斗力的发挥。受农村党 员流动性大、主动抓党建意识薄弱等因素制约,导致村级党 组织在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定期召开支委会、 党员代表大会方面效果欠佳,影响党的政策及中心任务及时 有效落实。2、支部班子领富带富能力不够。部分农村党支部班子受年龄老化、缺乏常态化培训等影响,在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脱 贫攻坚上措施、办法不多,甚至存在等靠要思想,缺少开拓创自身“造血功能”明显不足,“空壳村”仍不同程度存在。3、基层基础保障不力。村级组织建设投入不足,政策资 金配套存在“撒胡椒面”现象,难于捆绑统筹使用,造成硬 件建设滞后,如村部建设、远程教育、党建配套设施等较为 落后;村级财力、村干部报酬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党建经费投入等明显不足,削弱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 的能力。 4、履行“两个责任”虚化、形式化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党 建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党建任务内容及标准制定注重 形式,考评偏重内业材料,不够“接地气”,导致基层干部执 行、操作难;落实“两个责任”督查、考评体系尚未形成, 加上基层干部事务性多且杂,抓党建积极性、主动性欠缺, “最后一公里”难以有效打通。二、分类施策、创新引领,虚功实做“补短板”1、抓龙头、带队伍,强基固本促提升。当前,要结合学习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加大对农村党 员干部发掘、培养力度,选准配优致富带头人。同时,紧紧围绕 “党员像党、党员在党”,全力打造基层党建 2.0 版本,补 足短板。要严格村级党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坚持“三会 一课”,推动基层“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把党内政治规优势。2、重点整治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 团结带领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在新时代历史 任务的战斗堡垒。当务之急是要逐步整治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 织,通过脱贫销号先行村建设,抓两头带中间,推进党组织晋位 升级,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做到固本强基、凝聚人 心,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盯住基层组织不健全、制度不 完善、执行力不强等问题,不断提高薄弱村、后进村的党的思 想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同时,不再仅满足于硬件建 设、送钱送物,而是要实行部门挂钩帮扶、结对共建,实现思想 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并内化为党员干部内在的、自觉的精神 追求,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深化党内关怀机制,创新党员“积分制”管理。针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干部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缺少有效保 障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党内关怀机制,探索推广党员 “积分制”,建立工作台账及绩效考核评分制,同时对扶贫 攻坚、任职时间等进行累加计分,实行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 深度融合,激励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百姓。4、注重资源要素下沉,提升基层党建保障力。针对村级 党组织建设普遍缺少人才、经费保障等问题,要健全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党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村级运转经费 及村干部待遇报酬,实行绩效奖惩制度,加大对优秀村官的 培养、选拔力度;设立为民服务基金,赋予村级更多自治权; 大力实施“村级活动阵地改造提升”行动,完善办公场所等 配套设施,营造留才聚才氛围。5、严督严查,力促“两个责任”落地生根。要结合学习 贯彻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 是第一要务”理念,主动把党建工作责任扛稳压实,与中心工 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以铁的担当和钉钉子精 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部门的牵头抓 总作用,把每个环节工作抓具体、抓深入。要成立督导检查组, 开展明察暗访,结合检查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并实行量化考核, 推行村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及时约谈、处理工 作不力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总之,要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创 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帮扶、评星定级、完善考评、巡查 监督等措施,明确任务,协同发力,实现党建工作由抽象概念 变为具体清单,把定性要求变成定量指标,把单项任务变成责 任体系,确保落实、落细、落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晋位升级,为实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牢牢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省第九次党代会以后,全省上下政通人和、心齐气顺, “又好又快”、“富民强省”的号角已吹遍三湘四水,广大 干部群众求发展、思致富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我们应当有更 加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进位意识,以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和只争 朝夕的紧迫感,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力争农业农村经济在 全国的排位进一步前移,为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作出新 的贡献。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 紧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 一主题,按照“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 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 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的思路和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奋力开创农 业农村工作新局面,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增,农民人均纯收 入稳定增长。(一)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壮大传统产业。我省是传统 的农产品生产大省,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某 种意义上讲,传统的就是特色的,就是比较优势。但要使这 种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还必须做好改造提升和做大做强 两篇文章。改造提升,主要是抓好农产品的品质改造。粮食, 要继续大力发展优质稻,重点实施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 工程,今年发展超级稻 800 万亩、优质稻 4000 万亩。生猪, 要继续着力抓好品种改良和养殖方式转变,实施健康养殖小 区建设示范工程。柑橘、茶叶、油茶、蔬菜、药材、竹木、 牛羊、家禽等,都要抓紧实施品改工程,并积极推进农业标 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不断提升其内在品质。做大做强,主要是建设大基地,扶持 大龙头,狠抓深加工,拉长产业链。要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为重点,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继续大力推进农业 产业化。要花更大的气力抓好五大产业链建设和“131”工 程的实施,并从中筛选若干个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通过整合资源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做大做强。要围绕 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标准的种养基地,特别是要加 快十大优势产业带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全省优质农产 品基地面积达到 4000 万亩。二要大力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开发符合市场潜在需求的新 型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农业多种功能日益凸显。我们要进一步打开思路,努力把现 代农业建成多功能农业。当前要着重抓好休闲旅游农业和生 物质能产业的开发。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旅 游农业发展较快。全省已有一定规模的生态休闲农业园 (户)4000 多家,年营业收入超过 30 亿元。各地要因势利导, 鼓励和支持兴办更多的生态休闲农业园。要抓好已出台的激 励政策的落实,并帮助指导业主作好建设规划、丰富休闲内 容,提高品位档次。生物质产业的开发有着巨大的空间。根 据 1998-2003 年的统计数据估算,我国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源, 包括能源作物、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 其总量相当于 7 亿吨左右标准煤。我省在开发农业能源方面 已开始起步,比如益阳的生物柴油及一些地方的秸秆氨化, 都获得成功,并产生了很好的效益。各地要积极推广这些经 验,今年重点抓好农作物秸秆气化和固化成型试点。三要努力做好农业外部文章,进一步做大劳务经济和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打破农业内部循环的束缚, 跳出农业来谋划农业,跳出农村来发展农村。当前的重点是 继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2006 年,我省劳务输出 1003 万人, 务工收入 768 亿元,增长 30.1%。今年要有更大的突破,力 争新增外出人员 80 万人左右,劳务收入增幅达到两位数。要进一步拓宽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劳务市场包括境外和模开展农村劳力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中高级 技工,努力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劳务品牌。要加强就业服务 和权益保护,着重帮助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 和养老保障问题。同时,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争 取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沿海企业转移到我省来,把更多的农 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 的壮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至关重要的是更进一步扩大农业 对外开放。要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技的力度,按照国际 项目招商通行规划,选好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千方百计引进 一批外商特别是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以多种形式参与开发。(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突出抓好五件事。一是加快实施农村 通畅、通达工程。完成通乡公路改造 1500 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 1.8 万公里,解决 900 个建制村不通公路的问题。二是加强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解决 150 万农村人口的安全 饮水问题,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步伐,继续抓紧实施洞庭湖区 与“四水”治理项目特别是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抓紧完善大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认真实施沃土工程,抓好 20 个耕地质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15 万口, 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池,并抓好小水电代燃料 工程和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四是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 造和建设。年末使未改造建制村比例由 30%降至 25%,农网 改造到户率达到 75%以上。五是加强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的生 态建设。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大 力发展工业原料林,进一步扩大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加强 对林地、森林资源和湿地的保护,完成 230 万亩的造林绿化 任务,确保“十一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 57%目标的实现。社会事业建设,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 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新机制,全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加大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今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市区扩大到 99 个,继 续搞好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配套,提高 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 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抓 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丰富群众的 精神文化生活。(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一要加快急需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推广。重点抓好优良品种培育特别是超级稻第三期目标项目的攻关、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保鲜储运技术以及农业面 源污染防抗技术的研发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和 新型农用工业的发展。二是加快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建设。加 强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紧建 好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公 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抓好科技 入户工程。三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加强各类教育培训基地 建设,继续抓好“百万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的实施, 培养一大批科技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四)发展现代物流,健全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 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建设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管理规范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提 升红星农博会、西部农博会、花卉博览会等节会活动的层次。 要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 理。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 培育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搞活农村流 通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抓紧与国家质监 总局建立省部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 和外向型加工龙头企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率和经济 效益。(五)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动力源泉和体制保障。要全面抓好国 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要按照中央 1 号文件的规定, 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地方各级财政要按要求落实好 各项配套资金。要继续抓好农村各项改革,今年重点抓好 32 个县市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怀化市、浏阳市、安化县、绥 宁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并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 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国有农场、水权制度等改革。要 继续抓好乡村消赤减债,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在严格 把握政策和加强审核的前提下,该减免的要坚决减免,能豁 免的应予以豁免。要继续作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进一 步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切实防止农民 负担反弹。要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完善和落实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培育 1000 个示范 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抓好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工作,加 快建立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认真落实支持 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与经济强县权限相适应 的管理体制,探索经济强县干部任用激励机制。(六)加大扶贫解困工作力度,努力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 状况建设现代农业,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帮助农村困难群 众脱贫致富。一要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抓紧制订和实施 第二轮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对口扶贫工作,今年再帮助 50 万贫困农民解决温饱或越过低收入线。 二要下大力抓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实,切实 把这件惠及广大移民群众的好事办好。三要高度重视农村残 疾人事业,更多地为农村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四要积极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从今年起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和大病医 疗救助等救助体系,全面推行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促进少生快富工程的实施。(七)作好充分准备,切实抓好防灾抗灾减灾工作 建设现代农业,在我们湖南必须念念不忘抗灾救灾,今年更要立足防大汛,准备打硬仗。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我省的 防汛抗灾形势,与前几年相比将更为严峻。一是新的厄尔尼 诺现象已经形成,而且一些专家称可能是“超级厄尔尼诺” 现象。二是近来气候反常的情况越来越突出。三是 1998 年 以来,我省还没有发生过全局性的洪涝灾害,特别是对洞庭 湖区威胁最大的长江,自 1870 年发生 10 万秒立米的特大洪水后,已有 130 多年未发生同量级的洪水。按照一般规律, 重现的几率在增大。四是中央和省气象台都预测,今年汛期 长江以南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警示我们:今年在 抗灾救灾上,我们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一定要有深刻的 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紧迫感。关键是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在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以高致 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和森林防火、农作物 防病虫害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八)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实施“千村示范工程”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今年要再完成 30%县(市、区)域的村庄布局规划和 3000 个左右建制村的建设整治规 划。要切实抓好“千村示范工程”的实施。示范村建设要以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改 路、改栏、改厕、改厨、改水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为突破 口,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地要像常德市一样,党政 一把手亲自动手,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办出几 个高标准的示范样板村,以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 景,鼓舞人们的信心和士气,更好地指导和带动面上的工作。李强在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 区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建设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我省继“四大国家战略”和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之后,又一个获国家批准的 重大战略。湖州是经国务院同意,唯一一个由国家六部委联 合下文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全国首个以地级市为单 位的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所在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交 给浙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个大战略、大机遇。我经常讲, 浙江在长三角地区的最大优势就是生态优势。建设湖州生态 文明先行示范区,既是彰显优势、造福百姓、提升浙江综合 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太湖流域和长三角生态安全,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的重要举措。为此,一定要充分认 识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责任首先来自于中央领导的厚望和国家战略的要求。习 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06 年 8 月,他到湖州调研太湖保护开发时强调:“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太湖是浙江的生态屏障,对整个浙江的生态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要求湖州一定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好 生态这个最大优势。2010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 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设立浙江湖州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区”。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社会主义事 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高度,并提出在全国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先行先试。去年 7 月,根据张高丽副总理的重 要批示精神,国家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委来湖州开展调研, 启动示范区方案编制工作,给了我们很多具体指导。今年 5 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 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示范区《建设方案》。 建设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党和国家对浙江的关心和 厚爱,更是我们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机遇,奋发有为,确保 交出满意的答卷。责任更来自于以人为本、建设“两美”浙江的要求。浙 江是人口密集的自然资源小省。这些年在快速发展成为全国 经济大省的同时,确实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现在 全省上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过去这种粗放型的发展老路 不能再走了,必须探索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 新路子。同志高瞻远瞩,他到浙江工作不久就明确提 出要建设生态省的目标任务,并且在“八八战略”中提出“进的战略要求。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今年 5 月份省委十三届五 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 提出到 2020 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争取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加快建设 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两美”浙 江建设的重要举措。湖州市要打头阵、勇担当,先行先试, 积极主动承担责任。责任还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和要求。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升,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出现了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重生活”到“重生 态”的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成了最现实的民生,它一头连着 百姓的生活质量,另一头连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三条底 线”中的“底线”。湖州自古就有“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 只合住湖州”的美誉,经过 30 多年发展,成为了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最美丽富裕的地区之一,但是湖州的资源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抓得更紧更 实,下大力气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的新要求新期 待,这也是湖州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二、明确定位、重点突破,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即“绿色发展先导区、生态宜居模范区、合作交流先行区、 制度创新实验区”,这是重要的工作遵循,我们一定要把握 好。通过努力,走出一条既有湖州特色,又有示范意义的经 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高度融合发展之路。重中之重是要抓 好产业、环境、特色、项目、改革五件事。(一)抓住产业这个根本,在倒逼经济转型上勇于突破 示范区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我们要自觉 坚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努力以更高要求倒逼 产业升级,从而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一要抓好谋篇布局。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大框架下,湖 州的产业今后怎么定位、空间怎么布局,必须按照绿色生态 的要求,进行新的谋划。湖州的产业规模不大,必须以质取 胜、以特取胜,要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真正实现特色 化和差异化发展,同时要注重节约集约发展。前段时间,我 参加湖州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专门就这个问题 提了要求。湖州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但资源要素利用相 对还比较粗放,这种发展模式要加快改变。要从国土空间规 划抓起,把主体功能区和环境功能区规划做扎实,推进城乡 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多规融合,切实解决 好区划布局问题,解决好产业发展问题。二要抓好存量提升。湖州传统产业基础比较扎实。经过群,像织里的童装、南浔的木业和电梯产业、德清的生物医 药、长兴的蓄电池、安吉的竹业和椅业,等等,在全国都有 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 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能耗比较高、污染排放比较大等问 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压力。要扎实推进“四换三名” 工程,加大改造提升力度,尤其是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 业,逐个研究制订改造提升方案,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激发传统产业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要抓好增量带动。当前各地对抓投资、扩增量都高度 重视,对湖州而言,通过增量带动实现赶超发展,更具现实 意义。抓增量带动,湖州要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努力在新的 起跑线上起好步。要特别关注信息经济发展,这项工作省里 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出台了政策意见。湖州信息化基础较好, 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两化”深度融合等工作,争取在信 息经济发展上做出特色、形成品牌。同时湖州要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突出抓好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扎实推进科技 创新,坚定不移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二)抓住环境这个基础,在打造“诗画江南”上成为典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基本的条件。湖州是典型的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美丽乡村,真正把湖州打造成为“诗画 江南”的典范。一要立足当前,强势推进治水治气治矿工作。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我们要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 “三改一拆”,特别是要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重点抓 好治污水,协同推进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早 日实现“近期洁、中期清、长期净”的治理目标。同时,要 统筹治气、治尘、治烟,加快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湖州 是浙江省矿业大市,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坚强意志,一鼓作气 抓好矿山治理,切实把减点控量、治污达标、综合提升的要 求落到实处。二要着眼长远,大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要将生态 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市化的全过程,高起点建设生态城、精 致镇、美丽村,使城乡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到绿水、记得 住乡愁。要以群众期盼为出发点,采取有力举措,使百姓喝 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 舒适宜居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对于人居环境建设,我们不仅 要提高生态含金量,而且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 色,让最美景观与最美现象交相辉映。(三)抓住特色这个关键,在发挥比较优势上下功夫湖州生态基础好、文化底蕴深。湖州的名山、名湖、名文化名城,湖州又多了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建设生态文明先 行示范区,要善于把这些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叠加起来,精 心谋划、充分利用,努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要精心谋划好。必须看到,湖州先行示范区的获批, 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需要谋在深处、干在实处。 比如,怎样依托名山发展山区经济,怎样依靠名湖推动岸上 开发,怎样借助名镇招揽八方来客,怎样利用名人彰显湖州 的人文效应,怎样壮大名品推广“湖州制造”等,都需要系 统地思考和研究。希望湖州潜下心来,把这些工作抓深抓实、 抓出成效。二要全力保护好。湖州是太湖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 源涵养地。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珍视、珍惜和保护 好这些宝贵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既要建设一道道美丽风 景线,也要守住一条条生态红线。“生态红线管理”作为一 项全新的工作,省里已经把它列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年度 任务。希望湖州率先探索实践,尽快划定市域各类生态红线, 研究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为全省创造典型经验。我 们既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尤其是要将“五名”资源保护好,切实做到名副其实。三要真正利用好。生态是湖州的“金名片”,也是湖州 的“金饭碗”、“聚宝盆”。要把生态优势和区位、人文等优在做“名湖”这篇文章上,要紧密结合《建设方案》中提出 的“南太湖绿色生态城”来统筹推进。南太湖有 65 公里岸 线,是不可复制的,特别是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和长兴图影 旅游度假区,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合 力,提高开发水平,做出一流精品。(四)抓住项目这个载体,在加大建设投入上强化支撑 围绕《建设方案》提出的“七大体系”、“十大工程”, 促进工程落实项目化、建设投入项目化,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示范区建设。 一要认真谋划一批政策上支持的项目。国家六部委印发的《建设方案》,总体含金量非常高。特别是对方案已经明 确的一些政策,我们要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红利,关键是 要抓紧谋划出一批项目,带着项目去争取政策落地。这不仅 湖州市要研究,省级各部门更要研究。省级部门要积极帮助 湖州开展项目谋划,省级层面准备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项 目,要优先布局到湖州。这块工作,请省发改委牵个头,会 同有关部门,会同湖州市,尽快排出一个项目单子来。二要加快推进一批方案中明确的项目。除了无中生有谋 项目之外,对于《建设方案》中已经明确的项目,市里要抓 紧推进落实。湖州已排了一批重点向上争取的项目,这很好。 每一个项目都要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大有效投资,如果有一批生态建设领域的项目能够快速动起 来,这是很可观的有效投资。什么叫有效投资?生态项目就 是有效投资。对于项目推进中碰到的融资等问题,要积极创 新思路和办法,注重撬动和利用好民间资本。三要积极招引一批发展中必需的项目。重点是优质的产 业项目。在范围上,坚持引浙商、招央企、选外资多管齐下, 充分发挥湖州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当好全省招商引资的桥 头堡。在标准上,坚持规模为上、效益为先、生态为基,力 争在招引 50 亿元、100 亿元以上制造业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在方式上,坚持精准招商,立足湖州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选商引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五)抓住改革这个统领,在创新制度体系上先行先试 制度的顶层设计是《建设方案》的亮点所在,其中不少 工作在国内还没有起步。国家和省赋予湖州先行先试的权 力,就是鼓励湖州大胆试、大胆闯,切实做好“先行”和“示范”两篇文章。今后,我们看湖州示范区建设的成绩和亮点, 很重要的也是看湖州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有没有创 新和突破。一要在改革环境管理体制上先行先试。围绕“源头严防、 过程严控、后果严惩”三个环节,着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实施能源消耗强度、消费总量“双控”制度和排污总量控制的制度管控源头。用信息化手段构筑全天候的环境监管监控 体系,用加密巡查、联动执法构筑环保高压态势,坚持以最 严格的手段强化执法。全力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严格执行社 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坚持 以最严格的监督制约权力。二要在改革要素配置机制上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市场化 改革,坚持“市场说了算”,环境要素市场价格要让市场来 发现,在市场中形成,进一步理顺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等价 格机制,更好地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要坚持“交易 进市场”,统筹推进节能量、排污权、林业碳汇、水权等市 场交易机制建设,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市级综合性环境权益 交易中心,促进各类环境资源有序流动、高效配置。要坚持 “以亩产论英雄”,实施差别化电价、差别化地价、阶梯式 水价等政策,以差异化的环境经济政策倒逼生态保护和经济 转型。三要在改革评价考核办法上先行先试。根据主体功能定 位实行差别化评价考核制度,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 态效益等指标权重,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实行考“绿色”不 考“工业”的办法。干部离任时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 保护“一票否决制”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切实发挥在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上加大探索和推进力度,切实发挥 好分配的“调节器”作用。三、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果 新经验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仅是湖州市的事,也是全 省的大事。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 快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 制,合力推进示范区建设。第一,省里要形成合力,全力支持。近期,省委、省政 府将研究出台推进湖州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成立 专题协调小组,由省领导担任组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 策引导、服务指导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 省发改委作为省里具体牵头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综合协调职 责。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 积极支持配合。第二,湖州市要主动作为,锐意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一 项开创性的事业,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一步一个脚 印,扎扎实实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湖州作为责任主体,要 把“炉火烧旺”,形成浓厚氛围。湖州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全面统筹重大问题的研究、重大战略的 部署、重大政策的制定。湖州市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要抓紧建立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和责 任状,加快形成责任明确、执行有力的落实机制,加强督促 检查,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三,全省要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借势发力。湖州示范 区建设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 帮助。湖州市和省级有关部门都要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及相 关单位的沟通、对接,及时汇报,虚心接受指导,推动建立 省部合作机制,形成常态化合作关系,以争取国家层面更大 的支持,让更多的国家级载体、项目、资金及其他试点政策 为我所用。总之,推进示范区建设是国家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也 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全省上下一定要心往一块想、 力往一处使,完成好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建设“两美” 浙江作出应有的贡献!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17 年 3 月)今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元年,AA 镇 BB 村被县统筹办确定为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为此,我镇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县 统筹办及有关部门,按照“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 合理、生活文明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 的“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得到新提高,乡风民俗展示新风 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动员广大 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浪潮中去。经过近半年的实施,村 容村貌发生了质的变化,老百姓对这一惠民举措赞不绝口,幸福之情 溢于言表。下面,我就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些经验与看法和各位领导进 行交流探讨、互相学习,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强领导,重机制,突出“活”字营造建设氛围我镇 BB 村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 视,专题研究部署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 并由我亲自担任组长,镇包片领导担任副组长,片长、包村干部及各 村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网络构架,确保此项工 作有人抓,有人管。起初,由于工作刚铺开,群众对此项工作还有顾 虑,总担心政府是在搞面子工程,对村子起不到什么实质效果。但通 过镇领导先后几次到村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党员群众代表会,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广大党员群众讲清了有关 政策,讲明了工作思路,描绘了今年将打造出的效果后,村民的思想 才真正得到统一。同时,我们还大力向村内走出去的党员干部、能人 富人宣传政策,打消群众的疑虑。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思想高度统一, 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设的氛围十分浓厚。二、广动员,明责任,围绕“干”字开展环卫整治 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关键。长期以来,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村民的卫生意识十分淡薄。一些民居,院落坍塌、杂草丛 生、垃圾遍地。村子周边,规划无序,乱搭乱建,杂序无章。为此, 我镇专门指派一名副镇长、一名包村干部驻村指导,我和镇党委书记 每两天轮流检查一次工作卫生清理情况。同时,我们将镇环卫所的推 土机、挖沟机、垃圾车全部派到村中进行垃圾清运。群众看到镇党委、 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度,村内男女老少、外出务工的群众争先投工 投劳,纷纷加入到清洁家园的大会战中,共同清理沟渠杂物,互相帮 忙铺院垒墙。集中利用了一个月时间将村内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无人问 津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下一步,我们将着手 探索制定村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一方面聘请环卫保洁工人,实 行合同制,一年一签,工资按时兑现,具体交由所在村管理,政府和 村内老党员、离退休在家人员实施监督;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评 比制度,包村干部不定期的对卫生环境进行督查,镇领导每个月到村 考核一次,确保卫生状况不反弹、常态化。三、筹资金,配设施,强化“新”字提升标准建设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时,我们认真征求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梳理,并多次向县委温书记做了汇报。最后, 我们按照“县财政投资一点、镇上补贴一点、村级能人富人帮扶一点、 群众自筹一点”的建设理念,千方百计拓宽美丽乡村建设的融资渠道。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 的实施原则,立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村庄 绿化目标,扎实开展村庄的“穿衣戴帽”活动。通过几个月的精心打 造,1.42 公里的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工程、占地 亩的主题文化活动 广场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道路两边、广场周边栽植了常绿树种、安 装了太阳能路灯,广场内配置了绿色停车场、花池、健身场地等;更 换了村级水源地实现了村民安全饮水;对村庄有安全隐患的旧窑洞进 行加固修缮;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的各类圈舍、废弃厕所进行拆除整 治。通过这些举措及大地改善了村居环境,满足了群众日益丰富的文 化休闲生活需要,村民基本过上了“活动有广场、吃水有保障、串门 不怕黑”的日子,实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村民无不感慨地 说,我们实现了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这是这辈子也不敢梦、 也不敢想的事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争一 年有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创示范。四、解民意,惠民生,立足“实”字凝聚党心民心 建设美丽乡村,目的还是为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产性收入。为此,我们在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 挥高家塔村离城近、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围绕村民群众“腰包鼓起来”的目标,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到村投资兴业,以此带动全镇农村 改变观念,发家致富。目前,依托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闲置土地、良 好的村民素质,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关怀下,积极争取 CC 酒业公司落户 BB 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樟子松育苗基地 1 处,返 乡村民投资兴建养殖场 2 处,依靠传统种植,全力将 BB 村打造成近 郊小杂粮种植基地。产业富民的举措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农民返村创 业,回流的村民逐年增加。这些为民举措每年可为村民平均增加 2000 多元的收入,也进一步增强了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下一步, 我们将在全镇范围内予以推广,遵循“基础好、标准高、惠民生”的 原则,每年打造一至两个样板村,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 DDD 沿线的 村子进行包装、提升,将这项得民心、惠民生的工程常抓不懈,典型 推广。建设美丽乡村并不是单纯的村庄整治和环境改善,其核心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功能提升,进而形成以点带面,镇域环境 全面改善的生动局面。我们在倾力打造 BB 村为样板村的同时,也在 积极总结探索工作得失,力求为来年的打造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办法。 下一步,我们将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始终注重把单项工作与整体工 作整合开展,把近期目标与远景战略统筹安排,把环境整治与产业发 展并重推进;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推动产业多元 化发展;注重村级事务管理便捷化,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致富信息 共享丰富化,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美丽和谐家庭”行动计划, 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走向纵深,深得民心。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谋划 部署今年工作,努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取新成效、再上新台阶。刚才,吴永光常委总结了 去年的工作,部署了今年的任务,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 见。一、做好“规模”文章,激发农业发展新动力 规模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要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完善土地流转的程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指导农户及时签订土地流转书面合同,鼓励农户采取互利互换、土地出租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承包土地向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解决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 积极完善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和“廉江市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等信息服务平台,免费 为农户提供信息沟通、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等服务,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加强土地流转市 场的管理,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等基础工作,力争使我市今年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 65 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 25 万亩。二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要大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支持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流转土地等多种方式,扩大生 产规模,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要支持发展家庭农场,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 庭农场,对符合条件的可以申领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发展标准化、生态化、 专业化生产。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 求,着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法人身份按产业链、产品、 品牌等组建联合社,着力打造一批大社强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 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 织带动能力;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服务,对 有条件的合作社予以贷款贴息,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力争年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750 个,农户入社率达到 15%。三要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缓慢、物质装备落后依然是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等环节,逐步建立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建立完善市、 镇(街道)、村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推进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要 努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 平,重点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突破水稻机插秧和稻谷烘干等薄弱环节。大力发展 以优质蔬菜、水果、花卉种植及畜牧、水产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一批温室大棚和 节水灌溉农业示范基地。要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积极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增强 农民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四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争取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 15 万亩。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南堤围等海堤加固达标、农村中型及 重点小型机电排灌项目等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二、做好“产业”文章,增强农业发展竞争力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增强农业发展竞争力的灵魂。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的手段提升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千方百计把农业做强。 一要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推进以优质水稻、优质水果、外运菜、茶叶、花卉、林业、水产品、畜牧业等为主体的特色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按 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高 标准、上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打造一批“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特色农业生产专业 镇、特色农产品加工镇和现代农业高产示范园区,力争年内各镇(街道)至少建设 2 个特色 农业生产基地。二要打造农业品牌。要大力实施“振兴红橙”计划,以抓好青平、石颈各 1000 亩的高 标准红橙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从红橙的育苗、生产、销售加工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 力争年内新扩种红橙 1 万亩,并提高红橙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重整“国宴佳国”品牌雄风。 要精心包装、宣传和推介“廉江红橙”、“茗皇茶”、“湛绿”辣椒等已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农 业产品,并积极注册一批特色商标,打造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切实提高我市农 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监测问题,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 全程监管”的原则,完善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应急专项抽查制度,在种植培管、 采摘加工、经营销售等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为打造农业品 牌筑牢质量基础。三要培育龙头企业。当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还存在竞争力不够强、发展速度不够快、 加工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因此,要注重从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 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保底收购、吸引农户参股经营等 方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连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今年, 各镇街至少要培育 1 家以上加工营销骨干龙头企业,争取年底全市有 15 家达到湛江市级以 上的规模。四要开拓流通市场。统筹抓好农产品流通市场,加快推进粮油专业市场和南方(横山) 果菜交易中心建设,升级改造城区和镇街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要重点推进万村千 乡市场工程,不断完善我市农产品流通市场布局。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流通企 业广泛开展农超、农校、农企对接,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加农户 收入。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农博会、农展会,并在大 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不断开拓涉农企业和生产大户的销售市场,促使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廉 江,走向全国。三、做好“增收”文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要重点在整合资源、加快发展上下功夫,力争年内实现新突破。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要总结推广和寮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做法,实行镇级统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各镇街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发展集体经济的项目、产业,优化本镇街的 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各村、社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地域、 交通等条件,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商则商,唱好拿手戏,打好优势牌。有条件的城中村、 城郊村可以搞工业、办企业,可以建设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 物业经济;山区村、沿海村,要立足“农”、“渔”做文章,充分开发利用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山林、河流、海滩涂等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带动农村群众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 农业、渔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农村生态优势,鼓励兴建和完善“农家乐”、 “渔家乐”等各类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要坚持市场带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运作为手段,让农村集体经济置于 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竞争推进。要充分发挥鹤湖商务网、廉江花卉网等专业网站,广泛进行农 产品交易政策、供需信息的宣传发布,并加强与各经济联合社的沟通联系,为他们提供准确 的市场信息,引导他们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寻找商机,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 么经济效益好就经营什么”,消除经济发展的盲目性,推动集体经济走上信息化发展的新路 子。要努力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与国内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每一个省市区建立稳定 的市场购销关系,增加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并逐步拓展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扩大流通 销售网络规模。三要坚持规范运作。要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三资”的管理,提高农村集 体财务预决算、开支审批、资产台账等的透明度,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 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并完善农村会计委派制和委托代理制,实行“村财镇管”,村级行 政帐与经济帐独立核算,确保集体资金用得规范,用到实处,真正用在做大农村集体经济上, 用在加快农村事业发展上,用在改善农村群众生活上。要协调好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企业与 村民的利益分配,做到既帮助企业快赚钱、赚大钱,又保证农民的土地、农产品、人力资源 等的最大收益。总之,要以规范运作为重点,以利益分配为抓手,激发集体、企业、村民发 展经济的热情,实现各方共赢。四、做好“宜居”文章,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发展大局。要在宜居上下功夫,在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上花力气,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要在总结以往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按照“实际、管用”的原则,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和连续性,继续推进 200 人以上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并合理控制建设强 度,使新农村建设做到科学合理。二要强化公共设施建设。要继续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努力缩 小城乡差距。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及国家、省批准的项目,大力推进农村公益 性公共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自然村道路水泥硬底化,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继续推进 农村乡镇客运站网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全面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 难问题。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场所设施建设,并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丰 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着力打造名镇名村。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认真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发 展建设规划。选择基础较好的镇村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逐步扩大全市名镇名村 示范村比例。坚持实事求是,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 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要贯穿生 态环保理念,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因地制宜、一村(镇)一 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名村, 防止千篇一律。同时,结合实施“全国移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示范县”工程,建设一批移民 新村,加快改善移民居住条件。四要深入实施镇村保洁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确定的目标,按照“三无两有”的基 本要求,深入实施镇村保洁工程。采取村集体收入安排、社会捐资等形式,着力解决保洁工 程运作资金保障问题。按照“不定期暗访,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考核,年终一总评”的工作 制度进行考评,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确保保洁工作经常化、长期化。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创 建工作,以提升农村环境水平为重点,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土壤环境治理等工作。今 年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力争在各镇建成一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在各自然村建成 一座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五要完善就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农民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积极实施“双转移”战略,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 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政策,并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启动新一轮 的扶贫开发工作,切实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同志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不仅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惠民生、 定民心、保稳定的重要举措。让我们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让我市农产品品牌更多更 响,让农村面貌更新更美,让农民生活更富更好,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向更高层次发 展!编者按 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怎样才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中共广西壮 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 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深入 3个贫困村屯、走访 29 户贫困户,了解贫困现状、剖析致贫 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的基础上,就如何实施精准识别、精准 帮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意见。现将调查报 告全文刊发。广西罗城贫困村调查彭清华今年 3 月 8 日,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西 代表团审议时,叮嘱我们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决 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在国家推进脱贫攻坚的 新阶段,如何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我来到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罗城县,就此问题进行调 研。罗城县地处大石山区,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全 县总人口 38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超过 10 万人。两天时间里, 我重点深入到东门镇榕木村寨洲屯和四把镇棉花村上新屯、 下新屯,先后走访 29 户贫困群众,召开两场座谈会,通过“解 剖麻雀”,力求为全区打好脱贫攻坚战理清一些思路。走进贫困村交通条件差、房屋简陋、资源匮乏等,是贫困地区相似之处滇桂黔石漠化区是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广西片区涉及 7 市 35 个县(区)。榕木村和棉花村就坐落在这片区内。榕木村寨洲屯共有 76 户 351 人,其中壮族人口 占 95%,在近期开展的精准识别试点初评中,寨洲屯贫困发 生率为 44.41%。棉花村是一个仫佬族聚居村,我所到的上新屯有 26 户 85 人、下新屯有 19 户 83 人,2014 年贫困发生率 分别为 89.41%和 100%。贫不贫,在通行。从榕木村委到寨洲屯是一条 5 公里长 的狭窄砂土路,坑坑洼洼,村民反映,由于交通不便,他们 卖猪的价格比通水泥路的村屯每斤要便宜 1 至 2 元钱。通往 上新屯、下新屯的是更加崎岖陡峭的砂石路,两车相会,需 要大老远就停下来相互避让。两屯之间由一条小土路相连, 村民只能步行往来,屯里孩子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到山外去上 学。要致富先修路,这里的老百姓有更深的感受。富不富,看房屋。一个村子的贫富程度,往往从村民的 房子就能看出眉目来。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村落,多数是 土木结构的瓦房,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老式建筑人畜混 居现象较为普遍,房子分上下两层,牲口“住”底层,比较低 矮;上层住人,木地板,木板墙,也有的是泥砖墙;顶上还 有个阁楼,一般用来存放粮食。村民们打趣地说,底层是“畜 牧局”,中间是“人事局”,上顶是“粮食局”。寨洲屯就是这种 类型的壮族村,有 55 座泥坯或木板房,其中 17 座是危旧房。有的村民住房十分拥挤,吴世文、吴世相两兄弟家共 8 口人,各自只有一间 8 平方米的卧室,共用一个客厅。类似情况的 家庭还有吴代居、吴世员、潘代军、潘代友等农户。上新屯、 下新屯是仫佬族建筑风格,房子不大,小院落、高地台、青 瓦顶、土砖墙。听一村民说,自家房子是爷爷的爷爷盖的。 村里这样的老房子还有不少,有些年久失修,墙面、屋顶、房梁等受损严重,透风漏雨。村民吴天能家住房拥挤,77 岁 的老母亲只得与家里养的猪同处一屋。在这 3 个屯调研,遇到的不是老人、妇女,就是小孩, 很少见到青壮年。村干部说,寨洲屯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长 年外出务工,上新屯、下新屯平均每户约有一人在外务工, 有的甚至举家外迁。下新屯吴天壮夫妻长年在外务工,只留 下年近古稀的老父母在家相依为命。也有不少家庭是年轻父 母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去带。因为贫穷, 村里还有不少男人娶不上媳妇。寨洲屯超过 40 岁的光棍有 8人,上新屯有 10 名中年男子没娶媳妇。外村姑娘不愿嫁到 穷村来,加上仫佬族有男子“两边走”和入赘的婚俗,上新屯 有 13 人入赘到外村、1 人“两边走”。脱贫致富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比较而言,寨洲屯自然 条件好一些,全屯人均耕地 0.9 亩,还有一些林地和开荒地, 水源也不缺。屯长说,以这样的条件,只要把基础设施搞好, 把产业发展起来,是不会过穷日子的。上新屯、下新屯的条 件就差多了,人均只有 5 分地,还七零八碎,说“草帽一扔盖 块地”也不算太夸张。这里降雨量并不少,但属喀斯特地貌, 水都从地底下漏走了。我看到一个山石围成的水柜,内壁长 着“绿毛”,水面还漂着一些腐烂物,几根细细的管子把水引 向村民家,这就是他们主要的饮用水源。冬天水枯了,只得 翻山越岭到 4 公里外去挑水。实在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村民们最大愿望是迁到山外条件好一些的地方去住。走访贫困户劳力、耕地、技能、保障等要素的不足,成致贫主因这次调研,我尽量多走访一些贫困户,看看他们的境况, 听听他们的心声。两天走下来发现,尽管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但群众致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缺劳力。大多属两种情形:一种是因病因残丧失劳 动能力,另一种是因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家里无人种地和照 看。寨洲屯吴祖恩家是我走访的第一个贫困户,老吴耳聋, 女主人潘金花告诉我,全家 6 口人,女儿女婿长年在广东打 工,老两口年过六旬、体弱多病,还带着两个小孙子,只好 把自家承包的几亩水田无偿给别人耕种,留下 2 亩旱地种点 玉米糊口,日常花销主要靠低保费和养老金,二老加起来每 月 400 元钱。女儿女婿有时寄点钱回来,主要供孙子读书。 当我问每年给家里寄回多少钱时,主人支吾着说:“一点啦, 油盐钱,不多的。”再问,回答的还是这句话。据说,每家在 外打工的情况不一样,给家里多少钱村民一般不愿对人透 露。村干部反映,由于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 残,种点东西主要自己吃,很少拿出去卖钱。二是缺耕地。耕地是大石山区最稀缺的资源,这在上新 屯、下新屯尤为突出。下新屯谢福四一家 6 口,只有 1.2 亩 水田、1 亩旱地和 2 亩林地,且大多散落在大石缝里,非常 瘠薄,一年的收成仅得 600 斤左右稻谷、400 来斤玉米,林 地前年刚种上核桃,还没有挂果。多数农户还做不到自给自 足。2014 年,这两个屯的农业经营性收入折合现金人均不足 280 元。三是缺知识技能。在上新屯谢福科家,老谢告诉我,他 有三个儿子,老大在本镇打工,老二、老三分别 39 岁、35 岁了,只有小学文化,没什么职业技能,虽然长年在广东打 工,但收入不高,至今都没成家。这不是个别现象。寨洲屯 351 名村民中,具有高中、中专、中职学历的只有 3 人,其余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上新屯、下新屯 168 名村民中,除1 人在上大学和 12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外,其余均为小学文 化程度或文盲半文盲。外出务工者基本未受过职业技能培 训,普遍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种。如上新屯的 谢体锋,25 岁,初中文化,从事搬运工作,月收入只有 1800 元;下新屯的吴桂雪,27 岁,小学文化,从事清洁工作,月 收入只有 1500 元。由于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低,也有的村 民不敢走出去,只能留在家里搞些种养维持生计。四是缺大病保障。我走访的几个屯,都存在因伤因残因 病致贫或返贫的情况。潘小明家有 7 口人,原本家境还算不错,先是妻子因风湿性心脏病住院做手术,花了 10.67 万元,除新农合报销部分外,家里需支付 6.12 万元;接着是大儿媳早产生了一对双胞胎,家里又要负担住院费等 6 万多元,从 此背上巨大债务包袱。当地干部反映,寨洲屯因病致贫的有 16 户,因残致贫的有 3 户,占该屯贫困户总数的 48.6%;上新屯和下新屯因病致贫的有 13 户,因残致贫的有 4 户,占 两屯贫困户总数的 43.6%。村民盼什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尽 早搬迁等,是贫困群众心愿除了家访,我利用晚上和中午时间,先后在寨洲屯、上 新屯召开了两场座谈会,了解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所思所盼。 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来直去,不绕弯子。看得出, 村民们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对尽早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充满期待。归结起来,村民主要有“四盼”。一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寨洲屯屯长潘世怀开门见山, 请求上级党委、政府帮助该屯解决三件事:修一条全长 5 公里的进屯水泥路;铺设一条长约 6000 米的水管,引山泉水灌溉本屯后山 200 多亩的“望天田”;建设一项排洪工程,解决汛期内涝问题。棉花村村支书刘吉恩说,村里还有 4 个屯 没有通路,一个屯没有通电,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请求 上级帮助解决。二盼加快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村民谈得最多、最热烈的 话题是如何发展产业,就地脱贫。吴美枝是棉花村的一位中 年妇女,孩子 7 岁那年,丈夫不幸去世,她一直在外打工, 供孩子读书。前年她回家开荒种植毛葡萄,政府免费提供种 苗、水泥杆架和部分肥料等,目前已种下 30 多亩。她说, 如果能得到优惠贷款解决毛葡萄种植初期施肥问题,她还想 扩种 50 亩,几年后有了收入就能偿还。村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毛葡萄每斤 3 元的收购价格,正常管理 4 年后亩产量可达 1200 斤、产值 3600 元;砂糖橘价格稳定的话,第四年亩产量可达 2000 斤、产值 6000 元,第六年进入丰产期后亩产量 6000 斤、产值 1.5 万至 2 万元;核桃种植期长一些,管理成本也低一些,到第八年才能结果,按干果 25 元/斤收购价计算,初产期亩产值 750 元,第十三年进入丰产期后产值可达 7500 元。村民们说,只要产业发展起来了,脱贫致 富就有了保障,很多在外务工的也愿意回来。三盼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些村民反映,他们 的最大愿望是改善农村医疗、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棉花村 村民吴金花,儿子患尿道结石,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自己 还需要承担一部分,就这点钱也拿不出来,不敢去医院做手 术。棉花村妇女主任谢琼香说,她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以前 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当了村妇女主任以后,参加各种培训机 会多了,素质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她现身说法,认为治贫 必先治愚。寨洲屯村民潘凤娇,有两个孩子,大女儿 12 岁, 今年小学毕业,成绩很好,她说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 绝不让孩子们像自己这样受穷。还有几位村民在发言中希望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村里孤独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 问题。四盼尽早“挪穷窝”。与寨洲屯相比,上新屯和下新屯缺 水少地,只能搞移民搬迁。年初,当地政府决定在附近水土 条件较好的水虎口设立移民搬迁安置点,村民们非常兴奋, 没等政府补助资金下来就自筹资金先干起来了。我来到这个 安置点,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近万平方米的土丘已经平整 为宅基地并切块分到户,多数农户已下好房屋地基,快些的 房子砌到了一层。建房资金,政府补助一点,贴息贷款一点,农户自筹一点。少数特困户实在拿不出钱,短期也没有还款 能力,还要采取一些特殊扶持办法。当地干部说,经过这些 年的工作,群众的思想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对搬出祖辈居 住的深山不再抵触了,关键是钱从哪里来,搬到哪里去,搬 迁后如何发展?这些都需要认真谋划和解决。我们怎么做全力补齐短板、扶贫精准识别、差异化帮扶、加强基层 党组织建设等,是今后工作重点通过这次调研,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贫困群众的生活艰辛 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实施精 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在找准 着力点上下功夫、求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短板”。经过多年的艰苦努 力,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至 2014 年底,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 2010 年的 1012 万人减至 538 万人,贫 困发生率由 23.9%下降到 12.6%,但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 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仍然是全国脱贫攻 坚的主战场之一。榕木村和棉花村是全区 5000 个贫困村的缩影。实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目标,从今年开始,全区平均每年要帮助 800 多个贫困村“摘 帽”、90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异常艰 巨。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下定决心,采取超常举措, 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含糊、任何动摇、任何懈怠、任何 推责。精准扶贫首先要抓好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前提。抓好精准识别,要着力解决好识别 什么、谁来识别、如何识别的问题。识别什么?关键是建立 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定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贫困户的收入构 成,除了现金收入,也有非现金收入,除了在本地的收入, 还有在外地的务工收入,很难一一核实,需要建立一套包括 其家庭人口、收入、住房、耕地、生产资料、劳动力乃至孩 子上学情况、病残家庭成员等要素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按 照一定权重逐项登记打分。从群众反映看,这样识别比单纯 地通过自报收入来判别贫困程度更为客观和准确。谁来识 别?可以由下派干部、工作队员和贫困村第一书记组成工作 组,在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参与配合下进行。之所以要以外 派人员为主,是因为派去的同志文化素养高一些,便于掌握 政策,且在当地没有复杂人情关系,较为超脱,更有公信力。 如何识别?关键是要严把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 议关、公示监督关、审核确认关,健全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 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确保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群 众满意。因村因户施策,实行差异化帮扶。广西山区面积大,村 屯小而分散,一村多屯较为普遍,不同的贫困村屯、贫困人 口,在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帮扶需求上有很大差别。必须 以贫困户和自然屯作为精准识别的基本单元,以行政村作为 产业开发规划的重点,对不同的贫困对象采取差异化帮扶措 施。就地发展产业是脱贫主攻方向,要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金融支持、技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问题,提高农民 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一村一 品,把贫困村变成专业村、贫困户变成专业户。务工收入是 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要多渠道加强农民工就业和专业技能 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收入水平。移民搬迁 是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广西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达 100 万,要采取特殊政策抓好这项工作,确保他们搬得出、 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此外,对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 口,通过大病医疗救助扶持解困;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 口,实行低保政策兜底脱贫。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要确保他 们能上学、能就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帮 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各级党委、政府抓扶贫,不 能代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主心骨和领头羊作用,不能代替贫 困群众自身的努力奋斗。要着力选准配强村级班子,选好培 训好带头人。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以各种方式把 他们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只要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 出来,事情就好办了。要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屯脱贫规划编制、项目选择实施、 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等过程,让群众真正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 的主力军。强化资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推动现代化 大农业跨越发展年初以来,我们平安镇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 打造有机水稻生产加工强镇为目标,创新发展方式,创建种植基地, 延伸产业链条,取得了农业生产大丰收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喜人成 绩。一、以项目资金为牵动,全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后劲 显著提升。2015 年,我镇共整合两大平原、农委、水利等部门涉农资金近 千万元,重点实施了一批保障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了农 业发展后劲。一是抓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立水稻育秧大棚基地 3处,安装大棚 350 栋,加固河堤 1.5 公里,维修河堤 4 公里,维修田间路 20 公里。二是抓好“两大平原”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两大平 原”项目建设规划,保证了项目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新建渠系 175.7km,水利构造物 846 座,农田路 121 千米,桥梁 2 座,涵洞 178座,拆除涵洞 17 座,架设高压线 2.675 千米,地埋低压电缆 0.35 千米。三是抓好科技示范引领。辟建民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3 万平方米,配套育秧大棚 70 栋,催芽车间 1000 平方米、安装杀虫灯 34 盏,园 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同步跟进,智能催芽、物理防控等一批新技术在园区广泛应用,园区示范引带能力显著提高。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力加快改革步伐,助推现代化大农业提质增效。一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种植规模。2015 年,我镇引进企 业 1 家,组建合作社 3 个,发展种植大户 10 户,扶持富能家庭农场扩大规模,新增规模经营土地 1.1 万亩。树立了党王俊岭、李彦、平 延军等一批党员示范户,为发展规模经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 用,二是启动土地确权。全县土地确权工作会议结束后,我镇立即召 开镇村两级干部大会,迅速传达会议精神,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工作 方案,印发致农民的一封信 8000 份,并按照工作量对包村干部进行 了重新调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组织干部驻村进屯入户, 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按时完成了台帐核对、地块绘图、农户确认签字、 户主推荐等前期基础性工作。三是发展有机水稻种植。引进银泉公司 建立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种植有机水稻 5000 亩,采用安全、绿色的 种植模式,施撒有机肥,控制农药用量,物理防治虫害,保证了产品 质量安全,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远销哈市、北京等大城市,最高售 价达到每公斤 30-40 元,银泉公司模式的成功,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 有机水稻的信心。三、以农业企业为引领,实行全产业链经营,助推水稻产业提档 升级。成立销售团队,壮大产业链,用产业优势助力种的好和销的好,产品 已经打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大型超市,为我镇水稻实施产业化经 营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引进 大庆客商孙鹏程投资 6000 万元,建立鸿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要 从事粮食种植、收购、批发、仓储、烘干、加工和养殖业务。公司主 推稻花香、龙稻十八、金香一号等优质品种,实施绿色生态种植。企 业采取统收统购统销的模式,节约生产成本、高价流转土地、高价收 购原粮,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企业还规模经营土地、成立 种植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在销售环节上,采 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产品的销售能力。截至目前,企业已经投资近 1500 万元,承接民族园区,流转土地 200 公顷,与周边农户签订订单农业近万亩,完成了园区办公楼和 仓储加工基地建设规划。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XXX(2017 年 12 月 XX 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的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是一次工作上的安排部署会,也是一次思 想上的誓师动员会,更是一次行动上的督促落实会。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 是针对全省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评反馈我区的 X 个方面突出问题,督促各乡 镇各部门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另一方面,是安排部署迎接全省贫困县退出验收核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工作。当前,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冲刺期,没有退路,没有 回旋余地,容不得等待观望和丝毫犹豫。各级各部门必须百倍用心、千倍用力,超常努力、 超常付出,集中攻坚、奋力冲刺,确保实现全区脱贫摘帽目标。刚才,X 区长就省上第 XX 评估小组反馈的突出问题整改、就如何做好全省贫困县脱贫 退出验收核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 措施具体,任务明确,责任清楚,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领会,全面抓好落实。下面,我 就迎接全省贫困县退出验收核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工作再强调三个方面:一、高度重视,坚定脱贫退出的信心和决心经省扶贫办审核,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我区被列为全省首批 6 个脱贫退出片区县 之一,说明省、市党委和政府对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是充分认可的。近年来,区上千方百计加 大投入,全力以赴补短板、提弱项,贫困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区贫困发生率、 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 7 项刚性指标已经达到省定脱贫退出标准。实践证明,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想对路、措施得力、工作扎实,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 的。目前,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省上最新下发的《XX 省 2017 年度省级核查验收办法(试行)》中的验收指标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工作稍有疏漏, 就会影响整区脱贫退出,给区委、区政府的整体工作造成被动。说句实在话:整区脱贫退出 这项工作,我们已经连续提了三年,真是到了必须要通过的时候了,“再通不过,谁能负起 这个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再鼓一 把劲、再加一把力,向最“难处”攻坚,在最“痛处”发力,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二、紧盯指标,扎实做好脱贫退出验收工作12 月 X 日,印发的《XX 省 2017 年度省级核查验收办法(试行)》中的 4 大类 13 项 指标,除贫困村退出率外,其余全部为否决指标,《办法》主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安 全饮水”“两率一度”等重点内容而制定,突出到村到户措施的落实。对全面完成上述考核 指标任务,我在 12 月 X 日迎接省上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评工作会议上已经做出了强调,考虑到这两次考核指标内容及考核方式基本一致,加之前一次考评任务落实“欠账 大、疏漏多”,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再重复讲一遍。一是关于消除错退率问题。从近期抽查情 况和省、市反馈问题来看,个别乡镇对部分贫困户的收入仍然存在“巧算账”等现象,个别贫困户实际收入勉强达到 3700 元,与“三本账”记录内容明显不符,个别已脱贫户“三保 障”未完全实现。存在问题的乡镇一定要尽快组织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对照贫困户脱贫 11 项指标,对 2014—2017 年已脱贫户逐村逐户进行核实,尤其对低保、五保已脱贫户等兜底人群进行重点核实,坚决做到该返贫的全部无条件返贫,确保贫困人口的减少是实实在在 的。二是关于消除漏评率问题。国家要求在 12 月 31 日前必须完成动态管理和数据采集,随后国家系统会正式关闭。各乡镇要充分利用下剩的 9 天时间,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逐 村排摸,重点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和有重大变故的农户,确保精准识别“一户不漏,一人不落”。 三是关于提高群众满意度问题。群众满意是做好全省贫困县脱贫退出验收核查的重要指标,考评组设定的“认可度”考核内容,将从贫困县退出认可度、群众对扶贫政策落实和帮扶成 效认可度等方面来衡量,认可度至少要达到 90%以上才能达到指标要求。大家必须要带着 感情,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一要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集中资源和力量,从贫困户最直接、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出 发,实实在在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二要持续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各乡镇、各部门 要指导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把工作重心放在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和医疗救助、教育培训、 低保兜底、精准贷款等政策落实上,充分利用冬闲时间,集中精力协助、督促村“两委”公 平公正落实惠农政策,以各项政策的落地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三要持续提升帮扶亲和力。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用心用情帮扶,深入开展遍访、回访活动,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必访、有意见户必访、收入困难户必访、低保户必访,真正把贫困群众当做亲人。今天会后, 各帮扶单位要组织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集中开展到村到户帮扶活动;各乡镇要将驻村工 作队的到岗到位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抓在手上,强化督促检查和日常帮扶考核,做到常联系、 常走动、见实效,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赢得贫困群众的认同感。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关于贫困户的收入核算,目前区上的监测口径与省上验收核查口径有一些出入,省上的计算 方法将未“变现”的农副产品不计入当年总收入,算法有明显差别。请各乡镇按照新的收入监测表格内容要求,会后迅速对乡、村扶贫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并对 2014 年以来脱贫户的 收入逐户进行重新核算,确保在省上验收核查之前全面完成任务。三、统筹安排,全力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落实近期,即将到来的全省贫困县退出验收核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工作, 正在进行的农村“三变”改革、全区“两会”等各方面工作紧锣密鼓、紧密相关,都必须统筹做好。各乡镇、各部门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凝聚合力高效推进 各项工作。一要加强统筹协调。越是到了工作任务繁重的时段,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越要 静下心来,全面梳理、理清思路,分出轻重缓急,列出工作行事历,统筹好乡村干部、各级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在协调推进主要工作的同时,集中精力解决好脱贫攻坚工作 的突出问题,把最精干的力量派到最需要攻坚的地方,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二要提升工作效率。各乡镇、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衔接,减少掣肘因素, 加快工作节奏。12 月底到 1 月初,省上将先后开展贫困县脱贫退出验收核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工作,有效工作时间仅剩一周,承担工作任务的责任部门要认真自查 整改,抓紧查缺补漏,彻底解决到村到户政策落实不到位、验收资料不全等基础工作不扎实 的问题。三要改进工作方式。从 10 月份开始,各乡镇、各部门和各级帮扶力量反复进村入户, 群众或多或少产生了厌烦情绪。在此,我要求各级干部要注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入户前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明确详细的入户计划,避免不懂装懂、指手画脚,确保一次性将工 作做到位。四要强化督查问责。区委农办(扶贫办)、区督查考核局要切实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 作的日常调度和考核工作,按照时间节点督促各责任单位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实。要强化督查问效,对工作拖沓、弄虚作假,严重影响脱贫退出验收核查工作的要进行追责,全面查清 问题,做到见事见人,决不姑息迁就。同志们,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各乡镇、各部门要消除侥幸心理和麻 痹思想,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集中精力,全力攻坚,统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各全市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推进会议讲话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主要 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州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 进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有关工作,对全市城乡人居环境提 升行动进行动员部署推进。刚才,××、××、××、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就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 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经验做法,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工作。州住建局李 庆明副局长就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全市各级各部 门务必认真领会,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认真总结,切实增强做好城市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市工作,一直把城市工作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 抓,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 3 月 29 日,市委、市 政府召开了全市城市工作会议,今天,再次召开全市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做好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 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对城市工作的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城市工作和城乡发展新局面。(一)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牢牢把准城市工作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继 2013 年首次召开中央 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2015 年底又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是继 1978 年后首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会议,体现了党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一 个尊重、五个统筹”的总要求,从中央层面为城市建设搭建顶层设计,对城市规划、住房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画好了蓝图、提供了遵循,意义十分重大。今年 5 月 26 日,省委、省政 府召开了全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书记、××省长、国家住建 部黄艳副部长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和谐幸福、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特点的城 市发展道路,使××成为祖国大家庭的美丽后花园,为我们推进城市工作指明了实施路径。 2016 年 6 月 8 日,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书记、××州长、省住建厅副厅长××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城市工作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对统筹推进我州城市发展工作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 署。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大势、引领发展,努力开创全市城市工作新局面。(二)要客观审视我市城市现状,充分认清城市工作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时期,是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 一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从“十一五”末的 24 平方公里增加到 35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 25 万人增加到 32 万人,城镇化率 57.4%,比“十一五”末增长了 5 个百分点。二是规划引导作用得到加强。修编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加大了 城南片区、城北片区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力度,完成了城市交通、城市绿地等专 项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四规合一”规划工作。三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城乡建设资金 315 亿元,实施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两污”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150 多个。累计投入 6.89 亿元开展盘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和生态景 观带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四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服务管理职能下沉到街道社区,城 区环境脏乱差、乱占乱建、乱停乱放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拆除乱占乱建等违法建筑 1.65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并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 市。平坝、马塘等特色集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工作取得实效。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市城乡发展不均、不优,历史欠账多、人民群众 满意度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城乡差距仍然较大。2015 年我市的城镇率是 57.4%,数字上看比全省(43%)、全州(37.2%)的城镇化率高,但结合我市主城区地位来看,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呈扩大趋势。 二是规划水平不高。规划前瞻性、严肃性、科学性、公开性、权威性不够,对未来发展估计城市内涝;规划之间衔接配套不够,一些专业规划还没有编制,详细规划覆盖率低;有的规 划缺乏文化意识、缺乏民族特色、缺乏地域特色,建筑物千篇一律;随意变更规划的行为时 有发生,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被任性破坏。三是城市品味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仍然存在 重开发轻保护,没有很好地保护一些特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迹;重地上轻地下,地上设施 相对齐全,地下管线混乱,燃气、电力、电信、供水的地下管网埋设与维护各自为阵,“马 路拉链”问题屡见不鲜;重新区轻旧城,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新区开发建设上,而对旧城区 建设管理不到位;重数量轻质量,城市“短命建筑”仍然存在,城市绿地和停车位等配套设 施严重不足;重硬件轻软件,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精力多,而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城 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得不够。“五重五轻”导致城市历史文脉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和传 承,城市标志性建筑缺乏,城市整体的形象、品味、档次还不够高。四是城市管理服务能力 不强。在城市管理中,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晰,职责交叉、各自为政,力量和权力下沉不到位, 在城市服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着的看不见”等情况;有的同志对“服 务进社区”概念不清楚,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仍停留在传统的“管 理者”层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交通秩序混乱、拥堵,车辆乱停乱放、随意停靠 等行为还较为普遍;以街为市、占道经营现象还比较突出;违法违章建筑整治的执法力度还 需进一步加大。五是乡镇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乡镇集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管 理方法方式落后,垃圾乱堆、污水乱排,街道路面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又尘土飞 扬。部分农村畜禽散养,垃圾乱丢。城乡发展遇到的这些问题,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 同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我们必须敢于正视、积极面对、勇于担当,采取强有力措施, 切实加以解决。二、贯彻新理念、顺应新趋势,推动城市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市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州城市工作暨城 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自觉尊 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按照“五个统 筹”(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 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的要求, 以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一)突出超前性和科学性,着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多次强调,“考察 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 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规划理念,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城市和乡村、新 区和旧区、地上和地下、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规划和设计的关系,科学谋划城市未来发展 的“大棋盘”。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要有甘当小学生的胸怀,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的好经验 好做法,使城乡规划和建设有特色、有文化、有个性。一要创新规划理念。围绕建设滇东南现代化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宜居城市,把新理念融 入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实现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 细规划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规划无缝衔接,把城市规划得更加科学、更有特色、更加亮丽。 要实施“阳光规划”和开放式规划,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吸取各方面专家的智慧,更 重要的是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提高规划的公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尽快启动城市 规划馆建设,充分展示城乡规划成果。二要搞好地下空间规划。牢牢抓住国家政策,抓紧抓好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综合利 用等地下建筑的规划,确保尽快开工建设,把地下空间这块短板补起来,着力解决地下管线 混乱、地面反复“开膛破肚”、“城市内涝”的顽疾。三要做好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搞好城市建筑布局、城市景观风貌等设计, 以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造型、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使城市建筑和景观 相互协调、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要围绕××城市天际线建设,以盘龙河流域和城市面山为 重点,全面开展景观规划设计,特别要加快东山、西山和凤凰山等城市面山的绿化规划编制, 加快盘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和人行栈道规划设计工作,尽快启动组织实施;要加强城市面山 生态环境保护,严厉查处破坏环境特别是非法买卖墓地行为,把监管责任压实到村(社区)、 落实到基层干部,严禁再发生非法私建、乱建墓地行为,保护好面山生态,切实把××市的 形象窗口规划好、设计好、打造好、保护好。四要严格执行规划。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必 须严格执行,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各类城市规划的修改必须严格按照 法定程序进行,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特别是在 小区开发上,要严格规划执法,对开发商随意变更规划的情况要依法制止,在对房屋进行验(二)突出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着力建设山水园林型宜居城市。将科学的规划变为美 丽的城市,建设是关键中的关键。要坚持以自然为美,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 住乡愁”。一要打好文化特色牌。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决定着城市的品位。××市历史悠 久、民族众多,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城市新形象的核心依托。规 划、设计、建设城市,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运用,在城市景观、建筑、 雕塑等的设计和建设上彰显地域特色,在历史街区、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保 持历史底色,在饮食、风俗、医药等传承上延续传统文脉,让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成为城市 最鲜明的特色和魅力。二要打造亮点特色。要提升城市品位,必须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展示城市特色。要突出 特色,就必须把握重点。要抓好“点”的打造,重点加快建设中央尚城、佛寿街片区等一批 城市综合体项目,推动城市商贸街区再上档次、再提品质,打造城市亮点工程。要抓好“线” 的提升,重点加强对盘龙河城区段的改造提升工作,提升形象,提升品味。要抓好“面”的 亮化,通过抓好路灯、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行大树增绿、鲜花增韵、灯光增彩等 绿化、美化、亮化效果,在推进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中,既要种树,更要种花。××城曾 被苗族同胞喻为“鲜花盛开的地方”,但是现在城区建筑多、树木少,鲜花更少。因此,要 多种花、种树,要选择符合××市实际的树种、花种,带动城区整体形象的档次提升。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新区旧区一起抓、地上地下一起建,加强市政设施建设, 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重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现在很多学 校、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人口密集区以及重点路段的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节假日更为突出, 市民反映非常强烈。对此,需要各部门共同配合,从公共设施规划布局、道路和停车场×× 扩建、城市秩序管理和治理占道经营、公交线路和站点建设布局、公共交通组织等各方面综 合施策,努力加以缓解。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力加快环东 路、环西路、城南大道至三七产业园区道路、东西互通和庒子田立交等道路项目建设,确保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构建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布局合理、有机连接的路网系统,拉开城 市框架,提升道路通达性和居民出行便利性。要加强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按照海绵城市、综 合管廊标准实施建设,加快建设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海绵城市。针对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供一次性预埋,防止城市道路“开膛破肚”。要加强公益设施建设,优化布局中小学、幼儿园、 超市、农贸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让居民工作、生活、就学等与 居住地尽可能近、出行尽可能短,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要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等 公共活动空间,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合理配置停车设施,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 方便,让城市街区和道路更有人情味。要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积极争取国开行等金融部门 的贷款,加快佛寿街片区、桥工队片区、西山中寨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进度,抓紧抓好 下一批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的落实,着力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三)突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城市的核心是人,主 体也是人。市民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生活方便不方便是城市管理服务最好的评判标准。 要紧紧围绕今年“服务进社区”这个城市工作主题,坚持协调协同,推动政府、社会、市民 同心同向行动,集聚“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强大正能量。一要提高城市服务水平。要牢固树立“小政府大服务、小社区大服务”的意识,加快服 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劳动就业、社保、民政、卫生计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 职能和服务资源,结合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要坚持从小 事管起、从细处着手,针对群众生活中的小情小事做细做精服务,结合创业就业工作,加大 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全方位进入城市社区家政、养老等服务领域,有效增加服 务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要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小区”活动,关心服务好困难居民、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孤寡老 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真正为小区居民排忧解难。二要理顺管理服务体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 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州的部署要求,探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 合规划、国土、环保、交警、城管、市场监管以及其他需要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及相应的 行政强制权,进一步将人、财、物下沉到街道社区,努力形成“一支队伍管全部”的综合执 法机制,着力构建权责清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大城管和综合执 法体系,解决好城市“多头管理”的问题。三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网格化、智能化发展,充分借鉴学习上海市徐汇区加强 城市管理服务的经验和做法,敢于创新、主动创新、坚持创新,科学划分城市网格单元,将 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全市网络平台资源,加快有机对接和资源共享,提高“数字城管” 执行效率,实现精确、快速、高效、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四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要营造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 自觉提升文明素养,共同维护城市良好形象。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 工作者、退休干部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广泛开展文明劝 导、环境卫生清理、文明新风宣传、治安防范、科技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 量参与到城市管理服务中来。(四)突出美丽宜居和清洁干净,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省委、州委提出, 要把城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居住地,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 水平和幸福指数有一个大的改善和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做到工作 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防止反弹,确保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让全市的城乡面 貌得到明显改观。一要在城市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城 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在城市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四治”是:“治乱”,重点 整治社会治安秩序,建设安全城市,保障市民安全,加大力度整治乱摆乱设、乱贴乱画、乱 吐乱扔、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行等市容环境乱象,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 有序、祥和的城市环境;“治脏”,重点治理车站广场脏、公共厕所脏、饮食摊点脏、集贸市 场脏、街巷院落脏等;“治污”,重点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废渣污染等;“治 堵”,重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解决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问题。“三改”是,改造旧住宅 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一拆”就是拆除违法违章建筑,这是省、州党委、政府的 明确要求,市委、政府也研究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全面开展城乡违法违章建筑整治工作, 杜绝增量、拆除存量,三年内全部拆除,首先要依法依划定范围,明确任务和时限,责任到 部门、街道,任务到村社、责任到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 的决策部署上来,出重拳、下大力开展好这项工作,虽然面临的压力和阻力会很大,但必须 要做好,如果现在不做,今后的阻力会更大,成本会更高。“一增”就是大面积增加城市绿 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要做到一年重点治理,两年大见成效,三年巩 固提高,四年规范管理,五年实现常态化。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 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工作,在农村开展“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配套完善村 庄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厕、村内道路、绿化亮化、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开 展农村乱搭乱建行为专项整治,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综合 行动,实施人畜分离、厨卫入户,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切实改善农村人民环境。三要确保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取得实效。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既是我市 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助推器,也是各乡镇、街道比学赶超的大舞台。市委、市政府将研究成立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全力推动“431173” 行动;市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制定年度计划和方案,加大推进力度; 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强力推进。要加强宣传,搞好舆论引导,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行动,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营造 人人参与城市“四乱”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对工作扎实、成效显 著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进 展缓慢的,严肃追究责任。(五)突出文明创建和全民共建,全力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能否成功创建“全国文明 城市”,是对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考验。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形势的 严峻性,以最严的标准、最细的工作、最实的作风、最大的努力,切实把创建工作抓出成效。一要提高市民素质。指出,“市民文明素质决定着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素 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要深入推进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六进”活 动,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要求,单位、学校、社区、家庭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加 强教育引导。要组织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让文明意识铸牢在全体市民心中。“创建全国文 明城市没有旁观者”。要发动全体市民主动参与、全程参与创建活动,在参与创××提升文 明素养、养成文明习惯,让遵规守纪、明礼践礼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二要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付出艰辛努力。 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扎实开展国家智慧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 家科普示范市、国家双拥先进城“五城联创”工作。要加大对城市周边荒山荒坡的绿化力度, 使城市面山成为城市生态屏障、城市休闲乐园;要大力实施城市生态隔离带、生态河道及道 路绿化工程,提高绿地总量;要高标准推进盘龙河治理工程,将中心城区建成山水相宜、山角、无盲区、全覆盖。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研发、科技推广运用,设立××市“七 花科技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积极支持驻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解决 好军属就业、就学、就医问题,妥善安排支持好复转退军人就业创业问题,抓好国防后备力 量建设工作。三、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城市发展愿景顺利实现 推进城市发展、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必须上下步调一致,以令出必行、有 责必担、迎难必上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实再落实。(一)加强领导,引领落实。要加强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把城市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 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 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城市工作格局,统筹各方面力量抓好落实。要将城市工作和全国文 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以严格考评倒逼 责任落实。(二)培育人才,推动落实。抓好城市工作,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人才。要加强干部教 育培训,把城市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教育引 导各级干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提高领导城市工作 的本领。要加强规划师、建筑师等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城市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用 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三)敢于担当,狠抓落实。城市工作既有琐碎艰辛的一面,也有急难险重的一面,面 临的问题不少、困难更大,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务必具备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要始终 坚持与责任同行,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既要发扬“老黄牛”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 地、不计得失,也要具备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善攻难关的先锋精神,在挑战面前有拼劲, 在困难面前有钻劲,在挫折面前有韧劲,确保工作节奏再加快,时序意识再加强,推进措施 再加码,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赢得快发展。(四)形成合力,促进落实。要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能动性,充分发挥统一战线、 群团组织的积极性,汇聚城市工作合力。要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市民 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析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对关系全体市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履行法 定程序,坚决杜绝随意决策。要创新执法理念、完善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严格规 范公正文明执法。同志们,做好城市工作,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 立即行动起来,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强势推进,为加快建设滇东南现代化中心城市、山水 园林宜居城市,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而努力奋斗!XXX 同志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讲 话今天县委、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 彻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农业 农村工作。以上建军常委传达学习了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新波县长全面回顾总结了去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 的任务;我县 2011 年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明显,得到区、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自治区 2012 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县作为一个典型的经 验,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并且获得了新农村建设、农业招商引资和 农业科技服务等三项大奖。刚才会上还表彰了一批农业农村工作中涌 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四个乡镇、部门、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 言。现在结合我县具体情况,我再讲四点意见:近期,在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农业农村 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理念,比如: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拐 点,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的建设等等。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十 分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是今年针对 13 个特色产业,分别成立 由厅级领导担任组长的优势特色产业领导小组,目的就是加快特色产 业提质增效步伐。县上相关部门要抢抓机遇,积极做好对接工作,争 取项目资金的支持。第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县,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农 业,促进农业增效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重点要大力实施“五 大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源自于农业的特色。“特色”不只是“与众不同”, 更是“出类拔萃”;不只是“人无我有”,更是“人有我优”。要着 眼建设中华杞乡,优先发展枸杞产业,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打造 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枸杞苗木繁育、科技研发、质量检测、人才培养、市场交易、文化推介等“六大中心”,巩固枸杞产业在全国的领军地 位。同时, 要提振红枣产业、 大力发展硒砂瓜、 供港蔬菜、 苹 果、生物环保养殖、奶产业等优势产业,努力打造在全区乃至西 部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核心区、示范区。硒砂瓜作为我县的另一 个招牌产业,要切实在巩固提升上下功夫,农业部门要加强与市农牧 局等相关部门的对接,做好技术指导、培训服务,全力抓好品牌品质 保护工作。二是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针对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提档 升级,加快推进新水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区建设进度,重点建设以恒 兴、万盛、瑞碧、天友、惠利、顺元堂等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为核心 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切实抓好石空金岸农企合作社运营的支 持和指导;推进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改造、扩展和提升加工 能力,再造产品加工新优势,着力打造一支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 营销品牌化、经营国际化的现代龙头企业集群。今年,中央扶贫会议 把六盘山区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我们将发挥我县的比较 优势,积极争取把石空新材料循环示范区纳入扶贫产业园区计划,多 种渠道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通过园区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不断 扩张、用工的急剧增加,有效发挥优势,解决生态移民转移就业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三是大力实施“名优品牌创建工程”,提高农产品国际知名度。没有品牌的产业永远做不大, 没有名牌的企业也做不长久。 目 前“ 中宁枸杞” 品牌价值已飙升至 30.5 亿元,这就是我们的无形 资产。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加 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发,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 系和商标管理异地维权机制,做好农业品牌的培育、整合和保护工 作。中宁枸杞是中国驰名商标,但品牌的使用、管理、认证与品牌影 响力不相适应。我们一定要加强市场秩序整顿,加大商标管理和维权 打假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在维护枸杞市场秩序上真正拥有发言权。四是大力实施“农产品市场培育工程”,推进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国际化、产销一体化的农业。要完善产地专业市 场、中转批发市场、销地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 推行供港蔬菜生产模式,支持发展直供直销。鼓励城市连锁超市、大 型企业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农超对接,种养大户对接,增加零售网点, 减少流通环节,确保农产品卖个好价钱。今年,要抓好农贸市场和枸 杞交易中心建设,争取商务厅在各个社区、居民住宅区建设果蔬直销 店,为居民提供方便。要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经营大户、 农产品加工企业创办或领办农产品流通实体,参与农产品市场流通, 确保农产品销得出。五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农产品装备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实质上是农业科技、装备、管理的现代化。要加强农业 科技推广体系、科研开发体系建设,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 育,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 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 农业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力 度,强化农技推广服务,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成为新技术、新品 种、新工艺的示范和推广中心。研究解决乡镇农技服务队伍知识、年 龄老化、人员断层、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第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 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 和举措。结合我县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突出规划引领。村镇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要把握沿黄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以“靠城、 沿路、近水”为原则,增强土地集约功能,制定切实可行的乡镇产业 发展和建设规划。去年,全县村镇规划体制改革已完成,新成立的村 镇规划站要发挥积极作用,科学制定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 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路灯亮化、环境洁化、服务强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建设规划。要注重突出特色和整体协调,不能把城镇建设的 做法简单套用到农村建设中去,不能把城镇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这是 新农村建设中极力杜绝和避免的关注点,防止我们的村庄建设千篇一 律。二要强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保证。要以中低产田改造和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强化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灌排条件。要加大“塞上农民 新居”建设投入力度,实施危旧房整村连片集中推进,抓好水电路气 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建设。要抓好林木管护、禁牧封育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落实。三要加强公共服务。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优先位置,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下大气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解决师资力量 薄弱和生源流失。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实 农村医生队伍,推动优质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 精神文化需求。四要提高管理水平。把服务民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发挥好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和维稳中心的综合作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 服务。要注重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切实做好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 各项工作。要全面推进民风建设,培育淳朴向善的人文环境,不断增 强群众的法制观念,使农民的文明程度有一个大的提高。要结合农村 大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努力使农村人居 环境和群众卫生习惯有大的改观。要加强平安村镇建设,落实人防、 物防、技防全覆盖,构筑起较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五要培育新型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 要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农村职业培训中心,充分发挥现代远 程教育等各种培训资源优势,较为系统地进行农业基础理论和技能培 训,逐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他们培育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 第三,统筹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从本质上说,城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各种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和辐射的过程,是 城乡各种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消除的过程。新形势下, 推进城镇化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完善城镇产业功能。农村集镇处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汇点上,是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节点,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要根据小城镇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 要,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小城镇,增强其吸引和辐射功 能。重点要抓好石空镇、大战场镇的小城镇建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为老移民区,大战场镇要按照“移民典范、幸福回乡”的发展定位, 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宗教和顺上做大文章,为全区“十 二五”期间 35 万生态移民树立样板。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 镇化战略结合起来,围绕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扬长避 短、因地制宜地引导和鼓励发 展商贸、旅游、文化、医疗、金融、 中介组织等服务业。二是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要积极稳妥地探索推进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鼓励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导入政策,引导偏远、分散村 庄农民及富余劳动力向集镇转移,适时适度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 化。要充分发挥我县工业企业多、发展快、用工需求量大的特点,大 力促进农民变市民、农民变职工的进度,使有意愿、符合企业用工条 件的当地农民、生态移民实现就地务工,就地转化。要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确保重大项目落户,掀起全民创业热潮,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脱离农业生产,投身到创业 就业行列中,使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要充分保障进城农 民的合法权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农民自主流转或处置土 地、宅基地等财产。三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被 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资助贫困家庭子女 入学和廉租住房等制度建设。要注重从制度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 盖和均等化,努力解决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大病救治、住房 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解除进城落户农民的后顾之忧。第四,切实提升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一篇大文章,既需要具有较高的 理论和政策水平,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 情。这就要求我们从真情为民着眼,从求真务实着手,以优良的党风 促政风带民风,进而凝聚起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最广泛最深厚的力量。一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三农”。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把促进我县农业稳定发展和 农民持续增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各级党政 “一把手”,要 认真履行职责,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以 强有力地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县委将更加 注重从乡镇基层选拔使用干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乡镇和涉农部 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拿出一定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 把握投资导向和扶持重点,研究项目、谋划项目,力争实施一批优势 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 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同时,要特别重视和加强难点乡、难 点村的治理和扶持,做好解决喊叫水乡问题的“一揽子”计划的落实, 切实推进发展步伐。二要密切配合,汇聚强大合力。做好当前的农业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要加强组织领导,政研室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牵头部门,要发挥好职能 作用,做好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 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加强工作指导,积极主动服务,打整体战,打 攻坚战。今后,在各类奖项设置上要合理制定办法,进行整合,体现导向性、体现效率,有效促进工作,以此激发干部群众投入工作的热 情。同时,在一些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上,要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 导、党政齐抓共管、涉农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 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合理分配领导力量,确保抓农业农村工作的 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三要转变作风,强化协调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越是形势喜人,越要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吃透民情上下功 夫,扎实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 法,使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要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住村、信访积 案包保责任制、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等措施,不断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 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崔波书记在 自治区干部联系基层的会议上部署,干部联系群众、帮助基层工作制 度,一定五年不变。我县已建立了相关制度,但落实效果并不理想, 今后要加强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的落实。在解决喊叫水乡问题方面我 们下派的 19 名优秀机关干部驻村任职,达到了机关干部下基层、接 地气的效果,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要长期 坚持下去。今年是县委、政府确定的“抓工作落实年”,做好农业农 村工作,更需要狠抓各项措施落实,这不仅是推动工作的需要,更是 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进一 步健全完善责任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 兑现,确保任务完成,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体现各级党政组织执 政为民的情怀。最后,我还要特别强调两件事:一是宽口井生态移民搬迁等各项 工作,要精心部署,提前谋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同 时做好土地流转、后续产业培育、就业转移、“两委”班子建设等工 作。二是封山禁牧工作,自治区领导特别重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要一如既往地抓紧、抓实、抓好。对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乡镇, 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同志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事关社会安定,事关人民福祉。我们一定要珍惜机遇、珍惜春光、珍惜信任,扎 扎实实,埋头苦干,奋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 迎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 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发展新思 路新举措,这对于农业县(市)加快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大 的现实指导意义。德惠作为吉林省的农业大市(县)之一, 未来一个时期,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 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 围绕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 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三个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哈长 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全国知名绿色食品生态城、全省低碳 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城,加快推动德惠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 转变,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我省新一轮振兴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德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要做好以下六篇文章。 一、依托中国食品名城,做好以食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 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 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德惠属于农业大市(县), 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发展迅 猛。从 1992 年德大公司投产运营,到 2004 年达利公司签约落户,再到 2016 年回头客食品项目开工建设,一大批全国 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德惠,“中国食品名城”的影 响力不断扩大。2016 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 384 亿 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71%,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 已达 9 个,在全国县市中位列前茅,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德 惠市的主导产业,为发展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九大 召开以后,农业大市(县)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综合研判 德惠的发展实际和产业基础,今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心仍然 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要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做优 存量。围绕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把达 利、回头客建成百亿规模以上,把德大、德翔、佳龙、佰顺 等企业建成十亿规模以上的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巨龙腾 飞、群龙共舞的龙头企业集群。同时,还要加大品牌宣传力 度,提升品牌效益,不断强化德大系列熟食、达利休闲食品、 佳龙系列食品、“德惠小町”米等一批特色知名品牌在国内 外的影响力,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壮大 产业规模,做强增量。充分发挥“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效应,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全力引进一批规模大、 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底盘”。 同时,加强食品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 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集聚发展,着力构建原料基地化、 加工多元化、产品系列化、营销网络化、企业集团化的农产 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壮大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县域 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德惠作为传统牧业大市,畜牧业资源十分丰 富,全市畜产品产量占长春市总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 24%以 上,居全国县(市)之首。近些年来,依托雄厚的农牧资源, 建设了德大、德翔、佳龙、吉星、皓德、阔源等一批国家级 牧业龙头企业。2016 年,全市牧业产值达到 72 亿元,占全 市农业总产值的 50%以上。这种资源和产业优势来之不易, 是德惠多年来探索奋斗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巩 固提高。未来一个时期,德惠市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重要契机,坚持现代牧业发展理念,在畜牧业全产业 链发展上做文章。依托国家级重点牧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 完整的肉鸡生猪肉牛全产业链系统,加快转变牧业发展方 式,促进牧业发展优化升级、全面进步。以吉林德翔牧业有 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集饲料生产、种禽繁育、肉鸡放养、屠宰加工、粮食购销加工等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 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下一步,要以肉鸡产业园建设 为契机,积极鼓励引导德翔公司大力开展肉鸡全产业链建 设,按照纵向拉长、横向拓宽,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 发展思路,在上游增加祖代种鸡饲养和对饲料主要原料玉米 及大豆种植调控,在下游增加鸡产品的深加工和废弃物的无 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幅提高肉鸡产业效益,带动肉鸡 产业实现质的飞跃。通过德翔模式的示范作用,推动德大、 佳龙、禾丰等企业产业链的开发和延伸,进一步提升全市畜 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水平,实现对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保证 食品安全可追溯,从而打造“安全、放心、健康”的畜产品 产业链,全力提升畜禽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使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取得实效,加快由牧业大市向牧业强 市的转变。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生态环保循环农业发展产 业园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 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的经济体系。近年来,德惠市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引资兴建了泉德秸秆综 合利用、德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国能德惠生物发电等一批 生物质资源利用企业,形成了具有德惠特色的剩余资源及废弃物再利用模式,低碳、循环型生物质资源产业粗具规模。 下一步,德惠市要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 理念,在更高层次上谋划绿色发展之路。重点是依托泉德秸 秆综合利用、国能德惠生物发电等现有企业,在德惠经济开 发区打造生态环保循环农业发展产业园,加快推进农林牧渔 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努力构建产业链接循环 化、农作物秸秆利用高端化、畜禽粪污处理资源化的生态环 保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尤其要重点推进农作物秸秆利用高 端化发展,支持秸秆还田和肥料化利用,加快建立秸秆收集 转运体系,积极培育市场化的收储运销网络,形成布局合理、 产业链条完整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同时,积极推进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全省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示范 城。四、发挥区域公共品牌效应,做好“德惠小町”大米产 业带建设这篇文章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 心。德惠历史上就是重要的稻米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和稻米产业基础。松花江流经德惠,境内河道全长 86.33 公里,流域内主要有朝阳、岔路口、松花江、菜园子、大房 身等 5 个乡镇,均为水稻主产区,其中,朝阳乡历史上曾是 “清朝贡米之乡”,岔路口镇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水稻第一镇”。松花江流域水稻种植面积已达 60 万亩,其中“小 町”米占 80%。今年以来,德惠市按照省里建设“好吃、营 养、更安全”的吉林大米和长春市建设“中国优质粳米之都” 的总体要求,通过积极争取,成功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 了“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的荣誉称号。同时,随着“德惠 小町”米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的认证,为全面提升“德惠小町” 米的市场竞争力、使德惠大米走向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这些条件,下一步,德惠市要以打造安全、绿色稻 米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公共品牌优势,抓 好“德惠小町”米产业带建设。以松花江流域内的 5 个乡镇 为重点区域,按照国家级园区标准,全力打造“德惠小町” 米产业带,创建德惠市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范化、 标准化水稻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鼓励鸭稻共生、蟹稻共生等多种绿色有机种植方式,大力发 展绿色、有机“小町”米。同时,要提高“德惠小町”米加 工和包装水平,强化品牌宣传,拓宽营销渠道,实现良好品 牌效应,努力提升“德惠小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德 惠小町”这张白金名片,真正成为“吉林大米”的代表品牌。五、立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德 惠市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仍有薄弱环节,农村路网建设还不能 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够 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还不够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下一步,德惠市要全面深化农 村各项制度改革,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动要素配置、 资源条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业农村倾斜,着力补齐 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要全面加强农村路网建设。深入实施农 村路网畅通工程,强化村村通水泥路建设管理和维护,以 PPP 模式实施农村干线公路建设,加快重点桥梁修建,不断提升 农村公路整体质量水平,全面提高通达能力,有效满足人民 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要全力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 防汛、抗旱、排涝、灌溉、农村安全饮水为重点,深入实施 伊通河综合治理及饮马河重点段治理工程,大幅提升防洪抗 灾能力;全面加强松沐、万宝等灌区续建节水改造,有效提 高服务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抓好安全饮水工程,全力保障农 村群众饮用水安全。要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 2020 年,德惠市要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路相 连的高标准农田 196.6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要达到 60% 以上。要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抓住国家政策扶持的有 利契机,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能力和综合农机化水平, 力争到 2020 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 150 万千瓦,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 9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 械化。六、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做好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发展总要求。这一要求,为新 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德惠市要突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 机,重点坚持“线上开发、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 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层次、上水 平。“线上开发”,就是将全市七条主要公路沿线两侧的村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全力开发和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 的景观带,今明两年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十村”。 “点上示范”,就是将全市“线上”已粗具规模的 20 个省 级示范村和重点村不断完善提高,精心培育,打造亮点,形 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片上提升”,就是将全市 18 个 乡镇(街)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片进行区域布局和建设,每个 乡镇(街)建设 2 个重点村,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区。“面上推进”,就是其它村每个村抓 1 个干净屯,作为新农村建 设的推进点,带动和引领其他村屯建设,从而形成“点面结 合、整体提升”的总体格局。通过践行新农村建设这一总体 思路,使德惠全市农村面貌有一个整体改观和全面提升,进 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深入贯彻“三农”思想大力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贵州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11 月 6 日上午 9 时,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 告会在贵州贵阳市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农业部部长韩长 赋为贵州省干部群众作了宣讲报告。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代 表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的大会;会 议开得十分成功,十分圆满,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 会、奋进的大会。大会的基本情况大家都已学习了解,这里 我想介绍四方面的感受和认识。大会盛况空前,举世瞩目。这次大会,有来自全国各地 的 2280 名代表和 74 名特邀代表出席。会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全国上下反响强烈,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共有 3068 名 中外记者对大会进行采访,各种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对大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充分报道。可以说,这次盛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吹响了号角,凝聚了人心,提 振了信心,必将载入党和国家史册;这次盛会,向国际社会 展现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崭新姿态,中国正日益走 近世界舞台中央,将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大会思想高度统一,党心民心军心高度凝聚。这是我作 为大会代表的一个强烈感受。在大会整个进程中,我强烈感 受到了我们党前所未有的自信强大,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感受到了全党同志、亿万人 民对发自内心的拥护爱戴。大会体现出思想高 度统一、认识高度凝聚。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对过去五年来 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高度一致。二是对 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 想衷心拥护,高度一致。三是对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 党坚决拥护,高度一致。四是对作为党的核心和领袖的衷心拥戴,高度一致。同志当选中央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和总书记,都是全票,反映了全党同志对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 拥护和爱戴,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习总书记是我们贵州选出的十九大代表,也是全票当选,反映出贵州广大党员、各族人民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和衷心拥护,这也是代表 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大会主题引领未来,催人奋进。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大会主题, 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 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 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大会主题向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乃至全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 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未来的征程上,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 2020 年完成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 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主题,不仅是十九 大的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 求。10 月 31 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就带 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同志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 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我理解,就是表示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进一步宣示了以总 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大会成果重大,影响深远。大会取得的政治成果、理论 成果、实践成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创新举措,必 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大会最 重要的政治成果,就是选举产生了以同志为核心的新 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再一次明确了在党中央、 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大会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在 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指引。我们党在思想上更加坚定。大会最重要的实践成果,就是描绘了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宏伟 蓝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基本遵循。十九大这些重要成果将产生重 大而深远影响,必将载入党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光辉史册。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要精神 十九大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中国共产 党章程(修正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闭幕会上和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还有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中,其中最重要、最集中的就是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 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 方针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 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 向,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 宣言和行动纲领。在三个多小时报告中,坚定自信、从容不 迫,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展示了新 时代中国自信强大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十九大报告不仅是总书记作的,也是总书记主持起草的,总书记亲自担任报告起草组组长,多次主持召开起草组 会议,多次主持召开征求意见会议,当面听取党内外各方面 的意见建议。报告提出的许多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 大论断、重大举措,都是总书记深入研究思考、亲自提出来 的。我作为大会文件起草组成员,对总书记对报告起草所倾 注的心血,所展示的使命担当、战略洞察、政治决断和理论 创新,有深刻体会、深切感受。我们要全面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重点学习好十九大报告。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 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思想精髓、核心要义、部署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 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使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学习理 解,重点要领会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刻领会过去 5 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把握新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报告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地回顾了过去 5 年的工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 5 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 5 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 识和把握。一要充分认识 5 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因为这 5 年,党中央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 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 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 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不断深入,全 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为什么说是开创性的?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数 据:5 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7%,在世界主要国 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 54 万亿元增长到 80 万亿元, 年均增长 7.2%,今年可能达到 82 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 贡献率超过 30%,今年可能达到 35%;粮食总产量都在 1.2 万亿斤以上,8000 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 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 1300 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 1300 万人以上。2013-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4%。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 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是在我 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取得的, 尤其难能可贵。二要充分认识 5 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 5 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党内存在 的突出问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 帷幄,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直面问题, 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 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 历史性变革。总书记在 7•26 讲话中,用“九个明显改变”来概括这些 历史性变革:即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 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观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 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 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 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 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 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 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 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 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 远,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 具有开创性意义。这里,我想列举几方面情况。在改革方面,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 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敢于啃硬骨头,敢 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改革全面发力、 多点突破、纵深推进。5 年来,亲自主持召开了 38 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 360 多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 1500 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 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 本确立,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农业改革也是全面深化推进,多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引导农村土 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三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在管党治党方面,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并以顽强的意志品质、空前的力度加以推进,严厉整治 “四风”问题,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包括严 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 等人的重大腐败案件。5 年来,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 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 440 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 43 人,中央纪委委员 9 人,厅局级干部 8900 多人,县处级干部 6.3 万人。 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 年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18.9 万件,处理党员干部 25.6万人。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 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 势,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行自然资 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实行“河长制”,倡导“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 境”,打响“蓝天”保卫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前 所未有,有效遏制了漠视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 倾向。在军队改革建设方面,党中央加强了对军队的绝对领 导,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全面深 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 格局,实现了人民军队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 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5 年来的变革不仅带来了各条战 线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巨大的有形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深刻变化带来的无形变化,作用将会更加持久,影响将会更加 深远。三要充分认识 5 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5 年来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同志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 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有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正是由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自我革 命,勇于直面时代和实践发展所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并以超 凡魄力和顽强斗争精神力挽狂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 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实现了这一系列深 刻的变革,才有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过 去 5 年最大的变化是党自身的变化,真正实现了浴火重生、 凤凰涅槃。我们党更加团结,更有信念,更有纪律,更有力 量。实践证明,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 无愧的党的领袖。第二,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充分认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也是 十九大的一个突出亮点和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 上的更加成熟、高度自信。十九大提炼概括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反映了全党共同意志和 全社会共同意愿。在就十九大议题征求意见的时候,各地各部门就一致建 议,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提 炼,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各方面提出了很多 方案,有的建议叫治国理政思想,有的建议叫 民族复兴理论,有的建议就叫思想,等等。党中央经 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就是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这个概括,强调了继承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衔接,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判断相呼应。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 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 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 献。用的名字命名这一科学理论,名副其实、 当之无愧。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 把握好这样几点: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时代背景。任何理论都属于它那个时代,只有认清时代背景,才能深刻认识理论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才称之为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说,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各 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 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时代、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 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二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 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它回答的时代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 个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同志以非凡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 坚忍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创新观点和实践要求。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 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 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 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 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略,主要有 14 条。这 14 条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完全统一 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则是行动 纲领层面的表述。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 概括,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每 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必须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贯彻 落实。四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重大历史贡献。这一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进一步彰 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是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 位、开创性的成就,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 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四是开辟了科学发展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 党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的经济工作要求,推动我国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五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农业部党组每年都组织编辑学习“三农”重要论述,我在学习中特别深切地感到,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全面、旗帜鲜明,既有理论性、又 有实践性;既有价值观、又有方法论;既有目标导向、又有 问题导向;既登高望远,又深接地气;既有历史感、又有现 实性;既有理论品格、又有个人风格;既有鲜明党性、又有 厚重人民性,闪烁着博大精深的真理光辉。习总书记的语言鲜明生动,充满哲理,为人民群众所喜 闻乐见。比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 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 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份部署、九分落实;发扬钉钉子 精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等。第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 治论断,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历史方位、时代坐标,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作出这 样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的与时 俱进,有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三是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四是现代 化建设有了新目标任务,要开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新征程;五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 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 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报告用“三个意味着”进行了概括: 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国历史上有过辉煌时期,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 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国共产 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 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打 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1949 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 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 题,总体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 来的伟大飞跃。二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 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170 年,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最终遭到了失败,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曲 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注入 强大的发展活力,在世界上重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 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 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目前世界上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搞资本主义的占绝大多数,但搞得比较像样的还是二三十个老牌资本主义国 家。广大发展中国家追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到头来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有的甚至战乱不断。中国模式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榜样和启迪。 “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报告作了“五个时代”的精辟概括,明确了新时代我们的发展道路、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描绘了美好发展前景。 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 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 出来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深刻阐 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 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目标。同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 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 努力。这个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概括起来就是“四 个伟大”,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实现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 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 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第四,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丰富内涵,认 清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最早是 1956 年在党的八大《关于政 治报告的决议》中首次提出,指明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我 们党对八大时的提法作了提炼,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依据。 从党的八大时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个提法至今已经 60 多年了。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是: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 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 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 2010 年开始稳居世界第 2 位,220 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 稳居世界第 1 位。从农业看,我国粮棉油肉蛋菜果茶等多种农产品总量和 人均占有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高 标准农田占比超过了 52%、农业机械化率超过了 65%、农业 科技贡献率超过 56%,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均超过 50%。这些都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 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 实际。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 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的 156 美元左右增长到 2016 年的超过 8000 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 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 别从 1978 年的 343.4 元、133.6 元提高到 2016 年的 33616 元、12363 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 29.3%和 32.2%。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 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人民 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 派生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 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 务仍然很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既有 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不均衡,也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 明等方面的不平衡,还有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些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必须采取措施 加快解决好。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 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 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科学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牢牢把 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 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第五,深刻领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的战略安排,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和路 线图。上世纪 80 年代,根据**同志的设想,我们党提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 目标,2002 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 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 目标。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 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总要求,强调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 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 起历史检验。这宣示了三年打赢决战的必胜信心。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 时期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历时 30 年左右。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战略安排既鼓舞人心,又有鲜明特点:一是根据这个安排,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比 原定的目标提前了 15 年。经过对各项指标的测算,这个安 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二是与以往不同,这个规划对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只作原 则性展望和要求,并没有提“翻番”类的指标,目的就是引 导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好新发展理念。三是把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同“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相对应,增加了“美丽”二字,这有利于推动美丽 中国建设。四是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述为“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提高了第二个百年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经过十九大的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完整、更清晰了。就是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 1990 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 年到 2000 年使人 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 年到 2020 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 年到 2050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 略安排。这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 择,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第六,深刻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明确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 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有许多重大战略部署和重 大创新举措。关于经济建设。作出了几个重要判断:即我国经济已由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怎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呢?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的方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推 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个变革”;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协同” 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 控有度的“三个有”经济体制。关于政治建设。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 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 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同时,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 导小组等作出具体部署。关于文化建设。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把文化提升到与道路、理论 体系、制度等同等重要的地位。关于社会建设。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 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 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 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出了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 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等重大部署。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提出大政方针,作出重要部署,我们都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第七,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把握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部署。十九大报告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建设,党建部分占 4100 字,占总报告的八分之一,可见分量之重。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由六个方面构成:原 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 从严治党;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 洁性建设;布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 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 求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总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 的关键,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党的建设 提供了一个立体“坐标系”和精准“定位仪”,是新时代管 党治党的根本遵循。把握十九大对党的建设的要求和重大部署,要突出三点: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十九大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写入党章。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 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 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实表明,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 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 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 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 致,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坚定自觉地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 落到实处。二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 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已经写入党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第一条个就 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党对人 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都 是有丰富内涵的重大提法。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 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三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过去 5 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面貌发 生显著变化。但要清醒认识到,许多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 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尽管理论武装、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取得明显成 效,但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总开关”问题还没有 完全解决;尽管从严治吏取得重大进展,但不敢担当、懒政 怠政、“为官不为”现象仍然存在;尽管全面从严,治党不 断向基层延伸,但一些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 尽管“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不良作风树倒根还在、 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犹存,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 尽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 然严峻复杂,党员违纪问题仍然频发,“小官大贪”“微腐败” 问题比较严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面临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在全 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 法,绝不能有初见成效见好就收的想法。深入贯彻“三农”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九大报告用专门 章节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章修正案把乡村振兴战略作 为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总则,这是史无前例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贵州特 色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大、任务重,我本人又 是农业部长,所以我想就十九大关于“三农”工作的精神和 大家作个交流。第一,用“三农”思想指引乡村振兴战略。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我们都知道,习总书记曾经是下乡知青,在陕北当过 7 年农民,后来始终关心关注指导“三农”,对农村情况有深切感知,对农民群众 有深厚感情,对“三农”问题有深刻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到全国各地考察调研时,习总书记对 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科 学回答了事关“三农”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形成了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三农”思想。关于“三农”工作全局,指出,“三农” 向好,全局主动;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 动摇。关于粮食安全,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 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 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指出,新形势下深化 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 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指出,要以构 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 进农业现代化。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绿色发展,总 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 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给农业插上 科技的翅膀。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重要方 向。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指出,检验农村工作 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关于新农村建设,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 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 水,记得住乡愁。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出,推进城 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 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关于农业政策,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党中 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 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三农”思想十分丰富,其中最为系统和鲜明的 是“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居于总括性 总要求的地位。在 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要强,农业 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2015 年 7 月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2016 年 4 月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 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工作的系统部署进一步创新发展了“三农”思想。报告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强调必须始终把 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充 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深刻把 握,对“三农”战略定位一以贯之的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份额将进一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大量农民 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只有坚持“重中之重”的 战略定位,不断筑牢夯实农业农村这个基础,才能稳住经济 社会发展的基本盘,下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先手棋”,更好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有力地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全局提供基础支撑。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提法、 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 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总书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短板、农业是短腿。如果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要消 除绝对贫困,那么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就要缩 小城乡差别。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进 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推动要素配置、资源条件、公 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业农村倾斜,才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 发展短板,才能实现“四化同步”,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让 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 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 手,有丰富内涵和系统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 我国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遵循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有丰富内涵和明确要求。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文化的振兴、教育的振兴、科技的振兴、社会 的振兴,我们要系统认识,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 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可能都记得,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总要求,那是侧重从一个村的角度提出的。 此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20 字总要求,更侧重乡村整 体发展,并从农业现代化拓展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更丰富了,要求更高了。 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 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管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 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 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 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战略安排是相吻合的,我想,乡 村振兴战略至少要实施到 2035 年,那时城乡融合一体了, 城乡就能同步发展了。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十九报告对此作了系统部署,各方面还将加强规划、指 导、支持,主要是四方面任务。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 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宣布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 再延长三十年;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 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这为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土地承包期再延 长三十年,是十九大送给广大农民的政策“大礼包”。我记得,当习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讲到这里时,会场响 起热烈掌声。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又明确说,这是要给农民吃个“定心丸”,充分表明了总书记对农民群 众特别关心。这次我到威宁松山村、水城俄嘎村调研,乡亲们对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也是反响强烈。 我感到,这个政策回应了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切。近年来,农业人口大量转移进城,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 不断增加,现代农业投入增加、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无 论是广大承包农户,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希望国家尽 早明确承包政策下一步走向。党的代表大会明确二轮承包到 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体现了我们党对农民利益的关心,对社 会关切的回应。这个政策充分体现了长久不变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经开展了两轮承包。第一轮从 1978 年开始,承包期为 15 年,最早的 1993 年到期。1993年 11 月,中央发文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延长为三十年,2002 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 2007 年颁布的物权法都明 确,“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这次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三轮加在一起,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 稳定长达 75 年,做到了长久不变,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连 续性。这个政策安排在时间节点上与实现强国目标的战略安排高度契合。从时间起止看,全国大多数地区二轮承包将在 2023 年 后陆续到期,在此起点上再延长三十年,这与“两个十五年” 的阶段安排高度契合。也就是说,新一轮承包期满时,大体是第二个百年目标 实现之时。届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人口结构、 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将发生很大变化,确定再延长三十年承 包期,为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土地政策留下了重要时间窗 口。总的看,这个政策给农民和其他农业生产者带来了实实 在在的好处和利益,也有利于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2016 年中央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 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 权”分置。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 “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贯彻深化农村改革的部署要求,当前重点是抓好承包地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制度性供给,释放农村改革红 利,增强农民获得感。在农村改革方面,贵州省走在了全国前列。这几年,贵 州省六盘水市积极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 变股东“三变”改革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推进全国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任务是一致的。要按照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部署,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重点是:稳定和增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 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农业 科技进步,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 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农业 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实 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的钱 袋子进一步鼓起来,日子更加好起来。总的来讲,到 2020 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 2035 年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到建国一百年时迈入世界 农业现代化强国行列。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要重视保护好小农户利益。我国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 的基本面。贵州在这一点上,是有代表性的。中国的农民非 常勤劳、非常可爱,不怕吃苦、就怕吃亏。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要让农民温饱无虞、衣食无忧, 还要让他们能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分享现代化发展成 果。这些年,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 游等蓬勃发展,出现了工商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 的热潮。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实现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不能农业效益上去了,但 和农民没关系了。老板下乡,不能代替和排挤老乡,农家乐 不能光让老板乐,还得让农民乐。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 农村就是稀缺资源,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不能侵害 农民利益,也不能剥夺农民的发展机会。三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 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要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各类人才、 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提高工作本领,增进对农民的感情,传承“三农”工作的价值理念和 优良传统。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讲到这里时,也是全场鼓掌。这是庄严的政治承诺,体现了党中央、习总书记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贫困地区不脱贫,乡村振兴不能成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总书记以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和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亲自挂帅出 征,把脱贫攻坚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走遍了全国 14 个集 中连片特困地区,多次强调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 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 2015 年 11 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 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当前,脱贫攻坚正在深入有效推进,取得重大进展,但一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 任务依然艰巨,我们既要树立信心,又要正视问题,以高度 责任感,以绣花的功夫抓落实。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动员全 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 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 制,坚持大扶贫格局,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 之一, 2015 年 6 月份到贵州考察调研,并在 贵阳主持召开了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 习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 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习总书记对贵州的脱贫攻坚和各项发展寄予厚望。贵州省全省上下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有力,成效明显。这次我到威 宁县松山村、水城县俄嘎村调研,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党的 十九大精神,乡亲们信心满满,大家都夸党的政策好,很多 人都摘掉了穷帽子,日子越过越红火。松山村贫困发生率下 降到 5%。我相信,贵州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农业部门都负 有重要职责,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农 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进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贵州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以上 是我的一些学习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不对的地方请大 家批评指正。同志们,强调,要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 十九大精神。让我们一道,认真落实习总书记要求和党中央 决策部署,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见诸行动、 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十九大各项决 策部署落实。衷心祝愿贵州各项工作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断 开创新局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这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 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乡村振 兴战略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 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将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 的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超越与升华乡村是包括农业经济在内的多元经济类型协同共生的 空间。 2005 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其目标是“生 产发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宽裕”。提 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超越和 升华,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定位的再思考。一是体现了“我 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二是体现了“形成有 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目标。三是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变化,体现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 持续的形势要求,彰显了党对人民诉求更高水平的响应、对 使命和担当更高水平的追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 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在 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 的重大战略。从“城乡统筹”转向“城乡融合”,是对过去重农 业轻乡村的矫正,更加强调城乡地位的平等,更加强调城乡 要素的互动,更加强调城乡空间的共融。不同于城市人希望 乡村成为“乡愁”的附庸与寄托,乡村人对乡村的期望是自然 生态优美、生活富足现代、邻里关系和谐的美丽乡村、魅力 乡村。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就有了农 村现代化的概念,农村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城市,农业也不 仅仅是为了服务于工业。乡村振兴不在于乡村是否变成了城 市,关键在于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差 别是否缩小和逐步消除了;也不在于村民是否变成了市民, 关键在城乡户籍所附带的公共福利是否平等,城乡公共服务 是否均等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 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 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关键在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是加快建设“人的新农村”,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兴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 三农工作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因此,增强乡村内生治理能力是乡村振兴和保证 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每个乡村的 特征,凸显村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让 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来,尤其是青年人参与到乡村 振兴中来。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二是要弘扬乡贤文化,引导乡 贤广泛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明教化等。 三是要围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以实用技术、职业技 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在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大学 生村官等重点人群中,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四是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特色来吸引社会资本,创新产业链组织形式,培育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 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形成可持续又有差异化、有辨识度 的地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参与乡村建 设的各个主体和集体经济在全产业链转型发展中获得更多 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创业商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 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村是我国传 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城乡融合的核心是 城市和乡村文化共存共荣,是对乡村价值的充分肯定与认 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大批具有乡土情怀和充满文化自信的新村民,建设一个精神焕发的乡村。在这方面,传 统村落保护、特色文化传承等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资源和 潜力空间,要不断去挖掘与丰富、传承与创新,让乡村文化 “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村民带来的应不仅仅是资 金、信息和先进的发展理念,生产能力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 升,更重要的是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和精神面貌的改变。经济 发展不再是“独角戏”,农业也不再是简单的“种”和“养”,而 是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在乡 村这个大舞台上,开展播种收割、拓展训练、稻田酒店、主 题民宿、乡间民谣、民俗传承等活动,可为“众创”活动提供 广阔的创作创新空间,形成以地域文化与特色产业为支撑的 文化呈现形式与文化业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到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进行谋划与布局。 与此同时,要结合不同的地情与实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努力做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精细化和精准化。就安徽省来 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如下方面着力:一要走农村人 口异地及就近就地城镇化并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针对安徽 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城镇承载力较弱的省情,既要放开政策、 打破城乡阻隔,推进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又要解放思想、 敢于实践,积极探索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构建县城、 城镇与农村新型社区梯度适中、协调发展的就地城镇化体提高人口大县县域城镇吸纳能力,更好促进就地城镇化和就 近市民化。二要推动农业 “接二连三”。以农业为核心,延伸 农业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业,开发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服务业,提高 农业综合效益。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保护和打造更多 具有地理标志的产品,创农产品名优品牌。三要突出城镇带 动,推进城乡融合。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从产业、 居住、文化、教育、科技、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 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新型社区为支点,将 城乡融合有机而又长久地融入田园城镇体系之中,形成 “县 城—特色城镇—村域城镇化社区”的城乡融合体。推进南京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乡村振兴是一个长远和系统的社会工程,它事关全社 会,也需要多元力量投入。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 支持下,12 街道在改革富民、旅游富民、精准扶贫等方面作 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民收入持续提高、集体资产持续 增值,但是远远达不到振兴的程度。推进南京乡村振兴,基 层认为:一是要强化各类组织建设。一方面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 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带头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话语权、 公信力。另一方面,强化协同合作,引入民营资本、专业化 团队,构建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组织形式。二是要因地制宜融合产业。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 不同乡村的自然和文化差异很大,但这些并没有直接表现为 不同乡村的不同的特色产业。基于部分乡村产业比较多元、 融合度低的现状,要在在产业链条的构建上,加强整合,促 进融合,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竞争力。三是要落实基本公共服务。虽然乡村水、电、路等公共 服务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乡村公共服务的发展 还有长远的路要走。要加大财政投入,跟上时代步伐,提供 休闲生活服务设施,在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上,切实缩小和填平城乡差距。四是要呵护生存生产环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各种污 染源的扩散,农村自然环境有加速恶化的趋势。要加强执法 力度,加快解决农村水土污染、污水和垃圾处理落后、农产 品安全质量等问题,确保农村居民居住环境与身体健康不受 损伤。五是要促进各类要素流通。一方面,公共财政要向农 村、农业、农民倾斜。另一方面,要推动城市工商资本下乡, 推动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等在外来资本 的激活下,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乡村资源要素与外界资源要 素的流动和匹配。撸起袖子 甩开膀子 干出样子奋力打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关键一战——在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石跃辉(2017 年 8 月 8 日)同志们: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从现在开始,利用一个 月的时间,全县将深入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 看”。今天这次会议,就是按照上级要求,对开展“回头看” 进行广泛动员,并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动 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决 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刚才,彦旭书记宣读了我县《农村贫困 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连中书记宣读了《农 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建生 县长宣读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低保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的实施 方案》。对上述文件,请各单位认真学习,切实吃透精神, 严格按要求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这次“回头看”及 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坚定抓好“回头看” 的信心和决心。这次“回头看”,是省委、省政府以国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 “三位一体”推进为抓手,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脱贫攻 坚工作做出的重要安排部署。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今年是全 县的脱贫攻坚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县摘帽的奋斗目标,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目前 已经是八月份,到年底不足五个月,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 重。这次“回头看”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找准问题、改进 工作、确保打赢攻坚战的难得机会,甚至可以说是最后一次 机会。全县各级务必提高认识,进一步认清搞好“回头看” 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上 来,端正态度,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回头看”各项工 作。年初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 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最突出位置来抓,按照我县“1123”扶 贫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扶贫 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实效,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也得 到了广大贫困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从今年省、市多次来 我县督导检查的情况看,以及县委、县政府掌握的情况看, 当前,我县脱贫攻坚仍然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 题还较为突出,不容忽视。简单来讲,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 “十个有之”:在精准识别上,优亲厚友、标准不一的有之; 在驻村帮扶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长期不到村开展工作的有之,出工不出力、不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的有之,底数 不清、政策不明的有之,不担当不作为、雇人帮扶、雇人填 表的有之;在贫困群众增收上,帮扶项目没有落实的有之, 贫困群众收入经不起推敲的有之;在档案资料上,严重缺失 的有之,贫困群众类别界定错误的有之,前后矛盾、相互冲 突的有之,等等。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同志政治站位不高,没有把脱贫攻坚作 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来对待,缺乏高度的思想自觉和 行动自觉,没有拿出主要精力来抓扶贫。有的认为我县不是 深度贫困县,存在明显的盲目乐观情绪和麻痹松懈思想,对 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工作凑凑和和、马马 虎虎、拖拖拉拉,严重影响了扶贫脱贫的质量和进度;二是 队伍管理不严格。有的乡镇党委及相关部门对驻村工作队疏 于管理,管理也多是停留在人员在岗不在岗等表面工作上, 对于帮扶措施精准不精准、帮扶成效扎实不扎实、群众满意 不满意等深层次问题关注不够;三是督导检查不深入。没有 严格按照周会商、旬调度、月观摩要求,形成常态化、精准 化的督导检查机制,督查不系统、不全面、不及时、不细致。 有的检查没有一竿子插到底,走马观花,不能真查深查、及 时发现突出问题。有的“好人主义”严重,只对“兄弟”负 责,却不对工作、对群众、对领导负责,反馈问题避重就轻,甚至根本不反馈问题,报喜不报忧;四是追责问责不彻底。对扶贫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没有严格按有关纪律规定,运用约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 甚至纪律处分等措施进行严肃处置,压力没有层层传导下 去,特别是没有传导到全体帮扶队员和贫困村“两委”班子 等基层同志身上;五是领导干部不重视。市委督导我县扶贫 工作时,指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上热下冷,突出表现在一些 乡镇、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抓扶贫的精力分散、劲头不足, 不能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如前段县 委、政府要求各乡镇围绕“30 个是否”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 纠,但有的乡镇却当成耳旁风,没有认真安排部署、抓好落 实,致使一些突出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有的派出 单位不仅不关心、支持驻村帮扶工作,甚至扯帮扶工作的后 腿,把单位业务担子往驻村人员身上压,让这些同志不能集 中精力开展帮扶工作。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各级各部门、各工作队都要高度重 视,举一反三,认真反思,结合省市反馈的突出问题,以完 成政治任务、履行政治责任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 向相结合,狠抓整改落实,从根本上把各自的问题解决好, 把扶贫工作水平提上去,为顺利完成“回头看”任务、确保 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二、坚持精准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回头看”各项工作。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进一步摸清贫困底 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全县各级要切实提高政治站 位,真正把“回头看”作为一个难得机遇,切实下一番绣花 功夫,集中力量、逐项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回头看”取得 扎实成效。具体工作中,要做好“五个字”。一是严,就是严格要求。这次“回头看”是打赢脱贫攻 坚战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必须提高认识,站在政治的高 度,按照我县《工作方案》的规定,切实把“回头看”抓实 抓紧抓好。要做到纪律严明、标准严格、措施严谨,任何单 位、任何个人都不准随意确定贫困户,不准随意变动识别标 准,不准随意变动“回头看”程序和举措,以铁一般的纪律 抓好落实。要突出程序严格,必须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级 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比对公告等 9 个步骤,一步 不落,一招不失,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要严格落实阳光操作 的要求,坚持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全程接 受群众监督,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识别结果和工作成效 得到群众认可。二是准,就是精准规范。精准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也 是搞好这次“回头看”的最关键要求。识别贫困户,首先是 识别标准要精准。因此,工作中必须严格落实“六不评”“五 必看、六优先”等具体标准,精准开展评估工作,切实“准” 到每一户群众、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收入、每一个信息,精准确定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既不能漏掉一个贫困群众,也不 能纳入一个非贫困群众,真正做到应扶尽扶、应退尽退。同 时,要精准完善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是识别认定贫困户的第 一手依据,是省市督导检查的重点,既反映工作成效,也反 映帮扶干部的思想水平、精神状态和能力素质,是必须做好 的一项基本工作。各乡镇、各贫困村一定要以这次“回头看” 为契机,真正建立统一规范、精确无误的档案资料,切实把 精准体现在每一张表格、每一组数据上,为贫困户的识别提 供有力支撑。三是细,就是细致认真。细节决定成败。这次“回头看”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必须靠过细的工作、认真的态度 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切实做到工作安排细、推进细、 落实细,坚持逐村、逐户、逐项目、逐步骤开展工作,坚持 村村到、户户看、项项查,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项。 特别是入户调查要细致,切实摸清贫困群众家庭情况、收入 情况,有无子女就学、重大疾病、住房安全等具体问题,都 要一一调查清楚,认真记录。各乡镇要根据县《工作方案》 要求,认真细致地制定本乡镇具体工作方案,把工作细致到 每村每户、每周每天、每个步骤、每个环节,以细致、精致、 极致的精神抓好“回头看”。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这次“回 头看”,一些不符合政策的农户将不可避免地退出帮扶范畴, 不再享受扶贫政策。对此,帮扶工作队的同志要认真负责,讲政策、讲道理,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四是实,就是实事求是。这次贫困人口识别,必须坚持 实事求是原则,既不设规模,也没有百分比,一切以识别结 果为准,是贫困户的必须纳入,不是贫困户的必须退出。因 此,各项工作一定要围绕“实”字展开,切实做到向“实” 处谋思路、向“实”处抓具体、向“实”处干工作、向“实” 处要结果,真实反映我县贫困村、贫困户情况。在核准群众 收入上,一定要坚持以实为先,以实为要,坚持合理合规合 法,用耐心细心恒心,认真核算群众家庭收入支出等情况, 既不能随意降低,也不能盲目提高,更不能随意确定群众收 入,确保每项收入情况都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各级干部 特别是处在“回头看”一线的驻村帮扶同志、农村“两委” 正职,一定要坚决克服“老好人”、优亲厚友等思想,坚决 杜绝弄虚作假、信息失真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完成精准识别 任务,把该纳入的一个不少都纳入进来,该清洗的一个不留 都清洗出去,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五是快,就是快速推进。根据我县《工作方案》,这次 “回头看”到 9 月上旬必须全部搞完。时间不等人,任务不 等人,各项工作必须往前赶,做到快安排、快部署、快推进、 快完成。但是,我们所说的“快”,是建立在高标准、高质 量、高效益上的“快”。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这一 时间要求,立足自身任务,安排好自身工作,每周、每天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出详细安排,做到挂图作战、高 效推进,确保“回头看”任务如期顺利完成。总起来讲,“严、准、细、实、快”五个字是做好这次 “回头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其中,“严”是前提, 相当于这次“回头看”的“第一颗扣子”,必须扣好,确保 “回头看”规范有序推进。“准”是关键,不准,则我们的 一切工作就都失去了意义,“回头看”也不会达到预期目的。 “细”是要求,必须细之又细,才能确保在“回头看”这一 涉及千家万户、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不出纰漏。“实”是 根本,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必须查实情、 摸实底,把贫困情况摸清查实,为帮扶奠定基础。“快”是 保障,时间紧、任务重,不快便不能完成任务,必须全面动 员、全力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回头看”工作。总之,对“严、 准、细、实、快”五个字,各级各部门必须在思想上深刻领 会,工作中严格遵循、狠抓落实,推动“回头看”始终沿着 正确方向健康有序开展,取得圆满成功。三、强化攻坚意识,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 展。通过开展“回头看”、重新识别贫困群众,不可避免地 会影响到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各项工作。对此,各级各有 关部门都要心中有数,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积极主动 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一)产业扶贫要扎实。贫困群众有了稳定产业,才有稳定收入,才能稳定脱贫。目前来看,一些贫困户虽然有了 扶贫产业项目,但收入仍然难以达到脱贫标准,这一问题需 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大家决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实现了产 业全覆盖,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认真核算每一个贫困户的收 入情况,看看能不能达到脱贫标准。能够达到的,帮助他们 发展好产业项目,确保脱贫;不能达到的,要考虑增加其他 产业项目或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通过多重帮扶提高贫困群 众收入。同时,还要考虑到,省委、省政府明年可能还要提 高贫困线标准,因此我们在确定脱贫标准时,一定要留出充 足的余量,确保贫困群众真正稳定脱贫,不能出现今年刚刚 退出、明年还要纳入的现象。(二)政策保障要及时。通过开展“回头看”,一些新的贫困户可能纳进来,一些老的贫困户可能退出去。对此, 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反应,精准落实好健康扶贫、教 育扶贫以及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做到 应保尽保。在健康扶贫上,要认真宣传贯彻我县政策,从根 本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同时,又要着力抓好国家级健 康扶贫示范县创建工作,对照创建标准查漏补缺,狠抓落实, 不创则已,创则成功。教育扶贫上,就是要认真落实“两免 一补”政策,减轻贫困家庭的就学负担。当前重点是做好秋 季开学工作,确保贫困学生入学率达到 100%。一旦出现因贫 辍学问题,各乡镇、教育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工作,强化帮扶,及时解决问题,坚决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在住房 保障上,要认真排查,不漏一户,绝不允许出现视线之外的 危房。对新确定的贫困家庭危房,要立即安排改造,确保在 冬季到来之前全部改造完成,保障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在 低保五保上,要认真落实“两线合一”政策,特别是对新出 现的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要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避免出现政 策落实不及时、不精准以及“以人代户”等问题。在贫困村 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严格对照各项硬性指标,更加注重细节, 深入查找漏洞,及时改进,确保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三)驻村帮扶要到位。驻村帮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是省市督导检查的热点,是贫困群众关注的焦点。驻 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就精准;驻村帮扶扎实,扶贫成效就 扎实。各位驻村工作的同志,特别是第一书记,必须强化大 局意识、责任意识,必须严格遵守驻村纪律,人要在岗,心 要在位,用真心、真情、真力履行好帮扶职责。一是要扎实 工作。各位驻村帮扶同志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按照每月不 低于 20 天的要求,坚持吃住在村,开展工作。要认真落实 “九个一”要求,多与贫困群众见面沟通,多关心贫困群众 生产生活,多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困难,真正打成一片,亲如 一家,提高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二是要严格管理。县 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加强驻村工作管理,既要管 在岗,更要管干事,切实把驻村工作严起来、紧起来。各驻村干部必须坚决、无条件地服从县委组织部、特别是各乡镇 党委的管理,令行禁止,在岗在位。对不作为、不务实、不 合格的驻村干部,要强化教育,教育无效的,必须退回原单 位,重新调整驻村人选,确保驻村队伍坚强有力、驻村工作健康开展。三是要大力支持。各乡镇、各派出单位要热情关心驻村工作,努力为驻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确保他们工作安心、舒心。做好帮扶工作,仅仅依靠驻村工 作队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作用,构建“第一 书记是主体、单位是后盾、一把手负总责”的攻坚集群,形 成千军万马战扶贫的崭新格局。县直各派出单位一把手要真 正重视、关心驻村工作,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随意换人, 更不能往驻村干部身上压业务担子,拖后腿,起反作用。要 以深入开展“走万户、访民意、帮致富、促发展”活动为抓 手,经常深入所包村,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做驻 村工作队的坚强后盾。在此强调一点,从今天开始,县直各 派出单位一把手,要每周不少于二到三次深入所包村,帮助 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工作。这是县委、县政府交给大家的一 项重要任务,请县委组织部牵头抓好落实。四、加强组织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脱贫攻坚,责任如山。全县各级要自觉担负起脱贫攻坚的政 治责任,切实把扶贫脱贫作为头等大事,放在统揽全局的位 置,以铁的纪律、严的要求、细的措施抓好“回头看”及各项扶贫工作。工作中,要着力强化“十个一”保障体系。一是健全一套机制,就是要健全脱贫攻坚领导机制。五 人小组是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必须全 面负起责任,精准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每天一会商一研判、 一周一小结一清帐,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要主动深入 基层,多听基层意见,多掌握群众需求,把情况查清、问题 找准,做到既突出政策性,又把握规律性,更强化工作的连 续性、针对性,确保指导有方、推动有力。二是做好一个表率。县四大班子领导同志要带头抓好扶 贫工作,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到所包乡镇和所包村,认真履行 分包帮扶责任,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全县做出表 率。如果所包乡镇、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出了问题,分包领导 没有发现、没有指出、没有帮助解决和督促整改的,要负连 带责任。三是用好一项制度。五人小组要坚决负起主抓责任,建 立最严格的督导检查通报制度,坚持每周一督查一通报,及 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全县工作情况。要学习省市督导检查 的方法,以随机抽查、进村暗访为主,不打招呼、不用陪同、 直接到村、直奔现场,一竿子插到底,查实情见实事。通报 既要讲成绩、讲经验,更要讲问题、讲差距和不足,要讲深 层次问题,讲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切实找出短板,改进工作。 各乡镇也要建立严格的督查机制,充分掌握各贫困村工作情况,通过贫困村排位、通报等措施,把各村的工作成绩亮一 亮、晒一晒、比一比,让大家看一看、评一评,充分调动各 帮扶工作队、贫困村“两委”班子的脱贫积极性。四是履行一项职能。扶贫办、脱贫办要密切配合,切实承担全县脱贫攻坚的牵头指导协调职能。扶贫部门要加强和 省市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上级政策,准确指导基 层业务。县脱贫办要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抓好督 导落实,构建上下联动、高效运转、强力推进的攻坚格局。 “两办”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五是坚持一个导向。就是要始终坚持精准导向,紧紧围绕“两率一度”,即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和群 众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精准抓好“回头看”工作,精准落实 各项扶贫政策,精准推进各项扶贫工作,精准整改省市反馈 的突出问题,精准抓好扶贫队伍管理,确保扶贫脱贫工作扎 实开展。六是树牢一个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各乡镇、各部门、各帮扶工作队要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在 严格执行上级政策的前提下,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敢于 打破束缚,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办法,创造性地 推动工作开展。五人小组要善于发现、总结基层的创新性成 果和经验,实践证明确有成效的,要积极推广,促进全县扶 贫工作共同提高。七是突出一个关键。在乡镇,党委书记是关键;在贫困 村,第一书记是关键。作为本乡镇、本村脱贫攻坚的关键人, 乡镇党委书记和贫困村第一书记一定要勇于担当政治责任, 把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每天一碰头一小结,个别问题随 时会商安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早部署,环环紧扣, 步步紧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 必须突出脱贫攻坚和信访稳定两个重点,集中精力,坚决把 两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八是建好一本台账。针对这次“回头看”,各乡镇都要建立工作台账,对“回头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梳理, 把需要完成的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严格按照时 间节点推进工作,完成一个、销号一个,确保工作实效。九是明确一个要求。由于“回头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近期如没有极特殊情况,各乡镇、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原则上不准请假外出,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特别是任 务重的乡镇,要主动发扬“5+2”“白+黑”的精神,加班加 点做好“回头看”及其他各项工作。十是强化一个责任。责任明确、任务到人是传导压力、激发动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面对艰巨复杂 的脱贫任务,乡镇党政正职必须负起本乡镇打赢脱贫攻坚战 政治任务的主体责任,派出单位一把手必须负起所包贫困村 脱贫出列的主体责任,第一书记必须负起驻村精准帮扶的主体责任,贫困村“两委”正职必须负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 主体责任,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担当的脱贫攻坚责任体 系。有责必履责,失责必问责。各级各部门、各驻村工作队 必须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回头看”等各项安排部署, 履职尽责,坚决完成各自工作任务。为确保“回头看”等各 项工作规范推进,在此强调“十个决不允许”,请大家务必 严格遵守:决不允许弄虚作假、信息失真、欺上瞒下,决不 允许优亲厚友、暗箱操作,决不允许走马观花、不实不细, 决不允许拍脑门定标准,决不允许出工不出力,决不允许不 担当不作为,决不允许报喜不报忧,决不允许重部署轻落实, 决不允许搞数字“回头看”,决不允许违规违纪管理和使用 扶贫资金。县纪委要以“十个决不允许”为重点,针对“回 头看”及各项扶贫工作,强化追责问责,以严明纪律、严肃 问责倒逼各项工作健康开展。凡是违反“十个决不允许”规 定的,都要严肃问责,既要追究乡镇党委政府和派出单位的 责任,也要追究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正职的责任,严查严 办,严肃处理。问题十分突出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 任,切实起到处理一个、警示教育一片的效果。同志们,脱贫攻坚是我们消除贫困的最后一战,是首要 的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应 该为自己能够有幸参与其中,为“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 路上掉队”努力奋斗,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次“回头看”是我县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战,也是背水一战。做好这 项工作,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决定性基础;做不好,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有可能前功尽弃。但是,胜利不会向我们 走来,我们必须走向胜利。因此,这次会议,县委、县政府 对大家的要求很多,也很严。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全 力服从服务脱贫攻坚这个大局,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次难 得的学习机会,不断积累基层工作、群众工作经验,为担当 更重要的职责锤炼提高自己;作为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带着责任和感情履行党员干部的光荣使命,帮助贫困群众过 上好日子;作为一次向组织展示素质能力的机会,真正扑下 身子、撸起袖子、干出样子,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和政治生涯 写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总之,大家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打 好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上来,倍加珍惜组织给予的干事创 业机会,倍加珍惜肩负的光荣使命,倍加珍惜贫困群众的信 任和期盼,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坚决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 会上的讲话王 宏 林(2018 年 1 月 26 日)同志们:这次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是新 年度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前,县委常委会、 县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相关单位做了大量的 前期准备,充分反映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会上,县委孟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 全面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和 脱贫攻坚工作新要求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 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培育富民产业, 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 展态势。但对照今年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和全面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仍需咬定目标,合力攻坚,以永不懈怠的工作 状态迎接新挑战、落实新任务。首先,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铆足砥砺前行的干劲。回顾去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 显著成效。一是脱贫攻坚纵深推进。以解决贫困群众 “两不愁、三保障”为方向,聚焦关山林缘区35个深度 贫困村,统筹全县力量,整合各方资金,高度对接落 实“七个一批”到村到户到人措施,一村一策定规划, 一户一法抓帮扶,预计全年减贫人口7497人,贫困发 生率下降到5.6%,是近年来扶贫成效最为明显的一 年。全力抓建项目补短板,持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 入,强化涉农项目统筹整合,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 金推进“十全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0多亿元,实 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项目158个。特别 围绕调动群众积极性,通过有效落实土坯房消除以奖 代补、通社道路配套、巷道院落硬化补贴等县级激励 政策,引导贫困户参与项目实施,建设改造安全住房。 全县通村道路、动力用电、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实现 全覆盖,土坯房改造消除面、巷道硬化率和自来水入 户率分别达到70%、60%和99.8%。多元发展产业促增 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从转换农业生产经营机 制入手,长短结合,多点发力,量身定制劳务和牛、果、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方案,兑现落实产业奖补、 扶贫贷款等资金6.72亿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入股、 代耕托管分红、返聘务工创收等利益联结机制,巩固 拓展“公司+基地+农户”、大户带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 式,打通了资金和政策进村入户通道,贫困户人均可 支配收入增长19.93%,高出全县农民人均8.43个百分 点。二是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扩规提质。坚持从生产、 经营两端同时发力,积极稳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 不断强化高效种养技术推广应用,多方扶持引导产业 大户、经济实体建基地、办企业、拓市场,流转土地 6.3万亩,创建省市级龙头企业7户,新增新型经营主 体37户,带动全县核桃挂果和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分 别突破10万亩,牛出栏达到7.5万头,草莓、金银花、 鹿麝等特色种养业快速发展,“五大三特”农业产业格 局初具雏形。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0万吨,带动农业增 加值达到9.23亿元。三是农村基础条件持续改善。下 功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实施涉农重点项目 24个,一批事关农村群众住房、饮水、行路、通讯等 方面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加强生态建 设,完成土地整理661.8公顷、植树造林6.5万亩,高标 准建成皇甫山、雷神山等一批城乡面山绿化示范工程, 森林覆盖率达到38.24%。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依法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 治,取缔关停河道采砂企业23户。扎实推进全域无垃 圾专项治理,集中开展“十大环境卫生”百日攻坚行动, 通过配套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设施,组建县乡村三 级保洁队伍,抓建“千村美丽”示范村25个、环境整洁 村22个,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四是农村公共 服务进一步提升。坚持将公共财政支出更多的向贫困 村倾斜,加快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村级综合 服务中心改扩建16个,建成村级幼儿园5个、文化广场 10个,标准化卫生室46个,新增金融便民服务网点34 个,恢复村级供销社5个,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组建农村家庭医生团队134个,签约服务常住人口9.2 万人,为3.3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困难群众和低保户落 实政策救助资金3677万元,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88%、99%和 98.6%。推进农村低保与脱贫标准“两线合一”,精准认 定农村低保对象4271户11246人,基本实现了应纳全 纳、应保尽保,农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难题妥善 解决,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其次,要认真正视问题差距,明确加压奋进的目标。成绩属于过去,问题才是工作导向。只有亮明“家 底”,聚焦靶心,破解难题,才能确保实现如期目标。一是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任务重。今年,全市计划脱贫摘帽的共 4 个县:泾川、灵台、崇信和华亭,虽然 我们属于插花型县份,但考核体系是一致的,而且我 县关山林缘区群众的贫困程度更深,目前,剔除掉 2017 年预计脱贫的 7497 人,全县尚有贫困人口 2420 户 7721 人,其中老、病、残等特困群体占到 38%, 加之大部分贫困群众深居山区,“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同时,因省市核查压减、重新返贫、新识别等因素, 今年的脱贫人口肯定会比目前的还要多,实现现行标 准下所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整县脱贫摘帽目标,时 间非常紧迫,任务异常艰巨。二是保持农民持续增收 的难度大。从产业现状看,我县农业产业正处于爬坡 阶段,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不全,小生产与大市场缺乏 有机衔接,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 值低,特别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规模专业合作社来 支撑和引领,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不高。从收入构成看,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 60%, 经营性收入仅占 26%,转移性收入接近上线,财产性 收入微乎其微,随着近年来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农业 利润空间进一步压减,在短期内促进贫困群众快速增 收难度依然很大。三是补齐硬件设施短板的工期紧。 虽然我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市七县区前列,但用“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退出指标考量,仍 存在一些制约脱贫的硬伤,目前全县常住人口 30 户以上的社还有 498 公里道路需要硬化,2015 户 7901 人 饮水不稳定的问题亟待解决,3621 户 2.2 万间农村土 坯房亟需改造消除,已竣工的 296 户易地搬迁贫困户 入住率仅为 34%,要在今年有限的 9 个月时间彻底解决这些短板问题,工期非常紧张。四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十分紧迫。客观方面,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 一些农村群众缺乏基本的公共卫生意识,垃圾乱堆、 污水乱倒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偏远乡村群众精神文 化生活贫乏,存在“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 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国家的惠农政策关注了解不 够,利益诉求较高,“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主体作 用没有完全发挥起来。主观方面,一些乡镇部门干部 和驻村工作队员农村工作经验欠缺,方法简单,统筹 政策思维、市场思维、群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推动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落实精准帮扶 行政化、命令化,缺少接地气、群众易接受的管用措 施,对基层群众在自我约束、规范管理、移风易俗等 教育引导上,缺乏灵活有效的方式手段。对于这些问 题,大家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下工夫引导和解决。第三,要抢抓大好政策机遇,找准突破发力的方向。综合分析研判当前全县三农形势,虽然我们面临 着严峻挑战,但也蕴藏着难得机遇。一是中央支持“三 农”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坚 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战略部署,针对城乡 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阶段性主要矛盾,确 立了“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公共财 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的农业农村发展 四个优先总基调,意味着后续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 施,为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三农”发展,特 别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二是省市 聚焦脱贫的措施成龙配套。省上立足解决深度贫困地 区脱贫攻坚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计划从今年开始,3 年内投放“两基金一贷款”2500 亿元,这为我们聚力发 展产业、改善设施提供了强力保障。同时,围绕贯彻 落实中央精神,省市也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意见,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绿色发展、繁荣乡村文化、强化农村基础保障、 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应当 说我们在“三农”工作上舞台广阔,大有可为。三是我 县“三农”工作的基础更加稳固。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们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形成了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 制,尤其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发展特色 产业等方面,相继探索积累了一些好机制、好经验、 好做法,一些重点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加 之,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优质、安全、 品牌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为我们加快建设全省重要 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发展绿色有机现代农业 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只要全县上下紧盯目标 不放松,保持定力不动摇,深入对接研究和落实补短 兜底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够在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 进程中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二、锁定目标,把握重点,奋力开创全县农业农 村和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今年,全县“三农”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 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坚 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决 胜战,坚持不懈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 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 7.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稳定脱贫 5000 人以上,23 个贫困村脱贫退出, 确保整县脱贫摘帽,为建设小康美丽新华亭奠定坚实 基础。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着眼于脱贫,突出补齐短板弱项,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2018 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是县委、 县政府向省委、市委和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既 是慢不得的民生工程,也是误不起的政治任务。全县 上下一定要保持拼命的战斗姿态,下足“绣花”工夫, 分秒必争,抓紧抓实抓细“九大”扶贫行动,确保高质 量、高效率完成任务。一要全面夯实增收基础。立足“当年能脱贫、三年 奔小康”,把扶持发展增收产业、拓宽增收门路作为核 心任务,紧盯 2420 户贫困户,全面落实产业扶贫贷款, 定点配建种养设施,投放农机具、种子种苗和良种补 贴,一对一绑定技术人员指导,推动全县贫困村至少 有 2 个长远发展的主导产业、2 至 3 个短平快增收项 目。尤其对深度贫困村、贫困户,要量身定制肉牛、 药材、核桃等增收产业和劳务创收等帮扶措施,确保 适宜区贫困户户均种植 3 亩药、7 亩核桃,有意愿的 贫困户户均养殖 3 头牛。要充分发挥“短平快”项目优势,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务工增收,每乡镇建立 3 个 以上的劳务培训输转基地,统筹扶贫、农牧、人社等培训资源,按需推行定向、订单、定岗培训,推动贫 困家庭劳动力向产业工人和技术能手转变,有组织的 向县内厂矿企业、重大项目工地输转,实现出门能上 工,就近就地有收入,全年输转贫困劳动力 4700 人,实现劳务收入 1 亿元。同时,要积极鼓励支持多种经 营,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引 导扶持贫困户持续发展秋葵、金银花、油葵、林下养 殖、土蜂养殖、小杂粮等“小而特”产业,稳妥推进旅 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真正以有效投入实现最 大的产出,带动全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5000 元以上,切实稳定贫困户脱贫基础。二要全面配齐基础设施。“七个一批”行业部门要对照“十全”工程和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与乡镇、村、 户全面对接,扎实开展查漏补缺和完善提升,重点解 决好群众出行、供水、住房等难题。要紧盯安全住房 全达标,一方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139 户 550 人,改造危旧房 425 户,尤其要高度重视贫困户搬迁入住 工作,对 2016、2017 两个年度建成的易地搬迁工程 5 月底前必须全部入住到位,今年新建工程年底全部入 住,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对县上 制定的土坯房消除改造政策必须讲担当、不折不扣落 实,9 月底前全面完成剩余 3621 户 2.2 万间农村土坯房改造消除任务,并对建新留旧的要坚决一律拆除, 同时,对确实无能力建房的 200 户贫困户,再新建一 批农村保障性住房,妥善进行安置,确保所有农户都 能住上安全房、小康房。要紧盯农村道路全通畅,抢 抓全省利用两年时间对 50 户以上自然村道路全硬化 的大好机遇,以贫困村组道路、村庄巷道和院落硬化 全覆盖为目标,全力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设进度, 年内硬化自然村村组道路和村内主巷道 381 公里,打通断头路 31 条 249 公里;继续落实“一平方米补助一袋水泥”的政策,引导群众硬化院落及门前巷道 80 万 平方米,切实解决好贫困村生产发展和群众出行难题。 要紧盯安全饮水全覆盖,逐区域、逐工程找准供水问 题症结,通过整合项目、财政列支、融资贷款 2588 万元,加快实施二级提升自来水入户、管道维修和水 源补充工程,着力解决安口、策底、山寨等 9 乡镇居住相对集中的 1709 户 6942 人安全饮水问题。因地制宜实施泉水改造和机电井水质改善工程,解决 10 乡镇居住分散的 119 户 401 人安全饮水问题。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统筹解决 187 户 558 名贫困群众安全饮水 问题,真正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四条标准”全达标。三要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进一步强化保障性扶贫措施,逐户逐人把脉问诊,摸准致贫原因,制定对策,真正做到医疗保障、教育扶持、低保兜底等政策对号 入座,精准滴灌。要针对贫困村分类施策。实施策底 大南峪等 3 个村级幼儿园,建成上关石桥教学点、山 寨北阳洼小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加快推进“全面改 薄”项目,统筹利用农村小学闲置校舍,在有需求的村 改建幼儿园,配强老师,配齐设施,确保贫困家庭适 龄儿童就近入园。新建 12 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5 个 村级文化广场,实现全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和文化活动 场所全覆盖。要针对贫困户综合施策。对无法依靠产 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 1992 户 4051 名贫困群众, 统筹卫计、民政、扶贫、人社等部门资源,全面落实 农村低保、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落 实贫困人口医疗费用 3000 元兜底保障政策和“先诊疗 后付费”制度,加快推进“一站式”即时结报制度落实。 从今年开始,县财政为全县“三户一孤”人员办理大病 救助商业保险,对贫困人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再报 销后,全部进行兜底保障,着力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积极开发农村保洁、道路交通协管、护林员等公益性 岗位,就近安置 70 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输转 200 名贫困户两后生到劳务基地企业就业,确保贫困群众 脱贫路上不掉队。四要全面提高脱贫质量。要盯牢退出指标查缺补漏。今年需要脱贫退出 23 个村、5000 人以上,这是 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七个一批”行业部门要对照脱贫 退出指标体系,按照脱贫措施到户到人的要求,抓紧 对接完善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把政策措施、项目资金、 工作责任、完成时限做细做实,切实做到缺什么、就 补什么。同时,要保持已退出贫困户帮扶措施的连续 性,确保帮扶人员、资金、措施力度不减,全方位巩 固提升脱贫成果。要认真开展阶段性“回头看”,搞好 自查评估,抓紧整改国家第三方评估和省市考评验收 反馈的问题,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否决指标,逐项完善 措施,把最基础、最基本的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所 有工程类项目和所有指标都要在 9 月底前保质保量完 成。要加强帮扶提升群众满意度。继续推行县级领导 包抓、干部一对一帮扶,从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实际 和帮扶需求出发,优化结对帮扶力量,对需要发展产 业的应安排农、林、水等方面的干部帮扶,需要创业 就业的安排人社、金融等方面的干部帮扶,因病致贫 的安排卫计、民政部门干部帮扶,贫困学生家庭安排 教育部门干部帮扶,着力提高帮扶实效。驻村工作队 员和结对帮扶干部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宣传政策、解疑 释惑、落实好医疗救助、教育培训、低保兜底、精准 贷款等政策上,特别是对贫困户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者成员患有慢特大病的,要更加注重情感沟通和心理 疏导,多做暖人心的工作。要强化专项治理。以开展“脱 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认真查找扶贫领域存 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 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等问题。要强化扶贫资金的使用管 理和监督检查,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 对扶贫领域失职渎职和违纪问题、作风问题要从严查 处,绝不手软。(二)着眼于强农,突出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 产业提质增效。从解决主导产业小而不强、主要农产 品多而不优、农业效益低而不稳的问题着手,紧紧围 绕培育做强“五大三特”产业,高标准、规范化抓建基 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 度和产业经营市场化水平。一要着力明确抓产业的方向。产业培育必须坚持 市场导向,尊重群众意愿,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肉牛发展要严格执行禁养区规划,突出山寨、河西等 重点区域,不断扩大饲养量、提高出栏率,着重要盘 活闲置设施,坚持龙头公司、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大 中小齐抓,推进牲畜进棚、人畜分离,实现养殖、育 肥、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年内新增繁养大户 150 户、牛出栏 7 万头以上。核桃要以适宜区全覆盖、提高挂果率为目标,紧盯上关、神峪、安口等有基础的乡镇, 把果园标准化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行大田密植、 增施有机肥、高接换优、拉枝修剪等技术措施,年内 打造南川河、黑河、邱林河流域 3 个万亩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新增核桃挂果面积 1 万亩以上。药材既要有规模,也要紧跟市场,尤其要把加工转化作为突 破口,进一步巩固扩大大黄、独活等地道药材种植面 积,扶持壮大青松、润源等龙头企业做大做活做强, 灵活多样发展适销对路的人参、天麻、杜仲等高附加 值的药材,年内在马峡、山寨等 5 个乡镇各建成 50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 1 处。蔬菜要注重时令蔬菜、反季节蔬菜的耕作技术和市场占有率,同步发展设施 蔬菜和高原夏菜。年内建成年产 30 万袋香菇生产基 地、50 亩新品种试验基地,带动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 10 万亩。劳务要突出实用技术培训,强化组织化输转, 推进县内就地务工、县外定向输转相结合,引导农村 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内输转劳务 3.5 万人次、劳务创收 5.2 亿元。油用芍药、麝、鹿等特种养殖和乡村旅 游要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支持企业流转土地,建办 园区,鼓励农户参与,稳步扩大种养殖规模,提升效 益。二要着力培育抓产业的主体。重点围绕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缺失、缺位的问题,按照市场化、实体 化的原则,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合作社作 为先手棋,通过产业扶贫贷款的杠杆作用,落实种苗 补贴、种植补贴、有机肥补贴等项目支持,扶持宏源、 伦源、润源、核源、慧源麝业、鑫宝鹿业等龙头企业 发展壮大,带动农户以土地、核桃园、架子牛和产业 贷款资金入股,返聘务工,吸纳为合作社社员;通过 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种苗供应、订单收 购、肉牛代繁寄养、投麝还仔等契约关系,建立健全 种养业利益链,着力构建“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体系,真正使农民劳作有干头、收 入有甜头,积极参与产业开发。同时要采取招商引资、 能人领办、农户联办等多种形式,鼓励县内外产业大 户、经济实体,牵头承包经营核桃、药材、肉牛等种 养业,建办家庭农场和加工型龙头企业,形成大中小 并举、上中下游产业互动的企业群体。年内新建改建 龙头企业 10 户,培育产业大户 500 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50 家,创建省市级示范社 4 家。 三要着力提升抓产业的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县乡农业技术人员要把生产一线作为 工作阵地,靠前指导,特别要把推广肉牛低成本饲养、 优质高档肉牛育肥、疫病综合防控等技术,以及核桃间作套种、增施有机肥、高接换优等增产增效措施作 为重中之重,不仅要亲自示范,更要带着农户具体实 践,真正使农业适用技术在生产一线生根发芽。要大 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以休闲方便肉食品、牛角 工艺品、皮革制品、骨骼制品等为主的新型产业经营 主体,研发以中药材为主的膏方、药膳、药酒、药茶、 药枕、药浴、功能性食品饮料等特色养生产品,积极 包装推介项目、引进知名加工企业,倾力打造“农”字 号加工业,切实增加产品附加值。要加快发展商贸物 流业,依托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平台,加大“华亭 核桃”、“华亭独活”、“华亭大黄”、愣娃牛肉、鑫宝鹿 业、金银花、油用芍药等特色农副产品线上线下推销, 积极培育发展农村冷链物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 态,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网上交易,着力培育一批电 商企业和创业模范,助推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年内增长 20%以上。(三)着眼于宜居,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全民动员抓生态建设和保护,努力实现 农村美丽宜居。一要大力实施生态再造。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文 明示范县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积极争取泾渭河流域林业生态造林项目贷款,持续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 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造林补贴等重点林业生态工 程,组织实施好森林公园、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开发、 林业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工 程,开展全员大规模义务植树造林,集中抓好城乡面 山、公园街区、机关单位、公路沿线、家庭院落、水 源地等重点区域绿化,年内各乡镇至少建成千亩生态 绿化美化工程 1 处,完成造林绿化 6 万亩以上。二要全域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推进村容村貌连片整治,全面推行“户积存、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 的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 活污水、乱堆乱放、河道沟坝、农业废弃物“五整治”, 落实沿线商铺、住户卫生“门前三包”,完成所有行政 村垃圾箱、分类收集仓、清扫工具和清运车辆集中采 购配置,加快建立全民参与、干群互动的农村环境卫 生管护长效机制,农村垃圾处置率达到 90%。要全面 推行河长制,建成马峡、策底、上关等乡镇污水处理 站及垃圾填埋场,强化汭河、策底河、山寨河等 68 条县乡河沟保护监管,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 准。要加强保护耕地、河道等农业空间,依山傍水建 设塘坝、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小流域治理、水 土保持、农田改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项目,新修梯田 7500 亩,治理水土流失 26 平方公里,恢复治理采煤沉陷区 6 平方公里,致力打造好田园风光。 三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油筑华亭至田尔哈、关庄至陇洲沟等乡村道路 5 条, 启动王峡口水库扩建、后河水库水源地建设,提升牛 舌堡、车厂沟水厂供水能力,完成农村电网升级。要 进一步修编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产业规划、环境治理 规划,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地域特色,注重设施配套, 强化产业培育,全力抓好 “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 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型、旅游休闲型、传统村落型、民 族村寨型、自然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创建4 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 个市级示范村、3 个县级 示范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盆景”向“风景”转变。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农村旱厕改造力度,在污 水管网覆盖到的城郊村、集镇中心村和水源保护区内 的村庄,建设水冲式厕所,边远贫困村推广三格化粪 池式、双瓮漏斗式厕所,统筹做好改灶、改暖、改炕、 改圈工作,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四)着眼于活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严把 政策标准,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农业农村 发展增添活力。一要务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以厘清集体、农 户资源资产权属为前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积极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科学合理确权登 记、评估认定、折股核算,按照市场法则探索推行国 有、集体、私有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实现 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化运作,农户通过股金分红和务工 增加收入。要坚持分门别类压茬推进,尤其要结合华 亭特点,既要在农业农村领域积极实践,也要在工业 农业互为补充,工矿社区、农村平行推进上大胆探索, 力争趟出路子,创造经验。要结合“三变”改革解决好 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问题,探索设立贫困村集体经济 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扶持村 级集体经济发展。要制定村级互助资金管理调整办法, 对运行不好或没有运行的,尽快清退回收,优先用于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争取及早消除“空壳村”。二要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 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农村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三 权分置”改革。要深化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改革,抓好省 列电子商务专项改革试点和整县推进基层社建设试 点。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抓好水利投融 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水权水市场、基层水利服务 体系等各项改革。要积极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利用贴息、保险等方式,综合运用精准扶贫贷款等金融 产品,调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在巩固扩大奶牛、 玉米、马铃薯等农业品种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增加 中药材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减 少农民因灾损失。三要做好“两贷款一基金”项目承接。紧盯省上“两贷款一基金”的扶持重点,深入开展摸底调研,全面筛 选论证项目,加强跟踪对接和协调联系,精准抓好项 目谋划申报,力争“两贷款一基金”达到 15.2 亿元,同 时加快建立完善汇金担保公司、交旅公司、农业发展 公司各项制度,全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申报贷款,对接落实产业发 展项目,确保资金、项目双到位,加快补齐牛、果、 药等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短板。(五)着眼于稳基,创新推进乡村治理,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传承和 弘扬优秀乡村文化,让乡村社会崇尚新风、充满活力、 和谐有序。一要加强乡村治理。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管,从 健全村民议事、理财机制入手,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村民参加义务劳动和红白事务理事会,引导村民参与 公共事务。要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律援助、法律顾问进农村,依法化解调处矛盾纠纷,依法惩治 村霸、“黄赌毒”、封建迷信和邪教人员,积极创建平 安乡村。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 爱、诚、孝、仁“四德工程”,持续深化“文明家庭”、“华 亭好人”等创建活动,加大“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大 操大办等问题整治力度,推动易风移俗,塑造德治秩 序,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二要建设乡村文化。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好古树名木、农耕遗迹等物质文化和皮影、剪纸、曲子 戏等民间艺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挥县级公 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配套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 中心,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 文化下乡,加强文化结对帮扶,建设乡镇(社区)体 育中心 1 个、体育惠民工程 12 个,形式多样的开展群 众性文体活动,推动农民群众物质与精神生活“双脱 贫”。三要提升农民素质。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方向,推行培训、输转一体化模式,重点围绕家政服务、建 筑装饰、采煤制陶、电工焊工、铲车机械、土木瓦工 等内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培训农民 1.2 万人次以上。加快乡村振兴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两后生”、返乡农民工、致富能人等重点,依托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 开展畜牧养殖、食用菌、花卉种植、药材品种繁育等 易操作、见效快、适合对路的实用技术培训,扶持培 养一批产业带头人、农业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 人等,培养更多乡土人才,确保农村户均有 1 个科技 明白人。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保障各项工作任 务落到实处今年的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已经十分明 确,唯有把这些任务谱写在华亭的大地上才是硬道理。 全县上下务必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拿出过硬办法,采取超常举措,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落 到实处。一要坚持在统筹整合中增强实效。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通过开拓投融资渠 道,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 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全年 直接投向“三农”领域的资金较去年增长 15%以上。要 高度重视农业融资平台作用的发挥,紧盯省上“两贷款 一基金”政策措施,精心谋划筛选建设项目、确定承贷 主体,积极主动对接争取,力争全县贷款资金在全市 盘子中实现较大占比。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运用财政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 等办法,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和扶 贫一线,着力解决建设资金筹措困难、投入不足的问 题。二要突出在谋划争取中夯实基础。紧盯上级投资 导向,加强汇报衔接,积极主动争取,重点围绕保障 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改善、公共服务 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恢复治理等方面,精心 谋划论证一批起点高、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农业骨 干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 对已确定的新建续建项目,县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领 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协调调度, 统筹解决好项目报批、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政策落 实、土地征用、资金筹措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确 保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及早惠及贫困群众。三要着力在知责担责中落细落小。各乡镇、各部 门“一把手”要下移重心,亲自上手,层层细化分解任 务,切实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作安排、 财力投放、力量配备等各个方面,确保各个环节有人 盯、有人抓。各帮扶单位和包村干部要严格按照“一村 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要求,逐村逐户会诊把脉, 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切实做到全覆盖、无遗漏。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后工作中,凡是 没有村、户帮扶计划的,省市将直接进行一票否决, 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督查考核局要 进一步改进督查方式方法,围绕确定的任务要求,严 格实行台账管理,既查目标任务实施、又查时间进度 落实,既查项目推进建设、又查问题协调解决,切实 提升督查实效。今年县上将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双 线”考核,对完不成年度脱贫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 各单位驻村帮扶组织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从严追责问 责,努力形成有功必奖、有责必究的鲜明导向。最后,我就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再强调六个方面: 一要谋深谋细谋实项目工作。近期,我们对部分工作 要点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普遍存在缺项目支撑、缺资金保障、缺实施主体的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针 对这一突出问题,认真对接研究上级最新政策措施, 抓紧对各自的项目工作再梳理、再完善,一对一拿出 解决项目缺口、资金筹措和靠实投资主体的具体措施, 确保全面完成今年 100 亿元以上的投资任务。尤其对 目前已明确实施的各类重点项目,要尽快制定项目实 施、推进和协调方案,加快推进立项审批、规划设计、 筹资备料和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切实为节后项目建设 良好开局奠定基础。二要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县上制定的春节慰问活动 实施方案,根据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有 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专项救助和送温暖等系 列活动。尤其要结合开展精准扶贫进村入户大走访活 动,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和孤寡老人,要 全面进行排查摸底,逐户提出解决措施,确保不出任 何问题。三要压茬整改环保突出问题。对工业园区污 水处理厂建设、西华岗岭水源地居民搬迁、工业企业 燃煤锅炉整治、安口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4 个尚未完 成年度整改任务的项目,分管领导和环保局要督促相 关乡镇部门制定专项推进计划,蹲点驻守抓紧整改, 确保 1 月底彻底整改到位,全面达到验收标准;对策 底、马峡污水处理设施、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 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 2 个进展缓慢的项目,要采 取招商引资和 PPP 合作模式,多方引导社会资金加快 实施,确保赶上进度要求。四要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 作。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针对年底道路交通、 护林防火、公共消防、食品药品、社会治安等重点领 域安全监管压力较大的工作实际,严格落实行业主管 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持续稳定。安监局要在本周内拿出节前安全大检查活 动实施方案,由各分管领导牵头,逐行业领域扎扎实实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特别要把道路交通安全和春 节期间的护林防火作为重中之重,对恶劣天气条件下 的事故预防工作早安排、早行动,坚决防止重特大安 全事故发生。五要精心搞好春节文化活动。文广局、 执法局要突出“欢乐喜庆、平安祥和、文明节俭”这一 主题,认真研究拿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方案,切实做 好亮化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 列春节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祥和的节 日氛围,确保让城乡群众度过一个欢乐喜庆的新春佳 节。六要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信访局要会同有关 乡镇和部门,对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土地房屋征收、 军转干部安置、农民工工资清欠等重点信访问题,实 行定领导、定方案、定专人、定质量、定时限,包掌 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措施、包 依法处理的“五定五包”责任制,切实尽最大努力把矛 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严防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 的发生。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在县委、县政府的 坚强领导下,拿出拼上身家性命、发起背水一战的勇 气和决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王战营(2018 年 1 月 18 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 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的“三 农”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 不断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 安排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 义。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明确要 求,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前不 久,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 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了五年来全 省“三农”工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 大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走好商丘乡村振 兴之路。前天,中央农办主任韩俊等一行七人,就中央制定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来我市调研时,也就乡村振兴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建议我们加强脱贫攻 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形成乡村振兴方方面面的合 力。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 定思路、定目标、定任务、定要求,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顶层设计和实现途径,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十分深远。 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我市 2018 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 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讲几点意见。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 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第一,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定位。就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农稳安天下。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 革命中,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始终是一个历 史性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 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紧紧地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 围,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努力改变农村贫 困落后面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 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第一枪,由 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 地覆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习 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 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到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告诫中国人的饭碗 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到坚 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 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划定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底线,到强 调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等,构成了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 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 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认识和把握 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 大以来“三农”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三农” 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我们党 对“三农”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是做好新时 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成 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要深入贯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紧迫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 农”工作。第二,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蓝图。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 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 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是一次战略上的转型和升 级,它比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经济、社会 转型,还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复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要认识到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我们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着力发挥商丘优势打好“四张牌”,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 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各项事业 又好又快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 提升。常年粮食产量达到 120 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 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5%以上,被评 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 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目前全市优质专用小 麦种植面积达到 65 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 39 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686 家,年实现总产值 1500 亿元,“三品一标”产品达到 221 个,居全省第一位。全面深化农村改 革迈出新的步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 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 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 1.13 万个,供销、 农垦、林场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67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农民收入增速连年高于城镇 居民,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农 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固。创新实施 “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 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些成绩 来之不易,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 了有益经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推动乡 村全面振兴,还任重道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而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 分就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问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就必须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和乡村发展。以乡村全 面振兴的要求审视我市“三农”工作,我们和全省一样也面临 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体量大但没有做 强。虽然说商丘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 农业结构不优,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 体量大但精深加工少,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传统农 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 供给不足并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 场风险能力不强,由农业大市转变为农业强市还任重道远。 二是农民持续增收但仍不富裕。尽管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 收入每年都在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平均 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而且农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 3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3、18 个百分点,位 居全省倒数第二,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农民务工环境 趋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后 劲不足。全市还有 23.9 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任务还很重。三是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不美。农村 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仍然很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 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反差比较大,农村垃圾、污水 缺乏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对此,我们要保持 清醒,下大力气解决,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平稳健康发展。第三,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围绕这 一新目标和时间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 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 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马上办抓落实,加快推进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 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 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 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 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 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 部署,协调推进。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坚决破除 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 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六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解决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 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七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特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 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 形式主义,梯次推进,久久为功。第四,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就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面临形势正 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 系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不再是满足吃饱饭,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 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农业发展导向发生了变化,已 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一方面,我国粮食连年增产, 库存压力加大,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较低,形成国 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 用下,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总体呈上涨趋势,提高农业发展质 量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三是科技兴农着力点发生了变 化,已由主要推动高产转变为带动农业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格 局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现代农 业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 和互联网催生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产业异军突起,正在深 刻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和产业组织形式。四是城乡关 系发生了变化,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 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 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 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 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 制障碍依然较多。五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 由大量富余转变为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农 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 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农业生产者素质结构性下 降,呈现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关 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比较 普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三农”工作方式已经不再 适应形势需要,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谋划推动农业农村 发展。第五,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道路。就是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主要包括七项内容:一是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工农互促、城乡互 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走 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 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 转变,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 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 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创新乡村 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打好精 准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 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走中国特色减贫之 路。这“七条道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 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 涵。只有把这些具体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振兴乡村的强 大推动力。第六,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政策。就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 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 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 再延长 30 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 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 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 参与农村振兴。开拓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强 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振兴乡村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持,更离不开行之有 效的机制保障、健全的制度保障。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制度, 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通过有效的制度 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 经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广大农民 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融 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日益健全,乡村振兴的制度保 障更加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 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条件将加快改 善,乡村振兴有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此外,我们有独特的优 势条件,除区位交通优势之外,我市人口较多,收入不断增 长,消费空间巨大,农村投资需求旺盛,随着农村丰富资源 要素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的 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商丘有基础、 有优势、有需求、有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 心,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定贯 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新篇章。问题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会建慧市长还要作 具体部署,我就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强调几 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乡村振兴的标志:一是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乡村经 济向多元化发展,乡村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二是乡村基础设 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 小;三是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缓解。首先,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摆脱不了贫困,振兴就无从谈起。我市是脱贫 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所辖六个县都是贫困县,精准脱贫已经到了大规模攻城拔寨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 识,坚决克服厌战情绪、畏难情绪、松懈情绪,一鼓作气、 马不停蹄向前推进,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 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持续在精准识 别、精准扶持、精准退出上下功夫,以狠抓作风转变促脱贫 攻坚,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确保今年六个县全部按照原定计划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确保 到 2020 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好 产业扶贫,重点实施好特色产业带动,建立好贫困户与带贫 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统筹推进好扶贫车间和光伏电站建 设,为贫困村建立稳定的集体收入。要以“九大工程”和“六改困村和贫困户面貌。其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 业兴,百业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 先、绿色导向”三原则,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夏调秋促 增收”的基本思路,重点推进“四优四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 展,让农村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景 象。要在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要加快推进农 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对夏 邑食用菌、柘城三樱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民权河蟹、梁 园代庄草莓等知名公用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 结构调整,把优质农产品产出来,把知名品牌树起来。要不 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农业培育成 为有奔头的产业。要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 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 业全面转型升级。要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 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聚集,推动先进要素 向产业园聚集,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其三,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 生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 具体体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意味着农村不能再延续 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状况。要建设生态 宜居美丽乡村,就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 入,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把农耕文明的精华和现代文明 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和生态宜居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其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农耕文明是华夏历史文明的血脉,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吃 苦耐劳、勤俭朴实、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父慈子孝、耕读 传家、守土敬业等等,成为广泛久远的文化集成和中原文化 的核心内涵,也是商丘“重厚多君子”优秀古都城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是“商丘好人”文化不断生发壮大的深厚土壤。要实现 乡村振兴,就必须传承好、创新好这些优秀文化,推动乡风 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要充分发挥商丘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 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 和文明乡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 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 展,使农民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五,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 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为本、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只 有“三治并举”、有机结合,才能让自治运行更加高效、法治 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农 村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有序。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 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农村和谐发展。要推进乡村平安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尤其是春 节临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不安全稳定因素凸显。 我们要结合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全面开展排查化解治理, 避免家庭暴力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建设平安乡村,提升群众 安全感。对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安全稳定案事件发生的,市委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坚决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其六,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 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缩小, 但农民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新期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抓重点、 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 之路,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 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产业、环境 留住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提档升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织密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 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第二,怎样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规划先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建设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住 房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极大提升。农村的生活习惯、生 产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 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 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 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 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二要激活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 位,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尊重农民 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广大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才能真正达成。三要循序渐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乡村 振兴按“三步走”战略部署,2050 年全面建成,这一战略设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过 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农 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转变。要按照乡村振兴 的战略部署和阶段划分,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避免一 哄而上,要有战略定力,有历史耐心。第三,推动乡村振兴的钱从哪来?一要整合财政资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 倾斜。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 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紧紧围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 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 给,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层设计,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 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切实提升国家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创新农村金融。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完善我 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 水平。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 点的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 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三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天 然的熟悉农业、亲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和机遇。同时, 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带来了机会。过去,工 商资本下乡面临的条条框框多,参与度不高,农村建设更多 依靠财政投入和集体经济内部积累。如今,中央鼓励工商资 本下乡,我们在设置好保护农民权益的防火墙的前提下,搭 建好桥梁和舞台,稳定政策预期,优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四要汇集全社会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 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第四,靠什么来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落实党管农村的基 本原则。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不 能动摇,党管农村的原则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削弱,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要配优配强。党委、政府一把手是乡 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来抓 “三农”工作。要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 党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二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把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 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 干部的来源渠道,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一线倾斜流动的用人导向。三要培养“三农”人才队伍。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 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 提高、发展培育,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 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队 伍,提升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农技服务能力,为现代农业 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要巩固、壮大、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培训力度, 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四要引导返乡农 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等人才到农村创业。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着农村生长的背景,有着城市生活的经历, 我们要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他们返乡创业,积 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 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 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第五,如何建立推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 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要落实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 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 定土地承包关系,做好相关政策和法律宣传工作,完善配套 措施,把这一政策落实好,确保农民享有更加稳定有保障的土地权益。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土地“三权 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 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中央提出,要完善农民闲 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 使用权“三权分置”。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和契机, 我们一定要搞好谋划。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强调现在 到了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的时候了,要解决土 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破解“农村的 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我们在做盘活农村土地这篇 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持续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 部署适时在全市推开,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确保集体资产 保值增值,确保农民收益。四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处理 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生产的关系,立足资源禀赋,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上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要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上的引领作用,积 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等,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 多种经营方式,适度扩大规模经营。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在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中 更好分享成果。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农业 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 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第六,如何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首先,观念上要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 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 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其次,行动上要参与。要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 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吸引各 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鼓励 或支持各方人士回乡下乡任职、创业,投身乡村振兴运动, 确保对乡村振兴敢于建言、勇于投身、乐于奉献的各行各业人士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不吃亏,形成以参与乡村振兴 实践为荣的社会风尚。其三,理论上要指导。要建立乡村振 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理论水平。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 为“智力池”和“思想工厂”的作用。积极鼓励专家智库在“三农” 理论与政策、城乡融合与减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 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力支 持。其四,舆论上要引导。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报道力度,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全面宣传党 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政策 举措。要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引导主流媒体深度、广泛报 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三、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委、 政府要真正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 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把方向、谋大局、 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三农” 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第一,要完善党委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党委把方向、出主意,政府做规划、抓落实,健全党委全 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 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压实党 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 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县委书记要下大力气抓好“三 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 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 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第二,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的基础。要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 作责任制,持续推动工作中心向基层转移、工作力量向基层 下沉、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 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利用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机会,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社会认可的村“两委”班子,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 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 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 理事。第三,要持续践行“马上办抓落实”。要坚持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总”工作要求,以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 为载体,大力践行“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 农村基层存在的农民增收脱贫、基层矛盾化解、班子建设、 群众办事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治建设薄弱等问题,做到 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工作在基层推进,实现 全市 4052 个村(社区)支部联系干部全覆盖,实现全市 9954 个基层支部作用发挥全覆盖。要以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 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 施意见等“1+N”行动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目前,各县(区)、 各乡镇要着力抓好的事情,主要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四优四化”行动、扶贫车间、无害化厕所建设、镇(区) 卫生整治、农村土地空闲地整治、“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脱贫 攻坚“六改一增”和“九大工程”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等。同时, 要将乡村振兴每项工作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 的项目,使每项工作任务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要求更 加具体。要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家看一看,了解民情、汇集民智, 做到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 里手。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既督任务、 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 取、埋头苦干,扎实做好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让广大农 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商丘的 鲜明底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商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在全县农村工作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县委书记 ****年*月*日同志们:今天,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农村工作暨灾 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 区、市农村工作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 县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和部署今年全县的农业农 村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思想,切实增强做好“三农” 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007 年,是我县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显著的一年。特别 是农业在经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取得较好的成 绩。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人稳定解决了温饱,***名群众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 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认真实践“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拼搏进取、艰苦创业 的结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带有 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实现富民兴县奔小康目标,重点、难点 和弱点都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我们说农业是重点,主要是因为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 关系国计民生,我县农业总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目前达到**%,今后虽然还会继续降低,但农业的基础地 位永远不能动摇,很多的问题都要靠农业来解决;农民是最 大的社会群体,我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农村的 稳定是最大的稳定,农村的发展是最大的发展,失去了这个 基础,全县稳定和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 在全县**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消费仅占**% 左右;从财政收入看,去年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 仅占全县的** %,农村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说农业是难点,一是农民增收难。农业增收空间相 对较小,非农产业发展不快,增收渠道狭窄、增幅缓慢。农 民收入的主要渠道还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农业初级产品和 简单劳动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 获得的收入还非常少。这就说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 后,农民增收的潜力、空间、渠道还需要大力挖掘和开拓。 二是农民转移难。目前,我县有**万名农村劳动力,但外出 务工的仅有**万人,仅占全部劳动力的**%。一方面是社会 就业岗位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是农民就业能力差,有岗位缺 技能。三是集体经济发展难。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在 1 万 元以下的村仅有*个,其中*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 的问题比较普遍。四是社会稳定压力大。基层工作千头万绪, 改革发展的矛盾较多,去年大部分的集体上访来自农村,稳 定工作压力较大。以上原因导致我县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 难度大,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 农民生活水平还面临新的困难。我们说农业是弱点,是指农村工作仍然是全县的薄弱环 节。一是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原始 积累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弱。二是社 会事业发展薄弱。农村社会事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吃水、行路、上学、就医和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仍比较落后。 目前全县仍有**、**乡的油路还没有修通,**个行政村不通 四级公路,**个屯存在人畜饮水困难,村级中心校仅有**所,**个行政村存在就医难问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收效不够明显。我县支柱产业培植缓慢,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还不够大,缺乏加工型、流通型 农业龙头企业,原料型、粗放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难以应对 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经济比较效益不高,农民进入市场的 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很弱。四是农业生产条件仍然 较差。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持续 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争取了一批道路交通、农田水利 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得到 改善,但整体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的问题仍然突出, 部分农村水、电、路状况较差,相当一部分土地地力差,局 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础设施保障力弱等因素严重制 约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是农业农村保障体系薄 弱。农业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弱,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普遍 存在,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扶贫工作任务重,稳定脱贫、 对农村弱势群体的长效救助机制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到去 年底,全县**万人农村人口中,还有贫困人口**万人,其中 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元以下)**万人,相对贫困人口 (人均纯收入 669-924 元以下)**万人;**个贫困村绝对贫困 人口**万人,相对贫困人口**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 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信息闭塞的边远 村屯,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救能力弱。尽管我们实施了县直部 门包村联系扶贫制度,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加快 贫困村屯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还十分艰巨。六是基层组织 力量薄弱。多数班子适应新形势、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较弱,部分班子软、散,凝聚力不强。七是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对 农民来说减轻了负担,但对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级组织 来讲,办实事的能力在减弱,保运转的压力在加大。我们说潜力在农村,是指广大农村蕴藏着极大的创造 力,只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 保护好,就能有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一是中央连续几 年出台一号文件,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中央将更多地关注农 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农业、扶持 农业的力度在加大,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很有操 作性。二是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 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做好“三农” 工作, 对稳定经济社 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 始终长鸣, 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 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可见, 党中央在审视“三农”问题上高瞻远瞩、 总揽全局, 在 推进“三农”工作上方向明确、措施有力。这将有利于我 县争取上级扶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农业效益。 三是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农民的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 转向二三产业,劳动力加快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 向城镇集聚。四是我县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的力度加大,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衔接进一步加强,农业 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五是粮、油、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回升 和农业税取消,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积极性。 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和优越的条件。同 时,随着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小城镇建设步伐不 断加快,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拓宽了 发展空间,对农村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进和带动作用。因此,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思想,用科学的发 展观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思想上更 加关注“三农”,感情上更加贴近“三农”,工作上更加强化 “三农”,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二、以“三农”工作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 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和全市农村暨灾后 重建恢复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抗灾救灾和灾后农业恢复 生产为当务之急,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和谐为目标, 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关键,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 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 本,以建立以工促农长效机制为保障,不断推动我县“三 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上来,按照所制定的工作 思路抓好落实,当好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参谋助手。(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环节 和基本任务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上不去, 其它工作则无从谈起。因此,农业农村工作,必须着眼于增 加农民收入,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考虑问题、 部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增收的积极性。结合中央及上级精神, 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今年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农民增 收:1、靠政策增收。今年南方部分省区遭受的这场罕见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损失大。 尤其是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损坏,各种农作物、果树、 林木等受冻面积大。中央、国务院和区、市出台了一系列支 持灾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我县是全市五全 重灾县这一,这些政策对于我县的基层建设和农村各项事业 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面对机遇,谁见识早,行动快,抓得紧,谁就 能抢占先机, 率先发展。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边远的山区 县,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农业固 定资产投资的机遇,积极跑办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 设施、农村社会事业、乡村道路等项目,向上争取资金, 全方位、多领域地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同时,为加强农 业农村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将对今年的水果种植、林 业生产、烤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等方面继续灾行一些扶持 政策,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我们的工作力度大,决心也很 大。2、靠调整结构增收。今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1)加强粮食生产工作。要在提高单产、增强供给能 力、稳定生产规模、保障总量供给平衡的前提下,加大优质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依靠农业科技使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今 年全县计划种植优质高产粮食生产面积 4 万亩,力争实现粮食总产量 9 万吨。(2)继续发展水果生产。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 的十个百万亩工程的要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是*万亩。因 此,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 继续抓好以砂糖桔、天草橙、晚熟椪柑等为主的优质水果生 产,今年要完成新种以晚熟椪柑为主的优质水果**亩,改造低产果园**亩,实施水果标准化生产应用面积**亩,这些任 务已于年初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分解到各乡镇,这里再强调 几点要求:第一是种植的地类问题。今年我们主要利用水源 条件较好的缓坡、荒田、荒地来规划发展种植,在种植上要 按高标准、高要求种植。第二是种植时间安排问题。种植时 间的安排分两个阶段,2008 年春主要以种植晚熟椪柑为主, 2008 冬季到 2009 年春以种植天草橙为主。第三是新种水果 要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的空闲 地发展各类名优水果,动员每户平均种植 15 株左右,全县要实施 10000 户 2000 亩以上。(3)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要继续扩大以马尾松、桉 树、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种植面积,年内以**、**为重点, 实施好世行贷款人工用材林培育项目 1 万亩、生态林培育与管护项目 1500 亩、退耕还林荒山配套造林 1 万亩、**林场种植速丰林 3 万亩、**公司种植速丰林 0.5 万亩,完成人工造林面积 6 万亩,其中新增用材林面积 5 万亩,迹地更新造林面积 1 万亩。同时,抓好笋材竹、八角和油茶低改项目建 设。(4)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步伐。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要求,认真做好科学规划,做 到林地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进一步引导和调动农民 种茶的积极性,年内新种茶园面积要达 1 万亩以上,建立一个 60 亩的良种茶叶无性系繁育苗圃,力争出圃苗木 700 万 株。同时,加快茶场的改制转让工作进度,让企业尽建厂进 行精深加工,打造茶叶品牌。(5)调优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品种。畜牧水产业是我 县传统的农业产业,我们要依托本地名优畜牧品种抓好特色养殖业。一是要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品种优化和品质 提高。年内调整养殖斑点叉尾鮰和罗非鱼网箱养殖 2800 箱,新增加网箱养鱼 700 箱,力争 2008 年网箱养鱼达 7600 箱以上;发展养殖小区 6 个,种草养畜示范点 3 个以上,种草养畜示范户 50 个以上,发展圈养山羊重点示范户 80 户以上,带动发展山羊养殖户 800 户以上,新增种植优质牧草 5000亩以上,配套养牛 12000 头以上,配套养羊 54800 只以上。 二是继续抓好家禽良种推优养殖工程。三是抓好以高致病性 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的动物防疫工 作。(6)突出抓好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一是要派出 专家组和工作队深入灾区,向灾区农民传授蔬菜、甘蔗、 果树、养殖等防寒抗冻和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帮助农民 解决生产自救和春季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要加快修复 损毁的农业设施设备,尤其要加快抢修水电基础设施,在 确保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和生活用电的同时,确保灾后恢复 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三是要及时组织供应种子、种苗、化 肥、农药等生产物资,确保农业灾后恢复生产需求。四是 要加强灾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良种引进和示范推广,提 高良种良法覆盖率,通过提高单产弥补灾害损失;加快家 禽、罗非鱼等短、平、快养殖项目发展,增加灾区群众收 入。五是要积极探索发展抗灾避灾农业。3、要大力发展劳务输出,靠转移增收。要富裕农民, 必须教育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据测算,一个农村剩 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年收入不低于 4000 元,而要在现有土 地上种植来实现四、五千元的收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 年,全市在外务工的城乡劳动力超过 60 万人,劳务输出收入超过 20 亿元,我县只有*万人,收入*万元左右,仅占全市 的*%。今年,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 抓好劳务输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一方面要全力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引导农 民转变就业观念,消除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起、离土不离 乡等一些偏见,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务工经商;另一方面要 把农村劳务输出当作政府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 加大工作力度,主动走出去,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用 工单位的联系合作,下大力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另外,各乡 镇,人劳局、团委、妇联、教科局等有关部门要整合教育资 源,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定向、定岗培训,提高其就业素质。 同时,要积极鼓励外出人员为家乡带回致富信息和人才,带 回资金和项目,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总之,要不 断拓展农村劳务输出的渠道、空间和规模,闯出一条农民增 收的新渠道。(二)抓好包村帮扶工作,将扶贫开发工作做细、做实、 做彻底。我县共有**个行政村,其中**个是重点贫困村,还有** 个非贫困村,因此,我们还要把这**个贫困村作为我们扶贫 工作的主战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力度,力争每个 贫困村都有相对发展变化。1、要结合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包 村扶贫工作。县直部门联系包村扶贫,是加快农村脱贫步伐 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各联系包村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 统一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对联系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紧紧围绕为挂钩村培植 1 至 2 项产业支柱的目标,形成了包 村扶贫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力所能及地为贫困群 众办实事,但总体进展情况还不够理想,个别单位的工作无 实质性进展。今年,各部门要认真结合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 讨论活动,掀起新一年帮扶工作的热潮,把思想解放的程度 体现在帮扶的效果上,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来,体现在为贫困村的产业扶持上来,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 作:一是要深入调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完善扶贫规划。 从各部门近年的工作来看,大多数部门抓扶贫的思路是清晰 的,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也是符合实际的,但也有一些部门 调查研究不够充分,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导致联系包 村扶贫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各包村单位领导要从思想上高 度重视,进一步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修订 完善扶贫规划。二是要突出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培植。检验 一个部门的包村扶贫工作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支柱产业培植 的情况如何。因此,要把培植产业作为包村扶贫工作的重中 之重,按照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 成效。总的要求是:2008 年,每个贫困村必须确定 1 至 2 项 覆盖大多数农户的农业优势产业,并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产 值比上年明显增加。三是要充分发挥部门的优势,配合乡镇、 村抓好安居温饱、异地安置、劳务输出等扶贫任务,力所能 及地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 困难和问题。四是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部门要切实转 变作风,主要领导要深入扶贫工作第一线,深入开展调查研 究,一项一项地落实扶贫措施。驻村干部要到岗、到点,做 到下得去,蹲得住,真扶贫、扶真贫。县扶贫办要认真抓好 单位联系扶贫的综合协调、检查督促和跟踪服务,对扶贫对 象,要力求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 深化对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积极 参与,主动服务,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产业发展的良好 格局。今年,我们将建立机制,明确责任,改变目标考核的 方式,以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考核 联系包村扶贫单位的依据之一,不是再检查验收村里种植或养殖的情况,而是将这些情况以及扶贫取得的成果作为包村 单位的一项政绩来衡量各部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2、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抓出成效。为进一步 巩固扶贫工作成果,解决以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点小面窄效 果不明显的问题,真正在面上取得实际的效果,自治区决定 突出重点,围绕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继续实施“整村推进” 扶贫项目。“整村推进”,就是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 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公 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 化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规范 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的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主要内涵 就是把过去分散投入的资金集中到重点村投放,通过实施以 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直接 扶持贫困农户,实现整村脱贫目标。我县首批实施“整村推 进”的**个贫困村项目已经通过上级的检查验收,今年的整 村推进项目有**个。为全面完成今年“整村推进”的工作任 务,必须突出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统筹安排,做好整村推进整体规划。一是各乡 镇要根据各个贫困村的具体情况,本着先易后难,分年度安 排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并将年度实施计划报县扶贫开 发领导小组,便于统筹安排项目资金;二是各乡镇要组织有 关部门帮助推进村在原来编制扶贫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地编 制整村推进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规划和实施方案既要有投 资和项目措施,要有加大领导工作力度和推动社会帮扶等方 面的切实措施。重点村实施方案要考虑可能的投入规模,结 合实际,简明扼要,切实可行,确保建设一项成功一项,切 实发挥扶贫效益。其次,要突出重点,科学编报整村推进扶贫项目。重点村编报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要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项目。要 紧紧围绕解决农民温饱、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突出三个 方面的重点,即围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人口基本素质提 高等方面编制安排扶贫项目。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既要 抓重点,又要分析各地各村主要矛盾,抓准开发重点。有的 村突出矛盾是道路,有的村是水利,有的村是产业等等。抓 准了主要矛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扶贫资金就用在了刀刃 上,扶贫投入的效益必然会增强提高。第三,要以人为本,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整村推进”工 程。广大贫困群众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在开展“整村推 进”工作中,我们应注重运用参与式扶贫模式,注重以人为 本,注重项目的后续管理,注重可持续发展。一是充分尊重 贫困群众在制定规划和选择、实施、管理项目中的知情权、 选择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切实做到规划民定、项 目民选、任务民担、财务民管,以群众是否赞成、是否满意、 是否受益作为检验整村脱贫的根本标准。二是充分发动广大 群众参与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要通过一事一议、 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发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形成项目民 建、项目民管的良好局面。第四,要抓好 2008 年度*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根 据上级扶贫部门对我县农业产业项目支持情况,依托扶贫资 金项目,推行以“公司+农户”、“工厂+基地”的龙头企业带 动机制,实施以财政扶贫资金为重点,重点扶持贫困村进行 产业开发,着重培育优质水果(晚熟椪柑)、茶叶、种草养 畜、速生丰产林等产业。通过上述产业开发扶持,推动贫困 村贫困群众收入相对稳固的产业基本形成,并覆盖全部农 户,实现全县贫困农户解决温饱 5373 人。3、要充分利用外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市高度重视和支持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以及 自治区提出实施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历史机遇, 努力争取国家、自治区的项目建设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力度。同时,要借助广州市和区、市直对口扶贫单位帮 扶我县的机遇,整合扶贫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全力 推进扶贫工程的实施,突出抓好劳务输出、库区移民等重点 工作,继续加强以农村水利、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 力。重点实施总投资为 572 万元的**、**乡政府所在地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万人饮水难问题;实施总投资为 500 万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增灌溉面积 300 亩;实施总投资为650 万元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善灌溉面积 2500 亩,新增灌溉面积 480 亩;实施总投资为 250 万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 9 平方公里;实施县城河段整治二、三 期工程建设;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 预案;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强村屯 路网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问题。要严格资金使用管理。要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 使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要捆绑项目争 取大资金,捆绑资金实施大项目,重点扶持促进农民增收的 项目,把钱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扩大项 目对贫困人口的覆盖面和带动力,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绩 效,要搞好协调调度,落实有关政策,切实解决贫困人口享 受扶贫信贷资金难的问题。(三)要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在重点巩固好**、**等村屯的示范 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十个一”(即有一个操作性强的 发展规划,一个科学的村庄建设规划,一个支撑收入增长的主导产业,一个为民办实事的村民自治组织,一套行之有效 的管理制度,一个带动力强的经济合作组织,一处健康文明 的活动场所,一块内容丰富的宣传阵地,一批示范性强的文 明户,一批创业致富的带头人)的要求,全面推广“山上学 渭归、水上学鲁维、河谷学新寨”的新农村建设典型,逐步 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扩大试点示范面。把**村**屯、**镇**村等**个沿路村屯作为面上点重点打造。要抓好**灾民新 村建设的选点和建设,使我县新农村试点建设逐步形成点、 线、面整体推进的新格局。同时,要坚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对事关农民增收、 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无论大小,都要高度重视, 认真解决,对其他不同侧面的工作,要统筹兼顾,合理调度, 全面推动,协调发展。要切实按照上级的要求,以村级组织 换届为契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 法制建设。加强信访工作,切实处理好农村的各种矛盾和纠 纷,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农村 的安全稳定。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 方式方法。加强农村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动物疫情的监测和 防控,防止各类传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抓落实是做好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再好的思路、措施如果不能落实,也是纸上谈兵。加快经济发展,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必须 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狠抓落实,推动落实,确保落实上来。1、要强化领导,把农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各乡镇、 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为工作 的重中之重,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全县上下要对农村 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对农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 倾斜,对农民群众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农业农村工作涉 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 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过问、亲自抓。要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 心上,抓在手上,做到部门围绕乡村转,乡村围绕农民转, 农民围绕增收转。2、要转变作风,把农村各项工作抓深。农村工作直接 与农民群众接触,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 虚假,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级干部要深入农村,了解农 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 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从思想上端正对农民的认识, 从感情上密切联系群众,时刻关注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 况,搞清楚农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做到爱民、亲民、安 民、护民。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到农 户、企业中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与农村干部群众一道, 研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积极为农民 增收出主意、想办法、搞服务。特别是农口部门,都要做到 重心下沉,工作下移,积极组织技术干部开展技术服务、技 术承包。要把扶持农民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兑现到村、 到户、到人,不得截留和变样。3、要强化措施,把农村各项工作抓实。今天的会议上, 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 照会议部署和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 务落实。这里强调的是,凡是县委、县政府决定的事情,要 立说立行,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 对确定了的任务和目标,要层层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 人和完成时限,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落实,真正做到领导到位、精力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完善工作落实机制, 各项工作既要有安排、有布置,更要有检查、有奖惩,确保 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不断把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推向前 进。目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刻,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积 极搞好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春耕生产 中的实际困难,引导鼓励农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动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积极做好春耕生产工作。目前,天气开始变 暖,降雨量减少,随着春播开始,用水量将大幅度增加。水 利部门要指导农民科学用水,大力实施节水工程。农业、农 机、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备好种子、化肥、农机具等春播、春 耕物资,保障充足供给;农业、工商、技监等有关部门要加 大农资打假力度,坚决查处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切实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科协、科技、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 要抓住春耕前的农闲时机,到村、到屯搞好技术培训,利用 各种形式传授农民果树管理、药材种植等技术,为农业丰产、 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确保农民增收,意 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开展继续解放 思想大讨论活动融到“三农”工作中去,紧抓机遇,开拓创 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 局面。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现在开会) “三农”工作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顺应“三农” 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 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 精神及全省双联行动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形势, 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动员全县上下 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发展现 代农业,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让农业成为有奔头 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 丽家园。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各常委,人大、政府、政协分 管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一、二级部门及省 市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共 200 多人。今天的会议共有三项议程,下面进行第一项,请政府*县长安排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第二项,请县委安排农业农村工作和双联扶贫工作;第三项,请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同志们,会议既定的议程全部进行完毕。会上,书面传 达了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及全省双联行动会议精神。*县长、* 书记分别就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农业农村工作和双联扶贫工 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具体、很全面、很到位。特别是站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正 宁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去年我县“三农”工作的成效, 深刻指出了我县“三农”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了做好 “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具有很强 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强农业、富农民、美农 村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各乡 镇、各部门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 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和吴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再强调四 点意见。一要靠实责任抓落实。“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吴书记和两位分管领导的 部署要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双联” 行动为抓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举措, 切实改进作风,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分管领导要盯紧抓牢、全力主抓,紧盯“任务书”、制订“路线图”、列出“时间 表”,靠实责任人,把办公地点下移到乡村和生产一线,进 行现场办公,亲自抓落实、促进度,真正沉下去、干起来, 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全力指导, 既要抓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又要齐心协力解决工作推进 过程中遇到的“肠梗阻”问题,真正把各个层次的责任捆绑 起来、力量整合起来,努力形成抓落实的合力,确保各项工 作高效率、按时限、快节奏地完成。各乡镇要强化力量、全 力落实,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扑下身子、一抓到底,进 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各项工作任务,把时间任务账排到 每一个节点,把责任包干到每一个干部、每一个环节,挂图 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抠工作进度、看工作进展,以 “三农”工作的实效为整体工作加分。二要以点带面抓落实。实践证明,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是我们抓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成功经验。各乡镇、各 部门要正确处理点上突破与面上带动、巩固老典型与创建新 典型、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的关系,着力解决典型带动力不 强、机制不活等问题。要按照乡镇有特色、产业有典型、部 门有亮点、科技有示范的要求,紧紧围绕扶贫攻坚、美丽乡 村建设、优势产业开发等重点工作培育一批示范效果好、群 众得实惠、带动作用强的典型,每个产业抓 1-2 个亮点工程,农口每个部门至少抓 2 个以上的示范样板,每个乡镇至少抓3 个以上的先进典型,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人至少抓 1 个得 意之作,真正以大典型带动产业大提升、基础大改善、农村 大发展。在典型培育中,要坚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尽力 而为的原则,把项目、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向示范点聚集, 增强“以点带面、以户带村”的辐射能力,坚决杜绝图形式、 做样子和举债建设的问题,真正使每一个典型都成为引领农 业农村发展的“风向标”和“导航仪”。三要多元投入抓落实。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政府的大包大揽不仅给政府 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给群众养成了等、靠、要的思维惯 性。因此,今年要切实在健全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上有创新、 见实效。要继续实行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按照“渠道不乱、 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对各类涉农项目 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把小项目捆绑成大项目,把分散的资金 集中起来,由县上统一调度安排,向扶贫攻坚重点区域、特 色优势产业和农业综合示范点倾斜,真正发挥项目资金最大 效益。要建立农民自主投入机制,在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的 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民的宣传动员工作,给群众算清楚 投入账、效益账、权属账,支持和帮助农民通过贴息贷款、 抵押贷款等信贷资金发展产业,引导农民舍得把产业收益投 向产业滚动发展,让农民自己真正成为产业发展“主人”。 要给群众讲清楚政府的扶持办法,不再是大包大揽,而是实行有选择、有限度、有条件的奖励、补助或补贴,把发展产 业的主动权交给农民,让政府从帮助农民种地上有计划、有 步骤的慢慢退出来。要探索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招 商引资、合作社创办企业、能人大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 多种方式,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发展领域,积极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建办一批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和种养业示范点,进一步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 专业化、机械化水平。四要紧盯春耕抓落实。今年开春的土壤墒情十分有利,繁忙的春耕生产已经启动。前面,*县长对顶凌覆膜、麦田 管理、烤烟育苗、栽果造林、设施蔬菜、护林防火等各项工 作都作了全面具体的安排,任务很明确,责任很清楚。各乡 镇及农牧、林业、烟草等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准确把握时 间节点,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其他各单位也要结合党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行动,走出机关、进村入 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双联村、户开展春耕生产,解决实 际困难,让农民群众看到各级干部改进作风的实实在在的变 化。今天会后,分管领导要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下去,面对面 督查各乡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启动情况,发现问 题,现场整改,跟踪问效,既抓“盆景”,又抓“风景”, 不论是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还是栽果、养殖、苗林、 瓜菜等产业开发,都要集中力量抓出一批在全市拿得出、有影响的亮点工程来,打一场漂亮的春耕仗,确保实现首季“开 门红”,为全年“三农”工作赢得主动。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现在散会。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 写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崭新诗篇,让农村更加美丽、 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社会基本矛盾转化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的一项重大 战略决策。振兴,“振发兴盛,增强活力”也。随着乡村振 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写农村农业农民 “三农”问题的崭新诗篇,让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 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乡 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乡村旅游要有新作为、大作为。在乡村文化振兴上发挥引领作用。乡村美,首先是文化 美;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为本。目前,在 一些地方存在着乡村文化凋敝甚至“消失”的问题,乡村旅游担当着保护和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要 更加注重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乡村民俗、乡村非物 质遗产,以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让人们体验乡 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共兴共享的乡村旅游中发扬光大,再 续辉煌。在生态生产生活上发挥促进作用。关注“农村、农业、 农民”问题,关键在于保护农村生态、发展农业生产、提升 农民生活质量。事实证明,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实现了“农村 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 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农 业生产转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聚焦,有更多担当。在乡村旅游扶贫上发挥推进作用。“小康不小康,关键 看老乡”。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旅 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 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业打造成地区性 的支柱产业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要把在贫困 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精准发展、集 聚发展、加快发展;让农民既是乡村旅游的建设者、经营者, 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得益者、乡村美好生活的享受者。同时, 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也将为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多样 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生活,进而促进和增加乡村旅 游生活消费,必将大大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起奔小康”的步伐。在城乡一体发展上发挥融合作用。提升乡村的自身价值, 实现“三农”要素的重新定位和组合,促进城乡之间资本、人 力、知识、消费等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发展,推进城乡 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使得 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城乡之间各种要素融合发展;另一方 面,促进农民身份、职业的转换和“就地城镇化”,吸引城市 居民融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的幸福事业。同时,在乡村旅 游中,农民实现与城市文化、生活的交流,城市居民实现“回 归乡村生活”的梦想。乡村旅游在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融合 作用将日益显现。在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旅游即生活。今天,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是改 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 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活环境、丰富乡 村生活产品、拓展乡村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上更有 作为,在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担当起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使命,有新作为、大作为,乡 村旅游需要新思维、新举措:实施集聚发展,创造美丽的乡村生活空间。在乡村振兴 的大局中,聚焦“农村农业农民”,关注“生态生产生活”, 在发展路径上要实施集聚战略,把传统村落、美丽乡村、乡 村民宿、休闲农庄、特色庄园、田园综合体、旅游风情小镇、 乡村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整合城乡各种要 素集聚发展,创造更多的美好乡村生活空间,让乡村旅游在 乡村振兴中集聚发力。注重产业培育,提升供给和带动双重效应。产业兴,旅 游兴,农村兴。把握人们对于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变化和升 级,以“乡村+”“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促进 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 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因地 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通过“+文创”“+ 电商”“+ 养生”“+ 养老”“+ 体育”“+ 健康”“+ 研学”“+ 文 艺”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培育多样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业 态。在增加乡村旅游有效供给的同时,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乡村振兴中多做贡献。激活发展主体,实现乡村旅游的共建共享。乡村振兴, 直指人心;乡村旅游,根植于人。多元的发展主体,充满活力的发展主体,是建设“幸福产业”的关键所在。要发挥农 民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作用。一些地方的经验告诉我们, 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重组,建立农民旅游合作社等是 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途 径。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投入乡村旅游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政策引导,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在人们的乡愁中, 不仅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土社会中邻里互助的社会关 系、祖先崇拜的仪式和庙会、乡村戏剧的热闹,这些规则、 仪式和活动将乡村生活的居民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乡村社会。 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 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 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 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至少不是农民的乡 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 兴。首先,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 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许多农耕社会有庆祝丰收的节 日,比如藏族的旺果节,是沟通人与自然,祈求风调雨顺、 保证农业丰收的节日。春节是家庭、家族和社区共同庆祝周 而复始,新的一年开始的节日。清明节和七月节是供人们缅怀逝去的亲人,沟通生者与亡者的节日,通过与亡者的交流, 逝去的亲人仍然活在现实的世界中。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 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 联系密切的共同体。许多农民即使远离家乡,也要长途跋涉 在节日回到家乡,参与这些节日,是因为有了这些节日,他 们的生活才有意义。其次,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尽管我们是个法治 社会,但是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法律所无法 管,或管理成本很高的地方。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 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 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 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 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 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 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比如互联网,老年人在知 识上的优势已经没有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尊重,就需要 文化力量,有文化的乡村可以看到长幼有序,秩序井然,而 文化的断裂经常会导致乡村的矛盾和冲突。第三,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 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最近,笔者在瑞典南部传统的农 业地区考察,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乡村社会的消亡过程。 在一个世纪以前的传统农业地区,围绕着教堂形成了不同 的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由数十户农民组成,社区的农 民相互依存。但是到二战以后,大量农民开始放弃农业进 入城市,土地被出售或出租给大农户经营。农场规模不断 扩大,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少,大量房屋被丢弃,目前从事 经济活动的农村仍然存在,但是从事社会活动的乡村则不 复存在。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 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 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 的振兴,希望避免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 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建设, 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比如编辑整理村庄历史、建立 村庄博物馆、组织文化演出等等。但是,物质层面乡村文化 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 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 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要通过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自信,认识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推 动村民参与乡村事务。其次,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 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不能是 乡村居民仍是一盘散沙,各过各的生活,而是相互之间协作, 创造更好的生活。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 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 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 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 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最后,将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 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 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基本保障和实现 路径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 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乡村目标,是总 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国富民战略安排之一。深入研究这 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一、振兴乡村战略各项目标之间的基本关系振兴乡村的各项目标中,核心是让乡村居民的生活富裕 起来,特别是让乡村的农业居民富裕起来。欠发达国家普遍 特征,是由收入指标差异所反映的城乡二元结构,即乡村居 民收入显著低于城市居民,农民贫穷,乡村凋敝。让农民富 裕起来,不仅是负责任政党和政治家的最有价值的承诺,更 因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成功转型的现代经济体系的强大支 撑,所以实现目标异常艰难。此项承诺真可谓一诺千金,必 经万般努力,方可玉汝于成。实际上,中国农村近年之所以 发生巨大变化,也依赖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良好转型所提供的 支撑,其中,最核心因素正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关系 对农村社会的渗透,以及农业技术的巨大进步。生活富裕的前提是产业兴旺,而农民富裕的前提则一定 是农业产业兴旺发达。生活富裕的标志是货币收入增长带来的购买力强大,而其支撑力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 高,即越来越少的劳动力生产更多的产品。若一个国家的吃 饭问题要使用国家半数以上的劳动力资源,则意味着这个国 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民便不可能富裕。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也是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重要基 础。去年到今年笔者在农村调研注意到一个普遍性的变化, 乡村居家妇女彼此间吵架的事情变得罕见,邻里关系变得友 善起来,互相帮助已成风气。小偷小摸的事情近乎绝迹。原 因其实很简单,也很重要。随着农民收入提高,邻里的亲情 相对升值了。我们在调研中还注意到,农民富裕以后,农村 公共事务的协商合作水平也在提高,一些过去难以达成的公 共事务协议也变得容易达成了。我们在几个省的调查都发 现,过去一些涉及拆迁、调地的事情,总令百姓抱怨、干部 发怵;现在情况不同了,农民之间商量出一个方案的概率明 显增加。这些变化固然与乡村治理变革有关,例如实行政经 分离改革、自治体设置下沉到组改革以及建立各种理事会 等,更与农户富裕引起的价值判断变化以及农户经济活动平 台的变化有关。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水平的提高也有密切关 系。农村生态宜居包括排放减量、景观怡人、密度适宜、交 通便捷等要素。农民生活富裕达到一定水准以后,才开始看 重这些要素的价值。产业进步之后,人们才有能力通过持续 技术创新,不断降低同一单位的热量产出所必须开发的土地 面积,使更多的土地用于维持自然风貌。提出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两大目标对于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础性意义,当然不是说其他几个领域可以无所作为。相反, 近几年一些地方在农村宜居环境和乡风文明建设以及乡村 社会治理诸方面积极开拓思路,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推动 了农业关联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例如,生态宜居水平 的提高,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社会治理的改善鼓励乡 贤发挥作用,一部分从农村流出的资源开始反哺村庄公共事 业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则直接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 进农业进步与农民收入提高。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乡村 振兴的保障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 体系”作为实现振兴乡村五大目标的主要路径,是对我国既 往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一个总结。坚守这一经验,的确关乎 乡村振兴的成败。按我理解,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系,要求我们改变关于城乡关系的一系列旧认识,树立新观 念:第一,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进一步扩大要素 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从国民经济宏观尺度看,城乡要素 流动合理性的标准,是要素在城乡间流动的边际国民福利产 出率相等。这个教科书标准虽然无法绝对实现,但把它作为 一种原则性的要求,十分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 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我国城乡要素市场统一的目标远没有实 现。城市经济部门劳动要素的经济贡献仍显著大于乡村领域,说明劳动要素的转移任务没有完成。评价土地要素市场 均衡的建立较为复杂。表面上看,我国城市单位面积土地的 平均产出水平要远大于农业用地,但如果我们把环境因素考 虑在内,用“福利”产出来评价土地的收益,关于均衡的计 算就要另做考量。虽然农业也有排放问题,但扩大到更广大 的包括森林在内的乡村地区,其对环境就有正的贡献,而城 市领域则目前是负的贡献。另外,我国城市用地的平均 GDP 产出显著小于发达国家。根据这些信息,大致可以判断我国 城乡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市场还远没有达成均衡,突出表现 是各类地价过高,而城市地价更高得离谱。解决这个问题的 办法之一,是通过土地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推动城乡融合 发展。第二,必须抛弃将农村视为两个“蓄水池”的陈旧思想。 我们过去接受了一个“事实”,把农村农业领域当作剩余劳 动力的“蓄水池”和贫困人口的“蓄水池”。如果这两个“蓄 水池”的存在是合理的,振兴农村的五个目标基本无从谈起。 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就要求我们在 认识上不能继续把这两个“蓄水池”与农村农业捆绑在一起。 农村的主体居民要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的从业者,两个“蓄水 池”应该转变为常规的国民经济变量,即整体上的失业和半 失业人口,并接受国家主要经济参数的调节,而不能让农村 农业负担这样的“蓄水池”。今后的目标是,由农村领域资 源不良匹配产生的贫困人口,转变为国民经济周期性因素与 摩擦性因素产生失业半失业人口,让贫困人口生活在更容易 就业、更容易得到帮助的城市,使农村经济部门与城市经济部门实现真正的“融合”。 第三,必须将农业竞争力提高战略纳入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提高战略。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各个经济 部门的竞争力整体薄弱,但其相对优势部门仍然可能向另一 竞争力整体强大的国家出口产品,只要另一国家的对应产业 部门的优势在本国相对弱小。贸易的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两个 国家的专业分工水平。必须看到,我国近些年与欧美的贸易 格局,使我国农业的尴尬局面被显著放大。我国制造业出口 已经保持多年强势地位,服务业正在迎头赶上,而农业相对 优势下降。我国农业的绝对水平在提高,但国际竞争力相对 于制造业显得弱小。这种情况很可能继续下去,最坏的情形 是步日本农业的后尘。按报告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我 们不能在未来中国更大开放的格局下丢掉农业竞争力,不能 让农业成为依靠高补贴存活的产业部门。不妨在这里提出一 个大胆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发生 一个逆转,让中国同时生成强大的、依靠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与土地及资本密集型农业支撑的“双强”贸易结构,而让其 他某些国家成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立足的国家?事实上, 这不能是虚幻的异想,而必须是非实现不可的“伟大梦想”, 否则城乡融合发展就没有实现可能。这个目标当然不能靠敲 锣打鼓来实现。中国当下正在推动农村脱贫攻坚宏伟社会发 展工程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杰出构想,这将助力这一伟大目 标的实现。第四,必须使各项经济政策推动中国人口布局大调整。 如前所述,中国农民要富裕起来,归根结底要靠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的低劳动生产率难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实 现“融合”。我们的现实是,依靠超过 40% 的农业劳动力产 出占比 8% 的 GDP。这个相对劳动生产率太低,不可能让农 民富裕起来。如果去掉农村那些实际上没有真正下地的劳动 力,我国生产出约 8% 的 GDP 的农业劳动力大约占总劳动力 的 25%。这个劳动生产率仍然低于城市经济部门。如果能通 过城乡区划的合理调整,建立更合理的统计口径,我国目前 城市化率还会有所提高,估计可达到 62% 左右。考虑到国际 经验数据,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如果政策调整比较好, 粗略可判定在 2035 年前后,我国农业产业 GDP 占比可能下 降至 5% 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占比下降到 10% 左右,这将使 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这个时候,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 尔系数下降至 20% 以下,相应地,我国城市化率也会达到80% 左右。这个目标实现,意味着农业更加强大,农民平均 收入接近城市水平,城乡融合发展获得成功,十九大确立的 2035 年的其他社会进步目标也相应实现。这个过程也意味 着人口布局的大调整;这种调整是所有其他发展目标实现的 基础。第五,必须完成现行农村政策在实施对象上的转变。在 全国城乡区划不合理、城乡各地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不匹 配、村庄人口与农业从业人口相当不对应的情况下,我国农 业农村政策体系内包含了许多矛盾,大量基础性的信息不真 实、不充分。信息失真使我们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缺乏决策依 据,甚至造成决策误导。2017 年,笔者在东部某省某镇做 调查,注意到该镇 85% 的道路被称为农村道路,并按照相应的规范建设和管理,但实际上该镇工厂林立,商贸繁荣,人 口密集,农业从业人员只有 5% 左右。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基于这种情形,现有农村政策也要转变, 一些政策要归并为一般性的覆盖城乡的政策,一部分要转变 为城市发展政策,还有一部分要转变为单纯的农业产业政 策。通过这个转变,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才会更精准,更 有利于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三、振兴乡村的关键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需要国家一系列社会经 济政策发生转变。笔者认为下列政策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 义。农业技术进步模式转变。应该大力发展劳动替代型农业 技术和水肥药节约型农业技术,前者如大中型农业机械,后 者如转基因育种技术。通过这两类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我国劳 动生产率,改善农村环境。多年来,在转基因问题上,外行 的声音压倒了技术专家的声音,极不正常,应通过有效的科 普活动改变这种局面。农地保护模式转变。现行农地保护政策的综合性约束力 弱,效果不够好。应该将目前多种农地保护区政策统一为国 家农业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的村庄、河流、道路采用目标 匹配度高的统一政策,增强农地保护的效力。此项政策的转 变还应配套解决土地用途的预期不稳定问题,使各类土地价 格回归正常水平,特别是降低农用地地租率。城乡区划模式转变。如前文所述,不合理的城乡区划办 法严重降低政策的有效性,也扭曲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必须做出调整。应该将作为行政区划的城市与人口密度意义上 的城市区别开来,将后一种概念作为区别于乡村的统计概 念。例如,可以考虑将建筑用地连续的、人口总量超过两万, 且其核心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 5000 人的地理单元定 义为城市,将城市以外的其他非工矿区、非机场等特殊设施 的区域定义为乡村。按照这个定义,我国城市数量会增加到 数千座,发达地区的某些村庄也会联合为城市。适应这个变 化,我国还可以设立“县辖市”行政区划类别。这种城乡区 划建立后,城市的设置将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大量相关 政策也会更容易操作。城乡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如果城乡区划模式实现转变, 真正的乡村就是另一番面貌,以往讲是乡村治理也会相应发 生变化。若城市化率达到 80% 左右、农业从业人口占比达到10% 左右,大量专业农户因生产发展需要,会分散居住,还有一些农户会与其他约 10% 的逆城市化人口一起居住在小 的村镇。这个时候,大量的村委会设置可能就不再必要,公 共服务的中心将是一批小城市和少量的村镇。绝大部分农户 距离城市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的车程。农户可能会在自己的名 片上写上自己的住地“某省、某县、某市和某路几号”。对 于这样一个人口布局形态,社会治理不再需要区别城乡,农 民就是市民,只是因为他的职业需要住在乡村。这样一来, 城乡分野将只具有景观差别的意义,其他差别将不再重要。 土地产权变革。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土地产权制 度以及农业经营制度也应发生变革。中央已经肯定的“政经 分离”模式应该推行,乡村的公共服务由小城市或村镇直接提供,乡村经济服务由农民自己的组织及政府农业机构提 供。乡村土地管理应该置于农业保护区框架之下。在土地用 途不变的情况下,农业保护区内土地可以自由交易。通过此 项政策转变,目前许多复杂的土地制度难题将不复存在。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党中央关于“三农” 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 义,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全面发展。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 重要基础。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积累一定财富 后回乡兴文重教、建祠修谱,由此带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兴 盛;徽州文化又反过来滋养徽商,助推徽商不断走向强大。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市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 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 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黄山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业综合产值突破 120 亿元,出口占全国的 1/10,带动茶 农人均增收 4300 多元。比如泉水鱼,这是我国首批农业文 化遗产,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吃泉水鱼”已成为 黄山乡村旅游新亮点,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文 化注入经济,有利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有利 于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为文化振兴提供必要的物质 条件,可谓农业因文化生辉、文化因农业添彩。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徽州人重要的生活理念。历史上,徽 州就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习俗养成,就有“永禁泥沙垃 圾入河,违者罚银三两”的乡规民约。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 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外在绿”与“内在绿”的 有机统一入手,始终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外在绿”就 是外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黄山市坚持点面结合、系统保护,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黄山、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等 关键景点保护,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一 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82.9%,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 100%, 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 95%以上,PM2.5 年均浓度 23 微克/ 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内在绿”,就 是内在的生态理念。黄山市聚焦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全省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全面推行生物低残留农药; 在基层创新设立“垃圾兑换超市”,鼓励村民以捡拾的垃圾就 近兑换生活用品,实现了“村民得实惠转观念、政府花小钱办 大事”的双赢。以徽州文化保护为重点,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徽州文化的 发祥地,黄山现存 8000 多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 多种文 献、1300 多个非遗项目、超百万件文书,堪称中华文明的 一个重要集聚区。这些文化遗存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推动 乡村文化振兴很重要的就是让这些珍贵文化留下来、活起 来。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文化资源保护,持续推进徽州 古建筑保护工程,对空间形态 4 类 116 处、单体形态 12 类3358 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徽州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持续关注。同时,坚持“利用是最好传承”的理念,注重发挥文 化资源经济属性,以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依 托,大力发展具有徽州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了徽州民宿、 修学研学、摄影写生、古道穿越等一批新型业态,初步实现 了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坚持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协 同发力,把弘扬徽州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 密结合起来,依托闲置的古祠堂、古民居,建设村史馆、乡 贤馆、好人馆,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真正让民众 成为文化遗产的主人。以鼓励创新创业为核心,打造“有活力”的新乡村富裕幸福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最终目的。称雄明清商界数 百年的古徽商,不仅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历史辉煌,也铸 就了坚忍不拔的创业文化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年来, 黄山市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能工巧匠众多的优势,鼓励 农民群众踊跃投身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工艺生 产、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干事业 的浓厚氛围。尤其是顺应大众旅游新趋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市 690 多个村庄 70%有游客接待、30%形成旅游热点, 超过 10 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 1 万元,乡村旅游已占全市旅游的 2/3 以上。广大乡村有了“双 创”活力,农民群众有了“双创”激情,就必将形成积极进取的 新文化、汇聚乡村发展的正能量,乡村振兴必然前景可期、水到渠成。乡村振兴,要抓好“五个着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短板。强 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 不能掉队。当前,江西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决胜期,上饶的秀美乡村建设表明,大力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 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放在首位。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形 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 业发展新格局;以农业改革创新为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 度,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 创新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和鼓励农民就 业创业,夯实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和农村繁荣。二是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 出的“生态宜居”的要求,以农村“整洁、美丽、和谐、宜 居”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 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美丽经济”,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美 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 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 三是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要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运用 现代手段,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保护乡土文化特色, 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打造乡土的、健康 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依托。 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加强 农村文化教育,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文史馆、 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 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推动乡风文明的传播,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 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四是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 出,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 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按 照“三治结合”的要求,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和治理新办法,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完善 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推进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大力发挥农村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 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搭建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与乡村社 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 村治理模式,形成“治理有效”共建共享的乡村文明新秩序。五是着力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走融合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深 化各项制度改革,尤其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 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制度、户籍制 度、公共服务制度和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各项事 业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工农互惠、城乡 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积极推动要素资源更多向农村配 置,促进城市的资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农村丰富 的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引导城市消费向农村延伸、鼓励工商 资本下乡、支持返乡农民创业,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 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能。X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工作汇报根据考核要求,简要汇报两个方面:一、工作完成情况今年以来,我 X 按照市委、市政府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 筹发展的安排部署,坚持抓建设、增投入、强管理、惠民生, 紧紧围绕“十大项目、六大突破”,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 保障性住房、小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 的各项任务。具体抓了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注重规划编制,城镇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紧紧围绕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土 地利用、文化传统和地域特点,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各类规 划 X 项,全面完成 X 旅游示范镇产业发展规划、给排水专项 规划和 X 镇、X 乡、X 乡、X 乡 4 个乡镇总体规划,X 西沟、 寨子街、X 沟等 3 个村庄美丽乡村规划已批复,棚户 X 改造 规划完成最终成果,X 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 X 核心 X 控制性 详细规划、泾河以北 X 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规划评审 稿,X 乡观音殿村美丽乡村规划正在筹备评审。(二)注重基础建设,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开展中心城市建设“提质、提速”年活动,全力推进基础设 施配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组织实施中心城市“十大项目、六 大突破”项目 50 项,当年计划完成投资 53.76 亿元,截至 2015年底,开工 X 项,开工率 X%,完成投资 X 亿元,占年度计 划的 X%;前三季度,全 X 联网直报的建筑企业共 X 户,建 筑业增加值完成 X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速 X%。一是“十大项目”快速推进。X 街东片、X 街西片等 X 个续建片 X 完成房屋征收 X 户,建成安置楼 X 套 X 万平方米;2015 年启动实施的 X 巷南片、X 路东片、X 北路西片、砖 厂新 X、X 路南片 X、X 北路片 X6 个新建片 X 应征 X 户,目前完成征收 X 户(新生巷南片 X 户、城西路东片 X 户、 新民北路西片 X 户、砖厂新 X222 户、保丰路南片 X17 户、宝塔北路片 X109 户);火车站节点改造北大路道路工程完成土方挖运 X 万方,回填路基 X 万立方,铺设雨水管网 X 米, 污水管网 X 米;盘旋路节点改造 2 幢商住楼主体已封顶,正 在进行室内外装饰及安装工程;X 路南延及 X 山庄道路维护 项目完成道路铺油 760 米;平沿路西段道路建设项目埋设污 水、给水管道 1200 米,开挖路基 3.2 万方;X 路、X 路正在 进行路基及地下管网安装工程;X 路正在进行路基施工;X 旅游专业镇商旅一条街项目开建 41 户,建成主体 37 户;X 公园北门民俗文化街项目正在实施城墙加固及维修工程;X 学校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六大突破”进展良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计划新 建公租房 533 套,X、X、X、X、X5 个乡镇 429 套公租房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新民北路 104 套已完成地 基与基础施工;村民安置 X 建设项目保丰村安置楼 4 栋已建泾滩三社安置楼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与安装工 程;太统村、寨子街村安置楼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地基与 基础施工;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新世纪商厦地下停车库已建成投用,盘旋路节点停车场建成主体;城 X5 所幼儿园、10 处便民市场、14 座公厕与住宅小 X 同步配建,全部开工建 设;城 X 防汛工程总干渠东湖路道路改线、南台路排水、十里铺排洪渠、南环路排水、南山公园西侧、红照壁沟东段、 双桥南路、甘沟北段、羊渠沟南段、城南路东段 10 项防洪 工程已全面竣工;城 X 供水保障工程完成地表水及韩家沟地下水源勘探;韩家沟水厂(化验室)完成征地 105 亩(共 148 亩),新打供水井 8 口,改造旧管网 2.8 公里;城 X 污水收 集工程敷设管网 4.3 公里;城 X 便民道路工程红牛基地东侧路、老五农家乐西侧路、X 中路、X 路全面建成,红卫桥路、 龙 X 寺路完成设计方案;中心城 X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建 成投运 3 座,南环路、柳湖三社转运站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羊渠沟转运站已办理规划告知书,下剩 3 座正在选址;城市环卫设施购置项目共购置密封垃圾箱 17 个,钩臂式封闭垃圾斗 20 个,移动雾化洒水车 3 辆, 5 吨湿式清扫车 2 辆,人力保洁车 90 辆、水清式压缩机 2 台;果园路马路市场完 成改造提升,甘沟路、石家巷马路市场改造提升随甘沟便民 桥梁项目和新生巷南片 X 棚户 X 一并实施;X 泓泰商贸城 2号楼正在开挖地基,3 号楼完成 1 层主体,1、4 号楼完成基 坑开挖;X 法院审判法庭主体已封顶,X 疾控中心综合业务X 绿化项目虎山公园、定北路、东西大街隔离带、东大门道 路二期绿化改造全面完成;电缆入地项目随新科路、北大路 等路段一并实施;广告追呼系统已投入使用;原生态民俗文 化体验 X 建成度假酒店和 13 幢商业合院主体工程,正在进 行内外装饰;X 生态旅游度假山庄一期商业酒店主体工程已 封顶,正在进行外装;半坡农家乐集中 X、X 大道西段北侧 景观带及纵三路匝道景观绿化全面建成。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实施。坚持市 X 联动,加快推 进棚户 X 改造进程,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在任务落实方 面,2015 年,我 X 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新开工任务 2033 户(公租房 533 户,棚户 X1500 户),目前开工 2084 户,开 工率 102.5%,其中:533 套公租房涉及 6 个项目,已全部开 工建设,大秦、索罗、白庙、X、麻武 5 个乡镇 429 套公租 房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新民北路东片 X104 套公租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棚户 X 改造任务开工 1551 户,开工率 103.4%,货币安置 605 户,新民北路 946 套安置房正 在进行基础施工。在分配入住和租赁补贴发放方面,严格按 照“一户一档、一房一档”要求,规范管理保障对象信息档案和房源档案,完善了保障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住房保障信 息系统和统一的廉租住房、公租房申请受理程序,对群众投 诉举报案件及时进行核查处理,做到了动态管理。2015 年前 三季度,分配入住公租房 X 套,发放补贴 X 户 X 人 XX 元, 其中:第一度发放补贴 X 户 X 元;第二、三、四季度发放补省、市相关规定,严把项目审查关,已开工的项目前期招标、 施工许可证等手续齐全完善,所有工程均在施工现场设立建 设信息公示牌,详细标注建设、施工、质监、监理单位名称 和负责人,以及建筑面积、开工、竣工日期等基本建设信息,实行公开透明、阳光行政,接受全社会监督。在土地资金落实管理情况。建立健全了建设资金筹措和监管制度,充分运 用国家有利的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X 万元(公租房 X 万元,棚户 X000 万元),通过融资平台筹措资金 X 亿元,落实公租房建设用地 X 万平方米,并加强与省、市国土部门衔 接,落实棚户 X 改造建设用地批转 X 亩。在工作规范管理方面,不断建立完善保障房建设、分配等制度,2015 年建设 计划、公租房管理办法、摇号结果等均按要求在“甘肃政务网”进行了公示,并定期更新。目前,市政府下达 2014 年度基 本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任务,分配入住率 100%。四是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经过入户调查摸底和精准识别,共确定贫困危房户 X 户(其中:精准扶贫户 X 户)。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建 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 X 万元,建成面积 X 万平方米,其中: X 户精准扶贫户完成投资 XX 万元,建成面积 X 万平方米。 同时,全 X3 户已全部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录入全国农村危 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系统,X 户精准扶贫农村危房改造户已 全部录入省级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系统;X 财政局已将竣工验收户 X 户危改补助资金拨付到各乡镇财政所,正(三)注重扩容提质,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以城带乡,融合发展,持续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设施建设进度,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城镇建设成效 明显。全年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X 项,计划投资 XX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XX 万元,占年计划的 X%;实施重点小城镇项目涉及 X 个乡镇,计划总投资 XX 万元,目前已全 部完成,其中:X 乡完成投资 X 万元(道路建设项目 X 万元, “绿化、亮化”建设项目 X 万元,垃圾收集处理建设项目 X 万 元,给排水建设项目 X 万元),X 镇完成投资 X 万元(道路 建设项目 XX 万元,公厕建设项目 X 万元,给排水建设项目X 万元,文化广场、体育场建设项目 X 万元)。二是城城镇服务功能日益凸显。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 落户限制,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全面实施 居住证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全年新增城镇人口 人,占年度下达任务 X 人的 %。坚持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截止 2015 年底, 城镇新增就业 X 万人,安置高校毕业生 X 人,办理城镇失业 人员和农村妇女小额创业担保贷款 X 亿元,带动 X 万人创业 就业。三是人居环境持续改观。2015 年末,全 X 城镇化率达到 X%,较上年提高 X%;供水普及率达到 99.5%,比上年增 长 0.4%;燃气普及率达到 X%,比上年增长 3.23%;城镇生活99.8%,比上年增长 0.15%;城镇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 99.8%;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8.58 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0.04 平方米;绿地率达到 33%,比上年 增长 0.89%;绿化覆盖率达到 36.3%,比上年增长 0.42%;(四)注重质量安全,城镇项目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始终把建筑质量、建筑节能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监管作为项目安全的重要抓手,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整治力度,有效保障 了各类城镇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强城镇危旧房排 查整治。自 2015 年 6 月开始,我 X 在全 X 范围内组织开展 了老楼危楼安全排查排险工作,采取社 X 上报、住户反映、现场勘查的方式,重点针对 X 辖 X 内使用年限超过 20 年的 砖混(砖木)结构房屋、墙体倾斜开裂、抹灰大面积脱落、 新近出现门窗突然不能自由开闭的房屋等进行了排查。截至 目前,共排查房屋 X 栋 X 间 XX 平方米,涉及户数 X 户, 排查出疑似危险房屋 X 栋 X 间 X 户,建筑面积 45576.5 平方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X 间 X 户 XX 平方米。二是加强监管项目安全生产。持续加强建筑市场行业执法监督,扎实开展 文明工地创建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严厉打击工程质 量、施工安全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监督单位工程 X 项, 总建筑面积 X 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程 X 项,建筑面积 X 万平方米;竣工工程 55 项,建筑面积 48.02 万平方米);办理安全备案 74 项,竣工备案 75 项,起重机械登记 126 项,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登记 X 项,处理工程质量投诉 7 起;下 发《整改通知书》67 份、《停工通知书》15 份。截至目前,全 X 监督工程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三是加强房地产开发项 目管理。今年以来,我 X 共组织实施商品房开发项目 13 项, 计划投资 28.4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 30.7 亿元,占年计划的108.2%。其中:龙 X 家园、天 X 嘉苑、兴隆小 X、金 X 新 城、X 发欧洲城、世 X 花园 B5、B3X、理 X 城、银 X 花园、 兰雅亲 X 湾 X、X 富苑、X 湾等 12 个住宅小 X,开工建设 商品房 121.45 万平方米,建成商品房 28 万平方米;酒钢商住楼一期工程,建成办公楼及售楼处。全年销售商品房 20.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5%;房地产从业人员达到 1578 人,同比增长 8%;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30.5 平方米,同比增 长 1%。四是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建筑节能强制标准设计阶 段执行率达到 100%;施工阶段执行率达到 97%。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单体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的全面执行了 绿色建筑标准;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工业建筑项 目执行了绿色建筑标准,全面完成年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 务(五)注重综合管理,城镇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按照市 X 城市管理机构改革要求,督促执法局组建成立了 3 个 执法大队,划转安置原市执法局干部职工 26 名,续签协管员 44 名。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新组建执法中队 6 个(一 X 两镇三办)。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百日集中整治 活动,积极推行“1+X”、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先后下 发了《X 中心城 X 市容环境卫生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 案》、《关于严厉查处非法转让土地行为的通告》、《关于加强X 中心城 X“三乱”管理的通告》等文件,累计拆除违章建筑 230 处 3.5 万平方米,拆除乱张贴和破损陈旧的广告 1200 多处,清理占道经营 1240 处,查处非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 120 起,清理规范建筑工地 43 家,追呼电话号码 X 个,呼停办 假证等非法小广告号码 X 个,查办违规张贴小广告案件 43 件,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X 余起,查获非法营运“黑车”415 辆。同时,继续采取环卫工人“划片包干”、管理人员跟班作 业的措施,圆满完成城 X124 条道路 367 万平方米路面的清 扫保洁任务和 25 座公厕、189 个果皮箱、147 个垃圾斗的清 掏、管理、维修维护任务。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今年以来,我 X 城乡建设重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 绩,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资金缺口较大。火车站片 X 棚户 X 改造、韩家沟水厂项目资金目 前尚未到位;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环卫设施购置、北大路、新科路等项目资金筹措缓慢,制约了工程进展,建设项目基 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项目资金筹措困难。二是项目前期 手续办理周期长。安置楼、棚户 X 改造等项目,前期手续涉及可研立项、用地报批、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许可等诸 多环节,项目牵涉部门多,特别是棚户 X 改造、村民安置楼 等项目受用地指标报批制约,高层建筑施工图审查需要到省上办理,办理周期长,影响了项目快速推进。三是部分项目征收难度较大。今年新开的 X 个棚户 X 改造片 X 涉及征收 房屋 X 户,目前完成征收户数距目标计划还有较大的差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难度很大;新型化城镇试点个别项目,在 土地征收过程中,部分农户不配合征地工作,地价评估工作 进展缓慢。部分道路线性经过的个别被征收户,由于对征收 补偿期望值过高,加大了征收难度,拖延了道路开工建设。下一步,我 X 将按照本次考核要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加强项目调度监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年度 重点工作建设任务。一是拓宽渠道,多方筹资。以基础设施 建设、住房保障为重点,加大项目衔接汇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主动加强与国开行、市惠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衔 接,积极争取信贷资金,确保在建项目不因资金影响进度。抓紧衔接农发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资金,督促各乡镇、农信 社加快精准扶贫贷款资金发放工作。二是加强衔接,简化流 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棚户 X 改造任务重,时间紧,在前 期手续办理过程中积极衔接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简化重点民生项目、市政项目审批流程。在项目前期阶段超前做好调研论证、土地报批、资金申报、立项、实施方案等手续办 理,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完成建设任务。三是依法征收,确 保进展。在土地房屋征收过程中,积极开展土地及房屋情况、群众安置愿望等调查摸底,摸清情况,吃透底子;不断加强 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熟练掌握国家法律和省市政府有关 规定,持续加强拆违力度,加大对抢修抢建、乱修乱建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降低征收阻力。四是严格监管,保证质量。强化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质量安全 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技术规范标准,加快工程质量抽查巡检力度,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许达哲2017 年 4 月同志们:经省委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在全省开展为期两 个月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并决定召开 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 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落 实汪洋副总理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的讲话要求,全面 查摆、全面诊断、全面整改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动员、全面督办、全面压实各级脱贫攻坚工作责 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会前,省委常委会议和省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对脱贫攻坚任 务较重、问题突出的 10 个县市专门进行了重点督办。 刚才,向群同志通报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我 省 2016 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传达了汪洋副 总理讲话;傅奎同志通报了涟源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围标串标案件处理结果,道晋同志通报了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下面,我受家毫书记的委托,讲 三个方面的意见。一、坚决贯彻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 想,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中最难、最大任务就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 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也就是说,完成脱贫攻 坚目标任务,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 是我们党巩固执政之基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党对全体 人民的庄严承诺,事关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 基础,是全党极为严肃、极其重大的一项政治任务。 在各种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扶贫,在国内 考察突出调研扶贫,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批示。 总书记的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既体现在“四个全 面”的战略谋划中,也贯穿于脱贫攻坚指导思想、顶 层设计、制度安排的统筹布局中,更有“四个切实”、 “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等具体要求, 为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总书记驰而不息地指导扶贫、部署扶贫、督战扶贫, 时刻把扶贫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 对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充分展现了党的核心的扶贫情结、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全党作出 了表率。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向 看齐、向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各市州、各县市、各部 门都要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或其它形式,组织学习习 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 要讲话和中央领导对湖南脱贫攻坚整改工作的指示要 求,把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学深学透,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集中力量攻 坚,保质保量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多次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 大家立了“军令状”,军中无戏言,到了时间节点就要 完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牢固 树立“四个意识”、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 齐,这不是一句口号,而应当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必 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唯一签了“军令状”的政治任 务。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体现政治担当,把严的要求、 实的作风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保持 严明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把党中央脱贫 攻坚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次中央就脱贫攻坚工作专门约谈了湖南等考核 排名靠后省份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这既是一次警示,政治的高度,深刻反思、深化认识,要看到在落实脱 贫攻坚“省负总责”要求方面,在扎实推进中央精准 脱贫决策部署落细落小落实方面,还有差距。全省上 下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务来 抓,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是否真正向核心看齐、向 党中央看齐,是否真正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检验。 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冲锋在前,切实履行脱贫攻坚责 任,做到亲力亲为,把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发挥 出来,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集中攻坚,以对党、对 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决兑现“军令状”要求, 扎扎实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二、全面查摆、全面诊断、全面整改,确保向党 中央交上合格答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肯定我省去年扶贫开 发工作成绩的同时,对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了 考核,结果为“综合评价较差且发现突出问题”。这些 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易地扶贫搬迁发生围标 串标。第二,贫困人口退出和识别不精准。第三,扶 贫资金使用管理违纪违规问题突出。第四,帮扶工作 不扎实。特别是涟源市古塘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 工程围标串标,社会影响恶劣;2016 年“两率一度”,平均水平,且较 2015 年试考核均有所下降。还应指出 的是,有的地方将贫困户建房补贴计入家庭收入宣布 脱贫,有的“三保障”未实现就宣布脱贫,有的地方 危房改造标准低,贫困户自筹压力大,无力改造,有 的帮扶主要是送钱送物,在帮助持续脱贫增收上下功 夫不够,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上 述问题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全省 脱贫攻坚问题进行一次大排查,确保举一反三、不留 死角,确保原因分析到位、坚决整改到位、督查落实 到位。一要全面查摆问题。首先,不能“就人论人”。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都要深入反思,从我做起,把自 己摆进去,对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是否到位,抓推 进、抓落实的力度是否足够,领导班子对脱贫攻坚的 投入是否到位,出台的政策是否有效,对资金和项目 的监管是否有力。其次,不能“就地论地”。要坚持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分领域查摆问题。扶贫开发领导 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牵头查摆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 题,尤其对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扶贫工程招投 标、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等容易出问题的工作,要一个 环节一个环节地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过、一笔资摆问题,以市州和市县为单位,组织对本地区的所有 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拨付管理进行地毯式审查,对每 个贫困乡镇、每个贫困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每名贫困群众进行走访了解,彻底把情况摸清、搞透,尽最 大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不能“就事论 事”。要全面查摆问题,除了中央指出的识别、退出不准、资金使用管理问题突出、帮扶工作不扎实、易地 扶贫搬迁围标串标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还要对平常督 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群众信访举报和网络曝光的问 题进行查摆,真正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的“透 视”和“体检”。顺便说一下,仅省信访局受理的扶贫 领域信访事项,2016 年比上年上升 190%,今年 1 至 3 月同比又上升 159%。二要全面诊断原因。问题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要从整体上看问题、分析问题,透过问题看本质,真 正把原因分析透、分析准。要从思想认识上找原因, 看政治站位是不是高,“四个意识”和宗旨观念是不是 牢固,政绩观是否有偏差。要从工作层面找原因,深 入分析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否满足群众需要,帮扶的精 准度高不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足不足,有没有 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老百姓的获得感强不强。否存在急躁冒进、层层加码现象,驻村帮扶和结对帮 扶是否流于形式,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是否失之于松、 失之于软。出现这些问题的根子在于,一些领导干部 思想认识不到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够,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不够。总之,只有多从主观和工 作上找原因,才能真正找到“病灶”、清除病根、解决 问题。三要全面整改落实。解决扶贫中出现的问题,要像反“四风”、反腐败一样较真从严。对排查出来的问 题,要拿出清单、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时 限、明确措施、明确责任人,做到“一个问题、一套 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确保在两个月内整改 到位。整改问题要聚焦关键,要有针对性举措、取得 实效,是思想方面的原因就要提高认识,是工作层面 的原因就要加大力度,是作风方面的原因就要从严整 治。既要解决具体的问题,又要研究问题背后的深层 次原因,提出制度和政策上改进完善的措施。整改问 题要综合施策、条块结合,既要注重解决一时一地的 问题,更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 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四要严肃追责问责。省纪委对这次中央指出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在扶贫工作领域,更是要严惩 违法乱纪。对于贪污挪用、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优 亲厚友、挥霍浪费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 肃问责,以儆效尤,决不姑息迁就。对扶贫开发工作 出现的其他问题,也要明确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严肃 追责,但不能乱打板子,找基层当替罪羊。要强调的 是,两个月后中央将对我省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巡查, 如果因为哪个部门和地方查摆问题不深入,没有发现 问题,或者问题找出来后,整改不到位,从而影响我 省向中央交账的,必须较真从严、严肃处理。这次对 一些地方的督办还只是亮黄牌,下次如果仍不整改, 或者整改不到位,那就不是亮黄牌的问题了。大家一 定要有政治敏锐性,决不能心存侥幸。通过这次集中整改,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 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定要进一步摸清弄实 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家底,一定要掌握精准扶 贫的“绣花”功夫,一定要为 2017 年度脱贫攻坚考核 取得明显进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精准扶贫基本方略, 走精准扶贫、特色发展、可持续之路把稳中求进贯彻到脱贫攻坚之中,不急躁、不漂脱贫攻坚战役。一要执行脱贫的现行标准和时限。脱贫标准就是 中央明确的“两不愁、三保障”。对没有实现吃穿不愁 的,没有义务教育保障的,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没 有安全住房保障的,没有实现安全饮水的贫困户,都 不能认定为退出脱贫;对贫困发生率高于 2%的贫困 县、贫困村,对贫困成效不明显的、地区低保标准未 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低保兜底一批”的贫困县、贫困 村,不能脱贫摘帽。中央确定的脱贫摘帽就是 2020年,我省确定的目标是力争 2019 年、确保 2020 年,时限也是 2020 年。有些地方提出了提前脱贫摘帽的目 标,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坚决克服急躁情绪,不盲目赶进度。城步、新晃、麻 阳县原计划 2018 年脱贫摘帽,此次明确调整推迟。二要提高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贫困群 众满意是脱贫攻坚的最高标准。精准识别方面,要建 立健全有进有出的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机制,把不符合 条件的全部剔除出去,将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地纳进 来。要逐村逐户重点解决“四类人员”清理不到位、 优亲厚友、低保和扶贫对象人为划线、个别贫困对象严防不规范的“分户”“拼户”“拆户”现象发生。精准退出方面,要严格审核把关,达到脱贫标准的不拖 延,达不到脱贫标准的也不抢跑,脱贫一个、验收一 个,做到应退尽退、能退才退。群众满意度方面,要 深入贫困户,把情况摸清楚,面对面商量对策,实事 求是制定脱贫措施,真心实意解决实际问题;要及时 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疏解群众情绪,以实实在 在的工作作风赢得老百姓点赞。大家要把这项工作当 作一件大事来抓,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村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县乡两级要担起监管责任来。三要着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目前,绝大部分贫 困群众能够基本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但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还有很多工作要 做。教育方面,要健全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体系, 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力度,落实困难学生学杂费减免、 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贫困大学生扶贫信贷等政策,推 进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开展职 业技术教育和岗位技能、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对 象就业创业能力,解决“因学致贫”,实现“因学脱贫”。 医疗方面,要按照“一户一扶、一人一策、一病一方” 要求,突出大病和慢性疾病防治救治,提高贫困人口加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 医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农村危房改 造方面,要把贫困户危房改造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规范申请、审批、公 示、验收、资金补贴等程序,引导贫困户科学、适度、 合理地实施危房改造。需要指出的是,补齐脱贫攻坚 短板,必须坚持平稳协调推进。我们既要重视贫困县 的脱贫攻坚,又要重视非贫困县的贫困村、贫困人口 脱贫;既要抓好贫困村的整体脱贫,又要抓好非贫困 村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确保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同样 得到有效帮扶;既要保证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 造计划进度,更要确保各地搬迁建房和危房改造工程 质量;既要做好湘西自治州对口帮扶工作,也要加强 通道、城步、桑植等困难地区对口帮扶力度;既要更 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也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口帮扶; 既要发挥国有企事业单位积极性,也要调动非公经济 参与脱贫攻坚。我省现有湘西自治州和 15 个县,或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的 2 倍,或农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有的县农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 57%。近一个月,我到桑植、 城步、武冈、新晃、芷江、古丈、永顺等地调研,感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程度较深的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 残疾人等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四要推动脱贫攻坚可持续、不返贫。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 制,决不能只想眼前的几年,而是要谋划更长时间的 事情,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坚持 造血式扶贫,大力推广“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 保障重点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把资金投入到见效快、 持续时间长、造血功能强的项目上。要注重发展特色 产业,做好特色文章,走特色扶贫之路。要帮助并和 贫困群众一道选好当家产业,在带动上着力,如发展 油茶、茶叶、养蜂、黑猪、黄牛、果蔬、禾花鱼、乳 业、电商、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旅游业,实现“一 户一产业”。要通过劳务输出、大户带动、扩大集体经 济、设立生态护林员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家庭人员创 造就业岗位,获取工资性收入,通过土地流转、股权 投入等方式获取分红权益,实现“一户一保障”。要注 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多为贫困家庭培养大学 生、技术工人,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真正拥有生 存、致富的能力,“一户一技能”。把脱贫攻坚与巩固 脱贫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安排专门资金和力量,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确保已脱贫的对象稳定脱贫。要 加大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工作力度,既做 好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又从长计议,着力培养下一代 和提高人口素质,着力为后人留下青山绿水和发展空 间。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既要看到问题,更要坚定 信心。近年来,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精 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贫困人口大幅 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创造 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劳务协作脱贫、“万企联万 村”帮扶等经验,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从全省面上 讲,只要我们不懈怠、不松劲,按照现有政策力度和 工作力度,是完全可以实现脱贫目标的。我们要按照 中央部署要求和省里既定工作安排,咬定目标不放松, 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难点,紧盯时间节点,挂 图作战。第一,要强化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继续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加强对脱贫攻坚的统筹调 度和全方位监管。细化“省负总责”的领导机制,省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增加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各 1 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增加省监察厅为领导小组成员省长负总责,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相应 的分管省领导要牵头负责,省扶贫办要组织协调落实, 相关省直厅局要切实履责。易地扶贫搬迁由发改系统 负责,农村公路硬化由交通系统负责,存量危房改造 由住建系统负责,安全饮水保障由水利系统负责,义 务教育保障由教育系统负责,基本医疗保障由卫计系 统负责。各地要按照“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全面调 整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充实工作力量。第二,要强化资金投入、拨付和监管。省政府决定,今年的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将由 25%提 高至 30%。要将专项扶贫资金向贫困发生率高、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县市倾斜。各省直部门要按照省 政府要求,将部门资金切块投入贫困地区,减少对县 市资金使用的干预,支持县市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基础、 以项目为载体加强资金整合,对因工作迟缓形成结转 的扶贫资金,属于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坚决予以 收回。开展扶贫资金专项督查,向社会公开资金安排 和使用情况,继续开展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 专项整治力度,对贪污、侵占、挪用扶贫资金行为“零 容忍”。第三,要强化基层扶贫队伍建设。对驻村工作队,顾之忧,又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加大工作考核和 教育培训力度,确保驻得住、扎得下、干得实。结合 村支“两委”换届,把品行好、号召力强的复退军人、 大中专毕业生、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充实到村级 班子中来。第四,要强化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县扶贫成效考核机制,健全交叉检查、明查暗访和第 三方评估机制,把扶贫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 激励约束、问责追责和帮扶资金统筹分配的重要依据。 根据 2016 年度考核结果,省里将对排名靠后的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今年 5 月始,省里将派出 若干由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的巡查组,不 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搞陪同,直奔基层、 直插现场开展巡查。我再一次强调,在扶贫工作领域,要着力克服形 式主义、克服急躁情绪,严禁弄虚作假,切忌做数字 游戏。此次集中整改,不否定各地各部门为脱贫攻坚 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作出的贡献,但我们必须坚持问 题导向,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抓 好脱贫攻坚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同志们,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意义重大、从严、稳中求进、坚定信心,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 烈的责任担当,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役,以优异成绩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幸福美丽新村助推新型城镇化近年来,巴州区围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发展, 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将新型城镇化 作为统筹城乡的主攻方向,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推动农 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成功开创以幸福 美丽新村为载体,协调推进新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 路。一、抓统筹规划,释放发展潜力。规划水平决定建设水 平。统筹新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立足新村“四好”发展目标,落实科学规划理念,引领城乡人口、资源要素、配套产 业向新村有序转移。统筹编制规划。坚持“先策划后规划、 先全域后区域、先总体后专项”,高站位、高起点编制完成新村建设整体规划及统筹布局,注重与三级城镇规划和其他 专项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对接,做到多规衔接、效应 叠加、全域联动。突出错位发展。立足农村实际,依托资源、环境和文化优势,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各类要素资源,按照 “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模式,重点围绕特色农业、乡村 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等编制发展规划,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竞争。强化规划约束。各乡镇和新村建设重点领域均派驻了规划督察员,严格落实新村规划执行情况常态巡查机 制,及时查处和纠正随意更改、变通、降标等违规行为,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规划原汁原味落地生 根。二、抓产业支撑,强化内生动力。持续发展需要产业承接兜底。通过构建三次产业体系,增强新村“造血功能”, 促进产村相融、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工 业理念抓农业”,将市场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等理念融入到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积极培育新型经营 主体,建设粮经复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特色农业产业 基地,大力实施“一乡一品”发展战略,充分运用电商平台、 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招商磁场效应,对口承接发达地区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现代工业梯次转移,强 化园区对中心村、聚居点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资本向农村转移,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等模式, 鼓励企业就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立足新村区位 条件和资源禀赋,鼓励新村农民在家门口开发乡村公园、农 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果蔬采摘、劳动体验等特色服 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非农人员比例,实现农民生产生活 方式就地转化。三、抓民生改善,增强新村磁力。新型城镇化核心目标是“人的城镇化”,新村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 民生保障,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积极推进新居建设。按 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实施”的原则,坚持新建、改造和保护相结合,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 统规自建等方式,分类、分片、分年度推进中心村和聚居点 建设,配套开展农村土坯房(危旧房)改造,推进落实抗震 设防标准,确保新居功能配套、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切实解决农民“安居”问题。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按照“生产方便、生活宜居、 环境优美”的目标,优先部署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环 保等配套功能设施,所有中心村和聚居点均实现“五通、五 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促进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农村发展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稳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村级公共服务体系“1+6”建 设模式,新村普遍建立起了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农家购物、综合调解等 6 个中心,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备,探索以村级组织活动阵地 为载体,推进乡镇“七站八所”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人员 下沉,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通为民服 务“最后一公里”。四、抓配套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以深化农村改革为路劲,盘活农村各类要素资源,有效破解制约新村建设和发展 的瓶颈问题。探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以“八 权一股”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配套完成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实现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 顺畅,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赋予农民更多财 产权和收益权。积极跟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区内户口迁移政策,统一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剥离 附着在户籍关系上的社会功能,使农民能够同等享受就业、 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让农民能够“带权进城”, 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遇面前地位平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改革。通过强化涉农金融政策引导,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 心,创新支农金融产品,完善政府性涉农担保机构,发展农 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措施,大大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村建设和“三农”资金投入得到 有效保障。五、抓风貌塑造,增添新村魅力。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为取向,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新 村品质和发展内涵。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坚持问题导向,重 点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饮用水源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等 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污染防治、环境 监管和综合执法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配套制度,建立完善无 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强化运行管护,有效改善农村 脏乱差状况。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推行村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社会参与的 运行机制,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和农村基层 事务、政务和党务全面公开,创新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网格化 管理和服务,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扬乡土文化。积极保护和修缮文化价值突出、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村庄院落民居,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发展有历史记忆、 地域特色、文化特点的美丽新村,促进乡土文化和耕读文明 的世代传递。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为抓手,优 化调整公共文化资源布局,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文 化活动,发展乡村文化。 六、抓机制创新,汇聚建设合力。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和着 力点,充分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构建助推新村建设和科学发 展的强大合力。创新联动推进机制。区党委政府、区级领导、 区级各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新村建设领导机构, 明确了新村建设规划设计、资金管理、统筹协调等职能职责, 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体系,逐项落实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新村建设推进有力。创新自主建管机制。 新村建设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市场主建”的原则, 全面推行“三协商、四同步、五自主、六民主”运行机制, 将新村建设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全部交由群众,充分调 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工 程推进效率和质量。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充分整合涉农资金, 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领域。积极引导和督促 农户抓好自筹资金筹措,自主解决住房、机耕道等生产生活 设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和聚合放大效应,吸项目配套为支撑,市场融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 年 4 月 26 日) 这次到安徽考察,专程来到小岗村,目的是看一看小岗村发 展变化,听一听大家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看了你 们村的小麦连片种植基地,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看到村 民们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自来水,家里通上了宽带,公共 服务进入社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说明小岗村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我感到特别高兴。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不论是谈情况、谈问题、谈感受、谈体会,还是谈意见、谈建议,讲得都很好, 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想就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些 问题谈点看法。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 放历史新时期。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小岗村是农村改 革的主要发源地。当年,18 户农民率先发起了大包干。形象 地说,就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 留够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契 合农业生产特点,兼顾了国家、集体、农民利益,调动了农 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受到广大农民欢迎。党中央对广大农民实践创造给予了充分肯定,及时总结 来自基层的改革实践,形成指导全局的方针政策,引导和推 动农村改革不断向前发展。在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成果,成为 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 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巨大变化,使广 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 经验,我们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 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宏伟蓝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 奋斗。我多次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 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短板。“农,天下之大业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 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 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因此,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 中之重,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化城乡统筹,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一、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 化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党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高度 重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对农村 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主持召开了 23 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其中直接涉及农村改革 议题的就有 8 次。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些重大试点已在全国铺 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把农 村改革推向前进,为农村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有 更多获得感。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 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 动摇。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要求,就 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 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 长久不变。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承包 关系稳定的保证,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 “定心丸”。我在 2013 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完善农村基 本经营制度,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 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更好坚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更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更 好用活土地经营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放活土地经营权, 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把 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要与城镇化进 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 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农 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件大事,必须审慎稳妥推进。一方面,我 们要看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散的、 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难以建成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我们也 要看到,改变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一个较长的历 史过程,需要时间和条件,不可操之过急,很多问题要放在 历史大进程中审视,一时看不清的不要急着去动。我多次强调,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农民的土 地不要随便动。农民失去土地,如果在城镇待不住,就容易 引发大问题。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深刻教训的。这是大历史, 不是一时一刻可以看明白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 的历史耐心。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 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 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多次研究深化农村改革问 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当前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发 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赋予 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 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提高 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三是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按照为农服务宗旨和政事分 开、社企分开方向,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同农民利益联结 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 组织体系。四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 成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加 快形成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 便的农业支撑保护制度。五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 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 民化,推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六是健全城乡 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 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 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二、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农业是“四化同步”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短板状况,根本途径是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 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 大任务,全 力推动农村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发展水平,为广大农民谋取 更多物质利益,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没有农 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要以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 础上,发展现代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发展高附加值、 高品质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优化农业区域布 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强 化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 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要培育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 体,加快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 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些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很快。我到农村调研, 在很多村子看到的多是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不多,青壮年 男性寥寥无几,留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出去的不愿回乡干农活,留下的不安心搞农业,再过 10 年、20 年,谁来种地?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 重点,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 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要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 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 成为体面的职业。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小康不 小康,关键看收入。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 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要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 收的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 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不断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促进农 民增收,难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在政策上,既要考 虑如何保证粮食产量,也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 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 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 大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 镇化水平到了 70%,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为此,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建设幸 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一些农村建了不少新房,但由 于缺乏规划,显得比较杂乱,群众评论说这是“有新房没新 村”。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 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留住田园乡愁,不要把乡情美景都弄没了,不要把乡村传统 文化都搞丢了。三、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也是广大农 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地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乡情千差万 别,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 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 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 会安定有序。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人居环 境等,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把这 些民生事情办好。新增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 费要向农村倾斜,社会建设公共资源要向农村投放,基本公 共服务要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力量要下乡支援农村, 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力,努力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 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要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 作,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构建农村立体化社会治 安防控体系,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对扰乱农村生产 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要严厉打击, 对邪教、外部势力干扰渗透活动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要深入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守法用法意识,发挥 好村规民约、村民民主协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乡村 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 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 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 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化解农 村社会矛盾,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做广大农民贴心人。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我们 常讲,“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给钱给物,还 要建个好支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 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 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扩大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大培养青年党员力度,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要搞好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齐心协力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党的农村政策,最终要靠广大基层干部来落实。农村基 层干部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工作很辛苦,是推动农村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对他们政治上要信任、工作上要 依靠、生活上要关心,引导他们为民服务、廉洁履职,为推 动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探索乡村复兴的江苏路径——在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2017 年 8 月 29 日) 李 强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 策部署和创新实践。今年 6 月,省委、省政府印发行动计划 后,全省各地、省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启动实施试点工作, 措施很实在,力度也很大,有了比较好的开端。今天的座谈 会,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 任务、关键举措,推动这项工作加快取得更大成效。一、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是促进乡村复兴的战略抓手乡村与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载体,相互依 存、互动共生、不可偏废。在我省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时候,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目的就是促进乡村复兴和城 乡协调发展,守住中华文明之根,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提供重要支撑。特色田园乡村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的乡村 建设模式,也不是简单的乡村美化行动,它既是展现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直观窗口,又是传承乡愁记忆和农耕文 明的当代表达,也是农村发展“一村一品”和生态保护修复 的空间载体,其建设过程还是组织发动农民、强化基层党建、 培育新乡贤、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重塑乡村吸引力的有效途 径。一是乡村复兴的时代呼唤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 根。近代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视角下,城市被认为代表 着开放、进步,而农村似乎成了封闭、落后的代名词。前些 年不少地方热衷于县改市、乡改镇、镇改街道、村改社区,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种社会心态。如今,在从工业文明 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许多社会问 题的产生都与城乡发展失衡相关,重构新型城乡关系、人与 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呼唤。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让城 市文明单极化扩张,而是要同步推进乡村文明的复兴。从这 个意义上讲,小乡村有大乾坤,促进乡村复兴、重构新型城 乡关系,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深刻指出,农 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 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们要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所当然地包括了作为中华 文明之根的乡村的复兴,而且乡村复兴应当成为重要的标 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唤醒乡村复兴的意识和自觉,重新认 识乡村文明的价值和使命,更加重视保护乡村、建设乡村、 发展乡村。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就是要发挥乡村独特禀 赋,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结合,促进 乡村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努力走上一条乡村复兴之路,让 我们的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让我们的现代化成 为有根的现代化。二是破解乡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努力,我省乡村建设发展取得巨大 成就,但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方 面都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在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 会伴随着一些分布散、区位偏、人口少的乡村走向衰落,一 些城市近郊地区的乡村向城市转型,但绝不能让乡村的衰落 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乡村不能、也不应成为经济发展的贫 弱地区、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生态保护的脆弱区域、文化 传承的衰弱一极。部署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就是要坚持 问题导向、着眼矛盾解决,吸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向 乡村回流,提升乡村内生活力。三是我省已经具备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良好基础。江苏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较早探索农村工业化,整体经济发 展比较快,乡村发展也比较快,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有特 色的乡村。我省是城镇化进程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 小的地区之一,也是促进乡村复兴、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条 件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到去年底,我省城镇化率达到 67.7%,根据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城镇化率达到 70%以后,城 镇化发展速度会趋于平稳,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更高阶段。 近年来,我省先后组织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 等行动,最近又部署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城乡融 合发展的态势更趋明显。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促进乡村 复兴,不论是在实践层面上、还是在工作层面上,我省都已 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也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和作为。我们要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深化思想认识,加 大工作力度,提升建设水平,积极探索乡村复兴的江苏路径, 努力形成田园乡村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二、准确把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目标取向省委、省政府印发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已全 面阐述了目标任务,明确了实施步骤。在具体工作中,要从 乡村的现状和实际出发,着重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乡土气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基本特征,也是乡村 的独特魅力所在。这些年,各地对乡村建设普遍比较重视, 加大了投入,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出现了一些令人 担忧的现象,形成一些“建设性破坏”,带来乡村风貌的危 机。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三种倾向:一 个是乡村景观的“城市化”,不能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改造乡 村,把城市的布局方式简单复制到乡村,在乡村搞大拆大建, 否则就会把乡村变得不伦不类;另一个是乡村开发的过度 “商业化”,不宜建过多的人造景观,造大体量的商业街区, 破坏景观的原生态,而是要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宝贵的文 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起来;还有一个是乡村建筑的“西洋 化”,不要一味模仿复制很多小洋楼,掺杂许多欧式符号, 建筑色彩过于浓厚,与村落整体环境反差很大,会让人产生 陌生感、疏离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一定要符合乡村实际,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田园风貌,彰显传统文化符号,使 农村更“像农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情乡愁。二是彰显个性特色,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 乡村之美,美在特色、贵在特色、难在特色。“千村一面”, 不会有什么生命力。现实中,有一些乡村会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留不下什么特别的印象,甚至有的乡村如果不标 出名字,都辨别不出这个村属于哪个市县。有学者说乡村文 化构建要抓住地缘(自然条件)、血缘(亲情纽带)、业缘(特 色产业)、情缘(情感认同),这讲得很有道理。我省南北乡 村的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 地区的乡村,风俗、习惯、文化都可能是不同的,所谓“百 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要关注乡村的差异性、多样性, 找到不同乡村的“性格”,内外兼修,多角度、全方位发掘 乡村的个性和特色。从外在来说,要融合乡村所处地域的自 然环境特色,水网地区的乡村就要有水乡韵味,平原地区要 展示田园风光,丘陵地区要体现山村风貌,沿海地区要表现 海洋风情。建设过程中,大到标识建筑、总体风格,小到亭 台楼阁、路桥岸廊等,都要能与乡村整体发展思路和谐统一, 让人感觉舒适、不突兀。从内在来说,要注入生态文化、历 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 培育村落的独特气质。江苏文化有吴韵、有汉风,还有金陵 文化、维扬文化等等,这些都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可以依托 的深厚文化积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既要有“颜值”、更 要有“气质”,既要有好看的外观、更要有“有趣的灵魂”, 努力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貌、原味的历史质 感。三是提升多元价值,在功能布局上体现乡村的“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代乡村已不仅被认为是传统的农业 生产地和农民聚居地,还兼具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保护乡愁乡土的文化功能、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功能、稳定 城乡关系的社会功能以及满足诗意栖居的生活功能等多重 功能和价值。从生产方面说,乡村是产业融合的有效平台, 在我省苏北地区,对多数农民来说,现阶段要致富,还是离 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拓展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仅如此,未 来的乡村也一定会是从事现代智能产业、健康产业、环境产 业、文化产业、高端服务业的理想工作场所,可以成为文化 创意村、信息村、科研村、金融村等现代产业的集聚地。从 生活方面说,乡村是相对城市来说更为生态、更加自然的居 住形态,低碳、有机、可循环,而且生活成本也比较低,这 种牧歌式、慢节奏的乡村生活,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向往和追 求。从生态方面说,乡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 的环境问题更凸显了村落生态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田园风 光、诗意山水越来越成为一种难得的稀缺资源。特色田园乡 村建设,不只是村容村貌整治,不能光在外表上修修补补, 而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彰显农村多元价值,促进各 类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特别是要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 口,注重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从整体上带动乡村的综合发展。四是焕发内生活力,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村民是乡村的主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以村民为本,成为 本地人居住的地,而不仅仅是供外人观赏的景。一方面,要 立足原住地、原住房、原居民。乡村的环境、建筑、民风民 俗等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独特的人居生态。一村 一落,有的已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集聚的是乡土气息, 传承的是亲情民俗,把人都搬走了,只把房子保护起来,见 村不见人,见遗存不见生活,乡村发展就失去了支撑,也难 以持续。另一方面,要融入时代感、现代性。乡村复兴既要 传承传统乡村基因,又要解决现实发展的需求。要运用现代 管理方式和手段,着力整治乡村环境,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 件,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同时,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产业调整、规划变 更,一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可能会发生改变,要注意加强新 社区建设,发展新的经济功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 务,增强乡村活力。三、统筹有序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 而就,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积累,需要整体联动、有序推进。一要抓好试点示范工作。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实践,要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在探索中完善思路、 推进工作。试点地区要很好地进行谋划,准确理解特色田园 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握好乡村产业发展、人口流动等趋 势及空间分布,注重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特色产业、空间 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做好山水田园环境、重要节点空间、公共空间、建筑和景观的详细设计,努力做出精 品。在加强专业规划设计队伍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乡 村本土技能人才的作用,使做出来的成果能够得到群众的认 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注重试点质量,确保工作实效, 不能热衷于拿牌子、玩概念,更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 文章,争取做一个成一个,一步一步向前走。二要强化政策统筹聚焦。要加大有关资金整合力度,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 使资金投向最重要的方向、最关键的领域,提高资金集聚使 用效益。在前期示范阶段、对一些基础条件薄弱的地方,政 府介入可能要多一些,对一些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比较好的 地方,以及一些非公益性项目,则可以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 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 机制。要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盘活利用 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新用地,同时也要按照 相关用地政策,落实用于乡村建设的用地指标比例。要与深 化农村改革联动推进,把特色田园乡村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 试验田和改革成果的集成区,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 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等方面形成聚焦,试 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成果。三要加强建设力量集成。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要强化工作统筹协调, 提高政策研究和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各地、各相关部门 要加强学习研究,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落实。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重视宣传发动、民主决策、实事惠民,广泛 动员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上来。要发挥乡贤的积极作用,研 究探索有效方式和渠道,让更多乡贤在乡情乡愁的联结下, 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建设 发展。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地各 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加大推进力度,积极进行探索, 把省委、省政府的这项重大决策部署变成生动实践,努力在 江苏大地展现乡村复兴的蓬勃活力。在全市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座谈会 上的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 何逢阳(2017 年 4 月 8 日,根据录音整理)今天重点讲讲如何讲好界首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 故事。一、确定界首美丽特色小(城)镇的故事主题 美丽特色小(城)镇,美在哪里?特在哪里?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想界首的美丽特色小(城)镇,应该美在生态、 美在福地,特在中原水乡、特在城镇体系。因此,故事的主 题可以围绕“生态福地、中原水乡”来展开。(一)美在生态。当前,对界首而言:一是短板在生态。 我市地处皖北平原地区,生态相对脆弱。包括水的问题,水 资源匮乏;土壤的问题,土壤存在非常大的潜在沙化风险; 大气的问题,PM10 居高不下;森林园林的问题,树种过于单 一等。二是机遇在生态。国家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的基础上,加入了“农村增绿”的内容;发改、环保、国土等各领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层出不穷;界首 位于中原地区粮食主产区,政策优势明显。这些都表明,我 们在生态领域面临非常大的政策机遇。三是品牌在生态。界 首要打生态牌,这是我们的区域特点、产业特点决定的。要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基础打不牢,产业就会非常脆弱。因此, 围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我们启动了国家级生 态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 产业化示范市创建,如果创建成功,生态将成为界首最响亮 的品牌。我们希望,若干年后,大家来到界首,能够为平原 地区有这样的生态之美而感到震撼。(二)美在福地。一是生活福地。我们要通过特色小(城) 镇建设,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到幸福。目前,与周边 相比,我们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比较高的,老百姓的幸 福感是比较强的。邻省的一些村民,看到与他们临近村庄环 境的变化,打算搬到界首来居住。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人 口的竞争。我们要通过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城乡一体的发 展,把周边的青壮劳动力吸引到界首来。这里不局限于城区, 还包括美丽特色小(城)镇。二是投资福地。每个美丽特色 小(城)镇都要做好产业的文章,要依托最有基础、最有优 势的特色产业,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吸引更多 外商到界首来投资,投资可以包括一二三产各个领域。三是 休闲福地。中原地区人多,但是休闲的去处不多。我们要通过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六个全市域”、“八个 万亩”工程的实施,逐步把界首打造成为中原地区休闲的好 去处。(三)特在中原水乡。从常规的认知来看,打造水乡应 该是在水资源比较充沛的区域,比如长江流域等。而我们要 在严重缺水地区打造水乡,这件事情本身就会很吸引人的眼 球,打造好以后,有可能很快形成品牌。一要有全域水系。 要通过全市域水系治理,实现所有水系的全连通。二要有节 点水景。我们要求各乡镇建设平原水库,不是让大家挖个塘、 挖个沟,用来搞简单的养殖,而是要按照水景观的标准来打 造。舒庄的水韵大鲁做得很好,各乡镇要多做这样的项目, 在全市水系上增添节点水景。三要实现人水交融。我们之前 去看袁家村,那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很缺水,但是他 们造了条扁担宽的小溪,很有特色。在座的在农村长大的同 志,小时候也会有在村边池塘游泳的经历,这也是乡愁记忆 的一部分。所以要求我们所有的水系、水景,都要体现亲水 的特色。(四)特在城镇体系。思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仅 就城市建设而言,界首没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没有特殊的历 史底蕴,没有太大的特色和吸引力;仅就乡村建设而言,跟 皖南乡村的山清水秀也比不了。那比什么呢?就比我们的城镇体系的和谐之美。大家一定要认真深入思考什么是界首特 色的城镇体系?如果城乡建设整体上破旧,但花重金去打造 很漂亮的中心村、小城镇,就好比在邋里邋遢的乞丐头上戴 一朵大红花,花很漂亮,但是整体不协调。二、安排界首美丽特色小(城)镇的故事场景(一)围绕特色城镇体系,讲好“六个全市域”的故事。 “六个全市域”是特色城镇体系的骨架工程,相互之间有一 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各乡镇要通过美丽特色小(城)镇在这 个骨架上找节点。就像画画,我们先画一幅素描,再依托每 个美丽特色小(城)镇项目的实施为这幅画填充色彩,最终 以整体城镇体系来体现整幅画的表现力。1.打造特色。“六个全市域”的每一项内容都要打造特 色。全市域水系治理,要打造全域水景,把全市的水系打造 成景观。全市域快速通道,要实现国省干线对乡镇的全覆盖。 全市域慢行绿道,要实现对美丽特色小(城)镇和中心村的 全覆盖。全市域森林园林,要实现现代园林和农民游园的有 机结合。各乡镇可以因地制宜,把村庄的荒废地、空地全部 利用起来,用废砖瓦等废弃建材,像泉阳建小公园一样,建 成农民游园。这样可以解决村庄荒废地上垃圾随意堆砌、村 民闲暇时无处可去等问题。初步估算,如果全市有 1000 个具备条件的自然村,每个村建 200 平方米的农民游园,就可独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全市域村庄整治,要实现农村人居环 境的根本性变化。2.追求品质。“六个全市域”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工程和 项目,而是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要体现群众 的生活品质。所有项目的实施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要不断 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二要体现规划建设品质。所有规划 建设要等高对接,不能因为项目在农村实施就降低标准。就 像修路,不能在城里修 4 个车道,到农村就变成 2 个车道; 不能路修好才 3、4 年,又在两边搞拆迁。三要体现经济发 展品质。“六个全市域”所有项目的品质都要随着经济发展 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四要体现项目品质。 在城市建设领域提出的“有温度、有情怀、有气质”的品质 理念要在“六个全市域”项目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3.实现要素自求平衡。“六个全市域”自成体系以后, 所有要素是可以自求平衡的,这样就可以解决美丽乡村建设 不可学习、不可复制、不可借鉴的问题。一是土地保障。全 市域村庄整治有近 10 万亩的空间。项目有序实施后,不仅可新增近 10 万亩耕地,缓解耕地保护红线压力,而且可形成近 10 万亩建设用地指标。其他项目实施遇到的占用农用 地的问题可在“六个全市域”统筹推进中得到妥善解决。二 是资金保障。“六个全市域”可以实现的收入有:增减挂钩发展及产业培育实现的持续收入;整合涉农资金用于 PPP 项 目的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来源;森林园林本身也是绿色银行。 看似投入很大,但资金可以自求平衡。4.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目前,我们在积极探索建立适合 界首实际的空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从而解决几个方面问 题:一是部门职能割裂问题。“六个全市域”项目分配到不 同部门,很难统筹。按常规业务规范,水务部门说沟塘边不 能栽树、交通部门说路边不能栽树、国土部门说耕地上不能 栽树,树到底栽在哪?林业部门被为难了,就说报批土地上 的树不能砍伐,否则就要依法查处,这就是典型的部门职能 割裂的问题。二是涉农资金碎片化问题。政府每年都会投放 大量的涉农资金,但是都没有形成拳头,资金使用效益非常 低下。三是土地资源严重浪费问题。要明确这样的概念:从 空间的角度看,允许一户老百姓建房,表面上只占用 0.33 亩土地,但是由于规划不科学,从全市范围来看,占用空间 是 0.97 亩,因为全市农民户均宅基地面积是 0.97 亩。从资 源的角度看,农户虽然是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子,但实际 占用了社会 50 万元的资源,因为目前 1 亩建设用地指标在合肥交易的价格是 50 万元。换句话说,让农户乱建一处房子,就相当于农民花费近 20 万元的建设成本、占用 50 万元 的社会资源,建成一栋毫无价值的房子,造成空间资源的严(二)围绕产、镇、人,讲好特色小(城)镇培育的故 事。浙江经验表明,特色小(城)镇重在培育,而不是大拆 大建。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培育:1.培育支柱产业。培育支柱产业,要思考几个问题:一 是我们有什么?目前,我们谋划的几个美丽特色小(城)镇 都有自己的基础,比如大黄有伏羲庙,光武黄寨有沙河酒厂, 陶庙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田营有十三窑等,一定要把现有 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挖掘出来、充分利用。比如职教园区项目, 陶庙镇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地方,而是要思 考与国家高新区内的所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二是政府能 给什么?所有美丽特色小(城)镇培育,没有党委政府的支 持都做不起来。比如光武黄寨,做得好的话,政府可以把沙 河酒商标的使用权给你们,支持你们打造沙河酒文化特色小 镇;代桥两湾湿地,依托国家级牌子,政府可以给你们搭建 融资平台。希望政府给些什么,各乡镇要围绕产业思考好。 三是企业能投什么?美丽特色小(城)镇要依托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要以企业为主导。比如光武黄寨,要分析沙河酒厂、 金裕皖酒厂以及颍南的一些小酒厂到黄寨去能投什么。四是 群众希望做什么?我们要建的美丽特色小(城)镇,不是要 搭一个没人去的空架子,而是要充分尊重尊群众的意愿。只2.培育特色风貌。基本要求:一要实现黄土不见天。要 按照芦村路洼村的标准,对所有中心村和出列贫困村内的空 地进行绿化,全部整理干净,实现凡土必覆。二要开挖沟塘 造水景。所有中心村和出列贫困村都要开挖沟塘,挖出的水 塘不要搞简单养殖,要做水景,实现凡水必净。三要因地制 宜建设农民游园。每个村由村集体经济投资,建设农民游园,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检查指标。有树的地方一定要造 景,实现凡林必景。培育特色风貌要坚持“三先三后”:一是先规划后建设。 美丽特色小(城)镇一定要高标准规划,与城市规划等高对 接,规划编制费用由市财政予以保障。大家先不要急着招标, 可以先做 PPP+,充分运用潜在投标单位的智力资源帮我们包 装,谋划清楚后再招标。所有美丽特色小(城)镇要立足于 建百年特色小(城)镇,不能按照城郊结合部的标准做,不 能按照翻版的城市做,不能按照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做。可以 让房地产开发商参加,但一定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 先控制后引导。目前,有些村的房子拆了以后紧接着就会盖 上,这样是做不好的。要借鉴光武黄寨村的做法,发挥乡贤 理事会的作用,严格控制建设,先行把村庄空闲地全部绿化, 做成景观,等到村庄环境整体水平提升以后,对农民建房提 出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引导农民自觉按照规划建房。都没有出让,而是集中精力修路、建公园,改善基础环境。 原因是如果我们低价卖了地,开发商就会建低品质的商品 房,导致城市品位越来越低、地价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 后来地价由 80 万/亩涨到 300 万/亩,价格高了以后,开发 建设的品质相应就会提高。对农村建设,强调两个观点:房 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看的;房子是给人住的,而不是 给老鼠住的。三是先配套后开发。美丽特色小(城)镇允许 一部分开发,但是必须先完善配套再开发。有些乡镇卖地不 赚钱,原因是因为顺序搞错了,没有搞好配套就卖地,结果 土地出让价格低于征迁成本,不仅培育不了特色风貌,还会 一直重复低品质开发。3.培育本土人才。一是本土产业发展人才。比如光武黄 寨的一位贫苦户,哑巴,以前家里没有任何收入,近两年通 过脱贫攻坚,引导她去编藤椅,别人一天编 2 个,她一天能编 4—5 个,日收入能达近 100 元,这就是本土产业发展人 才。产业发展人才不一定非要是大学生,要相信天生我才必 有用。对群众要引导培育好,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自信和尊 严,感受到对生活的信心。要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进一步深 化对群众路线和宗旨意识的认识。二是本土规划建设人才。 去年我们组织去江苏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有一个村要求每户 都要扎竹篱笆,本来招标的话,竹篱笆要 100 块钱一米,结兴。我们的农民游园也是这样,村里的能人利用家里的废弃 建筑材料自己建,建出来的游园也更受农民的欢迎。各乡镇 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实际,培养多层次的本土规划建设人才。 三是本土文化人才。界首的本土文化资源很丰富,本土文化 人才也比较多,要充分挖掘使用。4.培育乡风文明。一要发挥好村民自治作用。要发挥好 “四会一约”的作用。光武黄寨乡贤理事会的做法不错,近 期要开个现场会,在全市学习推广。二要开展系列品牌活动。 要立足于全市乡风文明培育,持续开展系列好人评选、好媳 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打造活动品牌。5.培育乡土文化。美丽特色小(城)镇的文化一定要以 乡土文化为主。一要挖掘包装历史文化。中原地区不缺历史 文化,但往往历史文化都比较久远。大黄的伏羲文化有 7500 年的历史,光武的王莽赶刘秀要追溯到西汉年间。我们要学 会挖掘一些载体,对久远的历史文化进行包装。二要培树新 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要解决乡村的文化输入问题,让一代 一代的年轻人考取大学之后,能够愿意回到乡村发展,愿意 根植于这块土地。我们的美丽特色小(城)镇要做足这篇文 章。三要培育本土群众文化。界首有 1000 多个群众文艺团 体,有很好的群众文化基础。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把 全市域本土群众文化挖掘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引导文艺团体(三)围绕中原水乡,讲好全域旅游的故事。为什么颍 上的旅游能做成功,阜阳其他地方的旅游做得都不太好?就 是因为颍上依托八里河、五里湖等,做活了水文章,有水就 有灵气。我们打造中原水乡要与旅游做好结合,要用水乡的 故事把景点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串联起来, 把水的文章做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卖点。景点旅游,要深入 挖掘旅游资源,打造 AAA 级、AAAA 级景区;乡村旅游,要讲 好水乡的故事,设计好旅游的路线;文化旅游,要通过水系 把文化资源串联起来;红色旅游,张大桥狙击战、臧公馆、 七七纪念碑等很多资源,要设计成旅游线路。(四)围绕生态福地,讲好以人为本的故事。生态福地 是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终极目标,要用以人为核心的 情怀去打造。三、如何提升讲好界首美丽特色小(城)镇故事的能力 要围绕规划、项目、预算、政策,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一)规划如何编制?全市统一安排,市美丽办、规划 局统筹,要充分利用好 PPP+的优势,发挥 PPP 意向合作单位 的智力资源优势,通过公开招标选取方案。特别强调:镇村 是美丽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编制主体,要不等不靠。凡有 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任务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学习规划编制等相关知识。美丽办、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要做 好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业务指导。要充分发挥规划管 理员的作用,各乡镇研究规划情况要每周上报。所有美丽特 色小(城)镇规划须报市政府审批。(二)项目如何包装?一要分清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 资项目。要明确政府需要投入多少钱,面向社会招商引资哪 些项目。二要分清融资项目和其他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目前, 国开行、农发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都大力支持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财政投资未来可以 作为融资的资本金。比如,整合的涉农资金不能修太宽的路, 但可以用来修下水道,我们就可以把下水道打包进项目里去 融资,把修下水道的扶贫资金作为融资的资本金。这样就可 以很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三要分清整体项目和示范项 目。一个整体的美丽特色小(城)镇项目可能要投入 40—50 亿元。要列出近期建设投资计划和近期建设项目,定期研究。(三)资金如何筹措?一是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包括整 合的涉农资金,要严格按照规定方向使用,原则上只用于基 础性项目。二是融资资金。在符合金融相关政策前提下,主 要用于公共配套和基础产业项目。三是引进的社会资本。一 定要成为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不能单纯 搞房地产开发,必须与产业挂钩。四是群众自有资金。要引实现一栋房子一个故事。(四)政策如何对接?一要认真研读上级政策。要认真 梳理,逐条学习,系统深入研究。二要制定好本级政策。由 市美丽办牵头,抓紧起草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意见。 涉及空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逐 步予以解决,最终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四、如何确定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路径(一)PPP+特色小城镇。要充分运用好 PPP 项目的作用, 充分利用好相关单位的智力资源和投资、管理、运营等能力, 加快建设美丽特色小(城)镇。(二)文化+产业+旅游。一要挖掘文化底蕴。要学习浙 江经验,挖掘文化资源,讲好美丽特色小(城)镇的文化故 事。二要明确产业特色。产业特色是最有说服力的特色,不 要简单追求建筑的新奇,产业特色才最能体现小(城)镇的 活力。三要在全域旅游中找准定位。未来要结合城镇体系, 围绕全域旅游做文章,美丽特色小(城)镇要在全域旅游中 找准定位。(三)市级统筹调度+镇村组织实施。一是美丽特色小(城)镇项目纳入农业农村领域项目会战,由市级统一调度。 二是镇村在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容置疑。 三是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后化妆。不要盲目地相信政府一分钱不花就能干成事。一定 要自己先谋划包装好,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二要避免 走房地产开发或者变相房地产开发的路子。三要注重提高社 会投资的质量。把社会投资的重点引导到产业投资上来。在全市脱贫攻坚专题会上的讲话(2016 年 月 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 工作。刚才,听取了 5 个县(市)和市扶贫办等 9 家 单位的汇报。总体来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在各级党 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成效,成绩值得肯 定,但各项工作必须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力,确保 脱贫攻坚首战必胜。大家都知道,两天前,@@书记在@@主持召开 了全省脱贫攻坚和灾后重建专题座谈会,对脱贫攻坚 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书 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细落准落 实。下面,讲三点意见。一、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决心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各级党政部门 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 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一定 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扶 贫开发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李锦斌书记讲话 精神,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攻坚意识、机遇意识,咬 定青山不放松,苦干实干加巧干,以更大的决心、更 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好工作,为如期全面完 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二、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细落准落实要按照锦斌书记指出的“六看六确保”要求,全 面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 到位。一要明晰工作目标。我们今年的目标是 55 个村出列、6.7 万人脱贫(含天长、南谯、琅琊 2.2 万),全 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全省前三位。目前,省里正式考核办法已经出台,分市、县两 级考核。市级考核分“脱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 扶,扶贫资金和责任落实”五项指标。县级考核,较 市里增加“措施落实”,即十大工程实施成效指标。考 核得 90 分及以上为 A 级,70—90 分(含 70 分)为 B 级,70 分以下为 C 级。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市、县(市、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如果完 不成任务,除了一票否决外,还要被约谈,主要负责 人 3 年内不得提拔、重用或调离;辖区内出现被约谈 县(市、区)的市,取消其 A 级评定资格;被评定为 C 级的市、县(市、区),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等 等。讲这些,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市里要创 A 级、争全省第三,各县千万不能拖后腿。二要补齐突出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 题。对前期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要逐条逐项认真解 决。(一)解决产业扶贫到户比例不高的问题。全国 7000 万贫困人口,拟通过发展产业脱贫 3000 万,比 重达 43%。上半年,我市产业扶贫到户的比例仅为 34%,低于全国 9 个百分点。解决方法是“两个提高”,一是通过示范引导和说服教育,不论是贫困村,还是非贫困村,提高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比例,确 保全市产业发展入户比例达 50%以上;二是采取龙头 带动农户信贷入股、联建户用光伏、“一村一品”村集 体收益项目反哺等形式,带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特别是无老动能力的贫困户享受产业发展分红,提高(二)解决村集体经济扶贫项目落地不快的问题。 一是“一村一品”产业项目进度严重滞后。55 个预脱 贫村 61 个项目目前只完成了 46%,有的项目完成时间排到了 10 月份以后,请各县市区加强督促,后进村要抓紧,市、县两级农委要做好帮扶指导,9 月底前 全面建设完成。二是村级光伏电站项目进展滞后。有 的县市区至今还没有完成招标,计划到十月份才能完 成,请县里和所在乡镇加强调度,扶贫办负责督查推 进,9 月底前全面落地。(三)解决基础设施工程进展不快的问题。主要 是涉及“八小水利”、高标准农田等村级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和村部、卫生、绿化、亮化、文化等公共服务配 套建设,部分村还没有拿出需求清单,没有申报立项, 没有启动建设。上半年,我们重点在点上使劲,下半 年更要突出在面上用力,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到统筹兼顾、齐头并 进。希望各地抓好推进,有关部门全力配合,争取早 立项、早启动、早实施。对于小型公益类项目,可采 取一事一议、村民自建的方式加快推进。(四)解决资金拨付不快的问题。今年市里真金 白银拿出 7400 万,首批已经拨付 4130 万,余款作为拨款 34%。据省扶贫办透露,国家即将拨 7 个亿到省, 省里还将拿出 3 个亿一道下拨,到我市至少有几千万。 这些专项资金,不想法设法抓紧拨下去、用到位,最 终的结果就是虚假扶贫、数字脱贫,是要追责的。(五)解决政策配套兜底问题。对照省里“1+20”政策配套文件,除了 2 个文件我市不需要制定外(贫困县约束机制和异地搬迁),另 18 个文件我市已出台13 个,健康扶贫、社会扶贫、退出机制、贫困地区党建、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等其他 5 个文件省 里刚出台,市扶贫办已安排起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 的是,请市卫计委要吃透省里健康脱贫工程文件精神, 逐条对照,拿出符合我市实际的健康扶贫特惠政策, 解决目前扶贫攻坚最突出的健康兜底问题,“造血式” 扶贫,康复是前提。(六)解决帮扶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少数驻村工作队投入扶贫的激情下滑,主动作为不足。这一点, 要学习@@余湾村、@@县定西村、@@县仰山村的驻村工 作队的先进经验,千方百计发展产业。二是少数帮扶 单位帮扶走过场、不到位。没有月度帮扶痕迹,更没 有帮扶的有效举措,存在消极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 帮扶的热情不足,氛围不浓。凤阳县姚湾村在市财政通过大会商、大调研,建立周调度、周通报制度,有 效推进了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打造户用光 伏发电、大棚蔬菜两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扶贫带动 全覆盖,保证全村 70 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希望各县市 区建立有效的调度和检查机制,加强对帮扶单位履职 问责力度,各有关责任单位和帮扶部门要切实履行职 责,再加压、再升温,把扶贫氛围搞上去。三要落实精准要求。要精准识别,掌握底数,要把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 派人、脱贫成效准不准作为主要考虑问题。通过上半 年的三次“回头看”,基本做到了贫困人口识别精准。 但省领导讲的四类典型问题(因学致贫、不愁吃而不 是吃肉、子女分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我们有没 有,有多少,要搞清楚。要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确 保目标数据要实、“五个一批”帮扶举措要实、保障措 施要实、政策落地要实、责任到位要实、质量进度要 实。例如,要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变“锦 上添花”为“雪中送炭”,帮助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 要对照贫困户脱贫措施清单,一项一项抓落实。要加 快推进“十大工程”实施进度,精准帮扶贫困村、贫 困户脱贫致富。要精准帮扶,协同发力,十大扶贫工要把自己的任务搞清楚,认真对照职责抓好落实。帮 扶责任人要不断完善帮扶措施,紧盯落实,确保实效。要精准脱贫,保质保量,要按照扶贫对象退出机制,逐村逐户消号,持续稳定脱贫,不能搞季节性脱贫、 年度性脱贫。三、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落实各地各部门把脱贫攻坚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拧紧 责任螺丝,拉紧责任链条,以坚强的组织领导、扎实 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责任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要坚决把压力传导到位。各地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重要位置,重点部署,严格实 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按照市抓协调、 县为主体、乡镇落实、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层层落 实脱贫攻坚责任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本辖区扶贫 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重要问题亲自研究、难点 事项亲自协调、任务落实亲自过问,切实把扶贫开发 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集中力量抓扶贫。二要坚决把合力凝聚到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行业扶贫第一责任人,要发挥部门优势,整合资源、 资金、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各定点帮扶单位主要负 责人要对所联系帮扶村的扶贫工作负总责,统筹推进主体、实施主体、管理主体,要全面落实责任、权力、 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继续拿出前期抓精准识 别、抓制定四项清单、抓扶贫备耕的力度,算好明细帐,倒排工期,统筹安排,精心实施,切实形成强大 的脱贫攻坚合力。联系帮扶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帮扶责 任,及时掌握所帮扶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不能仅限于搞个慰问、申请个救济,要帮助贫困户真脱贫、可持 续脱贫。驻村帮扶干部处于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要具 体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沉下去、用真情、干实事, 切实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好、抓到位。贫困村不出列 第一书记不能走,贫困户不脱贫联系帮扶干部不能走, 要钩紧钩牢。三要坚决把任务落实到位。脱贫攻坚是头号政治 任务,对扶贫工作的督查和问责工作,是确保打赢脱 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省里已建立了扶贫巡查制度, 纪检部门、检察部门已将扶贫领域的违法违纪纳入重 点防控和查处,市里也要建立相应的督查巡查制度, 加强对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监管,希望各地各部门 务必高度重视,从严要求,从严督查,从严防范,及 早及小查处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一 旦发现,坚决追究问责,该通报的通报、该谈话的谈市直部门履职情况如何,同样也要纳入督查和问责。 同志们,脱贫攻坚,时不我待,大家要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 贫攻坚战,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 召开!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惠建国(2017 年 2 月 15 日)同志们: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 全面总结上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我讲 三点意见。一、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去年以来,各镇(办)、各涉农部门在县委、县政 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自然灾害频发、 农产品销售不畅等不利因素,多措并举,不断推动农 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产品 加工园区建设等市对县考核指标均已按期完成,全县 农业总产值达到 14.3 亿元以上,增长 4.3%;粮食总 产稳定在 4.94 万吨,超额完成 0.34 万吨;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11405 元,增长 7.8%,农业各项经济 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一是产业发展稳步 推进。隆坊省级园区、荣华省级园区提质增效、秦家 塬市级示范园 3 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累计投资 3600多万元,实施项目 14 个。“三园一田”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果园 5000 亩、矮化示范园 2 个,新栽翡翠梨 2000亩,全县苹果总产 31.7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13 亿元。改造设施蔬菜 200 亩,新发展中蜂 8167 箱、食用菌155 万棒、稻田 1500 亩,完成蔬菜工厂化育苗 40 万株,培育优质葡萄苗木 5 万株。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重点水利项目投资 1.34 亿元,新修、改造基本农田 2100 亩、鱼塘 300 亩,治理水土流失24 平方公里,1.1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实施林业重点项目建设 3.9 万亩,“创森”工作顺利通过省 级评估验收。以“2+1”三城联创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为抓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捆绑实施美丽乡村 建设项目 40 个,完成投资 5330 万元。三是农村改革 抓早动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全 县 105 个行政村勾图登记土地 26.3 万亩,确权发证19 万亩,颁发证书 1.72 万份,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指导农户流转土地 2.45 万亩,签订流转合同 1600 份, 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 12.3%。创建示范家庭 农场 58 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197 个,合作社申报省、市项目 8 个,培育市级龙头企业 2 家。四是扶贫开发精准发力。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 3 亿元,实施 了产业就业、乡村旅游、军地帮扶等脱贫攻坚工程, 实现了 1273 户 3065 人精准脱贫和 18 个村整村脱贫,贫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5242 元,统筹解决了群众吃水、用电、交通、入厕等问题,水、电、路、讯 及教科文卫相关指标均达到 100%,超过全省平均水 平。二、分析研判农业发展形势,明确工作新目标(一)充分认识农业发展新挑战近几年,我县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 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要素配置不 合理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 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等矛盾亟待破解。 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由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 能力偏弱,加之农资价格、人工成本、农机作业成本 处在“上升通道”,生产成本增加,收益空间缩小,农 民增收压力不断加大。二是产业融合不紧密。农产品 精深加工业较少,且以生产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包 装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农家乐专业村的餐饮与休闲、 文化、旅游结合不紧密,游、购、娱功能不足。三是 服务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尚未 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能力弱,分散生 产经营状态难以与市场对接。涉农贷款门槛高、手续 繁琐,审批周期较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意 识有待增强。四是资金制约突出。农业发展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支持, 基础设施配套、技术引进推广、品牌宣传推介等受到 制约。(二)牢牢抓住农业发展新机遇一是各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7 年中央一号文 件强调,各级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 力度不能减,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 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 投放等各个方面。在 2015 年陕甘宁革命 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革命老区有两个明显优 势,第一个明显优势就是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化旅游 优势,这同时也正是我县的发展优势,是农业发展的 重要基础。省、市对农业发展也正在研究出台政策措 施,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全力 推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二是自身资源禀赋支撑作用 凸显。我县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近几年苹果管理 “四大关键技术”全面普及,蔬菜生产“六大技术”、 畜牧标准化养殖等先进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为下一步 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三 是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增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个性化、多样化、 安全化和高品质的精致消费需求,正在成为消费主流。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从满足吃饱的物质消费层次, 更多地向服务消费层次转型升级,要求农产品不仅安 全优质,还要有品牌特色、文化内涵。这些机遇和优 势都为我们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 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和平台。特别是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为 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广大群众求富 思变的愿望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注入了强大动力。只要我们自觉顺应发展趋势,紧紧 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定能实现“农业强、 农民富、农村美”目标。2017 年,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要以促进现代农业转 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一 村一品,一乡一业”为抓手,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 潜力,大力培育农业新型业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 繁荣,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力争全县农业 总产值达到 15.48 亿元,增长 8.3%;全年粮食产量稳 定在 4.5 万吨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0 元,增长 10%。三、突出工作重点,奋力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突破(一)狠抓主导产业,力促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果业转型升级,以建设“全国有机苹果生产基地、 全国优质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扩张基地规 模,加大间伐力度,在稳定产量的同时提升果品质量, 更新改造老园 1 万亩,新栽苹果 5000 亩、翡翠梨 2000亩;抓好三大塬区 5 个示范区 5 万亩果园的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完成果实套袋 19 亿枚,病虫害综合防治25 万亩。各镇(办)要力争在 4 月 20 日前完成春栽,10 月份落实秋栽任务,11 月底全面完成新园建设任 务。当前,马上就到雨水节气,气温回升很快,各镇 办要指导果农抓紧春剪、病虫防治等春管工作,抓好 果园套种管理,坚决禁止幼园间作套种高杆作物;农 业、果业部门要督促指导好田庄矮化苹果示范园建设, 同时引进海升集团参与我县苹果、翡翠梨发展,建成1-2 个高标准的示范项目。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步伐,力争 6 月底前黄陵翡翠梨通过地理 商标认证。二是加快川道产业开发,加大政策引导扶 持力度,推进以减少玉米种植为重点的结构调整,推 动中蜂养殖区域突破,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加快香草花卉示范基地建设。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4000 亩,发展食用菌 160 万棒、中蜂 5000 箱,种植水稻 2000亩,启动水产养殖试点 400 亩,力争 5 月底前完成香草花卉栽植 2000 亩。三是提升畜牧养殖水平,新建标准化肉羊育肥场 5 个、标准化肉牛育肥场 2 个,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 10 户,力争创建省、市级标准化养殖场各 1 个,申报无公害畜产品品牌认证 3 个以上。强 化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确保无区域性疫情发 生。(二)着力强基固本,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一是 积极推进水利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梨园新区供水、2016 年小农水、康崖底中医院堤防等 7 个续建项目,抓紧启动百子桥水库、重点镇店头镇供水 2 个新建项目, 确保重点项目稳步实施。二是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要捆绑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 业生产发展等项目资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 和配套服务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参与建设运营,发展 设施农业、精深加工,带动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要 全面完成隆坊省级园区提质增效、桥山市级园区建设 任务,加快荣华富洋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店头、田庄 镇侯庄、阿党市级示范园的巩固提升步伐,力争年底 新认定 5 个县级园区,启动 1 个市级园区建设,筹划申报 1 至 2 个省市级园区项目。三是加大生态建设步 伐,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 工程,推动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完成三北和天保工程 人工造林共 3000 亩、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各 1 万亩、补植 5000 亩的任务。巩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成果, 强化火源管理、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严格应急值守, 确保全县不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四是深入开展美丽乡 村建设,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条件, 支持新型农村社区骨干产业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成投资 1200 万元; 实施好新农村重点村巷道硬化、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 完成投资 1000 万元。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常态 化,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确保全县乡村“2+1”三城联创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 得新的实效。(三)创新经营模式,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 业”。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围绕有基础、有特 色、有潜力的产业,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 验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综合体,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 “三位一体”、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大力 支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把专业村、 镇(办)作为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一村一品、一 品一社”、“一乡一业、一业一企”的发展格局,年内 创建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25 个、“一乡一业”示范镇(办)1 个。(四)实施精准脱贫,构建全面小康社会。以整 县脱贫为目标,以“四河流域”为重点,坚持“一村 一策、一户一法、一人一方”扶贫方针,按照“六个 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九大 工程,如期实现 2016 年剩余的 199 户 476 人全部脱贫,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000 元以上,基本实现 “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一是实施产业脱贫,投入 各类产业扶持资金 1200 万元,小额贷款贴息 50 万元,残疾人产业扶持资金 50 万元。二是实施搬迁脱贫,完 成 339 户贫困户易地搬迁年度项目、120 户贫困户危 房改造和就地重建项目。三是实施能力脱贫,培训贫 困农民实用技能 2500 人次,民营“四上”企业、旅游景区等吸纳安置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 6 名,公益岗位安置贫困群众 200 人。四是实施整村基础设施工程,全面解决 55 个贫困村遗留的水、电、路、讯、卫生室 等问题。五是实施旅游脱贫,启动实施建庄、高松树、 芦峪、水沟、寨头河 5 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项目。六是推进教育支持脱贫,整合扶贫、民政、教育 等各类助学资源,全年资助贫困家庭学生 400 人。七 是推进医疗健康脱贫,建立完善贫困人口医疗卫生、 计划生育、助残扶持三项长效机制,解决贫困人口因 病、因残致贫等问题。八是推进社保兜底脱贫,让符 合条件的贫困户全覆盖享受养老保险、社保兜底、集 中供养、重点救助等政策扶持。九是扎实推进军地扶 贫工程,争取省军区后续 400 万元帮扶资金,全面做 好龙首、安沟、新城三个贫困村的军地扶贫工作,确 保完成年度扶贫任务,打造全省军地扶贫示范点。同志们,“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各镇办、 各部门要扎实做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开好头、 起好步。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持 对“三农”事业的满腔热情,真抓实干、精准发力, 为建设“两富两美”新黄陵努力奋斗!在全县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 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州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 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精神,深入查找全县城市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 动起来,打一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突击战、攻坚战和持久战,全力打造“干净、有序、 优美”的城乡环境。刚才,××副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县 2016 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请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 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认清我县城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建改革发展成效突出的五年。一是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全县编制完成了《××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 4 个专项规划,完成 8 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 11 个乡镇 2112 个村庄规划编制。金溪隧道、城区道路改造、路 灯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县城“三线”下地、莱溪二期、公安局片区等市政开发项目 进展顺利,实施了 5 个乡镇集镇建设和 2 个乡镇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城乡统筹转户总数 20289 人,全县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 25.2%提高到 34.5%。二是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十二五” 期间,全县完成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 31.1 亿元,比“十一五”增长 72.8%,占全县固定资 产投资 149 亿元的 21%。建设了一批便民利民惠民的公共服务设施,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 3324 套(户),改造农村危房 1.4 万户,受益群众 5 万余人。三是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累计投资 8036 万元,建成县城垃圾处理场和污 水处理厂,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 80%、75%,××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深入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垃圾定点收集率和处理率分 别达 40%、45%,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县城市化步伐 不快、不均、不优,历史欠账多、城乡居民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城镇化率较低。从纵向来看,××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从横向来看,由于 基础设施投入严重滞后,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城镇化水平低。2015 年全县城镇化率 34.5%,比全国低 22 个百分点,比全省低 9 个百分点,比全州低 2.8 个百分点,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是制约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二)规划水平不高。规划前瞻性、严肃性、科学性、公开性、权威性不够。一是对未 来发展预见不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严重滞后于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基础设施建设缺 乏统筹规划,导致交通拥堵、功能不匹配、城市内涝,特别是停车难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居民的工作、生活。二是规划之间衔接不够,一些专业规划还没有编制,详细规划覆盖率 低;有些规划建筑存在抄袭、模仿、复制现象,缺乏文化意识、缺乏民族特色、缺乏地域特 色、缺乏美学观念,建筑物千篇一律,满目“水泥森林”。三是规划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做 规划都是规划部门的事,没有很好地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民主人士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规划执行不严肃,个别乡镇小集镇建设与小集镇规划“两张皮”、一任领导一个发展思 路、一套发展规划、大拆大建大手笔,变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领导点点划划全部都变 化”。(三)城镇建设品味形象档次低。尽管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工作力度,通过实 施旧改棚改、城市综合体、美化亮化等工程,城镇整体形象得到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五 重五轻”的问题:一是重开发轻保护,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和所谓的政绩,一味追求发展速度, 没有很好地保护一些特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迹。二是重地上轻地下,地上设施相对齐全, 地下管线混乱,“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问题屡见不鲜。三是重新区轻旧城,一些乡镇 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新区开发建设上,而对旧城区建设管理不到位。四是重数量轻质量,城 镇绿地和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五是重硬件轻软件,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精力 多,而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得不够。“五重五轻”导致城市历史 文脉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和传承,城市标志性建筑缺乏,城市整体的形象、品味、档次还不 够高。(四)城市管理相对粗放。在城市管理中,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晰,存在职责交叉、各自 为政、推诿扯皮等问题,城市交通秩序混乱、拥堵,沿街占道经营、乱建乱搭、违规停放车 辆等现象屡禁不止;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脏乱差,乱倒生活垃圾、乱倒建筑垃圾现象十分突出;燃气、电力、电信、供水的地下管网埋设与维护,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台”;道路清扫、 河道疏通与城市绿化常常各自为政;市容维护等执法方面更是多头管理,致使工作开展难度 大,涉事主体冲突较多。(五)乡镇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有的乡镇集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方 法方式落后,垃圾乱堆、污水乱排,街道路面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又尘土飞扬。 多数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陋习一时难以纠正,畜禽散养、垃圾乱丢、粪便乱排等现象突出。 城市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同我县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 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加快城市发展是全面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 管理好,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于××这么一个集“老、边、少、穷、山、战”为一体的县来说,我们正在经历由农村社会向 城市社会的转型,城市在全县发展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做好城市工作越来越重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城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 州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 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一发 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中心,进一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 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走出一条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工作思路,着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构建美丽宜居幸福家园。(一)做到“四个坚持”,加快推进城市发展1. 坚持高规格布局。我县人多资源少的客观实际和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着当 前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是集聚而不是分散,要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市空间格局。未来五年,就是要依托“文天、猛漂富、沿边”三条经济走廊,加快推进县城“经济圈”,天保口岸和董干“两 个经济增长极”,矿产资源开发、爱国主义红色旅游、生态产业、边贸加工“四大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一心两极三廊四基地”的空间战略布局,重视发挥县城的带动作用,加快推 进特色城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2. 坚持高起点规划。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创新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 历史、民族元素、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全过程。一是要创新城市规划理念。要坚持协调理念, 从城镇群和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坚持精明增长和紧凑城市建设理念,根据城市的人口变化、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划定城市增 长边界;坚持长远理念,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等多种因素,合理安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布局;坚持系统理念,加快实施“多规合一”,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衔接,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 二是要坚持开门搞规划。实施“阳光规划”和开放式规划,认真听取民众意见、汇聚民智、 凝聚共识,提高规划的公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要严格执行 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 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各类城市规划的修改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 改。四是要加强城市设计。从城市整体层面开展城市设计,突出抓好城市重要片区的城市设 计,积极开展特定地块的城市设计,在整体风格、空间意象、街道类型、开敞空间、建筑形 态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着力提高城市品质。今后,城市新区和建成区修补都要全 面推行城市设计,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 求。3. 坚持高标准建设。要通过补齐设施“短板”,扎实推进上下统筹,加快补齐城市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一是要统筹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要做到新旧结合,以新 补旧,以旧促新,对一些已建成的建筑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拆除重建,可以通过修改立面、屋顶等方式,给建筑物“穿衣戴帽”来体现建筑特色风貌。二是要统筹建设速度和质量 安全。要遵循建设规律,严把安全关、质量关,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终身追究制,努力打造精 品工程,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城市防灾应急管理,切 实保障城市安全。三是要统筹好创新和传承。要正确处理好旧区与新区、历史与现代的关系,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血脉,加强民族特色村寨和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修复和利用,留住城市 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努力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时代 特征,富有个性魅力的现代化城市。四是要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要认真抓好 2015 年造任务的建设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2016 年,省、州预 下达××县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拆除重建任务 2400 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 400 户、沿边三年行动计划 1000 户、其他 1000 户),任务已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推进,确保于今年 10 月底全部竣工,11 月份组织验收。同时,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州下步工作要求,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 安排及落实,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程。五是要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要全面 开展公厕规划建设管理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公厕数量不足、卫生较差、布局不合理、管理缺位等问题。要加快推进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公交车站、停车场等地面公共交通网络规划建设, 逐步打通“断头路”、“ 丁字路”,不断完善城市路网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逐步建 设开放式住宅小区的决策部署,今后原则上不再××封闭的住宅小区,逐步打开已建成的封 闭小区,有序推进街区化,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 体育场馆、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各类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好教育、 医疗、老年人活动设施等资源不足的问题。4. 坚持高水平管理。坚持把“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 高智慧化、数字化、精细化程度。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好城市“多龙治水”的问题。要提升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城市交通“乱象”专项整治,出台长效管理机制,在市政管理、市容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好精细文章。 要创新管理方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拆除“信息墙”,打通“信息 路”,编织“信息网”,推动形成用大数据说话、用大数据决策、用大数据管理、用大数据创 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要营造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居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自觉 提升文明素养,共同维护城市良好形象。(二)突出“五个重点”,破解城市发展难题1. 要解决好“人”这个核心。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 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中村居民和外 来务工人员在子女上学、医疗、住房等方面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和激励机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促进 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2. 要解决好“地”这个要素。着力抓好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加快土地供给地,鼓励开展土地立体利用、复合利用,创新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加强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搞好搞活土地资本市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级差效益。3. 要解决好“钱”这个关键。积极创新城市发展投融资体制,一方面要以城市土地为 平台,进一步创新“经营城市”理念,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自我 增值、自我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强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推动PPP 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4. 要解决好“房”这个民生。把化解房地产库存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加快完善支撑居民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多管齐下去库存,加快棚 户区改造,确保到 2020 年底基本完成改造任务。5. 要解决好“市”这个基础。城市不能有“城”无“市”,也不能有“市”无“城”。 新城老城“两张皮”,产城不融合就会出现“死城”、“空城”,要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培育具 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规模,形成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首先,做强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培育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其次,壮大新兴行业。突出抓好矿产等产业的配套引进工作, 促进全县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加快发展服务 业。继续提升住宿餐饮、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发 展,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信息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延伸打造生态文化旅 游产业链条。(三)以美丽宜居为目标,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 作自 2014 年底启动以来,各乡镇、各部门快速行动,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整治措施、加大 治理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依然是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州政府制定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乡镇(街道) 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社区)环境综合整治 3 个考核指标体系,县上已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下来后,请各乡镇、各部门按照考核指标体系、整治方案和今天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始终做到工作不松、 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防止反弹,确保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让全县的城乡面貌得到 明显改观。秩序,建设安全城市,保障市民安全,加大力度整治乱摆乱设、乱贴乱画、乱吐乱扔、乱排 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行等市容环境乱象,给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有序、 祥和的城市环境;“治脏”,重点治理车站广场脏、公共厕所脏、饮食摊点脏、集贸市场脏、 街巷院落脏等;“治污”,重点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废渣污染等;“治堵”,重 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解决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问题;“治尘”,重点整治扬尘污染,加 大对建材、渣土运输的场外管理,对违规占道施工的工地实行强制清理;“治音”,重点治理 社会生活噪音、交通运输噪音、建筑施工噪音、工业企业噪音、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噪音等; “三改”就是,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一拆”就是拆除违法违章建筑, 这是省、州的明确要求,各乡镇面临的压力和阻力一定会很大,但必须要做好。如果现在不 做,今后的阻力会更大,成本会更高。今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对独田园丁小区违章建 筑依法依规进行了拆除,希望县级相关部门巩固好治理成果,防止死灰复燃。“一增”就是 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化。“六治三改一拆一增”要做到一年重点治理,两年大见成效,三年巩 固提高,四年规范管理,五年实现常态化。2.要在农村全面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按照“建成新村寨、发展新产业、 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新农村建 设、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工作,在农村开展“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配套完善村庄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厕、村内道路、绿化亮化、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 开展农村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综合行 动,实施人畜分离、厨卫入户,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切实改善农村人民环境。3.确保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取得实效。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是科学发展之策、是城乡建设之需、是顺应民心之举,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明确职责,各乡镇政府是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二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要主动作为,提供必要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支持。三要加强宣传,搞好舆论引导,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全 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四要科学制定城市管理办法,从机构、人员、经费、制度上 予以优化和明确,使全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步入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规范管理轨道 上来。五要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按期完 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严肃追究责任。各乡镇、务圆满完成,使城乡面貌有大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有大改善,幸福指数有大提升。 三、强化工作措施,为推动城市工作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城市工作重在实干。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切实把做好城市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把好方向、统筹指导、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和城 市发展取得新成效。(一)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 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建立城市工作联席会议制 度。各乡镇党委、政府是城市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依据国家和省、州、县确定的目标和要求, 健全完善本乡镇行动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实施步骤、措施保证。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监督 问责机制,确定考核指示体系,将城市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 考核体系,定期通报考核结果。(二)要依法治理抓落实。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州、县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强化法律责任追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要深入 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做到依法规划、建设和管 理城市,促进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坚决杜绝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政绩工 程。(三)要提高能力抓落实。城市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的工作,各乡镇、各部门领 导干部要主动适应新时期城市工作的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主动加强学习,积极拓宽视野, 自觉创新探索,不断创新抓城市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做到懂行会干,勇谋善断,适应新 型城镇化和现代城镇建设的需要。要加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快培养一批懂规划、懂 城市、会管理的干部队伍,加强规划师、建筑师等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城市工作专业人才培 养引进力度,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四)要形成合力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凝聚发展合力,统 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同心同向同行动,汇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鼓励企业和人 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增强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中的主人翁 意识。要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解决城市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 良作风抓好城市工作任务落实。(五)要敢于担当抓落实。城市工作既有琐碎艰辛的一面,也有急难险重的一面,面临持与责任同行,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既要发扬“老黄牛”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 不计得失,也要具备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善攻难关的先锋精神,在挑战面前有拼劲,在 困难面前有钻劲,在挫折面前有韧劲,确保工作节奏再加快,时序意识再加强,推进措施再 加码,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赢得快发展。同志们,加快城市发展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责任所系,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 项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德政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务 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进城市发展,为改善城乡面貌、美化人居环境、构建“美丽宜居幸福 家园”作出积极贡献。咬定目标不放松 奋力实现新突破——在全县目标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县委农村工作委员会(2018 年 2 月 日)各位领导、与会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扎实做好 2018 年目标绩效考核工 作作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吃透目标抓要点。按照 2018 年度全市目标绩效考 核框架体系,市对县区考核内容中,我委牵头实施的有特色 农业、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乡村振兴三项目标任务,目标 分值为 9 分。同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作是省对县直接 单项考核评比项目,要求十分严格,不容半点马虎。为此, 我委将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加强沟通衔接,多请示、 多汇报,互通信息,做好指标认定,建立良好关系,争取最 大支持。同时,我委将加强对目标绩效考核框架体系的学习, 准确把握考核办法和相关细则的具体规定,主动适应考核规 则,争取超目标完成任务。二、压实责任抓重点。特色农业、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乡村振兴三项工作,每一项都是庞大的系统工作,不仅工作 量大,而且涉及到各个乡镇和若干县级部门。我委将紧扣新 时代“三农”工作新要求,切实担负起领导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认真学习贯彻 落实中央、省委 1 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 我委已代两办牵头起草了《通江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 目前,已进入意见征求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对特色农业、农 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乡村振兴三项工作进一步细化,把工作 责任和目标要求逐项分解到各个乡镇和相关部门,形成千斤 重担大家挑、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完善机制抓特点。建立特色农业、农村居民可支配 收入、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 流工作经验、汇报完成情况、研判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工作 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担当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指导、 调研和督查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及时总结推动工作的 新思路、新办法、新成效,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 会同县目督办科学制定考核细则,进一步健全指标体系,完 善评价机制,逗硬工作督查,严格绩效考核,推动效果落实, 确保目标完成。四、借鉴经验抓亮点。积极主动学习借鉴兄弟县(区)抓 特色农业、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乡村振兴工作的好经验、 好做法,组织力量专门学习“取经”。以目标绩效考核为导向, 以先进县(区)为标杆,务求在组织协调上再突破,在推进落 实上再调整,在破解难题上再鼓劲,在督查考核上再创新。 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 市对县下达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各项任务,向县委、县政府交一份满意的三农答卷!在全县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2010 年 4 月 8 日) 王 天 琦同志们:睢宁的农业发展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为什么 这么说呢?“两个第一”,睢宁农业发展的速度与效率得以彰显。 2009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与挑战最 多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一年。 这一年,全县高效农业面积新增 5.6 万亩,进 11 个位次。其中,设施农业面积 7.5 万亩,进 4 个位次;新增设施农业面积 2.9 万亩,进 17 个位次,日光能温室面积达到 3.5 万亩, 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同志春节前来到睢宁视察时说,睢 宁确实是日光能温室全省第一县。这一年,我们从三个镇划 出 48.1 平方公里土地,整合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建设 了苏北第一家现代农业开发区。这一年,我们以羊、鸡、种 苗猪养殖为重点,推广规模养殖新模式,新增规模养殖小区9 个,实现年山羊饲养量 154 万只,年家禽饲养量 2200 万羽,年生猪饲养量 94.8 万头,受益贫困农民 2.14 万户、6.4 万人, 带动脱贫 13.47 万人,脱贫率达 59.4%,彰显了睢宁速度、 睢宁效率。“两组数据”,睢宁农业发展之路依旧任重道远。2009年,睢宁农民人均收入 6077 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1.5%, 增幅全市第一,但仍比徐州市平均水平低了 800 元,农民收 入依旧在低水平徘徊。2009 年,我们虽然完成了省市脱贫人 口的考核指标,但客观上讲,这部分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大多 在 2000-2500 元之间,且绝大多数属于生活负担减轻的自然 脱贫,持续增收难度大,存在重新返贫的危险。真正低收入 的贫困户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自身上项目的积极 性不高,脱贫的难度相当大。一些困扰睢宁农业发展的深层 次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经营模式亟待转变,产业链条 亟待完善,主打品种还在摸索,技术服务力量仍需充实,睢 宁农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着眼未来,睢宁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进入新世纪 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 7 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 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模式要转变,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江苏省提出要以现代农 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载体, 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徐州市提出实施“2020”工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睢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这样一个 转折点上,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把握好当前的历史发展机遇,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睢宁农业推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农业发展的条件存在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存在着一些难以预见的 风险,这些都会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影响农业发展。在成 本推动和通胀预期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存在上行压力,农产品价格走势难以预料。近一段时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 多,气象灾害突发频发重发,对农业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做到科学防灾、主动避灾、有效减灾是我们必须要高度 重视的问题。立足这样关键的阶段和关键的节点,我们的任务就是要 再进一大步,跨入全省高效规模农业先进县。具体来说,要 争创“四个第一”,即“日光能温室全省第一县”、“山羊养 殖全省第一县”、“生态肉鸡全省第一县”、“有机粮生产全省 第一县”。日光能温室全省第一县:2009 年,日光能温室全省第一 县已经得到省领导的肯定。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日光能温室 扩张力度,西部高亢地区发展地下式日光温室,现代农业示 范区发展棚体档次较高、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无立柱日光能大 棚、改进型徐淮式、地上式日光能温室大棚。改进棚体设计, 普及机械化操作。与国际大型种苗公司合作,主打茄子、西 红柿、辣椒,把睢宁发展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全省设 施蔬菜生产标准示范县、全省日光能温室第一县。山羊养殖全省第一县:2009 年,全县羊饲养量 154 万只, 位居全省第一,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列入《2009-2015 年全国 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县份。下一步要积极发展“订单 羊业”、合作经营、利润返还、股份合作、托管、担保经营 等经营管理方式,构建龙头企业和养殖户之间新型的垂直协 作形式,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 建立肉羊养殖基地,在农区专业养羊户和大型养羊场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并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提高现代高效生产 水平,继续保持山羊养殖全省第一。生态肉鸡养殖全省第一县:2009 年家禽饲养量 2200 万 羽,规模禽场 76 个,其中年出栏百万羽规模养殖小区 3 个, 年出栏 50 万羽的规模养殖场(小区)15 个。2010 年,要重 点引进肉鸡深加工企业,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积极发展 以养鸡小区为支撑的肉鸡养殖基地,建立无公害肉鸡标准化 生产、品牌化销售体系,使我县的家禽饲养量达到 5000 万 羽。重点在睢邳路沿线的古邳、姚集、庆安等镇建设年出栏 50-100 万羽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 10 个以上,形成特色肉鸡 产业带,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肉鸡屠宰加工企业,完 善肉鸡产业链,2012 年,力争使我县的肉鸡饲养量达到 1 亿 羽,争创全省生态肉鸡生产第一县。有机粮生产全省第一县:在我县东北部以淤土为主的地 块,加强土壤改良,配套独立的排灌系统及隔离带,引进有 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企业化运作,建立完整 的质量追溯机制和监管制度,力争通过 3-5 年的时间,发展有机粮食作物 2000 亩,长期规划发展 10000 亩,使睢宁成 为有机粮食生产全省第一县。为了让睢宁的农业再进一大步,实现四个第一的目标, 我们必须要明确目标定位,坚定发展思路,将农村工作抓早、 抓实、抓好。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规划先行,明确区域发展的重点目前来看,我们原来所做的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层次有点低,集中度不够,这使我们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上疲于应付, 有限的资金、资源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下一步要在自然条 件优越、交通位置便利的地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蔬菜 区、养殖区、粮食区、精品区、交易区“五大高效设施农业 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将奖补资金和配套资金定向、定 量投入到日光能温室和五大高效设施农业区建设上来。在规 划过程中,要坚持基础设施配套规划一步到位,充分发挥规 划的先行引导作用,让长期发展有明确目标、具体工作有切 实抓手,以五大高效设施农业区的快速发展为龙头,力争经 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带动睢宁农业有一个大的变化。第二,完善设计,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高端设施农业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生 产。而睢宁的高端设施农业正出现“低端化”的趋势:建设 区域零星分散、建设标准杂乱无章。睢宁的农业现在已经走 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要保住睢宁农业既有的发展成果,就 要从园区规划和建设标准两方面入手,尽快出台配套设施标 准,园区开发实行强制准入制,不能严格按照标准的生产者 一律出局,硬手腕推进规范化经营,遏制“高端设施农业低 端化”现象。要制定高端设施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园区建设 面积必须满足下限要求,面积过小的不予批准;日光能温室 大棚必须保持合理密度,满足雨季排水要求;园区内必须建 设一定量的生产性用房,满足管护人员的生活要求,不断提 升农业园区资源与空间的综合利用水平。要制定高端设施农 业配套设施标准。结合我县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规划,对设施农业的排灌沟渠、水电路桥、农机装备等配套设施制定相 应标准,完善设施结构,提升设施技术,提高配套设施对高 端农业的综合保障力度。要建设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加强 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的示范、培训和推广,推广无公害标准 化生产,改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用标准来规范农产品生产。 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用国际、国内市场通用准入标 准来检验农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广全程 质量控制;建立相应的质量制约和追溯机制,做强做硬睢宁 农业品牌。第三,改善服务,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睢宁的日光能温室面积现在是全省第一,但总体上看, 高端设施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我们的农业种植、养殖品 种杂多,产品品相不好,种苗选择和技术服务上还有很多问 题急需解决。要引进优质种苗。为适应规模化种植要求,种 苗购置统一化是必然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种苗购置成 本,规模产出也必然会降低销售成本,同时种苗安全也得到 有效保证。要花钱买服务。通过“花钱买技术”,将有实力 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引入睢宁,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 技术保障。要完善疫病防控体系。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领导和统筹协调,县林牧渔业局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 指导,建立镇、村、户层层建立防疫责任制,一级抓一级, 将免疫、疫情报告等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 实处。要打通销售渠道。积极引入有实力的销售经纪人,帮 助我们销售,谁帮我们卖得多、卖得价格好,我们就给谁提供补贴。同时,建立几个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打造农产 品销售的平台。要净化农资市场。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制假售 假等坑农害农事件的力度,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揽, 对不属于政府管辖的事务要积极拓展“花钱卖服务”等渠道, 通过引入市场化服务,帮助农民朋友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扩 大收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四,突出特色,打造农业发展新品牌睢宁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发展速度很快,但缺少睢宁特 色,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主打产品,蔬菜产品混杂,缺少叫得 响的拳头产品,除了魏集西瓜小有名气外,外地经销商不知 道我县有哪些蔬菜产品,在哪些地区收购可以批量走车。以 后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一定要综合考虑睢宁的水文、土质、 地势条件和季节的差异性,要瞄准主打品种,重点发展,品 种不宜多。设施瓜菜种植锁定在辣椒、茄子、西红柿和土豆 四个品种。依托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 泽拉等国际大型种苗公司,保持所栽培的品种与国内外最新 优品种同步,认真发展下去,创造睢宁品牌。畜牧养殖主打 山羊、生态肉鸡。山羊养殖要按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形式, 重点培育肉羊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和养殖专业户。因势利 导,建立规模场和合作社,与“脱贫攻坚”计划相结合,采 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 山羊养殖全省第一县的目标。发展生态肉鸡养殖,要建设养 鸡小区为支撑的肉鸡养殖基地,引进肉鸡深加工企业,形成 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建立生态肉鸡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体系,实现生态肉鸡养殖全省第一县的目标。 第五,改革创新,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 睢宁的脱贫攻坚的难度是最大、最艰巨的,要确保完成任务,必须要有新模式、新机制、新增长。创新脱贫攻坚新 模式。现在的扶贫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送钱给物“输血”式扶 贫上,要增强“造血”功能。放手发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积极引导组建不同产业跨地域的专业合作联合社,扩大合作 规模,拓展合作功能,强化合作实力。支持合作社开展农产 品加工,创办产品营销市场,发展规模经营,不断向产销一 体化经营深入,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通过合作社把千家 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小生产 模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控制,切实改善农民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弱势地位。同时 要加大对能人大户和村组干部的帮扶力度,支持他们先发 展、先富裕,同时根据其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情况,给予 相应的无息贷款,多带多支持,少带少支持,以扶强的方式 实现扶贫。探索脱贫攻坚新途径。在部分镇进行平房改楼房 试点,用 5-10 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全县农民集中 居住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按“五有”标准进行建设:有 一套完善的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有一定规模的居住人口, 有一组完整的村内道路,有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有一套 较为完善的环境清洁体系。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群众建新 楼房,通过“平改楼”,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整理土地面 积 7.5 万亩,腾出的空间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空间,增强睢宁发展的后劲,以发展促民生,变输血为造血,强化民 生改善的可持续性,加快睢宁脱贫攻坚步伐。储备脱贫攻坚 新项目。项目不仅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农业发展的 核心。首先,我们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树立抓农业也 要抓项目的思想,大力发展六大类项目,包括农业产业龙头 项目,大型蔬菜种植项目,大型养殖项目,大型农副产品交 易项目,大型旅游观光项目,和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项 目。六大类的项目要作为农口招商引资的重点,以项目为核 心来推动资本运作,加快睢宁农业的裂变式发展。其次,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重点产业招商,突出重点项目招商, 突出重点区域招商,最后,要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招大、招 真、招强。所谓招真,他必须是一个真客商,必须真正从事 农业,在农业上有积累,有实力,有经验,然后招大商,招 强商,这样才能实现资本真正往睢宁集聚,才能把睢宁的农 业发展好。第六,加强考核,强化三农工作领导农村工作事关全局,各镇、农业开发区、各涉农单位要 坚持把农村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 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 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 抓,分管同志具体抓。调整充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 强化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设置和力量配备,建立职能明 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农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投入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农业招 商的奖惩力度,明确目标责任,向工业招商一样,把所有的 任务分解到具体人头,按照序时进度抓好招商引资的落实, 干成了重奖,干不成重罚,绝不打和牌。同志们,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事关全局, 希望全县干部群众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 放思想,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为顺 利实现“脱贫攻坚”和“突破睢宁”的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 大的贡献!在全县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联席会议上 的讲话杨国文(2017 年 11 月 28 日)同志们:临近年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又进入了易发 期和多发期。县上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民工工资清 欠工作联席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认清形势,靠实责 任,强化措施,聚力攻坚,进一步做好当前农民工 工资清欠工作,全力维护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刚 才,县人社局通报了全县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情况; 县住建局、安监局、工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及中 东镇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各乡镇、相关部门和 单位认真对照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县农民工工 资清欠工作,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民 工工资清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重要论述的强有力抓手, 是保障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务实之举。近日,全省召开了 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电视电话会议,会上 明确指出,将于今年 12 月在全省范围内集中组织开 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特别是要对使用 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交通等施工企业,逐户进行督 查检查,对工作不力造成群体性上访及严重后果的 严肃问责。从全县来看,近几年,农民工到县政府集体讨 薪已成为群体性闹访的一大“顽疾”,因拖欠农民工 工资而引发的堵门、堵车、堵路等群体性事件时有 发生,不仅损害了政府威信与形象,也影响了社会 大局和谐稳定。今年,县委、县政府坚持预防为先、 防患未然,加大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力度, 设立了欠薪应急周转资金,收缴保证金累计达到了 4320 万元,有效防止了因欠薪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但从刚才通报的情况看,全县 2017 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达到 68 件,拖欠资金 718.4 万元,这 一数字不容小视。特别是近期核技术产业园、中东镇物流园多次出现集中上访,肃航路建设项目、鑫磊石材出现堵路堵车问题,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这充分说明,全县农民工工资清欠保障工作还存在 不少薄弱环节:一是个别企业失信。部分施工企业 缺乏资金实力却盲目垫资施工,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并以种种借口推诿扯皮,不履行合约,能拖一 日是一日,致使重复上访不断。二是支付主体不明。一些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通过挂靠其他公司资质承 建工程项目,承包人以包代管,不重视工程质量, 不注重劳动用工管理,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薪酬支付主体不明确。三是部门监管缺位。一些监管部门和施工企业职责不清,施工前把关不严,不 落实程序就擅自允许开工,造成欠薪隐患;对辖区 内、行业内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以及可能引发工资拖欠的隐患排查不全面、措施不得力,缺乏 预判预警。四是存在推诿现象。部分领域出现农民 工工资拖欠问题后,责任部门、乡镇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想办法推脱责任,把农民工工资清欠 工作当成“烫手山芋”,部门之间踢皮球,主要领导 不上手,导致一些欠薪问题久拖不决,将小事拖成 了大事。当前,全县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信访维稳压力很大,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从 保障民生、保障发展的政治高度和建设和谐金塔的 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农 民工合法权益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 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施策, 标本兼治,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做好当前农民 工工资清欠工作农民工工资清欠,关系到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 益,各乡镇及行业主管部门必须按照“问题早发现、 隐患早排除、责任早落实”的要求,密切配合,迅 速行动,确保农民工在年底前按时足额拿到工资。一要集中开展欠薪工作专项排查。由县人社局牵头抓总,以工程建设、矿山领域为重点,对农民 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弄清项目 隶属单位、承建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及各单位项目负 责人,理清项目承包关系,全面掌握工程建设资金 拨付进度,并全部备案登记在册。县人社、公安、 工商质监、住建、工会等部门要组成联合执法组, 对全县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进行一次地毯式检查,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登记,第一时间受理,采取书面督办、行政执法和依法查处等措施,督促用人单 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各乡镇及行业主管部 门也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迅速 组织力量,对各自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地 毯式排查,凡发现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要立即责 令整改。二要合力攻坚清偿工资拖欠难题。各部门要厘清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清偿农民工工资 拖欠问题。县人社局要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 工资的制度机制,强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收缴,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及时受理、快速处理涉及拖欠 农民工工资案件。县住建局要加强对建筑领域的监 管,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建设工程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问题, 凡是未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建筑施工项目,一律不予办理开工许可。县工商质监局要及时提供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注册登记基本信息,配合处理拖 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依法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县公 安局要依法查处人社部门移交的欠薪逃匿、拒不支 付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堵塞交通、围堵政府机关恶意讨薪以及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县司法局要建立完善、便捷、高效的维权机制,为符合 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各乡镇、工 业园区、交通、水务、国土、安监等部门要做好本辖区、本系统内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处理好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 发的信访和群体性突发事件。三要健全完善清欠工作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治理欠薪必须从劳动合同这个源 头抓起,人社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监督用人单 位做到劳动合同实名登记,记清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核心内容,确保维权有法可依。要坚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 保证金制度,并根据企业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实行差异化缴存,对发生工资拖欠的企业适当提高缴存比例。要健全企业失信惩处机制。要将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记入信用档案,对拖欠工资行为较严重 的企业列入“黑名单”重点监控,并向社会公布, 采取联合制裁措施,使之在资金信贷等方面受到节 制。对欠薪逃匿、拒不认账的老板,要依法移送司 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四要全面畅通信访投诉举报渠道。各乡镇及行业主管部门要畅通欠薪投诉渠道,设立拖欠农民工 工资投诉受理窗口,安排专人值班,及时受理查处 投诉案件。司法、工会等部门要及时公布农民工维 权服务电话,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服务。县劳动 监察大队要主动上手,靠前工作,加大劳动监察和 查处力度,按照“问题没查实不放过,问题没处理 不放过,清欠不到位不放过”的要求,及时受理、 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县人社局要对当 前造成欠薪的项目单位,逐级追查,明确清偿欠薪 责任,强化督促追讨。五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警示作用。各乡镇及行业主管部门,尤其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通过发 放资料、电视宣讲、张贴标语、咨询服务等形式, 提高广大农民工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引导农 民工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合理合法解决工资争 议。要坚决依法打击恶意讨薪等闹访行为,对借讨 薪蓄意闹事的要加强警示教育,严重干扰正常工作 秩序、恶意闹访的公安机关要依法处置,并在新闻 媒体上曝光一些典型案件,强化警示震慑效应。同 时,对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劳动保障信用不高的经营者,要集中开展培训,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学习教育。三、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力促清欠保支各项 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事关当前社会稳定,各乡 镇、各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形成齐 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确保清欠工作得到 全面落实。(一)加强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各乡镇、各 部门要高度重视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主要领导要 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具体抓, 层层落实责任,跟踪进行落实。县人社局要积极发 挥组织协调作用,对一些棘手问题要及时提交县政 府研究解决。各成员单位要发挥自身职能,根据任 务分工,主动履职,全力做好清欠工作,确保节前 农民工工资零拖欠。(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靠县人 社局单兵作战,力量明显不足。各乡镇和住建、工 信、工业园区、交通、水务、安监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对各自领域的清欠工作负主体责任,不得推诿扯皮;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欠薪案件,由人 事部门牵头,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办 法,形成劳动执法合力,增强执法效果,确保清欠 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三)重点督办,提高工作成效。人社部门要加大对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督查力度,对行动迟缓、 工作力度不够、存在欠薪隐患的单位和企业,要及 时预警,重点督办。对发生农民工投诉的工程项目, 相关责任单位要指派专人到企业,指导施工企业拿 出解决方案并监督发放到位,督促业主严格依法将 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给农民工本人。出现上访问题的, 信访局要第一时间接访并通知责任单位,责任单位 要在一小时内进行接访处理,出现连续或重复上访的, 要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同志们,保障农民工工资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站在维护全县社会 和谐稳定的高度,迅速行动,强化措施,重点跟进, 全力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攻坚战,努力实现农民工 工资零拖欠,切实维护全县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局 面。在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孟 小 金(2018 年 1 月 26 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 会,主要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 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 和推进脱贫攻坚的思路举措,安排部署 2018 年“三农”和 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苦干实 干,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华亭而不懈 奋斗。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在家的全体县级领导,各乡镇、东华街道、工业园区班子成员及部分副科级以上干部,县直各 部门班子成员及副科级以上干部,全体驻村帮扶工作队队 长、队员以及省市驻华亭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共约 980 人。今天的会议共有四项议程,下面逐项进行:第一项,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分 3 轮签订:第一轮,请安口镇、东华镇、西华镇、马峡镇、策底镇、 上关镇、河西镇、砚峡乡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第二轮,请山寨乡、神峪乡党委书记、乡长,县纪委、 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农办(扶贫办)、住建 局、民政局、发改局、教育局、卫计局主要负责人签订;………………………………第三轮,请人社局、农牧局、水务局、林业局、工信局、 财政局、国土局、交通局、商务局、文广局、旅游局、金融 办、妇联、团县委、残联主要负责人签订;………………………………第二项,乡镇、部门表态发言(10 个乡镇、10 个部门): 发言次序为:安口镇、东华镇、西华镇、马峡镇、策底镇、 上关镇、河西镇、山寨乡、砚峡乡、神峪乡、农办(扶贫办)、 发改局、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农牧局、林业局、卫计 局、住建局、水务局;………………………………现在休会十分钟。……………………………… 同志们,现在我们继续开会。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王宏林总结 2017 年农业农村及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 2018年工作;………………………………同志们!会上,我们印发了全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方案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方案。刚才,我们签订了目标责 任书,20 个乡镇、部门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王宏林同志 全面总结了 2017 年农业农村及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了2018 年工作,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讲三 个方面的意见:一、坚持以“三农”工作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全县“三农”发展新局面要得仓廪实,天下重农耕。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 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就 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坚持”,即:坚持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 政治保障;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落到实处;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 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 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 续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这些 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三农”各个方面, 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 题,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深谋 远虑和深厚感情,形成了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 论探索与顶层设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三农”工作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农 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县上下一定要自觉用 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统领意志和行动,自觉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奋力开创 全县“三农”工作新局面。一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 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政方针和重 要任务,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体 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历史上,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的 主要标志,在城镇赚钱后回乡置业曾经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进程,乡村为工业 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 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出现分化,农村发展也出现分化,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 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发展 的不充分,包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不充分,农民群体提高教科文卫发展水平和共享现代 社会发展成果的不充分等。不可否认,如今许多乡村都面临 着凋敝、衰落、破败的客观事实。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 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乡村、 振兴乡村,必将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 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最终以乡村的全面振兴托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精神与文化的回归。我国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了几千年 的乡村文化。当代每一个人往上追溯三五代,几乎都是农村 人,这种农村情怀是先天的,美丽乡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 受是抹不掉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发展格局失衡的条件 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放弃农业生产, 进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造成“空壳村”“空心村”“空巢村” “空转村”大量出现。同时,那些“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 市,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的农民工,通过城乡之间“钟 摆式”的流动,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扎下根,不仅很难融入 城市,而且失去了精神寄托和文化依托,致使生产家园、生 活家园、精神家园一同荒芜了。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让 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找到精神依托,留住文化根脉,任何时候都不忘出发的点,不忘回家的路, 是在物质社会充分发展之后,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第 三,乡村振兴战略彰显着对外与对内的协调。当前,随着市 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需要充分考虑市场体制运行所内含的生产过剩矛盾以及经济危机等问题,需要不断扩大稀缺资源 配置的空间和范围,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实行“对外”与 “对内”两手抓。对外,主要是实行开放经济战略,推动形 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包括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创 新能力开放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政策,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 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内,主要是立足“没有农村小 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的 基本国情,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抓手,拉动内需, 扩大消费,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乡村繁荣振兴和 现代化,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夯基蓄力。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 变,相比之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加安全可控、更有可能 做好和更有福利效果。综上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 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 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 抓手。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积极 适应农业农村形势发展变化,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和省、市、 县委的决策部署,立足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用新的思维和 方式,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 展。二要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 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 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 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 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 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 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 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 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 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惩治违法行为,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 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 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要切实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第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长短结合、大小兼顾、优势互补、多点开花”的思路, 大力发展“五大三特”富民增收产业,确保村村都有发展之 路,人人都有致富之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用现 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 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大力推进 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 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力争年内科技对 农业的贡献率达到 54%以上。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 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 基础、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为骨干、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农 业发展模式,力争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 10 万亩以上,占总 耕地面积的 24%;新上、改造重点龙头企业 5 户,组建专业 合作社 20 个,确保所有产业都由合作社来经营,所有农户 都在合作社的组织之内,所有合作社都在龙头企业的牵引之 下,所有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都与县农业发展公司链接,所有 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都在政府惠农政策的辐射之内,切实把“县 农业发展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文章做活做 好。这里特别强调一下,目前我县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属于 无经营场所、注册后未开展经营活动、未建立财务账目、带动农民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空壳社”和“休眠社”,形同虚 设,名不符实,难以发挥实际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全县专 业合作社进行一次全面规范清理,对经营良好的扶持壮大, 对不够规范的限期整改,对有名无实的注销退出,年内每个 乡镇至少要培育 3—5 个运行顺畅、经营良好、带动力强的 示范合作社,其余合作社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空壳社” 和“休眠社”实现全消除,真正使合作社成为创新农业经营 管理体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纽带和载体。第二,要加快完善“三农”发展“三大机制”:即完善有利于农业农村资源要素流动配置的体制 机制,进一步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 制度,特别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具体是:在 川区,实行“三变”+规模农业+加工企业;在山区,实行“三 变”+生态经济+乡村旅游;在景区,实行“三变”+景区景 点+农家服务;在矿区,实行“三变”+矿山企业+衍生行业; 在城(郊)区,实行“三变”+城市资源+商贸服务;在民族 聚居区,实行“三变”+特色小镇+民俗文化,真正让沉睡的 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各乡 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自觉 把“三变”改革作为盘活农村资源、激活发展要素、重塑农 业发展模式、扩大农业效益的主渠道,作为农村经营制度改 革的生动实践来抓,谁也不能等待观望、消极应付。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协同,健 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关键是加强农 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 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健全村党组织领 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 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 贤文化,努力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特别 要坚决纠正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金钱至上不讲道德、自由懒 散聚众赌博、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孝敬不赡养老人、乱扔垃 圾破坏环境等陋习,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向德向善。完 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施城镇化与村镇化“双轮驱动” 发展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 来,在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坚持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定居,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 展,力争年内城镇化率提高 2 个百分点,达到 59%以上。第 三,要全力克服工作作风“三大倾向”:即克服形式主义倾 向。切忌贪大求洋、盲目攀比,从今年开始,在全县所有工作推进落实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特别是在易地搬迁、新 村建设、危房改造等重点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安全实用的原 则,大门、院墙、房屋不能为了好看而标准过高、徒增负担,彻底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切忌弄虚作假,蒙 混过关,工作中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和面对问 题;发展中存在不足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试图掩盖和隐瞒不 足。必须牢固树立实干导向,脚踏实地头顶天,立足岗位好 好干,不能盖十几座新房就算美丽乡村,搬十来户人家就算 整体移民,建七八座大棚就算富民增收,更不能把心思用在 应付检查上,把功夫下在形象包装上,把精力放在编造数据 上,切实做到说话真、办事真、情况真、数字真、典型真。 今后,凡是出现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县委将严肃追究有 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克服经验主义倾向。“三农”工作需 要经验,但绝不能依靠过时的老经验、老办法、老习惯,甚 至是不成经验的经验。要主动适应“三农”工作的新形势、 新变化,积极应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强化“三农” 工作理论武装,认真学习“三农”方面的方针政策,善于运 用现代经营手段推动农业发展,善于整合各类发展要素促进 农村繁荣,善于抓好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农民致富,努力 成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能手,成为引导群众 发展致富的旗手,成为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的舵手。克服包办 主义倾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农民群 众。如果没有农民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乡村振兴的 目标和愿望就会落空。必须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无论是 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乡村治理,都要同农民协商,听农民意见,不能一厢情愿地搞 行政命令。今后,在决定村上干什么、不干什么、干多少等 重大问题上,都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专门召开村民 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让群众发言发声,当家作主,拍板定 案,做到一切决策都来源于农民,政府发挥好引导、扶持、 组织等作用就行了。二、坚持以整县脱贫摘帽为目标,集中全县之力,坚决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脱贫攻坚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标的实现,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我们要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任务和前提基础 就是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年内实现整县脱 贫摘帽,既是我们向省、市必须要上交的考试答卷,更是我 们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必须要兑现的庄严承诺,这是历史赋 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县各级必须履行的责任担当,是必 须完成的重大任务。全县上下一定要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善 作善成的韧劲,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坚决打赢这场硬仗。1.认识必须再提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执行到位。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我们要有四个方面的清 醒认识:第一,从政治上讲,这是必须肩负的重大责任。讲政治,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悠悠万事,脱贫为大。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明确的政治任务和 “一号工程”,是坚决维护核心地位和党中央 权威的具体行动,也是检验我们“四个意识”强不强的“试 金石”。如果不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是不讲政治的 表现,就对不起党,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华亭人民,对不起 自己的岗位。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觉在思 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 度一致,切实肩负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以更加坚定的决 心、更加明确的思路、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超常的力度, 把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工 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确保脱贫攻坚这项重大政治任 务如期完成。第二,从发展上讲,这是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 大举措,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强国迈进必须经过的历史阶 段。深层次看,决战脱贫,就是用富裕生活理想向贫困生存 现状的决战,就是用现代生产体系、科学技术和经营模式向 农村落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决战,就是用民主、文明、和 谐、生态理念向落后生活方式的决战,就是集中人力、物力、 财力向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困难和问题的决战。这种决战没有 退路,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只有决战决胜,我们才能“一个都不掉队”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此,全县各级干部一定要 树立这样一种思想: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有幸亲眼目睹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幸承担脱贫攻坚这样 重大的历史使命,如果在我们的任期内打赢脱贫攻坚战,带 领全县人民走向全面小康,那就是创造了历史,该是何等的 荣耀?反之,就会愧对历史,成为终生的遗憾。第三,从感情上讲,这是必须践行的根本宗旨。农民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用勤劳、正直、善良 哺育了我们所有的人。心中永远装着群众,诚心诚意对待群 众,始终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这是 我们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回顾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战 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农民都作出 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这一点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 能忘记。今天,虽然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国家强大了, 但仍然还有一部分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没有致富产业, 没有稳定收入,走不上平整路、喝不上干净水,教育、医疗、 住房也没有充分保障。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 都应当怀着感恩之心和“反哺”之义,以“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的精神和情怀,倾心倾力、饱含深情地帮 助他们脱贫致富,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第四,从时间上讲,这是必须冲刺的百米目标。全省共有 17 个插花型贫困县,已有 14 个申请脱贫验收,还剩我县、崇信县、白银市平川区 3 个插花县(区),可以说,我们在 脱贫时序上已经滞后了,如果年内不能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我们将落在全省的最后面,这对上对下都无法交代。同时, 2014 年至 2017 年,我县 35 个贫困村共脱贫退出 10 个,年均减贫人口为 5455 人。今年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就必须 有 23 个贫困村退出,5000 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而这些贫 困村几乎都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还有 38%的群众属于特困 户,任务十分艰巨。而从现在起满打满算,只有 300 多天时 间了,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已经不是“持久战”,而是一场近 距离的“遭遇战”“歼灭战”“突击战”,如果没有超常规举 措,任务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扶贫格局新变 化,按照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转变”的思 路,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 攻坚,攥紧拳头发力,提高脱贫质量,推动脱贫攻坚既能“打 赢”,又能“打好”。2.目标必须再明确。今年,是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全县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 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围绕 “两不愁、三保障”,按照“一村一案”“一户一策”的原则, 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转作风、聚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为决胜全面小 康、建设幸福美好新华亭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目标任务是: 年内稳定脱贫 5000 人以上,23 个贫困村出列,全县贫困发 生率下降到 3%以下,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验收,实现“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时间安排是:9 月底前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第四季度全面查漏补缺、完善提升,确保 顺利通过验收。3.工作必须再精准。围绕上述思路目标和时间安排,全县上下要下足“绣花”功夫,深入开展“九大扶贫行动”, 让全体农民都过上“有收入、有路走、有水喝、有房住、有 书读、有医保、有网络、有场地”的幸福生活。一是产业扶贫行动。按照贫困村至少有 2 个长远发展的主导产业,2—3 个短平快特色产业,贫困户户内至少有 1 个 主导产业和 1 个辅助产业的思路,扶持 3819 户有经营能力 的贫困户大力发展“五大三特”富民产业,进一步拓宽增收 渠道,力争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5000 元以上,产 业收入占比达到 50%以上。在这方面,各乡镇、各行政村要 按照“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原则,立足产 业发展实际和贫困户特点,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 扶贫规划,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同时, 要从解决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入手,加大财政资 金扶持力度,成立专门的技术和营销团队,做好全过程技术服务和营销服务,确保各类农产品产得出、销得好、能赚钱。 二是就业扶贫行动。充分发挥劳务输转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充分就业,使他们 在劳动中提高技能、增加收入。要对标贫困群众需求,整合 培训资源,多层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确保年内每个贫困家 庭至少有 1 名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全县就业技能培训达到 1.2 万人以上。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招工信息发布 平台,常态化进行招工宣传,使企业招工信息与在家贫困户 实现信息互通。积极衔接县内外用工企业,定期开展现场招 聘活动,全力做好合同签订、劳动争议、就业指导等方面的 咨询服务,努力为贫困群众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年内全县 贫困人口劳务输转人数达到 4700 人次,人均劳务收入达到 2 万元以上。对于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 贫困劳动力,要大力开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 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山林防护等社会服务类 扶贫专岗,确保每一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有职业、 有收入、有希望。三是教育扶贫行动。深入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持续抓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幼儿园及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等工程,办好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切实 保障贫困边远村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确保义务教育 巩固率保持在 97%以上。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免补学杂费、省内高职院校建 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农村义务教育营养 改善计划等政策,争取把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城乡低保学生和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进一步建立健全 县域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 育、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帮扶全覆盖。四是健康扶贫行动。围绕 3868 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扎实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集中 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形成健康扶贫的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标 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大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乡村医生定向 培养力度,确保年内每个村至少有 1 名合格村医,每个乡镇至少有 3 名以上全科医生。建立完善医疗保险、大病保险、 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四重”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全面落实 贫困人口“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 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报销政策;全面做好家庭医 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高慢性病、重大疾病保障水平。五是安居扶贫行动。坚持把安居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等项目, 改造 C 级危房 425 户,改造消除农村土坯房 3621 户 2.2 万间, 确保全县农村 D 级危房和土坯房全部改造消除到位;修建特 困家庭保障性住房 200 套(累计达到 499 套),安置无力建房的特困群众 499 户 948 人,力争农村安全稳固住房覆盖面 达到 100%。六是易地扶贫搬迁行动。今年,省内调剂的和国家新增的易地扶贫搬迁指标将优先安排给我县。我们一定要抢抓机 遇,全力做好 139 户 550 名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工作,做到应 搬尽搬。在此基础上,要按照“四个三”的要求解决好搬迁 群众后续发展的问题。即: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 个资源,保护好搬迁群众的既有财产,使他们能够获得持续 稳定的财产性收益;统筹好就业、就学、就医三项民生,安 排好搬迁群众的日常生活,解决好他们的现实问题;衔接好 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托起搬迁群众生活底线, 化解他们的生活之忧;通过自主创业、劳务输转、乡村旅游 三种途径,切实增加搬迁群众的经营性收入。七是生态扶贫行动。坚持把生态扶贫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多种模式 和经济组合,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地发展林下养殖、核桃、 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严格落实封 山禁牧政策,推进人畜分离,壮大草畜产业;突破一、二、 三产的界限,积极推进生态扶贫与农业、旅游、林业、文化、 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新体系,形成 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生态、大市场、大产业”格局。 坚持把生态扶贫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抓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 复治理,深化“全域无垃圾”行动,加快推进“厕所革命”, 全面实施“旱厕改水厕”工程,2 年内农村基本普及水冲式 无害化厕所。八是兜底保障行动。社会保障兜底是国家为贫困人口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要以“托底线、救急难”为原则,大力 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慈善帮扶为 补充的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多层面的新型社会救助体 系,持续推进低保贫困户对象动态管理、分类施保、渐退帮 扶等各项措施,全面加强低保、五保、大病救助与临时救助 政策的无缝衔接,确保 1992 户 4051 名兜底对象基本生活得 到全面保障,做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九是贫困村整体提升行动。围绕环境面貌大改观,聚焦16 个重点贫困村,紧盯“路、水、电、讯、房、教、医”等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缺项短板,以“十全工程”为抓手, 整合“千村美丽”和“万村整洁”示范村项目资源,年内建 成“千村美丽”示范村 10 个,新(改)建标准化村级阵地30 个,硬化自然村村组道路和村内主巷道 381 公里、农户院落及门前巷道 80 万平方米;大力实施水泉改造、小水泵二级提升、单户机电井等微小单体工程,全面解决 10 个乡镇、71 个行政村、199 个社、2015 户 7901 人饮水不安全、不稳 定问题,全方位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精神面貌大提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并重,切实从思想上、 精神上对贫困群众进行引导帮扶,努力培育良好生产生活习 惯,进一步提振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鼓舞贫困群众的脱贫 士气,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三、坚持以落实见效为底线,提高政治站位,以铁的纪 律和作风保障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战是一场不容懈怠的时间之战、攻城拔寨的决 胜之战、检兵验将的冲锋之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认 清形势、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 感、敢死拼命的豪迈感,坚定信心、排除万难、一战到底, 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硬仗。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抓脱贫。脱贫攻坚是衡量政治站位的一把标尺,这把标尺检验的是我们对“四个意识”的尊崇、 对中央决策部署的态度、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全县上下要进 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政治态度,强化政治担当,以坚决 执行的政治立场、坚决落实的鲜明态度、坚决完成的必胜信 念,切实肩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同时,要认真弥补思 想认识上的不足,看自己有没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 来认识脱贫攻坚?有没有从头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来认 识脱贫攻坚?有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 性?有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从而 以认识的提高增强行动的自觉。在具体实践中,一切工作都要为脱贫攻坚让路,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整县脱贫展开,一切 项目、资金都要向脱贫一线聚集,任何时候都要优先考虑脱 贫。二要各方协调联动抓脱贫。脱贫摘帽、同步小康,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民参与、各方出力、协同推进。 在党委政府层面,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 职责,定期研究分析形势,统筹抓好战略规划、政策制定、 上下衔接、协调指导、督查落实等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 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精心抓好路径选择、进度安排、项目 建设、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各驻村工作 队要认真履行具体责任,全力配合县乡两级做好群众动员、 产业培育、项目实施等工作。在行业部门层面,宣传部门要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方位宣传决战脱贫的战略意义、政策 措施、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战斗力 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力;组织部门要扎实开展党建统领“一强 三创”行动,全力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活动阵地提升、 集体经济发展、“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以及党员教育管理 等工作,特别要精准选派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 党支部“第一书记”,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 散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切实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 成决战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和引路先锋;政法部门要突出抓 好扶贫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件化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着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财政、发改、国土、住 建、农牧、人社、民政、卫计等部门要在资金安排、项目审 批、用地保障、产业扶持、劳务输转、社会兜底、医疗救助 等方面优先保障,以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开避“绿色通 道”;各帮扶单位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做到真帮实扶。在社会团体层面,统战、工会、团委、工商联等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积极鼓励引导民主党派、社会团体、 民营企业、群团组织、基金组织以及社会爱心人士,通过结 对帮扶、投资兴业、志愿服务、捐资助贫等方式履行社会责 任、参与脱贫攻坚。三要提升工作能力抓脱贫。懂农业,方能知轻重;爱农村,方能守初心;爱农民,方能付真情。全县所有涉农干部、 帮扶人员、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都要以“懂 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基本标准,认真学思践悟,不断 提高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能力。懂农业,就是要学深学透中 央和省、市、县有关农业和脱贫攻坚方面的方针政策、决策 部署,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知识, 懂得涉农项目争取和实施的政策流程,熟悉涉农法律法规, 善于通过金融贷款、农村“三变”改革促进“三农”发展, 善于整合各种要素、借助各方力量助推“三农”发展。爱农 村,就是要把农村作为创业的舞台和生活的家园,热爱农村, 扎根农村,服务农村,时刻想着如何帮助村里脱贫致富、改变面貌,积极投身于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 纷化解、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和主战场增长才干、建功立业。爱农民,就是要树立功德意识和良心意识,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多想一想农民的艰辛和不易,多 站在贫困户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精准对接贫困户的所 需、所盼、所想;要经常进行责任思考,想一想扶贫对象扶 不起、富不了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从而经常深入农村一线,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民同吃、同住、 同干,风雨无阻,同舟共济,让农民认识你、了解你、信任 你、认可你,真正成为农民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四要严明纪律作风抓脱贫。今天我们签订了责任书,还表了态,立了誓,向组织和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这就等于 立下了“军令状”。“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一旦立下,就 表明没有任何退路,必须如期兑现承诺。面对“军令状”, 我们在作风上必须实之又实。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中还 存在“三到三未到”的现象,即:一些干部在履行扶贫职责 上“人”到“情”未到,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手”到“心” 未到,在推动任务落实上“形”到“神”未到。“人”到 “情”未到,就是人虽然下去了,但仅限于上传下达,走马 观花,没有饱含深情地把扶贫工作当作一项光荣的事业来 做,工作定位比较低;“手”到“心”未到,就是工作虽然 上手了,但用心不够,对村上和户内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思考不深,研究不透,办法不多。“形”到“神”未到,就 是在形式上、表面上一些任务都落实了,但并没有转化成群 众脱贫的成果。对于上述问题,各级干部一定要做到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真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和态 度,用心用力用情把工作做扎实、做深入、做具体,尤其要 多在质量、实效上下功夫,少在数字、汇报上做文章,确保 脱贫攻坚工作户不少一人、地不差一亩、房不差一间、水不 差一方、路不差一米,坚决杜绝虚报浮夸、数字脱贫,坚决不能当说一套做一套或只说不做的“两面人”。在质量上必须精之又精。从眼前看,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比拼的是脱贫 的速度、数量和质量;从长远看,竞争的是产业优势、发展 基础和发展潜力。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把脱贫攻坚与乡 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起点谋划贫困村发 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脱贫 方案、工作举措,还是资金使用、项目建设,都要倾注大量 心血,把每项工作当作“精品”去做,确保脱贫质量经得起 时间和人民的检验。在纪律上必须严之又严。中央和省、市、 县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纪律三令五申,但我们一些干部仍然置 若罔闻,无动于衷,有的甚至自由散漫、盲目乐观,“无知 者无畏”。这是极其危险的倾向,搞不好会出大问题。为此, 我们一方面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细化追责问责制度,严格实行一事一追、一季一追、半年一追、全年一追,叠加累计, 综合评判,真正把干部的政治责任、工作态度、工作作风、 工作能力反映出来,对于不作为、不担当、不干事的,该辞 职的辞职,该免职的免职,该降职的降职,今后永不再使用。 另一方面,要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 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作风问题,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不管涉 及哪个层级,都要一查到底,坚决杜绝贪污、侵占、私分、 截留、套取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同志们!消除贫困的总攻令已经下达、冲锋号已经吹响。 让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 大精神为指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的要求,抱定战则必胜的信心,下定破釜沉舟 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终极决战”,全面夺取整县脱贫摘 帽新胜利,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天会议就到这里,现在散会。在全县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 作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 今年任务,动员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增创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全力建设“强富 美高”新农村。刚才,缪县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安峰镇、黄川 镇、双店镇、石梁河镇等 4 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宋书记对 今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全县上下始终将“三农”作为全局工作的 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五年新增高 标准农田 17.9 万亩,累计新增家庭农场 264 家、农业龙头企业 2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854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 77.6%;科技部批准以东海为核心区建设 连云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双 店百合花”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现代化步伐 不断加快。在农村环境整治上,累计完成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144 条,完成危房改造 5140 户,建成美丽村庄示范点 5 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18 个,林木覆盖率和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 提高到 29.1%和 42.4%,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在提高农 民收入上,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想 方设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2015 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达 13286 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近一倍,保持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在扶贫开发工作上,12.7 万建档 立卡低收入人口整体稳定脱贫,65 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 有”目标;石梁河库区连片开发深入推进,产业发展类、农民 增收类等 4 大类 85 个帮扶项目全部建设完成,为新一轮扶 贫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农村产权交易 市场入选“江苏农业创新十大举措”,东海获批全国农村承包 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建成全省首个覆盖全县所有 农户的征信系统,为全省“三农”工作提供了一批可复制推广 的鲜活经验。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县四套班子,向 奋斗在“三农”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扶 贫工作队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三农” 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农业发展水平还比较 低。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 动能力不强;东海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 竞争力不强,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和营销手段;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二是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提高。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 建设水平偏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城乡发展不平 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人居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缺乏长 期有效的整治管理机制。三是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繁重。农 村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有效防止致贫返 贫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 生;部分村集体的底子薄、班子弱,缺乏稳定的长期增收机 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 以解决。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和省市相继召开了农 村、扶贫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和要求。面对新 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破解结 构性发展难题,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提升东海农业 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下面,就具体工作,我再强调四 点意见:一、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提高对做好“三农”工作的新认识“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和发展大局,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全面小康等方方面面。近年来,中央和省市“一号 文”始终聚焦“三农”工作,一直把农业、农村、农民摆在重要 位置。特别是在江苏视察时指出要“推动现代农 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对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新期望,我们必须认真抓好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习总书记多次强 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业、重 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全县上下必须始终坚持“三农”工作 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 厚植发展优势,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结合东 海实际,特别是要认真对照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 测指标体系》5 大类 39 项监测指标,努力拉长农业“短腿”、 补齐农村“短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全面 小康的建设步伐。二要牢固树立“三农”工作的发展理念。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相继下发了一号文件,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三农”新发展。结合东海实际, 我们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年全县“三农”工作的总 体目标和工作举措。各乡镇(场、街道)、各部门要把中央 精神、省市部署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以创新理念激发“三农” 改革发展活力,以协调理念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绿 色理念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以开放理念拓展现代农业发 展空间,以共享理念补齐公共服务和民生短板,加快建设“强 富美高”新农村。三要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的发展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今后一个时 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结合东海实际,就是要不断深 化农村改革,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 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确保中央和省市确定的各项政策措 施落地生根。要推动现代农业产品结构向多样化、特色化转 变,探索建立起经济价值高、生态价值高、文化价值高的农 业发展新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县上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工作是事关全局的 重大问题,要突出重点难点,把握关键环节,加快农业提档 转型,提升农村人居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努力开创东 海“三农”工作新局面。一要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当前,东海农村经济的最大弱点就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抵御市场 风险能力弱。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开放合作上,要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推进黄川草莓、石 梁河葡萄等特色农业园区提档升级,促进农业与先进制造 业、科技创新、现代旅游等要素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产 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 建设的示范引领区。要全力推动中澳进境肉牛加工基地建 设,打造东海“澳洲生鲜牛肉”品牌;加强与美国的“省州合 作”,力促美国核桃产业园尽快落户;继续深化与荷兰的花卉 产业合作,运营好省级农产品(鲜切花)进口交易中心。在 规模培育上,要招引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深加工能力强、 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 企业 3 家,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20 亿元以 上。要立足资源特色和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规划,打 造 310 国道沿线高效设施农业“金腰带”,尽快形成一批规模 大、效益高的特色板块。在品牌创建上,要依托东海大米、 双店百合花等品牌资源优势,争取在“互联网+农业”、订单农 业、创意农业等领域取得突破;同时,还要积极推动东海的 西红柿、蔬菜、林果等特色农产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打响东海特色农业品牌。在科技装备上,要加快推进农 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提升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 要巩固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突破水稻机 插、设施农业机械和粮食烘干等环节;要加快互联网、物联 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借助我县农村电子商务的良好基础,搭 建县级农业大数据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效 融合。二要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不断提升人居质量。持续深 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优做美农村的生态环境,形成具有东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要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 设。按照美丽村庄、康居村庄、整洁村庄三类标准,坚持建 管并重,彰显个性特点,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 村庄。加快镇村道路提档升级、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建设, 进一步提高镇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管 理模式,引导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共同打造宜居 家园。要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大气、水、土壤三大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整治力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广泛开展生态 文明镇村、低碳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引领绿色消费,营造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 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下大力气统筹抓好民生事业发 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教育、社保、就业、医疗、 住房、养老“六大体系”覆盖到全体农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三要以农民职业化为重点,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目前, 我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乡村的大多是妇 女、儿童和老人,“出去的不愿回乡干农业,留下的不安心搞 农业”现象普遍存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 职业农民、不断拓宽致富渠道,是应对农民老龄化、农村空 心化这一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 系。鼓励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建设,规范专业合作社经 营管理,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连结专业合作社、家 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管 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推动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现代种养业加速发展。要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 民。积极探索完善培育制度,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 施,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 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科技示范户培育工程,每年选择 1000 名科技示范户,择优重点培育 10%的核心示范户,组织农技 指导员进行“点对点”个案指导,不断提升土地产出率。要不 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 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 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要加快发展“一镇一业”、“一 村一品”特色农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要通过完善政策、强 化扶持、健全机制,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创业,以创业带动更 多的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加快增长、增收形态不断优化。三、精准帮扶、落实举措,推动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 途径,事关全面小康进程,事关广大群众民生福祉,事关社 会和谐稳定。我们要确保 2019 年全县 9.4 万农村低收入人口 人均年收入达到 6000 元,36 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 标,就必须下更大功夫,拿出更多有针对性的举措,坚决打 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一要扎实组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解决好“扶持 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问题,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 贫、真脱贫。要精准识别,明确“坚持一个到位、确保两个规 范、把握三个结合、实现四个认可”的工作要求,即坚持把政 策宣传落实到位,确保建档立卡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做到个 人申报与村民小组推荐相结合、核算收入与考量支出相结 合、入户调查与邻里走访相结合,最终实现低收入农户本人、本村村民、村级组织和上级部门全部认可。要精准管理,对 已经确认的农村扶贫开发对象,要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 建立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管理台账,做到“一户一表一 卡、一村一表一册”,找准症结所在,真正对症下药。要精准 帮扶,确保每户低收入家庭都有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真正做 到责任到人、帮扶到户;尤其要重点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扶 贫工作,落实好低保、助残、社会救助、新农合等保障措施, 对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农户进行“二次救助”,切实发挥社 会保障的兜底功能。二要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 向“造血”转变,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产业。要根据农民意愿 和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畜禽业、特 色水产业、经济林果业等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 集中力量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结合村情实际,立足现有基 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加快建设 一批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园区,提高脱贫带动能力。要千方 百计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统筹用好各类到村资金,重点建 设标准厂房、商铺物业等租赁性不动产,形成稳定长效的收 入来源,努力实现强村富民目标。三要深入推进社会扶贫、行业扶贫。推进扶贫开发是全 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大格局。各乡镇、各部门 要主动加强与市、县两级帮扶工作队的沟通对接,充分发挥 他们人脉广、信息灵、渠道多的优势,积极引项目、引资金、 引人才,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要鼓励企业积极承担 社会责任,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在帮扶发展中实现共赢。要开展好“扶贫日”、“光彩行动”等社会扶贫 活动,动员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扶贫开发。对社会扶贫 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要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树立鲜明导 向,凝聚起社会扶贫的强大正能量。教育、卫生、社会保障 等相关部门要结合省市下发的行业扶贫政策,运用好部门职 能和行业资源,主动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等 行业扶贫,选准突破口、找到结合点,办好事、做实事,积 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行业扶贫新路径。四要推进石梁河库区连片开发。“十三五”期间,石梁河 库区东海片的帮扶范围调整为石梁河镇、李埝乡和山左口 乡。要抓紧编制新一轮整体帮扶规划,支持贫困地区形成合 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全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 题。要重点做好交通出行、安全饮水、农田水利、教育卫生 等项目建设,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 平。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与省整体帮扶联席会议成员单 位的对接,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落户到库区,带动库区经济社 会发展。要加快推进“羽陈线”等关键性工程,高标准设计、 高质量建设,确保如期建成,以关键性工程的重点突破,带 动库区连片开发工作的整体推进。四、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凝聚“三农”工作新合力农业农村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 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 求高,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全县上下要把“三农”工作放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定位和谋划,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 干部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 工作格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业农村工作的积极 性,创新形式、拓宽领域、提高层次,不断为“三农”工作注 入强劲动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要强化农村改革。按照“确权、赋能、放活”的思路, 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 推广的东海模式。提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水平,扩 大农交所交易范围、增大交易量,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推 进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试点,开展 好信息发布、价格指导、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纠纷调解等 工作,建立切实管用的规章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三要强化投入保障。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 多元投入,对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资金保 障。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增强财政投入的精准性,重点 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等方面的投入,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顺利完成。 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审计和绩效评价,强化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提高支农资金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 对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要依纪依法 严肃查处。四要强化基层基础。以“两学一做”主题教育为抓手,进 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 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县乡两级班子集中换 届为契机,统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 头人。深入整顿软弱后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真正做出实事、干出实绩。要 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树 立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社会贤达的 积极作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选树一批先进典型, 及时总结推广“三农”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调动广大 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齐心协力抓“三农”工作的 生动局面。同志们,做好今年“三农”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我们要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强农惠农的政策力 度不减弱、农村改革发展步伐不放慢,持之以恒地强化农业、 建设农村、致富农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东海 作出更大贡献!盘锦市大洼区新兴镇 2017 年上半年生 态宜居型特色乡镇创建工作总结及下半 年工作安排新兴镇位于盘锦市大洼区西北部,东接盘锦市区,区位 优越,交通便捷。毗邻京沈高速、盘海营高速公路盘锦站出 口,穿境而过的 308 省道与辽河堤顶观光路将新兴镇紧紧镶 嵌在盘锦市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辽河口旅游风景区、鼎翔 生态旅游度假区三大国内外知名景区的中心位置。新兴镇镇 域面积 65.2 平方公里,下辖 9 个行政村,总人口 2.1 万人, 拥有 4.6 万亩金色稻田,5000 亩荡荡苇海。2017 年上半年, 新兴镇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型特 色乡镇创建,现将半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开展方 向汇报如下:一、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生态宜居型特色乡镇建设(1)突出生态宜居主线,厚植发展优势。半年来新植 树木 8.5 万株,播种花籽 775 公斤、草花五千平米;全面启 动垃圾分类治理,持续推进庭院治理、氧化塘建设等工作, 围绕腰岗子村渔猎文化、王家村宗教文化、红草沟村草编苇编文化重点启动一村一品特色建设,不断提升全域化美丽家 园建设水平。(2)培育特色产业,坚持创新发展。发挥毗邻市区的 独特优势,对接浙江洪川盘锦物流园项目建设,打造辽西南 最具竞争力的智慧物流产业基地;利用成为全国农垦农场联 盟成员单位的有利契机,做强“谷蟹谷香”原生态富铁大米、 “腰岗子”牌有机河蟹等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完成省级龙 头企业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标准种植棚及物联网建设, 不断提升盘锦嘉润禾食用菌种植公司生产规模与深加工水 平;积极对接江西前程新能源公司,关停镇内三家环保违规 企业,全力推动镇内工业园区内的现代石化、装备制造企业 向生态环保方向发展。(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发展短板。加紧完成盘 锦高速公路进出口至镇区的 5.2 公里兴新线双向四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坨大线 4 公里旅游精品路拓宽及相关绿化、亮化 工程,连通市区兴隆台主街及省级生态景观路,加快融入市 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积极推进镇区西部滨水公园建设, 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 围,不断深化全国文明村镇建设。(4)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保护性开发国堤 外三千亩湿地,还原湿地原生态;发挥盘锦市鑫叶农业科技 有限公司及盘锦市盐碱地研究所技术优势,不断推进土壤修复、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发展,做强省级农产品质量追 溯试点单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不断推动燃气壁挂炉入户、 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应用,全面落实河长制,对镇内清水河、 双台子河实施专项治理,从源头抓实生态环境治理,贯彻总 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5)发展全域旅游,增强群众获得感。针对现有 28 家 民宿进行提档升级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以腰岗子二级 渔港建设为牵动,积极对接北京旅业家传媒集团开发辽河口 国家湿地旅游项目加快环绕全镇的躺岗子村、腰岗子村、红 草沟村精品景观路建设工程,高标准规划全域景观带及景观 小品建设,连通全镇景观节点,打造具有新兴特色的“一带 一路”生态体验游。二、目前存在问题一是部分推进中项目用地受土地指标制约,推进缓慢; 二是在企业建设中,各项审批手续过程繁琐,导致项目延期, 进展缓慢;三是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用巨大, 单靠乡镇财力无法支撑,导致乡镇资金紧张。三、下半年工作安排(1)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支持力一是积极推进投资 26 亿元的浙江嘉兴现代物流园项目 落地,力争年内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并尽早施工;二是推进投 资 2000 万元的东旺徽派一条街建设项目及建筑面积 5.66 万㎡的东旺锦绣家园小区二期项目尽早启动;三是重点完成新 兴镇工业园区 A 区现有企业土地手续办理及盘锦天贻小微企 业创业园二期建设项目。(2)坚定不移推进镇村建设,增强发展承载力一是完成全镇路网拓宽改造工程,拓宽“经络”、 强健 “骨架”;二是完成全域亮化工程,在全镇各村屯安装太阳 能路灯 1500 盏;三是完成镇中心 165 户棚改区改造工程,启动清华苑小区南侧 85 户棚户区改造工程。(3)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旅游,增强发展吸引力一是积极对接投资 18 亿元的北京旅业家传媒集团,深 度开发辽河口国家湿地旅游项目,挖掘辽河渔猎文化;二是 重点完成躺岗子村西河沿屯至辽河堤顶观光路精品景观带 工程及沿线住户院墙改造工程;三是完成躺岗子村、腰岗子 村、王家村高标准景观带及景观小品建设。(4)坚定不移推进高效农业,积蓄发展驱动力一是充分利用新兴农场成为中国农垦农场百家联盟成 员单位的有利契机,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融入,共同开发“谷 蟹谷香”牌原生态富铁大米、“腰岗子”牌有机河蟹等特色 农产品地域品牌;二是进一步扶持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 司向科技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三是进一步扶持盘锦嘉润禾 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食用菌精加工,力争实现 食用菌年产值 2800 万元的规划目标;四是引进农产品溯源项目,不断提升农产品安全检测水平,保证农产品品牌安全 形象。(5)坚定不移推动生态建设,增强发展竞争力一是完成绿化美化工程,深入推进全镇景观小品及景观 带建设;二是全力推进燃气壁挂炉安装工作,力争年内完成 80%通气户的安装工作,普及清洁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旧能 源使用对生态的污染;三是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及庭院治理工 作,加强监督管理机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入推进省级 生态宜居型特色乡镇建设。四、工作建议虽然新兴镇的生态宜居型小镇建设已初具特色,但不可 避免地存在一定问题。首先,生态宜居型小镇建设的影响力、收益期虽然长效 稳定,但缺乏一炮而红的渲染力,一蹴而就的效益,配套的 各个建设项目单靠镇本级政府自投,难度可想而知。建议省、 市、区三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引入社会资本参股或 独资开发建设。其次,特色小镇建设缺乏同江浙、台湾等地区的对标, 项目用地指标及项目审批受制约较多。建议相关部门在项目 用地调整上给予政策倾斜,并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支持, 从软环境上保证建设进程。再者,目前新兴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足,村屯面貌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特色,只有不断加大各方投资力度才有改 观,与形成差异化的特色还有一定差距。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XX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XX 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 督执纪问责,XX 县“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 督执纪问责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市纪检监察机关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包含

镇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汇报包含

2021【调研报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包含

脱贫攻坚“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包含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包含

2021切实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经验交流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微信登录 QQ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