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
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国办发〔20**〕4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政办秘〔20**〕**3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政办秘〔20**〕1**号)精神,鼓励支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经20**年6月8日**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主要任务(一)推动产业升级带动返乡创业。鼓励我县在外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渠道的农民工等人员,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顺应我县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需求,把小门面、小作坊、小工厂升级为特色店、连锁店、品牌店。(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返乡创业。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返乡人员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以及农技推广、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合作建立营销渠道,合力打造特色品牌,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鼓励创业基础好、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拓展创业空间。(三)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动返乡创业。加强互联网与“三农”融合发展,鼓励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发展农产品销售、商贸流通等服务业,通过对绿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的挖掘、升级、品牌化,实现本县产品与外地市场对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利用网络改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服务环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经营主体或批发市场与第三方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深度对接。(四)鼓励输出地资源嫁接输入地市场带动返乡创业。充分挖掘我县特色产品资源,鼓励农民工等人员发挥既熟悉输入地市场又熟悉输出地资源的优势,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通过对我县传统工艺品、特色食品、绿色农产品等特色产品的挖掘、升级、品牌化,实现输出地产品与输入地市场的嫁接。二、加大政策支持(五)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支持农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符合税收等优惠政策条件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对吸纳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企业,按规定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严格落实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清理涉企行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具有强制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确保优惠政策落地并落实到位,完善创业负担举报反馈机制,强化问责追责。(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各类创业扶持资金,设立扶持返乡创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落实房租水电补贴、购买创业项目、组织创业大讲堂、开展优秀创业人员外出培训、创业典型奖励宣传等。有条件的乡镇可对返乡创业人员从事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给予适当奖补。建立返乡创业财政支持政策目录,保障返乡创业人员同等享受招商引资、财政优惠政策的权利。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办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按照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七)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符合条件的可在创业地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有商业贷款记录但没有在贷余额的(助学贷款、扶贫贷款、首套住房贷款除外),不影响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统一调整为10万元,对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创业或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并在我县注册登记的毕业五年以内高校毕业生,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其中贷款额度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且贷款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无商业贷款记录的,由中央财政和地方予以贴息;贷款额度超过10万元的或者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有商业贷款记录的,由地方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予以贴息。完善推广“整贷直发”模式,通过竞争方式选择经办银行,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允许借款人自主选择反担保方式,适当提高对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创业担保贷款的反担保风险控制,原则上不超过借款人实际贷款的30%,不得擅自提高反担保门槛。对个人的创业担保贷款,不得要求必须由2人及以上提供反担保。完善担保基金呆坏账核销办法,细化核销标准,提高代偿效率。鼓励开展“信用保险”、“税务保证贷款”,创新贷款模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初始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八)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充分利用开发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乡镇工业聚集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科研院所等有利条件,通过推广创业苗圃、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快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采取与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创业服务机构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模式,建设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示范性的众创空间。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开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产业孵化。鼓励科技企业发挥创客培育和创业孵化功能,倡导“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的企业发展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孵化机构适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众创空间的房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补贴。支持社会资本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场地资源建设民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人员在民营孵化基地创业的落实统一孵化政策,按照吸纳企业户数和每户每年3000元的标准给予民营孵化基地创业服务补贴。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基地,通过统筹各类创业扶持资金给予综合扶持。鼓励企业由传统的管控型组织转型为新型创业平台,让员工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市场主导、风投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系统。鼓励创业服务企业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民营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创业创新服务。(九)营造宽松便捷的创业环境。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支持返乡人员创设的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提供农产品供需、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各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完善规范权力运行。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明确审批标准、优化审批流程,实行限时办结,推广“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等方式。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一照一码”。全面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继续放松经营范围登记管制,进一步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建立创业服务部门衔接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为企业推送政策信息、服务项目和申请流程。(十)建立社会兜底鼓励创业的保障机制。为返乡创业人员社保关系接续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确保其各项社保关系顺畅转移接入,引导返乡人员以个体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返乡人员初始创业失败并以个人身份续缴社会保险费的,根据其创业纳税情况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对生活陷入困境并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救助。组织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对农民工等人初次创办的科技型,现代服务型小型微型企业,工商注册或社会组织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次性5000-10000元补助。(十一)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社会资金进入本县创业风险投资领域,为创业者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服务。鼓励各地设立创业投资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支持新兴产业领域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发展。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促进大众创业。(十二)扶持网络创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中小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业务领域,鼓励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区,引导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电子商务创业人员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创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创业人员,可认定为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其中在网络平台上实名注册、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月营业额3000元以上,且信誉较好的,可向注册所在地申请不超过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三、完善服务体系(十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完善水、电、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城乡共建、联网、共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支持电信企业加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建设投入,改善县、乡、村互联网服务,加快“提速降费”。支持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智能电商物流仓储基地。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农村物流快递配送点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完善物流下乡体系,提升冷链物流配送能力。(十四)健全返乡创业公共服务。按照“政府提供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原则,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推进县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使其成为集聚政府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重要载体,为返乡创业提供服务。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快发展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制定政府购买创业服务清单,通过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贴,调动教育培训机构、创业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格局,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十五)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依托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等建设一批创业基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财政扶持、金融服务和场地支持。鼓励农民工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和潮流,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资源和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把适合的产业转移到家乡再创业、再发展。将农民创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强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支持农民网上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和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各类企业和社会机构的资源,搭建一批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见习基地,培训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员,提供创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青年创业富民行动,为有志自主创业或带领村民创业的农民工等人员提供经验、技能、资金等方面支持,促进农民工等人员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更好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创新创业农民与企业、小康村、市场和园区对接。(十六)加强返乡创业园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利用农民工创业园、闲置厂房、撤并的中小学校舍等存量资源建设返乡创业园,落实统一的孵化政策和创业服务,按照实际孵化企业户数给予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相应的财政引导资金,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奖补等方式给予支持。适当放宽返乡创业园用电用水用地标准,执行优惠价格,降低园区生产成本,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入园创业。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对返乡创业小微企业租用的给予租金优惠;对购买国有土地和标准厂房的,可按弹性年期出让或“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方式降低一次性支出成本。鼓励建立返乡创业电子商务基地、返乡创业小型电子商务集聚区,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等办公用房、网络等给予优惠或补贴。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园区经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经办银行或担保机构认可,可对进入创业园区的企业或创业者提供贷款反担保。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