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党政机关 >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生动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植根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沃土,鲜明反映了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充满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中国发展方位,深刻洞察新的时代特征,在治国理政中把“守正创新”科学概念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对党的理论和工作、党的自身建设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赋予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中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生动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植根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沃土,鲜明反映了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充满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全面梳理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1],“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2];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3]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守正创新”一直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中华民族先人在很久以前就有守正、创新的意识和主张。先秦时期已经常出现“正”和“新”字。孔子注重“正”,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治国应“行中正”。荀子专门作《正论》,认为“凡议必先立隆正”。老子也主张“以正治国”。“正”即正气、正道,儒家和道家均将“正”作为修身行事准则和治国理念予以推崇,蕴含着“守正”的要求。从“新”字看,商汤《盘铭》刻自勉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认为“日新之谓盛德”,《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里的“新”作为单字词,意即“更新”“革新”,含有“创新”意味。此外,《周易》指出“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论语》认为“温故而知新”,《左传》记载“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庄子》讲“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其中的“新”与“故”“旧”相对,“取新”“知新”“布新”“纳新”都包含着深厚的创新内涵。可见,儒家和道家在守正、创新的认识上是一致的,他们在这方面的名言警句常被后人援引,一些短语至今流传不衰,影响巨大而深远。守正、创新作为合成词使用,分别在西汉和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强调要坚守正道。其后,诸如东汉班固《汉书》中“君子独处守正”、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在位明察守正”、唐代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碑》中“守正为心”等,历代文献屡有“守正”记载,对“守正”的倡导相承沿用至今。“创新”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魏收所著《魏书》:“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主要指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创立。唐代,“创新”一词频繁出现,令狐德棻在《周书》中使用“创新改旧”,或表示文化礼乐的改进,或表示军事设施的更新;李延寿的《南史》引载“理应创新”,指制度的更改,《北史》则多次沿用“革弊创新”和“创新改旧”。随着创新现象的增多,古人对创新的态度也不断务实,认识趋于理性。北宋范仲淹看到“天下寺观,每建殿塔,蠹民之费,动逾数万”,在《上执政书》中建议“止可完旧,勿许创新,斯亦与民阜财之端也”;苏轼《乞赐度牒修庙宇状》描述以前的堂馆营造“皆务创新,不肯修旧”。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述官员建议军队给养保障应“全仰屯田”,“创新措置,恐难得效”。明代李贤《论太学疏》指陈国家治理举措“有创新而不措者”,王阳明《计处地方疏》认为官房建设“托始创新,固无民力,因陋就简,见有官房”。这些话语里隐含着“不能以牺牲人民基本利益为代价搞创新”“正确对待创新与修旧”“创新要得当、尊重实际条件”的道理,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创新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创新意识活跃、创新领域的不断扩大。近代康有为开始在科技进步意义上使用“创新”,他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奖募创新”,在《大同书·奖智》中提及“创新”十多处,主张奖励新书、新器、新见、新识。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一词的使用范围更加普遍,“守正创新”四字短语在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频繁使用。世代相承的守正创新意识和主张,推动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守正创新实践。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先民开启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执着追求建设多元一体的伟大中华民族。我们的先人们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阻碍进步的消极主张,也经历过历史低潮和剧烈阵痛时期,但它们不是主流,中华民族总能以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迸发出求存求强、创新奋进的强大力量,一次又一次战胜各种挑战,焕发新生、继续前进。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未曾中断,始终不渝坚持弘扬守正创新的传统,无疑是其重要原因。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守正创新的历史。二、“守正创新”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科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概念、范畴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改造,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中国式的概括和民族化的表述生动地表达和诠释出来,用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4]要特别重视把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在这方面,对“守正创新”的哲学提升,就是一个典范。守正即坚守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6]这一重要论述将守正置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作为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来对待。“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是对“坚守正道”的具体展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精神,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中认识事物的起码要求。其二,强调坚持“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相统一去认识事物,也就是说,从事实出发,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就事论事,停留在直观地认识事实,从而把认识等同于对事物的简单描述或摄像之上,而是要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即承认并尊重事物规律的客观实在性,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端起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才能求得真理性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可见,这里的“守正”已经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立于“道德践履”基点的原则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具有了一般认识论的含义,即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党的思想方法角度,鲜明地将守正与马克思主义相联系,强调:“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7],赋予守正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对创新的哲学升华,突出表现在将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相结合”上。当今时代,创新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创新现象大量普遍地出现,创新成为时代性概念和时代精神的灵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深刻阐述和重要论断。他指出:“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8],“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基本范畴应该反映和概括当代社会生活的普遍创新现象,为解决当代社会历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提供方法论指导。长期以来,哲学理论在讲发展、实践、思维这些基本范畴时,偏重于从一般的整体的角度笼统地讲,而对范畴本身质的方面差异缺乏区分,因此也就无法清晰阐明当代人类活动及其成果的创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与发展范畴相结合,提出“创新发展”的概念,指出“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10]“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1]“抓创新就是抓发展”[12],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13],“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14]。创新的本义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意味着对旧的、常规的突破与超越。可见,创新发展是相对于常规发展而言并与常规发展具有质上差异的一种发展形式,由此,发展在其本身质的差异上就有了创新发展与常规发展之分。同对发展范畴一样,在实践范畴方面,提出“创新实践”的概念,并从多视角进行阐述,比如,要求“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15],指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16],希望广大教师“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17],这也就对实践作了创新实践与常规实践的划分;在思维范畴方面,反复强调“创新思维”科学方法,指出“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18],要求全党同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19],即对思维作了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的划分。在这里,“创新”的对象从指向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等具体层面升华到指向实践、思维、发展等哲学范畴,其自身也获得了哲学的规定,即创新是标志人类实践或思维活动以及事物运动发展的质变形式的哲学范畴。创新的主体是人,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才会开展“创”的活动。“新”是目标,就事物本身维度而言,指在内容和本质上与过去或既有事物不同的新事物;从新事物形成过程看,在创新范畴中,这个新事物不是由旧事物“自在运动”过程中量变积累发展而成,而是通过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而获得,也就是说,作为创新范畴中的“新”,是指既在内容和本质上与过去或既有事物不同又符合主体目的的新事物。因此,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超越常规,实现实践或思维的突破性发展,并且获得新的成果的那部分实践和思维活动,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可见,这里的“创新”已经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升华到哲学高度,以及以创新为基点的创新实践、创新思维、创新发展等系列范畴,抽象概括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种具体创新现象,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的丰富和发展。关于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20],并从不同角度作过重要论述,阐明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出守正与创新是不可分割、不能偏废的整体。他强调:“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21]这就告诉我们,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偏离守正的创新必然会误入歧途死路。他认为,守正“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22],强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23]这也就是说,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和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有活力地守正。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守正创新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科学范畴,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中,尊重和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通过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活动,现实地改变现存事物,不断创造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新的实践成果和新的认识成果。这一范畴内在地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论融为一体,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和革命性本质,鲜明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性,充分展示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使命功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抱歉,该素材已下架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1832080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906.91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9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投诉
猜你喜欢

202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PPT大气精美风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202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PPT简约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2023以“五个坚持”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PPT党建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专题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2023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PPT大气党建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党课讲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包含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微信登录 QQ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